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案
有关奥尔夫音乐教案4篇

有关奥尔夫音乐教案4篇奥尔夫音乐教案篇1活动设计背景针对小小班的幼儿,幼儿对音乐具有很强的敏感些,特殊是动物的叫声,幼儿比较喜爱去仿照这些声音。
本节课是“吴老太太的农场”故事为主题,开展的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1、能听懂指令「踏脚」、「拍肩」2、能随着音乐摇摆身体3、能仿照动物的叫声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幼儿能听懂指令「踏脚」、「拍肩」,并感知音乐的旋律摇摆身体,仿照动物的叫声。
难点在于:幼儿会音乐问好,从未接触过奥尔夫音乐课。
活动预备1、教材:Music Activities 22、教具:小狗、狗、小鸭、鸭子、小鸡、公鸡、母鸡的真实图片3、音乐:上课律动、小狗的叫声、小鸡的叫声、鸭子的叫声、吴老太太的农场〔附:CD2、CD3、CD4、CD5、CD1〕4、老师必需要有的背景学问与阅历:① 农场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语调凹凸改变对比剧烈、动作夸张形象② 熟识小狗、鸭子、小鸡、公鸡、母鸡的叫声,会仿照它们的叫声③ 肢体动作:小狗〔双手五指伸开置于太阳穴处学小狗在地上跑跳〕、母鸡〔手肘放在胸部两侧做开合动作〕、鸭子〔双手置于腰两侧做小鸭子走路〕④ 故事儿谣律动:A:手指张开置于胸前双侧做左右摇摆状,再双手打开画个大圆圈。
B:学动物叫C:双手举高挥动,自转一圈间奏:双手插腰左右摇摆。
活动过程1. 暖身活动Warm-up (5 minutes)音乐问好:1 2 3 4 | 5- 小伴侣们好 5 4 3 2 | 1- 孙老师你好音乐热身律动上课律动〔CD2〕111353|5353|我们如今拍手〔拍手〕〔拍手〕111321|2121|我们如今拍肩〔拍肩〕〔拍肩〕111353|5353|我们如今踏脚〔踏脚〕〔踏脚〕222532|111 - ‖我们如今拍手要上课2. 教学呈现Presentation (5 minutes)导入:老师手拿照相机夸张的说:“小伴侣,老师周末的时候去吴老太太农场参观了,还拍了好多的照片,小伴侣们看--”在电视上呈现照片:第一张〔吴老太太的农场全景照片〕、其次张〔小鸡、母鸡、公鸡的照片〕、第三张〔小狗的照片〕、第四张〔鸭子的照片〕3. 教学活动Practice + Activity (10 minutes)讲故事吴老太太的农场师:它们都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情呢,仔细的听故事吴老太太的农场。
奥尔夫音乐教案(通用15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通用15篇)奥尔夫音乐教案篇1活动目标:一、在活动中体验团队合作的快乐。
二、认识昆虫,并根据语词做四种动力表现。
音乐分析:这是一首儿谣游戏,里面蕴含的节奏有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整首儿谣有四段。
每段有四句,每句有四拍。
重难点:重点:能根据儿谣做四种动力的表现。
难点:在活动中学习小蚂蚁与他人合作,并能体验合作的快乐解决重难点的方法:1、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搬、推、拉、堆),即让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四种动力。
2、通过活动中的搬运游戏、传递积木、搭建舞台等等环节,让孩子充分地体验了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队形及乐器的摆放:队形:半圆形、圆形、竖排乐器的摆放:放置围好的半圆形的凳子底下。
活动准备:木质乐器:木鱼、响板、蛙鸣筒材料准备:昆虫图片、小积木、音乐CD、录音机活动过程一、律动表现,昆虫步伐。
