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岭南社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中国世界遗产之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岭南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岭南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中国世界遗产之美》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有关世界遗产的定义与分类标准,并记住一定数量的世界遗产名称。
二、教学重点:了解世界遗产的基本知识,学会从审美角度描述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
三、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世界遗产的关注与审美兴趣。
四、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说明:可让学生课前阅读课本,并为上课做好材料和评论方面的部分准备。
老师:课件、相关网站的网址、挂图等教学资料。
学生:学生收集自己亲自到访过的或熟悉的中国世界遗产地的图片及文字材料。
2、课堂导入说明: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老师:展示中国地图,教师分享自己参观中国世界遗产地的感受,让同学们猜猜说的是哪个地方,再展示图片。
学生:与教师交流,欣赏图片感受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3、课堂发展说明:广泛联系学生生活中到过的地方,引发学生的共鸣。
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现状,加深对世界遗产知识的认识。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培养学生多角度、多视点及深层次的美术欣赏评述能力。
引发学生关注时事,激发学生对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
老师:(1)、分组进行交流讨论并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自己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认识。
(2)、列出我国各省份的世界遗产,阐明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多而且丰富的特点。
师生共同总结世界遗产的相关定义和分类。
(3)、结合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定义指导学生多角度欣赏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美。
提问:请举例说明欣赏世界遗产可以从哪些角度出发?有哪些方法?(4)、让学生选感兴趣的中国世界遗产谈谈它被评为世界遗产的原因。
有何美感特征及价值?请各个小组汇报。
(5)、观看一段有关丹霞山申遗的新闻报道视频,问:从视频中你有什么启发?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呢?请对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提出自己的意见。
学生:(1)、小组分享:根据所得信息欣赏与交流,说说对中国世界遗产的认识。
(2)、师生互动,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概况和特点。
(3)、小组合作:结合课本和自己收集的资料,从多角度召开欣赏,探究欣赏世界遗产的方式方法。
岭南版初中美术1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教学设计 (2)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课件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使用现代化信息手段,了解世界遗产的由来、特点、意义,了解我国世界遗产的数量、分布、艺术和历史价值,保护的意义等方面的知识,拓展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2、感受我国世界遗产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特征,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爱国热情。
3、能使用适宜的语句对某一中国世界遗产的艺术之美、历史、文化价值等进行概括,能清晰表达个人感受。
过程与方法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欣赏过程与方法,感知中国世界遗产的形式和风格。
从“整体造型美、色彩美、季节变化美、文化特征美”等方面来欣赏、评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世界遗产的艺术成就、文化与历史价值,培养对世界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己经能够熟练在互联网里收集、整理信息,但需要老师有针对性的指导,防止学生在庞杂的数据信息前消耗过多精力。
学生对相关地理、历史、社会等背景知识了解不够,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
3重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数量、分布、艺术之美及保护意义。
二、教学难点1、通过欣赏、分析作品,感受蕴含其中的中华文化特征,技法民族自豪感。
2、理解到世界遗产是属于全人类共有的珍贵财富,懂得珍惜与保护。
4教学过程【课前自主学习】借助互联网、报刊杂志、向师长请教等方式,收集信息。
老师推荐, fengniao. com/slide/386/38639102. htmlttshow (图文并茂的45处中国世界遗产介绍,图片精美、介绍精要。
)一、什么是“世界遗产” ?分类?二、找找目前中国世界遗产总共有几个?分布在哪些省份?三、预习课本,至少了解其中一件中国世界遗产的历史、文化背景。
【课堂探究】一、结合世界遗产保护开展历程,欣赏中国世界遗产图片,导入新课。
二、中国世界遗产知多少?课堂练习1:每组抽一张中国世界遗产的标签,小组讨论后,由代表说出所在省份及所属类型(或贴到大地图上相应位置)。
三、中国世界遗产美在哪里?1、老师分享对中国世界遗产的感受,同学们猜猜看是哪一个。
岭南社 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2 外国世界遗产之美

2 外国世界遗产之美一.教学目标1学会欣赏不同国家遗产独特并记住一定数量的世界遗产名称。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能区分各国遗产及文化背景,利用图形创意的表现手法,培养发散性思维。
3培养借鉴与继承的美术创意能力和传达情感,交流合作的综合素质。
同时提高学生们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外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所了解,但只记得比较著名的遗产名字。
学生对于外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地理位置不是很清晰三.重点难点重点:区分各国遗产的背景与特点了解世界遗产的基本知识,学会从审美角度描述外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
难点:学生如何从历史、艺术特征自然环境、科技成果角度分析世界遗产培养对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的珍视和强烈的保护意识。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老师提问:那位土豪同学介绍一下出国的见闻。
活动2【讲授】活动21向学生提问:如何才能成为外国世界遗产?是单纯历史悠久吗?展示现代俗气雷同的建筑,反问学生这些建筑在几百年后可以成为遗产吗?2向学生提问有特点的建筑就能成为世界遗产吗?展示单纯特别没有任何艺术感的建筑,反问学生这样的建筑叫特别吗?3向学生总结世界遗产的定义:1历史悠久。
2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并能与当地人类价值观历史人文结合。
3从科学角度是否突出当时人类智慧结晶的高度。
最后举例埃及的金字塔。
活动3【练习】活动3⑴老师示范用简笔绘出世界遗产。
⑵学生练习并以小组讨论,最后派小组代表在黑板展示作品和介绍。
(游戏规则每小组画的遗产不能重复,每个遗产要画在相应的地理位置)⑶老师最后评讲和总结。
活动3目的就是让学生知识互享,以学生教学生的效果。
活动4【讲授】活动4教师继续展示更多五大洲世界遗产以及背后的故事,而达到学生学习更多的世界遗产知识。
活动5【练习】活动5利用苹果落地与世界遗产展开联系?⑴老师示范讲解,比萨斜塔为什么是斜的,是因为要躲避苹果落地闪腰。
用例子引导学生用幽默方式进行构思。
第1课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教案)

