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诗赏析:《长相思》

合集下载

《长相思》诗的意思

《长相思》诗的意思

《长相思》
清代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词作上片描写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夹杂着颇多无奈情绪;下片叙述夜来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倍觉惆怅。

全词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也借以表达了纳兰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怀念。

语言淳朴而意味深长,取景宏阔而对照鲜明。

《长相思》这首诗的意思是: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

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诗歌鉴赏】白居易《长相思别情》原文及翻译赏析

【诗歌鉴赏】白居易《长相思别情》原文及翻译赏析

【诗歌鉴赏】白居易《长相思别情》原文及翻译赏析【诗歌鉴赏】白居易《长相思?别情》原文及翻译赏析白居易的“天长地久”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想久了,恨久了,恨到你回来,人们在月光下靠在建筑物上。

白居易《长相思?别情》翻译汴水墩:发源于河南,东南流入安徽省苏州市和泗县。

它与泗水汇入淮河。

2、泗水:源于山东泗水,经徐州后,与汴水合流入淮河。

3.瓜州:江苏省扬州市南部。

4、吴山:泛指江南群山。

5.幽幽:深沉而漫长。

白居易《长相思?别情》赏析《天长地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

在朦胧的月光下,映入她眼帘的山水充满了悲伤。

前三句用“流”三个字写出了水的曲折,也酝酿出一种韵味。

下面的两个“幽幽”增加了忧郁的长度。

整个词用“恨”来写“爱”,用简单流畅的语言和和谐的节奏来表达人物复杂的情感。

尤其是那一派倾盆大雨的月光,烘托出一种悲凉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体现了这个小词的特点,简单而丰富,浅显而深沉。

《长相思》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女子倚楼思念亲人的情形。

在明亮的月光下,年轻的女子,凝望着脚下悠悠的流水,遥望着远处绵绵的群山,孤独无助的身影,充满了哀愁憔悴面容。

思女的形象朦胧而又仿佛很清晰。

上阙用“流”三个字写下蜿蜒而悠长的水,也酝酿出一种低沉的韵味。

《巫山小愁》是本克的画龙点睛之作。

如果没有“巫山小愁”,那么“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就毫无意义了。

“巫山有点愁”,悠长的流水中似乎蕴含着绵绵的思绪和忧伤。

下阙连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与强烈。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归”了吗?“休”了吗?没有,只是一个空想,想来想去,最终还是“月明人倚楼”。

诗人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和谐舒缓的节奏,用“恨”写“爱”,巧妙而清晰地勾勒出女性思维的形象,表现出女性思维的复杂情感。

尤其是绵长的流水和明亮的月光,衬托出无限的忧伤之情,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出了这个小词朴素深邃、含蓄含蓄的特点。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长相思内容解析 • 诗词艺术手法 • 诗词鉴赏 • 结语
01 引言
主题简介
《长相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词,属于组诗《秦中吟》十首中的第三首。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位长安少妇在寒冷的秋夜思念远征的丈夫的情景,表达了深深的 离愁别绪和孤寂之感。
氛围。
文化内涵
1 2
传统文化价值观
通过对自然景象、离别场景、人生经历的描绘, 体现了传统文化中重视亲情、友情、乡情等价值 观。
诗词艺术风格
通过运用优美的语言、精炼的表达、丰富的意象 等手法,展现了古诗词的艺术魅力。
3
人生哲学思考
通过对人生经历的回顾和感悟,体现了诗人对人 生的思考和哲学思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生命意 义和价值的探索。
社会问题
这首词也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女性地位不平等、婚姻不自由 等。这些问题在当时的社会中普遍存在,而白居易通过这首词对这些问题进行 了深刻的反思和探讨。
03 诗词艺术手法
修辞手法
01
02
03
比喻
通过将抽象的情感或事物 具象化,增强诗词的感染 力。
拟人
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 征,使诗词更生动有趣。
05 结语
总结评价
《长相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脍炙人 口的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 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 艺术感染力。
该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 阐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爱情和自由的独 特思考,以及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
离别之苦
通过对离别时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诗 人与亲人、友人分别时的痛苦和不舍。

