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内》(作者-白居易)唐诗赏析

合集下载

论李白赠内诗中的妻子形象

论李白赠内诗中的妻子形象

论李白赠内诗中的妻子形象伍宝娟【摘要】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赠内诗的诗人,他突破了以往赠内诗中妻子形象模糊难辨的藩篱而塑造了温柔娴雅、忠贞不渝的许氏夫人及患难相扶、爱访道求仙的宗氏夫人形象,使得诗人的妻子形象从男性诗人形象的阴影中走向台前,展现其妻子独立的精神价值和人格力量.当然,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看,其赠内诗中的妻子形象是李白对自我存在价值的对象化表现,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在社会生活中的挫败感与失落感.李白的赠内诗对唐代其他诗人的赠内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使赠内诗这一爱情诗逐渐走向成熟定型.【期刊名称】《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5)007【总页数】5页(P9-13)【关键词】李白;赠内诗;妻子形象【作者】伍宝娟【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历史学院,四川绵阳621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2一般而言,赠内诗是指诗人写给自己妻子的爱情诗。

因此赠内诗中所描写的抒情主体为诗人及其妻子,均为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个人,而非为传统爱情诗中所虚拟的形象。

这是一种兴盛于李唐时期的新型爱情诗。

唐前流传至今的赠内诗,有东汉秦嘉的《赠妇诗》四首(其中五言三首,四言一首)以及南朝梁时徐悱的《赠内》诗二首,共六首。

秦嘉《赠妇诗》写其由陇西至京师洛阳,夫妻别离,因此诗中诉说着诗人对妻子徐氏的深切思念和缱绻情意,且融汇着人生苦短、世道艰辛的感叹。

但诗中的妻子形象是秦嘉眼中的形象,“顾看空室中,仿佛想姿形”,想象其“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

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

因此,就诗人的妻子形象而言,是飘渺的,只能隐约判断这是一位芳香洁净的女子。

虽在徐淑自己的答诗中突出了其夫唱妇随的恩爱形象和贞洁守礼的品格,“恨无兮羽翼,高飞兮相随。

长吟兮永叹,泪下兮沾衣”,但依然是倾注其情而忽略其形。

南朝时徐悱有赠内诗《对房前桃树咏佳期赠内》和《赠内诗》二首。

前首除了以桃花喻妻子的美艳外,“方鲜类红粉,比素若铅华”,亦没有更多的形象描写;后一首以自己离妻索居时的锦荐生网、玉床满尘、黼帐空香等环境描写,与妻子美情多乐、高堂抚瑟的环境相对照,烘托出自己冷寂孤独的生活状态及忧心独伤的离情愁绪,不涉及妻子的形象。

《赠元稹》(唐白居易)原文翻译注释和作者介绍

《赠元稹》(唐白居易)原文翻译注释和作者介绍

《赠元稹》作品介绍
《赠元稹》原文
《赠元稹》
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

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

岂无山上苗,径寸无岁寒。

岂无要津水,咫尺有波澜。

之子异于是,久处誓不谖。

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

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

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

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

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

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

《赠元稹》注释
①作于元和元年(806)。

②七年句:白居易自贞元十五年(799)冬赴举,至元和元年为七年。

③左思《咏史八首》之二:“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④《古诗十九首》:“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要津水,此喻指官场显位。

⑤处:全诗校:“一作要。

”谖(xuān):忘。

⑥元、白订交约始于贞元末年,白氏《祭微之文》:“贞元季年,始定交分。

”阑:全诗校:“一作兰。


⑦同登科:白居易与元填于贞元十九年同应书判拔萃科登第。

科,全诗校:“一作第。


⑧同署官:白居易与元填于贞元十九年同授秘书省校书郎。

⑨方寸:心。

《赠元稹》赏析
此诗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诗人任左拾遗,仍充翰林学士。

诗通篇谈论他与元稹的深厚友情及元稹的为人。

古诗赠内·生为同室亲翻译赏析

古诗赠内·生为同室亲翻译赏析

古诗赠内·生为同室亲翻译赏析《赠内·生为同室亲》作者为唐朝诗人白居易。

其古诗全文如下: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

他人尚相勉,而况我与君。

黔娄固穷士,妻贤忘其贫。

冀缺一农夫,妻敬俨如宾。

陶潜不营生,翟氏自爨薪。

梁鸿不肯仕,孟光甘布裙。

君虽不读书,此事耳亦闻。

至此千载后,传是何如人。

人生未死间,不能忘其身。

所须者衣食,不过饱与温。

蔬食足充饥,何必膏粱珍。

缯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

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

我亦贞苦士,与君新结婚。

庶保贫与素,偕老同欣欣。

【前言】《赠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作者新婚时,教育妻子安贫守己,勤俭持家,表达了与妻子白头偕老的愿望。

