古代文学作品

合集下载

古代文学名篇评点

古代文学名篇评点

古代文学名篇评点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其中有许多经典之作留存至今,成为广大读者推崇的名篇。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几部脍炙人口的古代文学名篇进行评点和探讨。

1.《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瑰宝,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一。

它以曲折精巧的故事情节,揭示了封建家族的衰落和人性的善恶,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千百年来相似的人性困境。

小说的结构合理,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贾宝玉的多愁善感和林黛玉的聪明机智,这些塑造成功的人物让读者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

2.《西游记》《西游记》被视为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明珠,是四大名著之一。

它以富有想象力的叙事手法、精彩的剧情以及深刻、丰满的人物形象而闻名。

小说将佛教故事巧妙地融入了神话传说,通过四位主要角色的奇遇和成长,体现了佛教教义中的智慧和仁爱精神。

小说中巧妙地刻画了近80个个性鲜明的角色,如孙悟空的机智与勇敢、猪八戒的贪婪和懒惰等,形象深入人心,成为经典。

3.《论语》《论语》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这部书以简洁的语言、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示了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如仁、礼、忠、孝等重要价值观。

通过对孔子及其学生之间问答的记录,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精髓,并对人际关系、道德修养等方面有所启迪。

4.《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英雄传奇之一,也是四大名著之一。

作品通过描绘108位英勇非凡的水浒好汉的故事,探讨了社会压迫、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等主题。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其中如李逵的豪气和宋江的智勇,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水浒传》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成为中国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通过对以上几部古代文学名篇的评点,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作品均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优美的语言和精湛的艺术技巧。

它们不仅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人们探索和思考人性与社会的重要参照物。

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有哪些一、古代文学概述古代文学是指从先秦到近代文学的一段历史时期,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多种文学形式。

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二、先秦文学代表作品1.诗歌:《诗经》、《楚辞》2.散文:诸子百家散文,《春秋》3.寓言故事:《庄子》三、汉代文学代表作品1.诗歌:汉乐府、古诗十九首2.散文:《史记》、《汉书》3.赋:《汉赋》四、唐代文学代表作品1.诗歌:李白的《将进酒》、《庐山谣》,杜甫的《春望》、《登高》等2.散文:《唐书》3.小说:《聊斋志异》五、宋代文学代表作品1.诗歌:苏轼的《赤壁怀古》、《题西林壁》,李清照的《如梦令》、《声声慢》等2.散文:《宋史》3.词: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等六、元代文学代表作品1.诗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2.散文:《元史》3.杂剧: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等七、明代文学代表作品1.诗歌:唐寅的《题临安邸》2.散文:《明史》3.小说:《西游记》、《水浒传》八、清代文学代表作品1.诗歌: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2.散文:《清史稿》3.小说:《红楼梦》九、近代文学代表作品1.诗歌:鲁迅的《己亥杂诗·其五》,郭沫若的《女神·地球》2.散文:鲁迅的《狂人日记》,周作人的《自己的园地》3.小说:鲁迅的《阿Q正传》,巴金的《家》综上所述,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丰富多样,既有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又包括诸子百家、唐宋八大家等众多文学流派。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习题及方法:1.习题:请问《诗经》属于哪个时期的文学作品?答案:《诗经》属于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对《诗经》历史时期的认识,需要学生对古代文学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2.习题:《春秋》是一部什么样的文学作品?答案:《春秋》是一部古代编年体的历史文学作品。

古代文学名篇欣赏

古代文学名篇欣赏

古代文学名篇欣赏1.唐代诗歌: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作品有《静夜思》、《春望》、《鹿柴》、《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2.宋代诗歌: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作品有《江城子·密州出猎》、《如梦令》、《青玉案·元夕》等。

