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标准教程第3课教案
对外汉语 高级写作1 第3课教案

第3课《童年与梦想》教案二、本课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
一般来说,童年是美好的。
选用下面词说说童年:回忆美好童年好奇热爱幸福三、例文讨论学习1.阅读或朗读下文,讨论:这篇文章的结束部分有什么特点?如果这篇文章不要最后一段,文章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注意下面画线的语句。
2. 讨论:你喜欢文章中有哪些句子或者哪些部分?童年的回忆(日本学生仓光孝次)人们都说,孩子眼睛里看到的东西总是美好的。
回想我童年的一些往事,我觉得的确是这样。
我还记得,六岁那一年的春天,有一天我跟母亲去买东西,回家的路上,我坐在公共汽车上出神地看着农村的景色,外边下着细细的雨。
路的左边是一条河,因为这两天下雨,河水浩荡,平常清亮透明的河水也变黄了。
河的对岸是一片绿油油的山野,河的右边是农村住宅,一条柏油路从中间穿过,路边成百上千只奶牛好奇地看着我坐的“大铁箱”。
我就住在这个地区,虽然很熟悉这里的东南西北,可是从公共汽车里看到的村子仿佛和平时看到的完全不一样了,觉得很新鲜,绿树、小河、奶牛,我睁着眼睛看也看不够……于是,我迷上了坐公共汽车,成了个坐车迷。
在日本,6岁以下的儿童坐公共汽车都免费,作为一个坐车迷怎么能错过这个机会?因此,我每天从幼儿园回来后,马上就去汽车站坐公共汽车。
我乘坐的公共汽车是3点45分出发,开这班车的司机是佐藤先生。
他穿着整齐的制服,裤线熨得笔直,像用裁纸刀裁出来的一样;他戴的黑亮的司机帽显示着他对自己工作的骄傲。
他是这班车的唯一的工作人员,乘客从后门上车,在前门那儿给他交车费下车,工作井井有条。
在这辆车里,他是国王,大家都服从他,按他的要求去做。
我觉得他比任何人都强。
小男孩儿一般都崇拜强壮的英雄。
除了父亲以外,佐藤是我遇见的第一个英雄。
那时候,大人看见小孩儿一个人坐车,就会觉得奇怪。
于是常常有人诧异地问我:“到哪儿去啊?”“你妈妈呢?”我每次遇到这种情况都老老实实地回答:“我喜欢坐车。
”其实,要详细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是这样:“我只是喜欢坐车,我可以免费乘坐;而且这班车的乘客不多,不影响别人;我只坐一站就下车回家,不用担心。
对外汉语成功篇2_第3课 教案

第三课客家土楼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三课客家土楼课程类型综合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本课需用10课时完成;包括背景阅读2课时;课文、词语、语法、修辞讲练6课时;学生口头报告及练习讲评2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1.通过背景阅读了解与客家土楼话题及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化、知识背景。
2.通过课文的学习,和重点词语、四字词语、近义词辨析模仿使用、语法讲练、文体和修辞手法分析,在口头表达和写作方面得到相对应的强化练习。
重点与难点:
1.重点词语:受理、格局、和睦、好客、奇特、富于、典范、堪称、精巧、抗击、配置、围攻、组合、穿着、附属、谦逊、戒备、偏僻、结局
2.近义词辨析:奇特—独特;谦逊—谦虚;偏僻—偏远;结局—下场
3.四字词语:独一无二、空前绝后、包罗万象、无与伦比、依山傍水、错落有致、从天而降、独具匠心、千辛万苦、壁垒森严、崇山峻岭、固若金汤、岿然不动、安然无恙、意味深长、四通八达、淋漓尽致、叹为观止、断壁残垣、一应俱全、潜移默化、无声无息
4.语法:双重否定;
5.文体及修辞:文体—游记;篇章主题推进—分总式
教学内容与过程的设想、方法、手段
详见《第三课授课计划表》,多媒体教室,
思考题、讨论题、作业:
详见《第三课授课计划表》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新词追踪:土围子连排别墅四合院客家土楼复式住宅跃层公寓名家典藏:谢重光《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
对外汉语hsks第三课语音教案(一)

对外汉语hsks第三课语音教案(一)
对外汉语HSK第三课语音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HSK第三课的语音知识点
•掌握HSK第三课的语音规则
•培养学生正确发音的能力
教学内容
1.声母的发音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2.韵母的发音
–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3.声调的发音
–第一声
–第二声
–第三声
–第四声
教学步骤
1.引入HSK第三课的语音知识点,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逐个介绍并示范声母的发音,帮助学生正确发出每个声母的音标。
