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仿真实验报告
物流仿真Flexsim实验2报告

14.2 自动分拣系统仿真袁峰 0726210427 1.实验目的通过建立一个传送带系统,学习Flexsim提供的运动系统的定义;学习Flexsim提供的传送系统的建模;进一步学习模型调整与系统优化。
2.实验内容(1)仿真模型截图自动分拣系统仿真模型的正投视图的截图如图2-1所示。
图2-1 自动分拣系统仿真模型的正投视图(2)仿真模型各对象参数设置说明仿真模型各对象参数设置说明如表2-1所示。
表2-1 各对象参数设置说明(3)仿真结束时间根据24小时(86400)工作制和8小时(28800)工作制设定模型运行,所以仿真结束时间有两个,分别为:86400和28800。
3.仿真结果分析(1)该分拣系统一天的总货物流量该分拣系统一天的总货物流量是系统末端四个Queue和一个Sink的输入量之和,5次实验结果如下:该系统的总货物流量如表2-2所示。
表2-2 总货物流量表(2)系统的最大日流量8小时(28800)工作制,该系统运行5次,最后4个Queue的实验数据如表2-3所示。
表2-3 最后4个Queue的实验数据所以,最大日流量= 59.8÷8.776%÷95%+134.8÷29.576%÷96%+93.4÷13.356%÷97%+316.2÷44.474%÷98% = 2638.460(3)8小时工作制和24小时工作制的部分数据对比四个处理器的5次实验数据分别如表2-4至2-7所示。
表2-4 Processor1的利用率表2-5 Processor2的利用率表2-6 Processor3的利用率表2-7 Processor4的利用率8小时工作制和24小时工作制的部分数据汇总如表2-8所示。
表2-8 8小时工作制和24小时工作制的部分数据对比由表2-8可知,根据24(86400)小时工作制和8(28800)小时工作制设定模型运行,是简单的约3倍的关系。
物流模拟实训报告(共9篇)

物流模拟实训报告(共9篇)第一篇:物流模拟实训报告(共9篇)篇一:物流管理模拟实验报告《物流管理模拟实验》实习报告班级:组(企业)号:姓名:学号:电子商务1001班 no.xx 1002110105 目录1、概述.............................................................3 1.1实习目的..........................................................................................................................3 1.2实习手段..........................................................................................................................3 1.3实习进程安排.................................................................................................................3 1.4实习原理..........................................................................................................................3 1.5实习的平台 (3)2、实习过程及实习内容...........................................................................................................3 2.1实习主要阶段性工作安排..........................................................................................3(1)实习准备.............................................................................................................3(2)第一阶段 (3)(3)第二阶段............................................................................................................4(4)第三阶段 (4)(5)第四阶段............................................................................................................4 2.2实习收获、感想、认识、评价等 (4)3、实习总结........................................................................................................................... (6)1、概述1.1实习目的:1.2实习手段:在15教的机房运用奥派物流软件进行实习 1.3实习进程安排:1.4实习原理:通过奥派物流软件平台的运作,让我们在大学中了解物流实验内容的丰富,次物流软件平台的内容也基本上囊括了所有物流的运作全过程。
物流仿真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物流行业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物流仿真设计成为了物流管理的重要工具。
本实验旨在通过Flexsim仿真软件,对某一物流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从而为物流系统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目的1. 熟练掌握Flexsim仿真软件的操作方法。
2. 建立合理的物流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