白居易《长相思》原文及赏析

白居易《长相思》原文及赏析

白居易《长相思》原文及赏析白居易《长相思》原文及赏析《长相思》是唐朝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长相思》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相思》原文: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

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二月东风来,草坼花心开。

思君春日迟,一夜肠九回。

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

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

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

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长相思》赏析:相思,是诗人们从未停止描写的题材。

妇女思夫,游子思乡,这思念从来都是绵绵不绝,荡气回肠的。

本诗开篇描写了深秋时节的景色。

九月西风紧吹,月冷露霜愈渐寒。

那露珠像是主人公的眼泪。

秋夜漫长,因为相思变得更长了。

这相思能有多长?有多久?冬去春来,东风吹绿了小草,吹开了百花。

那么心爱的人在哪呢?日日思君不见君,一日肠九回。

这断肠般的`思念折磨得可人的姑娘容颜憔悴。

在诉说完那无尽的思念之后,主人公娓娓道出了相思的原委。

一个住桥北,一个住桥南。

十五便相识了,漫长的岁月里,两人相知、相爱,然而如今,女子已二十三了。

是什么让他们相爱却不能享受呢?明明近在咫尺,却仿佛天各一方,这是多远的距离?残酷的封建婚姻制度夺走了他们的爱情和幸福。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她就像一株长在青松旁的女萝草,在微风中静静地看着青松,岁岁年年。

女萝草依然馨香,青松照旧挺直,但是,女萝草却无枝攀越,只能在微风中摇曳。

然而,女主人公并没有绝望,她相信只要她的愿望真诚,老天会帮助她实现心愿。

她愿意与心爱的人相守到老,哪怕是做山林中的野兽,她也要与他比肩而行;哪怕是林中木,她也愿与他枝枝相连。

整首诗将主人公的相思之苦写得缠绵哀怨,洗练脱俗,像一幅线条画般清淡,全词没有颜色,没有浓墨,非常写意寥廓。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白居易《长相思·深画眉》赏析

白居易《长相思·深画眉》赏析

白居易《长相思·深画眉》赏析《长相思》白居易深画眉,浅画眉。

蝉鬓鬅鬙云满衣,阳台行雨回。

巫山高,巫山低。

暮雨潇潇郎不归,空房独守时。

闺怨词要写得一往情深,很重要的一着是把闺妇生活中最能表现其闺怨情怀的片断吸取入文。

这首词,颇得力于此。

“深画眉,浅画眉。

蝉鬓鬅鬙云满衣,阳台行雨回。

”上片是说,精心画眉画得深,还是画得像浅眉。

梦中欢会,鬓发散乱云满衣,仿佛阳台行雨又一回。

作者把闺妇内心的潜意识以梦幻方式表现出来,愈加感到真切。

上片所写的境界颇为恍惚。

“深画眉,浅画眉”两句,显然不是现在式,而是过去式。

为了逗丈夫喜欢,她精心的画过眉。

究竟是画得深好,还是画得浅好,颇费思量。

在夫妻生活中,画眉这件事尽管很小,却幸福而甜蜜,因而在这相思的时刻,最先从记忆中跳将出来。

回忆过去,不仅仅是为了填补当前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在于追求,对曾经获得过的幸福的追求。

“蝉鬓鬅鬙云满衣,阳台行雨回”,则是由热烈的追求和缠绵的相思所引起的一种极为艳丽的梦幻。

由于不便直说,便借用巫山神女这个熟悉的典故来曲说。

相传为宋玉所撰的《高唐赋》中的神女曾说过“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的话,且曾自荐枕席于楚王,因此“阳台行雨”往往是男女欢会的代称。