【注释】⑴内:指其妻杨氏。

⑵“生为”二句:语出《诗经·王风·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

”⑶黔娄:春秋齐隐士。

安贫自守,鲁君欲以为相,齐王聘为卿,均不就。

卒,曾子往吊,见以布被覆尸,覆头则露足,覆足则露头。

曾子曰:“邪引其被则敛矣。

”黔娄妻曰:“邪而有馀,不如正而不足也。

”见《高士传》卷中、《列女传》卷二。

⑷冀缺:即那缺。

春秋晋人。

原为农人,晋文公授以卿,又与冀地,故称冀缺。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褥,其妻磕之,敬,相待如宾。

与之归,言诸文公……以一命命部缺为卿,复与之冀。

”⑸“陶潜”二句:陶潜晋宋文学家陶渊明(365-427)。

事迹见《晋书·隐逸传》《宋书·隐逸传》。

其《归去来兮辞》云:“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

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翟氏:陶潜继室。

《南史·陶潜传》:“其妻翟氏,志趣亦同,能安苦节,夫耕于前,妻锄于后云。

”爨(cuàn):烧火做饭。

⑹梁鸿:字伯鸾,汉光武帝建武中,受业太学。

后归乡里。

势家慕其高声,多欲以女妻之,并谢绝不娶。

娶同县孟氏之女,字之日德曜,名孟光。

《赠内》 文章解析

《赠内》 文章解析

《赠内》文章解析(正文开始)《赠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一种别赠的方式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本文将对《赠内》这首诗进行解析,从诗歌形式、主题、意境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赠内》的诗歌形式。

《赠内》采用五言律诗的形式,每句五个字,一共四句,符合五言律诗的结构要求。

同时,诗中的韵脚也非常工整,分别是“风”、“鸡”、“飞”、“泥”,使整首诗既有韵律美,又让读者在朗诵时产生愉悦的感受。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赠内》的主题。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作者通过送一寄物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朋友内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送君遥问重帆远,归计艰难知盛衰”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作者与朋友分隔两地,对他的关心和思念。

而最后两句:“鸡飞南野泥缀雪,江静孤帆霜满船”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愿,希望他在南方野外能够平安如意。

整首诗通过朴实的文字表达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使得读者在阅读时也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共鸣。

再次,我们来欣赏一下《赠内》所展示的意境。

整首诗以送一寄物的方式展开,通过诗人对友人远方生活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宁静、寂寥的意境。

诗中的“风吹白草尽飞沙,鸡飞南野泥缀雪”形象地描绘了冬天乡村的景象,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

而后一句“江静孤帆霜满船”则表现了江边的寂静,以及诗中主人公孤舟漂泊的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冬天的景象和孤舟的形象,展示了一种忧郁的情感,给人以思索和回味的空间。

总结起来,《赠内》是一首通过送物表达友情和思念之情的五言律诗。

诗中通过简洁明了的文字展示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

同时,诗中所描绘的冬天景象和孤舟漂泊的形象也给人以忧郁而深沉的感受。

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真挚的情感,同时也能够引起读者对友情和离别的思考。

(正文结束)。

唐诗白居易绝句

唐诗白居易绝句

唐诗白居易绝句夜坐唐·白居易七言绝句庭前尽日立到夜,灯下有时坐彻明。

此情不语何人会,时复长吁一(一作三)两声。

暮立唐·白居易七言绝句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

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肠断是秋天。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村夜唐·白居易七言绝句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闻虫唐·白居易七言绝句暗虫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

