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伴热计算公式
电伴热功率计算

电伴热功率计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电伴热系统是一种常用于管道、容器、储槽等设备的加热方式,它利用电伴热导线产生的热量来保持设备内部的温度恒定。
对于电伴热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关键的一点是需要准确计算电伴热的功率,以确保设备能够达到所需的加热效果。
电伴热功率的计算是根据设备的特性、使用环境和热阻的情况来确定的。
通常情况下,电伴热功率计算的公式如下:P = (T – T0) / RP表示电伴热功率,单位为瓦特(W);T表示设备所需维持的恒定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0表示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R表示电伴热线路的总热阻,单位为摄氏度-瓦特/米(℃-W/m)。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设备的工作温度:根据设备的使用要求和工艺流程,确定设备所需维持的恒定温度。
2. 环境温度:考虑设备周围环境的温度,即环境温度T0。
3. 电伴热线路的热阻:电伴热线路的热阻是指电伴热导线和绝缘层的导热能力,通常通过实验或计算获得。
4. 设备的热容量:设备的热容量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吸收或释放热量的能力,通常通过设备的物理参数和相关数据获得。
根据以上因素,可以确定设备所需的电伴热功率。
需要注意的是,电伴热功率的计算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设备使用环境的变化、工艺流程的改变或设备的老化,电伴热功率可能需要重新计算和调整。
除了电伴热功率的计算,还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 安全性:电伴热系统需要符合相关安全规范和标准,避免出现短路、过载等安全隐患。
2. 节能性:尽量选用高效的电伴热导线和控制系统,减少能源的浪费。
3. 可靠性:选择质量可靠的电伴热材料和设备,确保系统长期稳定工作。
4. 维护性:定期检查电伴热系统的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电伴热功率的计算是电伴热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决定了设备能否正常运行和达到预期的加热效果。
通过合理计算电伴热功率,并且结合安全、节能、可靠和维护等方面的考虑,可以确保电伴热系统的高效运行和长期稳定。
电伴热功率计算

电伴热功率计算
电伴热功率计算是确保电伴热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对电伴热功率计算的一些基本介绍:
首先,电伴热功率计算主要依据国际通用的功率计算公式,即P=W/t,这里的P代表功率,W代表功,t代表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这个公式可以转化为P=UI,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这是因为在电伴热系统中,功率、电压和电流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
其次,电伴热带的功率计算还需要考虑到电阻的因素。
电流的计算公式可以是I=U/R,其中R表示电阻。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知道在给定的电压下,电阻越大,电流越小,从而影响到电伴热带的功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电伴热带的功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受到使用环境和伴热要求的影响。
因此,在计算电伴热带的功率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实际因素,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电伴热功率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正确的功率计算可以确保电伴热系统的稳定运行,从而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安全性。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电伴热工程量计算公式

电伴热工程量计算公式电伴热在很多工程领域都有应用,要准确计算其工程量,那可得有点小窍门。
先来说说电伴热的原理,其实就像给管道或者设备穿上了一件“保暖衣”,通过电能转化为热能,让它们在寒冷的环境中也能正常工作。
咱们来看看电伴热工程量的计算公式。
一般来说,电伴热的工程量计算要考虑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是管道的长度,这个很好理解,管道越长,需要的伴热也就越多。
然后是管道的直径,粗的管道和细的管道,所需要的伴热功率是不一样的。
还有环境温度,在极寒的地方和稍微冷一点的地方,伴热的需求也有差别。
计算公式大概是这样:电伴热工程量 = 管道长度 ×(每米管道所需伴热功率 ×修正系数)。
这里的修正系数就比较复杂啦,它要考虑到保温材料的性能、管道的材质、环境温度的影响等等。
给您讲个我亲身经历的事儿吧。
有一次,我们接到一个工厂的项目,要给他们的化工管道安装电伴热。
那管道弯弯曲曲,长得像条大蟒蛇。
我们一开始按照常规的计算方法估算了工程量,结果安装好之后发现温度不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后来仔细一研究,才发现是忽略了管道材质对散热的影响,修正系数没算对。
这可把我们折腾得够呛,又重新计算,重新采购材料,重新安装。
那几天,我们团队的小伙伴们忙得脚不沾地,累得腰酸背痛。
再说说每米管道所需伴热功率这个事儿。
不同的介质在管道里流动,需要的伴热功率也不同。
比如水和油,它们的比热容不一样,保持相同温度所需要的热量就不同。
这就要求我们在计算的时候,要对介质的特性有清楚的了解。
另外,电伴热的类型也有好几种,像自限温电伴热带、恒功率电伴热带等等,它们的性能和适用场景也不一样,这也会影响到工程量的计算。
总之,计算电伴热工程量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需要综合考虑好多因素,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出错。
所以啊,咱们得认真仔细,多做功课,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希望我讲的这些能对您计算电伴热工程量有所帮助,让您在实际操作中少走弯路,顺顺利利完成任务!。
第二部分 电伴热简易设计