3. 分析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
三、实验内容1. 系统描述本实验以某企业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
该系统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配送和客户服务等环节。
实验的主要任务是优化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2. 模型建立(1)数据收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调研,收集了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配送和客户服务等方面的数据。
(2)模型构建: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在Flexsim软件中建立了物流系统模型。
模型包括以下主要模块:- 原材料采购模块:模拟原材料供应商的供货过程,包括原材料到达、检验和入库等环节。
- 生产加工模块:模拟生产线的生产过程,包括生产节拍、产品检验和入库等环节。
- 仓储模块:模拟仓库的存储和管理过程,包括原材料和成品的入库、出库和库存管理等环节。
- 配送模块:模拟配送中心的配送过程,包括订单处理、货物装载、运输和配送等环节。
- 客户服务模块:模拟客户服务过程,包括订单处理、产品交付和售后服务等环节。
3. 仿真分析(1)运行仿真:在Flexsim软件中运行仿真模型,观察系统运行情况,包括生产节拍、库存水平、配送时间等指标。
(2)数据分析: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找出系统存在的问题,如库存积压、配送延迟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库存积压问题仿真结果显示,原材料和成品的库存积压现象较为严重。
通过分析,发现主要原因如下:- 生产计划不合理,导致原材料采购过多。
- 生产节拍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成品库存积压。
2. 配送延迟问题仿真结果显示,配送延迟现象较为明显。
运输模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运输模拟实验旨在通过模拟不同运输方式下的货物移动过程,分析不同运输条件下货物的安全性、效率性和成本效益,为实际物流操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二、实验背景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在促进商品流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物流效率,本实验模拟了常见的运输方式,包括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运输。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实验所用货物为标准包装箱,共计10个,每个重100公斤。
2. 实验设备:- 模拟运输工具:小型货车、火车模型、轮船模型、飞机模型。
- 模拟运输环境:模拟城市道路、铁路、港口、机场。
- 测试工具:计时器、测量尺、摄影设备。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将10个标准包装箱随机分配到不同运输方式,确保每种运输方式均有货物。
2. 公路运输模拟:- 将货车装载货物,模拟从起点出发至目的地的运输过程。
- 记录运输时间、行驶距离、车辆速度、交通事故等数据。
3. 铁路运输模拟:- 将火车模型装载货物,模拟从起点至目的地的运输过程。
- 记录运输时间、行驶距离、列车速度、交通事故等数据。
4. 水路运输模拟:- 将轮船模型装载货物,模拟从起点至目的地的运输过程。
- 记录运输时间、行驶距离、船舶速度、交通事故等数据。
5. 航空运输模拟:- 将飞机模型装载货物,模拟从起点至目的地的运输过程。
- 记录运输时间、行驶距离、飞机速度、交通事故等数据。
6. 数据分析与总结:-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比较不同运输方式下的运输时间、成本、效率等指标。
- 分析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运输时间:公路运输时间最短,航空运输时间最长。
铁路和水路运输时间介于两者之间。
2. 运输成本:公路运输成本最低,航空运输成本最高。
铁路和水路运输成本介于两者之间。
3. 运输效率:航空运输效率最高,公路运输效率最低。
物流仿真试验心得报告(五篇)

物流仿真试验心得报告(五篇)第一篇:物流仿真试验心得报告物流四仿真实训心得报告一.实习目的这次试验的目的是我们参与物流软件系统在电脑上的操作,加深对物流流程的了解和掌握,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为步入社会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乐龙软件,结合实际情况,了解物流中心模型构造,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认识.通过实验实习,切入了解大型企业在运输仓储经营过程中,流水线操作的过程演示和了解,为以后进入企业,在物流这一块,对产品运输和仓储程序运行打下基础.通过此次仿真实训的学习,我们小组了解到, 物流仿真技术是借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学手段,采用虚拟现实方法,对物流系统进行实际模仿的一项应用技术。
随着物流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内部关联性越来越强,仿真技术日益成为其研究的重要手段。