3.逐个介绍并示范韵母的发音,帮助学生正确发出每个韵母的音标。
4.教授声调的发音规则,让学生学会区分不同声调的发音方式。
5.练习发音,通过课堂练习、对话练习等方式巩固学生的发音能力。
6.提供额外练习材料,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练习。
教学评估
1.监听学生发音,评估他们的发音准确性。
2.配置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检查发音并提供反馈。
3.针对发音错误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拓展阅读
•[HSK汉语水平考试](
很抱歉,由于要遵守规则,故无法提供网址、图片及电话号码等内容。
希望您理解。
如需要更多拓展阅读资料,可以自行在百度或其他搜索引擎上搜索相关信息。
感谢您的理解。
标准教程HSK4第三课教案

一.教学重点1.标准教程HSK第3课《经理对我印象不错》2.重点词语:紧张,信心,招聘,提供,负责,应聘,符合,通知,安排,正式,留,诚实,改变,感觉,判断,准时,与,约会次重点词语:能力,材料,律师,专业,收入,咱们,顾客,3.重点语法:(1)挺;(2)本来;(3)另外;(4)首先…其次…;(5)不管…二.教学步骤新课学习1. 生词学习(1)紧张Adj. nervous搭配:(心情、时间)很/非常/比较紧张例句:a. 当考试的时候,我有点儿紧张。
b. 第一次跟女朋友见面的时候,他紧张得脸都红了。
c. 我们现在的时间非常紧张,只有三天就要考试了。
练习:有人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人不会紧张,一种是“天才”,一种是“傻瓜”,你认为呢?(2)信心N. confidence结构:有信心、没有信心例句:a. 你要对自己有信心。
b. 即使你非常笨,但是还是要对自己有信心。
c. 当我们学习一个新东西的时候,你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练习:信心来自一次一次的成功,当你没有成功的时候,你也没有信心,那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办?(3)招聘V. to recruit补充:招聘会例句:a. 明天上午八点在昆明市人才市场有一个招聘会。
b. 这个学校正在招聘汉语老师。
c. 哥哥达到了一家公司的招聘条件。
d. 公司在招聘的时候,更愿意招聘那些能力强的毕业生。
练习:你工作的学校最近在招聘老师吗?需要满足什么条件?(4)应聘V. to apply for a job例句:a. 她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公司做律师。
b. 这次来应聘的一共有15人。
c. 他准备去应聘这个职位,但是对自己没有信心。
练习:如果我想去你工作的学校应聘,需要满足什么条件?(5)提供V. to provide搭配:提供机会、宿舍、钱、时间、食物、水练习:a. 学校为他提供了一个工作机会。
b. 济慈学校提供宿舍和食物。
c. 我的父母提供我上大学的钱。
练习:很多大学生毕业的时候找不到工作,但是学校为他们提供了很多机会和选择,你认为他们为什么还是找不到工作?(补充:啃老族)(6)负责(责任)V. to be in charge of例句:a. 老师负责学生的中文学习和生活。
标准教程HSK3第三课教案

1. 词语学习(1)小心xiǎo xīn Adj.careful导入:图片展示例句:a. 你爬山的时候小心点儿。
b. 过马路的时候,小心车。
c. 他是一个很小心的人。
练习:翻译a. When we stroll the supermarket, be careful with your wallet.b. She is not a careful person.c. Be careful(2)记得jì déV. to remember导入:教师写一个词语,问学生:你还记得这是什么意思吗?例句:a. 我记得你已经有两条这样的裤子了。
b. 他不记得我的名字。
c. 你还记得这是什么意思吗?练习:互问互答a. 你记得你是什么时候来昆明的吗?b. 你记得沃尔玛超市在哪儿吗?c. 你记得我的名字吗?学生造句(3)新鲜xīn xiān Adj. fresh导入:直接翻译例句:a. 这些水果真新鲜!b. 医生让我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c. 今天超市的鱼一点也不新鲜!练习:翻译a. The apple of today is big and fresh.b. He gave me some fresh fruit.c. Are these watermelons fresh ?学生造句(4)只zhǐ yào Adv. only; solely 导入:直接翻译例句:a. 我打算今天晚上只吃水果不吃饭。
b. 他只有一个儿子。
