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教)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课件(北师大版):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共18张PPT)

八年级物理课件(北师大版):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共18张PPT)

3.如右图所示为王老师 在一次打车时得到的出 租车发票,请你根据发 票计算出在王老师乘车 过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 度。
4、思考 题
某汽车沿平直的公路上由甲地开往
乙地,在前半段路程中的速度是 10m/s,在后半段路程中的速度是 15m/s,则汽车在整段路程中的平 均速度是多少m/s?
练习:
• 招手停开往西固城,开始0.5小时 走了12 Km,中间休息5min,后 0.5小时走了15Km,求该汽车全 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前 0.5小时的平均速度?后0.5小时
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即:
V
V1+V2
=
2
二、瞬时速度
在交通管理中,警察需要测定司机是否 超速驾驶;在兵器试验中,需要测量子 弹或炮弹冲出枪口或炮口的速度,以检
1、判断下列哪些指的是瞬时速度
1.汽车速度计显示的速度; 2.汽车经过某一电杆时的速度; 3.第5秒末的速度; 4.我国高速动车组的运营速度约90 m/s
5.超音速战斗机的速度700 m/s
6.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1.5m/s
7.你骑车超过行人的速度
8.飞机起飞时的速度
9.运动员终点冲刺速度
2.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 说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 ____速度快;而在它们比赛开始 时,又说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 子的_____速度快。
验速。武度器,是是否物合体格在。极在短这的些时情间况内下的测速量度的。
定义:指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某一
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
1、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 的运动快慢,瞬时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整个 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运动 快慢。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等于 瞬时速度。 3.当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或所用的时间短 到物体运动快慢的改变可以忽略的时候,平 均速度就转化为了瞬时速度;反之,瞬时速 度也可以看成是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案

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案

长城中学教案
课题: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第 1 课时
主备课人:魏延平使用人: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快慢。

2、学会计算平均速度。

3、了解瞬时速度。

【导入新课】
【指导自学】
自学指导一:认真阅读课本P68,2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课本上的图片思考:百米赛跑运动员、游泳运动员等,他们做的是什么运动?怎么比较每位运动员的快慢?怎样描述汽车运动的快慢?
2、怎样描述平均速度?公式是什么?
自学指导二:认真阅读课本P70瞬时速度下面的内容,3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瞬时速度?
2、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分别是什么?
【检测交流】
附:堂清检测题:
检测一: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说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____速度快;而在它们比赛开始时,又说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子的_____速度快。

检测二:运动员百米赛跑时,起跑的速度为8m/s,中途的速度是9m/s,最后的速度是10m/s ,如果他的成绩是12.5s,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9.67m/s
B 12m/s
C 8m/s
D 9m/s
【小结及作业】
本节基础训练
附:【板书设计】
1.平均速度
2. 2.瞬时速度
教学反思:。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区别与联系(1)区别:平均速度是过程量,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运动快慢程度;瞬时速度是状态量,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程度.(2)联系: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2.方法和技巧(1)判断是否为瞬时速度,关键是看该速度是否对应“位置”或“时刻”.(2)求平均速度要找准“位移”和发生这段位移所需的“时间”.例2(多选)如图2所示,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和目的地B的直线距离为9 km,实际从A运动到B用时5 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增加了15 km.当他经过某路标C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图2A.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80 km/hB.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08 km/hC.赛车经过路标C时的瞬时速度为150 km/hD.赛车经过路标C时速度方向为由A指向B答案BC解析从A到B位移为9 km,用时112h,由平均速度定义式可得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08 km/h,故A错,B对;速度计显示的是瞬时速度大小,故C对;经过C时速度的方向沿C点切线指向运动方向,故D错.变式2(多选)骑自行车的人沿斜坡直线向下行驶,在第1 s、第2 s、第3 s、第4 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1 m、2 m、3 m、4 m,有关其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2.5 m/sB.在第3、4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5 m/sC.第3 s末的瞬时速度为3 m/sD.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答案AB变式3(2018·贵州遵义模拟)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x=(5+2t3) 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 (m/s),该质点在t=2 s时的速度和t=2 s到t=3 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2 m/s39 m/sB.24 m/s38 m/sC.12 m/s19.5 m/sD.24 m/s13 m/s答案 B解析由v=6t2 (m/s)得,当t=2 s时,v=24 m/s;根据质点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 m得:当t=2 s时,x2=21 m,t=3 s时,x3=59 m;则质点在t=2 s到t=3 s时间内的位移Δx=x3-x2=38 m,v=ΔxΔt=381m/s=38 m/s,故选B.。

