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剂肾病的预防和护理
造影剂肾病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随着放射技术和介 入技术 的深入 开展 , 造 影 剂 在 临 床 的 的 数 目 , 数 目越 多 的发 生 C I N 的 危 险性 越 高 ] 。介 入 前 对 患 广泛使用 , 由 造 影 剂 导 致 的 急 性 肾损 伤 —— 造 影 剂 肾 病 ( c o n — 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 综合 分析病 史 、 家族史 、 体 格 检 查 及 临 床 t r a s t i n d u c e d n e p h r o p a t h y , C I N) 的 发 病 率 也 随 之 增 高 。注 射 辅 助 检 查 等 , 严 格 筛 选 出高 危 患 者 , 积极 采取 预 防 措施 。 造影剂后 4 8 h内 血 清 肌 酐 ( S C r ) 绝对值大 于等于 5 mg / L或 2 . 2病 情 观 察 相对值大于等于 2 5 , 即可 诊断 C I N。其 病 死 率 为 3 4 , 已 2 . 2 . I监 测 患 者 的尿 量 和 肾功 能
8 [ 2 ]
C I N发 病 的与患 者的 肾功 能有 关 , 一 的 敏 感 指 标 。所 以 应 在 术 前 、 术后 及 时监 测血 尿 素氮 、 血 肌
般人发病率少于 1 , 但 肾功 能损 害 的 患者 发 病 率 约 为 7 ~ 酐 、 血清 8 一微 球 蛋 白水 平 及 尿 微 量 白蛋 白的 水 平 , 算 出 术 前
肾细胞缺血 、 缺氧, 造 成 肾细 胞 受 损 , 导 致 造 影 剂 肾 病 。有 研 2 . 2 . 3监 测 血 糖
究 证 实 肾 功 能 的 受 损 与 造 影 剂 的 剂 量 有 直 接 的 关 系 ] 。在 高 空 腹 及 三 餐 血 糖 情 况 , 根据血糖结果调整用药 , 将 血 糖 控 制 在
造影剂肾病标准护理管理wq

造影剂肾病标准护理管理
诊断标准:指应用造影剂后24小时内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并在随后的5天内达到峰值。
升高44.2-88.4umol/L,或者比基础值升高25%-50%。
危险因素: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性心功能不全、原发性高血压大剂量使用造影剂,高龄。
造影剂肾病的发生与危险因素数目直接相关。
当存在0-4个危险因素时,造影剂肾病发病率分别为1.2%,11.2%,60%,100%。
危险因素越多,造影剂发病率越高。
标准护理流程
1、病情评估:(1)术前一日评估肾功能,高危患者术前6小时给予水化治疗。
结合临床评估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分成低危,(零个危险因素),中危(2-3个危险因素),高危(3个以上危险因素)。
(2)造影术后血肌酐,较基线>44.2,ummo/l或增加25%,或尿量小于1500ml/24h通知医生。
2、生命体征监测,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出入水量监测。
3、治疗原则:(1)生理盐水水化,心功能不全患者水化治疗时需控制输液速度(2)必要时血液滤过治疗。
4护理常规:(1)向患者讲解饮水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术后24小时饮水应超过1500ml,每次饮水以不出现腹胀为宜,术后4小时尿量应大于1000ml,对各种原因导致的排尿困难及时给予导尿。
72小时内加强巡视,观察有无出现水肿、尿少乏力等其他急性肾衰竭的情况。
5、控制诱因监测血糖。
预防造影剂肾病的不同水化护理方法探讨

3 1 手 术 成 功 的关 键 在 于 医 护 之 间 的 密 切 配 合 , 要 手 术 . 需
室护 士具有娴熟 的手术 配合技 能 , 能够熟 练使用手 术仪器 , 术 中护理操作快速准确 , 保证 手术顺 利进行 。术前参加手 术
力, 稳定情绪 , 增强信 心 , 对其心理 问题进行 开导和 宣教 , 针 消除患者焦虑及 恐惧 心理 , 积极配合手术。 2 12 器 械准备 .. 常规手术器械 、 腹腔镜器械 1 。 套
或通过锁孔放 烟。保管好手术 中割下来的病理组织 , 以备术
后送 检 。
3 讨 论
轻患者 的心理负担 ; 鼓励 家属给 予患者 精神支 持 , 以消 除患
者 的紧张心理 , 患者对手 术充 满信心 , 静地接 受手术 治 使 平
疗 。 向患 者 介 绍 该 手 术 的 优点 和本 院 泌 尿 外 科 的 技 术 力 量 , 介绍手 术室 环境 、 术 体位 、 术情 况 , 轻 患者 的心 理压 手 手 减
循环功能通畅。
2 2 4 正确连接显示 系统 ..