1、认识昆虫(三对足的)2、律动师:播放各式音乐曲风。
幼:以各种昆虫的姿势爬、飞、走。
二、故事引导。
故事:秋天将要举办昆虫选美大赛,六只脚以上的小动物都可以来参加比赛。
可是选美大会需要在一个舞台上进行,所以勤奋的小蚂蚁自愿担任搭建舞台的工作。
三、语词游戏,肢体表现搬/推/拉/堆。
1)根据语词做动作,暗示四种动力搬、推、拉、堆(动力)2)两人一组协力搬运。
3)跟着儿谣敲念拍子,最后进行简单的舞台搭建工作。
(拍子)四、搬运游戏1、不同方位传递积木(左右、跨下、头顶)2、探索不同的搬运方式。
五、配器敲奏,认识木质乐器。
1、确定哪些乐器是用木头做的。
2、配合语词敲奏儿谣节奏。
六、游戏书。
1、找找哪些是昆虫?(三对脚)。
2、请用蜡笔圈选出来。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2活动目标:1.感知音的强弱,以丝巾为媒介进行表现。
2.在熟悉音乐结构和乐曲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掌握音乐的强与弱,并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音乐、丝巾活动过程:一、引入课题1.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丝巾)别小看它,我的丝巾在音乐里会跳舞哦!我们一起来听听看2.幼儿听音乐。
幼儿园音乐奥尔夫教案精选6篇

幼儿园音乐奥尔夫教案精选6篇奥尔夫音乐教案篇一一.设计意图:“森林狂想曲”是一首以森林中多种动物鸣叫以及动物们发出声音合成的音乐,旋律清幽抒情,潺潺流水,轻快鸟鸣,让人身临其境,感受自然,这首音乐很适合奥尔夫音乐的教学,于是我选择以打击乐的形式表现此乐曲,我们班的幼儿接受能力强,经过我一段时间的培养,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有一定的基础。
所以我选用了沙锤,木鱼,双铃铛三种乐器让孩子们表现出各种动物的声音以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1、初步让幼儿熟悉音乐,掌握音乐节奏。
2、根据图谱能进行简单的乐器分配,学会能跟着指挥,看着图谱进行乐器演奏,并能试着用多种乐器进行合奏。
3、享受打击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三.活动重点:让幼儿能初步掌握音乐的节奏。
四.活动难点:让幼儿用乐器表现不同的角色进行合奏。
五:活动准备:碰铃,沙锤,木鱼,音乐(森林狂想曲),图谱,ppt六:活动过程:㈠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新年到了,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咱们幼儿园上个星期也举行了元旦汇演,小朋友你们开不开心呀?那你们知道吗。
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想要举行一个音乐会,小动物们想邀请你们一起去参加音乐会,你们愿意吗?那好,我们一起去听听小动物们的音乐吧。
⑴师幼共同欣赏音乐一遍,提问:孩子们,你们听出了有哪些小动物来了吗?㈡出示图谱到底今天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参加我们的音乐会呢?请看我们的节目单。
第一个为我们表演节目的是谁?(青蛙),对,是大嘴青蛙,那青蛙是怎么叫的?他要表演的节目是唱歌,他唱歌的节奏是怎么样的?X XX︱X XX︱X XX︱X XX第二个表演的是谁?(小黄鸡),对,小黄鸡的脚尖尖的最喜欢跳芭蕾舞了。
他今天为我们表演的就是他最擅长的芭蕾舞,那他又是怎么跳的?X X ︱X X ︱XX XX︱XX XX第三个表演的是谁?(小孔雀),那小孔雀最漂亮的动作是什么?X — ︱~~~︱X X︱X X1、看着图谱,听着音乐用拍手的方法进行演奏。
