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物流仿真实验
物流仿真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物流行业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物流仿真设计成为了物流管理的重要工具。
本实验旨在通过Flexsim仿真软件,对某一物流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从而为物流系统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目的1. 熟练掌握Flexsim仿真软件的操作方法。
2. 建立合理的物流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
3. 分析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
三、实验内容1. 系统描述本实验以某企业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
该系统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配送和客户服务等环节。
实验的主要任务是优化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2. 模型建立(1)数据收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调研,收集了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配送和客户服务等方面的数据。
(2)模型构建: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在Flexsim软件中建立了物流系统模型。
模型包括以下主要模块:- 原材料采购模块:模拟原材料供应商的供货过程,包括原材料到达、检验和入库等环节。
- 生产加工模块:模拟生产线的生产过程,包括生产节拍、产品检验和入库等环节。
- 仓储模块:模拟仓库的存储和管理过程,包括原材料和成品的入库、出库和库存管理等环节。
- 配送模块:模拟配送中心的配送过程,包括订单处理、货物装载、运输和配送等环节。
- 客户服务模块:模拟客户服务过程,包括订单处理、产品交付和售后服务等环节。
3. 仿真分析(1)运行仿真:在Flexsim软件中运行仿真模型,观察系统运行情况,包括生产节拍、库存水平、配送时间等指标。
(2)数据分析: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找出系统存在的问题,如库存积压、配送延迟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库存积压问题仿真结果显示,原材料和成品的库存积压现象较为严重。
通过分析,发现主要原因如下:- 生产计划不合理,导致原材料采购过多。
- 生产节拍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成品库存积压。
2. 配送延迟问题仿真结果显示,配送延迟现象较为明显。
《大型物流仿真实验》报告

大型物流仿真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和背景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基于计算机仿真的方式,模拟大型物流系统的运营过程,并通过实验数据统计和分析,探究各种运营策略对物流系统性能指标的影响,迭代优化物流系统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具体而言,本次实验将模拟一个现代化的大型物流中心,涉及到物流货运、仓储配送、供应链管理等多个层面,旨在通过仿真实验,加深学生对物流管理、供应链运营等领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建立基于仿真实验的物流操作系统,模拟和优化现代化大型物流中心的物流业务运营。
具体内容包括:2.1 物流仓储管理物流中心通过先进的轨道车辆、输送带、自动仓储设备等设备,实现物料的自动存储、拣选、分拣、出库等功能。
实验将涉及到仓库布局、装载方式、库存管理、出入库效率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仿真建模。
2.2 货运运输管理物流系统整个运作过程中,货运车辆、航空运输、快递包裹等,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优化货运运输管理,将对提升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缩短物流时间周期、降低物流成本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2.3 供应链管理物流业务的核心在于,将各种物料和产品从原始制造厂商那儿运输到最终客户手中。
优化供应链管理,将对提高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和服务质量产生积极作用,并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
