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的原理和类型
ELISA方法类型及原理

ELISA方法类型及原理ELISA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用于检测和定量分析蛋白质、抗体、荷尔蒙、生物学分子等。
ELISA的全称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它通过将目标物(如抗原或抗体)与特定的酶标记物结合,然后利用染色反应来检测、定量或分析目标物。
根据目标物的不同,ELISA可以分为直接ELISA、间接ELISA、竞争ELISA、间接竞争ELISA和反向ELISA等方法。
1.直接ELISA直接ELISA是最简单的一种ELISA方法。
它将目标物直接吸附在固相载体表面,然后加入与目标物特异性结合的酶标记抗体来检测目标物。
具体步骤包括:将目标物溶液加入固相载体中,使目标物吸附在载体表面;加入特异性酶标记抗体,与目标物结合;通过染色反应来检测酶的活性和目标物的定量。
2.间接ELISA间接ELISA是较常用的一种ELISA方法。
它将目标物首先吸附在固相载体表面,然后加入与目标物特异性结合的初级抗体,再加入与初级抗体特异性结合的酶标记二抗来检测目标物。
具体步骤包括:将目标物溶液加入固相载体中,使目标物吸附在载体表面;加入特异性的初级抗体,与目标物结合;加入与初级抗体特异性结合的酶标记二抗;通过染色反应来检测酶的活性和目标物的定量。
3.竞争ELISA竞争ELISA是一种用于定量测定样品中目标物含量的ELISA方法。
它将目标物预先包被在固相载体表面,然后加入与目标物特异性结合的酶标记抗体和待测样品,测定抗体与固相载体表面的目标物竞争的程度来定量目标物的含量。
具体步骤包括:将目标物溶液加入固相载体中,使目标物包被在载体表面;加入特异性酶标记抗体和待测样品;通过染色反应来检测酶的活性和竞争程度来定量目标物的含量。
4.间接竞争ELISA间接竞争ELISA结合了间接ELISA和竞争ELISA的原理。
首先将目标物吸附在固相载体上,然后加入与目标物特异性结合的初级抗体,再加入与初级抗体特异性结合的酶标记二抗和待测样品。
ELISA的原理及分类

抗原分类
1.用于免疫测定方法建立的抗原----ELISA方法 1) 纯化抗原:如HBsAg
从体液,组织或病原体培养物等中采用物理化学方法:超速离心, 过滤层析,电泳分离等分离获得。
注:纯化抗原的纯度对相应的免疫测定方法的特异性有较大的影响 2) 合成抗原(多肽片段) 如HCV
缺乏完整的立体构型决定簇,导致抗体的漏检。 3) 基因工程抗原 HBcAg, HBeAg 和HCV
免疫球蛋白:免疫应答的产物→抗体 最常见的类风湿因子(RF),可于变性的IgG发生特异的
结合,在ELISA引起非特异性反应。
抗体—分类
IgG
IgA
IgD
IgM
IgA
IgE
在感染或疫苗接种以后,最先出现的抗体是IgM;血内含量低、半衰期短、出现早、消 失快、组织穿透力弱,故其保护作用实际上常不如IgG。
ELISA的原理及分类
50年代的免疫荧光(IFA)和60年代的放射免疫(RIA)分析 技术之后,在70年代初期又建立了用酶来标记抗原或抗体 的分析技术。
由于酶的高效生物催化作用,一个酶分子在数分钟内可以 催化几十几百个底物分子发生反应,产生了放大作用,使 得原来极其微乎其微的抗原或抗体在数分钟后就可被识别 出来,这种技术被称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 但是这种特异性也不是绝对的。 ➢ 交叉反应(cross reaction) 当两种不同的抗原物质具有部分相同或
类似结构的抗原决定簇,则可与彼此相应的抗体反应,从而在抗原抗 体反应中可出现交叉反应。
例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黄体生成激素(LH)均由α和 β两个亚单位组成,其结构的不同处在β亚单位,而两者的α亚单位 是同类的。用hCG免疫动物所得的抗血清中含有抗α-hCG和抗βhCG两种抗体,抗α-hCG抗体将与LH中的α酶位发生交叉反应。在 临床检验中,如用抗hCG抗血清作为妊娠诊断试剂检定尿液中hCG, 只能用于hCG浓度较高的试验,否则妇女生理性排泄入尿液中的微量 LH 将 与 之 发 生 交 叉 反 应 。 因 此 在 作 为 早 孕 诊 断 ( 敏 感 度 应 达 到 50mIu/mlhCG)的实际中必须应用只对hCG特异的抗β-hCG,以 避免与其它激素的交叉反应的发生。