奥尔夫音乐教案(优秀5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优秀5篇)奥尔夫音乐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律动游戏,感应听辩节奏快慢。
2.认识时钟,知道有长针和短针。
活动准备:音乐CD、图片活动过程:一、故事引导奶奶告诉宝宝:当长针和短针都走到十二的时候,妈妈就会回来了。
宝宝盯着时钟,呀,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教师提问:你什么时候会不高兴呀?你不高兴是怎么样呢?二、听辩快慢教师敲小铃铛,让幼儿分辨第一次敲得快,还是第二次敲得快?三、听辩节奏1.老师这里有一首关于时钟的歌曲,听一听音乐中什么是第一快?什么声音是第二快?什么声音是最慢的?老师引导幼儿运用身体各种动作表现(叮当、滴答滴答)2.教师手臂模仿长针短针做时钟造型,幼儿一起模仿。
3.引导幼儿说说还可以用身体那些地方来表现?集体学一学。
提醒幼儿句尾拍手或跳三下。
4.配对游戏老师介绍生活用品或图片,并说明两种物品的关联性。
5.游戏书老师逐一出示图中的相关的物品的好伙伴老师指定某一物品,幼儿找出好伙伴连一连。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二(一)奥尔夫音乐活动:握手舞(二)亲亲热热一、活动名称:调皮的小猫二、活动指向:感受友好的集体气氛,愿意大方的介绍自己。
三、活动准备:毛绒小猫四、活动过程:1、家长带着宝宝面向教师席地而坐成一个半圆,宝宝坐在家长的前面。
2、教师面带微笑向宝宝打招呼:“宝宝好!我是X老师”。
3、教师出示毛绒小猫:“小猫咪可调皮了,它躲在宝宝的背后和宝宝捉迷藏的游戏。
”当说到“宝宝宝宝找一找”,宝宝就赶快转身看看小猫,是不是躲在你身后。
找到小猫的宝宝上来自我介绍说:“我叫,今年X岁,”最后大家一起拍手说:“某某,某某你是我的好朋友!”4、依次将小猫放在宝宝的后面,逐一自我介绍。
(三)涂涂画画一、活动名称:会唱歌的五彩瓶二、发展指向:练习撕和舀,能愉快的随着音乐敲击玩耍,并练习滚的动作,学习一个接着一个轮流玩。
三、活动准备:1、空矿泉水瓶、小盆、勺若干(数量与宝宝人数相等),黄豆、彩色皱文纸若干,节奏欢快、舒缓的音乐各一段(自选)2、五彩瓶、软质球若干。
奥尔夫音乐教案(通用20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通用20篇)飘带假设干、图片、铃鼓一个、白板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师:三位小精灵送给国王的礼物国王可喜爱了,她吹起了大大小小的泡泡二、感知“短短长”的律动节奏1、徒手感知师:我们一起来吹一个小小的泡泡,再来一个小小的,最末来个大大的。
〔老师用泡泡的'大小来表示“短短长”的节奏,反复进行几次〕2、协作音乐,肢体感知〔1〕协作音乐再吹“小小大”的泡泡〔2〕视觉感知“短短长”的节奏〔老师随音乐在白板上画出“短长”线条,幼儿用手指指〕〔3〕肢体创编老师激发幼儿利用肢体各部位表示短短长,叫依据详细状况重复数变〔4〕全体幼儿在活动区域内任意依据音乐表现“短短长”的节奏。
〔5〕合作表示肢体的“短短长”幼儿两两合作,相互在肢体上画出“短短长”三、道具感知“短短长”的律动节奏师:美丽的彩带也一起来庆祝国王的生日每位幼儿持一根飘带,随音乐在空中画出“短长长”的节奏,其余音乐处任意旋转飘带。
〔1〕老师与一位幼儿示范一次〔2〕全体幼儿一起操作四、听辨乐器演奏的“短长长”节奏1、老师出示乐器,利用两种演奏方式〔敲奏、摇奏〕表示短音和长音2、请幼儿听辨短音和长音,并且用肢体表示3、老师利用乐器演奏各种长短节奏组合,幼儿用手指在空中描画音值,并念出其长短节奏组合。
五、导出活动播放音乐做肢体律动,走出教室。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16活动目标:1、借用图画书,听听、动动来感受音乐的旋律。