3. 实验流程3.1 实验准备在进行物流仿真实验前,需要对实验相关环节进行准备,包括物流中心的建模、仓库布局、货运运输车辆设备、物流设备配置和运作参数设定等,设置系统运行环境,为实验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3.2 实验过程在物流系统运行过程中,运输车辆、运营设备、订单处理程序等,会产生大量数据。
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和统计,不断优化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3.3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将会生成大量的实验结果数据。
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多维度的统计分析,得出系统服务效率、物流成本、订单响应式等方面的优化建议。
4.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物流仿真实验,它如果对于现代化的物流中心的运营、管理、优化等方面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仿真物流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提高我国物流行业的整体水平,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物流专业人才,我校经济管理学院特开设了仿真物流实训课程。
通过仿真物流实训,学生可以了解物流行业的运作流程,掌握物流系统的基本原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目的1. 帮助学生了解物流行业的基本运作流程,掌握物流系统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仿真软件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和优化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和创新能力。
三、实训内容本次仿真物流实训主要采用FlexSim仿真软件进行,以某大型超市配送中心为案例,进行以下内容的学习和实践:1. 配送中心概况:了解配送中心的规模、功能、作业流程等。
2. 仿真建模:根据配送中心实际情况,运用FlexSim软件建立仿真模型。
3. 模型验证:对仿真模型进行验证,确保模型准确反映实际配送中心作业流程。
4. 参数优化:对仿真模型进行参数优化,提高配送中心作业效率。
5. 模型分析:分析仿真结果,为实际物流系统改进提供依据。
四、实训过程1. 配送中心概况学习: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配送中心的规模、功能、作业流程等。
2. 仿真建模:运用FlexSim软件,根据配送中心实际情况,建立仿真模型。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a. 建立模型框架:定义模型范围、系统边界等。
b. 添加模型元素:根据配送中心作业流程,添加相关元素,如仓库、货架、输送带、分拣设备等。
c. 设置模型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各元素参数,如输送速度、货架容量等。
d. 添加物流信息流:设置订单生成、订单处理、货物搬运等物流信息流。
3. 模型验证:对仿真模型进行验证,确保模型准确反映实际配送中心作业流程。
主要方法包括:a. 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将仿真结果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模型准确性。
b. 专家评审:邀请物流行业专家对仿真模型进行评审,提出改进意见。
4. 参数优化:对仿真模型进行参数优化,提高配送中心作业效率。
物流仿真实验报告

物流仿真实验报告物流仿真实验报告一、引言物流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涉及到货物的生产、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
为了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物流仿真实验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
本篇报告将对物流仿真实验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二、实验目的本次物流仿真实验旨在通过模拟真实物流环境,评估和改进物流系统的效率。
具体目的如下:1. 分析物流系统中的瓶颈环节,找到可能的优化方案。
2. 评估不同物流策略对效率的影响,为决策提供依据。
3. 验证新的物流流程和技术的可行性和效果。
三、实验设计1. 实验环境本次实验采用虚拟仿真平台,模拟真实的物流环境。
通过该平台,可以对物流系统进行全面的监控和控制。
2. 实验流程a) 收集数据:首先,需要收集物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数据,包括货物流动、仓库存储、运输车辆等方面的信息。
b) 建立模型: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建立物流系统的仿真模型。
模型应包括各环节的流程、资源分配、任务调度等。
c) 仿真运行:通过虚拟仿真平台,运行建立的物流系统模型。
