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庭教育六个方面的思考及看法

合集下载

家庭教育的感悟和心得(精选10篇)

家庭教育的感悟和心得(精选10篇)

家庭教育的感悟和心得(精选10篇)家庭教育的感悟和心得篇1通过这次家庭教育培训学习,体会颇深。

下面我谈几点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太成熟的体会:一、思想上,注重培养品德1、待人诚实,处事踏实。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家里我经常告诉他,你要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对人有礼貌、团结同学、做一名好学生。

2、要善良,富于同情心。

教育孩子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论他的长相、他的家庭、他的学习成绩等有多么的不好,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都要伸出你温暖的手来帮助他,让他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护,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经常给孩子灌输这种思想,潜移默化中孩子就领会到其中的真谛,当遇到现实情况时他不自觉地会去这样做。

3、学会尊重别人。

尊敬师长,尊重同学,尊老爱幼。

要想别人尊重你,你必须要尊重别人。

对于辛辛苦苦教育我们的老师何止要尊敬,更应该是敬佩。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应该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4、诚实豁达。

为人诚实,不弄虚作假。

拿出高姿态,以一种开朗豁达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人与事,绝不斤斤计较,自私自利。

独生孩子的共性就是霸道,凡事总要占上风,这样走向学校甚至走向社会会很不适应,毕竟走出家庭没有人会刻意去让你或迁就你。

让孩子明确这一点,自然会有所收敛。

5、规范孩子的行为。

让他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孩子在与家长、亲戚朋友、同学、伙伴的交流中也能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去告诉孩子一些为人之道。

孩子很能摸透家长的心理,有时候会揣测着你的意图,试探性地看你的脸色行事,觉得家长默认,可能就觉得我这样做是对的,以后可能还会继续这样做。

针对这种情况家长要把握好度,适时地提醒孩子,让孩子能明辨是非,长大后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学习上,培养兴趣,善于引导1、制定学习计划。

帮助孩子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制定计划过程中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并给予积极的引导、帮助,一边实施一边完善。

家庭培养教育孩子的感悟和思考12篇

家庭培养教育孩子的感悟和思考12篇

家庭培养教育孩子的感悟和思考12篇家庭培养教育孩子的感悟和思考【12篇】家庭培养教育孩子的感悟和思考有哪些?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庭培养教育孩子的感悟和思考,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家庭培养教育孩子的感悟和思考精选篇1在家庭中,如何培养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

1.多一些鼓励,少一点批评,树立孩子良好的自信心就拿画画来说吧,我家孩子特别喜欢画画,每天都拿着水彩笔在各种地方画来画去,以至于我们家里面随处可见她的创作痕迹,比如冰箱上,墙上,门上等等,但是我们从来不会因为弄脏了墙而且制止她的创作渴望,更多的是鼓励她,“画的真棒”,“好像比上次那个画的还好呢”,“你是不是画在纸上更好些呢,这样就能做成贺卡送给朋友了”,现在我每次从北京回家都会收到她精心创作的礼物,有时候是一张画,有时候是一张贺卡。

2.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通常跟她有关的事情,我们都会询问一下她的意见,比如,要不要学习一下跳舞?这样你的气质会变好;少年宫的手工课,你要不要学习一下?要想看动画片,你想看哪一个等等,生活中的此类事情很多,但是我们从来不给她拿意见,都会问一下她自己的看法,所以到现在我没发现她有选择困难症,她都能很快说出自己的看法。

3.多陪伴,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我们平时都忙于工作,而孩子平时都在学校,每天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都很有限。

即便如此,我们家长无论多忙,还是要多抽出些时间来陪伴孩子,与孩子对话,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掌握孩子的心理动态,了解她的班级生活,了解她的快乐,烦恼,从而更好地关心她,爱护她。

家庭培养教育孩子的感悟和思考精选篇2每一位有责任心的父母都希望给自己的孩子最好的礼物,什么礼物最好?如果从孩子成长的角度上来说,那么良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家庭教育简单通俗的来说,就是父母以及家人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影响。

我对家庭教育的看法

我对家庭教育的看法

我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导言: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承载着培养子女品德、知识和能力的重要责任,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我看来,家庭教育是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它能够塑造孩子的性格、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他们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部分:培养良好品德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培养孩子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他们的榜样和引导者。