2、能熟唱歌曲,并能与同伴共同进行律动,感受歌曲的欢快意境。
3、学习看图谱用乐器进行初步的演奏。
活动预备:音乐图画书、十六宫格图、串铃和沙球活动过程:1、谈话引出活动小伙伴,我们秋游时吃野餐是不是很快乐呀?〔快乐〕今日老师带来了一首关于野餐的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学学。
2、出示音乐图画书,引导幼儿观测。
1〕看,这是谁呀?图画书上的小伙伴咧开嘴在干什么呀?他们很快乐,图中有几位小伙伴呢?2〕图画书上还有什么呢?有几只小鸟?几朵花?它们在干什么?3、学习歌曲1〕播放cd,让幼儿感受音乐的旋律。
奥尔夫音乐公开课教案(精选8篇)

奥尔夫音乐公开课教案奥尔夫音乐公开课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奥尔夫音乐公开课教案(精选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奥尔夫音乐公开课教案1一、教材剖析:这是一首ABCA的乐句曲式,音乐一共有三段,其中第一段和第三段是唱词,第二段则是念词。
二、教学目的:1、感受诗词的意境美,学习有情绪地朗读古诗。
2、初步引导幼儿感受ABCA的乐句曲式,学唱唱名旋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引导幼儿感受诗词的意境美,学习有情绪地朗读古诗。
难点:初步引导幼儿感受ABCA的乐句曲式,学唱唱名旋律。
四、活动筹备:古诗VCD碟和音乐CD碟各一张、录音机、水袖若干、写有唱名旋律(每句唱名旋律都用色纸遮盖住)的大白纸一张、3种颜色的水彩笔各一支。
五、活动过程:1、故事引导:一天早上,宝宝从甜美的梦中醒来,他把小手从被窝里伸了出来,咦,气象变得好暖和呀!怎么啦?原来是春天已经来到了,宝宝从床上站起来伸了个大懒腰,他开心肠念起诗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之多少。
”2、情境拼图。
(1)观看古诗VCD碟,引导幼儿从中感受诗词的意境美。
——春天来了,春天的景象是怎么样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春天里常见的景象,如:很多花开了、小鸟飞来了、会下细细的小雨等等。
同时请幼儿用动作把述说到的事物表现出来。
——诗人给我们朗诵了一首古诗,这首古诗的名称是什么?(2)请幼儿依照词意用手舞出“春眠、鸟啼、风雨、落花”的动作。
3、完全欣赏音乐一遍。
(1)幼儿完全欣赏音乐一遍后,教师接着再朗读一遍古诗,提问:古诗中有几句话?(2)听音乐(音乐播放两遍)做动作。
唱词时用水袖扮演古人穿的衣襟随乐句起舞;念词时用水袖做毛笔随乐句画出线条。
4、旋律曲式。
教师:“刚才我们唱的古诗,它们还有另外一种好听的唱法,我们来听一听,它们是怎么唱的。
《奥尔夫音乐》教案(优秀6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优秀6篇)奥尔夫音乐教案大班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肢体律动熟悉歌词,并感应歌词节奏。
2、能胆上台表演,体验默剧游戏的乐趣。
3、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胆的想象。
4、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准备:挂图活动过程:一、故事引导师:瞧,所有的精灵们都来参加精灵国王的生日礼物,国王想知道精灵们平时最喜欢做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吧!二、歌曲游戏1、播放CD,幼儿注意倾听歌词师:你们都听到精灵们说了什么啊?他们最喜欢做什么?2、律动感应节奏师:让我们来学学他们试试看吧!3、音乐律动播放音乐,随音乐歌唱并作出相应的动作。
