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
为促进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
中国政府的民族政策主要有: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在中国,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在中国的宪法和有关法律中得到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一样,同为我国三大墓本政治制度之一。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民族区域自治是与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极大地满足了各少数民族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
根据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一个民族可以在本民族聚居的地区内单独建立一个自治地方,也可以根据它分布的情况在全国其他地方建立不同行政单位的多个民族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

1.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基 本方针和最佳方式是什么? 原 则: 一个中国的原则
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一国两制”
2.为什么中国政府在处理台湾问题始终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 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 分割。(内容) (2)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 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重要性)
课本P45第一段
统 一 的 多 民 族 国 家
五十六 个民族 是一家 共同浇灌 民族团结 之花 实现祖国 和平统一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一国两制 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维维 护护 国民 家族 统团 一结 是是 公公 民民 的的 义义 务务
这幅图片是澳门特别行政区 区徽:区徽上有五星、莲花、大 桥、海水图案,澳门古称“莲 岛”,莲花象征澳门,五星照耀 下莲花含苞怒放寓意澳门将兴旺 发达,绿底象征和平与安宁,弧 形排列的五星象征中国政府恢复 对澳门行使主权,莲花、大桥、 海水是澳门的自然景观。寓意澳 门四周是中国的领海,寄托着澳 门回归祖国后一定能保持稳定发 展的美好愿望。
“一国两制”意义:
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事实证 明,“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 强大的生命力,它保持了香港、澳门特别行 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有人说:“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国家已经 实现了完全统一。”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台湾问题仍未解决!
史实证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英国国旗降落
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香港上空
葡萄牙国旗降落
五星红旗飘扬在澳门上空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俄 维 朝 哈 白 回 傣 满 苗 罗 藏 吾 侗 鲜 壮 萨 族 族 族 族 斯 族 尔 族 克 族 族
高 山 族
满 族
LLFC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 族人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 关系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 政治制度。 3.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维护民族团结。 4.理解“一国两制”方针的含义。
2.隋炀帝三次派人去琉球。
3.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 辖澎湖列岛和台湾。
4.清朝时在台湾设省。 到了近代:
1.甲午中日战争后,签定《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
2.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
3.1949年国民党退居台湾,建立政权,在美国的支持下人 为地与大陆分离。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绘有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图 案的绿色旗帜。其中五颗呈弧行排列的五角星是代表统一的 中国;三朵含苞待放的白莲花象征澳门特区是由三个岛组成 的吉祥之地(包括澳门半岛、凼仔岛、路环岛三个部分 ) ; 绿色代表祖国大地,象征和平与安宁。莲花、大桥、海水则 象征着澳门的自然地理特点和自然景观,寓意澳门四周是中 国的领海,寄托着澳门回归祖国后一定能保持稳定发展的美 好愿望。
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西藏喇嘛
回民穆斯林
为了祖国的统一 和繁荣,各民族 结成最广泛的爱
国统一战线
全体社会主 义劳动者
社会主 义事业 的建设 者
最广泛的 爱国统一 战线
拥护社会 主义的爱 国者
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区旗是一面中间配有五颗星的动态紫荆 花图案的红旗。红旗代表祖国,紫荆花代表 香港,寓意香港是中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在 祖国的怀抱中兴旺发达。花蕊上的五颗星象 征着香港同胞心中热爱祖国,红、白两色体 现了“一国两制”的精神。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PPT课件 人教版

小结:
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伟大祖国
民 族 基本 共同语言 特征 共同经济生活
含义 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共同地域 共同心理素质
我国民族 以汉族为主,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分布特点
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五个表现
课堂练习
1.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 同体,这种共同体以 ( C )为基础。 A、血缘关系 B 、氏族关系
中国各族人民都富有革命斗争的传统。 在近代,各少数民族和汉族广大群众一起 与清王朝封建统治开展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各族人民积极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 命,推翻了封建王朝。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 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 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 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各族人民成 了国家的主人
英国侵略者进行了长期的顽强斗 争,给予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在南疆,各族人民与英法侵略者 展开了殊死搏斗,粉碎了侵略者 侵占领土的阴谋。生活在台湾的 高山族和汉族人民在一起,同日 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 斗争,“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 不愿拱手而让台”,表现了台湾 各族人民抗日救国、保卫家园的 决心。Biblioteka 血缘 相同 氏族 人数 较少
血缘 接近 部落 人数 增多
血缘混杂
血缘纽 带瓦解 民族
部落联盟
人数大增
人数 增加
②、民族的含义:
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③、民族与氏族的区别与联系
氏族
部落
部落 联盟
民族
血缘关系
地域关系
人类生活共同体
(2)、民族的基本特征
想一想
①判断画像上的人 分别是什么民族? (朝鲜族\藏族) ②划分不同民族的 依据是什么?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课件

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 自治权。
保障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自治机关依法行使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 的权利,并受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
3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国家采取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事 业,保护少数民族的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 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04
中国的民族经济发展
艺术形式
各民族的音乐、舞蹈、戏 曲等艺术形式独具魅力, 为中国文化注入多元的元 素。
民族文化的融合
交流与互动
文化创新
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 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文化格局。
在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各民族不断进 行文化创新,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繁荣 发展。
共同价值观念
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中,各民族形成了 共同的价值观念,如爱国主义、集体 主义等。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ppt课件
目录
• 中国的多元民族文化 • 中国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 中国的民族政策 • 中国的民族经济发展 • 中国的民族教育 • 中国的民族语言文字
01
中国的多元民族文化
中国的多元民族
01
02
03
56个民族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共有56个民族,包括汉 族和55个少数民族。
。
民族团结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各有特 色,只有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才能 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共同为国家的
繁荣发展而努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这一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我国的民族概况:(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2)经过长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
2、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及基本民族政策:(1)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基本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我国维护民族平等采取的措施有哪些?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②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③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
4、民族团结的内容、地位及重要性:(1)内容:在我国,民族团结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以及同一少数民族内部成员之间的团结。
要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
(2)地位: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谷。
