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IIA的研究进展
丹参酮ⅡA体外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

活性。细 胞存 活率 ( 相 对 于 空 白对 照 组 ) 分 别 为
5 8. 9 7% ± 0.53 % , 41.5 9% ± 0.2 5% ,3 3.5 7% ±
0 . 2 0 %和 2 3 . 6 4 % ± 0 . 1 0 %; 4 8 h分 别 为 8 1 . 2 2 % ±
—
期阶段 , 局 部 晚期 患 者 通 常 是综 合 治 疗 , 晚期 肺 癌 仍
然 是 一 种无 法 治 愈 的疾病 。丹 参 酮 ⅡA( T a n I I A, C . 。 H 。 0 , ) 提 取 于 中药 丹 参 , 在 中 国最 早 是 用 于治 疗 心血 管疾 病 , 具 有 明显 的抗 炎 和抗 氧化 作 用 。 。此 外, 也 有研 究表 明 , 丹参 酮 ⅡA具 有 显 著 的生 长 抑 制
A一1细 胞 增 殖 均 有 明显 抑 制 作 用 。0 . 5 I  ̄ g / m l 的
及 诱 导凋 亡人 体肿 瘤 细 胞 ( 白血 病 细胞 、 乳 腺癌 细胞
和结 肠癌 细胞 ) 的作 用 。本 文 主 要 对丹 参 酮 ⅡA 在治 疗肺 癌 中的研 究进 行 回顾 和综 述 , 以 了解 丹 参酮 ⅡA在 肺癌 治疗 中的应用 价值 。
不 加 药为 对 照组 , 分 别作 用 2 4 、 4 8 、 7 2 h后 用 MT T法 检测 。 M T T检 测 结果 显示 , T a n I 1 A对 A 5 4 9细胞 体
症 死 亡 的首要 原 因 。在 女性 中 , 它是 第 4个 最 常见 的
癌 症 和 癌 症 死 亡 的 第 2大 原 因 。肺 癌 的 发 生 率 为 1 3 %( 1 6 0万人 ) , 病 死率 为 1 8 %( 1 4 0万人 ) 。肺癌 是
丹参酮ⅡA对缺血性脑中风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 丹 参酮 I I A;缺血 性脑 中风 :神经保 护:炎症 中图分 类号 : R 9 6 3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 0 5 1 3 . 4 8 7 0( 2 0 1 5 ) 0 6 . 0 6 3 5 . 0 5
Re s e a r c h pr o g r e s s i n t h e s t u d y o f pr o t e c t i v e e f f e c t o f
d e mo n s t r a t e d t h a t t a n s h i n o n e I I A h a d n e u r o p r o t e c t i v e e fe c t s o n e x p e r i me n t a l i s c h e mi c s t r o k e t h r o u g h i t s a n t i -
Ab s t r a c t : Da n s h e n I S o n e o f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Ch i n e s e h e r b a l me d i c i n e s a n d h a s a l o n g h i s t o r y o f b e i n g u s e d
丹参酮ⅡA对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丹参酮ⅡA对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作者:蒋晓蕊苗琳吴晓燕樊官伟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第14期[摘要]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而丹参酮ⅡA对心血管系统具有突出的保护作用。
本文综述了丹参酮ⅡA对血管内皮、平滑肌、心肌以及心肌成纤维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从抑制细胞增殖、改善氧化应激损伤、改善迁移黏附功能等具体机制方面进行阐释,以期为丹参酮ⅡA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丹参酮ⅡA;心血管疾病;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中图分类号] R97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5(b)-0183-03Protective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tanshinone ⅡA on cardiovascular systemJIANG Xiao-rui MIAO Lin WU Xiao-yan FAN Guan-wei▲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odern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China[Abstrac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contributes to the world′s highes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ates while tanshinone ⅡA plays an outstanding effect on protecting cardiovascular system.This paper reviews the effects of tanshinone ⅡA on protecting vascular endothelialcell,smooth muscle cell,cardiomyocyte and cardiac fibroblast cell 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inhibiting cell proliferation,antagonizing oxidative stress,improving adhesion function and migration and other aspects to provide evidence on clinical use of tanshinone ⅡA.