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现有的生产物流系统的优化或新生产物流系统的设计,不仅可以避免建立物理试验模拟系统的投资,减少设计成本,而且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精确计算和验证分析,提高系统方案的可行性。
根据实训软件的设备参数和运营流程建立起来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可以形成直观立体的仿真模拟,提供运输系统的货物运输,了解实训中的瓶颈和操作错误,获取实训的操作正确性。
还可以被用来进行运营规划和经营决定,校验物流系统设计的合理性,通过对不同的物流策略进行仿真实验来找出最优解。
仿真运行结束后可根据统计数据生成仿真报告,显示各个物流数据的合理利用率、空闲率和操作失误等数据。
最后根据仿真报告提供的数据对我们做出的物流决策的优缺点进行判断,做出科学决策。
同时物流仿真可以降低整个物流投资成本。
二.这次实验实习,我们接触到的实训系统的内容,分别是: 1.总经办其目的是了解公司经营数据和制定公司的经营决策。
2.销售部其目的是通过建立公司的运营决策,与合作商签署物流仓储合同,来决定公司的经营策略和运营安排,合理的解决公司经营状态。
3.采购部其目的是为公司提供运输和仓储所需要的足够车辆和仓库,为公司租赁和购买仓库和运输车辆,交付过路费等运输仓储费用提供便利的途径。
物流仿真模拟实验报告分析

实验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 提高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
• 为物流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 促进物流技术的发展
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
• 实验背景和方法
• 实验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
实验报告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 针对实验结果的改进措施
• 实验模型的改进方向
• 实验方法和技术的创新
实验报告的创新点和价值
• 物流系统服务质量
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统计方法和工具
• 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评价
实验结果的定性分析
实验结果的可视化展示
• 图表和图形的生成
• 可视化方法和工具
• 可视化结果的解释和评价
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不同方案的比较和评价
• 不同阶段的对比和分析
• 不同场景的模拟和预测
实验结果的综合评价
CREATE TOGETHER
SMART CREATE
物流仿真模拟实验报告分析
01
物流仿真模拟实验报告简
介
实验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提高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
• 分析物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 优化物流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 提高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
为物流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 分析物流市场的竞争态势
• 制定有效的物流战略
• 物流信息化和智能化
• 物流绿色化和环保化
• 物流个性化和定制化
仿真模拟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仿真模拟技术的优势
仿真模拟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 提高实验效率和准确性
• 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
• 降低实验成本和风险
• 物流配送与仓储管理
物流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和掌握物流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利用仿真软件Flexsim建立物流系统模型,分析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
3. 通过仿真实验,优化物流系统的布局和流程,提高物流效率。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采用Flexsim软件,对某企业物流系统进行仿真分析。
主要内容包括:1. 系统建模:根据实际企业物流系统,建立Flexsim模型,包括仓库、货架、输送线、设备、人员等元素。
2. 参数设置:对模型中的各个参数进行设置,如货架容量、输送线速度、设备故障率等。
3. 仿真运行:启动仿真实验,观察系统运行状态,记录关键指标数据。
4. 结果分析: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系统性能,找出系统瓶颈。
三、实验过程1. 系统建模:- 根据企业物流系统实际情况,绘制系统布局图。
- 在Flexsim软件中,创建相应元素,如仓库、货架、输送线、设备、人员等。
- 设置元素属性,如货架容量、输送线速度、设备故障率等。
2. 参数设置:- 根据实际企业数据,设置模型参数,如货架容量、输送线速度、设备故障率等。
- 考虑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随机性,设置随机数生成器。
3. 仿真运行:- 设置仿真时间、运行次数等参数。
- 启动仿真实验,观察系统运行状态,记录关键指标数据。
4. 结果分析:- 分析系统关键指标,如系统吞吐量、平均等待时间、设备利用率等。