ELISA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ELISA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基本原理:1.直接ELISA:直接将酶标记的抗体与待测样品中的抗原结合。
该方法简单,适用于检测高浓度抗原,但不适用于低浓度抗原检测。
2.间接ELISA:先将待测样品中的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随后再加入酶标记的二抗与该特异性抗体结合。
该方法适用于特异性抗体较多的情况,能够提高检测灵敏度。
3.夹心ELISA:利用两种抗体分别与待测样品中的抗原结合,形成夹心复合物。
酶标记抗体与第二个抗体结合的复合物逐渐积累,从而实现对目标分子的定量检测。
4.竞争ELISA:利用酶标记抗体与待测样品中的抗原竞争结合,根据酶标记物对底物的催化反应产生的信号强度来反映待测样品中抗原的浓度。
操作步骤:1.酶标板涂布:取出96孔的酶标板,在每孔中加入特异性抗体,通常用于检测的是抗原,也可以是抗体。
将酶标板在4°C下孵育数小时或过夜,使抗体吸附在孔壁上。
2.冲洗:倒掉孔内液,用PBS-T洗涤缓冲液冲洗3-4次,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3.阻断:加入阻断缓冲液如5%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或非脂乳粉,防止非特异性结合。
4.样品加入:加入待测样品、标准品或对照样品,使待测物质与固相抗体结合。
5.洗涤:冲洗孔内液,去除未结合的样品。
6.酶标记抗体:加入酶标记的二级抗体,即酶联检测剂。
7.洗涤:冲洗孔内液,去除未结合的酶标记抗体。
8.底物加入:加入底物,底物受到酶标记的物质的催化,会产生信号。
9.反应停止:加入反应停止液,终止底物的反应。
10.读取结果:通过酶催化底物反应的产物颜色的变化,利用酶标仪读取OD值,反映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ELISA的原理和类型

ELISA的原理和类型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的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实验方法。
它通过测量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含量来检测身体内部特定物质的存在与否。
ELISA的原理基于体外特异性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
直接ELISA是最简单的类型。
首先,在表面上涂覆特定抗原,使其与固相的试剂反应。
然后,加入待测样品,如果样品中存在特定抗体,它们将结合到被固定的特定抗原上。
接下来,加入与特定抗体结合的酶标记抗体。
最后,通过添加底物,观察酶催化的氧化型底物在酶的作用下转换为可检测的产物颜色的变化。
间接ELISA是常见的ELISA类型。
在间接ELISA中,首先在表面上涂覆特定抗原,使其与固相试剂反应。
然后,加入待测样品,如果样品中存在特定抗体,它们将结合到被固定的特定抗原上。
接下来,加入与特定抗体结合的次级抗体,该次级抗体已与酶标记物结合。
最后,通过添加底物,观察酶催化的氧化型底物在酶的作用下转换为可检测的产物颜色的变化。
竞争ELISA(也称为间接竞争ELISA)是一种用于测定种属特异性抗体或多克隆抗体的方法。
在竞争ELISA中,首先在表面上涂覆特定抗原,使其与固相试剂反应。
然后,加入已知浓度的酶标记抗体和待测样品,并使它们在未饱和条件下与被固定的抗原竞争结合。
最后,通过添加底物,观察酶催化的氧化型底物在酶的作用下转换为可检测的产物颜色的变化。
总的来说,ELISA的原理是通过将被测物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并利用酶标记的抗体与结合复合物发生化学反应来检测和定量测量特定物质的存在。
这种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实验方法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ELISA六种方法类型及原理