3.明代诗歌:唐寅、文征明、祝允明等,作品有《题临安邸》、《游山西村》、《泊船瓜洲》等。

4.清代诗歌:纳兰性德、纪昀、袁枚等,作品有《长相思·山一程》、《浣溪沙》、《己亥杂诗·其五》等。

1.先秦散文:孟子、庄子、韩非子等,作品有《孟子·告子上》、《庄子·逍遥游》、《韩非子·五蠹》等。

2.汉代散文:司马迁、杨雄等,作品有《史记·留侯世家》、《太史公自序》等。

3.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作品有《师说》、《捕蛇者说》、《醉翁亭记》等。

4.清代散文:纪昀、袁枚、姚鼐等,作品有《阅微草堂笔记》、《随园诗话》等。

1.四大名著:曹雪芹《红楼梦》、施耐庵《水浒传》、罗贯中《三国演义》、吴承恩《西游记》。

2.清代其他小说:蒲松龄《聊斋志异》、吴敬梓《儒林外史》等。

3.民国时期小说:鲁迅《呐喊》、茅盾《子夜》、巴金《家》等。

1.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作品有《窦娥冤》、《汉宫秋》等。

2.明清杂剧:汤显祖《牡丹亭》、洪显祖《长生殿》等。

3.清代戏曲:孔尚任《桃花扇》、洪显祖《南柯记》等。

五、民间传说与神话1.传说:伏羲女娲、黄帝炎帝、大禹治水等。

2.神话: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

六、古文阅读方法与鉴赏1.了解作者背景:时代、生平、作品风格等。

2.把握作品主题:提炼文章中心思想、情感表达等。

3.品味词句:赏析关键词语、修辞手法、对仗等。

4.感悟意境:体会作品的意境美、情感韵味等。

5.探讨寓意:分析作品中所表达的哲理、道德观念等。

七、古文阅读练习1.选读经典篇目:根据不同年级,选择适合的古文进行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 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 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源远流长,涵盖了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多种形式,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1. 《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包含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

2. 《楚辞》:以屈原作品为主的诗歌集,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3. 《论语》: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孟子》:孟子及其弟子所著,与《论语》一起被称为“四书”,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作。

5. 《史记》:司马迁所著的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 《三国演义》: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的长篇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和人物。

7. 《水浒传》:明代小说家施耐庵所著的长篇小说,以梁山泊好汉的故事为背景。

8. 《西游记》: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神魔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取经的历程。

9. 《红楼梦》: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著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10. 《牡丹亭》: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是中国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

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及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及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及作品一、春秋战国时期1.《诗经》:又名“诗三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被列为“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首。

著名篇目有《关雎》《蒹葭》《氓》《硕鼠》《七月》等。

2.孔子:名丘,字仲尼,世称“圣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私学创办人。

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思想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论语》20篇中。

《论语》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是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一。

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主要作品为《孟子》7篇,各篇取开头几字为篇名,该书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为“四书”之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即出自《孟子》。

4.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其中《兼爱》《非攻》等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

《公输》即选自《墨子》。

5.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代表作《逍遥游》。

6.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子的弟子,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著有《韩非子》一书。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等均出自此书。

7.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

他用楚辞形式写成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其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古传诵。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

二、两汉、三国、晋朝时期1.《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者称《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中国古代文学的四大类别及其代表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的四大类别及其代表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的四大类别及其代表作品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涵盖了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文学可分为四大类别,即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

每一类别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代表作品,下面将逐一介绍。

一、诗歌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被誉为“诗的王国”。

它以其独特的意象、韵律和意境吸引着世人。

古代诗歌主要有两大流派,即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形式,它以五言和七言为主要形式。

其中,五言古诗最具代表性,代表作品有《离骚》、《诗经》等。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它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的悲愤之情。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集,它收录了大量的民歌、风雅之作,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优美的韵律,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近体诗是古体诗之后出现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以其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韵律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近体诗的代表作品有《诗三百》、《唐诗三百首》等。

《诗三百》是南朝宋代文学家刘义庆编纂的一部诗歌选集,它收录了三百首不同风格的诗歌,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才华和情感。

《唐诗三百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歌选集之一,它收录了唐代的诗歌佳作,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二、散文散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另一重要形式,它以散文的自由和灵活吸引了众多的读者。

