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压载水管理指南

合集下载

压载水安全操作规程

压载水安全操作规程

压载水安全操作规程
一、范围:码头船舶压载水是指压水调整水尺进坞的压载水,不包括舱室试漏等的压水。

二、压载水厂、船双方共同工作:
1、压水时,厂、船双方要互相沟通,明确双方工作及责任。

2、共同确认压载舱已具备压载水条件。

三、厂方负责压水:
1、船舶在码头修理,厂方负责压载水时,由工程部安排生产服务车间负责落实。

2、生产服务车间需填写《菠萝庙船厂码头船舶压载水申请审批表》报安保部、工程部和船方主管审批后,方可进行。

3、对于要压载水的船舶舱室,工程部总管要先安排相关部门人员检查管路、阀门等必须完好,已拆开的必须装复,以保证压载水不串管、串舱。

否则,不能安排压水。

4、必要时,工程总管还要安排看阀或查漏人员全程跟踪检查。

5、生产服务车间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压载水的工作,及时监控水尺变化,发现不正常的情况及时停止压水并报告。

6、如在压载水过程中有船旁板割换,必须保证能满足
《船旁割换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要求。

7、安保部安保主管、车间安保员等要加强巡查,督促责任人工作到位。

四、船方协助自压水
1、船舶在码头修理,船方协助压载水时(即船方启动船上压载泵压水),由船方大副或指定人员负责组织自压工作。

2、由工程主管填写《菠萝庙船厂码头船舶压载水申请审批表》,填妥并签名后交厂安保部、工程部及船方审批后,方可进行自压水。

4、船方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压载水工作,及时监控水尺变化,发现不正常情况停止压水并采取措施及通知厂方。

5、如船方自压水影响到船旁割换板,则厂、船双方通过协商、沟通,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压水。

6、厂、船双方相关部门及人员要加强巡查。

船长经验:澳大利亚HAYPOINT港操作事项

船长经验:澳大利亚HAYPOINT港操作事项

船长经验:澳大利亚HAYPOINT港操作事项我船1833航次GWANGYANG空放澳大利亚HAYPOINT港装煤, HAYPOINT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煤港,这里码头非常繁忙,我船进港时锚地有近四十条船侯泊。

现小结我船本次HAYPOINT港口操作事项留作日后参考。

一、航路概况:从JOMARDENTRANCE到HAYPOINT有两条航路可走,一条走PALM PASSAGE另一条走HYDROGRAPHERSPASSAGE,HYDROGRAPHERSPASSAGE比PALMPASSAGE少142海里但必须上引水,所以要在油耗-时间-租金和引航费用等作综合对比进行选择,我船进走的HYDROGRAPHERSPASSAGE具体航路是U(REEFVTSREPORTPOINT-BLOSSOM) VIAHYDROGRAPHERSPASSAGETOY3(REEFVTSREPORTPOINT-HAYPOINTNE)出走的是PALM PASSAGE 具体航路是Y3VIAINNERTWO WAYROADTO R(REEFVTS REPORTPOINT-PALMPASSAGE)二、海上抵港准备:1)文件:抵达澳洲之前代理将通过邮件发送大量AMASA通函和港口操作相关文件报表等船舶收到邮件后对通函和港口规章要组织学习,现大致罗列如下:AMASA通函:(a)MN12/2006Ship operational discharge positions from 'nearestland'(垃圾的处理中NEARRSTLAND的认定)(b)MN14/2011Helicopter operations(c)MN13/2014Means of embarkation and disembarkation from ships in port(登船通道-舷梯)(d)MN13/2016Receiving Maritime Safety Information(e)MN17/2016Maximum period of ship board service for seafarers(最长服务时间不得超过 11个月)(f)MN18/2016Danger with the use of weighted heavinglines(撇缆的相关规定)(g)MN12/2017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rescue boat outboard motors(外挂式救助艇艇机的测试)MASTREP and Australian Mandatory Reporting港口文件How to make fast a tugs linegard-DangerousheavinglinesPILOTHELICOPTERSAFETYCOMPLIANCECHECKLIST-PORTOFHAYPOINTMOORING LINE MANAGEMENT 系泊缆绳要求VTSpre-arrivaldraftinfo.wordformat.VTSpre-arrivalform-port of haypoint.excelformat.TERMINALINFORMATION移民局海关CUSTOMS FORMForm3B-INWARDS/OUTWARDSCREWREPORT进出港首字母顺序排列的船员名单Form13-SHIPPRE-ARRIVALREPORTForm3B 13抵港前七天递交Form5-4REPORTOFSHIP’SSTORES抵港前两天递交卫生检疫QUARANTINE PREARRIVAL FORMSMARS-BALLASTWATER换好压载水递交MARS-PAR抵港96-12小时递交以上两表的第二份的BSD通过时间即FreePratiqueGranted时间,非常重要,关系到船舶是否批准靠泊。

