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中心危急值报告制度

合集下载

危急值报告制度(定义、目的、范围)

危急值报告制度(定义、目的、范围)

“危急值”报告制度一、“危急值”的定义“危急值”,(Critical Values)是指当这种检验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

“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2.“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1 3.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三、“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1.心电检查(1)心脏停搏。

(2)急性心肌缺血。

(3)急性心肌损伤。

(4)急性心肌梗死。

(5)致命性心律失常。

①心室扑动、颤动。

②室性心动过速。

③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

④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

⑤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

⑥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

⑦二度Ⅱ型及二度Ⅱ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

⑧心室率小于40次/分的心动过缓。

⑨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

2.医学影像检查(I)CT检查①严重的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②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

③脑疝、急性脑积水。

④颅脑CT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

⑤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CT,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与近期片对比超过15%以上。

⑥肝内古位性病变。

⑦急性胆道梗阻。

⑧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⑨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

(2)内镜检查①食管或胃底重度静脉曲张和/或明显出血点和/或红色征阳性和/或活动性出血。

②胃血管畸形、消化性溃疡引起消化道出血。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①心室扑动、颤动;
②室性心动过速;
③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
④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
⑤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
⑥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
⑦二度II型及二度II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
⑧心室率小于40次/分的心动过缓;
⑨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
.
“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二)医学影像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
血氨
NH3
umol/l
175
白蛋白
ALB
g/l
100
血糖
Bs
mmol/l 2.2
22.2
.
“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项目名称 英文缩写 单位
低值
高值
血钾
K
血钠
Na
血钙
Ca
血乳酸
LAC
血淀粉酶
AMY
mmol/l mmol/l mmol/l mmol/l u/l
2.8 120 1.75
6.2 160 3.5 5 正常3倍以上
锥体粉碎性骨折压迫硬膜囊。
3、呼吸系统:
①气管、支气管异物;
②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
③肺栓塞、肺梗死
.
“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4、循环系统:
①心包填塞、纵隔摆动;
②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5、消化系统:
①食道异物;
②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
③急性胆道梗阻;
④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⑤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
kpa
碳分压
2.66
7.98
动脉血氧分 Po2 压
5.985
碳酸氢盐
hco3ˉ
mmol/l

危急值报告与管理制度

危急值报告与管理制度

危急值报告与管理制度1.目的保证危急值的及时、有效处置,保障患者安全。

2.范围适用临床科室、检验科、放射科、病理科、超声科、心电图室、内镜室、床旁检查、POCT。

3.定义3.1危急值:当某种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正处于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3.2 床旁检查:指患者无法离开病床而发展的一系列辅助检查,方便患者即时在病床上检查,包括床旁超声检查、床旁心电检查、床旁X线检查等。

3.3 POCT,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指在病人旁边进行的临床检测(床边检测bedside testing)。

3.4危急值报告方:检验科、放射科、病理科、超声科、功能科、内镜室、临床科室等有资质的医务人员。

3.5 危急值接收方:门/急诊科室、临床科室、健康体检中心等有资质的医护人员。

4.权责4.1报告者:应严格按照各类危急值的指标范围认真核查,发现后5分钟内报告到临床科室,并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完成记录。

4.2接收者:应将危急值信息准确记录于《危急值接收登记本》,并于5分钟内向管床医生/值班医生报告危急值。

4.3医生:应在接到报告10分钟内查视患者,必要时给予相应处置,在处置结束后6小时内记录在危急值病程记录中。

14.4医务科:负责危急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质量持续改进。

5.内容5.1报告方科室发现危急值后处理流程:5.1.1报告方科室对门诊患者危急值处理流程:■报告方科室工作人员复查/复核确定危急值。

■门诊时间,报告方应在发现危急值后(5分钟内)通知门诊部护士。

非门诊时间,报告急诊科护士(电话:)。

报告方报告时需告知对方:患者姓名+出生日期、门诊号、检验或检查项目名称、结果、检验或检查人员姓名和工号等。

血液透析科危急值直接报告至血液透析科。

■报告方需按《危急值登记本》要求详细记录:报告时间、患者姓名+出生日期、门诊号、检验或检查项目名称、结果(包括记录复查/复核结果)、接收人姓名和工号等。

危急值上报及管理制度

危急值上报及管理制度

危急值上报及管理制度1. 简介危急值是指患者体检结果或病情发展出现异常且需要立即采取行动的情况。

危急值上报及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了保障患者安全、有效应对危急情况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流程。

2. 目的危急值上报及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 - 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危急情况,减少患者因延误诊治而产生的风险; - 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增强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 - 完善医疗机构内部的危急值处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3. 危急值上报流程危急值上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3.1 检测及分析当患者体检结果或病情发展出现异常时,首先由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检测和分析,确认是否为危急值情况。

3.2 确定危急值标准医疗机构应制定明确的危急值标准,并在相关部门和人员中广泛宣传和教育,确保每位医务人员都清楚了解何为危急值,并能准确判断。

3.3 上报危急值当检测结果确认为危急值时,医务人员应立即上报给相关负责人或部门。

上报方式可以是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但必须确保及时有效。

3.4 接收及确认相关负责人或部门在接收到危急值上报后,应迅速进行确认,并按照制定的流程进行处理。

3.5 处理与跟进相关负责人或部门根据危急值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必要时可以召集专家团队进行讨论和决策。