观察和记录各环节的运行情况,包括时间、成本、资源利用率等指标。
d) 优化改进:根据仿真结果,分析物流系统中的瓶颈环节,提出优化方案。
通过调整资源分配、流程改进等方式,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瓶颈环节分析通过对仿真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物流系统中存在着一些瓶颈环节。
例如,某一仓库的存储能力明显不足,导致货物积压严重。
另外,某一运输车辆的调度不合理,导致运输效率低下。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
2. 优化方案实施针对仓库存储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建议增加存储设备和优化货物的存储布局,以提高存储效率。
对于运输车辆调度不合理的问题,我们建议引入智能调度系统,通过实时监控和优化调度算法,提高运输效率。
3. 仿真结果评估在实施优化方案后,我们重新运行了物流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比了优化前后的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优化方案的实施明显提高了物流系统的效率。
2022年物流仓储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物流仓储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掌握Witness仿真软件的使用与主要功能;
2、学习使用Witness仿真软件来建立物流仓储系统仿真模型的基本方法;
3、进一步颔会物流仓储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二、实验仪器、设备
1、计算机(满足Witness仿真软件的配置要求)
2、Witness工业物流仿真软件: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
(一)、定义与可视化模型元素
1.定义和可视化货架(shelf1-4)
2、定义和可视化堆垛机
3、定义和可视化轨道
4、定义和可视化缓冲器
5、定义分配输送链conveyor:6定义托盘pallet:
7、定义变量total_strages、number_hgt12:
(二)、详细定义模型元素1、详细定义堆垛机stack_machineA
stack_machineB
2、详细定义货架
3、详细定义trackA1、trackA2、trackB1和trackB2
详细定义buffers001和buffers002
3、详细定义输送链conveyor1和conveyor2:
详细定义part元素——pallet
运行
仓储的作用主要表现再两个方面:一,是完好地保证货物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是为将货物配送给用户,在物流中心进行必要的加工活
动而进行的保存。
物流仿真模拟实验报告分析

实验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 提高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
• 为物流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 促进物流技术的发展
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
• 实验背景和方法
• 实验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
实验报告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 针对实验结果的改进措施
• 实验模型的改进方向
• 实验方法和技术的创新
实验报告的创新点和价值
• 物流系统服务质量
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统计方法和工具
• 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评价
实验结果的定性分析
实验结果的可视化展示
• 图表和图形的生成
• 可视化方法和工具
• 可视化结果的解释和评价
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不同方案的比较和评价
• 不同阶段的对比和分析
• 不同场景的模拟和预测
实验结果的综合评价
CREATE TOGETHER
SMART CREATE
物流仿真模拟实验报告分析
01
物流仿真模拟实验报告简
介
实验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提高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
• 分析物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 优化物流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 提高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
为物流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 分析物流市场的竞争态势
• 制定有效的物流战略
• 物流信息化和智能化