澳大利亚沿海城市的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澳大利亚沿海城市的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澳大利亚沿海城市的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沿海国家,拥有许多美丽的沿海城市,这些城市的繁荣离不开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澳大利亚的水资源正面临严重的挑战。

因此,保护和管理水资源成为了当务之急。

首先,要保护和管理水资源,需要加强对水的监测和调查。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且地理复杂,水资源的分布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

因此,了解每个地区的水资源状况,成为制定合理的管理和保护策略的前提。

通过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系统,可以实时了解水资源的供需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应对不足或过剩的问题。

其次,要保护和管理水资源,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水污染。

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工业发展程度较高,水污染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因此,加强水污染的监管和治理,成为保护水资源的关键。

我们可以通过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加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以及推行节水措施来减少水污染。

此外,公众教育也非常重要,只有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水污染的发生。

另外,要保护和管理水资源,需要改变人们的用水习惯和观念。

澳大利亚是一个干旱地区,水资源本来就是有限的。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应该节约使用。

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推行用水收费制度,并鼓励人们使用节水设备和技术。

同时,也要加强对农业和工业用水的管理,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最后,要保护和管理水资源,需要进行跨部门的合作和协调。

水资源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到许多不同的部门和利益相关者。

只有各方共同合作,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地解决水资源问题。

政府应当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形成统一的政策和管理体系,同时也要积极引入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共同推进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总之,澳大利亚沿海城市的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紧迫的问题。

需要加强对水的监测和调查,减少水污染,改变人们的用水习惯和观念,以及进行跨部门的合作和协调。

澳大利亚港口压载水管理检查注意事项

澳大利亚港口压载水管理检查注意事项

澳大利亚港口压载水管理检查注意事项船行澳大利亚,需要特别注意其相关船舶压载水管理的新要求。

澳大利亚制定了“2015年生物安全法”(the Biosecurity Act 2015),自2016年6月16日起正式生效,2017年又对该法规进行了修正补充,规定了对从事国际航行船舶压载水管理的新要求。

安全法规定:凡是从澳大利亚领海水域之外的港口和沿海水域获取的压载水都是高危的,只有当压载水的生物威胁经过认可的方法处理之后才能在澳大利亚水域排放,另外船舶还必须遵守个别州制定的关于压载水管理方面的法律规定。

如果想要在澳大利亚水域排放压载水就必须提交压载水报告,报告必须在到港前24H-96H提交,压载水报告可以在线填写,如果船舶无法上网可以选择填写离线报告,离线报告可以从.au/biosecurity/avm/vessels/mars/mars-offline-forms这个网址获取,不过一般代理会发到船上,报告填好之后通过***************************.au这个邮箱发送到Maritime National Coordination Centre,或者通过代理转发。

如果发现压载水报告有错误或不完整的地方就需要立刻重新提交一份。

下面是关于压载水报告涉及的重点内容。

Key points安全法规定不管在澳大利亚水域装载压载水或排放压载水都要做好记录并且把记录保存好以备检查,记录可以是电子档也可以是纸质的。

压载水操作的记录应该与航海日志、轮机日志、纸质海图或电子海图做的标记一致。

安全法一共规定了五种可以被采纳的压载水管理方法:1)压载水置换;2)将压载水排至认可的岸上接收设备;3)采用国际海事组织形式认可的压载水管理系统;4)将高风险压载水留在船上;5)采用低风险压载水。

对于我们船舶而言,采用第一种和第三种方法比较多,现就这两种方法说一下。

对于第一种方法必须满足95%的压载水得到置换并且要尽可能远离陆地如不能满足则必须距离最近陆地12海里以上且水深不小于50米,置换过程中要记录好采用方法、起始时间、坐标及海图水深等。

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经验

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经验

十分重视加强对水资源 的管理工作 ,通过完 善体制机制 、 符合审批要求而又无异议 的取水单位发放许可证 。 ( ) 三 通过充分协商机制 , 对流域实施综合管理 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体 系 , 充分运用经 济手段 , 提高水 资

