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探问生命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八课《探问生命——敬畏生命》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八课《探问生命——敬畏生命》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为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八课《探问生命——敬畏生命》。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性,认识到每个人都需要关爱和呵护生命,以及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能力。
他们对于生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可能没有系统地思考过生命的价值和敬畏生命的意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他们的生命意识和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性,认识到每个人都需要关爱和呵护生命。
2.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的态度,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需要尊重和敬畏生命。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性,认识到每个人都需要关爱和呵护生命。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八课《探问生命——敬畏生命》。
2.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案例材料:教师准备的案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教师呈现本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性,以及每个人都需要关爱和呵护生命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关爱和呵护生命的。
第八课探问生命分析

拓展巩固练习
辨析:有人说,生命的接续就是指身体生命的接续,家族的繁衍,对此,你如何看?
答案提示: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因此,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
探究四:教材P91探究与分享
(1)“每个人的最终结局都是死亡,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活着?”你的回答是什么?
(2)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提示:(1)如: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为了家人的幸福,为了让生命更有价值,等等。
(2)同意这种说法,因为每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的每一寸时光,让生命变得更丰富、更充实,更有意义。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先学检测
1.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__接续__。
2.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____身体____的生命,还包括____社会关系____中的生命、____精神信念____上的生命。
课堂交互学习
环节一
知识模块一生命有时尽
探究一:教材P88运用你的经验
环节二
知识模块二生命有接续
探究五:教材P91下面的探究与分享你的出生给你的家庭带来了什么?
答案提示:给家庭带来了欢乐,让家庭得以延续,等等。
探究六:教材P92探究与分享
从下面的情境中你分别看到了哪些生命的传承关系?
答案提示:分别看到了家族生命的传承,中华民族的延续,民族友好关系的传承。
第八课探问生命

第八课探问生命1、我们为什么要珍惜生命?①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个体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
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运。
②生命是短暂的和不可逆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的每一寸时光,让每天都过得充实,不错过美好的青春年华。
2、如何准确对待死亡?我们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
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3、生命的接续有什么意义?①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②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但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③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持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持续积累和丰富。
所以,生命对于我们来说,不但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不但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持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
4、我们为什么要对生命有敬畏之情?生命在自然社会生活中,是脆弱的、艰难的;也是坚强的、有力的;同时生命也是崇高的、神圣的;就会激发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我们就会珍视它。
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
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5、我们为什么要珍爱他人的生命?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6、我们应如何敬畏生命?①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②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注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八课《探问生命——敬畏生命》说课稿2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八课《探问生命——敬畏生命》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八课《探问生命——敬畏生命》这一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理解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教材从生命的多样性、生命的独特性、生命的联系和敬畏生命四个方面展开,旨在让学生理解生命是无价之宝,要珍惜和敬畏生命。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生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他们对生命的敬畏意识还不强烈。
在生活学习中,他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对生命产生疑惑。
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引导他们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增强敬畏生命的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联系性,掌握敬畏生命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生命是无价之宝,要珍惜和敬畏生命。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联系性,掌握敬畏生命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增强敬畏生命的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讨论题等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命的独特性和联系性。
3.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生命的理解和敬畏之情。
4.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到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明确敬畏生命的意义。
6.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撰写一篇关于敬畏生命的感悟文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探问生命——敬畏生命1.生命的多样性2.生命的独特性3.生命的联系4.敬畏生命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对生命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发言、讨论参与度来评价。
《第八课__探问生命》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探问生命》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生命是什么,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教室分享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培养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生命的本质和意义,培养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如何培养他们尊重和爱护生命的认识。
三、教学准备:1. 课前准备相关视频、图片和案例,以辅助教学;2. 准备教学道具,如白板笔、白板纸等,方便学生记录和提问;3. 确定小组讨论的主题和问题,并准备相关的资料和提示;4. 邀请有经验的同砚分享他们与生命的故事,活跃教室气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中的人物有什么共同点?2. 引导学生讨论生命的重要性,并引出课题《探问生命》。
(二)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1. 展示生命起源和进化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过程。
2. 让学生讨论自己对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有什么疑问,并鼓励学生发言。
3. 教师简要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补充一些相关知识。