通过感受讨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欣赏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突破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中国世界遗产。
拓展提高
按照书本里对长城美感特征的描述,让学生以这样的方法分组讨论去过的地方,然后推荐代表上台讲述,时间为七分钟。
另外对北京故宫和莫高窟进行更多的知识拓展,让学生更了解。(出示ppt)
岭南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中国世界遗产之美》教学设计
课题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单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遗产的概念和其分类特征,进一步学习中国世界遗产的审美特征,学会欣赏描述。2.过程和方法:在分辨、欣赏、描述、解析的过程中体会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和价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世界遗产美感的洗礼及其带来的愉悦,形成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
重点
了解世界遗产的分类;描述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
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些中国世界遗产景点的图片,带出学生是否去过图中景点的话题,以此来引入景点的共同点,进而能开展课程。
学生进行回答。
通过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也让课程开展得更自然。
讲授新课
师:我们来看下世界遗产的概念和分类,而中国有多少处呢?你都知道哪一些呢?请同学们来回答,说说你的了解。
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上台描述。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更为直接感受到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同时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反馈学习效果。
课堂小结
告诉学生世界遗产的价值和重要性,培养他们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
岭南美术初中教案试讲

岭南美术初中教案试讲年级:七年级学科:美术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岭南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基本知识,提高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中国世界遗产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艺术价值。
教学内容:1. 中国世界遗产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2. 中国世界遗产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
3. 欣赏和评价中国世界遗产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世界遗产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世界遗产的了解和印象。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教师展示中国世界遗产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其艺术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中国世界遗产的审美价值。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世界遗产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体会中国世界遗产的艺术魅力。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中国世界遗产进行描绘。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课堂练习作品,互相评价。
二、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欣赏和评价中国世界遗产的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学会如何欣赏和评价中国世界遗产。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中国世界遗产进行评价。
2. 各小组分享自己的评价结果,互相交流。
四、课后作业(1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中国世界遗产进行深入研究。
2. 教师布置研究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堂练习作品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2.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3.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以上教案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艺术价值,培养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岭南版初中美术1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教学设计 (3)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课件
1教学目标
欣赏感受我国的世界遗产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特征;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目前的数量、所在地和历史价值;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培养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
2学情分析
初中学习了中国旅游业的根底知识,学习特点和分类,另外通过“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审定标准,明确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激发环保意识。
3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世界遗产的根本知识,记住一定数量世界遗产的名称、数量、所在地、美、保护意义。
难点:激发学生对世界遗产的关注与审美兴趣。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世界遗产的一些工程,让学生感受欣赏,激发学生多世界遗产的审美兴趣
活动2【讲授】通过课本列举的各省份的世界遗产,说明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多而丰富的特点,总结概念与类别
(一)世界文化遗产定义;
(二)不同种类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活动3【讲授】结合课本,通过多媒体,指导学生多角度欣赏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美在哪?总结有何美感特征和价值
(一)世界自然遗产的美;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美;
(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美;
活动4【讲授】世界文化遗产的选定原那么有哪些?举例说明
(一)文物
(二)建筑群
(三)遗址
活动5【讲授】世界遗产的申报程序
活动6【活动】引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谈谈世界遗产的保护,请学生对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提出自己的建议
活动7【练习】我感兴趣的一例中国世界遗产是
1,、被评为世界遗产的原因:
2、美在哪些方面:。