源利用效率 , 重视科研 开发 , 广泛利用节水技 术 , 实行用水
( ) 一 管理机构分级负责 , 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
向部长理事会 就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 澳大利亚水 资源属 国家所有 , 实行区域 管理和流域管 是分配流域水资源 , 实施水资源管理策 略 , 包括提供资金 和框 架文 理相结合的管理体 系, 管理机 构分联邦 、 和地方政府三 咨询意见 , 州 负责调查 级。联邦政府成立了由联邦政府总理任主任的水资源管理 件 。社 区咨询委员会是部长理事会 的咨询机构 ,
澳大利 亚联邦政府对跨行政 区域( 的河 流实行流域 州)
如墨累河一达令河流域管理 委员会是全 国最大 管制 , 强化宣传 教育 , 提高全 民节水 意识 , 取得 了显著成 综合管理 , 流域管理机构。流域管理机构设 有流域 部长理事会 、 流域 效 。其中一些好 的经验 和做法 , 值得我们借鉴参考。
工程而异 。水利 工程的水价不仅要受到政府 的控制 , 而且
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 澳大利亚政府积极推进水 要与用水户协商一致 。总的目标是 , 通过 1 年努力使工程 5
价制度改革 , 充分运用水价等经济手段促进供水业 的良眭 具备独立生存 的能力 。 循环 , 取得了 良好的效果 。在澳大利亚每年消耗 16 立 4亿 方米 的水 中,0 7%用于农业 灌溉 , 1 2 %用于城 市和工业 用 水 。0世纪 9 年代以来 , 2 0 澳大利亚对水价制度进行了较大 的改革 , 各地新水价政策的制订和供水企业化是 同步进行

压载水管理公约

压载水管理公约

压载水管理公约随着船舶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压载水这一概念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

压载水是指在船舶航行过程中,为了保持船身平衡而加注的水。

虽然压载水在航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法规和公约。

本文将介绍压载水管理公约的相关信息。

一、压载水的环境问题加注压载水会给海洋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首先,压载水中含有大量的生物体和微生物,这些生物体可能会对当地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其次,压载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如石油、有机物、重金属等,这些物质可能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此外,压载水的排放也可能会导致当地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发生变化,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二、压载水管理公约的背景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法规和公约。

其中,压载水管理公约是重要的国际公约之一。

该公约于1991年由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旨在规范船舶压载水的管理和处理。

三、压载水管理公约的内容压载水管理公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压载水的管理该公约规定,船舶必须对压载水进行管理和监测。

船舶在加注和排放压载水时,必须遵守相关的规定和标准。

此外,船舶必须配备相应的设备和系统,以便对压载水进行监测和处理。

2. 压载水的处理该公约规定,船舶必须对压载水进行处理,以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船舶必须采用有效的处理方式,如生物处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等。

船舶在处理压载水时,必须遵守相关的规定和标准,并且需要对处理后的水进行监测和检测。

3. 压载水的排放该公约规定,船舶在排放压载水时,必须遵守相关的规定和标准。

船舶必须在规定的区域内排放压载水,并且需要对排放的水进行监测和检测。

此外,船舶必须在压载水排放前,通知相关的港口和海事机构。

四、国际社会的反应压载水管理公约的出台,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纷纷加入该公约,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澳大利亚水政策