在家庭中,孩子会从父母身上学习如何诚实、宽容、尊重他人和关心社会。

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让他们懂得区分善恶、正误,并在日常生活中教育他们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处理冲突。

良好的品德教育不仅使孩子成为有道德感和责任感的人,也是他们未来成功的重要基础。

第二部分:传递知识与技能家庭教育也是传递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渠道。

虽然学校是主要的教育机构,但是家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他们可以鼓励孩子阅读、参与有意义的讨论、培养实践技能等。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关于学业上的传授,也包括了生活技能的培养,如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这些知识和技能将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第三部分:塑造积极的心态和自信心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温暖、关爱的家庭环境能够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心态和自信心。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鼓励孩子面对困难和挑战,培养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情感联系,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供支持和理解。

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将培养孩子的情商和社交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人际关系。

第四部分: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家庭教育也是塑造孩子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环节。

父母是孩子价值观的主要传递者,他们的行为和言传身教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父母应该教育孩子正义、公平、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等基本价值观,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六个方面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六个方面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六个方面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塑造孩子的品德、培养他们的个性和潜能,并为他们的未来做好准备。

在家庭教育中,有六个方面特别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

方面一:父母的示范作用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

他们的行为和态度会深深地影响孩子的成长。

因此,父母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并时刻以良好的示范作用来引导孩子。

他们应该具备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价值观和正确的道德观念。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从小就学会正确的行为准则,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方面二:沟通与倾听良好的家庭教育需建立在父母与孩子之间良好的沟通与倾听之上。

父母应该主动与孩子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并给予耐心的倾听以及恰当的回应。

通过沟通与倾听,父母能够更好地理解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可能遇到的问题。

方面三:培养良好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父母应该从小就教导孩子遵守规则、保持卫生、坚持锻炼和注重时间管理等等。

通过培养这些良好的习惯,孩子会逐渐养成自律、负责任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方面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对于孩子的人生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父母应该传授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念,如尊重、诚实和责任等。

这些价值观会指导孩子正确判断和处理事情,并且在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提供坚实的支持。

方面五:激发兴趣和培养爱好兴趣和爱好对于孩子的成长和个人发展至关重要。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进行多样化的活动,如阅读、绘画、音乐、体育等,从而让他们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培养相应的爱好。

这不仅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方面六: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健康对他们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

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尊重他们的感受,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

通过与孩子建立密切的联系和谈话,父母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培养积极的心态,并帮助他们应对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压力和挑战。

如何搞好家庭教育谈谈你的看法

如何搞好家庭教育谈谈你的看法

如何搞好家庭教育谈谈你的看法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孩子的人格、价值观、行为习惯等方面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我对于如何搞好家庭教育的看法:
1.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家长应该尽可能地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选择,建立互信和互相支持的关系。

2.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正确价值观,包括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等。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讲故事、看电影、读书等方式引导孩子认识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3. 注重品德教育:品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家长可以通过榜样示范、奖惩制度等方式来引导孩子学会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等。

4. 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阅读、思考、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5. 注意情感沟通:情感沟通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家长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给予适当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

总之,搞好家庭教育需要家长付出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但这是值
得的。

通过合理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责任感的人。

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看法

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看法

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看法
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可以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说,家长们普遍认为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看法:
1.塑造人格和价值观:家庭教育是塑造孩子人格和价值观的基石。

家长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传递道德、价
值观和行为准则,为孩子奠定人生基础。

2.提供安全稳定环境:家庭是孩子最初的社会环境,提供温暖、安全、稳定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
要。

这种环境有助于孩子建立信任感、自尊心和安全感。

3.激发学习兴趣和能力:家长应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鼓励他们自主学习、探究和发展自己的特长,
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意识。

4.传承文化和传统:家庭教育有助于传承家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根和历史,形成对
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5.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家庭教育帮助家庭成员建立良好的关系,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信任和沟通,形成
和谐家庭氛围。

6.培养责任心和独立性: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承担责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逐步成长为独立、
负责任的人。