ELISA六种方法类型及原理ELISA(酶标检测)是用于检测免疫学反应的一种技术,全称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 ELISA),该技术是测定抗体及抗原的特异性相互作用的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ELISA通过酶联试验来灵敏地检测特异性抗体或抗原的含量。
ELISA检测方法有很多种。
常用的ELISA检测方法有以下六种:一、双抗体沉淀反应ELISA(DAP-ELISA)双抗体沉淀反应ELISA是一种比较简单的ELISA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在受体表面点涂两种类型的抗体,例如兔抗人IgG,而免疫反应物则是人IgG,受体与免疫反应物结合后,形成抗体-抗原复合物,其上自发形成特异性沉淀。
随着浓度的增加,抗原越多,沉淀凝固物也越多,膜上形成沉淀下降,沉淀量可以通过酶标仪测定,或者免疫发光法检测,大体上,兔抗人IgG及抗原分别点涂及酶标探针可能以1:1:2的比例,也就是在100 L的反应液中加入到受体和兔抗人IgG各10 L,抗原20 L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二、夹心ELISA(Sandwich ELISA)夹心ELISA是一种常见的ELISA检测方法,它利用特殊的标记抗体完成免疫反应,以达到检测目的。
以IgG为例,在受体表面点涂一种特异性抗体,如兔抗人IgG,受体与人IgG结合形成复合物,在这一抗原复合物上再添加第二种特异性抗体,如抗兔IgG,第二种抗体结合复合物,并将复合物结合在受体表面,形成抗原“夹心环”,该免疫反应体系可以通过酶标仪来检测指示物的夹心量,计算受体中抗原的含量。
三、竞争ELISA(Competitive ELISA)竞争ELISA提高ELISA检测的灵敏度,竞争式ELISA也属ELISA技术范畴,该技术通过特异性抗体与抗原间竞争性结合而形成的结果来检测特异性抗原的浓度。
竞争ELISA的原理是:将偶氮羟化物体表膜点涂含有特异性抗原区域的抗体,若添加一定量的抗原(相同的特异性抗原)至反应液,则可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受体与抗原的竞争性结合,而非特异性的抗体-抗原复合物。
elisa的基本原理方法类型及应用

elisa的基本原理方法类型及应用ELISA(也称为ELISA或免疫酶标记应答,即可变光子诱导免疫应答)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技术,它可用于检测抗原、抗体、激素等的存在或缺失。
它是一种实验室分析技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或辅助诊断和疾病监测,是各种基础实验室检测方法之一。
虽然ELISA技术最初用于定量测定血清抗体,但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技术、农业、食品安全等领域。
ELISA的基本原理ELISA分析技术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Ag-Ab反应)的特异性反应原理,它可精确地测定抗原或抗体的存在量。
典型的ELISA实验包括设置反应体系、抗原配制、抗体添加、反应体系条件调整、抗体夹酶共价反应和检测反应等步骤。
首先,将抗原固定在玻璃板或微孔板的孔内,然后将抗体添加到试剂盒,使之与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接下来,将夹带酶标记的第二种抗体(通常使用可见光发射体)添加到反应体系中,使之与第一种抗体与抗原结合的复合物结合,这就形成了三聚体结构,从而使酶标记的第二抗体与抗原紧密结合。
最后,通过计量光度,计算夹带酶的特异性活性,从而得出抗原的浓度。
ELISA的方法类型根据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结合特性,ELISA可分为4种不同类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EIA)、酶联免疫发射测定(ELISA-EIT)、夹带酶表面免疫吸附测定(ELISA-SEI)和夹带酶表面免疫发射测定(ELISA-SEIT)。
ELISA-EIA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分析方法,它利用免疫结合反应将抗体与抗原结合在一起,然后用酶类检测最终的反应产物的特异性活性,以评估抗原的浓度。