澳大利亚水政策

水资源短缺是困扰当今世界各国政府的主要问题之一.澳大利亚政府在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方面进行了深入有益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如澳大利亚联邦政务院的水改革方案和墨累-达令河(Murray-Darlin)流域水资源的调配“封顶”决策,以及对水权界定和定价、交易系数确定和市场机制的制定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1 澳大利亚水资源的基本情况澳大利亚大陆四面环水,分为东部山区、中部平原区和西部高原区.全国平均年地表径流总量约4400亿m3,每年可获得的有效地表水约1176亿m3,可利用率约26.7%,目前已利用150亿m3,占可开发量的13%.地下水储量年估算约1320亿m3,年可开来水量为703亿m3,现已利用的约为25亿m3,利用率为3.5%.澳大利亚水资源主要有以下特点:a.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较多.澳大利亚以人均水资源量18743m3位居世界前50名,是人均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但澳大利亚国土辽阔,且蒸发量大,相对于768万km2的土地来说,又是相对缺水的国家.b.地区分布不均.澳大利亚平均年降水量约为460mm,降水的地区分布不均,且年内、年际分配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冬春之间,占全年总量的2/3.降水量年际变化也很大,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时断时续.从澳大利亚1995~1996年水资源利用看,畜牧业用水占35%,农业用水约占27%~28%,工业及其他用水占26%(采矿为主),城市用水占12%.2 澳大利亚的水管理2.1 水管理体制澳大利亚水管理大体上分为联邦、州和地方三级,但基本上以州为主,流域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社会与民间组织也积极参与管理.成立于1963年的水资源理事会是该国水资源方面的最高组织,由联邦、州和北部地区的部长组成,联邦国家开发部长任主席.理事会下属若干专业委员会,这些专业委员会从下属各水管理局以及有关的地方其他政府机构中抽调人员组成.理事会成立以来,在制定全国水资源评价规划,研究全国性的关于水的重大课题计划,制定全国水资源管理办法、协议,制定全国饮用水标准,安排和组织有关水的各种会议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澳大利亚各州对水资源管理是自治的,各州都有自己的水法及水资源委员会或类似的机构,尽管机构名称不尽相同,但基本职责是一致的,都根据水法,负责水资源的评价、规划、分配、监督和开发利用,建设州内所有与水有关的工程,如供水、灌溉、排水、河道整治等.2.2 流域管理流域管理是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和经验.墨累-达令河流域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流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域之一.该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水资源状况的变化对加强流域管理的客观要求.最初的流域管理从1863年墨尔本会议开始,那时水的问题还不突出,州与州合作愿望还不很强烈,对流域水问题进行统筹考虑的意识还不强.19世纪末,人口主要聚居区发生了严重干旱和用水冲突,该流域连续7年发生了大旱,严重的水资源矛盾迫使三个州走到一起共商水资源治理开发问题.1902在科罗瓦非政府组织会议上达成了一个综合开发流域的可操作性协议的意向,成立墨累河委员会,负责分水协议的执行.在此后的60多年里,流域管理走上了稳定发展的轨道.在分水协议的指导下,流域水资源得到较好的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支撑了流域内经济社会持续60年的大发展,使这一地区成为澳大利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农业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41%.但是,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水资源的粗放利用,水污染和土地盐碱化等环境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流域委员会对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重新评估,强化了保护方面的责任,加强了各方面的协调与配合,达成了控制流域协议.1993年契约各方政府通过墨累-达令河流域法案.墨累-达令河流域协议,通过促进和统一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希望达到平等、高效、可持续利用流域水、土和其他资源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建立了三个层次的组织机构:墨累-达令河流域部长级会议、墨累-达令河流域委员会和公众咨询协会.这三个机构分工明确,相互衔接,互相配合,比较有效地进行了流域水资源的管理.流域在各州内的管理职能由各州相关的政府机构承担,最终与灌溉协会或供水公司相衔接.流域各级水服务机构均向公众公布年度财务报告和供水价格测算结果,宣传水知识和有关信息,以便公众能真正参与管理.2.3水利工程管理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是水利设施得以安全运行和有效发挥效益的重要保证.怎样确保水利的良性运行?如何解决水利工程的老化失修问题?近年来,澳大利亚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大胆的探索.总的趋势是工程经营管理逐步私有化、公司化.在灌溉工程管理上,已逐步实施由政府管理转为私人企业管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工程实现良性运行.2000年以前,州政府鼓励原来负责灌溉工程管理的公务人员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管理公司,凭借他们自身的管理经验,将水利工程作为一个企业来运行,作为扶持政策,明确在15年内,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政府通过与管理者谈判,根据水利工程的状况和效益,给予持续的财政补贴,用于运行、维护、管理和环保.财政补贴的额度,依据工程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每年100万~1500万澳元不等.每个工程单独核算,分别谈判进行个案处理.每个工程的水价不仅要受到政府的控制,而且要与用水户协商一致.