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社会保障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是指为残疾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就业保障等各方面的保障措施和制度。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的一项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存权利,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福利、医疗保障、教育保障、就业保障等方面。
社会福利方面,包括残疾人津贴、残疾人护理补贴、残疾人就业补贴等,旨在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
医疗保障方面,包括残疾人医疗补助、残疾人医疗康复补助等,旨在保障残疾人的身体健康和康复治疗。
教育保障方面,包括残疾人教育补助、残疾人教育培训等,旨在提高残疾人的学习和职业技能水平。
就业保障方面,包括残疾人就业援助、残疾人就业培训等,旨在提高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
除了这些方面的保障措施之外,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还应包括残疾人权益保护、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通过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促进残疾人的全面发展和融入社会,使其享受公平、公正、优质的社会服务和福利待遇,实现“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社会目标。
- 1 -。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对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视也日益增加。
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如残疾人的生活保障、教育保障、医疗保障等方面存在不足。
本文将对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在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活保障不足:部分残疾人由于身体条件限制,无法举家出门,无法获得正常工作,导致生活保障不足。
3. 医疗保障有待提高:部分残疾人由于身体条件限制,需要更高水平的医疗保障,但在一些地区尚未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
以上问题导致了我国残疾人的生活质量较低、生活水平不高。
这些问题需要得到解决,以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实现残疾人的全面融入社会。
二、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的原因分析1. 落后的观念:部分人观念陈旧,认为残疾人是“废人”,不应该获得正常的社会保障。
2. 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相对不够健全,无法满足残疾人的特殊需求。
3. 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地区的资源分配不均,导致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水平参差不齐。
以上原因导致了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的存在,需要针对这些原因进行解决,以推进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
1. 完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使之更加具体、明确,确保残疾人能够获得应有的保障。
2. 宣传教育观念:加强对残疾人的宣传教育工作,改变陈旧的观念,增强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和理解。
3. 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对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的投入力度,确保残疾人能够获得应有的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保障。
4. 建立健全的服务机构:建立健全的残疾人服务机构,提供全方位的残疾人服务,满足残疾人的各种需求。
5. 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对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残疾人的社会保障

3
强化职业康复和就业支持
通过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支持,帮助残疾人融入 职场,提高其自立能力。
国际残疾人社会保障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借鉴国际经验,制定和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法规,为残疾人提供法律保障。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提高保障水平,满足残疾人的基本需求。
医疗救助
为有医疗需求的残疾人 提供医疗费用减免或补 贴,减轻其经济负担。
住房救助
为住房困难的残疾人提 供住房补贴或租房、购 房支持,改善其居住条
件。
教育救助
为有教育需求的残疾人 提供学费减免、奖学金 等支持,促进其教育发
展。
残疾人社会保险
养老保险
为残疾人提供养老保险,确保 其老年生活的基本保障。
医疗保险
为残疾人提供医疗保险,减轻 其医疗费用负担。
工伤保险
为有工作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工 伤保险,保障其工作安全和权 益。
失业保险
为失业的残疾人提供失业保险 金,帮助其度过失业困难时期
。
残疾人社会福利
康复福利
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辅助 器具等支持,提高其生活质量。
文化体育福利