众所周知,梦幻是潜意识的活跃状态。

而潜意识的活跃状态,真是思之深、念之切的必然结果。

闺妇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幸福终于在梦幻中暂时的得到了。

但是她必须付出的代价是下片所写的从梦幻醒来后加倍的痛苦。

“巫山高,巫山低。

暮雨潇潇郎不归,空房独守时。

”下片是说,巫山是那么的高,幔山又是那么的低。

傍晚雨潇潇你还不归,空房独守更在难堪时。

由于与丈夫分别太久,相思之苦太深,因而当她悠悠醒来以后,仍然惦念着高高低低的巫山。

这时她发现作为梦幻中的巫山之地离开自己是多么的遥远,简直是虚无缥缈,而留在自己心头的却是一大堆迷惘、杂乱、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

听着窗外潇潇的暮雨声,她比先前更痛苦的感到自己可悲的处境:“空房独守时”。

白居易的古诗长相思赏析

白居易的古诗长相思赏析

白居易的古诗长相思赏析白居易的古诗长相思赏析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的古诗长相思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作者:诗人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

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

这一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浙江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

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

赠刘禹锡诗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

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赏析:这一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

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

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

下面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

全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复杂感情。

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昧深的特点。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若“晴空冰柱”,通体虚明,不着迹象,而含情无际。

由汴而泗而江,心逐流波,愈行愈远,直到天末吴山,仍是愁痕点点,凌虚着想,音调复动宕入古。

第四句用一“愁”字,而前三句皆化“愁”痕,否则汴泗交流,与人何涉耶!结句盼归时之人月同圆,昔日愁眼中山色江光,皆入倚楼一笑矣。

黄昇《花庵词选》:此词上四句,皆谈钱塘景。

长相思古诗讲解

长相思古诗讲解

长相思古诗讲解
《长相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乐府。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痴情女子对情郎的思念。

前八句写女子一年四季日夜思念情郎,心神不宁;中八句写女子与情郎原是青梅竹马,女子早已以心相许;后六句表现女子欲与情郎结为百年之好的强烈愿望。

全诗以代言体形式,运用以景写情、情景交融的手法和通俗生动的比喻,通过女子之口倾吐刻骨相思和美好愿望,情真意切,委婉动人。

在《长相思》中,诗人白居易以女子的口吻述说了一个痴情女子对情郎的深深思念。

诗中的女子在四季交替中,无论昼夜,她的心总是被思念的情愫所填满。

她回忆起自己和情郎的过去,青梅竹马的日子让她早已把自己的心许给了他。

如今,她渴望能够与情郎结为百年之好,这强烈的愿望让她痛苦不已。

全诗采用了代言体形式,使得诗的情感更加贴近现实,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同时,诗人运用了以景写情、情景交融的手法,使得诗的情感表达更加深刻、生动。

通俗生动的比喻更是让诗的情感更加真实、直接。

《长相思》以其深刻真挚的情感、生动形象的描写和巧妙的手法,展现了一个痴情女子的内心世界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传递了对爱情的真挚追求和美好愿望的向往。

白居易描写爱情的诗词《长相思》赏析

白居易描写爱情的诗词《长相思》赏析

【导语】⽩居易的这⾸《长相思》,表达的是对他的侍妾樊素的思念,以⼥⼦⼝吻写出,使情感更加曲折。

下⾯就和⽆忧考⼀起来欣赏下⽩居易的《长相思》,欢迎阅读! 《长相思》 唐·⽩居易 汴⽔流,泗⽔流,流到⽠州古渡头。

吴⼭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始休。

⽉明⼈倚楼。

【赏析】 这⾸《长相思》,写⼀位⼥⼦倚楼怀⼈。

在朦胧的⽉⾊下,映⼊她眼帘的⼭⽔,都充满了哀愁。

前三句⽤三个“流”字,写出⽔的蜿蜒曲折,也酝酿了低徊缠绵的情韵。

下⾯⽤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

全词以“恨”写“爱”,⽤浅易流畅的语⾔,和谐的⾳律,表现⼈物的复杂感情。

特别是那⼀派流泻的⽉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氛,增强了艺术感染⼒,显⽰出这⾸⼩词⾔简意富、词浅昧深的特点。