[Key words] Tanshinone ⅡA;Cardiovascular disease;Endothelial cell;Smooth musclecell;Cardiomyocyte丹参酮ⅡA是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中的一种丹参酮型二萜类化合物,属于黄酮类化合物,是活血化瘀中药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的代表,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包括抗炎、改善血循环、抗肿瘤、清除自由基与抗氧化作用、保肝及改善肝功能、保护脊髓损伤及保护肾小管和肾间质等作用。
丹参酮ⅡA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超氧 阴 离 子 来 实 现 其 清 除 氧 自 由基 、抗 氧 化 的 作 用 “ 。PerE ] ire 以海鞘 油脂 为底 物 ,用 O I 测定 ” s仪 了几 种丹 参酮类 化合 物 的抗 氧 化 活性 ,结 果 表 明丹参
AS作 用 机 制 的 主 要 研 究 进 展 做 了综抗动 脉 粥样硬化 文献综述 氧化 的分 子 ,所 具有 的抗 氧化 作 用应 该 是 通过 间接 方 式实 现 的 。F n a g等 在 对兔 AS模 型 进 行丹 参 酮 ⅡA 处理 后发 现 ,模 型组 血 液 中超 氧 化 物 歧 化 酶 ( O S D)
蛋 白表达 水平 进行 了检 测 ,结 果 发 现仅 有 谷 胱甘 肽过 氧化 物 酶 在 转 录 水 平 和 蛋 白水 平 上 调 显 著 ,而 s D o
的表达 差异并 不显 著 。
类 化合 物 ,主要 包 括 丹 参 酮 IA、丹 参 酮 ⅡA、丹 参 酮 ⅡB、隐丹 参酮 、丹 参 酸 甲酯 、次 甲基 丹 参 醌 等 2 0 余 种 ,其 中活性 较 强 的是 丹 参 酮 ⅡA,也 是 药用 机 理 研 究最 为集 中 的成 分 。大 量 的研 究 证 明 ,丹 参 酮 ⅡA
1 抗 氧 化 作 用
其活化 的酶种 类存 在一 定差 异 。丹 参酮 ⅡA 的抗 氧 化 作 用 可 以减 轻 AS早 期 脂 质 氧化 ,从 而 阻 止 泡沫 细 胞
的形 成 。王德 昌等 研 究 发现 ,丹 参酮 ⅡA 可 以通过
在 AS发 生的早 期 阶段 ,主要 的病理 变 化 是 低 密 度脂蛋 白 ( DL L )的氧 化 ,巨噬 细胞对 于 氧化 型 L L D 的摄 取及 向 内皮 下 的迁 移 最终 导 致 了泡 沫 细胞 和 早期 脂质 条纹 的产 生 。 因此 ,有 效 地 抑 制 L L 的 氧化 在 D
丹参酮ⅡA对心血管系统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丹参酮ⅡA对心血管系统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曹慧敏;吴瑾;贾连群;杨关林【摘要】Tanshinone ⅡA is the main active ingredient of salviae miltiorrhizae to protect cardiovascular system through different mechanisms.This paper is to summarize fundamental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of Tanshinone ⅡA's protective effect on cardiovascular system.It may provide basis for wider use of Tanshinone Ⅱ A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丹参酮ⅡA是中药丹参中主要有效活性成分,能通过多种机制等发挥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文中总结了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对丹参酮ⅡA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的基础研究,为丹参酮ⅡA更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保障.