7.引导健康生活方式:家庭教育可以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社交习惯等,
促使孩子健康成长。

8.建立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家庭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具备处理人际关系、解决冲突和
合作的技能,为将来在社会中立足奠定基础。

总的来说,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长们应该认真对待,付出努力,为孩子的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六个方面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六个方面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六个方面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六个方面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就已经受到教育了。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六个方面,希望有所帮助!一、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是人生的第一课,也是最基本的课程,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幼儿综合素质的体现。

它包括饮食、起居、排便、卫生等习惯,做到按时睡眠、起床、安静睡眠并有正确的睡姿,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饭前便后正确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当为孩子立规矩,如:玩具玩完后必须放回原处,逐渐养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和爱清洁,讲卫生,有条理的好习惯。

二、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礼貌看起来是种外在行为的表现,实际上它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一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

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文明举止,见人要热情打招呼,别人问话要先学会倾听,并有礼貌地回答。

三、良好的道德习惯。

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幼儿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积极追求美好的事物,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具有高度责任感,将来才能成为社会上成熟可敬的人。

它包括各种行为规则,尊敬关爱长辈,不随地大小便、不损坏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财务,遵守交通规则,能换位思考、团结友爱等等。

四、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与幼儿的成材直接相关。

学习好的孩子学习习惯都比较好,而学习不好的孩子多数并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应培养孩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本人认为以下十个方面对你的孩子取得优异的成绩是至关重要的。

1、勤于思考、敢于攻关破难的习惯。

有的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肯动脑思考,遇难而退,或转向父母寻求答案。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不要代孩子解答难题,而是要用坚定的神色鼓励孩子动脑筋,用热情的语言激励孩子敢攻克困难。

对家庭教育的个人见解

对家庭教育的个人见解

对家庭教育的个人见解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在我看来,家庭教育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家庭是孩子接受第一次教育的地方。

因此,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价值观。

这包括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勤劳努力、友善和关爱他人等。

良好的价值观将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立积极的沟通方式家庭教育也应该注重建立积极的沟通方式。

家长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并尊重他们的独立性。

通过积极的沟通,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困惑,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取得进步。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也非常重要。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学习空间和机会,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家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和卫生习惯。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营养指导,鼓励他们参与体育活动,并教育他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将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最后,家庭教育还需要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家长应该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资源。

此外,家长还应该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期复习、制定学习计划和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总之,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价值观、建立积极的沟通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品格和健康的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家庭教育六个方面的思考及看法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学员刘少廷教育是需要方法和技巧的。

父母既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在此,就小孩子(0-12岁)教育的六个方面的思考和父母该如何作为,提出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高IQ、高EQ、高AQ、高财商:(一)高IQ:就是高智商。

智商包括记忆、语文、数学、表达,逻辑推理等方面。

对0-3岁的婴幼儿来说,主要是指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适应能力和社交行为等五个方面。

父母可如何作为呢?一是做父母的,尽可能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孩子,亲自带他们一起去看、摸索、玩弄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方方面面的东西,介绍给他们听,并适时提问,启发孩子思考、记忆和分辨、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二是带孩子尽可能地走出去,基本上可以说是走得越远越好,接触社会上的方方面面(负面的现象,暂时还不宜,少涉及为好)。

如接触大自然,去博物馆、图书馆、音乐会等等。

并尽已所能介绍与他们听。

可同孩子一起提前收集、阅读有关资料。

事后,创造条件让孩子讲述有关情况。

三是给孩子充分地自由,让他们去探索一切他们所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和事物。

有条件,一定要一起玩,并提供指引,多启发他们思考。

(二)高EQ:就是高情商。

情商:是指一个人的喜怒哀惧的情绪的自然(适时)表达,主要是指社交拓展等方面。

一个人要做到动静结合,该动则动,该静则静。

包括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培育交往能力,培养乐观的性格,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等。

父母可如何作为呢?一是父母要过一种平衡式的生活,生活方式健康、活跃。

情绪的感染力是最大的。

父母的情绪,是孩子的榜样。

做为父母的对某一方面的过分追求,必有所失去——正所谓有所得,必有所失。

父母要清楚地明白。

这会给孩子带来最直接的影响。

凡事有个度。

二是美满的婚姻,幸福的家庭是留给孩子最大的财富。

特别是对情商的影响特别重大。

三是父母要平等待人,主动交际。

特别是邻里关系,要主动与人大招呼。

要引导孩子学会结交好朋友。

四是尊重、平等对待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某些不平的事务,对孩子要适当回避不谈。