总的目标是,通过15年的努力,使工程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2.4 水权管理澳大利亚水的使用权原来由政府相关机构无偿提供.20世纪8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政府推行水改革,目前,地表水的水权正逐步私有化,地下水水权的私有化也正在讨论中.过去用水灌溉等必须有政府颁发的证书,水权与土地密切相关,需要更多的水,就必须买更多的土地.各州政府拥有水的分配权,按照本州水法的规定,根据某一河流多年(10年左右)的来水和用水记录以及土地的拥有情况等确定一个额度,分给个人(农牧场主)或公司,在额度内,使用者需交纳水费,各州水费标准有所区别.拥有水权的公司或农牧场主,使用水量不得超过所拥有水权的额度.水权可以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买进水权或卖出多余的水权.水权的市场交易由水权管理机构批准,办理有关手续,交付相应费用,并变更水权.水权管理机构对年水权交易量进行控制,一般不超过水资源总量的2%,并提前公布近期允许交易水量.水权交易使水向使用价值高的用途转移,多水者通过销售多余的用水许可权获得财务收益,缺水者可以通过购买水权来满足需求.水权交易改变了供水工程建设管理的投、融资方式,使用水户更直接地参与供水管理.用水户和供水公司要考虑水价成本,采取先进技术,优化管理,节约用水.国家通过立法保障水权交易,规范交易行为和进行投、融资政策导向,控制水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2.5 水价政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工程管理体制和水权管理体制的变革,澳大利亚对水价制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澳大利亚政府要求供水水价能回收供水的实际成本,近年来水价平均每年涨幅在10%左右,各地有所不同.水价结构也在进行调整,以期更加科学合理.1997年8月,维多利亚州颁布了新的价格标准,新标准废除了原来供水、污水处理根据资产净值进行计价的办法,而转变为消费者根据其用水量和排污量来付费.居民水价分为基本水费(固定成本费用)和计量水费.基本水费包括供水、排污服务费和园林绿化服务费,分别为:供水基本服务费每户每季度8.25澳元,排污基本服务费每户每季度29.03澳元,园林绿化服务费每年收一次.根据1990年资产净值计算可以看出,排污基本服务费较用水基本服务费高出许多,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澳大利亚十分注重环境保护,注重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计量水费用水水价为0.72澳元/m3.3 可持续发展水政策的基本思路澳大利亚特别注重可持续发展,注重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1994年联邦政府制定的水资源改革整体方案的基本观点就是水的可持续利用.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水政策研究中心主要对联邦政府、州政府及各大企业承担水生态、经济、工程等方面的水政策研究,就水的调配、定价、质量管理等方面提供决策咨询,政府据此对冬灌区、公司统一调配水资源,并据此对各灌区、发电站、环保部门提供服务指导.最近水政策研究中心、澳州水资源协会、悉尼科技大学等单位和专家针对澳大利亚水资源利用中出现的土地植被退化、河流环境恶化、水利设施老化等问题,提出了水利改革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政策,总的思路是总体规划、环境合理布局、水综合利用以及注重水生态保护和防治等.3.1可持续发展政策对每项工程任务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前期、中期、后期);研究新的法规措施,最低限度地使用自然水;实施水的回灌措施(补水);采用最新的水循环利用方式(工艺);运用市场机制使水的利用尽量靠近水源地;对工矿企业和农业布局进行结构调整,恢复水土生态状况;实施环境管理机制,以流域水系为单位(即不以行政区划为单位)进行管理.3.2保护水环境采取的措施将社会、生态、环境诸因素体现在规划中;多目标利用、综合决策;认识水的价值作用;在水事管理上各方公平参与,听取多方意见;水工程建设规划包含环境原则;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注意社会影响评价;提倡社会各方面对水多目标利用;确认对野生、有景观价值水环境的评价和保护.3.3高效利用水资源的措施采用新技术提高农业灌溉效益;限额控制城市用水,提倡水的重复利用,更新利用;综合考虑水的供求关系,明确产权,建立水市场,通过水分配和交易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加强监督,实行水价审计,促进水市场的健康发展.3.4水管理措施国家水改革依靠联邦、州、区域的合作体制,进行综合管理,并签订合同共担风险;水的开发利用,国家要有总体研究和利用规划;河流管理采用流域综合管理;国家注重信息系统的技术开发.组成不同区域的合作伙伴管理组织;水资源跨区域接流域共同利用;加强全民水教育,保护水资源,增强水意识.水管理决策前充分考虑各区域、单位、个人的意见和专家咨询意见;用水法律解决矛盾冲突;财务上采取利润共享.4对我国水利改革的启示和建议a.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坚持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目前,必须转变治水思路,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向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水利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工程建设时就考虑环境治理保护问题,在水资源治理、开发和利用的同时,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问题.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实行水资源城乡一体化管理,保证水资源持续利用.b.积极稳步推进工程管理单位改革.在事业费逐步削减的情况下,必须探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的管理运行机制,对水管单位分类改革,供水、水电等水管单位要逐步走向市场,当然,其前提条件是水价改革,使之能完全达到成本水价,从而使水管单位具有自我造血能力.c.对水权改革进行探讨.在国家对水资源拥有所有权的前提下,可以逐步放开使用经营权,可以先进行试点,选择部分地区,允许进行水权交易,就如同现在推行的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一样.d.通过试点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水市场交易机制,逐步推广,以实现我国水利产业的良性运行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应对《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管理与控制公约》的措施