三、语词替换师:原来精灵们喜欢做这些事情啊,那你们知道我最喜欢做什么吗?教师以默剧方式做动作,幼儿猜。
师:那你们喜欢做什么?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全体幼儿猜,并根据动作唱出歌词。
播放CD,随动作变化替换语词做律动。
四、创意游戏节奏卡教师出示含三种节奏组合的四拍节奏卡,幼儿用手拍出来。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二学习目标:在匀速节奏的基础上,进行变速节奏的学习节奏问好:宝宝早上、下午好律动:B1/同一首歌曲目与操作:小毛驴歌词:我有一头小毛驴,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新血来潮骑他去赶集,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摔我一身泥材料准备:毛驴一只,指偶驴若干只,小皮鞭若干条,手偶毛驴一只乐器准备:双响筒操作过程:1、请宝宝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小红苹果坐下,小手放在膝盖上,背挺直,现在老师要向宝宝问好了,老师说‘‘手起’’时,请宝宝把小手像老师一样端平,‘‘手起’’问好:宝宝好—2、律动:丰收之歌。
配乐之前做分解动作练习:洗脸、刷牙、漱口、大象、小猫、鸭子的手势动作3、引题:有一个小朋友,它有一个小伙伴,今天,他把他心爱的小伙伴带来跟宝宝见面了,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吧,出示小毛驴4、串讲歌词老师把小毛驴的故事配上了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吧!为了专心的听歌曲,我们一起把大眼睛闭上。
奥尔夫音乐教案3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3篇奥尔夫音乐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通过歌曲嬉戏,让幼儿在嬉戏中感应歌曲的拍子。
2、熟识歌曲旋律并学唱歌曲。
二、活动预备:CD、故事挂图、手腕标识带三、活动流程:1、暖身活动以歌曲节奏做前期阅历铺垫,ta ti ti 为步伐节奏协作语词进入活动室。
2、故事引导故事内容:爸爸妈妈在家里预备举办一场盛大的宴会,宝宝一大早就起床关心,当起了小仆人。
客人来人,宝宝主动与客人打招呼,对客人说:“你好,请进,请坐。
”师问:家里有客人来的时候,还可以对客人说什么?〔给客人端茶,煮香喷喷的食物〕师问:宝宝还可以做什么效劳?〔拿拖鞋、与客人握手〕宝宝一家还为我们预备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歌曲的名称叫做《啦啦啦啦来跳舞》。
3、感应拍子,倾听歌曲,初步熟识歌曲的旋律。
〔1〕、感应拍子:第一次:倾听——感应拍子。
其次次:对语词的理解和记忆〔语词的内容可以作为下一次倾听音乐的要求〕听音乐的'时候教师可用倾听状的动作提示幼儿听的重点,并做一个动作的引导,也即参加一些肢体动作关心记忆。
第三次:歌曲嬉戏关心幼儿加深感应歌曲拍子〔在律动当中,进一步地学唱歌曲〕A、集体嬉戏:幼儿围圈唱,回应教师相同的礼仪动作。
教师在圈内边走边唱,走到谁的面前,该生协作词义律动。
B、单人嬉戏:幼儿单人结合语词,协作歌曲词义做相应的礼仪律动。
C、双人嬉戏〔固定同伴〕:幼儿双人结合语词,连续协作歌曲词义做相应的礼仪律动。
D、双人嬉戏〔交换同伴〕:幼儿场地内间奏时四散找伴,找到同伴后依据歌曲词义做礼仪律动。
〔幼儿手上绑标识带,进展一一对应,如红色对应的找红色〕4、完毕:今日我们一起玩了啦啦啦啦来跳舞的嬉戏,我们到外面和其他小伴侣一起共享这个好玩的嬉戏吧!师幼协作音乐走出活动室。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通过歌曲“骑转马”音乐嬉戏,让幼儿体验活动带来的欢乐。