一 、 计算热量损失
计算热量损失有两种方法,分别为查表法、按公式直接计算法。 1、查表法 a. 首先确定维持温度Tm和最低环境温度Ta之间的温差:Δ T=Tm-Ta。 b. 从表1中查出保温层材料系数Ki。
c. 根据管道尺寸和保温层厚度,从表2中查出热损失系数Qa,若管道在
室内,则所得热损失系数应×0.9。 d. 每米管道的热损失Qp=Qa×Δ T×Ki×E(W/m)
二、 确定伴热电缆的功率及长度
根据散热量及维持温度选择相应系列的伴热电缆,其最高维持温 度必须高于介质维持温度。 1、选用自控温或并联型恒功率伴热电缆。 (1) 单位长度散热量小于或等于伴热电缆额定功率时,伴热电缆长 度等于管道长度乘以1.1~1.2的未预见系数。单位长度热损失大于伴热 电缆维持温度时的输出功率Qm时(即比值大于1时),用以下方法修 正: a、当比值大于1.5时,采用两条或更多条的平行伴热电缆敷设,伴 热电缆长度为管道长度×根数。 b、当比值在1.1-1.5之间时,采用卷绕法敷设,如图1。根据散热量 与伴热电缆功率的比值,查表3得到卷绕的节距,并按此敷设。伴热电 缆长度为管道长度×比值。 图1
1.0
1.22 1.11 1.31 0.67 0.86 1.50 1.83 0.65 1.0
0.036
0.044 0.04 0.047 0.024 0.031 0.054 0.066 0.0234 0.036
一 、 计算热量损失
表2:热损失系数Qa(W/(m· ℃))
表中的散热量计算基于几个基本系数:保温材料:玻璃纤维 管道材料:金属 管道位置:室外 风速8.9米/秒,室内=室外×0.9 管道尺寸 (in) 1/2 3/4 1 1-1/2 2 2-1/2 3 3-1/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4 罐体 保温层厚度(mm) 25 40 50 65 0.24 0.18 0.18 0.24 0.18 0.18 0.30 0.24 0.18 018 0.35 0.24 0.24 0.18 0.41 0.30 0.24 0.24 0.47 0.35 0.30 0.24 0.53 0.41 0.30 0.30 0.59 0.41 0.35 0.30 0.65 0.47 0.35 0.35 0.89 0.65 0.53 0.41 1.12 0.77 0.59 0.53 1.36 0.95 0.77 0.59 1.60 1.12 0.83 0.71 1.71 1.18 0.95 0.77 1.95 1.34 1.06 0.89 2.19 1.48 1.18 0.95 2.42 1.65 1.24 1.06 2.84 1.95 1.48 1.24 罐体表面操积的热损失(每平方米1℃温差时的热损失)W/(m2℃) 1.36 0.82 0.67 0.54
电伴热计算