ELISA-EIT使用一种酶被特定的抗体夹带,然后将抗体与抗原结合在一起,形成三聚体结构,最后再使用特定酶去检测特定抗原的存在,从而判断抗原的浓度。
ELISA-SEI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分析方法,它使用特定抗体夹带特定抗原,当抗原存在时,特定抗体会与它结合在一起,这可以通过检测特定抗体的特异性活性来评估抗原的浓度。
elisa的基本原理方法类型及应用

Elisa的基本原理、方法类型及应用概述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常用于生物化学和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实验技术。
它利用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与待测物相互作用并生成可读出的信号,从而达到检测和定量分析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Elisa的基本原理、方法类型及应用。
基本原理Elisa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特异性抗原与抗体间的结合反应来检测和定量分析待测物。
其基本步骤如下:1.固定:将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固相载体(如微孔板、膜等)上,形成固定相;2.实验样本加入:加入待测物样本到固相载体中,使待测物与固定的抗体或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3.洗涤:通过洗涤步骤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物质;4.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结合:加入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使其与待测物发生反应;5.洗涤:再次洗涤以去除未结合的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6.底物添加:加入底物,通过酶催化反应生成可检测的信号;7.信号检测:利用光度计、荧光计等仪器测量所产生的信号。
方法类型Elisa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间接Elisa:该方法是最常用的Elisa类型之一。
它通过在固相载体上固定抗原,然后加入待测物和酶标记的抗体,最后通过添加底物产生颜色反应来测定待测物的浓度。
2.直接Elisa:该方法直接在固相载体上固定酶标记的抗原,待测物与固定的抗原发生反应后,通过添加底物测定待测物的浓度。
与间接Elisa相比,直接Elisa节省了一个环节,因此更简单和快速。
3.竞争性Elisa:该方法适用于待测物是小分子的情况。
竞争性Elisa将待测物与酶标记的抗原竞争与固定抗原结合,通过测定底物的酶活性来测定待测物的浓度。
4.逆转Elisa:该方法常用于检测体内特定抗体的浓度。
逆转Elisa是将固定抗体或抗原加入实验样本中,之后加入酶标记的待测物,最后通过添加底物的酶活性来测定抗体的浓度。
应用Elisa在医学、生物学和生化学研究中广泛应用。
以下是Elisa的几个主要应用领域:1.临床诊断:Elisa可以用于检测和诊断人体内的疾病和感染。
ELISA方法类型及原理

2.1 双抗体夹心法测抗原
酶标抗体
血清样品 或参比品
底物
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连接,形成固相抗体; 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连接,形成固相抗体; 标本中的抗原与固相载体上的抗体结合成固相抗原复合物; 标本中的抗原与固相载体上的抗体结合成固相抗原复合物; 加酶标抗体:使固相免疫复合物上的抗原与酶标抗体结合, 加酶标抗体:使固相免疫复合物上的抗原与酶标抗体结合, 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成正相关; 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成正相关;
2.2 双抗原夹心法测抗体