犹恐愁人暂得睡,声声移近卧床前。

寒食夜有怀唐·白居易七言绝句寒食非长非短夜,春风不热不寒天。

可怜时节堪相忆,何况无灯各早眠。

赠内唐·白居易七言绝句漠漠闇苔新雨地,微微凉露欲秋天。

莫对月明思往事,损君颜色减君年。

得钱舍人书问眼疾唐·白居易七言绝句春来眼闇少心情,点尽黄连尚未平。

唯得君书胜得药,开缄未读眼先明。

还李十一马唐·白居易七言绝句传语李君劳寄马,病来唯著(一作拄)杖扶身。

纵拟强骑无出处,却将牵与趁朝人。

九日寄行简唐·白居易七言绝句摘得菊花携得酒,绕(一作远)村骑马思悠悠。

下邽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村居二首其二唐·白居易七言绝句田园莽苍经春早,篱落萧条尽日风。

若问经过谈笑者,不过田舍白头翁。

游城南留元九李二十晚归唐·白居易七言绝句老游春饮莫相违,不独花稀人亦稀。

更劝残杯看日影,犹应趁得鼓声归。

重到城七绝句见元九唐·白居易七言绝句容貌一日减一日,心情十分无九分。

每逢陌路犹嗟叹,何况今朝是见君。

重到城七绝句高相宅唐·白居易七言绝句青苔故里怀恩地,白发新生抱病身。

涕泪虽多无哭处,永宁门馆属他人。

重到城七绝句张十八唐·白居易七言绝句谏垣几见迁遗补,宪府频闻转殿监。

独有咏诗张太祝,十年不改旧官衔。

重到城七绝句刘家花唐·白居易七言绝句刘家墙上花还发,李十门前草又春。

处处伤心心始悟,多情不及少情人。

李白《赠内》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赠内》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赠内》全诗翻译赏析李白《赠内》全诗翻译赏析赠内李白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①醉如泥:烂醉如泥,不成体统。

②太常妻:《后汉书·周泽传》载,周泽身为太常卿,“清洁循行,尽敬宗庙,常卧斋宫”,其妻因怜其老病,到斋宫去看望他,周泽大怒,以干犯斋禁为由,把妻子押送诏狱。

当时的人对这件事议论说:“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一日不斋醉如泥。

”后因用作冷淡妻子的典故,常用作夫妻调侃之语。

《赠内》是一首五言绝句,作于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

李白游云梦,故相许师将孙女嫁给李白,时李白年27岁。

这几句诗是初婚后与其妻戏谑之词,是说我一年三百六十日,天天都烂醉如泥,虽然你作了我的妻子,无异于太常周泽之妇,受到冷淡。

调侃之笔,幽默风趣,生活气息很浓。

译文:一年三百六十日,我每天都烂醉如泥。

你虽然是我的夫人,却和汉朝太常卿周泽的妻子一样。

评:作为盛唐时期有“诗仙”之称的才子,李白在诗歌上的成就是斐然的。

后人一般是这样评价李白诗的:清新自然,飘逸浪漫,豪放不,仙气满卷。

按理说,诗样的才情,诗样的浪漫,自然也会造就诗样的爱情。

但与苏轼、陆游、李商隐等人相比,李白的'诗里似乎很少涉及到情谊,更别说儿女情长了,甚至有人说李白是不屑于谈情说爱的。

其实不然,在唐代,“赠内诗”写得最多、内容最为丰富的就是李白和白居易。

元人方回曾评论李白:最善赠答篇,肺腑露情愫。

“赠内诗”,顾名思义,就是写给妻子的诗。

在李白流传于世的大量诗篇中,“赠内诗”所占的分量并不多,只有十余首。

但即便是这为数不多的十余首诗,还是可以从中看到李白对妻子的一片深情。

这一首《赠内》,显得活泼轻松、情趣盎然,让人读了会心一笑。

《赠内人》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赠内人》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赠内人》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的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唐诗三百中《赠内人》原文,《赠内人》原文翻译,《赠内人》作者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一、《赠内人》原文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二、《赠内人》原文翻译月光由宫门移到宫树梢,媚眼只看那宿鹭的窝巢。