(三)探讨生命的特征1. 展示一些生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2. 引导学生讨论生命的特征,并鼓励学生发言。
3. 教师简要介绍生命的特征,如新陈代谢、发展、适应、遗传等,并补充一些相关知识。
(四)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1. 让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珍惜生命?2. 引导学生讨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鼓励学生发言。
3.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并强调生命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五)教室小结和作业安置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安置一些与生命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八课《探问生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八课《探问生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八课《探问生命》的教学设计。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生命的独特性、生命的接续、生命的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价值,珍惜生命,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对生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生命现象有所感悟,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还不够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生命的独特性、生命的接续和生命的意义,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生命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珍惜生命,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命的独特性、生命的接续和生命的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价值。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意义。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3.案例材料:收集与生命意义相关的案例。
4.视频资料:准备与生命相关的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视频资料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现象,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知识点,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独特性、生命的接续和生命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组讨论生命的价值。
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点评,总结生命的价值。
5.拓展(10分钟)分析案例:让学生分析教材中的案例,思考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八课《探问生命——敬畏生命》说课稿3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八课《探问生命——敬畏生命》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八课《探问生命——敬畏生命》是一节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意义,树立正确生命观的重要课程。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生命的多样性、生命的顽强、生命的宝贵和敬畏生命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生命的价值,树立敬畏生命的意识,培养珍惜生命、保护生命的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生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面临着对生命价值的困惑和迷茫。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生命现象有所观察和体验,但缺乏系统的生命观和敬畏生命的意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培养他们的生命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的多样性、生命的顽强、生命的宝贵和敬畏生命等概念,掌握相关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学生能够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敬畏生命的意识,珍惜和保护生命。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命的多样性、生命的顽强、生命的宝贵和敬畏生命等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敬畏生命的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兴趣和好奇心。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生命的顽强、生命的宝贵等知识点。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敬畏生命的意义和原因,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4.课堂交流:学生代表发言,汇报合作探究的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第八课 探问生命 教案(含两课时)-2024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探问生命》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生命科学的基本观点,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掌握观察和实验的探究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观察和记录生物的形态特征,培养观察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树立珍爱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和记录生物的形态特征,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观察和记录生物的多样性。
3. 教学关键点:尊重每一个生物,关注其奇特的特征和生存环境。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准备生物学实验器械和用具。
3. 设计小组合作探究的任务清单。
4. 邀请生物多样性珍爱专家进行讲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中的人物有什么共同点?2. 引导学生讨论生命的重要性,并引出课题《探问生命》。
(二)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1. 展示生命起源和进化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历程。
2. 让学生思考: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有哪些关键因素?3.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是奇奥的,具有无穷的奥秘,需要我们去探索。
(三)探究生命的特征1. 让学生分组讨论生命的特征,可以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获取相关知识。
2.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见解。
3. 教师总结并补充一些关键的生命特征,如新陈代谢、发展、遗传等。
(四)讨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1.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对我们个人和社会有什么意义和价值?2.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于生命的看法和理解,以及他们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3. 教师总结并强调生命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和尊重生命。
(五)安置作业1. 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写下自己的感悟。
2. 搜集更多关于生命的知识和信息,以便在下一节课中与同砚分享。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学校:颍上五中年级:七年级科目:道德与法治主备人:董妍审核:马长城、蒋明星、高守荣、张依鹭、陈露露时间:2017年12月1日第八课探问生命一、课程标准解读一、成长中的我(一)认识自我(二)自尊自强二、中考考纲和考题分析2017年安徽省中考思想品德考纲具体的考试内容和要求见下表:自尊自强中考试题评析一、单项选择题1.“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
”——央视《朗读者》节目中这一金句告诉我们要养成的生活态度有①自强不息②自信自立③乐观幽默④积极进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她依靠拐杖在乡村小学默默耕耘18年;她总能想出各种巧妙的方法引导学生改掉坏毛病,养成好习惯;她后来因疾病只能跪守三尺讲台,但仍继续传递着为人师表的至诚大爱……2016年“心动安徽▪最美人物”风台县教师李元芳的事迹启示我们:人生的意义在于A.教书育人B.战胜挫折C.生命的长短D.劳动、创造和奉献第1课时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生命、珍视生命的情感,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实现人生的价值。
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生命的短暂性和接续性,学会从容面对生命,担当一份使命。
知识目标:了解生命的短暂性和生命的接续性。
【重点难点】重点:生命有接续。
难点:如何正确对待生命。
【教学方法】阅读自学法、活动激趣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导入:图片展示,问题引导大家都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在《西游记》中,有很多妖怪都想吃唐僧的肉,据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