用特异性抗原进行包被和制备酶结合物。此法中受 用特异性抗原进行包被和制备酶结合物。 检标本不需稀释,可直接用于测定, 检标本不需稀释,可直接用于测定,因此其敏感度相对 高于间接法。乙肝标志物中抗HBsAg的检测常采用本法 高于间接法。乙肝标志物中抗HBsAg的检测常采用本法 HBsAg 。本法关键在于酶标抗原的制备,应根据抗原结构的不 本法关键在于酶标抗原的制备, 寻找合适的标记方法。 同,寻找合适的标记方法。
终止液
固相载体上的酶量就代表特异性抗体的量。 固相载体上的酶量就代表特异性抗体的量。
底物
传染病的诊断。 传染病的诊断。间接法的优点是只要变换包被抗原 就可利用同一酶标抗抗体 同一酶标抗抗体建立检测相应抗体的方法 就可利用同一酶标抗抗体建立检测相应抗体的方法 。
例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 例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 ELISA
1.2
免疫测定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由于各种抗原成份,包括小分子的半抗原, 由于各种抗原成份,包括小分子的半抗原,均
可用以制备特异性的抗血清或单克隆抗体, 可用以制备特异性的抗血清或单克隆抗体,利用此 抗体作为试剂就可检测标本中相应的抗原,因此免 抗体作为试剂就可检测标本中相应的抗原, 疫测定的应用范围极广。 疫测定的应用范围极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LISA的原理和类型1.ELISA的原理ELISA的基础是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
结合在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仍保持其免疫学活性,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学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
在测定时,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或抗原)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
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液体中的其他物质分开。
再加入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也通过反应而结合在固相载体上。
此时固相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呈一定的比例。
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成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故可根据呈色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由于酶的催化效率很高,间接地放大了免疫反应的结果,使测定方法达到很高的敏感度。
2.ELISA的类型ELISA可用于测定抗原,也可用于测定抗体。
在这种测定方法中有三个必要的试剂:(1)固相的抗菌素原或抗体,即"免疫吸附剂"(immunosorbent);(2)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称为"结合物"(conjugate);(3)酶反应的底物。
根据试剂的来源和标本的情况以及检测的具体条件,可设计出各种不同类型的检测方法。
用于临床检验的ELISA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2.2.1双抗体夹心法测抗原双抗体夹心法是检测抗原最常用的方法,操作步骤如下:1)将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联结,形成固相抗体。
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体及杂质。
2)加受检标本,保温反应。
标本中的抗原与固相抗体结合,形成固相抗原抗体复合物。
洗涤除去其他未结合物质。
3)加酶标抗体,保温反应。
固相免疫复合物上的抗原与酶标抗体结合。
彻底洗涤未结合的酶标抗体。