• 物流绿色化和环保化
• 物流个性化和定制化
仿真模拟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仿真模拟技术的优势
仿真模拟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 提高实验效率和准确性
• 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
• 降低实验成本和风险
• 物流配送与仓储管理
物流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和掌握物流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利用仿真软件Flexsim建立物流系统模型,分析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
3. 通过仿真实验,优化物流系统的布局和流程,提高物流效率。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采用Flexsim软件,对某企业物流系统进行仿真分析。
主要内容包括:1. 系统建模:根据实际企业物流系统,建立Flexsim模型,包括仓库、货架、输送线、设备、人员等元素。
2. 参数设置:对模型中的各个参数进行设置,如货架容量、输送线速度、设备故障率等。
3. 仿真运行:启动仿真实验,观察系统运行状态,记录关键指标数据。
4. 结果分析: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系统性能,找出系统瓶颈。
三、实验过程1. 系统建模:- 根据企业物流系统实际情况,绘制系统布局图。
- 在Flexsim软件中,创建相应元素,如仓库、货架、输送线、设备、人员等。
- 设置元素属性,如货架容量、输送线速度、设备故障率等。
2. 参数设置:- 根据实际企业数据,设置模型参数,如货架容量、输送线速度、设备故障率等。
- 考虑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随机性,设置随机数生成器。
3. 仿真运行:- 设置仿真时间、运行次数等参数。
- 启动仿真实验,观察系统运行状态,记录关键指标数据。
4. 结果分析:- 分析系统关键指标,如系统吞吐量、平均等待时间、设备利用率等。
- 找出系统瓶颈,如货架容量不足、输送线速度慢等。
- 针对系统瓶颈,提出优化方案,如增加货架、提高输送线速度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系统关键指标:- 系统吞吐量:每小时处理订单数。
- 平均等待时间:订单在系统中等待的平均时间。
- 设备利用率:设备实际工作时间与理论工作时间的比值。
2. 系统瓶颈:- 通过仿真实验,发现系统瓶颈为货架容量不足,导致订单在系统中等待时间较长。
3. 优化方案:- 增加货架数量,提高货架容量。
- 调整输送线速度,提高系统吞吐量。
五、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物流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物流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物流系统仿真实验报告物流系统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货物流动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系统。
通过模拟实验,可以对物流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实现物流过程的高效运作和优化管理。
本报告将对物流系统的仿真实验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1.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物流系统的仿真实验,探讨物流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以及优化方法,为物流系统的高效运作提供参考。
2.实验设计(1)实验场景设计本次实验选择一个快递物流分拨中心作为实验场景,包括入库、出库、分拣等环节。
(2)数据收集收集实验所需的数据,包括货物流动时间、仓库容量、分拨中心工作人员数量、分拣速度等。
3.实验过程(1)数据准备根据实验场景设计,准备所需的数据,并建立数学模型,包括仓库容量、分拣速度、货物流动时间等参数。
(2)模型建立根据数据准备阶段的数学模型,建立物流系统的仿真模型,包括仓库模块、机器人模块、工人模块等。
(3)系统参数设定设定物流系统的各项参数,如仓库容量、分拣速度等,并设定实验时间。
(4)仿真运行根据所设定的参数,进行物流系统的仿真运行,并记录实验数据。
(5)数据分析根据仿真运行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包括货物流动时间、仓库利用率、分拣效率等指标的分析。
4.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物流系统的一些性能指标,如货物流动时间、仓库利用率、分拣效率等。
通过对不同参数的调整和优化,可以提高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和性能。
5.结论通过物流系统的仿真实验,可以对物流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和优化设计。