运动学中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运动学中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运动学中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运动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各种性质和规律。

其中,速度是运动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用来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在运动学中,有两个常用的速度概念: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一、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移动的平均速率。

它的计算公式为:平均速度=总位移/总时间。

其中,总位移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总移动距离,总时间是指物体在这段时间内所经过的总时间。

以一辆汽车为例,假设它在2小时内行驶了200公里,那么它的平均速度就是200公里/2小时=100公里/小时。

这个平均速度可以理解为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率。

平均速度的概念在实际生活中非常常见。

比如,我们常常用平均速度来描述旅行的速度。

如果我们从A城市出发,经过2个小时到达B城市,这段路程的总长度是200公里,那么我们可以说我们的平均速度是100公里/小时。

二、瞬时速度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它的计算公式为:瞬时速度=位移/时间间隔。

其中,位移是指物体在这个时间间隔内的移动距离,时间间隔是指这个时间间隔的长度。

以一辆汽车为例,假设它在行驶的过程中,我们在某一时刻记录到它的位置,然后在下一个瞬间记录到它的位置,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这两个位置的差值来计算出汽车在这个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再除以这个时间间隔的长度,就可以得到汽车在这个时刻的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的概念在物理学中非常重要。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描述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瞬时速度来研究汽车在不同时刻的速度变化情况,从而更好地了解汽车的行驶状态。

总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是运动学中两个常用的速度概念。

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移动的平均速率,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平均速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情况,而瞬时速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变化情况。

这两个概念在物理学和实际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课件度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课件度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分与联系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与某一段时间或某 瞬时速度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相
区 一段路程相对应,反应的是 对应,如汽车速度计显示的速度, 分 物体的整体运动情况。可以 高速公路上的限速牌所限制的速
利用公式v s 计算
t
度。瞬时速度不能利用公式计算
联 系
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是物体在一段极短时间内或路程内的平均速度
解:刘翔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s=1Hale Waihona Puke 0m,所用时间t=12.91s,利用
公式 v s 计算它的平均速度为:
t
v s 110m t 12.91s
所用公式
8.52m/s
必要的说明
代入数据和单位,求出结
答:刘翔的平均速度是8.52m/s
果,数字后面要有单位
2、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7.5s,后50 m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 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平均速度计算式: v s t
s 是指物体在时间 t 内通过的总路程,
t 是指物体在通过路程 s 所用的总时间,
-v 是指物体在这段路程(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日常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指平均速度。
用平均速度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
跑道上的运动员
游泳池中的运动员
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跑道上滑行的飞机
例 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并打破 奥运会纪录,成绩12.91s,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s滑=12m
C

反应距离
制动距离
解:(1)v s1 7.5m 15m/s 答: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15m/s. t1 0.5s