此时固相载体上带有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抗原的量相关。
4)加底物显色。
固相上的酶催化底物成为有色产物。
通过比色,测知标本中抗原的量。
在临床检验中,此法适用于检验各种蛋白质等大分子抗原,例如HBsAg、HBeAg、AFP、hCG等。
只要获得针对受检抗原的异性抗体,就可用于包被固相载体和制备酶结合物而建立此法。
如抗体的来源为抗血清,包被和酶标用的抗体最好分别取自不同种属的动物。
如应用单克隆抗体,一般选择两个针对抗原上不同决定簇的单抗,分别用于包被固相载体和制备酶结合物。
这种双位点夹心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而且可以将受检标本和酶标抗体一起保温反应,作一步检测。
在一步法测定中,当标本中受检抗原的含量很高时,过量抗原分别和固相抗体及酶标抗体结合,而不再形成"夹心复合物"。
类同于沉淀反应中抗原过剩的后带现象,此时反应后显色的吸光值(位于抗原过剩带上)与标准曲线(位于抗体过剩带上)某一抗原浓度的吸光值相同(参见1.3.2,图1-4),如按常法测读,所得结果将低于实际的含量,这种现象被称为钩状效应(hook effect),因为标准曲线到达高峰后呈钩状弯落。
钩状效应严重时,反应甚至可不显色而出现假阴性结果。
因此在使用一步法试剂测定标本中含量可异常增高的物质(例如血清中HBsAg、AFP和尿液hCG等)时,应注意可测范围的最高值。
用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制备此类试剂可削弱钩状效应。
假使在被测分子的不同位点上含有多个相同的决定簇,例如HB sAg的a决定簇,也可用针对此决定的同一单抗分别包被固相和制备酶结合物。
但在HBsA g的检测中应注意亚型问题,HBsAg有adr、adw、ayr、ayw4个亚型,虽然每种亚型均有相同的a决定簇的反应性,这也是用单抗作夹心法应注意的问题。
双抗体夹心法测抗原的另一注意点是类风湿因子(RF)的干扰。
RF是一种自身抗体,多为IgM型,能和多种动物IgG的Fc段结合。
用作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的血清标本中如含有RF,它可充当抗原成份,同时与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结合,表现出假阳性反应。
采用F(ab')或Fab片段作酶结合物的试剂,由于去除了Fc段,从而消除RF的干扰。
双抗体夹心法ELISA试剂是否受RF的影响,已被列为这类试剂的一项考核指标(参见6.2)。
双抗体夹心法适用于测定二价或二价以上的大分子抗原,但不适用于测定半抗原及小分子单价抗原,因其不能形成两位点夹心。
2.2.2 双抗原夹心法测抗体反应模式与双抗体夹心法类似。
用特异性抗原进行包被和制备酶结合物,以检测相应的抗体。
与间接法测抗体的不同之处为以酶标抗原代替酶标抗抗体。
此法中受检标本不需稀释,可直接用于测定,因此其敏感度相对高于间接法。
乙肝标志物中抗HBs的检测常采用本法。
本法关键在于酶标抗原的制备,应根据抗原结构的不同,寻找合适的标记方法。
2.2.3 间接法测抗体间接法是检测抗体常用的方法。
其原理为利用酶标记的抗抗体(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体)以检测与固相抗原结合的受检抗体,故称为间接法(见图2-3)。
操作步骤如下:1)将特异性抗原与固相载体联结,形成固相抗原。
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原及杂质。
2)加稀释的受检血清,保温反应。
血清中的特异抗体与固相抗原结合,形成固相抗原抗体复合物。
经洗涤后,固相载体上只留下特异性抗体,血清中的其他成份在洗涤过程中被洗去。
3)加酶标抗抗体。
可用酶标抗人Ig以检测总抗体,但一般多用酶标抗人IgG检测IgG抗体。
固相免疫复合物中的抗体与酶标抗体抗体结合,从而间接地标记上酶。
洗涤后,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抗体的量正相关。
4)加底物显色本法主要用于对病原体抗体的检测而进行传染病的诊断。
间接法的优点是只要变换包被抗原就可利用同一酶标抗抗体建立检测相应抗体的方法。
间接法成功的关键在于抗原的纯度。
虽然有时用粗提抗原包被也能取得实际有效的结果,但应尽可能予以纯化,以提高试验的特异性。