应对《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管理与控制公约》的措施

应对《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管理与控制公约》的措施摘要:为防止船舶通过压载水转移外来生物和病原体,IMO制定《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国际公约》及相关导则。

本文根据该公约和导则的相关要求及目前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对压载水管理所采取的措施,制定具体的方案以解决船舶压载水带来异地海洋生物入侵这一全球性的环境危害。

关键词:压载水公约;压载水管理1压载水和沉积物的影响1.1背景通过船舶压载水带来的海洋物种入侵已经被列为四个最具威胁的海洋问题之一。

世界80%以上的商品贸易是通过船舶运输的,并且,全球每年大约有30到50亿吨压载水通过船舶在各海岸流动。

每年在各国内部和各地区之内也有大量的压载水流动。

对于现代运输而言,压载水是必需的,它可以保证船舶的安全和高效操作,保证未载货船的平衡和稳定。

然而,它也给生态环境,经济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

1.2对环境的危害每天,数以亿计的海洋生物通过压载水被带往世界各地。

这些物种基本都是通过船舶的压载水泵而进入压载舱的,包括: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无脊椎动物及其卵子,囊胞和其他的一些物种的幼虫。

据估计,至少有7000个不同的物种通过船舶的压载水舱被带往世界各地。

对于那些在旅途中成活下来并被放生于海水中的生物,它们成活下来的几率也是非常小的,因为它们要面对新的生存环境,包括与当地物种的竞争等。

然而,当外来物种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成活下来时,它们就有可能变得非常有侵略性,生存能力甚至超过了当地物种。

这样,当地的整个生态环境就被改变了。

1.3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当存在海藻和细菌的压载水被排放到海水中时,就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在一些国家,牡蛎等贝类可能会吸收赤潮中的一些入侵微生物,而当人们吃下这些被污染的贝类时,就可能患上麻痹症,甚至死亡。

更为可怕的是,甚至霍乱病毒也能通过压载水传播。

例如20世纪90年代在南美洲爆发的霍乱中,有超过10,000人丧生。

2压舱水问题困扰IMO由于商用压舱水处理系统认可程序所存在的问题,IMO有关公约的生效日期被认为有必要向后推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澳大利亚压载水管理指南[译者注):澳大利亚为防止从海外进入澳大利亚水域的船舶排放的压舱水和沉积物带有有害水生微生物和病原体,于1990年推出澳大利亚压载水管理指南并于1992年修改后以AQIS(澳大利亚检疫和检查局)通告形式发布,于1998年正式成为澳大利亚指南。

但为与IMO于1997年推出的IMO压载水管理指南主要要求保持一致,澳大利亚当局又以此指南取代1998年的指南。

鉴于该指南一些主要要求为强制性的,特译出供我赴澳船舶参照执行。

同时对我国保护海洋环境有关部门或许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1目的1.1.这些指南的目的是,通知从海外进入澳大利亚的船舶有关澳大利亚对控制和沉积物排放的要求,以使有害的水生微生物和病原体带进澳大利亚沿海水域的风险控制在最小限度。

这些指南取代1998年8月1日和1998年10月1日生效的BW8/98澳大利亚指南,原指南是1990年推出的并于1992年修改后于1992年7月通过AQIS(澳大利亚检疫和检查局)92/2通告颁布的。

2引言2.1.澳大利亚的这些压载水指南(简称澳大利亚指南)应该与为缩小有害水生微生物和病原体而控制和管理船舶压载水的国际海事组织(IMO)指南(A.868(20)决议)(IMO 指南)一并加以研读。

尤其,要求船长们对IMO指南,海上排放压载水安全方面的指导给以注意,这些指南见附录。

2.2.AQIS是澳大利亚政府管理压载水问题和挂靠澳大利亚第一个港口的船舶按澳大利亚压载水管理指南实行监测的牵头机构。

指南就控制从海外进入澳大利亚水域的船舶排放压载水以及沉积物问题,澳大利亚列出了详细要求,其中有的已纳入澳大利亚议会法,成为强制性的规定。

2.3.后边的(6.4)为强制性进入船上取样点和(7.1)为强制性的报告。

此外,清洁压载舱和货舱而导致沉积物排入澳大利亚海洋环境则属违禁(6.2.2.2)。

3申请3.1.除非AQIS另有规定,这些指南适用于所有从海外港口进入澳大利亚的船舶。

3.2.在采用这些指南过程中,船舶安全是重中之重。

4指南的目的和背景4.1.按技术上和科学上指导和效仿IMO指南,由AQIS开发的这些指南的目的是,想协助船长、经营人、船东、代理和当局及其他有关方面把带进有害的水生微生物和来自船舶压载水的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也保护了船舶安全。

5培训和教育5.1.为与IMO指南相一致,鼓励对船长和船员进行适当的培训。

基于这些指南和IMO 指南中的信息,这一培训应包括有关压载水和沉积物处理程序的讲授。

在坚持做适当的记录和航海日志方面也应该提供讲授。

6船舶程序6.1.船舶压载水管理计划6.1.1.凡载有压载水的船舶都要求保存压载水管理计划,以协助将有害的水生微生物和病原体的传播减少到最低限度。

为此,计划的目的应就压载水环境管理和安全及有效程序提供指导。

6.1.2.压载水管理计划应作为每条船舶的专项,并应按IMO压载水管理计划参照由国际航运协会(ICS)和国际油轮船东协会(IN-TERTANCO)为IMO开发的IMO指南模式制定。