25
1 -1/4 32
1 -1/2 40
2
50
2-1/2 65
3
80
3-1/2 95
4
100
4-1/2 115
5
130
6
150
8
200
10 250
12 300
14 350
16 400
18 450
20 500
24 600
保温层厚度(mm/in)
10
15 25
1/2 3/4 1
8.86 6.73 5.74
35 1-1/2 4.59
10.34 12.31 14.77 17.06 19.69 23.13 27.56 31.01 34.45 37.90 41.83 49.22 63.16 77.76 91.70 100.40 114.2 128.1 141.9 169.6
7.87 9.02 10.83 12.30 14.11 16.57 19.36 21.82 24.12 26.41 29.04 33.96 43.15 52.99 62.18 68.08 77.27 86.46 95.81 114.2
C
---------
E -----
管道材料修正系数 安全系数
例 : 管 径 80mm, 管 道 长 度 100m, 管 材 为 碳 钢 , 介 质 为 原 油 , 维 持
温 度 50℃ , 环 境 最 低 温 度 -10℃ , 保 温 材 料 岩 棉 , 保 温 层 厚 度
25mm, 计 算 每 米 管 道 热 损 失 。
C1 = 1 E = 1.2
(查 表 三 “ 管 道 材 料 修 正 系 数 ” ) ( 一 般 取 值 为 1.2)
电伴热计算公式

电伴热技术在北方架空燃气管道的应用2010-2-20李连星刘强摘要:比较了北方地区架空燃气管道的3种伴热方式,介绍了电热带及电伴热的工程应用。
关键词:架空燃气管道;电伴热;电热带;保温Application of Elcetric Tracing Technology to Northern Overhead Gas PipelineLI Lian-xing,LIU QiangAbstract:The three kinds of tracing modes of overhead gas pipeline in the northern region are compared,and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r ibbon heater and electric tracing are introduced.Key words:overhead gas pipeline;electric tracing;ribbon heater;ther mal insulation随着管道燃气的逐渐普及,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受地形、房屋建筑结构等条件的制约,部分庭院燃气管道不能埋地敷设。
而北方地区的城市气源主要以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混空气等湿燃气为主,在冬季,庭院燃气管道明管敷设,导致管道内的湿燃气结露结冰,不仅影响管道的输送能力,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燃气管道本身是不具备发热能力的,单纯的保温不能解决以上问题。
要解决湿燃气的结露结冰问题,就需要对架空的燃气管道做伴热及保温处理。
1 伴热方式① 3种伴热方式的比较目前,管道的伴热方式有电伴热、蒸汽伴热、热水夹套管伴热3种。
蒸汽伴热和热水夹套管伴热因受热源的影响和制约较大,不适用于小区庭院燃气管道伴热。
而电伴热热源方便灵活,热效率可达80%~90%,是热效率最高的一种热保护方式,具有运行可靠、不需经常维修等优点,适用于小区庭院燃气管道伴热。
电伴热计算书

第三步:将第二步算出的 QB 乘上表 1 左下角的保温系数,求得 QT=QB×f 以瓦特/米表 示。伴热的目的就是补偿 QT。
QT=QB×f=15.10×1.06=16w/m
表 1.管道散热量(QB)
TC,管道最高持续性的操作温度(℃)。取 45℃ Ti,管道最高偶然性的操作温度(℃)。取 45℃ QT,管道在 TM 温度时每米的散热量。 第一步:先根据管道最高持续性及偶然性的操作温度来选择热线系列(如下表)
根据管道最高持续性操作温度 TC=45℃及偶然性的操作温度 Ti=45℃。发现 BTV 产品 可用
自控热线 系列
BTV QTV XTV
热线最高耐温范围 持续性的
65℃ 110℃ 121℃
偶然性的 85℃
215℃
第二步:选择电压 热线电压级别: 1.中国电压是 220V,所以选择 220V 级别的热线。 第三步:从下表中来选择热线的功率类别,表的横轴是管道维持温度,纵轴是热线安装 在管道上时每料放出的热量,选择时要确认放热量要等于或大于管道散热量 QT。由于 自控热线的热量随环境温度而变化,所以每类热线都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33.70 51.50 69.90 108.20 18.30 28.10 34.50 53.50
保温材料:
保温系数:
导热常数(w/m℃)
玻璃纤维(Class Fibre)
1.0
0.036
矿渣棉(Mineral or rock wool)
1.06
0.038
矿渣毯(Mineral Fiber Blanket)
保温层厚 度
(mm) 20
设备和管道的电伴热