- 找出系统瓶颈,如货架容量不足、输送线速度慢等。
- 针对系统瓶颈,提出优化方案,如增加货架、提高输送线速度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系统关键指标:- 系统吞吐量:每小时处理订单数。
- 平均等待时间:订单在系统中等待的平均时间。
- 设备利用率:设备实际工作时间与理论工作时间的比值。
2. 系统瓶颈:- 通过仿真实验,发现系统瓶颈为货架容量不足,导致订单在系统中等待时间较长。
3. 优化方案:- 增加货架数量,提高货架容量。
- 调整输送线速度,提高系统吞吐量。
五、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物流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物流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物流系统仿真实验报告物流系统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货物流动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系统。
通过模拟实验,可以对物流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实现物流过程的高效运作和优化管理。
本报告将对物流系统的仿真实验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1.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物流系统的仿真实验,探讨物流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以及优化方法,为物流系统的高效运作提供参考。
2.实验设计(1)实验场景设计本次实验选择一个快递物流分拨中心作为实验场景,包括入库、出库、分拣等环节。
(2)数据收集收集实验所需的数据,包括货物流动时间、仓库容量、分拨中心工作人员数量、分拣速度等。
3.实验过程(1)数据准备根据实验场景设计,准备所需的数据,并建立数学模型,包括仓库容量、分拣速度、货物流动时间等参数。
(2)模型建立根据数据准备阶段的数学模型,建立物流系统的仿真模型,包括仓库模块、机器人模块、工人模块等。
(3)系统参数设定设定物流系统的各项参数,如仓库容量、分拣速度等,并设定实验时间。
(4)仿真运行根据所设定的参数,进行物流系统的仿真运行,并记录实验数据。
(5)数据分析根据仿真运行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包括货物流动时间、仓库利用率、分拣效率等指标的分析。
4.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物流系统的一些性能指标,如货物流动时间、仓库利用率、分拣效率等。
通过对不同参数的调整和优化,可以提高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和性能。
5.结论通过物流系统的仿真实验,可以对物流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和优化设计。
通过对系统参数的调整和优化,可以提高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和性能,减少资源浪费,并实现物流过程的高效运作和优化管理。
综上所述,物流系统的仿真实验是一种有效的分析和优化物流系统的方法。
通过实验过程的设计和数据分析,可以为物流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提高物流过程的运作效率和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仿真实验》
实验报告书
实验报告题目: 物流仿真实验学院名称: 管理学院
专业: 物流管理
班级: 物流1303
姓名: 孟颖颖
学号: 2
成绩:
2016年7月
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物流仿真实验
二、实验要求
⑴根据模型描述与模型数据对配送中心进行建模;
⑵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进行利润分析,找出利润最大化的策略。
三、实验目的
1、掌握仿真软件Flexsim的操作与应用,熟悉通过软件进行物流仿真建模。
2、记录Flexsim软件仿真模拟的过程,得出仿真的结果。
3、总结Flexsim仿真软件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与收获。
三、实验设备
(1)硬件及其网络环境
服务器一台:PII400/10、3G/128M以上配置、客户机100台、局域网或广域网。
(2)软件及其运行环境
Flexsim,Windows 2000 Server、SQL Server 7、0以上版本、IIS 5、0、SQL Server 数据库自动配置、IIS 虚拟目录自动配置
四、实验步骤
1 概念模型
1个Sink到操作区,如图:
第二步:连接端口
根据配送流程,对模型进行适宜的连接,所有端口连接均用A连接,如图:
第三步:Source的参数设置
为使Source产生实体不影响后面Processor的生产,尽可能的将时间间隔设置尽可能的小,并对三个Source做出同样的设定。
打开Source参数设置窗口,将时间到达间隔设置为常数1,同时为对三个实体进行区别,进行设置产品颜色,点击触发器,打开离开触发的下拉菜单,点击设置临时实体类型,设置不同实体类型,颜色自然发生变化。
并对另外两个Source 进行同样的设置,如图:
第四步:Processor(供应商)参数设置
根据预先设计好的数据对其进行设置,为了描述的需要,将三个Processor 瞧作供应商一、供应商二、供应商三。
双击最上面的Processor打开参数设置,在处理时间的下拉菜单中选择默认设置,将常数值改为4,如图:
根据预先设定的数据,供应商一与二的生产效率就是一样,都为每4小时1个产品,所有对前两个的Processor设置一样。