在灯影旁拔下头上玉钗,挑开灯焰救出扑火飞蛾。

三、《赠内人》作者介绍张祜(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

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

早年曾寓居姑苏。

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

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

人们认为这是诗谶。

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赠阙下裴舍人》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的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唐诗三百中《赠阙下裴舍人》原文,《赠阙下裴舍人》原文翻译,《赠阙下裴舍人》作者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一、《赠阙下裴舍人》原文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二、《赠阙下裴舍人》原文翻译二月天黄莺鸟飞到上林苑,春天早上紫禁城郁郁葱葱。

长乐宫钟声消逝在花丛外,龙池杨柳沐春雨翠色更深。

和煦春日也难消穷途遗恨,耿耿胸中永怀着捧日忠心。

献赋十年至今仍未得恩遇,如今白发丛生羞对裴舍人。

三、《赠阙下裴舍人》作者介绍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

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

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

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

唐代-白居易《寄内》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代-白居易《寄内》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代-白居易《寄内》原文、译文及注释
原文:
寄内
唐代-白居易
条桑初绿即为别,柿叶半红犹未归。

不如村妇知时节,解为田夫秋捣衣。

翻译:
条桑初绿即为别,柿叶半红犹未归。

桑树刚刚开始有绿叶的春天你就与我离别了,到了柿时叶子红了一半的秋天你仍未归还。

不如村妇知时节,解为田夫秋捣衣。

你比不上农民妇女有时间观念,因为她们还懂得在秋天时为田间劳作的丈夫洗干净衣衫。

注释:
1.条桑初绿:指春天。

条桑,一作“桑条”。

2.柿叶半红:指深秋。

3.解:懂得。

4.捣衣:用木棒在石板上敲打衣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赠内》(作者:白居易)唐诗赏析
【作品介绍】
《赠内》的作者是白居易,被选入《全唐诗》的第424卷第30首。

【原文】赠内作者:唐白居易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

他人尚相勉,而况我与君。

黔娄固穷士,妻贤忘其贫。

冀缺一农夫,妻敬俨如宾。

陶潜不营生,翟氏自爨薪。

梁鸿不肯仕,孟光甘布裙。

君虽不读书,此事耳亦闻。

至此千载后,传是何如人。

人生未死间,不能忘其身。

所须者衣食,不过饱与温。

蔬食足充饥,何必膏粱珍。

缯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

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

我亦贞苦士,与君新结婚。

庶保贫与素,偕老同欣欣。

【注释】①作于元和三年(808)。

内:.指其妻杨氏。

②《诗王风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

③黔娄:春秋齐隐士。

安贫自守,鲁君欲以为相,齐王聘为卿,均不就。

卒,曾子往吊,见以布被覆尸,覆头则露足,覆足则露头。

曾子曰:邪引其被则敛矣。

黔娄妻曰:邪而有馀,不如正而不足也。

见《高士传》卷中、《列女传》卷二。

④冀缺:即那缺。

春秋晋人。

原为农人,晋文公授以卿,又与冀地,故称冀缺。

《左传嘻公三十兰年》: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褥,其妻磕之,敬,相待如宾。

与之归,言诸文公以一命命部缺为卿,复与之冀。

⑤陶潜(365-427):字渊明。

事迹见《晋书隐逸传》、《宋书隐逸传》。

其《归去来兮辞》云: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

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翟氏:陶潜继室。

《南史陶潜传》:其妻翟氏,志趣亦同,能安苦节,夫耕于前,妻锄于后云。

⑥梁鸿:字伯鸾,汉光武帝建武中,受业太学。

后归乡里。

势家慕其高声,多
欲以女妻之,并谢绝不娶。

娶同县孟氏之女,字之日德曜,名孟光。

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

章帝建初初,居齐鲁之间。

后又入吴,为人赁春。

每归,孟光为具食,不敢于前仰视,举案齐眉。

事迹见《后汉书逸民传》。

⑦增絮:增帛粗绵所制之衣。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后人称白香山、白傅、白太傅,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

是唐代的杰出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对白居易称诗魔、诗王、诗豪、诗史等,日本学界则称白居易为诗神。

其实,在唐代对白居易的称呼是诗仙之称,请看唐宣宗的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

在此期间,他关心朝政,屡屡上书言事,并写了不少讽谕诗,要求革除弊政,因而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

此后他历任忠州、杭州、苏州等地刺史。

官终刑部尚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