甚至,要适当舍弃不理。

五是要有耐心、恒心,这是生命线之根本。

一方面,父母本身就该这么做;另一方面是要培育孩子也是这么做。

在这么急躁的今天的社会里,尽可能做到“宁缓勿急”。

六是父母要学会表达、表述和沟通。

喜怒哀惧要懂得表达,要及时、到位,沟通要具实效。

特别是对孩子的沟通和在孩子面前的表现。

(三)高AQ:高意商。

高意商,即高意志力。

人生要成就某一方面的事业,往往都需要持之以恒,要有坚强不屈的精神。

对某一方面的探索,要QI而不舍。

父母可以如何作为呢?一是要充分培育小孩子的自理能力。

力所能及的事,一定要让小孩子去做,给小孩子提供充分地锻炼和磨练的机会(挫折教育)。

二是多引导小孩子自己思考,解决问题,并去积极行动。

三是对孩子的兴趣,要注意引导和培养。

尽可能就某一方面的兴趣、爱好进行深入探索,不能朝三暮四。

四是要让孩子坚持某一方面的运动。

父母自己也然。

每次运动,都要到一定的“极限”,不能马虎应付,玩玩了事。

(四)高财商高财商:即理财能力。

简单说,就是金钱教育。

这方面,在国内是特别欠缺的。

父母可以如何作为呢?一是对孩子,“财不可露眼”,不要乱攀比。

富了,也要形成节俭的习惯。

二是从小让孩子参与理财。

如就每日开支,让孩子记帐;提某些方面的开支困难,让孩子参与近来想办法等,让孩子存零钱,凑了买某件礼物送亲戚朋友(切勿让其做力所能及的钱,奖励钱。

要不得)。

三是“再富不能富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特别是男孩子。

人家讲要“穷养男,贵养女。

”四是父母自己要学学理财的基本知识。

储蓄、开支、股票和投资等方面都要有所了解。

并合理负担。

相关的知识,可适当时候,讲与孩子听,并对财经有重大影响的社会事件,在孩子稍大时,可讲与孩子听。

二、听、读、写能力:(一)听:听:即耐心倾听的能力。

听,记住,并理解和融会贯通。

父母可以如何作为呢?一是父母首先要做个倾听者(多听少言),要善于倾听,有耐心,父母甚至要能听出言外之意。

在听的基本上,学会复述。

二是父母要学会提问,给予孩子提供充分地表达的机会,并耐心倾听。

可引导和培养孩子大胆提问,学会提问,才能听到更多的东西,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是教导孩子到那里都先是要多听别人讲,多问,在了解问题和情况后,再讲话(发言)。

(二)读:读:即阅读、理解能力。

父母可以如何作为呢?一是父母要做学习的榜样。

无论自己的知识基础如何,要坚持学习。

要求孩子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自己首先要做好榜样。

二是自孩子很小开始,做父母的就要读报、读书,要读得有声有色,兴趣安然的。

让孩子感兴趣。

孩子稍大了,就让他读。

朗读来听。

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从小读经。

三是让孩子每天大声朗读。

鼓励并支持。

四是在孩子很小时,多讲故事给孩子听。

待到孩子稍大了,让她复述说,或去讲给更小的孩子听。

再大些,就让小孩子讲学校里老师讲的故事,或者是自己看的书上面的故事。

(三)写。

写,即写字、写作能力。

父母可以如何作为呢?一是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时常讲故事给他听;二是让孩子多讲身边发生的事,父母学会开放式提问,并耐心倾听和作引导。

注意适当提问,让孩子讲得越来越深入,且注意不让孩子感到有压力。

三是在小学的中后期,要让孩子形成写周记、日记的习惯。

四是带孩子深入大自然和多接触生活的方方面面,到更多的地方去,让孩子多接触、多探索、多思考,才有助于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和培养浓厚的写作兴趣。