高一物理上册《瞬时速度》教案、教学设计

高一物理上册《瞬时速度》教案、教学设计
-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如观看科普视频、参与线上讨论等,拓宽知识视野。
-建立学习互助小组,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帮助,共同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
1.生活实例引入:向学生展示一段运动员百米冲刺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运动员在起跑、中途和冲刺阶段的速度变化,并提出问题:“运动员在哪个时刻速度最快?如何准确测量这一时刻的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的方式主动探究瞬时速度的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对瞬时速度求解过程的演示和讲解,让学生掌握微积分在物理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3.设计丰富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瞬时速度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经过一段时间后速度达到30km/h,求汽车在达到该速度瞬间的瞬时加速度。
3.探究性作业:鼓励学生结合课堂所学,自主设计实验或观察,探究某一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变化规律。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过程、结果和分析等。
4.小组合作课题:布置具有一定难度的课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课题涉及瞬时速度在实际工程、科研等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讲解瞬时速度的求解方法时,循序渐进,从直观的几何意义到数学表达式的推导,逐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3.教学活动:
-开展课堂实验,如使用小车和计时器测量不同时刻的速度,让学生直观感受瞬时速度的变化。
-设计课堂练习,包括基本概念的选择题和实际问题分析题,巩固学生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安排课后探究任务,如让学生观察并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瞬时速度现象,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公式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公式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公式
瞬时速度(也称为即时速度或瞬时速率)是指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它是指物体在某一时间点的瞬间位移与该时间点的瞬间时间的比值。

瞬时速度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瞬时速度 = (瞬间位移)/(瞬间时间)
这里的瞬间位移指的是物体在某一瞬间沿某一方向上的位移,而瞬间时间则是指物体在这个瞬间所用的时间。

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它计算的是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平均速度 = (总位移)/(总时间)
这里的总位移指的是物体在整个过程中沿某一方向上的位移,总时间则是指物体在这段时间内所用的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它只考虑了瞬间的位移和时间,并不能反映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的速度变化情况;而平均速度则是对整个过程进行了平均,能够反映物体的整体速度。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情况。

通过运用这些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研究物体的运动行为,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数值依据。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材分析本节安排在第二节“探究一一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之后,学生对于速度的物理意义, 即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快慢已经较为淸楚,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引入对平均速度的学习,学生学习起来应该比较顺利。

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通过大量的实例知道平均速度是运动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与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相对应。

对于瞬时速度,通过事例介绍,只要求学生知道实际运动中的具体例子就可以了。

【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逍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2、初步掌握用平均速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3、了解瞬时速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体会做变速运动物体的加速、减速过程,培养解决运动问题先画示意图,明确物理过程的解题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平均速度的学习养成把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v =-公式 ((一)情境引入同学们,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视频。

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在整个比赛中,为什么说乌龟胜比兔子速度快?而在它们比赛开始时,又说兔子跑得快呢?带着这样的问题,一起来学习本节内容。

【设计意图】用龟兔赛跑故事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直观性和生动性。

(二)平均速度提问:同学们,首先来观察运动员、猎豹运动视频。

他们的运动有什么特点?回答:他们的速度都发生变化。

教师总结:如同上面实例一样,大家都坐过公共汽车,它在直路上启动、加速、到站前减速、停止后乘客上下车:我们坐汽车去一个地方,人们对于汽车在路程中由于等红灯、乘客上下车或由于路况而车速的变化等细节并不是十分关心,人们关注的是汽车在全程中总共用了多少时间,利用汽车经过的总路程和总时间计算出的汽车的速度应叫做什么速度?如何去理解?以上物体的速度都在发生变化,我们称为变速运动。

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在不要求很精确,只做粗略研究的情况下,也可以用V二s/t求岀它的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速度变化的快慢1.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物体的位移不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1)研究:轿车启动过程和制动过程,照片记录了每隔2秒轿车所处的位置。

问:这两个过程轿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吗?为什么?答:不是。

因为轿车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不相同。

(2)判断:用频闪摄影技术拍摄运动员前空翻过程中,运动员重心的投影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图1-20所示的照片是怎样拍摄出来的?这是一张频闪照片,即连续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曝光所得,每二次闪光的时间间隔相等答:是变速直线运动。

因为重心的投影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不相同。

2.平均速度结论:B的平均快慢与A的平均快慢相同。

即从总体上讲,A的运动平均快慢用B的平均快慢来代替,其效果是相等的。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经过的位移△S与所用时间△t之比叫做这一位移或这一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单位: m/s km/h cm/s 等; 国际单位: m/s。