【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7(012)007【总页数】5页(P1718-1722)【关键词】丹参酮ⅡA;抗氧化;心肌保护;动脉粥样硬化【作者】曹慧敏;吴瑾;贾连群;杨关林【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脏象理论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沈阳,110032;辽宁省中医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沈阳,110032;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脏象理论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沈阳,110032;辽宁省中医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沈阳,110032;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脏象理论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沈阳,110032;辽宁省中医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沈阳,110032;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脏象理论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沈阳,110032;辽宁省中医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沈阳,1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6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
丹参酮ⅡA对脑缺血保护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ChinaPharmaceuticals
·专论· PharmaceuticalMonographs
·专论·
doi:10.3969/j.issn.1006-4931.2019.09.001
丹参酮ⅡA 对脑缺血保护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王媛媛,陶娌娜,宋燕青,李 楠△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药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1)
摘要:丹参是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脂溶性提取物中丹参酮ⅡA 含量最高,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在脑缺血保护中具有抗炎、抗氧
化、抑制细胞凋亡等作用。该文综述了丹参酮ⅡA 对脑缺血的脑保护作用机制,为丹参酮ⅡA 进一步治疗脑缺血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基金项目:2015年度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犤20150101213JC犦。 第一作者:王媛媛,女,大学本科,药师,研究方向为药理学,(电子信箱)lm56yy@126.com。
抑制 Caspase-3表达:半胱氨酸 -天冬氨酸蛋白
酶(Caspases)以无活性的结构酶原的形式广泛存在于细 胞 中 。目 前 ,已 知 14种 哺 乳 动 物 的 Caspases中 ,约 有 8种被认为参与着细胞凋亡的过程,其中最关键的凋亡 蛋白酶被认为是 Caspase-3,在凋亡程序中占据枢纽 地 位 犤10犦。缺血性脑卒中所致缺氧和缺糖细胞环境可上 调 Caspase-3前体的表达,引发 Caspase-3前体去磷 酸化,使 Caspase-3活化,加速细胞凋亡进程 犤11犦。韩若 东等 犤12犦研究发现,大鼠脑缺血造模完成后,经染色后发 现神经细胞 Caspase-3阳性表达率升高,细胞凋亡数 目增加,脑部梗死体积较急性发作期进一步扩大。给予 丹参酮ⅡA 后,Caspase-3阳性表达率降低,细胞凋亡数 目减少。多项证据均支持丹参酮ⅡA 通过抑制 Caspase- 3阳性表达而保护脑缺血后的受损神经元。
丹参酮ⅡA对心室重构作用的研究进展

丹参酮ⅡA对心室重构作用的研究进展张蓓蓓;蔡辉【摘要】Tanshinone ⅡA is a member of the major lipophilic components extracted from the Chinese medicine-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Sodium tanshinone IIA sulfonate(STS) the sulfonating agent of tanshinone ⅡA is now widely used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a various of diseases ,such as angina ,stroke,cancer ,liver fibrosis and others .Tan ⅡA plays a key role in anti-ventricular remodeling by attenuating cardiac hypertrophy ,reducing myocardial apoptosis ,inhibiting myocardial fibrosis and improving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ical remodeling and abnormalities of neural changes etal .TanⅡA has a good prospect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abou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caused by variou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丹参酮ⅡA(TanⅡA)是中药丹参的脂溶性成分之一,其磺化剂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现已广泛用于心绞痛、脑卒中、肿瘤、肝纤维化等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
