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导学案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导学案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导学案 使用时间: 编制人:审核人: 班级: 小组: 姓名: 导学案编号:81WL0153.3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学习目标】1、我要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2、 我要体会实际做变速运动物体的加速、减速运动过程,建立解决运动问题先画示意图明确物理过程的习惯. 【合作探究】1. 平均速度2. 瞬时速度3.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区别(2)联系【达标测评】1.从武昌到北京西站,快车K38次约需12 h ,而直快546次约需 16 h ,这是因为( )A.546次车的所走路程比38次的所走路程远B.38次车在任何时刻的速度都比546次的速度快C.通过任何相同地段,38次一定比546次开得快D.546次沿途停靠站较多,耽误很多时间,使其平均速度比38次小2.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在每1min 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那么这个物体所做的运动(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D.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也不是变速直线运动3.一个大木箱漂浮在河面上,随河水向下游漂去,在木箱的上游和下游各有一条小船.两船到木箱的距离相等.若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相等,那么,当两船同时划向木箱时( )A.上游小船先捞到木箱B.下游小船先捞到木箱C.两船同时到达木箱D.无法判断哪条船先到达木箱4.某同学从家走到学校,先以1m /s 的速度行走了500m 后,再以1.5m /s的速度走完剩下的500m.求这位同学从家走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中考链接】 1.(太原市中考题)下表是卡车沿直线平稳行驶和电车、机车起动过程中各个不同时刻的速度(从起动一段时间后开始计时),请你比较和分析表中的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1)卡车做 运动;(2)电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定性)是 ;(3)电车的速度v 与时间t 的定量关系式是v = ; (4)通过分析电车和机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发现他们 是相同的. 2、图1为两个小球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闪光时间间隔为 1s,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请按提示描述这两个小球的运动. 图1(1)会发生一个小球超越另一个小球的情况吗?如果会,在什么时刻? (2)小球A 做什么样的机械运动?小球B 做什么样的机械运动? (3)小球A 和B 曾有过相同的平均速度吗?如果有,在什么时间间隔内? (4)分别求出小球A 和小球B 在从第3s 到第7s 跟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
2021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3 3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导学案1(无答案)(

2021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3 3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导学案1(无答案)(2021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3-3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导学案1(无答案)(第3节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一、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速度概念;知道平均速度是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并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问题。
2.晓得瞬时速度就是准确叙述变速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知道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知道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3.运用平均速度的定义,把变速箱直线运动耦合成匀速直线运动处置,从而扩散物理学的关键研究方法――耦合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是运动学的重要概念,三、学习目标:检验测试阶段:学生独立自主策划评价意见反馈将复习的情况汇报给学生。
激趣引入阶段:画一幅图展示在现实生活中,运动员的100米赛跑50米游泳,汽车行驶,飞机滑行等,它们的速度是变化的,如何描述他们的运动快慢?联动探究阶段:一、1、写作54内容,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平均速度,其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2、完成55页例题。
钢球沿20米长的斜面滚下后,又在水平地面上滚动25米距离才停止。
钢球在斜面和地面上滚动时间分别是5秒和10秒,则钢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米/秒,在水平地面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米/秒,在整个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米/秒。
3、看55页,常见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二、写作55页瞬时速度的科学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升华总结阶段:1、总结本节课所学2、比较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一物体作直线运动,全程24米,前一半路程需时4秒,后一半路程需时6秒,那么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米/秒,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米/秒,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导学案(绝对精品)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导学案姓名_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习目标1、知道平均速度概念及应用2、知道瞬时速度的定义及应用3、知道两者的异同温故知新1.在人民公园的湖面上,小刚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船里观光,若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湖岸B、湖水C、游船D、岸上的建筑物2.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一句应理解为其选择的参照物是()A、水B、桥C、人D、地面3.为了赶去坐火车,大人牵着小孩一起快走了30m,其中大人共走了50步,小孩共走了110步,则走得较快的是()A、大人B、小孩C、一样快D、无法确定4.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A、甲乙两车都静止原位置不动B、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D、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自主学习自主学习:1、平均速度:P68-P692、瞬时速度:P70达标测评1、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说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________速度快;而在它们比赛开始时,又说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子的________速度快。