(1)上述轿车启动和制动过程中,问:如何比较这两个过程的快慢?答: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粗略的描述变速直线运动。

(2)课堂练习1、图1-23是用高速摄影机拍摄的8mm 直径的子弹射过一只苹果时的照片,子弹的平均速度是900m/s。

请你估计,子弹穿过苹果的时间。

解:先测得照片中子弹的直径为2mm,其实际直径为8mm.故比例为4:1.再分别测得照片中苹果的直径和子弹的长度为16mm、8mm.按比例实际尺寸分别为64mm、32mm.则子弹穿过苹果的位移为s = ( 64+32 ) mm = 0.096 mt = s / v = (0.096/900) s = 1.0×10-4 s2、物体由A沿直线运动到B,前一半时间是做速度为v1的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是做速度为v2的匀速运动,则在整个运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v1t+v2t)/2t=(v1+v2) / 23、汽车沿笔直的公路从A地出发到B地,C是AB的中点,汽车在AC段上的平均速度为V1,在CB段上的平均速度为V2,则汽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多大?解:小结:平均速度与速度的平均是不同的。

4、一个在森林中迷路的人用2小时走了10km路程仍回到原处,他在2小时内的平均速度是___km/h,平均速率是____km/h. 0;5.3、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它能确切地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任何时刻(或任一位置)的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

下面所说的速度中,哪些是平均速度?哪些是瞬时速度?(1)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瞬时速度)(2)经过提速后的列车速度达到80km/h(平均速度)(3)一架失事飞机撞向山坡时的速度达100m/s(瞬时速度)(4)由于堵车,在隧道内的车速仅为1.2m/s,比人步行还慢(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深入理解:瞬时速度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内的速度变化越小,这段时间内的运动就越接近于匀速直线运动,各时刻的瞬时速度就越接近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通过S——t图像理解瞬时速度:从上面4 幅图给出的信息可以计算出物体从1秒开始经历不同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1、你认为1秒末的瞬时速度与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更接近?2、随着所取时间越来越短,每幅图中蓝色线倾斜角度的变化,能不能悟出从s—t图象中怎样求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上面四幅图中△S/△t比值能反映所对应的直线(蓝色)的倾斜程度, 数学上把这个比值叫做斜率。

5 某同学百米跑的平均速度是9m/s,他最后1秒的位移是等于、大于还是小于9米?答案:全程平均速度并不表示等于任何1秒内的速度,因此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运动员以14m/s的速度冲过终点,指的是_____速度,飞机从北京飞到上海的飞行速度是600km/h,指的是_____速度,公路上的速度限制牌限制的是汽车的_____速度。

2.一辆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第1s内通过5m,第2s内通过20m,第3s内通过20m,第4s内通过 5m.则此汽车在最初 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中间 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3.马路上相邻两路灯灯杆A、B间距为40m。

一辆汽车用3.2s时间通过这两根灯杆,据此可算出汽车在这段位移中的______速度为______m/s 。

若灯杆A的近旁相距0.14m处有一块路牌,汽车驶过这一小段距离只用了0.01s,则在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可以近似认为汽车驶过灯杆时的______速度为______m/s。

4.百货大楼的自动扶梯用1min可将一个站在扶梯上的人送上去。

若自动扶梯不动,人沿自动扶梯上要3min,若此人沿运动的自动扶梯走上去,则要_____min。

二、选择题5.关于瞬时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速度B.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段位移内的速度C.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的速度D.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位置或在某一时刻的速度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B.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平均值C.瞬时速度是可以用仪器测量出来的D.瞬时速度可看作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7.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瞬时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速率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相同时间内平均速度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D.瞬时速度的方向始终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8.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v2=15m/s ,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12.5m/s B.12m/s C.12.75m/s D.11.75m/s9.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8 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7m/s B.5m/s C.6m/s D.5.5m/s10.一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 50m 处的瞬时速度为 6m/s ,16s 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7.5m/s ,则它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6m/sB .6.25m/sC .6.75m/sD .7.0m/s11.枪筒内的子弹从初速度为零开始加速,经过2.0×10-3s 时刻离开枪口射出,枪筒的长度为0.6m ,子弹从枪口射出的平均速度为600m/s 。