长相思,这相思有多么缠绵悠长,仅仅从这三个字中便可得知。

在⽔前⽉下,看朦胧的⽉光照耀着东流之⽔,多像⼈悠悠不尽的相思,上笼罩着⼀抹淡淡的愁情。

那曲曲折折的流⽔,多像⼈千回百转的柔肠。

樊素是⽩居易的宠姬,⾄于美貌,“樱桃樊素⼝,杨柳⼩蛮腰”这句抵得上千⾔万语。

因为种种原因,樊素⾃求离去,⽩居易对此⼗分伤感,曾作诗“两枝杨柳⼩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

明⽇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可见作者对樊素感情之深。

词的上阕以⾼⼭、流⽔起兴,引出下阕的思念。

思念太深,转化为恨,思念⽆边,离恨⽆际,都如悠悠流⽔⼀般⽆穷⽆尽。

到底何时才有尽头呢?只有等那⼈回来的时候,思与恨才休⽌。

可是⼈没有回来,等来等去只有⼀轮明⽉照⾼楼。

扩展阅读:⽩居易的主要成就 翰林学⼠ 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时期。

⽩居易贞元⼗六年(800年)29岁时中进⼠,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尉、翰林学⼠,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和《新乐府》五⼗⾸,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

元和六年,⽩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居易唐诗赏析:《长相思》
《长相思》
白居易唐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赏析】:
词的上阕写樊素回南必经之路。

因为她是杭州人氏,故作者望吴
山而生愁。

这是一首怀人念远的抒情小词。

上阕从眼前所见流水写起,并且目送远波,想象这流水将流到瓜洲渡和长江汇合,再想到吴中
(江南)的山也面带愁容,实则深切怀念远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
能从吴地归来,过瓜洲古渡,溯流北上与自己相会,但同样汴水、泗
水是一去不复回的,随之南下的爱人大概也和河水一样,永远离开了他。

所以作者想象中的吴中山脉,点点都似愁恨凝聚而成。

短短几句,把归人行程和愁怨的焦点都简括而又深沉地传达了出来。

即使佳人已去,妆楼空空,可作者还是一片痴情,终难忘怀,于是就在下阕抒发
了自己的相思之痛。

两个“悠悠”,刻画出词人思念之深。

这种情感
的强烈,只有到情人的回归才能休止。

不过那与不过是个空想,无奈啊,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只能倚楼而望,回忆昔日的欢乐,来遣散心中
的郁闷罢了。

可大家想一想“月明人倚楼”,想象皓月当空、独自倚
楼远望这样一幅画面,是怎样的意境啊。

全词以月下脉脉的流水映衬,象征悠悠的离情别绪,深深的思念
和由此产生的绵绵的怨恨,又频用叠字叠韵,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风味,更加抒发悠悠不尽的“思”和“恨”。

这篇作品是中唐时期比较正规成熟的词作。

形式虽然短小,但它
却用回环复沓的句式,流水般汩汩有声的节奏,贯穿于每个间歇终点
的相同韵脚,造成了绵远悠长的韵味,使相思之痛、离别之苦,表现
得更加淋漓尽致。

“月明人倚楼”,想象皓月当空、独自倚楼远望这样一幅画面,
觉得更有意境。

“长相思”为词牌名,但本词内容与此密切相关。

词分上下两阕,格律和字数一样。

每阕四句,押平声韵。

这是一首怀人念远的抒情小词。

上阕从眼前所见流水写起,并且
目送远波,想象这流水将流到瓜洲渡和长江汇合,再想到吴中(江南)的山也面带愁容,实则深切怀念远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从吴地
归来,过瓜洲古渡,溯流北上与自己相会。

下阕直接抒写情怀,因所
思之人没有回来,只得在这月明之夜,独倚高楼。

抒发悠悠不尽的“思”和“恨”。

全词以月下脉脉的流水映衬,
象征悠悠的离情别绪,深深的思念和由此产生的绵绵的怨恨,又频用叠
字叠韵,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风味,因而能深深打动读者心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