(3)重要性: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5、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1)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
只有实现了民族团结,才能维护国家统一。
(2)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
只有实现了民族团结,社会才能安定和谐,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3)民族团结是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各民族只有团结一心,才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经济社会取得长足进步、各族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
6、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地位:(1)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根本立场。
(2)国家坚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不断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内容及地位:(1)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为什么实现祖国 统一已经成为不可阻 挡的历史潮流?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实践
一国两制
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意义
含义
(注意阅读教材45页)
? 材料一: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祖国的 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我们成功的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正 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 努力奋斗。
? 材料二:2003年8月3日,台湾当局领导人陈 水扁公然声称,台湾跟对岸中国是“一边一 国”,鼓吹要用“公民投票的方式解决台湾 的前途、命运和现状。”陈水扁的言论遭到 两岸人民的强烈谴责。
? 材料三:2004年9月15日,第59届联合国大 会决定,不将乍得等极少数国家提出的所谓 “2300万台湾人民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提 案列入本届联大议程。这是台湾当局在联合 国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企图 连续第12次遭到挫败。
? 文化、语言文字自主权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 一定程度的文化自主权。
? 组织公安部队权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的 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 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 少数民族干部具有任用优先权
爱国统一战线
现阶段,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基 本内容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 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 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 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 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我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是在什么时候建立的? 我国现在有几个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单位?
?
答:1947年第一个自治区——内
蒙古自治区成立。
? 有A内蒙古自治区、B广西壮族自 治区、C宁夏回族自治区、D新疆维吾 尔族自治区、E西藏自治区。
九年级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04 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坚决反对任何分裂国家行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1 2 3
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行为
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和领 土完整的言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维护国家主权
尊重和维护国家主权,不参与任何损害国家主权 和尊严的活动,积极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和正当 权益。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 仰和风俗习惯,维护 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鼓励各民族之间的经 济、文化等方面的交 流与合作,促进共同 发展繁荣。
实现各民族互助合作,共同迈向现代化
鼓励各民族之间的互助合作, 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促进各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的 共同发展,实现共同进步和繁 荣。
加强各民族在教育、科技、文 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推动 国家现代化进程。
鼓励少数民族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提 高少数民族文化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 承,挖掘和整理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 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举措
加强文化教育
举办文化活动
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国民教育体 系,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文化教育,培养 他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 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坚决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宗教 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维 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 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近代
遭受外来侵略,各民族共同反抗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总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及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的民族情况;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掌握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一国两制的含义及其在中国的成功实践
3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一国两制;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教学过程】
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的民族情况(制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板书)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由于汉族以外援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经过长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
有些少数民族还有或在或小的聚居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了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的内部事务。
2、保障少数民族行使权利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板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3、新型的民族关系: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
4、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板书)
5、该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
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并要坚决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
复习回忆:历史上南北大一统的朝代:秦、汉(东汉和西汉)、隋、唐、元、明、清
二、一国两制和统一大业(板书)
1、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邓小平从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用
“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2、含义:“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
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中国的原则
3、成功实践:(板书)(1)香港、澳门问题
①由来:百年耻辱
香港: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北京条约》割九龙司;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租界新界。
澳门:16世纪中叶以后,澳门逐渐被葡萄牙人占领
②实质:主权回归(恢复行使主权)
1997年7月1日零时整,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③香港、澳门回归的主要原因:(板书)
a.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最根本原因)
b.一国两制方针为祖国统一提供了现实可行的途径。
c.中国人民百年来的不懈努力。
④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板书)
a.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中国人民洗雪百年国耻的盛事,也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b.香港、澳门的回归,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事实证明了“一国两制”
方针的正确,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⑤香港、澳门回归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启示:(板书)“一国两制”方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2)台湾问题(板书)
①由来:大陆解放前夕,国民党当局率其残余逃离大陆,盘踞台湾,在美国支持下与大陆
对峙,造成了大陆与台湾的隔绝状态。
②实质:中国内政(统一台湾)
③目前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最主要的政治障碍(板书)
a.台湾岛内分裂势力(台独)。
实质: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图谋台湾独立,企图分裂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b.某些外国反华势力(板书)实质:干涉中国内政,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
④实现两岸统一的基本方针(最佳方式):一国两制(板书)
⑤随着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中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我们的信心来自哪里?