这种模式计划可以从ICS那里获取:传真0044 171 4178877或E-mail :ics@6.1.3.压载水管理计划应包括在船舶经营文件化之中。

这一计划应该特别列明:一一些指南的有关部分一对有关设备处理的批准文件一指明所要求的记录一可能作为抽样检查点的所在地6.2.预防性的处理6.2.1.将排放有害水生微生物和病原体及沉积物减少到最低限度6.2.1.1.当装载压载水航行到澳大利亚时,要不遗余力地避免将可能带有有害的水生微生物和病原体及沉积物的那些微生物排放出来。

压载水的排放也应该降到最低限度,或只要可行,还应避免在下列水域位置排放:一被港口国确定为有毒藻类花簇(“赤潮”)区域,不明的有害的水生微生物和病原体种群的突然蔓延区域,污水排水沟和疏浚活动一些区域;一在寄生船底的微生物随水柱而浮起的暗处;一在浅水处;一在沉积物被螺旋桨扰动的地方。

6.2.2.清除压载水抗积物6.2.2.1.按船舶压载水管理计划条文,如可行的话,为清除沉积物而进行日常的清洗压载舱可以在受控制范围内的干船坞内进行,或在远洋航行中途进行(如在远洋航行中途清除沉积物,那么船舶和船员安全则至关重要(见附录1)。

6.2.2.2.无论如何不能把清洗和扫压载舱留下来的沉积物在澳大利亚水域中处理掉。

按澳大利亚议会法,这一要求是强制性的。

例如,在排放压载水之后,不应把沉积物铲掉或卸在船边。

在清洗压载舱或货舱操作中,或在进干船坞而有必要这样处理时,应该以不让其进入澳大利亚环境的方式处理掉。

有关沉积物的处理信息可从当地AQIS港口办公室获取。

6.2.2.3.当推荐一种或多种压载水处理方式被采用时,那些松散的容易在开始冲洗中排放出去(在货舱间船底污水井),这种沉积物应该以适当方式排放掉(即首先把航行中可能堆积在污水井或吸扬机架的沉积物“吸”出冲洗掉),这样操作而排放出来的沉积物应该放回到货舱,或把先前排放物置人批准的排放区,或在完全排放开始前,排放在外海限制区域外。

6.2.3.避免不必要的排放压载水6.2.3.1.如果需要在同一港口便于安全装卸货物而要注入和排放压载水的话,须小心避免不必要排放在另一个港口上的压载水。

6.3.压载水管理选择6.3.1.由AQIS批准的多种管理或控制选择方式可供船东、经营人或船长加以选择,以便将有害的水生微生物或病原体进入澳大利亚水域的风险减到最低限度。

6.3.1.压舱水更换6.3.1.1.一般情况,近岸(包括港口和河口)微生物排放在中洋水域,而远洋微生物排放在沿海水域,便不再存活。

6.3.1.2.在海上更换压舱水时,如附录1所列出的有关压载水安全方面的指导应该加以考虑。

进而,可以借鉴下列做法:一在可能的情况下,船舶应该尽量远离澳大利亚海岸和水域(离岸远于200海涅),在公海深水地方更换压载水。

在没有这种可能情况下,就不应该在澳大利亚沿海水域更换压载水。

而在澳大利亚水域更换压载水要告知AQIS。

要把更换压舱水的地点填写在AQIS压载水报表上告知AQIS。

一为一直保持海上操作安全,在使用排空/重灌法更换压载水时,所有的压载水都要排放出去,直到吸力消失,而且,如可能,还应该使用扫舱泵或喷射器。

一当在公海通过使用流程法将压载水注入水舱或货舱并让其流满时,水舱容量至少三次通过水舱排出。

一当在公海两种换压载水办法都不可能实行时,换压载水可以在AQIS能够接受的被指定区域进行。

一其他更换压载水方式可以由AQIS批准。

6.3.2.压载水不排放或最低限度的排放6.3.2.1.在更换压载水或其他办法选择均不可能的条件下,压载水可以存留在水舱或货舱内。

当这一点不可能时,按AQIS的应急战略,船舶可将必须排放的最低限量的压载水排放出去,这要在船舶抵港前通报AQIS。

6.3.2.2.AQIS对未在中洋排放压载水的船舶有保留要求该船舶按AQIS采取应急行动的权利,如果说船舶在高风险的海外港口,如正发生有毒的藻花或正暴发霍乱的地方的港口上过压载水的话。