2.表3-2为D41次列车(北京-济南)动车组的时刻表表3-2为D41次列车(北京-济南)动车组的时刻表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运行时间里程1 北京------ 19:45 0 02 德州21:35 21:36 2h20min 377km3 济南22:35 ------ 3h20min 495km求D41次列车由北京行驶到德州和由北京行驶到济南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3.某人骑自行车到相距55米/4.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5、一列火车长300 1.5千米的隧道,用了1.5分钟,若以同样速度通过相距720千米的甲乙两地,导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上册 3.3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导学案 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3.3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导学案北师大版【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了解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2、初步学会平均速度的简单计算目标达成:1、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2、平均速度的简单计算学习流程:【课前展示】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 )表示。
在国际制中,它的单位是()常用单位是()、关系是();54km/h=( )m/s。
2、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内通过路程为200m,那么,它在1s内通过()m,第2s内通过()m,前5s内的速度是(= m/s= km/h)3、一辆卡车行驶速度为45km/h,其物理意义是()4、下面列举的物理运动哪个运动可以看做匀速直线运动A、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的运动B、汽车进站前的一段路程上的运动C、跳伞运动员下降过程中接近地面前的一段路程上的运动D、物体释放后自由下落的运动5、水中游得最慢的旗鱼,速度可答108km/h,陆地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m,空中飞行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比较他们速度()A、猎豹最大最大B、旗鱼最大C、褐海燕最大D、三者一样大6、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C、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D、物体运动的速度v由s/t决定,但与s/t大小无关【创境激趣】看大屏幕【自学导航】1、平均速度自学导读:阅读物理书53到54页并查资料(1)、图3-15,3-16,物体的运动情况怎样的?3-17,3-18物体的运动情况又是怎样的?(2)、什么叫平均速度?公式,单位各是什么?(3)、辽阳到灯塔路程是24km需20min 求车速度?以这个速度行驶,从辽阳到沈阳60km要几小时?2、瞬时速度(1)、什么叫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联系(2)、看图片,说出图片速度的是指瞬时速度,还是平均速度?【合作探究】1、车的启动、加速、减速、停止的过程是()运动(选填“匀速”“变速”)。
《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导学案

教学反思
1、学生分小组在黑板展示;
2、其余学生可对其它组的展示情况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对其它组答案的正确性进行订正。
3、学生分小组讲解;
4、学生对“展讲”情况进行评价.
问题训练组内评价
15分钟
创设评价情境
由学术助理发放《问题训练拓展评价单》.
教师实施“一帮一”教学和“分层教学”.
1、学生自主完成,小组评价.
下面由学术助理安排复习检查及《问题导读生成评价单》的预习情况.
在学术助理安排下,按要求接受检查.并查找自己的不足,及时纠正。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5
分钟
创设问题情境
提出问题:学生组内合作讨论、交流解决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问题导读生成评价单》.
学生看图并思考(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讨论,但是不要求学生一定能说出答案。在对图中的问题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出将要涉及的问题。)
导学案
主备人:魏岚学案执行人:时间:2012年11月27日
课题
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课型
问题解决课
课时
1
上课时间
教材
分析
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变速直线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要认识到做变速运动的同一物体在不同时间内(或不同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不同的。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和某一位置的有的速度。运用速度—时间图像来描述速度的变化情况比较直观。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快慢;
②初步了解平均速度是表示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导学案 [名校原创]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导学案 [名校原创]](https://img.taocdn.com/s3/m/981352dc6294dd88d0d26bfd.png)
一、知识回顾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速度。
3、公式:_______________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4、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归纳
1、知识:
2、师友互助心得:
3、金牌搭档:
五、当堂作业
教学后记:
5、单位:5m/s=km/h
72km/h=m/s
6、匀速直线运动: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交流探究
怎样比较他们的快慢?