〔2〕通过听钢琴伴奏、看音乐图谱,让幼儿听辨上行、下行、重复音。
〔3〕通过语词替换,培育幼儿应变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一:小班奥尔夫教案)】活动名称:虫虫历险记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很熟悉故事中的小动物。
物质准备:CD、故事图片、头饰活动过程:1、出示图片,进行故事引导冬天的天好冷啊,宝宝着凉感冒了,只好在家休息,他的布偶玩具小熊、兔子、松鼠、青蛙都在身边陪伴着他,宝宝想,要是这些玩具能动起来,来陪他一起玩该多好啊,想着想着宝宝睡着了,梦见一个小仙女手拿魔棒轻轻一点,哇!动物们真的动起来了。
2、听辨音乐,感受乐曲中的音乐形象分段放音乐(师分别一段一段放音乐,让生感觉听到的音乐形象是什么动物。
若幼儿听辨有困难,师还可变化语气,代表小动物说话,提升幼儿识别能力。
由此,幼儿会知道,缓慢笨重的音乐代表的是体型较大的动物,比如熊、大象等,在本音乐情境中是指狗熊,欢快轻巧的音乐可能是兔子、青蛙、松鼠等小动物,以此种方法类推出其他五种动物形象)你听音乐中是哪种小动物呢?这种动物怎样走路?请你来学学它们的走路。
3、情景带入小动物好想和小朋友们做游戏,那样一定会很开心。
给幼儿分发头饰,请他们模仿动物走路。
听音乐,根据音乐律动。
4、活动延伸根据听到不同的音乐,想象出其他的动物进行模仿。
活动名称:月儿圆活动目标:1、学习感应圆滑乐句。
2、喜欢参与活动,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难点:愿意参与活动大胆表现。
三、教学准备:软垫、三角铁、四、教学设计:(一)、故事引导,引发兴趣宝宝替受伤的萤火虫包扎伤口,他和宝宝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他们约定中秋节时再见面,中秋节要到了,请小朋友们观察月亮月亮的变化(二)、认识圆形认识中秋节,找圆形物品1、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十五的月亮——圆圆的月亮,并说说中秋节我们会做什么?2、说说圆形的物品,并尝试用肢体画出圆形,如:用脚在地上划圆,用双手抱成圆引导幼儿回忆中秋节的经历,引导幼儿联系生活,找出圆(三)、分辨圆形找圆形-----在地上画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游戏时,老师拿着铃鼓摇起来,铃鼓声一停并发出指令——圆形,小朋友立即寻找并站进圆形里。
(四)、感应圆滑乐句学唱歌曲,做出圆形(按乐句做出“圆”的造型)老师清唱一遍,并按乐句做出动作第一句:双手比圆高举过头第二句:两手拇指相接或食指相接成圆形放在嘴边做吃饼状第三句:两手相捧着脸蛋上举过头打开摇动回至身体两侧第四句:双手胸前抱圆成桌子状第一句歌词:月儿圆圆挂天边第二句歌词:饼儿圆圆甜又甜第三句歌词:脸儿圆圆笑翻了天第四句歌词:桌儿圆圆庆团圆活动名称:雪花仙子活动目标:1、通过肢体和道具感应圆滑和断奏;2、乐于跟随教师利用肢体表现出圆滑和断奏;3、在特定音乐情景游戏中体验到快乐。
活动准备:1.塑料带人手一个2.手摇铃人手一个3.沙巾人手一块、黑板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引入情景二、音乐律动,感应圆滑与断奏1.视觉感应,第一次体验音乐边放音乐教师边在黑板上画出流畅线和点,分别表示圆滑和断奏2脚于地板画出圆滑线条;断奏:脚于地板跳出断奏3、利用道具感应,第三次体验音乐每位幼儿的一只脚穿上塑料袋,只能穿一只脚,防止摔倒圆滑:溜冰状;断奏:在地板点跳三、利用肢体表现圆滑和断奏1.激发幼儿创编舞蹈动作2.师幼共舞,体验肢体表现带来的快乐圆滑:往上抛沙巾/拿沙巾转圈;断奏:沙巾在身体或空中点触四、利用乐器操作体验圆滑和断圆滑:摇奏;断奏:敲奏奥尔夫音乐教案《雪人之舞》活动名称:雪人之舞活动目标:1、感应乐曲圆滑与断奏。