同时,负责人或部门应及时跟进危急值的处理进展,并向上级报告情况。

3.6 反馈及记录处理完危急值后,相关负责人或部门应及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医务人员,并将处理过程和结果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以备后续查阅和评估。

4. 危急值管理制度为了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危急值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和流程:4.1 制定管理规定医疗机构应制定明确的危急值管理规定,包括危急值的界定、上报流程、处理流程、责任分工等内容,确保各部门和人员能够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4.2 培训和教育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危急值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危急值识别能力和应对能力,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一、危急值的定义:“危急值”通常指某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已处于危险边缘。

此时,如果临床医师能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有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这种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检查结果数值称为“危急值”。

二、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门、急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如有可疑“危急值”存在时,应详细记录患者的联系方式;在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前,应结合临床情况,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报告,必要时与有关人员一起确认标本采取、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以确定是否要重新复检。

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检查(验)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门、急诊医生,由门、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领取报告单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医务科报告,非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

必要时门诊部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

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三、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一)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和检验过程是否正常,核查标本是否有错,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临床及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将检查(验)结果发出,立即电话通知住院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同时报告本科室负责人或相关人员,并做好“危急值”详细登记。

(二)临床医生和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

如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应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检验科应重新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临床科室应立即派人取回报告,并及时将报告交管床医生或值班医生。

管床医生或值班医生接报告后,应根据该患者的病情,结合“危急值”的报告结果,对该患者的病情做进一步了解,对“危急值”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汇报上级医师或科主任。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报告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报告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报告流程一、“危急值”的定义“危急值"(CriticalValues)是指当这种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一)“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患者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三)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三、“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等。

(二)心电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1.心脏停搏2.急性心肌缺血3.急性心肌损伤4.急性心肌梗死5.致命性心律失常①心室扑动、颤动②室性心动过速③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④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⑤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⑥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⑦6度II型及二度II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⑧心室率小于40次/分的心动过缓⑨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

(三)医学影像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1.中枢神经系统①严重的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②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③脑疝、急性脑积水④颅脑CT或MRl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⑤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CT或MRl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与近期片对比超过15以上。

体检中心危急值报告全套流程图

体检中心危急值报告全套流程图

《“危急值”报告工作制度及流程》的通知各临床、医技科室:为加强技检科室、临床科室对“危急值”报告、登记的管理工作,保证“危急值”及时反馈、报告到临床医师,以便临床医师采取即时、有效的处置措施,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

经广泛征求科室意见后,现将《“危急值”报告工作制度及流程》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并遵照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情况及问题,请及时反馈到医务科,以便及时修订相关制度与流程。

附件:1.“危急值”报告工作制度2.“危急值”登记报告流程3.“危急值”项目表(含检验科、放射科、功能科、胃肠镜室)4.“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二○一四年一月一日“危急值”报告工作制度1、“危急值”报告实行“谁发现谁报告”的原则。

2、医技科室人员在“危急值”报告前,应当做必要的验证,排除干扰,以免误报信息。

3、医技科室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后,应当立即用电话将“危急值”结果通知病区医护人员或门诊主诊医师。

4、临床科室接电话人员在确认危急值无误后,应立即将“危急值”结果转告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

5、临床医生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当及时结合病情,对“危急值”进行分析、验证。

若与临床症状不符,要关注样本的留取是否存在缺陷,必要时应当重取标本进行复查;如果临床症状与检验结果相符,应迅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6、技检科室、临床科室报告、接获、处置“危急值”的人员,应当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详细记录:检验日期/时间、患者姓名、病案号/床号、危急值检查项目与报告结果、报告科室、报告人、接电话人、接电话时间、主管医师/值班医师、处理情况等项目。

7、临床、医技科室应当人人掌握“危急值”范围与报告、处置程序。

8、临床、医技科室的科主任、护士长是“危急值”报告、登记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当经常检查“危急值”报告、登记和处置的执行。

9、科主任或科室质控医师应当及时追踪、督查主管医师/值班医师对“危急值”的处置情况,以确保干预措施或治疗落实到位,并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的复核栏签名。

体检中心危急值报告制度

体检中心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定义
危急值”(Critical Values)是指某项或某类检验异常结果,而当这种检验异常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体检中心“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科室检出“危急值”后,立即打电话向体检中心相关人员或主任报告。

体检中心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需立即通知病人速来医院接受紧急诊治,并帮助病人联系合适的医生,医生在了解情况后应先行给予该病人必要的诊治。

体检中心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医护人员接获电话通知的患者的“危急值”结果时,必须进行复述确认后方可提供给医生使用。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

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

各岗位工作人员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

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检验“危急值”报告项目和警戒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急值定义
危急值”(Critical Values)是指某项或某类检验异常结果,而当这种检验异常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体检中心“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科室检出“危急值”后,立即打电话向体检中心相关人员或主任报告。

体检中心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需立即通知病人速来医院接受紧急诊治,并帮助病人联系合适的医生,医生在了解情况后应先行给予该病人必要的诊治。

体检中心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医护人员接获电话通知的患者的“危急值”结果时,必须进行复述确认后方可提供给医生使用。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

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

各岗位工作人员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

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检验“危急值”报告项目和警戒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