TanⅡA 通过改善心肌肥大,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抑制心肌纤维化及改善心脏神经重构和电生理异常等机制,发挥抗心室重构作用。
丹参酮_A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丹参酮ⅡA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郑晓蕾 卢德赵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杭州310053摘要 丹参酮ⅡA在中药丹参中含量较高,有较强的生理活性,也是药用机理研究最为集中的成分。
丹参酮ⅡA能通过降低动脉粥样硬化(AS)血清TG浓度,升高NO浓度,而抑制AS斑块的形成,具有明确的抗AS的作用。
丹参酮ⅡA的药理作用涉及到AS发生发展的各个机制,主要有抗氧化作用、抗炎作用、抑制平滑肌细胞迁移、血管舒张作用、钙拮抗作用。
作者对近10年来丹参酮ⅡA抗AS作用机制的主要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 基金项目: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丹参酮ⅡA抑制泡沫细胞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编号:2010R410021关键词 丹参酮ⅡA 抗动脉粥样硬化 文献综述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
AS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多种因素诱导的复杂过程,参与既有来自动脉壁局部的炎症作用,也有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而发生作用的脂质代谢异常[1]。
目前对AS的防治,虽然有许多方法,但多数还不够理想,西药作用单一、不良反应大。
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虽然能缓解AS所致心肌缺血症状,但容易发生术后再狭窄。
因此,从中草药中寻找防治AS的有效药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丹参是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其根入药,具祛瘀止痛、活血通经、养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是治疗心脑血管病的常用中药。
其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这两类成分在AS发生的各个阶段均具一定作用[2-3]。
丹参的脂溶性成分主要为二萜醌类化合物,主要包括丹参酮ⅠA、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丹参酸甲酯、次甲基丹参醌等20余种,其中活性较强的是丹参酮ⅡA,也是药用机理研究最为集中的成分。
大量的研究证明,丹参酮ⅡA具有降血脂抗AS作用。
笔者现对近10年来关于丹参酮ⅡA抗AS作用机制研究的文献综述如下。
1 抗氧化作用在AS发生的早期阶段,主要的病理变化是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巨噬细胞对于氧化型LDL的摄取及向内皮下的迁移最终导致了泡沫细胞和早期脂质条纹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参酮IIA的研究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李玉萍,顾兵,刘建涛,熊向源,周春丽,吴光杰【摘要】丹参是一种中国传统草药,丹参酮IIA是丹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是发挥药理活性的基础。
该文章就近5年来国内外有关丹参酮IIA的提取、含量测定和生物活性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为全面开发利用丹参提供参考。
【关键词】丹参酮IIA; 提取; 测定; 药理作用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河北、安徽、江苏、四川等地。
其化学成分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部分,前者以丹参酮型的二萜类化合物为主,主要有丹参酮I、丹参酮IIA(tanshinone IIA )、丹参酮IIB、隐丹参酮、羟基丹参酮、丹参羟甲酯、二氢丹参酮I,以及异丹参酮I、异丹参酮II、异隐丹参酮、二氢异丹参酮I;后者主要为酚酸类化合物,包括丹参素(丹参酸甲),原儿茶醛,丹参酸乙、丹参酸丙、丹酚酸A、丹酚酸C和迷迭香酸等[1]。
其中丹参酮IIA是脂溶性成分的代表,集中分布在丹参根的皮部,木质部的分布甚微或没有,通过韧皮部纵向运输,不能横向运输到木质部中去[2,3]。
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丹参酮IIA 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为丹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丹参酮IIA的理化性质丹参酮IIA又称丹参醌II, 丹参醌IIA,为一种樱红色针状结晶,mp 209~210℃;不溶或微溶于水,易溶于二甲基亚砜 (25 mg/ml)、乙醇 (5 mg/ml) 、丙酮、乙醚和苯等有机溶剂;丹参酮IIA乙醇溶液和水溶液随温度升高稳定性下降,其标准品稳定易得[4];丹参酮IIA 含有醌型结构,电子行为活跃,易被氧化还原,可参与机体的多种生化反应而有多种生物活性。