c. 你只会说法语吗?练习:互问互答a. 你只有儿子吗?b. 你现在只喝茶不喝咖啡吗?c. 你在学校只认识我吗?学生造句(5)放fàng V. to put; to place导入:教师做“放”的动作例句:a. 我在桌子上放了一本书;b. 妈妈在床上放了很多衣服;c. 她在包里放了书,笔,和杯子。
练习:翻译a. She put the passport on the table.b. I put a lot of money in the wallet.c. He put many things in the room学生造句2. 语言点学习(1)存在的表达:Location Word + V着+ Numeral + Measure Word + N导入:问:桌子上有什么?describe 一下In Chinese, the structure “Location Word + V着+ NP” means there is something somewhere. In this structure, the verb “放”,“写”,“坐”,or “住”etc. is often used, and the noun phrase is usually an indefinite object, for example “一本书”(a book) and “几个人”(several people) rather than “这本书(this book)”and “周经理(Manager Zhou).”例句:a. 桌子上放着一杯咖啡。
对外汉语学习 第三课

banLesson 3dì sān kè第三课一、发音(Pronunciation)1. 拼音(Chinese Pinyin)Group 4:声母(initials)0 initials韵母(finals)ia ie iao iouPractice:yi yi yi yi ya ya ya ya wu wu wu wu yao yao yao yao ye ye ye ye you you you you wuo wuo wuo wuo pi’aoGroup 5:声母(initials)j q x韵母(finals)u ue uan iongPractice:ju ju ju ju qu qu qu qu jue jue jue jue que que que que juan juan juan juan quan uan quan quan jiong jiong jiong jiong qiong qiong qiong qiongxu xu xu xuxue xue xue xuexuan xuan xuan xuanxiong xiong xiong xiong二、词汇(words)三、简单对话(mini-dialogues)1. A: 你有妹妹吗?ni you mei mei maDo you have any youger sisters?B: 没有,我有一个弟弟,一个姐姐。
mei you, wo you yi ge di di, yi ge jie jieNo, but I have a younger brother and a elder sister.2. A: 谢谢!xie xieThank you (very much)!B: 不用谢!bu yong xieYou are welcome!3. A: 对不起!dui bu qiI am sorry!B: 没关系。
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案《我买这个》

口语课堂教学教案——《体验汉语口语教程》第三课我买这个一、教材及教学对象:1. 教材:《体验汉语口语教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康玉华,来思平编著)第三课我买这个。
2. 教学对象:具有初级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
二、教学的目的及要求:1.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简单的购物对话(2)学会辨认人民币、百以内数字的表达法及钱的表达法(3)学会对所买物品的大小、数量提出要求2. 教学要求:(1)通过对对话的讲练,要求学生流利的朗读并能表演出来(2)学会买水果的问价、还价(3)学会对自己所需水果提要求(4)记住一些常用物品名称:水果类,重量单位,人民币面值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日常购物交际用语难点:1. 语气助词“了”的用法2. 动词重叠的用法四、教学方法及教具:1.用情景法、对比法、板书演示等方法教授语言点,使用讲解、演示、训练等方法。
2. 用图片等直观手段引出对话(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水果如橘子、菠萝、苹果、香蕉等用图片代替)五、理论依据:对外汉语口语的学习者来自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地区,因此他们有着不同的性别、职业、经历、年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思想状况, 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知识水平等。