6.4.强制性进入抽样点6.4.1.当为了一致和有效跟踪而对压载水和沉积物正进行抽样检查时,AQIS在进行这种抽样检查中,会避免对船舶造成延误。

对安全进入抽样点的详细布置由船长安排。

6.4.2.AOIS可以有目标或随意进行抽样检查。

根据澳大利亚议会法,进入船舶抽样点是强制性的。

船长将指定适宜的抽样点,并确保在抽样检查进行中船舶和人员的安全。

6.4.3.凡对船舶的AOIS压载水报告表进行过检查,并且报告中出现不准确的迹象时,可以使用抽样检查进一步核查船长对压载水管理状况的报告。

6.4.4.当进行抽样调查和进行一般跟踪时,AQIS应尽可能把抽样检查一事通知船长,以协助船员和操作人员做出适当计划。

6.4.5.船长对上述跟踪一般有义务提供适当的协助,这些协助可能包括高级船员和船员们的提供,包括船舶平面图,有关压载水安排记录和有关一些安全的抽样点所在地的详情的提供。

6.4.6.AQIS将向船长负责的高级船员说明有关进行抽样检查(即跟踪、调查或执法)的目的。

抽样检查分析结果,按要求可以向船舶经营人提供。

6.4.7.根据澳大利亚议会法,AOIS保留抽样检查的权利,或在允许船舶在环保敏感的所在地进行排放压载水之前,保留对压载水和沉积物进行抽样分析的权利。

如果在抽样检查中,发现有害的水生物或病原体的话,AOIS可能会实行应急战略。

6.4.8.船舶需要告知的是,抽样检查压载水或沉积物的所在地和适宜的进入点可在船舶压载水管理计划和域其他文件中标示出来。

这样一来,在港口国当局要求抽样检查压载水或沉积物时,可让船员提供最大的协助。

根据澳大利亚议会法,进入抽样点是强制性要求。

7记录和报告程序7.1.强制性的报告7.1.1.所有在澳大利亚水域之内的船舶和/或进入澳大利亚港口的船舶都要按澳大利亚议会法的要求填写AQIS压载水报告表,它是组成和属于AQIS船舶检疫申请书(无疫通行证)中的一部分。

所有AQIS压载水报告表的明细都要填写出来并连同AQIS船舶检疫申请书一并寄回。

这些连带填写指示的表格均附属于这些指南。

7.1.2.没有填好压载水报告表的船舶就不能进行检疫报关,而在船舶抵港时,要求船舶在在场的AQIS官员面前填好报告表。

这就会产生一笔额外的服务检查费。

7.1.3.向AQIS报告的船舶压载水报告可能进行核实,对虚假的报告将课以重罚。

7.2.其他船舶报告7.2.1.当所要求的专门的压载水程序不能进行时(即全部压载水换掉),出于安全考虑,诸如天气、海洋条件或不具备操作性,船长应该尽快在进入澳大利亚水域之前,在AQIS压载水报告表上(表格6部分)将这一事实向AQIS报告。

7.2.2.为方便每条船上压载水管理和处理程序的行政上的管理,建议船长委任一位负责的高级船员保留一份妥当的记录,并确保船舶压载水管理和域处理程序已经备好并被录制下来。

7.2.3.当注入或排放压载水时,起码应该将日期、地理位置、船舶水舱和货舱以及注入或排放压载水的数量录制下来。

这些情况必须在AQIS船舶检疫申请表上和AQIS压载水报告表上向AQIS详细提供。

8 AQIS的执法与跟踪8.1.在一致慎重对待环保问题上,这些指南对所有在澳大利亚水域内的船舶都适用,除非AQIS另有指示。

8.2.不管什么情况,AQIS将全面考虑压载水和沉积物排放程序对船舶和船上人员安全所造成的影响。

如果依靠接受那些置船舶和船员于危险境地的操作措施而行事的话,这些指南就不会起什么作用了。

澳大利亚并不要求船长采取危害船员生命或船舶安全的任何行动。

8.3.AQIS将按要求,向进港船舶提供有关压载水管理信息以及有关有害水生微生物和病原体的潜在影响的使息如包括以下几点。

一澳大利亚关于压载水管理要求的细则;一在可行的那些地区使用可供选择的更换(压载水)地区的使用条件和所在地;一在可行的那些地区,任何其他港口应急安排;一在有船舶要排放压载水或排放货舱沉积物时,为环境安全而排放沉积物,要提供接纳设备的适用性、所在地、容量和适当的有关费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