各种管道。
将显 示系统推至手术 台前适 当
肾囊肿 。囊肿 内有淡 黄色囊 液 , 吸净 , 电凝去 除大 部分囊 肿
壁 , 内 呈脂 肪 。检 查 无 活 动 性 出血 , 点 手 术 用 物 无 误 后 , 腔 清 置 腹 腔 引 流 管 1根 于 创 腔从 腋 后 线 引 出 , 定缝 合 切 口。 固
h 血清肌酐 、 肌酐清除率的变化 。结 果
组 , 异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结论 差 更 为 良好 的郊 果 。
造影后 7 2h血清肌 酐上升 幅度碳酸氢 钠组低 于低渗 组 、 等渗
全脑血管造影术所致造影剂肾病的预防护理进展

全脑血管造影术所致造影剂肾病的预防护理进展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是通过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技术,检查脑血管的形态与病变的一种方法,对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这项技术的广泛开展,含碘造影剂的应用越发普遍,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已成为综合性医院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第三位病因[1]。
一旦发生CIN,将延长患者的住院周期,增加治疗费用,病死率也会明显增高[2],目前尚无有效治疗CIN的措施,关键在于预防。
1.CIN 的诊断标准CIN是指血管内注射含碘造影剂48~72小时内,排除其他病因后,肾功能发生损害,表现为血清肌酐(Scr)水平上升超过0.5mg/dl(44.2umol/L)或比基础值升高超过25%[3]。
2.CIN的临床表现典型的CIN发生在使用造影剂后24~48小时,表现为非少尿型、无症状性肾功能下降,血清肌酐升高,大部分患者可自然恢复,极少数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永久性肾功能损害[4]。
3.CIN的危险因素CIN的危险因素包括[5-6]:(1)肾功能不全;(2)糖尿病(和)或应激性高血糖;(3)年龄≥75岁;(4)造影剂剂量增加以及使用高渗造影剂;(5)血流动力学不稳定;(6)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氨基糖苷类等。
多数研究显示,患者伴随的危险因素越多,其CIN发病率越高。
4.CIN的预防护理4.1 术前进行风险评估,识别高危患者不同患者使用造影剂后其CIN风险并不相同,CIN的发生与危险因素的数目直接相关,国外研究显示,当存在4个或以上危险因素时,CIN的发生率甚至可高达100%。
因此造影前充分评估危险因素,准确识别高危患者,从而落实有效的防范措施,才是预防CIN的关键。
4.2 停用肾毒性药物临床常见的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非甾体类消炎药、两性霉素B、大剂量的袢利尿剂、免疫抑制剂等,使用造影剂前至少停用≥24h;而双胍类降糖药,其本身并无肾毒性,却可以通过抑制肝脏糖异生引起乳酸蓄积,为避免急性肾功能损伤加重乳酸排泄障碍,使用造影剂前应至少停用该药≥48h。
CTA检查扫描中造影剂使用的预防和护理

CTA检查扫描中造影剂使用的预防和护理造影剂是一种用于CTA检查中增加影像对比度的药物,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观察和诊断病人的疾病。
但在使用造影剂进行扫描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预防和护理措施,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良好的扫描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CTA检查扫描中造影剂使用的预防和护理。
预防措施:1. 了解病人情况:在进行CTA检查前,医生需要对病人的病史进行详细了解,特别是对可能存在的过敏反应、肾功能异常等问题进行排查。
需要与病人沟通,了解其个人药物使用情况,特别是对可能与造影剂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进行核对。
2. 预防过敏反应:造影剂使用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过敏反应。