2、舞蹈的创编。
活动准备:cd 塑料袋各种材质的球铃鼓活动过程:一、听音乐,请幼儿自由舞蹈:断奏:手指/肢体点触圆滑:手掌/地板滑断奏:脚尖/点跳圆滑:脚掌/滑动二、两名幼儿一组手牵手断奏:脚尖/走或原地轻跳圆滑:脚掌/滑动三、溜冰一名幼儿一个塑料袋断奏:用手拍塑料袋圆滑:套在脚上在地板上滑动两名幼儿一组,活动同上四、出示道具断奏:用手拍软球圆滑:两名幼儿一组滚、踢软球【篇二:奥尔夫音乐教案小乌龟】奥尔夫音乐教案:小乌龟(歌曲)教学目标:1、让宝宝再次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在音乐中掌握一拍一动的匀速节拍。
2、手鼓的低沉声可以形象的表现出小乌龟的行走,这是一首四四拍的歌曲,让宝宝可以感受强弱次强弱的节拍。
3、让宝宝用自己的身体作为乐器,在娱乐中来感受一拍一动的稳定节奏. 教学准备:手鼓、音乐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教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让宝宝猜一猜),这个新朋友呀背着硬硬的壳,走起路来慢吞吞,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宝宝:小乌龟。
教师:这只小乌龟每天都在自己的家门口玩,爬爬这爬爬那,可是它觉得特别没有意思。
有一天,它接到了好朋友小金鱼的电话,原来小金鱼搬新家了,它邀请小乌龟去做客。
(教师要演绎小金鱼和小乌龟打电话的对话内容)可是小金鱼的家太远了,小乌龟走路又那么慢,于是乌龟妈妈帮它想了一个好办法,妈妈说:“小乌龟,你可以带上吃的,这样你就不会饿了,”于是小乌龟就背上面包和糖果,开始远足了。
(什么叫“远足”呀?就是不行去很远的地方玩)在路上,小乌龟要是饿了,它就把妈妈给带的面包和糖果拿出来吃了,可是路太远了,小乌龟可真累呀,于是它想了一个好办法,它要一边说儿歌一边鼓励自己:“小小乌龟上山坡,嘿嘿呦,嘿嘿呦,带着面包和糖果,远足乐悠悠。
”一边说儿歌一边走,小乌龟很快就到了小金鱼家,两个朋友见了面可真高兴呀。
二、听音乐、学歌曲两个好朋友见了面之后啊,小乌龟说我要交我的好朋友一首歌曲,让他跟我一起唱歌,小朋友们,你也来学一学吧。
孩子们,我们也来学一学吧。
请小朋友们先听一遍小乌龟是这样练的。
第一遍:闭眼睛听;第二遍:小乌龟练完了,请我们小朋友一起来说一遍。
第三遍:请你的小手和你的小嘴巴一起来练儿歌吧。
(强调间奏的时候幼儿不要发出声音。
)三、乐器伴奏先跟下朋友们回顾一下之前学的乐器(响棒、三角铁、木鱼、双向筒、单响筒)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乐器:手鼓。
我们现在先来给小乌龟伴奏。
(1)听一遍音乐,使用手鼓时,请宝宝拍打一拍一动的匀速节拍。
再来一遍哦,(2)听第二遍音乐使用手鼓时,请宝宝自己单独使用。
四、律动(边放音乐边进行)现在啊,小乌龟要来跟我们小朋友们做朋友了,你准备好了嘛?(1)教宝宝学小乌龟爬的动作;(2)宝宝趴在地上和教师一起学小乌龟行走;(3)手脚要跟随音乐打出重拍。
四、结束。
【篇三:亲子奥尔夫音乐教案】一、问好:活动目标:1. 看一看、听初步熟悉同伴的名字,感受友好的集体氛围。
2. 培养宝宝的自信心,增强宝宝的听觉刺激。
活动过程:请家长带宝宝面向教师席地而坐,成一个半圈,教师盘腿坐在家长和宝宝对面。
◆教师开始自我介绍“各位家长、宝宝大家好!我是XX老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想宝宝挥挥手说:“各位宝宝好,宝宝也向老师挥挥手,好吗?请家长握住宝宝的小手挥一挥,和老师打个招呼吧!。
”◆家长握住宝宝的小手,用最饱满的情绪带着宝宝想大家打招呼:“大家好,我是xx小朋友,今年x岁了,我是漂亮的小公主或帅气的小王子,希望大家欢迎我,谢谢大家!二、触摸活动目标:1. 感受音乐节奏2. 通过对手臂、手指的触摸,能够刺激神经末梢,促进大脑发育,加快血液循环,增强宝宝的抵抗力。