通过对系统参数的调整和优化,可以提高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和性能,减少资源浪费,并实现物流过程的高效运作和优化管理。
综上所述,物流系统的仿真实验是一种有效的分析和优化物流系统的方法。
通过实验过程的设计和数据分析,可以为物流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提高物流过程的运作效率和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通过型物流中心(Logistics Center)的模型构筑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对物流仿真软件ais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ais软件的界面、其中的菜单栏、工具栏等能够知道其位置功能及使用方法。
本次实验通过对物流中心的例子来学习利用部件生成器、传送带(直线、分流、弯曲)、部件消灭器、作业员、笼车等来构筑模型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的内容就是通过ais软件构造一个通过型物流中心(是指进货后不经入库储存直接按店铺分类后出货的物流中心)。
要作成使4种商品从投放口开始在传送带上流动,在分流点根据商品的种类进行分门别类使其按不同分流口流出后作业员把商品装入笼车的模型。
主要包括:1、模型制作成画面的设定;2、设备的表示、复制及连接;3、弹出菜单及属性的表示;4、设备的旋转方式;5、条码设定;6、对作业员相关操作;7、对传送带相关操作;三、实验步骤●模型作成画面的设定在电脑桌面启动RaLC-Pro。
然后在RaLC-Pro的启动画面中,点击菜单栏里的|文件|新建|或者工具栏中的[新建]按钮,启动模型作成画面。
点击工具栏上的[网格]按钮,立体层面上表示出网格。
●设备的表示点击设备栏的[直线传送带]按钮,使直线传送带表示出来。
●设备的复制点击直线传送带后其颜色变为白色。
通常把这种情况说成“选择状态”。
●设备的连接(自动连接)将第2条直线传送带的入口向第1条直线传送带的出口移近。
●弹出菜单的表示点击设备栏的[右分流传送带]按钮, 则表示出右分流传送带。
使用分流传送带。
可使传送过来的物体分成两个方向流动。
使右分流传送带处于选择状态时,右点击鼠标后会表示一个菜单。
这种菜单称为弹出菜单。
点击弹出菜单中的●属性的表示[属性],使属性对话框表示出来。
在属性中可对设备的速度、大小、颜色、形状等进行设定。
各种各样的设备都有自己的属性。
●设备的旋转(属性)点击设备栏的[右曲传送带]按钮,则可表示出右曲传送带。
要使右分流传送带分流部的出口和右曲传送带的入口连接上,但因为传送带的朝向对不上,所以要使右曲传送带沿Z軸旋转240度。
连接部分这样使连接部分的方向变为一致。
使右分流传送带的分流部出口和右曲传送带入口自动连接上。
●设备的旋转(弹出菜单)要使设备逆时针转90度、顺时针转90度、180度旋转时可利用弹出菜单来操作。
点击设备栏的[直线传送带]按钮,使直线传送带表示出来。
顺时要连接上右曲传送带的出口和直线传送带的入口,因传送带朝向不对,所以要使直线传送带顺时针旋转90度。
使直线传送带处于选择状态,点击弹出菜单的[顺时针旋转90度]。
这样连方向一使右曲传送带的出口和直线传送带的入口自动连接起来。
●设备的连接(任意连接)将直线传送带和作业员连接起来。
点击设备栏的[作业员]按钮,使作业员表示出来。
点击作业员的弹出菜单中的[顺时针旋转90度]使其面向传送带的方向。
将作业员设置在便于从直线传送带的出口拿取货物的位置上。
点击直线传送带的弹出菜单中的[与下一个设备相连],则红线会表示。
使笼车处于选择状态,点击弹出菜单中的[180度旋转]使其面向作业员。
将笼车设置在作业员的后方。
调解作业员和笼车間的距離使其相当于作业员行走的距离。
因初始值为1.3m,所以此处将其设置为相隔1.3m的位置上。
一个网格为边长1m的四方形。
可根据这个来调整距离。
●复数个设备的复制利用《Cntl》+《C》、《Cntl》+《V》可对复数个设备进行复制粘贴。
点击工具栏中的[选择]按钮。
用表示出来的红线将复数个设备围起来后,可使所有设备一起处于选择状态。
点击画面并按住鼠标左键将要使其处于选择状态的物件(在这里为右分流传送带右侧的所有物体)用红线围起来。
松开左键,则被红线围起来的物体全部处于选择状态。
点击设备栏的[部件消灭器]按钮,使部件消灭器表示出来。
部件消灭器用于从某处起不再需要显示物体的流程时,设置部件消灭器使流过来的物体消失。
将部件消灭器设置于直线传送带的出口附近。
用弹出菜单中的[与下一个设备相连]使直线传送带向部件消灭器连接上。
●部件生成器的条码设定打开新增加出来的部件生成器中的任意一个的弹出菜单,并打开属性窗口,将[概要]属性里的条码栏改成〈barcode002〉。
可根据条码设定不同物品的各个搬运路线和存放场所。
在本例中假设有4种不同物品,根据不同种类设定4个存放位置。
●颜色设定为了使容易分辨,可进一步改变物体的颜色。
点击[色/形]属性,点击颜色部分(初始值是金黄色)。
【颜色】对话框会表示出来,选择好任意一种颜色(例为红色),点击[OK]按钮。
同样地,打开剩下的部件生成器(哪一个都行)的属性窗口,[概要]属性里的条码栏改成〈barcode003〉,[色/形]属性里的颜色改成任意一种颜色(例为粉红色),将另一个部件生成器的条码栏改成〈barcode004〉,颜色改成任意的颜色(例为桔红色)后,点击[OK]按钮。
●分流传送带的条码设定为了使传送过来的4种物品依据其种类不同而流向不同,需对有两个分流口的3条分流传送带的条形码进行设定。