中国古代散文主要有两大流派,即古文和骈文。

古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散文形式,它以其简练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古文的代表作品有《庄子》、《论语》等。

《庄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想象力,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论语》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家经典之一,它收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骈文是古文之后出现的一种散文形式,它以其雄浑壮丽的语言和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吸引了众多的读者。

骈文的代表作品有《文选》、《唐文精选》等。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赏析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赏析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赏析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其中包含了众多精彩的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优美的语言表达,还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本文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进行赏析。

一、道德经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部经典之作。

它以简洁而深远的言辞,阐述了人们应该如何合理地生活、相处和治理社会。

其内容包含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强调个人修身养性、追求自然之道,以达到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目标。

道德经以其独特的方式,引领人们思考人生意义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巨著,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以细腻而深入的观察力描绘了一个富贵家族的兴衰史,同时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种种问题。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跌宕起伏,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红楼梦不仅在文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也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史记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司马迁撰写。

它分为纪传和志两部分,收录了从夏朝到汉朝前几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

史记在叙述事实的同时,注重人物塑造和情节设置,遵循着一种特定的历史观,并有意识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态度。

该书的文采优美,逻辑严密,对后世中国历史学和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论语论语是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

它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展示了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例如仁、义、礼、智等。

论语中的经典语录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和行为准则。

论语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思考方式,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介绍的作品只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冰山一角。

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无论是在思想深度、艺术表现力还是文化传承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魅力。

通过赏析这些经典作品,我们不仅能够体验到千年以前的智慧和情感,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

让我们一同珍爱和传承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1.先秦作家作品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z 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

现存《论语》20 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

“论”,读l ún ,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墨子,名翟(d í),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著有《墨子》一书,今存53 篇。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一名《孙子兵法》,13 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

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著有《孟子》一书。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现存《庄子》一书,33 篇,又名《南华经》。

代表作是《逍遥游》。

荀子,名况,尊号“卿”,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战国时赵(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

著有《荀子》32 篇,代表作有《劝学》、《天论》等。

韩非,战国末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者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

现存《韩非子》55 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公》。

吕不韦,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

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河南)人,被道家尊为前辈,主和贵“虚”,即虚静、无为。

著有《列子》8 篇。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

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

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

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

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

《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2.《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

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3.《诗三百》:即《诗经》。

《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

《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

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4.春秋三传: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三部书的合称6.《韩非子》: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创作的一部政治哲学文集,今存55篇,少数篇章为后人窜入。

其书融合并发展前人之说,建立了以法为本,法、术、势融为一体的极权主义的法制学说体系。

其文多为说理文,逻辑严密,分析透彻,深刻明切,辞锋犀利,风格峻峭,善于分析类比,归纳总结,善于用历史故事和寓言故事阐明事理。

10.《敇勒歌》:乐府杂歌篇名。

北朝民歌。

敕勒歌辞系从鲜卑语译出。

北齐高欢为周军所败,命斛律金唱此歌以激励士气。

这首歌辞歌唱了草原的辽阔和牛羊的繁盛。

风格异常雄浑朴质,不愧为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品11、《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衒之著,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地理书、史书。

主要记载洛阳佛寺情况,同时记录了众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材料,此外,作者在描写洛阳寺院的庄严盛大时,也处处流露出抚今追昔的感慨以及怀恋沉痛的心情。

叙事简明,文笔清新,以散体为主,间以骈偶句式,是一部有特色的散文著作。

12、《水经注》:北魏郦道元著。

相传此书是为汉代桑钦所作的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水经》所作的注。

郦道元引书四百多种,加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注《水经》,叙述了许多河流两岸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了生动的描绘,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对后代山水游记文学有很大影响。

13、《搜神记》:一部用笔记体裁编写的志怪小说集。

二十卷。

东晋干宝作。

所记多神灵怪异之事,作者意在阐明“神道之不诬”。

但亦保存了不少优秀的神话传说及民间故事。

其中一些作品揭露统治阶级之罪恶,表达人民之愿望,另有一些故事赞美了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等优秀品质,还有一些爱情故事表现了青年男女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的痛苦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这对唐人的传奇和俗体文学有重大影响。