其结构式见图1。
图1 丹参酮IIA化学结构2 丹参酮IIA的提取丹参酮IIA的充分浸出提取是含量准确测定的前提,因此提取方法的研究对于丹参酮IIA的含量测定非常重要,但是有关提取方法的系统研究报道尚不多见。
现将主要的提取方法概括如下。
2.1 醇提法由于丹参酮IIA不溶于水,多用乙醇提取,包括乙醇渗滤法和回流法。
①渗滤法:黄琳等[5]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4因素(乙醇浓度、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和温度)对丹参酮IIA提取率的影响,提取温度、浸泡时间、提取时间、醇浓度(70%~90%)和乙醇用量对提取率均有影响。
使用高浓度(90%)的醇溶剂、加温(80~87℃)、浸泡时间延长(6 h)可相应缩短提取时间(2 h),可获得丹参酮IIA 4.451 0 mg/g。
但因丹参脂溶性成分对热不稳定,醇提后处理工序(贮放、回收乙醇、浓缩、干燥)是丹参酮IIA热降解损失的主要工序,因此加热时间范围内应控制在2~4 h[6]。
②回流法:于纯淼等[7]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获得提取丹参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丹参粉碎后过4号筛,乙醇浓度为75%,提取温度为65℃,提取时间为2.5 h,料液比为1∶24。
杨广德等[8]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溶剂倍量、回流时间和回流次数。
考察试验中,由于溶剂用量超过7倍后,丹参酮IIA提取量无显著差异,考虑到大规模生产时的成本与资源利用等因素,选择用7倍量溶剂进行提取较为合适。
2.2 超声提取法超声能产生空化效应,具有粉碎、搅拌等特殊作用,使丹参根植物组织在溶剂中瞬时产生的空化泡崩溃,而使组织中的细胞破裂,有利于溶剂渗透进植物细胞内部,使细胞中的有效成分进入溶剂中,加速相互渗透、溶解,提高溶解度。
于纯淼等[7]超声提取丹参酮,称取6份5 g丹参粉,加入75%乙醇溶液120 ml,称重,分别用40 KHz超声波提取10,20,30,40,50和60 min。
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波法(1次,30 min)从丹参中提取丹参酮IIA 的提取率比加热回流法(1次,150 min)的提取率高约ll%,且无需加热。
黄喜茹等[9]用甲醇为提取液,超声提取40 min,平均回收率为99.3%,RSD=1.2%。
王猛等[10]用正交实验法分别考察3种提取方法(冷浸法、热回流法、超声法)对丹参药材提取液中丹参酮IIA含量的影响,优选出丹参酮IIA的最佳提取工艺:4倍量95%乙醇超声2次,30 min/次,丹参酮IIA在25.2~126 g/ml范围内良好线性关系。
本法具有实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提取无需加热、时间短,提取率高、污染少等特点,优于传统的醇提法,可增加药材的利用率。
2.3 索氏提取法徐义等[11]将丹参粉末用滤纸包好放进索式提取器里,再将一定量的苯放入圆底烧杯中,在水浴加热下将苯蒸出,通过索式提取器冷凝后,热的苯溶液流入索式提取器中,浸泡装有药品的滤纸包,重复操作,直至索式提取器里的热苯溶液为无色。
用旋转蒸发器将溶液中的苯蒸出,残留物为丹参酮IIA。
2.4 微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是一项新兴的技术,加热升温快、能耗低、选择性好,应用于中药提取具有穿透力强、选择性高等显著特点。
焦士龙等[12]称取已粉碎的丹参药材10 g, 加入6倍量95%乙醇微波提取30 min,微波功率320 W进行微波回流提取然后按照药典法醇提。
2.5 超临界CO2萃取(SFECO2萃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在分离领域出现的一种新技术,它与常规溶剂萃取的区别是选用一种称为超临界流体(SF)的物质代替有机溶剂作为萃取剂。
它是利用在临界点四周,体系温度和压力的微小变化可导致物质溶解度发生几个数量级的突变的特性实现物质的分离。
该法具有无毒、快速、廉价、低温操作等优点。
宋启煌等[13]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了丹参酮IIA,讨论了压力、温度、时间、乙醇流量对丹参酮IIA提取收率的影响。
优化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 h,乙醇流量1.0 ml/min,并得出超临界CO2萃取法优于乙醇提取法的结论。
3 含量检测方法丹参酮IIA的测定方法大致包括3类:一是以前常用的薄层扫描法(定性检测)、薄层-荧光法、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柱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三波长分光光度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二是2005版《中国药典》质控推荐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三是最近才开始使用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各种检测方法中,报道最多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