为残疾人提供文化、体育活动等支持,丰富 其精神文化生活。
鼓励社会组织参与残疾人社会保障
发挥社会组织在残疾人社会保障中的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关爱残疾人和助残活动。
THANKS
谢谢
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包括残疾人福利、残疾人保险、残疾人救助等多个方面,覆 盖了残疾人的生活、工作、康复等各个方面。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重要性
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残疾人由于身体或智力上的障碍,往 往面临更大的生活压力和经济困难, 因此需要政府和社会为其提供基本的 生活保障。
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

2、社会救助制度
中国残疾人社会救助制度在法规和政策层面得到了不断完善。政府对生活困 难、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措施。然而,在实际 操作中,部分地区的救助标准尚需提高,且存在救助金发放不及时等问题。
3、康复服务体系
中国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已基本建立,政府通过实施各类康复项目和优惠政 策,为残疾人提供优质的康复服务。然而,在服务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康 复资源不足、服务项目不够丰富等。
3、政策实施效果不佳:有些政策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执行,未能充分发 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资源浪费和社会不公。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制度不完善、思想观念落后、资金不足等。具 体来说:
1、制度层面: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尚在不断完善过程中,部分政策法 规未能跟上时代发展,亟待修订和完善。
2、思想观念:社会上仍存在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导致残疾人难以获得 公平的待遇和尊重。
3、资金投入: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当前政府投入 不足,社会筹资渠道有限,制约了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三、全面构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 系的建议
为了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促进社会公平和谐,我们需要全面构建覆盖城 乡、多元包容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具体建议如下:
1、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制定实施 细则和配套政策,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责任,为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提供 法制保障。
结论
本次演示对美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发现其优点和不 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如样本数据的时效性和区域性限制等,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 度。总之,美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的经验与教训对于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 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概况

职业培训
为残疾人提供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 就业竞争力。
就业服务
建立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提供职业介绍、就业 指导和就业援助等服务,促进残疾人稳定就业。
残疾人教育保障
特殊教育
为残疾儿童提供特殊教育,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 和高等教育等。
我我国将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强化执法力度,确保残疾人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权益保 障。
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和保障水平
我国将逐步扩大残疾人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以满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的建议与措施
1
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政策 执行不力、资金保障不足、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 题。
2
不同地区、不同群体残疾人的保障需求存在差异 ,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提高政策的针对性 和可操作性。
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残疾 人社会保障政策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需要加强 政策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
保障残疾人的权益,减少 社会不公和歧视现象,维 护社会稳定和谐。
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的演变历程
起步阶段