在使用造影剂之前,医生需要询问病人是否曾经对造影剂或其他药物产生过敏反应。
如果有过敏史,医生通常会采取预防性的药物治疗,如口服抗组胺药物或给予激素。
在进行造影剂注射之前,也可以进行过敏测试,以评估患者的过敏风险。
3. 肾功能评估:造影剂对肾脏有一定的排泄负荷,在使用造影剂之前,需要对患者的肾功能进行评估。
常用的指标包括肌酐清除率、尿素氮等,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使用造影剂,并确定是否需要调整造影剂的剂量。
护理措施:1. 饮食控制:在进行CTA检查前,需要告知病人需要进行6小时的禁食。
这是因为进食会引起肠道蠕动和乳汁分泌,可能会干扰扫描的结果。
2. 着装要求:在进行CTA检查时,病人需要脱掉身上的金属物品,如首饰、硬币等。
也需要将包含金属的物品放置在安全的地方,以避免造成影像的干扰。
3. 解释检查过程:在进行CTA检查之前,医生需要向病人详细解释检查的过程和注意事项,以减少病人的紧张和不适感。
在注射造影剂之前,医生也会向病人解释造影剂的作用和可能的不适反应,以增加病人对检查的理解和信任。
4. 观察不良反应:在注射造影剂之后,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晕等,严重的可能还会出现过敏反应、血压下降等。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处理和报告医生,以便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碘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预防及护理

该毒 性 作用 使 近 曲小 管 上 皮细 胞 接触 碘 造影 剂 后 发
抗原产生相应抗体,引起全身过敏反应及肾脏 的免 疫性 炎性 反应 , 能是导致 CN的原 因危 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 医院门急诊 ( 黄中敏 ) ,放射科 ( 谢汝 明)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 1 年第4 01 期 T br hr u r D c2 1, o u e &T o T mo, e 0 1 N . 4
生 空泡 样 改变 和 细胞 溶 酶 体 改变 ; 胞 外 的 高渗 环 细
境通 过 氧 自由基 引起 的氧化 应 激 诱 导 肾小 管 上皮 细 胞 凋亡 。此 外 造 影剂 还 可 通过 尿 酸 盐 的形 成 增加 , 尿酸 盐沉 积 引起 肾小管 阻塞 , 进一步 损伤 肾小管 。 总 之 ,多 种机 制 综合 损 伤 肾小管 , 导致 肾脏 可逆 或 不 可逆损 伤 。 23 其他 因素 . 有人 认为 隅,碘 造影 剂为 过敏 原 , 】
剂 应 用 越 来越 多,CN 的 发 生 日趋 常 见于 临 床 ,有 I 作者 研 究认 为 药物 性 肾 功能 衰 竭 由造 影剂 引起者 高 居 第 二 位 比,是 医 院获 得 性 急性 肾衰 竭 的第三 大 主 】 要 原 因 p ;凌 成 亮 雎的 研 究 显 示 ,造 影 剂 肾 病 在 】 心血 管 介 入 治 疗 后 发 生 率 为 02 % ~ 07 %,与 之 .1 . 7 相 关 的死 亡 率 为 2 .% ~ 3 . 75 57 %。 因此 ,如 何 防 治 CN 的发 生 已经 成 为重 要 的 医学 课题 并应 引起 高度 I 重视 。造 影 剂 的选 择 、剂 量 大 小 的应 用 、用 药前 后 干 预 手段 及造 影 后护 理对 C N 的发 生发 展和 预 防有 I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术中造影剂肾病风险预防

科导管室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的 C T O患者 1 5 6 例, 通过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 , 积极改善及纠 正相关危险 因素 , 采用不问断水化方 法, 加强 O I D 患者术中水化治疗 , 给予相应排尿护理 , 使造影剂及 时排出体外, 减轻造影剂对 肾脏的损伤 。同时减少造影剂用量 , 加热造影 剂温度 至 3 7℃ , 降 低造影剂黏度等预防措施来降低 C I N的风险 。结果 : 1 7 例患者术后 出现不同程度血清肌酐升高 , C I N发生率为 1 0 . 8 9 % 。其 中危险 因素 1 个患