岭南社七年级下册美术课件 1.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共16张PPT)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 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 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 文化场所。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 的概念。
•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开阿利克遗址、塔尔加尔遗址、卡拉摩 尔根遗址;江布尔州:阿克托贝遗址、库兰遗址、奥尔内克遗址、阿克 亚塔斯遗址、科斯托比遗址)
• ------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碎叶城阿克·贝希姆遗址、巴拉沙衮城布拉 纳遗址、新城科拉斯纳亚·瑞希卡遗址。)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无形遗产(含跨国)(38项)
(33 )
• 15.天坛(北京,1998.11) • 16.大足石刻(重庆,1999.12) • 17.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荆门)、清东陵(河北唐山)、清西陵(河北保定),2000.11 ;明孝陵(江苏南京)、十三陵
(北京),2003.7 ;盛京三陵(辽宁沈阳、抚顺),2004.7) • 18.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黄山,2000.11) • 19.龙门石窟(河南洛阳,2000.11) • 20.都江堰及青城山(四川成都,2000.11) • 21.云冈石窟(山西大同,2001.12) • 22.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通化、辽宁本溪,2004.7) • 23.澳门历史城区(澳门,2005.7) • 24.安阳殷墟(河南安阳,2006.7.13) • 25.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广东江门,2007.6.28) • 26.福建土楼(福建漳州、龙岩,2008.7.7) • 27.五台山(山西忻州,2009.6.26)【文化景观遗产】 • 28.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河南郑州,2010.8.1) • 29.杭州西湖(浙江杭州,2011.6.25)【文化景观遗产】 • 30.元上都遗址(内蒙古锡林郭勒,2012.6.29) • 31.红河哈尼梯田(云南红河,2013.6.22) • 32.大运河(2014.6.22)
岭南社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外国世界遗产之美》说课稿

岭南社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外国世界遗产之美》说课稿一、教材背景《外国世界遗产之美》是岭南社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通过对这些遗产的介绍,培养学生对于世界文化多样性和自然资源的欣赏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和认识一些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学习用艺术语言描绘和表达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美;•掌握一些绘画和造型的基本技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观察和分析艺术作品,培养审美能力;•通过阅读和讨论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进行创作和表达。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与包容;•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激发学生对艺术和美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审美情操。
三、教学重点•学习世界上著名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通过艺术语言描绘和表达遗产的美;•运用绘画和造型的基本技巧进行创作。
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运用艺术语言表达遗产的美。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启发学生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理解和认识。
可以提问一些问题,如:•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吗?•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吗?2. 学习课文请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外国世界遗产之美》,理解课文内容。
在阅读完课文后,可以进行一些讨论,如:•你们觉得这些遗产有什么特点和美丽之处?•你们对这些遗产有什么更深的了解和感受?3. 艺术作品欣赏通过展示一些相关的艺术作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理解遗产的美。
可以选择一些世界文化遗产的绘画作品、雕塑作品等进行展示和欣赏,并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4. 艺术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绘画和造型的方式,表达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遗产进行创作,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美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美术岭南社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中国世界遗产之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批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含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遗产)图片的欣赏,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目前的数量、所在地、艺术和历史价值,保护的意义等方面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艺术视野和文化素养。
2、通过学习,欣赏感受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特征,感受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培养对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的珍视和强烈的保护意识。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通过小学阶段和上学期对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已经具有初步的欣赏评述能力3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和历史价值,保护的意义;难点是通过欣赏感受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特征,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培养对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的珍视和强烈的保护意识。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欣赏投入
教师通过投影展示我国长城这一世界文化遗产,让学生欣赏感受引出主题。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了无数精湛绝伦的文化艺术杰作,前认为后人留下了数不清的文化遗产,推动了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和延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很多文化遗产已经濒于消亡,作为后人,我们有责任保护这些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要保护他们,我们首先要了解他们、熟悉它们。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活动2【讲授】了解世界遗产与审美的重点
1,《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