特别应注意除去能与一般健康人血清发生反应的杂质,例如以E.Coli为工程酶的重组抗原,如其中含有E. Coli成份,很可能与受过E.Coli感染者血甭中的抗E.Coli抗体发生反应。
抗原中也不能含有与酶标抗人Ig反应的物质,例如来自人血浆或人体组织的抗原,如不将其中的Ig去除,试验中也发生假阳性反应。
另外如抗原中含有无关蛋白,也会因竟争吸附而影响包被效果。
间接法中另一种干扰因素为正常血清中所含的高浓度的非特异性。
病人血清中受检的特异性IgG只占总IgG中的一小部分。
IgG的吸附性很强,非特异I gG可直接吸附到固相载体上,有时也可吸附到包被抗原的表面。
因此在间接法中,抗原包被后一般用无关蛋白质(例如牛血清蛋白)再包被一次,以封闭(blocking)固相上的空余间隙。
另外,在检测过程中标本须先行稀释(1:40~1:200),以避免过高的阴性本底影响结果的判断。
2.2.4 竞争法测抗体当抗原材料中的干扰物质不易除去,或不易得到足够的纯化抗原时,可用此法检测特异性抗体。
其原理为标本中的抗体和一定量的酶标抗体竞争与固相抗原结合。
标本中抗体量越多,结合在固相上的酶标抗体愈少,因此阳性反应呈色浅于阴性反应。
如抗原为高纯度的,可直接包被固相。
如抗原中会有干扰物质,直接包被不易成功,可采用捕获包被法,即先包被与固相抗原相应的抗体,然后加入抗原,形成固相抗原。
洗涤除去抗原中的杂质,然后再加标本和酶标抗体进行竞争结合反应。
竞争法测抗体有多种模式,可将标本和酶标抗体与固相抗原竞争结合,抗HBc ELISA一般采用此法。
另一种模式为将标本与抗原一起加入到固相抗体中进行竞争结合,洗涤后再加入酶标抗体,与结合在固相上的抗原反应。
抗HBe的检测一般采用此法。
2.2.5 竞争法测抗原小分子抗原或半抗原因缺乏可作夹心法的两个以上的位点,因此不能用双抗体夹心法进行测定,可以采用竞争法模式。
其原理是标本中的抗原和一定量的酶标抗原竞争与固相抗体结合。
标本中抗原量含量愈多,结合在固相上的酶标抗原愈少,最后的显色也愈浅。
小分子激素、药物等ELISA测定多用此法。
2.2.6 捕获包被法测抗体IgM抗体的检测用于传染病的早期诊断中。
间接法ELISA一般仅适用于检测总抗体或IgG抗体。
如用抗原包被的间接法直接测定IgM抗体,因标本中一般同时存在较高浓度的IgG抗体,后者将竞争结合固相抗原而使一部份IgM抗体不能结合到固相上。
因此如用抗人IgM作为二抗,间接测定IgM抗体,必须先将标本用A蛋白或抗Ig G抗体处理,以除去IgG的干扰。
在临床检验中测定抗体IgM时多采用捕获包被法。
先用抗人I gM抗体包被固相,以捕获血清标本中的IgM(其中包括针对抗原的特异性IgM抗体和非特异性的IgM)。
然后加入抗原,此抗原仅与特异性IgM相结合。
继而加酶标记针对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再与底物作用,呈色即与标本中的IgM成正相关。
此法常用于病毒性感染的早期诊断。
甲型肝炎病毒(HAV)抗体的检测模式见图2-7。
类风湿因子(RF)同样能干扰捕获包被法测定IgM抗体,导致假阳性反应。
因此中和IgG的间接法近来颇受青睐,用这类试剂检测抗CMV IgGM和抗弓形虫IgM抗体已获成功。
2.2.7 ABS-ELISA法ABS为亲和素(avidin)生物素(biotin)系统(system)的略语。
亲和素是一种糖蛋白,分子量60000,每个分子由4个能和生物素结合的亚基组成。
生物素为小分子化合物,分子量244。
用化学方法制成的衍生物素-羟基琥珀酰亚胺酯可与蛋白质和糖等多种类型的大小分子形成生物素标记产物,标记方法颇为简便。
生物素与亲和素的结合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其亲和力较抗原抗体反应大得多,两者一经结合就极为稳定。
由于一个亲和素可与4个生物素分子结合,因此如把ABS与ELISA法可分为酶标记亲和素-生物素(LAB)法和桥联亲和素-生物素(ABC)法两种类型。
两者均以生物素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代替原ELISA系统中的酶标抗体(抗原)。
在LAB中,固相生物素先与不标记的亲和素反应,然后再加酶标记的生物素以进一步提高敏感度。
在早期,亲和素从蛋清中提取,这种卵亲和素为碱性糖蛋白,与聚苯乙烯载体的吸附性很强,用于ELISA中可使本底增高。
从链霉菌中提取的链霉亲和素则无此缺点,在ELISA应用中有替代前者的趋势。
由于ABS-ELISA较普通ELISA多用了两种试剂,增加了操作步骤,在临床检验中ABS-ELIS A应用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