后3 d 达到高峰, 轻者 1 0 d内 回到 基 线 , 多数 无永 久性 肾
损害 ”。 3 C I N危险因素
断进步 , 介入材料的更新换代 , C T O病变 已不再是介 入治疗的 禁忌证 , 但是此类手术病变复杂 , 难度大 , 时 间长 , 术 中大量使 用造影剂 , 使造影 剂 肾病 ( c o n t r a s t i n d u c e d n e p h o r p a t h y , C I N )
1 0 6 例, 女5 0例。年龄 3 5 — 8 3 岁。其 中伴高血压 4 9 例, 伴糖 8 4 4 m m o l / L ) 的C I N发 病 率 明 显高 于碘 帕 醇组 ( 渗 透 浓 度 尿病 3 6 例, 伴慢性肾功能 不全 6例。成功植 入支架 1 3 9例 , 7 9 6 m m  ̄L ) , 因为前者 黏度高 于后 者 , 碘克沙 醇组 ( 渗透浓
者 2例 , 危 险因素 2 个患者 6例 , 危 险因素 93 个的患者。 虽然术前积极纠正将危险因素控制 ≤2个 , 但仍有 9 例 患者出现血清 肌酐升 高o l 7例
患者血清肌酐多数于术后 7 — 1 0 d 恢 复正常 , 均未 出现永 久性 肾损害。结论 : 多方面联合预防措施有效 降低 了 C T O患者 C I N的发生率 。
CTA检查扫描中造影剂使用的预防和护理

CTA检查扫描中造影剂使用的预防和护理【摘要】CTA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使用造影剂可以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观察血管结构。
在CTA检查中,正确使用和护理造影剂可以有效预防并处理患者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和并发症。
在使用造影剂前,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患者过敏史和肾功能。
注射造影剂时,需要注意剂量和注射速度,以避免造成不良反应。
使用后及时做好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或其他并发症。
对于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患者排泄造影剂后需要进行后续观察,以确保造影剂完全排出体外。
保障患者安全是医务人员的责任,预防和护理造影剂的应用十分重要。
通过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在CTA检查中的风险。
【关键词】CTA检查、造影剂、预防、护理、准备工作、注射注意事项、过敏反应、排泄观察、患者安全、重要性、处理、观察、保障1. 引言1.1 CTA检查的重要性CTA检查(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是一种通过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从各个角度对人体组织进行断层扫描,以获取血管结构的详细信息的检查方法。
在临床上,CTA检查被广泛运用于诊断和评估各种血管疾病,如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静脉血栓等。
CTA检查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血管影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血管的形态、位置和血流情况,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相比传统的血管造影术,CTA检查无需切开皮肤、无需大量对比剂注入,风险更小,操作更方便,受到患者和医生的青睐。
通过CTA检查,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血管病变情况,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CTA检查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患者带来了更准确、更安全、更有效的医疗服务。
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医生和患者都应充分认识到CTA 检查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和推广其应用。