利用运动物体经过的某段路程和对应总时间的比值来平均的、全面的、总体的比较。
一)平均速度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
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二)瞬时速度
1、指运动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速度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____________瞬时速度
三、巩固练习
一)判断下列哪些指的是瞬时速度
1、汽车速度计显示的速度;
2、汽车经过某一电杆时的速度;
3、第5秒末的速度;
三、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学习目标
1、理解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
2、能利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3、理解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
重点
能利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难点
理解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
北师大版物理八上《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word导学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上《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word导学
案
备课组长签字:
包级领导签字:学生:上课时刻:第十二周集体备课个人空间
二、教学过程
1.能区分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2会用速度公式运算简单的应用题
【温故知新】
1人步行的速度约是1.4m/s的物理意义是
2.速度的国际单位是,1m/s= km/h
3速度的公式是变形公式s= . v=
【导学释疑】
例1..汽车以90千米/小时的速度运动了20分钟,又以72千米/小时的速度运动了10分钟,求汽车在这30分钟内的平均速度
例2.一辆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它从早上9点动身,中午11:30到达目的地,一共走过了200千米,你能算出这辆车的速度吗?
【巩固提升】。
【教案】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教学案例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速度概念;知道平均速度是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并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问题。
2.知道瞬时速度是精确描述变速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知道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知道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3.运用平均速度的定义,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成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从而渗透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的方法。
它体现了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体现了用已知运动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的运动研究复杂运动的重要研究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是运动学的重要概念,平均速度的提出,体现了用匀速直线运动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等效研究方法,即用变速直线的平均速度,就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为匀速直线运动处理。
当然它只能是粗略地反映了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应该强调,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或不同位移上)的平均速度是不同的。
因此,提到平均速度时,要明确是指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以上以百米运动员在10s内跑完全程为例,均可作有力地说明。
讲平均速度的目的之一在于引出瞬时速度的概念。
例如提出百米运动员跑到60m位置时的速度能加速到多大?为此可测运动员前后10m内这20m的平均速度;前后1m内这2m的平均速度;……即时间间隔(或位移间隔)取得越短的平均速度,就越接近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也可说成运动的物体从该时刻或该位置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可介绍“阿特伍德机”用此方法测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的方法。
教材上通过行驶中的汽车的速度计,既表明瞬时速度可测,又说明汽车的速度在不断变化,而速度计则反映出这一变化的精确过程。
指明通常说的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也可指出速度的大小称为速率。
三、教具汽车速度计。
四、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我们讨论了匀速直线运动。
真正能做到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都相等的匀速运动是很少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导学案 学生姓名:_________ 成绩等次:____29(s)四、平均速度的测量[学习目标] ①学会使用秒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平均速度。
②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实验原理]用_________测出路程,用______测出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根据________就可以算出平均速度.[实验器材] _______________[课堂导练]1.如右图小球沿一曲面滚动,间隔相等时间所拍摄的照片如图所示,可知小球的运动速度是先变_________,后变_________。
2.如图为一小球从A 点沿直线运动到F 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 点到F 点做的是_____________运动(匀速直线/变速直线)。
小球从B 点到F 点运动的路程是_____cm ,平均速度是____m /s 。
解:s=_______________________,t=_____________,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a 、b 所示。
(1)由图a 可知,甲车在作_____直线运动。
甲车通过0.6米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___秒。
(2)由图b 可知,在AB 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米。
(3)比较图a 、b 可知,甲车的速度_____乙车的速度(大于/等于/小于)。
4.右图是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
由图像可知:甲做的是__________运动,乙做的是_________运动;3s 时,甲和乙的图线相交,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列火车长300m,以36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1.2km 的大桥,则共需要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火车在钢轨上作匀速运动,钢轨每根长12.5m ,车轮滚过钢轨接头处要发生一次撞击声,通过数撞击声的次数就可测得火车行驶的速度,某人从听到第一次撞击声时开始计时,25s 内共数得51次撞击声,则该火车速度应为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一列火车长300m,以36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大桥,由车头上桥到车尾全部离开大桥,共用3min,则这座大桥长为_______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一列长为140m 的列车以72km/h 的速度穿过一平直的隧道,已知整个列车车身在隧道的时间为42 s ,求:(1)隧道的长为多少?(2)从列车的车头进隧道,一直到车尾出隧道,一共需要多少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检测]1.一座大桥长1.6km,一列长200m 的火车以10m/s 的速度通过此桥,需要多少时间?A.120sB.140sC.160sD.180s解:S=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速度公式________得,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队伍长50m ,行进速度为2m/s ,经过一座长为110 m 的大桥,当队伍的第一个人踏上桥头到队伍的最后一个人离开桥时,总共所需时间为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作业] 1.完成课本72—73页作业 2.完成配套练习[补充练习]1.据报载,第一次世界打战期间,一位法国飞行员在2000m 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玻璃旁有一只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啊!