在现实生活中,人真的可以长生不老吗?今天我们就探讨这一话题,学习——生命可以永恒吗。
讲授新课:(一)自主预习1.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不易,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__幸运__。
2.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__短暂__。
3.__死亡__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
4.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__接续__。
5.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__我__”的生命,还是“__我们__”的生命。
6.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__身体_ _的生命,还包括__社会关系__中的生命、__精神信念__上的生命。
(二)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生命有时尽探究一:教材P88运用你的经验(1)说说你所知道的“最长的生命”。
(2)我们的生命可以永恒吗?如果不可以,为什么?如果可以,它将会怎么实现?答案提示:(2)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
有时,我们说生命可以永恒,指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它通过家族的繁衍,创造出不朽的精神文化成果等方式来实现的。
探究二:教材 P89探究与分享(1)在上面的生命故事中,两个女孩表达了哪些共同的感受?(2)她们的分享使你对自己的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答案提示:(1)共同表达了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个体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
(2)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运。
我们要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等等。
探究三:教材P90探究与分享(1)你如何看待这位同学的观点?(2)这样的人生态度会给他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答案提示:(1)这位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的每一寸时光,让每天都过得充实,不错过美好的青春年华。
(2)这样的人生态度会让他丧失前进的动力,沉迷电子游戏,对生活丧失希望,会浪费美好的青春时光,等等。
探究四:教材P91探究与分享(1)“每个人的最终结局都是死亡,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活着?”你的回答是什么?(2)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提示:(1)如: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为了家人的幸福,为了让生命更有价值,等等。
(2)同意这种说法,因为每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的每一寸时光,让生命变得更丰富、更充实,更有意义。
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知识模块二生命有接续探究五:教材P91下面的探究与分享你的出生给你的家庭带来了什么?答案提示:如,给家庭带来了欢乐,让家庭得以延续,等等。
探究六:教材P92探究与分享从下面的情境中你分别看到了哪些生命的传承关系?答案提示:分别看到了家族生命的传承,中华民族的延续,民族友好关系的传承。
探究七:教材P92阅读感悟及教材P93拓展空间(1)学生分享季羡林的《人生感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2)分享《孔子世家谱》后,尝试制作一张你的家庭图谱。
(3)从上面两个分享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答案提示:(1)(2)略;(3)体会到了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
我们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让人生更有意义。
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练习课堂小结:本课主要讲了生命的特点,来之不易、独特、不可逆、短暂、向死而生,因此我们要好好地活着,热爱生命。
在人类生命的长河中,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学会承担责任,履行使命。
板书设计:生命可以永恒吗一、生命有时尽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是短暂的向死而生二、生命有延续找到位置,承担使命【教学反思】本课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从而潜移默化地使学生领悟到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短暂的,因此我们要珍爱生命,认识到自己的使命,积极获得有意义的生命。
第2课时敬畏生命【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平等地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能力目标: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学会善待身边的人。
知识目标:生命至上的要求,如何敬畏生命【重点难点】重点:休戚与共难点:休戚与共【教学方法】阅读自学法、活动激趣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导入:图片展示,问题引导展示三组图片:国家公祭日仪式、烈士纪念日献花、清明祭祖。
提问,人们为什么这样做?对祖先和烈士的追思,对遇难者的追悼,都体现了我们对生命的敬重,每一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我们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讲授新课:环节一:走进生命欣赏视频:滁新高速颍上段重大交通事故2017年11月15日7时45分许,在“滁新高速”颍上路段,因突发团雾,发生多点多起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
事故发生后,政府迅速组织公安、消防、交通、安监、医疗等部门全力开展事故救援和调查工作。
受伤人员已送到颍上县人民医院、阜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等院进行救治。
此外安徽省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获悉,还派出的直升机把部分伤员从事故现场运到淮南市东方医院集团总院,予以治疗。
因为重病人较多,医院还派专家赶赴淮南。
1、为什么我们要尽一切可能救援?生命无价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回顾上节课生命来之不易)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显得那么渺小,不堪一击,但是我们一直在抗争着。
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
而社会各方紧急抢救受伤人员,体现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对生命的敬畏。
分享个人故事,讲述朋友成功逃脱滁新高速颍上段重大交通事故的故事。
2、灾难发生,人们弃车逃跑,体现什么?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
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高于一切。
环节二:感受生命欣赏视频:最美的逆行2015年8月12日晚11时30分左右,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后,除了现场受伤群众难以撤离外,还有一批人义无反顾地奔往现场,他们就是勇敢的消防员们。
1、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解释“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并提问我们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有什么关系?引出下一目题:休戚与共(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同欢乐共悲哀。
)环节三:深入生命欣赏视频:电影《恐袭波士顿》预告片影片根据2013年4月15日发生的真实事件改编,美国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终点线附近发生至少两起爆炸,造成至少3人死亡,超过260人受伤,是一起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活动。
电影主要讲述了爆炸事件后,警方根据目击者描述和监控录像,迅速锁定该恐怖袭击的嫌犯,警长汤米·桑德斯和幸存者、第一线应变人员以及调查员一起追捕制造爆炸案的恐怖分子,以防他们再一次袭击的故事。
经过紧张激烈的追捕,犯罪分子哥哥被警方击中后不治身亡,弟弟则在同一天在一所民宅后院停放的小船里被警方抓获。
1、汤米警长等人在爆炸发生后奋不顾身去拯救受伤人员、追击恐怖分子,体现了什么?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2、焦哈尔和他哥哥的行为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他们对生命是什么态度?医生和市民抢救受伤人员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他们对生命又是什么态度?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环节四:运用生命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观点:心存敬畏,才能无畏;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心存对生命的敬畏,才可能知道自己对待生命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知道自己应该惧怕什么,珍惜什么,肯定自己慎重对待生命的态度,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生命观。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怎么做?大课间出操----锻炼身体上学放学路上注意安全同学之间不要打架斗殴不要熬夜打游戏按时吃早饭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练习课堂小结:本课主要讲述生命至上的要求,如何敬畏生命,我们要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每个人的生命价值都是至高无上的,我们要懂得平等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板书设计:敬畏生命一、为什么敬畏生命二、如何敬畏生命【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