1.2 造影剂在CTA检查中的作用造影剂在CTA(CT血管成像)检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影剂肾病的预防和护理
摘要:由于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造影剂也随之而生,为了增强影像的观察效果,从1924年来美国第一例使用造影剂以来,造影剂产品便不断出现并逐渐更新换代。
但由于造影剂的高渗性,其使用会使人体内含碘量大大提高,从而被肾小管过滤却不能被吸收,也难以被排出体外,从而在肾内集聚,严重是会导致肾损坏,以至于肾衰竭。
而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对现在广泛使用的造影剂环境下,造影剂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的背景下,研究缓解造影剂毒性的方法以及对造影剂造成肾病的缓解。
让人逐渐明白造影剂的危害,增加人们对造影剂危害的认识,由于近来放射技术的发展,对造影剂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所以造影剂肾病的发射率也随之提高。
已成肾衰竭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造影剂肾病护理预防
目录
绪论 (2)
一、造影剂 (3)
(1)造影剂的产生 (3)
(2)造影剂的发展 (3)
(3)造影剂在现代的使用 (3)
二、造影剂引发的肾病 (4)
(1)造影剂引发肾病的原因 (4)
(2)造影剂肾病的危害及严重后果 (4)
三、对造影剂肾病的防治 (5)
(1)认识造影剂肾病爆发原因 (5)
(2)造影剂肾病的预防治疗 (5)
(3)造影剂肾病的护理 (5)
结论 (6)
绪论
由于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医学影像的需求大大加深,而在医学影像的市场中,便携的超声设备被很多人追求,而造影剂则是超声发展的重要组成问题之
以,特别是对小型超声设备而言,造影剂可以使其成像更加清晰,使医生可以更加方便准确的诊断病情,使超声在与MRI、CT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况且MRI、CT也使用造影剂,其也承受这造影剂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而造影剂所存在的最大问题,便是其对肾脏的损伤,由于造影剂所用化学原料的高渗性,其在成像的同时也淤积在人的体内,而且人对这类化学物质的吸收率特别低,从而引发了肾的病变,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明白造影剂的影响及危害,对造影剂对肾的损害做好防治,以及明白如何对造影剂肾病患者做好护理。
一、造影剂
(1)造影剂的产生
在1924年,[1]美国用百分之50的碘化钠做成功了第一例动脉造影以来,造影剂便与放射学相融合,随之发展,特别是随着放射技术的大量使用,各种造影剂也随之产生,从第一代的泛影酸(Amidotrezoic Acid)开始,到后来的各种离子型造影剂的出现,到现在的高低密度造影剂。
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会对肾脏造成损伤。
(2)造影剂的发展
从第一代造影剂产生开始,融入放射医学的造影剂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第一代造影剂泛影酸使得造影剂的发展的到了极大的推广,并为后来造影剂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离子型造影剂这样融入了医学中,后来非离子型单体造影剂的出现才取代了第一代造影剂,相比于第一代造影剂,二代造影剂的性能更稳定,渗透压低,耐受性更好,并可高温消毒,其使用更加广泛。
后来非离子型二聚体才取代了这种造影剂。
(3)造影剂在现代的使用
造影剂由于现代放射医学的发展有了更广泛的使用,在现代的超声、MRI、CT检查中,可以增强其显影效果,扩大其检查范围,特别是在X射线和CT检查中,造影剂的使用特别多,造影剂这种密度与人体不同的物质,引入人体中可以
是的密度不同的器官和软组织清晰的分辨开,显示出器官的正常和异常结构。
在现代应用造影剂检查时,也被成为增强扫描或增强成像,现代对不同位置不同的检测原理,也导致了对造影剂的要求不同,从而也导致了现代造影剂的多样化,作为一种诊断用药,造影剂可以协助医生做出更加可靠的诊断,因此,其造成的危害被大多数人所忽略.
