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1李白与白居易

合集下载

经典古诗赏析

经典古诗赏析

经典古诗赏析经典古诗赏析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作、⽣活中,许多⼈对⼀些⼴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

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编为⼤家收集的经典古诗赏析,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1、李频——《渡汉江》 岭外⾳书绝,经冬复⽴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

注解 岭外:⼤庾岭之外,就是⼴东。

译⽂ 久在岭南居住,家乡⾳讯全⽆; 经历⼀个寒冬,⼜到⽴春时候。

距离家乡越近,⼼中越发不安; 遇⼈不敢相问,唯恐消息不祥。

赏析 这是久离家乡⽽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

诗意在写思乡情切,但却正意反说。

写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消息,担⼼听到环的消息,⽽伤了好的愿望。

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理,熨贴⼊微;不事造作,⾃然⾄美。

2、陈⼦昂——《送魏⼤从军》 送魏⼤从军 陈⼦昂 匈奴犹未灭, 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 ⾔追六郡雄。

雁⼭横代北, 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 惟留汉将功。

陈⼦昂诗鉴赏 这是⼀⾸赠别诗,出征者是陈⼦昂的友⼈魏⼤(姓魏,在兄弟中排⾏第⼀,故称)。

此诗不落⼀般送别诗缠绵于⼉⼥情长、凄苦悲切的窠⾅,从⼤处着眼,激励出征者⽴功沙场,并抒发了诗⼈的慷慨壮志。

⾸⼆句“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句暗⽤汉代威镇敌胆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任的豪情。

此处“匈奴”借汉时的匈奴指当时进犯边境的少数民族。

诗⼈⼜把春秋时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的魏绛⽐作魏⼤,变“和戎”为“从戎”,典故活⽤,既表明了诗⼈对这次战争的看法,同时也暗⽰魏⼤从戎,是御边保国的正义之举。

三四两句中,“三河道”点出送别的地点。

古称河东、河内、河南为三河,⼤致指黄河流域中段平原地区。

《史记·货殖列传》说:“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王者所更居也”,此处代指在都城长安送客的地⽅。

“六郡”,指⾦城、陇西、天⽔、安定、北地、上郡。

“六郡雄”,原指上述地⽅的豪杰,这⾥指西汉时在边地⽴过功的赵充国。

古文名篇赏析唐诗鉴赏辞典中的经典诗作

古文名篇赏析唐诗鉴赏辞典中的经典诗作

古文名篇赏析唐诗鉴赏辞典中的经典诗作《古文名篇赏析──唐诗鉴赏辞典中的经典诗作》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不乏经典之作。

在唐诗鉴赏辞典中,收录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诗作,本文将从几首优秀的诗作中进行赏析,领略唐诗的独特魅力。

其一,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杜甫以其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感受力而广受赞誉。

《月夜忆舍弟》以写月夜思念故友为主题,情感真挚动人。

诗中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通过对戍鼓、边秋、露、月等形象的描绘,展示出作者对故乡和故友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意境宏大,感人至深。

其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是唐代游子思乡的代表作,文章优美动人。

诗中描绘了楼台的雄伟壮丽和游人思乡的愁绪。

作者借游子登高远眺,以楼为媒,展示了自己对故乡久违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巧妙表现了作者与故乡分隔的悲凉之境,引发读者对家园的思念之情。

其三,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的诗作通俗易懂,意境深远。

《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大漠草原的描摹,展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诗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些文字既描绘了大自然的恢弘壮美,又表达了诗人对无常人生的思索。

白居易以自然景色抒发感慨,使人置身其中感受生命的无常与脆弱。

其四,李白的《静夜思》。

这首诗是李白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被誉为唐诗三百首中的短篇之首。

全诗只十六个字,却富有意味。

李白通过描写一个人静夜里的思绪,展现了寂寞和思念之情。

最著名的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以朴素的文字将读者带入了诗人的内心深处,引发共鸣。

以上仅是唐诗鉴赏辞典中的几首经典之作,每一首诗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意义。

通过这些古文名篇的赏析,我们能更好地欣赏唐诗的卓越之处,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唐诗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给我们的生活注入了无尽的诗意与美好。

让我们珍爱这些经典之作,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李白《关山月》唐诗鉴赏详解《关山月》古诗赏析

李白《关山月》唐诗鉴赏详解《关山月》古诗赏析

李白《关山月》唐诗鉴赏详解《关山月》古诗赏析《关山月》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诗人笔力浑宏,又有很大的提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关山月》古诗吧。

《关山月》作者: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关山月》【注解】: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

白登:今山西大同市东有白登山。

汉高祖刘邦曾亲率大军与匈奴交战,被围困七日。

①关山月:古乐府诗题,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②天山:指祁连山,位于今青海、甘肃两省交界。

③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④白登:白登山,在今大同东北。

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

胡:此指吐蕃。

窥:有所企图。

⑤戍客:驻守边疆的战士。

边邑:也有作“边色”。

“边邑”在古代泛指边境地区。

⑥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关山月》【翻译】:巍巍天山,苍茫云海,一轮明月倾泻银光一片。

浩荡长风,掠过几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

汉高祖出兵白登山征战匈奴,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很少看见有人庆幸生还。

戍边兵士仰望边城,思归家乡愁眉苦颜。

当此皓月之夜,高楼上望月怀夫的妻子,同样也在频频哀叹,远方的亲人啊,你几时能卸甲洗尘归来。

《关山月》【韵译】:皎洁的月亮从祁连山升起,轻轻漂浮在迷茫的云海里。

长风掀起尘沙席卷几万里,玉门关早被风沙层层封闭。

白登道那里汉军旌旗林立,青海湾却是胡人窥视之地。

自古来这征战厮杀的场所,参战者从来不见有生还的。

守卫边陲的征夫面对现实,哪个不愁眉苦脸思归故里?今夜高楼上思夫的妻子们,又该是当窗不眠叹息不已。

《关山月》【讲解】: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唐代著名诗人。

李白天宝初年入长安,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

后漫游江湖间,永王李璘聘为幕僚。

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诗歌鉴赏(含答案与解析)