14、《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编,梁刘孝标注的一部笔记体轶事小说名。

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的遗闻轶事,对当时士族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多所反映。

虽有消极因素,但批判黑暗,讽刺奢淫,赞扬智慧,表彰善良,亦复不少。

语言精炼,韵味隽永。

对后代笔记文学颇有影响。

15、《文赋》:西晋陆机以赋体的形式写的文论作品,从分析文学的创作过程入手,论述作文的利弊,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着重阐述创作论。

文章围绕文、意、物三者的矛盾展开论述,通过总结直接或间接的写作经验,企图解决“意不称物,言不逮意”这一在创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6、《昭明文选》:梁昭明太子萧统编选,系我国现存第一部文学总集。

本书选录先秦至梁八百年间的诗歌、辞赋、杂文等各类文章近八百篇,诗、赋以下又各分若干小类,基本囊括了这一时期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后人研究先秦至梁的文学发展概貌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唐代李善注本最有名。

17.《永乐大典》: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由姚广孝、刘季篪和解缙任监修,于永乐六年(公元1403年)编成,全书共计22,877卷目录60卷(一说为22,011卷),全书装订成11,095册。

《永乐大典》收罗宏富,其辑录的古籍达8,000余种之多,《永乐大典》是中外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它收集了许多古代典籍,有相当多的古籍就是赖有《永乐大典》而保存了下来。

现在《永乐大典》总共大约有400余册800余卷尚存人间,还不及全书的4%。

18. 《四库全书》;我国古代最大的丛书,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开四库馆开始编修,命纪昀、陆锡熊、孙士毅任总纂官,《四库全书》于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告成。

《四库全书》共收书3,461种,79,309卷,装订成36,000余册,清政府主持编修《四库全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宏扬文化,而是为了加强思想专制。

他们通过征书和编书,从民间搜得了不少被认为是其不利于统治的图书而加以销毁、抽改。

清代编修《四库全书》既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壮举,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

19.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

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

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20. 《闲情偶寄》中国戏曲理论专著,是我国最早的系统的戏曲论著。

清代李渔撰。

康熙十年(1671)刊刻,后收入《笠翁一家言全集》。

《闲情偶寄》包括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8部,内容较为驳杂,戏曲理论、养生之道、园林建筑尽收其内。

而涉及戏曲理论的只有《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故后人裁篇别出,辑为《李笠翁曲话》。

22.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

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交给当时在上海主持申报闻尊阁的王韬,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

“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长期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但是清华简证明传世的《尚书》部分(伪《古文尚书》部分)为伪书。

该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

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记》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这些是古代必考的内容;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在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教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

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

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

小学即:“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

“大学”是大人之学,古人十五岁入学,学习伦理、政治和哲学等“穷理正心,修礼治人”的学问,实则是学习如何参与国家政治。

《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

《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春秋》是古代中国的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据传是由孔子修订的。

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

由于《春秋》的记事过于简略,因而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详细记录的“传”,较为有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十三经,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

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

《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

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

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

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

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

全书共分18章。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

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而多数地方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二十四史序号书名作者今本卷数1 史记西汉·司马迁1302 汉书东汉·班固1003 后汉书南朝·范晔1204 三国志西晋·陈寿655 晋书唐·房玄龄等1306 宋书梁·沈约1007 南齐书梁·萧子显598 梁书唐·姚思廉569 陈书唐·姚思廉3610 魏书北齐·魏收11411 北齐书唐·李百药5012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5013 隋书唐·魏徵等8514 南史唐·李延寿8015 北史唐·李延寿10016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20017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22518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15019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7420 宋史元·脱脱等49621 辽史元·脱脱等11622 金史元·脱脱等13523 元史明·宋濂等21024 明史清·张廷玉等332相关东观汉记东汉·刘珍等22相关八家后汉书现代·周天游24相关九家旧晋书清·汤球42相关新元史民国·柯劭忞等257相关清史稿民国·赵尔巽等529《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五十二万余字,记载了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年左右的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