早期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主要关 注救济和福利,以提供基本生活 保障为主。
发展阶段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权意识的提高 ,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开始注重 权利保障和平等参与。
完善阶段
当前,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更加 注重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提供 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
残疾人医疗保障
医疗救助
01
对经济困难的残疾人提供医疗救助,减轻他们的医疗负担。
社会保障部对残疾人的帮助政策

社会保障部对残疾人的帮助政策残疾是一个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残疾人需要特殊的关爱和支持。
为了保障残疾人的权益和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社会保障部制定了一系列的帮助政策。
本文将介绍社会保障部对残疾人的帮助政策,并探讨其对残疾人群体的积极影响。
一、残疾津贴社会保障部通过发放残疾津贴来帮助残疾人。
对于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残疾程度申请津贴。
这些津贴的发放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支持,更是对残疾人群体的一种尊重和关怀。
津贴的额度和标准根据残疾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社会保障部通过设定多个级别的津贴,确保了残疾人所得到的帮助能够与其残疾程度相符。
二、康复服务社会保障部还通过提供康复服务来帮助残疾人恢复并提高功能能力。
康复服务包括康复评估、康复训练、康复辅助器具的提供等。
康复评估旨在全面了解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为其量身定制康复方案;康复训练则通过专业的训练帮助残疾人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康复辅助器具的提供帮助残疾人改善生活质量,并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三、就业保障为了帮助残疾人实现自给自足,社会保障部积极推动残疾人的就业保障政策。
他们在就业过程中享受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其中包括就业培训、职业指导、岗位适配等。
社会保障部鼓励用人单位提供更多的岗位机会给残疾人,并提供财政补贴,降低企业雇佣残疾人的成本。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减轻了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压力。
四、医疗保障残疾人群体往往需要更多的医疗保障和服务,社会保障部重视并关注着残疾人的医疗需求。
他们建立了特殊医疗保障制度,为残疾人提供医疗费用的报销和医疗服务的保障。
这些政策的实施减轻了残疾人群体的医疗负担,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享受到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
五、无障碍改造无障碍改造是社会保障部为残疾人提供的又一项重要的帮助政策。
他们致力于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环境,提高其出行、工作和学习的便利性。
社会保障部通过对公共场所、交通工具、住房等进行无障碍改造,为残疾人创造一个更加友好和包容的社会环境。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是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保障和关怀的重要举措。
下面将详细介绍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的相关内容。
一、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1. 社会保障政策:国家为残疾人制定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等,将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基本的医疗和养老保障,确保其基本生活权益。
2. 残疾人就业援助:国家对残疾人就业进行援助,通过提供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和资金补贴等方式,促进残疾人就业,提高其自我保障能力。
3. 生活补贴: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家还为残疾人提供生活补贴,以弥补其因残疾而导致的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减退,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
4. 康复服务保障:针对残疾人的康复服务,国家建立了康复工作体系,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咨询、康复评估、康复训练和康复辅助器具等服务,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二、关爱服务体系:1. 社区服务中心:国家建立了社区残疾人服务中心,为残疾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心理支持、法律援助等服务,方便残疾人生活,并从中收集残疾人的需求和反馈,为政府制定更好的服务政策提供参考。
2. 教育服务:国家鼓励残疾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提供特殊教育服务,包括提供残疾人教育专业人员、改造学校环境、提供助学金等,确保残疾人接受到优质的教育。
3. 医疗服务:国家建立了残疾人医疗服务网络,为残疾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包括定期的健康体检、疾病治疗和康复治疗等,维护残疾人的身体健康。
4. 心理服务:国家设立残疾人心理咨询中心,为残疾人提供咨询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调整心态、面对困境,提高自我认同感和幸福感。