而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例如, 年轻的外国学习者通常比年纪大的学习要快且好; 知识水平高的人因为理解力、认知力高也会比知识水平低的学习者学的快且好; 女性通常对学习语言也比男性要有天赋。
同时, 外国人学习中文口语一般都是出自三个目的。
一是汉语很实用, 例如他国要与中国从事外交和国际经贸交易等工作时,汉语是必不可少要掌握的语言; 二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及其文化很感兴趣, 想了解中国。
然而他们要了解中国, 学习汉语是必须的基本任务。
三是他们想在中国继续深造, 攻读更高的学位。
这样一来, 中文也是他们在中国学习必须要掌握的, 否则会影响学习效果和学习进度。
六、教学操作情况:一、组织教学:问候、寒暄、铃响后尽快进入实际教学二、复习旧课: 采用让学生分组上讲台进行情景对话的形式复习有关询问的表达,例如:询问时间、地点。
对外汉语进步篇读和写1_第03课 教案

《成功之路进步篇读和写》第三课《话说汉字》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课课文的阅读和适当讨论,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汉字的构成特点,如象形、会意、形声等。
2.识记课文中部分高频实用的书面词语,如:难以、无法、完全,等等。
3.掌握课文中部分句式和虚词的书面表达应用,并训练其相关单复句的写作能力及对相关话题的语篇表达能力。
4.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了解汉语词汇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
二、教学重点1.识记课文中部分高频实用的书面词语,如:难以、无法、完全,等等。
2.掌握课文中部分句式和虚词的书面表达应用,并训练其相关单复句的写作能力及对相关话题的语篇表达能力。
三、教学流程基本教学流程:本课建议用4学时(200分钟)完成。
课时分配如下:注:“补充阅读”中的课文不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可作为高水平学生课堂中的补充阅读或作为课外阅读留给学生课后完成。
教学步骤具体说明:“课文一象形字和会意字”1)读前预热。
通过提问课文前的“课前思考”和相关图片,引发学生讨论,激发学生阅读本课文的兴趣。
(约5分钟)2)阅读课文并完成课后第一题。
安排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巡视并提供必要帮助。
(约15分钟)3)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描述。
通过提问学生,概述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约2分钟)a什么是象形字?举例说明。
b什么是会意字?举例说明。
4)讲解课后第一题。
通过提问学生,订正第一题,并就疑难问题做出必要解答。
(约5分钟)5)依次完成并讲解后面的课后题。
根据学生做题的整体速度,通过提问、上黑板板书等方式,订正每个课后题,并就疑难问题做出必要解答。
(约20分钟)课文二“形声字”1)读前预热。
通过提问课文前的“课前思考”和相关图片,引发学生讨论,激发学生阅读本课文的兴趣。
(约5分钟)2)阅读课文并完成课后第一题。
安排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巡视并提供必要帮助。
(约15分钟)3)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描述。
通过提问学生,概述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约2分钟)a什么是形声字?举例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童年与梦想》教案二、本课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
一般来说,童年是美好的。
选用下面词说说童年:回忆美好童年好奇热爱幸福三、例文讨论学习1.阅读或朗读下文,讨论:这篇文章的结束部分有什么特点?如果这篇文章不要最后一段,文章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注意下面画线的语句。
2. 讨论:你喜欢文章中有哪些句子或者哪些部分?童年的回忆(日本学生仓光孝次)人们都说,孩子眼睛里看到的东西总是美好的。
回想我童年的一些往事,我觉得的确是这样。
我还记得,六岁那一年的春天,有一天我跟母亲去买东西,回家的路上,我坐在公共汽车上出神地看着农村的景色,外边下着细细的雨。
路的左边是一条河,因为这两天下雨,河水浩荡,平常清亮透明的河水也变黄了。