设备和管道的电伴热一、电伴热的概念及应用电伴热就是用电作为外部热源将热能供给管道系统,通常以自限温电热带对管道或设备进行伴热保温。
电伴热不但适用于蒸汽伴热的各种情况,而且能解决蒸汽伴热不易解决的许多问题。
①对于热敏介质管道的伴热,电伴热能有效地进行温度控制,可以防止管道过热。
②需要维持较高温度的管道伴热,一般维持温度超过150℃,蒸汽伴热比较困难,而电伴热则比较容易。
③非金属管道的伴热,一般不可能采用蒸汽伴热,可用电伴热。
④不规则外形的设备如泵类,由于电伴热产品柔软、体积小,可以紧靠设备外敷设,能有效地进行伴热。
⑤较偏远地区,没有蒸汽或其他热源的地方。
⑥长输管道的伴热。
⑦较窄小空间内管道的伴热等。
电伴热的典型结构如图所示。
电伴热的典型结构图1—电源接线盒;2—自调控伴热带;3—电伴热标签;4—保温层及其他外保护层;5—T形伴热带连接盒;6—伴热带的尾端;7—聚酯纤维带二、电伴热的方法①感应加热法:在管道上缠绕电线或电缆,当接通电源后,由于电磁感应效应产生热量,以补偿管道的散热损失,维持操作介质的温度。
感应加热的费用太高,限制了这种方法的发展。
②直接通电法:在管道上通以低压交流电,利用交流电的集肤效应产生的热量,维持管道温度不降。
它的优点是投资少、加热均匀,但在有支管、环管、变径和阀件的管道上很难使用,只适用于长输管道。
③电阻加热法:利用电阻体发热补偿管道的散热损失,以维持其操作温度。
国内外广为应用的电伴热产品多属于电阻体发热产品。
三、电伴热产品的选型和计算选用电伴热产品,主要依据工艺条件、环境情况、管道设计、管道所在区域的爆炸危险性分类。
一般按下列步骤选型和计算。
1.需伴热的管道散热损失计算按公式(参照规范SH 3040-2012)计算出每米管道的散热损失量(W/m)。
式中:Di一保温层内径,m;D。
—保温层外径,m;a—保温层外表面向大气的放热系数,W/m²·℃;ai一保温层内加热空间空气向保温层的放热系数,W/m²·℃,一般取13.95;λ—保温材料制品导热系数,W/m·℃;t-被伴介质温度,℃;ta—环境温度,℃;K—热损失附加系数,取1.15~1.25;q1—带伴热的管道热损失,w/m;2.产品系列的选择①确定工作电压,一般为220V(交流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道热损失计算公式:Q(w)=2 π * λ *L*(tr-tu)/ln(D/d)
式中:
D(m)= 管道加保温层的外径( 单位m)
d(m) = 管道外径( 单位m)
π =3.14
λ = 绝热层导热系数(w/m. ℃)
L(m)= 管道长度( 单位m)
tr( ℃)= 管道内部流体要保持温度( 单位℃)
tu( ℃)= 外界环境最低温度( 单位℃)
计算管道所需要的热负荷Qt
Qt=Q(w)*n
式中:n 保温材料的保温系数(见下表):
fsd 保温系数
导热常数(W/m ℃)
玻璃纤维
1.0
0.036
矿渣棉
1.06
0.038
矿渣毯
1.20
0.043
发泡塑料
1.17
0.042
聚氨酯
0.67
0.024
每个阀门需要的发热电缆长度等于每米管道所需要的电缆长度与散热系数的乘积。
各种阀门的散热系数如右表:
每个阀门需要的发热电缆长度等于每米管道所需要的电缆长度与散热系数的乘积。
闸门
1.3
蝶阀,节流阀
0.7
球阀
0.8
球心阀
1.2
各种阀门的散热系数如右表:
Q=(To-Ta)/[0.5*D1*ln(D1/Do)/λ+1/αS]
式中:Q—以每平方米绝热层外表面积表示的热损失量,(W/ ㎡)
To—罐体外表面温度(℃无衬里时,取介质的正常运行温度;有内衬时,按有外保温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传热计算确定;
Ta—环境温度,(℃)运行期间平均气温;
D1—绝热层外径(m)
Do—罐体外经(m)
λ—绝热层导热系数,(W/m* ℃)
αS—绝热层外表面向周围环境的放热系数,(W/㎡*℃)
αS=1.163*(10+6W )W为当地年平均风速,无风速时αS取11.63
箱体热损失量计算公式:
Q=(To-Ta)/(δ/λ+1/αS)(W/㎡)
式中δ—绝热层厚度(m)其余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