5. 法律保护:国家制定法律法规,对侵害残疾人权益行为予以打击,并设立残疾人法律援助机构,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其合法权益。
三、改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的措施:1. 完善制度: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建设,包括政策的修订和创新,提高关爱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与福利机制

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与福利机制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与福利机制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残疾人的基本权益、提升其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的共同进步。
本文将从社会保障和福利两个方面探讨残疾人的权益保障与福利机制。
一、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保障公民基本生活和提供社会服务而建立的制度和机制。
对于残疾人来说,社会保障是其基本权益的重要保障,包括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
首先,医疗保障是残疾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应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障制度,为残疾人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这包括残疾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医疗费用的报销和医疗服务的优先权等。
此外,还应加强对残疾人的康复医疗服务,为其提供康复设备和康复治疗。
其次,养老保险是残疾人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
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确保残疾人享受与其他公民相同的养老保险待遇。
此外,针对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可以建立专门的残疾人养老保险制度,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再次,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应鼓励和支持残疾人就业,为其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和工作环境。
对于残疾人失业或遭受工伤的情况,应建立相应的保险制度,保障其基本生活和康复服务。
二、福利机制福利机制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残疾人提供的各类福利和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旨在改善残疾人的生活条件、促进其全面发展和融入社会。
首先,教育福利是残疾人福利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应加大对残疾人教育的投入,提供优质的特殊教育服务。
这包括建立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和班级,培养专业的特殊教育教师,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和辅助工具。
其次,就业福利是残疾人福利机制的关键内容。
国家应出台鼓励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援助。
同时,鼓励用人单位积极招收残疾人,提供适应其特殊需求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
再次,社会参与福利是残疾人福利机制的核心目标。
国家应加强残疾人的社会融合和参与,提供公共设施的无障碍化改造,鼓励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和公益事业,营造一个包容和共享的社会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保险系列法
石油经济危机
发展中国家开始建立社保制度
•第4页
瑞典的残疾人保障制度
•第5页
瑞典的残疾人保障制度
瑞典 瑞典的社会保障 “从摇篮到坟墓” 普遍性、统一性、公平性 高税收、高福利
•第6页
残疾人保障的法律体系
……
《反歧视法》
《工作
环境法》 《特定功能
1977
障碍人士
援助服务法》
居家 服务
家庭助理(身、智、精、儿) 日间服务(身、智、精、儿) 短期入住(身、智、精、儿)
集体之家(身、智)
设施 服务
重症障碍儿童(儿) 疗护设施(身) 更生设施(身、智)
授产设施(身、智、精) 福利工厂(身、智、精) 通勤宿舍(智) 福利院(身、智、精) 生活训练设施(精)
居家服务 日间服务 入住服务
考虑特殊需求,包括出行补贴、车辆补贴、房屋改造补贴、教育帮助补贴、清 洁服务补贴等
照料津贴
长期持续患有残疾并且每周需要他人帮助处理基本日常生活事务(如洗漱、穿 衣、吃饭、交流和移动等)可以申请照料津贴
基准额度(252-282瑞典克郎);每年评估调整;自由支配
其他津贴
残疾儿童父母的十天特别假期;一个地方的短期旅行等
• Ed Robert 和独立生活中心 • 示威活动和1973年的康复法 • Wade Blank和残疾人无障碍公共交通协会
•第20页
海报儿童
“残疾人既不是怜悯的对象,也不是值得崇拜的 英雄,他们只是想方设法想过上正常生活的人。”
•第21页
美国残疾人保障制度框架
《美国残疾人法》1990年 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 就业 医疗康复 生活照料
< 自立支援法实施后提供的服务>
社会救济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公共卫生和医疗 老人保健 狭义的社会保障 抚恤金 战争受害者援救 住房政策 雇佣政策
•第33页
日本残疾人保障制度框架
福利津贴
特别残疾人津贴、残疾儿童福利津贴、福利津贴、抚养特别儿童津贴等 社会保险
年金制度:
一般性制度安排 1、残疾基础年金 2、残疾厚生年金 3、残疾共济年金