河的对岸是一片绿油油的山野,河的右边是农村住宅,一条柏油路从中间穿过,路边成百上千只奶牛好奇地看着我坐的“大铁箱”。
我就住在这个地区,虽然很熟悉这里的东南西北,可是从公共汽车里看到的村子仿佛和平时看到的完全不一样了,觉得很新鲜,绿树、小河、奶牛,我睁着眼睛看也看不够……于是,我迷上了坐公共汽车,成了个坐车迷。
在日本,6岁以下的儿童坐公共汽车都免费,作为一个坐车迷怎么能错过这个机会?因此,我每天从幼儿园回来后,马上就去汽车站坐公共汽车。
我乘坐的公共汽车是3点45分出发,开这班车的司机是佐藤先生。
他穿着整齐的制服,裤线熨得笔直,像用裁纸刀裁出来的一样;他戴的黑亮的司机帽显示着他对自己工作的骄傲。
他是这班车的唯一的工作人员,乘客从后门上车,在前门那儿给他交车费下车,工作井井有条。
在这辆车里,他是国王,大家都服从他,按他的要求去做。
我觉得他比任何人都强。
小男孩儿一般都崇拜强壮的英雄。
除了父亲以外,佐藤是我遇见的第一个英雄。
那时候,大人看见小孩儿一个人坐车,就会觉得奇怪。
于是常常有人诧异地问我:“到哪儿去啊?”“你妈妈呢?”我每次遇到这种情况都老老实实地回答:“我喜欢坐车。
”其实,要详细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是这样:“我只是喜欢坐车,我可以免费乘坐;而且这班车的乘客不多,不影响别人;我只坐一站就下车回家,不用担心。
”可是我当时的脑子不够用,没有能力说这样的话,我以为简单地说我喜欢坐车就解释得很清楚了。
可是大人们却觉得很奇怪,他们的盘问越来越厉害了。
我心里想:大人真喜欢管闲事,他们想把事情弄复杂。
正在这时候,佐藤先生大声说话了:“不用担心,”他一直注视着前面的路,没有回头,“我认识他的父母,终点站那儿有他母亲的单位,家长在那儿接他。
”这句话当然不是真的,可是听起来,连我也觉得我的母亲会在终点站等着我。
佐藤先生跟平时一样,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头也没回,认认真真地驾驶着这个大铁箱。
我们只能看到他高大的背影,他那严肃的背影仍然显示着他对工作的自豪。
就这样,佐藤先生这时成了我心中的英雄。
他就像能干的律师一样为我巧妙地辩护,使我摆脱了。
我更喜欢他了,可是我从来没有跟他聊过天儿,我很想跟他说话,可是我怕他因为认真工作而不理我,所以只能坐在他的后面,看着他高大的背影。
后来,我由于崇拜佐藤先生,想当宇航员的梦想竟然变成了当公共汽车司机了!现在,作为一个开始走向社会的青年,我回忆起佐藤先生,仍然很佩服他对工作认真的态度,虽然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司机,可是他是我童年时眼中的英雄。
词语:出神chūshén好奇hàoqí熨yùn井井有条jǐnɡjǐnɡyǒutiáo诧异chàyì盘问pánwèn2从上文中查找有关词语写在下面,理解这篇文章写作的思路。
3 试一试,写一写(可以二人小组形式进行)(1)把下面句子的画线部分改成用“V 也V 不够”来表达。
见到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我们都兴奋极了。
我们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儿,好像有永远说不完的话。
(2)用“可是,连……也……” 改写下面这段话。
他的汉语说得非常标准,一些中国人也以为他是个中国人。
(3)用“由于……,竟然……”改写下面的句子那个演员演得那么出色,严格的导演这次也不由得夸奖起他来。
4选用下面的词语,用100字左右缩写上文的内容,写完向大家读一读:那一年绿油油迷上崇拜盘问辩护英雄普通四、边读边练1. 阅读并讨论:分小组给下面的故事写一个结尾,并且说说这样结尾的理由,写完后比较一下,看看各有什么长处。
狮身人面怪物的谜语在埃及(Egypt)的金字塔旁边,有一个巨大的狮身人面石雕,据说它就是传说中的怪物斯芬达克斯。
关于它,还流传着一个猜谜的故事。
听说,这个狮身人面怪物还没变成石雕之前是很凶的,它坐在一条通往开罗(Cairo)的必经之路上,经过此地的人都要回答他的一个谜语,凡是猜不着的人,都成为了它的美餐。
那个谜语非常奇特,一直没有人能够猜对。
人们说,要通过那条路,那真是比登天还困难。
于是,有急事要去开罗的人都只好绕道而去,可去可不去的人干脆不去。
一位年轻人听说了这件事。
这个年轻人英俊,勇敢,聪明,他决定去试一试。
别人都劝他不要去,因为去那里太危险了,但是他坚持要去,谁也拦不住他。
斯芬达克斯一看见有人来了,非常高兴。
他照例又让年轻人猜谜语:“什么东西早上是四条腿,到了中午是两条腿,当太阳落山时又变为三条腿?”“这……”年轻人确实感到难猜,紧张得汗如雨下。
“快点!”说着它就张开那比山洞还大的口,恨不得一口把年轻人吞下。
但它还是要看一看这小伙子有什么办法?“是人。
”小伙子果断地说话了。
“你说什么?”它知道这个青年人猜对了,感到万分的惊慌,但仍不死心:“为什么是‘人’?”“因为,人刚生下来还不会行走,所以两手在地爬着走,这就是四条腿。
当人长大了,就学会了走路,独立行走,不就是两只腿吗?当人老了,走路必须拿着拐杖,这就是三条腿。
”(续写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语1 埃及 Aijí(Egypt)2必经之路bìjīng zhīlù3绕道ràodào2. 给下面的短文写一个结尾,看看怎样结尾比较好。