首先选中组合化的设备,然后点击右键弹出菜单,选择解除组合菜单取消设备的组合。
下面要进行具体设定,使上面设定为barcode001的金黄色的物品流向条分流传送带的分支,其他的物品流向第2条分流传送带。
这种设定需将属性对话框的[分流]属性里的分流条码设定为〈barcode001〉。
初始值即为〈barcode001〉,所以本例中不需重新设定。
第2条分流传送带的设定则要使上面设定为barcode002的红色的物品流向第2条分流传送带的分支,其他的物品流向第3条分流传送带。
打开第2条分流传送带的属性窗口,将[分流]属性里的分流条码变更为〈barcode002〉。
这样可使条码为〈barcode002〉的物品流向分流传送带的分流口同样地,第3条分流传送带的设定则要使上面设定为barcode003的粉红色的物品流向第3条分流传送带的分支,其他的物品(桔红色的物品)流向部件消灭器。
打开第3条分流传送带的属性窗口,将[概要]属性里的分流条码变更为〈barcode003〉。
点击[OK]按钮。
桔红色的物品被设定为〈barcode004〉,所以不会被第3条分流传送带所分流,接着流向部件消灭器的方向。
●模型的保存点击菜单栏里的|文件|另存为|,将文件名输入为『Lesson1.emu』然后点击[保存]按钮。
●模型的模拟点击菜单栏里面的|模拟|开始|或者时间栏里的[开始]按钮,则可以看到货物被投放到传送带后从金黄色的部件生成器出来的货物流向最靠前的的笼车方向,从红色的部件生成器出来的货物流向正中央的笼车方向,从粉红色的部件生成器出来的物品流向最远的笼车方向,从桔红色的部件生成器出来的货物流动。
四、实验结果通过型物流中心的模型如下:五、实验心得通过此次试验教会我们初步使用物流仿真软件ais,知道软件的打开方法、设备按钮的使用和布局等,利用部件生成器、传送带(直线、分流、弯曲)、部件消灭器、作业员、笼车等来构筑模型的方法。
了解到模型建好后,还可以进行微调,使得模型经可能的完善,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
实验二:仓储型物流中心模型一、实验目的在此次试验中,将以仓储型物流中心的模型为例,学习包括在实验一使用过的设备以及自动立体仓库、装货中转站、卸货中转站、传送带(直角、合流)、机器人、托盘供给器等设备来建立模型的方法以及关于这些设备的设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这次实验要建立在实验一作成的模型的基础上增加具有自动立体仓库功能的出货传送线的模型。
将以仓储型物流中心的模型为例,学习使用自动立体仓库、装货中转站、卸货中转站、传送带(直角、合流)、机器人、托盘供给器等设备来建立模型的方法以及关于这些设备的设定方法。
从3处投入口进来的4种商品沿传送带流动,在合流点合流的商品在装货中转站由机器人堆放在托盘上,托盘经入库口被送入自动立体仓库。
存储在自动立体仓库中的托盘经出库口出库,在卸货中转站由作业员将商品卸下投放到分流线上去。
三、 实验步骤1.建立仓储型物流中心模型将画面设定为模型作成画面。
点击设备栏的[自动立体仓库]按钮,使自动立体卸货中转站装货中转站 合流点仓库表示出来。
2.自动立体仓库的入库口(In Mode)的设置自动立体仓库的入库口(In Mode)是从外部将托盘送入自动立体仓库的入库路径。
3.自动立体仓库的出库口(Out Mode)的设置自动立体仓库的出库口(Out Mode)是从自动立体仓库将托盘送出的出库路径。
4.装货中转站的设置点击设备栏的[装货中转站]按钮,使装货中转站表示出来。
5.装货中转站输入口的设置装货中转站上的托盘上装载一定数量的货物时,要使用装货中转站的输入口。
6.进货线的做成点击设备栏的[左合流传送带]按钮,使左合流传送带表示出来。
左合流传送带将从2个方向流过来的商品传送同一方向。
7.卸货中转站的设置点击设备栏的[卸货中转站]按钮,使卸货中转站表示出来。
8.卸货中转站输出口的设置从卸货中转站上的托盘卸货时,要使用卸货中转站输出口。
9.出货线的做成点击设备栏的[左转传送带]按钮,使左转传送带表示出来10.模型合并通过复制&粘贴别的文件中的模型,把复数个模型组合成一个模型的操作称为模型合并。
11.设备的组合使复数个物件组合后,可使其一起移动、旋转。
保持其选择状态不变,右点击使弹出菜单表示出来,点击弹出菜单中的[组合]。
12.组合的解除选择组合物件的弹出菜单中的[解除组合],则组合被解除。
然后请用『Lesson2-2.emu』的名字另保存。
如果点击菜单栏中的|模拟|开始|或者时间栏中的[开始]按钮,则货物会被投放倒传送带上。
机器人将传送过来的货物堆放在托盘上,托盘上每堆放5个物品后就被送入自动立体仓库里储存起来。
13.自动立体仓库的出库下面要使在自动立体仓库里存储的托盘出库。
使需出库的托盘处于选择状态,选择弹出菜单中的[IOSection出库指示|IOSECTION_*****]。
开始模拟后,指定的托盘会从自动立体仓库的出库口(Out Mode)出库。
作业员则从出库的托盘上拿取货物后搬送到左转。
四、实验结果建好后的模型最终形式如下图(一边有货物进库,一边货物出库):五、实验心得通过此次试验,我们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学到了自动立体仓库功能的出货传送线模型,巩固了我们在实验一中所学的知识,并且加深了我们对自动立体仓库、装货中转站、卸货中转站、传送带(直角、合流)、机器人、托盘供给器等设备来建立模型的方法以及关于这些设备的设定方法。
实验三:复合型物流中心的模型Ⅰ一、实验目的在此次试验,将以复合型物流中心模型为例,学习如何用包括在实验二利用过的各种设备以及滑车铁轨、智能导向物、叉车等来建立模型的方法以及关于这些设备的设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