政府的要求: •残疾雇员中至少有40%就业特别困难的人; •每年有6%的雇员能够在普通劳动力市场上找到工作,同时补员,作为流动培训场所; •要有经济效益,并且不得在工作紧缺时解雇残疾人。
•第14页
无障碍设施
通用设计理念
21世纪初,《从病人到公民》 2007年,“方便所有人的设计” 2008年,“通行便利目标”
•私人照料公司提供 •志愿者和非营利组织提供 •家庭成员或邻居亲友提供
•第28页
残疾人的生活照料
重度残疾人生活照料 护理院照料 社区居所照料 家庭照料 收容所照料
可以申请医疗补助金
私营,形式多样 无补贴 公办的收容机构,数量在减少
•第29页
总结
人道主义+权利主义+自由主义 法制
美国文化的产物
•第30页
•第25页
医疗康复
1973年,美国国会通过《残疾人康复法》 联邦康复服务署为法定主管机关 地方政府设立职业康复机构执行康复计划 中央补助80%经费 负责所有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培训服务
•第26页
就业
禁止就业歧视 “合理调整”与“过度负担”原则 就业安置模式
庇护工场、支持性就业、自主就业
《残疾人对策基本法》(1993) 《身体障碍者福利法》(1949) 《精神薄弱者福利法》(1960)
(《智力障碍者福利法》 )
《特殊儿童抚养补贴法》
《障碍者自立支援法》(2005) ……
•第35页
各省厅(部委)针对身体障碍者的措施
部门 内阁府 警察厅
总务省 法务省
分工
相关法令
《障碍者基本计划》的制定、宣传 及推广活动等
雇主
公共交通署
住建规划 委员会
健康福利 残疾人 委员会 政策协调局
独立生活 研究院
•第16页
总结
分年龄段、与劳动能力和身体状况紧密相关 政策间紧密衔接、无缝隙 政策的瞄准性高 充分考虑残疾人的需求、个性化服务
•第17页
美国的残疾人保障制度
•第18页
美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历史
•殖民时期 和建国初期
特殊性制度安排 4、特别残疾支付金
社会救助 最低生活保障 医疗救助
医疗制度: 一般性制度安排 1、健康保险与介护保险 2、国民健康保险 3、劳动工伤保险 特殊性制度安排 4、残疾自立支援医疗制度
•第34页
日本残疾人保障法律体系
日本儿童福利制度 最为核心的内容
对有精神或身体残疾的儿童支 付的特别儿童抚养津贴; 对精神或身体有重度残疾的儿 童支付的残疾儿童福利津贴; 对精神或身体有显著的重度残 疾的儿童支付的特别残疾人津贴
1994
残疾人 权益
《残疾人 巡视官法》
1994
《规划 和建筑法》
《残疾补贴和
《社会 护理补贴法》
服务法》
1998
1982
•第7页
瑞典残疾人保障制度内容
社会保险 残疾人津贴 医疗康复 残疾人教育 残疾人就业 无障碍设施 残疾人服务
•第8页
社会保险
残疾人的社会保险
2003年前:残疾年金 2003年以后:疾病补偿
亚洲及西方社会残疾人保障制度
谢 琼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
内容提要
瑞典的残疾人保障制度 美国的残疾人保障制度 日本的残疾人保障制度 香港地区的残疾人保障制度
•第2页
认识残疾
残疾与非残疾
残疾的理论模型 个体模型:将残疾界定为残疾者的个人问题
身心分离;道德模型;社会达尔文主义模型;优生学模型;医学模型
财务省 稳步科学省
厚生劳动省
国税的优惠措施等
特别支援教育;委托医疗、福利器 材的研究开发等
障碍的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各 种福利措施;生活保障;医 疗措施;雇佣对策、职业训 练;工伤补偿等
对障碍者关怀融入农村建设、改善
所得税法、消费税法、遗产税法、租税特别处置法、关税定率 法等
学校教育法、盲校·聋校及养护学校等就学奖励法、学校保健 法等
高等教育
设全 有民 特免 殊费 成教 人育 高, 教直 院至 校博
士
特别扶助
国专特 家设设 负援特 责助殊 残服教 疾务育 人委援 教员助 育会中
心
•第12页
残疾人就业
全员就业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签订行动合同 •提高残疾劳动者技能素质
基础技能、工作能力和场所适应性
残 疾 残疾人补贴
人
就
业 补
安置就业补贴
母子保健法、儿童福利法、身体障碍者福利法、智力障碍者福
利法、有关精神保障及精神障碍者福利法、有关特别儿
童抚养津贴支给法律、战伤病者特别援护法、生活保护
法、国民年金法、国民健康法、障碍者雇佣促进法、职
业安定法、工伤保险法等
•第36页
《障碍者自立支援法》
•第37页
《自立支援法》实施前后的制度变化
<以前制度提供的服务>
个人安置;小组安置; 机动工作小组;小型企业模式
效果并不理想:就业率不升反降 原因何在?
•第27页
残疾人的生活照料
老年残疾人生活照料
•护护理理院院 •长长期期照照料老老年年护护理理中中心心 家庭照顾
•严重行为障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 人 •医疗性照顾,价格昂贵
•种类多样,有日托、全托、活动社区、 临终关怀等
日本的残疾人保障制度
•第31页
背景介绍
日本 严重老龄化、高福利(福祉) 社会福利六法
生活保护法 儿童福利法 身体障碍者福利法 精神薄弱者福利法 老人福利法 单亲家庭福利法
社会保障体系
•第32页
日本的社会保障体系
“国民皆保险、国民皆年金”
狭义的社会保障
广义的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相关制度
降至75%,后转入疾病补偿,继续享受医疗待遇
•临时性待遇:与疾病待遇相同 •永久性待遇:100%丧失劳力,领取100%原工资; 6.7%-99%的,按[评估等级支付,每年调整
失业保险
•选择性的失业保险 •强制性的失业保险
•第9页
残疾人津贴
残疾津贴
年满19岁、需要帮助和额外支出的残疾人;申请时需要出具医生开出的有障碍 证明;数额根据残疾程度和支出需要,一般是基准额度的36%、53%和69%; 每月发放。
《障碍者基本法》
设置视觉障碍者信号、确保障碍者 停车场所、车辆驾驶问题的 咨询
社会资本建设重点计划法 交通安全设施等建设事业促进法、道路交通法等
公共事业费的减免、地方税收优惠 等
放送法、有线电视放送法、电讯法、有利于身体障碍者利用电 讯法等
地方税收
设置人权咨询处
外务省
障碍者康复训练领域的技术协作等 国际协作机构法
社会模型:将残疾归咎于环境,这一环境由各种不同的事物组成,如
自然环境、人造环境、社会机构、社会价值观、人和残疾文化。
压迫模型;多元主义模型;社会建构模型
各种模型共存
•第3页
认识社会保障制度
1601年,英国 《济贫法》 1884年,德国
1945年,英国 贝弗里奇报告
1973年,资本主义2欧0洲08主年权,债务危机
行动补贴
•收入相关+保障性补偿,替代率64%, •根据残疾程度申请75%、50%和25% •低收入和无收入者申请保障性补偿 •用于积极性活动,包括治疗、康复和各种与残 疾有关的活动
•由特殊需要的还可申请特殊补偿
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