二、造影剂引发的肾病
(1)造影剂引发肾病的原因
CAN在现代造影剂的使用中经常出现,这是因为现代的造影剂一般具有高渗透性,含碘量特别高,在肾脏中被肾小球过滤却不被吸收,在人遇到脱水时,其在人体内的浓度便大大提高,从而引起深的损坏。
但是其根本原因是病人本事的问题,在使用造影剂前,其本事的肾功能已经受到损坏,或者具有一些肾病综合症,还有可能是因为人体内淤积脱水,在以上这写情况下,使用造影剂要特别慎重,因为造影剂的使用会使其肾功能损害更加严重,使肾衰竭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因此,在现代放射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造影剂的使用变得特别普遍,而大部分患者并不知道自己的肾脏问题,反而不加节制的使用造影剂,现在造影剂引起的肾衰竭所占比例也达到了第三位。
(2)造影剂肾病的危害及严重后果
根据Lassert EC 的调查:普通人群中使用造影剂后造影剂肾病的发病率为0.62%,而在肾功能不全,或者糖尿病患者中,造影剂肾病的发病率大大增加。
造影剂肾病不仅会引起急性肾衰竭这类可致人死亡的疾病,还会引起呼吸衰竭、败血症等并发症,根据Nash K报告;造影剂肾病占获得性急性肾衰竭的第三位,占中比例的11%,而根据Mayo医学中心的报告:在对数千例进行过造影剂施用的跟踪采访中发现,3.3%的人患上饿了造影剂肾病,其中22%的人在住院期间死亡。
造影剂肾病的发病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现在使用的高密度造影剂进入血管,使得血液变得粘稠,降低血液流速,使得机体的部分部位供氧不足,
造成组织缺氧。
另一方面:[3]造影剂在肾部位,仅仅大部分的水分被肾小管吸收,造影剂变得更加粘稠,使肾小管堵塞,从而使肾受到进一步的损伤。
特别是对那些原本肾已经受到损伤的患者说,肾的再次损伤可能引发急性肾衰竭,导致患者的生命危险。
三、对造影剂肾病的防治
(1)认识造影剂肾病爆发原因
如何防治造影剂肾病,首先要了解其爆发原因,正如古话所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唯有了解了才能防治。
造影剂主要是碘制剂,是碘的化合物,主要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以及根据其渗透性进行分类。
而过量的碘在体内就已经能对身体造成很大危害,更何况是其还集聚在肾部,大量的碘集聚在肾部便引发了造影剂肾病,其是进行放射活动后经常出现的一种并发症,而对与那些肾已经受到损伤的患者而言,肾的再次损伤带来的便是肾衰竭,带走的便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2)造影剂肾病的预防治疗
现在对于造影剂肾病并没有一个有效的疗法,人们普遍赞同的便是以预防为主,在造影剂使用前,掌握自身的禁忌症状,是否是肾功能不全,或者是糖尿病患者等患有多种肾病的患者。
此类患者是万万不能在放射治疗时使用造影剂,这样只会引起更加严重的肾衰竭。
[4]其次是水化疗法,在施用造影剂前,为避免或减轻其肾毒性,可在补足液体的基础上用20%甘露醇及呋塞米(速尿)静脉滴注,于造影前1小时开始应用,可增加肾组织的灌注,降低血黏度,增加肾血流量,加强利尿,促进造影剂的排泄。
造影结束后鼓励患者多饮水,用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以碱化尿液,增加尿酸盐排泄。
还有一种方法便是使用药物缓解,例如利尿剂一类货色N-乙酰半胱氨酸可以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病几率,但其有效性尚需考证。
(3)造影剂肾病的护理
对于造影剂肾病的患者而言,水化治疗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其关键在于护理是否得当。
首先要做好对造影剂肾病的发病预测,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历,造影剂使用剂量对患者造影剂肾病发病做风险评分。
然后要了解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危险程度,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等身体情况,在检查前对患者进行心里辅导,减少患者的焦虑心理,向患者讲解水化疗法的必要性,增强病人的依从性。
其次,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与患者的主动配合密切香瓜你,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是关键,让患者明白使用造影剂的目的、意义及其并发症。
并教患者掌握自控方法,减少造影剂对肾的损伤。
在患者接触造影剂后,要对患者进行24小时的严密监护,监测患者的排尿和肾功能,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了肾衰竭的症状。
结论
随之现代放射医学的发展,造影剂的使用更加频繁,而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加以其较高的并发率,以及某些患者不明白自己的病历,以至于对造影剂的使用过量,对肾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生命危险。
所以造影剂肾病的预防和护理格外重要,因此要对患者使用造影剂前做严密的评估与护理。
参考文献
[1]林修煅生物医学工程《Micro-CT成像系统及其应用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
[2]孙春燕化学工程《碘佛醇产率提高及碘的回收利用》东南大学2014
[3]娄明江苏,221009,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当代医学》
2009年35期R97 R96
[4]《造影剂肾病-病因,症状,疗法,预防-百度医生》/pc/disease/index?diseaseId=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