对于最下面的Processor在处理时间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服从(3,6)的均匀分布,如图:
第五步:Rack参数设置
双击一个Rack打开参数设置,在货架触发器项目下的进入触发下拉菜单中选择关闭与打开端口,根据预先设置的数据进行数据设置,如图:
同时,在货架触发器项目下的离开触发下拉菜单中选择关闭与打开端口,根据预先设置的数据进行数据设置,并将closeinput改为openinput,并对其她Rack进行同样的设置,如图:
第六步:Queue参数设置
三个Queue在模型中代表三个生产商的仓库,她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向配货中心定货。
双击最上面的Queue打开参数设置,在Queue项目下,将最大容量改为15,如图:
点击临时流体,选中拉动,选择从任意端口拉入,并对代码进行如下编辑:
在暂存区触发器项目下的进入触发下拉菜单中选择关闭与打开端口,根据预先设置的数据进行数据设置,如图:
同时,在暂存区触发器项目下的离开触发下拉菜单中选择关闭与打开端口,根据预先设置的数据进行数据设置,并将closeinput改为openinput,并对其她Queue进行相关的设置,进行参数的改变,如图:
第七步:Processor(生产商)参数设置
后面三个Processor相当于三个生产商,根据预先设定的数据对其进行设
置。
双击最上面的Process打开参数设置,在处理时间的下拉菜单中选择默认设置,将常数值改为6,表示生产商在成产效率为每6小时一个产品。
如图:
对于中间的Processor,即生产商二,在处理时间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均匀分布,并将参数改为(3,9,1),表示该生产商每生产1个产品的时间服从(3,9)分布。
如图:
对于最下面的Processor,即生产商三,在处理时间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均匀分布,并将参数改为(2,8,1),表示该生产商每生产1个产品的时间服从(2,8)分布。
如图:
第八步:运行结果分析
将实验停止时间定格在8760,在操作区,选中三个Rack,点击菜单中的统计,在下拉菜单中选中标准报告弹出表格,如图:
右键点击三个Rack选择属性,打开属性页,如图:
由上面的数据与模型预先设定的产品成本,可以得到配送中心的收益情况,如图:
优化实验:
更改供应商供货条件,寻找更好的条件使配送中心的利润更大:
重新设置,当三个供应商各自供应的产品在配送中心的库存小于8件时开始生产,库存大于15件时即停止生产。
供应商一与供应商二分别以3小时一件的效率向配送中心输送产品,而供应商三则提供一件产品的时间服从3~5小时的均匀分布。
经过运行所得,如图:
由上图,明显可瞧出,配送中心所得利润更大。
调整供应商在配送中心的存货标准,可以大大降低配送中心的库存成本,加快流通速度,从而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使配送中心利润越来越高;同时供应商提供商品的效率越高,配送中心的利润越高。
五、实验体会
通过物流系统仿真实验,获得了很多关于Flexsim的知识,对她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Flexsim 就是新一代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有效工具。
面向对象的建模方式使得建模过程更为快捷, 只需通过图形的拖动与必要的附加程序就可以快速地建立起系统的模型。
软件提供丰富分物理单元,如处理器、操作员、堆垛机、货架等, 大大方便了用户建模。
所建立的模型可以用三维动画方式表现出来。
Flexsim 研究的对象多就是复杂的多目标系统。
Flexsim 将众多目标的不同参数组合的运行结果输出后供分析者比较,选取最优的参数组合。
由于Flexsim 提供了逼真的动画显示、完整的运作业绩报告,并通过模型运行给分析者提供了各种方案相关的大量反馈信息, 因此分析者可以在较短的的时间内对各种方案的优劣进行比较,对各种预选方案作出评估,从而选出最有的方案进行实际实施。
通过对物流系统仿真系统的模拟与实践,我了解了配送中心的运作过程与实际操作,用Flexsim仿真软件对已知配送中心系统建模,并对仿真实验结果展开分析,找出了运作瓶颈,并多次运行,查瞧资源配置就是否合理等问题,进行系统优化与改变,同时还可以通过动画功能可视化,方便沟通经营者、管理者与操作者之间的意见,从而加快决策速度。
通过这几天的上机实验,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Flexsim仿真系统的功能以及模型的建立步骤与参数设计方法,同时认识到物流仿真系统在实际物流系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设计者可以根据仿真系统的建立、运行与所得到就是数据进行分析,根据该系统得到一年配送中心的总利润,根据系统运行得到的数据与运行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对库存水平、供货条件进行安排与调整, 最终得到最优的系统模型,使配送中心的利润尽可能的提高,再根据系统模型与实际条件进行物流系统的实际建设,使得最终的建设模型达到理想的效果。
但就是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平常上机的时候都就是按照课本一步一步的来,而且做的很流畅,但就是到了自己要设计一个系统,没有了参照步骤只有设计数据要求的时候,自己却不知道该系统要怎么设计,怎么运行,怎么样才能达到最优等,如果平常上机的时候自己能认认真真的做,用心去思考每一个步骤都就是为什么我想到最后就没有这么不知所措。
第一天上午去做实验的时候一整个人头雾水,不知道应该去做什么,或者说应该从哪开始实验,坐在电脑面前东张西望,瞧瞧这个,瞧瞧那个,老师进行了一些说明后,渐渐的找到了一些感觉,知道往哪个方向走了。
通过这次的实验让我明白了其实做任何事情都一样,平时只要自己肯动手肯思考,平常的积累多了,平时都用心做了,而不就是只就是等着别人做好的结果,到最后肯定会有所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