弱小者的力量一般来说,强大的事物总是令人敬畏,而弱小的东西则总是被人们忽略或小看。
可是,我发现,在生活中,弱小者并不意味着没有力量。
看看下面的例子:一天,突然刮起一阵巨大的狂风。
狂风中,一些大树被吹断了,还有一些大树被连根拔起,倒在地上,而那些小小的、矮矮的树,却仍然顽强地站立着,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一只大狮子,它发怒的时候吃掉了无数动物,可是,一只小小的蚊子爬到他的腿上,轻轻松松地吸它的血。
狮子愤怒的声音让全世界都听见了,但却无法把蚊子甩掉。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汉语的一个成语,意思是说,千里长的大堤坝,由于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就有可能会全部毁坏。
结尾(续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语:1敬畏 jìngwèi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qiān lǐzhī tī huǐyú yǐ xué3 上面的短文中画线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试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五、参考练习1. 下面的短文在句子顺序、词语的顺序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请加以调整。
回忆第一次看到北京我很吃惊,看见那么多的自行车在街上,第一次我来到北京的时候。
它们在路上像河水一样流过,自行车的颜色各种各样,黑的、蓝的、红的都有。
骑车的有老人、女的、小孩子、男的,似乎人人都会骑自行车。
由此看来,北京人的自行车普及率是很高的。
我看见有的自行车后面还坐着一个人,甚至前后都坐着人:坐在前面的是小孩儿,坐在后面的是女人。
这是不是有点儿像表演骑车技术呢?总之,我觉得有些新奇,也有点儿担心。
2. 试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来完成下面的句子。
(1)屋子里一下子安静下来了,静得(2)这个人在花钱方面十分小气,(3)这个人头上的头发已经很少很少了,(4)今天天气非常炎热,3. 课后作文,600字左右。
选择下面的题目写作,也可以自己选择相关的内容来写。
童年的生活小学、中学、大学的生活小时候的梦想我最想做的十件事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什么样的人是我们生活的榜样写作基础知识(一)文章结尾的常用方法:结尾是文章的最后部分,应该使文章有整体感和完整感。
结尾的方法也是各式各样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说明事件的结局、讨论的结论,文章自然地结束;2.总结全文,强调主题;3.发表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情:4.故意留下让读者想象的空间。
(二)文章的前后呼应文章的照应,是指文章的上下文意思上互相配合,上文提出的问题下文有交代和回顾、适当的重复。
这样做能突出文章主题,使文章结构严密。
照应主要有两种:一是首尾照应,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互相呼应。
比如在本课例文中,开头是:“人们都说,孩子眼睛里看到的东西总是美好的”,结尾是:“他是我童年时眼中的英雄”,意思相同,这就是首尾照应。
二是前后照应,是指行文章里前后段落、句子之间的互相照应。
这样,前后内容的联系就会变得紧密。
例如,例文中第三段最后一句是:“我每天从幼儿园回来后,马上就去汽车站坐公共汽车”,第四段第一句是:“我乘坐的公共汽车是3点45分出发”,两段的内容联系得很紧密。
本章上面“编读边练”部分中的练习中,讨论关于弱小不等于没有力量的问题,也可以写一个呼应式的结尾,如:“生活中,弱小者也是有一定力量的,我们千万不要认为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弱小,就放弃了努力。
”(三)夸张的方法为了使文章更吸引人,我们常常使用修辞的方法,让文章更有艺术性。
夸张是汉语写作中的一种修辞方法,指为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达到较好的表达效果,运用夸大的方法来表现事物。
试比较一下以下两个句子:a她的哭声非常大。
b她的哭声十公里以外都能听见。
后一个句子显得更生动,给人留下的印象深。
又如下面的句子:这件事情对母亲的打击很大,她的头发一夜之间全白了。
我渴得嗓子都冒烟了。
我饿得都成照片了。
他刚说完,全场就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