在上面的叙述中,下列所列出的用词组全部错误的是 ( )A .初速度,时刻B .长度,平均速度C .时刻,平均速度D .初速度,长度12.公路旁常有警察用雷达测速仪,判断驾驶是否超速。

该仪器在极短时间内发射两束雷达波,分析汽车的两次发射波来测定这段时间内的时速。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际测量的是发射到接收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B .由于从发射到接收时间极短,因此可视测量值为瞬时速度C .这个速度值是直接测量值D .直接测量值是时间差,而速度是间接测量值三、计算题13.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甲车1h 前进了30km ,乙车10min 前进了10km , 这两辆汽车哪辆跑的快?14.有甲乙两列火车,其长度各是200m 和300m ,甲车的速度是54km/h ,乙车的速度是10m/s ,那么(1) 若两车相向行驶,从甲车遇上乙车开始到跟乙车错开的时间是多少?(2) 若两车同向行驶,从甲车追上乙车开始到跟乙车错开的时间是多少?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瞬时 平均 瞬时2.12.5,20,12.53.平均 12.5 14 瞬时144. 0.75二、选择题5.D6.B7.A8.B9.C 10.B 11.C 12.C三、计算题13.s m s m t s v /325/3600100030=⨯==甲 s m s m t s v /350/6010100010=⨯⨯==乙 所以乙车快14.(1)54km/h=15m/s s s m v v s t 20/1015300200=++=+=乙甲总(2) s s m v v s t 100/1015300200=-+=-='乙甲总 提高练习1.江西省吉水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如图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此图象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 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 =2s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B. t=2s 物体离出发点最远C. t=4s 物体回到出发点D.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2.浙江省金华一中2010届高三12月联考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河水的流速随与河岸的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若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则( B )A .船渡河的最短时间是60sB .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C .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D .船在航行中相对于河水的最大速度是5m /s3. 北京市昌平一中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 1时刻,速度达较大值v 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 2时刻以较小速度v 2着地。

他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 1或t 1~t 2时间内的的平均速度v 的结论正确的是( A )A .0~t 1 21v v =B . 0~t 1 21v v >C . t 1~t 2 221v v v +=D . t 1~t 2, 221v v v +> 4.广西桂林十八中201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在如图所示的位移()x 一时间()t 图象和速度()v 一时间()t 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 .甲车做曲线运动,乙车做直线运动B .0~1t 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v /ms -1t /s0 1 4 2 3 20 -2C .丙、丁两车在2t 时刻相距最远D .0~2t ,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5.贵州省兴义市清华实验学校2010届高三9月月考两辆游戏赛车a 、b 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

0=t 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

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t v -图如图所示。

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 AC )6. 2010·天津·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s 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A .0.25m/s 向右B .0.25m/s 向左C .1m/s 向右D .1m/s 向左【解析】答案:B7.(08宁夏理综17)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t=t 1时相交于P 点,P 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OPQ 的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 ′,则下面四组t ′和d 的组合可能的是 ( )A.S d t t ==',1B.S d t t 41,211=='C.S d t t 21,211==' D.S d t t 43,211==' 答案D 解析 假设t ′=t 1,由v-t 图象可知在t 1时刻v 甲=v 乙,由于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若在t 1时刻第一次相遇,也就不会存在第二次相遇的问题,与已知条件两次相遇相矛盾. 当t ′=21t 1时,v 乙<v 甲,发生两次相遇是可能的. 对于乙:822,21111t t x v v v v =⋅=='=乙乙乙t t 对于甲:x 甲=v ·乙x d t +=21 所以:8211t d v v +=t ,183t d v = 因为12t S v =,所以S d 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