竟然是一颗子弹,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 ( )A.子弹飞行速度很慢B.子弹静止在空中C.飞机与子弹相对静止D.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速度接近*2.观察右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 .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 .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 .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3.《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 ( )A .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B .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C .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D .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4.向月球发射激光,经2.7s 后接收到月球表面反射回来的激光,则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为(激光在空间传播速度C=3×105km/s) ( )A 8.1×105kmB 4.05×105kmC 3×108kmD 3×105k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45m 的路程时用了30s 的时间,那么它前15s 内的速度为( )A .0.5m/sB 。
1.5m/sC 2m/sD 3m/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一列队伍长50米,行进速度2.5m/s ,经过一座100m 的涵洞,当队伍全部穿过涵洞时,总共需要( )A 、60sB 、40sC 、50sD 、80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如图7所示的三个交通标志牌方牌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圆牌的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7图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导学案 学生姓名:_________ 成绩等次:____31本章知识 回顾1.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运动。
2.描述物体运动时,______________的物体叫参照物。
通常我们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____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____。
3.物体间保持相对静止的条件是:(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4.物理学中,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__________的物理量。
速度等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__________的_____.速度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速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都是_______。
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它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_____________)运动的快慢程度.[课堂检测]1.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在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_.2.航天飞机在太空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_____.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______状态.3.如图,受油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以同速度同方向水平飞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选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B .选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C .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D .选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4.平直的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顺风行驶,但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丙感觉无风,由此判断三人骑车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5.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故乡》中有这样一段话:“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远离了我.”这里描述运动的参照物是 ( )A .我B .河岸C .老屋D .以上都不正确*6.甲、乙、丙三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看见甲匀速上升,甲看见丙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对于地面 ( )A.甲上升B.乙下降,但比甲快C.乙下降,但比甲慢D.丙下降,但比甲快*7.在站台上并列的两列火车上,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运动,乙车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也向东运动,如果以站台为参照物,则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B.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甲车比乙车运动快.D.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甲车比乙车运动慢.8.人正常行走的速度最接近 ( )A .1米/秒B .5米/秒C .20千米/时D .40千米/时9.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比值,速度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____________.一运动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若该物体的运动速度是20米/秒,读作_____________,它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下面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三种方法:(1)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多少;(2)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多少;(3)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我们在观看百米赛跑时,认为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跑得快,这是采用上述第_________种方法,而裁判员认为,到达终点化时少的运动员跑得快,这是采用上述第________种方法.若要比较滑翔机与赛车运动的快慢,则需采用上述第__________种方法比较方便.3211.探究物体运动快慢,可以将物体将要通过的路程分成若干段,再分别测量物体通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如图所示,将运动员跑步的路程分成长度相同的三段,由图中秒表可知运动员通过每段路程所需时间,从图中可见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是 ( )A.不变B.变大C.变小D.先减小后增大12.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大的物体比速度小的物体通过的路程 ( )A .长B .短C .一样长D .无法判断*13.有关物体运动的速度、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B .运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一定大C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4.如图是一个跑步的人和一个骑自行车的人的路程时间图像,由图像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信息1:他们两个人是同时开始运动的.信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某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成绩是10 s,他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4 m/s, 他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是____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