才能做到“有物可写”、“写得入神”,甚至“入木三分”。

五是在孩子写好后,挑个别好文章,在家里或聚会时,让他读与大家听。

培养他的成就感。

三:孝、乖、巧(聪明):(一)孝:孝,即孝顺、孝敬父母和长者。

包括如何去做一个良善的人。

这也是做人的基础和根本。

父母可以如何作为呢?一是父母首先自己要腾出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孝敬自己的父母和必要的长者。

让孩子耳濡目染,看在眼里,记在心理,并厉行之。

一句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重于言传)。

二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理了,才能“理”(理解和帮助)人。

才能做到孝顺父母。

三是让孩子培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劳动,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四是让孩子多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

(二)乖:乖,即听话,懂事,懂理解和尊重别人。

懂礼仪、礼貌、礼节。

父母可以如何作为呢?一是父母要做尊重别人的好榜样。

不管是社会的各类人等。

要平等待人,注意礼貌礼节。

二是学会倾听和理解别人。

三是父母要尊师重教。

纵然是教育体制有问题,但老师永远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三)巧(聪明)巧,即有聪明才智,是个聪明能干的人。

父母可以如何作为呢?一是提供孩子充分探索的机会和自由;二是让孩子多参与劳动。

劳动,会产生智慧;熟能生巧;三是多参加各类练习。

包括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技能。

四是主动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社会。

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等。

五是为孩子提供组织、策划活动的体会,让自己从小得到锻炼。

四、奖、惩:(一)奖:奖,即奖励。

父母该如何把握呢?一是只有在孩子尽力了才能奖励;二是在学习的初期给以奖励,上轨了就不再奖励;三是孩子本份的事,原则上不奖励;四是奖励,不是奖励其结果,而是其行为的动机和行动及过程的努力。

五是奖励注意不能造成依赖。

(二)惩:惩:即惩罚。

在此,并不是指打、骂。

是指批评、某种剥夺、隔离、取消安排等方式。

父母该如何作为呢?一是惩罚要及时;二是惩罚要就事论事;三是要适度;四是惩罚要让孩子明白错误所在;五是惩罚是让孩子感到难堪、遗憾、失望就可;六是惩罚要让孩子明白到是爱。

但不必这样逼问和在当时获认可这一点。

五、关系、界限:(一)关系关系:关键要沥青夫妻之间的关系及与子女之间的关心。

父母该如何处理呢?一是要认识到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二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基本上是平等的;三是不能有了孩子,丢下另一半。

(二)界限:界限:是指父母和子女各有自己该做的事,该有的领域和空间。

父母该如何处理呢?一是父母和子女要有明确的界限;二是双方的界线不能侵犯;三是在孩子还小时,父母要明确界线;四是孩子稍大了,要与孩子就界线问题达成共识。

要让孩子明了。

五是对于界线问题,全家人认识要一致,行动要贯彻始终。

六、原生家庭、遗传、环境和教育:(一)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即我们做父母的,原来自己各自出生、成长的家庭,特别是各自的父母的方方面面的影响。

父母该认识到哪些方面呢?一是充分认识各自原生家庭的优点、缺点;二是理解原生家庭对自己的深刻影响,明确各自的优点、缺点;三是悦纳自我;四是夫妻双方优点、缺点的互补,却不干涉;五是夫妻双方要不断学习,拓展自己;六是对孩子不能要有理想化的要求。

(二)遗传:遗传,即基因影响问题。

父母要认识到哪些问题呢?一是遗传是有影响的,但孩子的成长后天的教育更为重要;玉不雕,不成器。

二是挖掘家族中的优良作风,鼓励孩子,树立信心。

三是不要停留在遗传方面的影响,要注重教育。

(三)环境和教育:父母要认识到哪些问题呢?一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和终生的。

父母要注意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要注意营造一个学习、进取的家庭环境;平等、尊重的氛围一样非常重要。

二是要注重教育,让孩子尽量接受最好的教育。

宁可少而精。

教育要尊重孩子,要注意健康个性的培养。

三是学习要做学习的榜样。

四是创造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和环境。

多接触生活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拓宽生活圈子(兴趣团体)和生活层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