a.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内外中国人的共同心愿。
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c.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
d.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了联合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4、为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青少年该做点什么?(板书)
应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的义务,积极宣传一国两制方针,与任何旨在制造国家分裂的言行作坚决斗争。
【学力自测】
1.“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汉族和少数民族实际上都是中华民族发展而来的
B.少数民族是汉族的一个分支
C.我国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我国保障少数民族人民民主权利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一国两制 D 人民民主专政
3、现阶段我过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
A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C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D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习俗
4.“一国两制”是指()
A.一个国家,两个政府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一个政府,两个国家D.一种制度,两个国家
5.2006年2月,台湾陈水扁当局因公然宣布终止“国统会”运作、终止“国统纲领”适用而遭到了海内外同胞和国际社会的同声谴责。
陈水扁当局此举的最大要害在于()A.对“一个中国原则”提出严重挑衅B.违背了两岸人民平等互利的原则
C.放弃了实现“三通”的事先承诺D.是“金钱外交”的最新表现
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数亿海内外电视观众热情参与为大陆赠送台湾大熊猫起名。
——“团团”、“圆圆”寄托了中国人民渴望祖国统一的共同心愿。
但是,陈水扁当局不顾台湾主流民意,公然阻止大熊猫入台。
读材料,完成9—10题。
9.广大电视观众热情参与为大陆赠送台湾大熊猫起名,这()
①彰显了“和平、共荣”的主流民意②有利于增进了两岸人民的相互理解③标志着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的基本结束④有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陈水扁当局不顾台湾主流民意,公然阻止大熊猫入台,此举
A.暴露了台湾当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本性
B.是对两岸人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挑战
C.逆历史潮流,暴露了假善意、真“台独”的阴谋
D.挑拨中美关系,迫使美国卷入其中并制造“麻烦”
二、非选择题
11、[新闻连接]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部,辽阔的大地孕育着得天独厚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储蓄巨大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和沙漠边缘的上千片绿洲,使其成为“大漠油喷金,绿洲棉(棉花)堆银”的宝地。
不仅如此,新疆日益发展的交通网络,使西部边陲不再遥远;长逾万里的边境线,为其对外开放提供了便利条件。
(1)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请举出古代历史上加强与新疆地区联系的史实一例。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2分)(2)今天,我们保障新疆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党和政府制定这一制度的具体依据是什么?(5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由于汉族以外援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经过长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
有些少数民族还有或在或小的聚居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了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的内部事务。
(3)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该如何履行这一责任和义务?(4分)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并要坚决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
12、完成祖国统一,是我们在新世纪要实现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
据此回答:
(1)浅浅的海峡,是最深的乡愁!这“乡愁”表达了我们怎样的一种愿望?解除这一“乡愁”的最佳方式和主要障碍各是什么?
渴望祖国早日统一。
最佳方式是“一国两制”;主要障碍是“台独”分裂势力和外国干涉势力。
(2)继女婿赵建铭弊案被曝光后,陈水扁、吴淑珍夫妇也卷入了弊案之中,台湾岛内“倒扁”声浪日高一日。
为转移矛盾,陈水扁当局再度抛出加入联合国、加入世界卫生组织等的无理要求。
这样的无理要求违背了什么重要原则?其实质又是什么?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唯有主权国家才可以加入,台湾当局此举违背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其实质是要分裂祖国。
(3)继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以后,或考察大陆投资环境,或追寻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政界、经济界人士穿梭于海峡两岸。
“两岸人民越走越近”的不争事实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简要分析“两岸人民越走越近”的意义。
两岸同胞一家亲,当前的分裂是人为的,和平和共荣是民心所向(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两岸人民越走越近,有利于增进友谊、理解和信任,有利于加强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有利于遏止“台独”的嚣张气焰,促进祖国的早日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