3.1 高效液相色谱法(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HPLC)HPLC法是2005年版《中国药典》丹参中丹参酮IIA的含量测定方法。
苏连彩[14]、王怀明等[15]分别采用色谱柱Hypersil BDS C18 (4.6 mm×150 mm,5 μm ),流动相为甲醇-水溶液(75∶25),检测波长270 nm,在0.0845~0.2535 g 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3,平均回收率为98.15%,RSD为1.05%。
邓寒霜[2]、曾令杰等[3]用HPLC法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酮IIA的含量及分布规律,结果显示丹参根皮部丹参酮IIA含量为0.34%;木质部丹参酮IIA含量为0.056%,皮部中丹参酮IIA的含量高出木质部507%。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药制剂中丹参酮IIA的含量测定,样品不用事先进行分离,操作简便,分离效率高,抗干扰能力强,测量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多种丹参制剂中丹参酮IIA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和质量控制,是目前丹参酮IIA定量分析方法中较为优越的的方法。
3.2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RP-HPLC)是迄今为止HPLC中使用最广泛的技术,因为它能应用于大部分的非极性化合物、许多可电离的及离子化合物的分析。
黄喜茹等[16]用RP-HPLC方法,DiamonsilTM C18色谱柱(5 m, 250 mm× 4.6 mm),流动相为水-甲醇(25∶75,V/V),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270 nm。
在3.152~22.06 μg/ml的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87%(RSD=0.63%)。
4 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药理学研究报道丹参酮IIA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包括抗炎抑菌作用[17],清除自由基与抗氧化作用[18],保肝及改善肝功能[18,19],保护脊髓背角神经元作用[20],保护肾小管的正常结构和延缓肾间质纤维化[21]、抗癌[22]、改善血循环[23~30]等,其中对心脑血管作用的研究在医药领域尤其在中药领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概括如下。
4.1 改善冠状动脉血循环作用许涛等[23]用结扎狗冠状动脉前降支的心肌梗塞模型观察丹参酮IIA的作用,结果发现静脉注射丹参酮IIA后心肌梗塞范围明显缩小,冠状动脉内给药后同样显著缩小狗心肌梗塞面积,其疗效与潘生丁相当。
阻断狗冠状动脉血流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导致左心室肝舒张压升高,而静脉滴注丹参酮IIA导致左心室肝舒张压明显降低,说明丹参IIA可能通过降低左心室壁张力和心肌体积而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缺氧后引起的心肌代谢紊乱。
为此,目前丹参酮IIA经磺化制得丹参酮IIA磺酸钠,常用于治疗冠心病,改善冠状动脉循环。
4.2 血管内皮细胞修复作用丹参酮IIA对过氧化氢(H2O2)损伤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CRL-1730)具有保护作用,它能抑制H2O2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减少,其作用主要是使S期和G2M期细胞比率剂量依赖性增加,G0/G1期细胞比率剂量依赖性减少,还能抑制过氧化氢损伤的CRL-1730释放MDA和LDH,减轻H2O2损伤,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24]。
4.3 抗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作用促血管生成因子白介素-8(IL-8)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参与了AS的形成过程。
丹参酮IIA能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清IL-8浓度,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VCAM-1的表达[25]。
崔广智等[26]通过建立TNF-α诱导的ECV-304细胞损伤模型,以抗氧化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做为对照,观测了丹参酮IIA对TNF-α诱导的ECV304细胞NF-κB、IκB-α表达及粘附分子ICAM-1、VCAM-1mRNA表达的影响。
结果显示:低浓度的丹参酮IIA对TNF-α引起的ECV304细胞NF-κB的表达升高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可增加其IκB-α的表达;高浓度的丹参酮IIA 可明显抑制NF-κB的表达,同时增加其抑制因子IκB-α的表达,并抑制TNF-α诱导的ECV304细胞ICAM-1、VCAM-1mRNA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