活动准备:仿真娃娃一个音乐cd活动过程:1. 教师介绍内容:◆我们准备做操了。
在做操前,请您先抱抱、亲亲宝宝,告诉宝宝我们要做操了;做操时,动作要有节奏感,力度适中。
如果宝宝不愿意,不要强迫◆今天我们来做手臂、手指的触摸,这节操可以刺激神经末梢,加快血液循环,从而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增强宝宝的抵抗力2.教师用仿真娃娃分节拍演示动作。
第一拍:用一只手握着宝宝的一只手,另一只手从肩部开始,向下抚摸宝宝的胳膊一直到手;第二拍:用一只手握住宝宝的手腕,另一只手轻轻地滑出宝宝的一只手指,从拇指开始到小指结束;第三拍:手通过2个手指的快速移动房,从宝宝的肚子上“跑”到脖子下抓痒。
第四拍:还原。
重复共两个八拍。
3.播放音乐,请家长跟着教师带宝宝做两遍操。
◆让宝宝仰卧在地垫上;◆面带微笑地注视着宝宝,与宝宝亲切交流4.播放休息音乐,请家长抱起宝宝亲一亲,再让宝宝坐在家长腿上,听着音乐左右慢慢摇摆,帮助宝宝平稳情绪,稍做休息。
三、亲子游戏活动名称:《哗啦啦,下雨了——扔纸游戏》活动目标:1.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宝宝手部运动能力。
2.锻炼宝宝识别颜色的能力3.增进亲子感情活动准备:剪好的红、黄、蓝、绿的彩纸,装剪好的彩纸盒子。
活动过程:1. 让宝宝坐在地垫上,靠在爸爸的身体上,将装有碎纸的盒子放在他面前。
2. 妈妈抓起一些碎彩纸我在手里,把手臂举高,手心向下,然后慢慢松开手掌,让彩色的碎纸飘落下来,同时配上歌谣。
歌谣:哗啦啦,下雨啦!大雨哗啦啦,小雨沙沙沙,大雨小雨一起下,宝宝见了笑哈哈。
3. 鼓励宝宝想妈妈那样抓一把彩纸碎片,伸出手臂,手心向下,然后松开小手,让彩色碎纸片飘落。
注意事项:1. 家长要照看好自己的宝宝,以免宝宝把纸屑放进嘴里。
2. 材质选择的质地要柔软,不要用硬的、脆的,以免划伤宝宝。
四、再见活动目标:1. 感受音乐的节奏2. 给宝宝一个音乐的刺激,给予《再见歌》的条件反射◆教师总结一下今天的课程,简单的评价下今天宝宝课堂上的表现。
◆以一首《再见歌》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课程。
过程:1. 宝宝坐在家长怀里,家长帮助宝宝做动作。
2. 听着音乐,按照音乐里的歌词做相应的动作。
3. 最后结束时和老师拥抱一下代表今天的课已经结束。
歌词如下:2/4 xxx|xx x| xx xx|xxx|小宝宝拍拍手拍拍拍拍你的手 xx xx|xx x| xx |x- |xx 老师拍拍手拍拍手 xxx|xx x| xx xx|xxx|小宝宝挥挥手挥挥挥挥你的手 xx xx|xx x| xx |x- |xx 老师挥挥手挥挥手 xx xx|x- | xx xx|x- |这边挥一挥那边挥一挥xx |x x | xx | x x|老师再见老师再见 xx xx|x- | xx xx|x- |这边挥一挥那边挥一挥xx |x x | xx | x x|宝宝再见宝宝再见 xxx|xx x| xx xx|xxx|小宝宝笑嘻嘻笑啊笑啊笑嘻嘻 xx xx|xx x| xx xx|x- |小宝宝笑嘻嘻一起说再见 xx xx|x- | xx xx|x- |一起说再见一起说再见 xx xx|x- |一起说再见注意事项:1. 《再见歌》不要经常换,宝宝需要长时间的适应才能跟的上。
2. 家长回到家里,要经常和宝宝练习,已达到熟练的程度。
温习小提示:7个月龄宝宝特征适应性:能够主动的要拨浪鼓较长时间能够握住两块小积木,当第三块出现时能够握住两块不放 ? 手里握住小积木,还能够抓住杯子能够熟练的传递大动作:能够仰卧,自己的举起头来能够做直一分钟拉着双手站片刻爬或匍匐爬行精细动作:能够挠掌抓握,能够抓住小丸第几件事抓握语言:同时发出几个单音节da, da, da模仿咳嗽声,舌头咔嗒声咂舌声个人——社交:仰卧时完自己的脚,放到嘴里坚持去够的玩具把玩具放到嘴里,咬和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