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诗歌鉴赏(含答案与解析)

2021年语文中考题精选—《诗歌鉴赏》1.(2021·北京市)阅读《黄鹤楼》,回答以下各题。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歌颔联、颈联用精当的词语写出了景物的特点:用“悠悠”(形容白云的飘荡无定,用“①______ ”形容汉阳树的清晰可数,用“萋萋”形容②______ 。

(2)《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

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

”有人推测鲁迅“还记得这名目”与本诗尾联抒发的情感有关,你认为这种推测合理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2.(2021·河北省)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 (人名)。

(2)说说你对这首诗题目的理解。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这首诗从“风”写起,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就写出了风之大、风之猛,表现出塞北之风的狂暴肆虐。

1/ 80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梨花比作雪花,设喻新颖,造语奇警,不落窠白,充满了浪漫的想象,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送行者目送行人远去,直到无法望见,却还在凝望留在雪地上的马蹄印迹,言尽而意无穷。

D.这首诗气势宏大,笔力矫健,流畅洒脱,意气飞扬,离愁别绪中富有豪迈气慨,是边塞诗中的佳作。

3.(2021·山西省)天远地阔纵横驰骋,诗情文墨思接千载。

2013-2018年语文5年真题分类汇编-2018年考点9古代诗歌鉴赏(附答案解析)

2013-2018年语文5年真题分类汇编-2018年考点9古代诗歌鉴赏(附答案解析)

考点9 古代诗歌鉴赏1.[2018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9分)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表达技巧的能力,考查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

B项,“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错,“屈穷”并不仅仅指生活贫穷,更偏重个人遭遇,指“不得志,处境艰难、窘迫”。

答案:B(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的能力。

解答本题,主要从句子的含意、表达的情感等角度去分析。

最后两句表面上是说寒冬过去将是春暖柳绿,转眼间条条柳枝好像轻烟笼罩;深层次上,“寒风”喻指不遇于时、政治失意的困境,“春柳”喻指希望和光明。

诗人虽然遭受了许多不公平的待遇,但始终怀着乐观旷达的心态,以美好的未来勉励自我。

答案: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2.[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9分)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唐诗鉴赏实例: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三种写作风格对比》

《唐诗鉴赏实例: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三种写作风格对比》

《唐诗鉴赏实例: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三种写作风格对比》1. 引言1.1 概述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其中三位杰出的大唐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以其独特而各具风采的写作风格成为了后世传诵的经典。

他们在表现主题、运用辞藻和表达手法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因此对他们的作品进行鉴赏实例并对比分析,不仅可以深入理解他们的创作风格与艺术特点,也能更好地感受到唐代诗歌的魅力。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对应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写作风格。

每个部分将包括背景介绍、主题与意境、辞藻和表达手法等方面的探讨,旨在通过对比分析,呈现出这三位伟大诗人独一无二的艺术风貌。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探究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三位大师级诗人的写作风格差异与共同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诗歌作品。

同时,本文也将评析他们对后世的影响和价值,展现出唐代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该研究,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到大唐时期不同风格的诗歌创作,拓宽自己的审美视野,并从中汲取灵感与启示。

2. 李白的写作风格:2.1 唐代背景:李白是唐代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生活在盛唐时期的文化繁荣与政治稳定之际。

这个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广泛,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成就。

李白在这个时代中曾经历过许多变动和创伤,这些经历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奔放和豪情。

2.2 诗歌主题与意境:李白的创作主题非常广泛,涵盖了自然景色、历史传奇、个人情怀等各个方面。

他以豪放不羁的性格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并将自己融入其中。

他描绘山水之间壮丽恢弘的景色,展现了无拘无束的豪情激昂。

此外,他还以凭吊先贤和抒发内心情感为主题创作了大量抒发思乡之情和壮志未酬之悲哀的诗篇。

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意境有山水、明月、长空等自然景观。

他以澎湃的情感和独具风格的表达方式,将自然美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意境。

2.3 辞藻和表达手法:李白的诗歌辞藻丰富多样,他善于运用明喻、借代等修辞手法。

唐朝大诗人的100句经典诗句鉴赏

唐朝大诗人的100句经典诗句鉴赏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唐朝诞生了很多伟大的诗人,今天我们来欣赏唐代著名诗人的100句经典诗句。

李白(701年-762年),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

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关山月》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4.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侠客行》5.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夜宿山寺》6.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思》7.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8.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1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1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13.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14.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上李邕》1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诗艺精湛,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1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1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1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居易、李白等诗文

白居易、李白等诗文

白居易和李白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

他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作品风格多样。

他的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这些诗歌反映了他对人民疾苦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之一。

李白个性豪放不羁,诗歌风格独特,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以抒情为主,多描绘山水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充满个性和创造力。

李白的代表作有《静夜思》、《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这些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总的来说,白居易和李白都是唐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他们的诗文作品在中国文学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和崇高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壶吟
—李白 烈士击玉壶, 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识东方朔,在隐金门是谪仙。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把酒问月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己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子夜吴歌 —李白
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惟有饮者留其名。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 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 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风(其十五)
—李白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 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
江上吟
—李白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欧。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客中作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夜下征虏亭
—李白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将 进 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行路难三首(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拨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忆东山二首(其一)
—李白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李白 客从长安来,还归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长相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戌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太白峰
—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清平调词三首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一)
—李白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