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桃花源十副妙联欣赏

合集下载

关于描写桃源的89个诗句

关于描写桃源的89个诗句

关于描写桃源的89个诗句1.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谢枋得《庆全庵桃花》2.一返桃源路,别后难追寻。

——陈子良《夏晚寻于政世置酒赋韵》3.落花流水出桃源,暖翠晴云满药田。

——张可久《双调·湘妃怨·武夷山中落》4.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

——戴叔伦《过友人隐居》5.三峡桃源浪,九夏冰严霜。

——程珌《三月十八日锁试童子侍其行卷萧然无事成二十》6.黄山峰壑几千曲,客游先就桃源宿。

——施闰章《白龙潭上桃花源作》7.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

——孟浩然《南还舟中寄袁太祝》8.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裴迪《送崔九》9.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10.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杜甫《北征》11.海水三清浅,桃源一见寻。

——李白《拟古·其十》12.谪官桃源去,寻花几处行?——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二》13.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王维《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14.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

——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15.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

——范仲淹《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16.时有桃源客,来访竹林人。

——骆宾王《畴昔篇》17.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

——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18.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

——刘长卿《寻张逸人山居》19.杏花村沽酒客,桃源洞打鱼人。

——张可久《越调·寨儿今·春晚次韵红》20.桃源访仙宫,薜服祠山鬼。

——刘禹锡《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21.幸有桃源近,全家肯去无。

——元稹《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22.虽然不是桃源洞,春至桃花亦满蹊。

——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23.仙路迷人应有术,桃源不必在深山。

——李涉《赠长安小主人》24.少年抱琴为予来,乃是天台桃源未归客。

——黄庭坚《西禅听戴道士弹琴》25.殷勤嘱归客,莫话桃源人。

描写桃花源的诗句

描写桃花源的诗句

描写桃花源的诗句1.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寒暑。

2.桃花谷口之石,化为我门户之槛。

3.采桑者歌声入竹,驻马听之过我桃花源。

4.曾经人来此,复道如何?5.桃花春水间,喜见人来。

6.郭外桃花源,复道还家门。

7.桃花谷中世外仙,醉卧听秋风。

8.青青桃花谷中路,古人愿在此。

9.桃花源无尽春,那可羡天台。

10.桃花源里人,文章游乐之者。

11.行至桃花源,此去何时复之。

12.山光日影,桃花谷口,几日来发。

13.桃花源中人,不知归路。

14.桃花源中路,雪后篱边人。

15.隔溪桃花源,人世间从何去。

16.桃花源里怡,红亭绿槛。

17.桃花源里云风长在,桃花源中足可乐。

18.莺花鸥鸟伴,桃花源中人。

19.芳勤私此道,春蚕渐复成。

20.古人桃花源间,游赏有余。

21.桃花缤纷绽放春色,清溪潺潺伴鸟语。

22.山间幽径通桃源,流水潺潺鸟啼声。

23.桃花盛开香满径,繁花似锦绕山隈。

24.青山绿水围桃源,夜莺啼鸣清幽林。

25.古道桃花春意浓,山水清幽鸟语鸣。

26.桃花如锦满山谷,翠竹幽静鸟啼声。

27.山谷幽深藏桃源,翠竹拂面鸟鸣声。

28.桃花盛开如梦幻,清泉嬉戏伴鸟鸣。

29.桃花烂漫春意浓,山水清幽鸟啼声。

30.幽深山谷藏桃源,翠竹拂面鸟鸣声。

31.桃花似锦如云烟,清泉潺潺鸟啼声。

32.山谷幽静藏桃源,翠竹拂面鸟鸣声。

33.桃花翠竹映清泉,鸟鸣声声入梦魂。

34.桃花盛开春意浓,山水清凉鸟啼声。

35.桃花似火春光艳,山水清幽鸟鸣声。

36.桃花葳蕤满山谷,翠竹幽深伴鸟鸣。

37.古道幽深藏桃源,翠竹拂面鸟鸣声。

38.桃花似火烂漫春,山水清凉鸟啼声。

39.桃花如梦春光艳,翠竹幽静伴鸟鸣。

40.桃花深处是桃源,翠竹拂面鸟鸣声。

41.桃花映水红如锦,绿草成茵美伦美奂。

42.山间小径通桃源,幽静清幽如仙境。

43.花开花落无人问,太平山水自己赏。

44.山水桃花共一色,人间仙境在眼前。

45.桃花源里繁花盛,鸟语花香映水影。

46.林深谷幽桃花开,仙境福地人人夸。

描写桃花源的诗句古诗

描写桃花源的诗句古诗

描写桃花源的诗句古诗
1、岂伊桃花源,有此山泉蒙。

——宋·孙素《故文定墨池分得风字》
2、去去桃花源,何时见归轩。

——唐·李白《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立马赠别》
3、枕上桃花源,花开不知数。

——明·皇甫涍《东斋枕上》
4、想像翠霭中,疑有桃花源。

——宋·吴可《舟中即事》
5、武陵郡西桃花源,水盩山厔蛮区连。

——宋·史尧弼《留题丹经卷后》
6、荷叶山头闻杜宇,桃花源上别秦人。

——明·袁宏道《别龙君超君御兄弟》
7、门开芳杜径,室距桃花源。

——唐·卢照邻《三月曲水宴得尊字》
8、扬子渴如马文园,宰官特赐桃花源。

——元·杨维桢《红酒歌谢同年智同知作》
9、丹青明灭风篁岭,环佩空响桃花源。

——宋·苏轼《介亭饯杨杰次公》
10、桃花源里得春多,洞口春烟摇绿萝。

——元·赵孟頫《桃源春晓图》
11、忽闻荆山子,时出桃花源。

——唐·孟浩然《山中逢道士云公》
12、邂逅桃花源,一笑若相待。

——宋·赵蕃《送梁仁伯赴江陵
丞三首其一》
13、秦人一入桃花源,子孙千世为神仙。

——宋·释道昌《颂古五十七首其一》。

桃花源经典诗句

桃花源经典诗句

桃花源经典诗句桃花源经典诗句11、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2、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

3、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4、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5、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

6、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7、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

8、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9、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10、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11、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

先时见者为谁耶?源水今流桃复花。

12、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13、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

14、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

15、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16、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17、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

18、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19、绝壁相欹是洞门,昔人从此入仙源。

数株花下逢珠翠,半曲歌中老子孙。

别后自疑园吏梦,归来谁信钓翁言。

山前空有无情水,犹绕当时碧树村。

20、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路烟。

21、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22、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2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24、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缤纷。

25、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

26、风急桃花也似愁,点点飞红雨。

27、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28、昔日狂秦事可嗟,直驱鸡犬入桃花。

至今不出烟溪口,万古潺湲二水斜。

29、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30、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31、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32、露暗烟浓草色新,一翻流水满溪春。

可怜渔父重来访,只见桃花不见人。

33、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

山无数。

乱红如雨。

34、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35、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36、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3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8、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桃花源记》ppt课件

《桃花源记》ppt课件

活动一 知文意,梳文脉
自学要求: 1.请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2.找出文言现象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做好批注。 3.划分文章结构,理清线索。 4.桃花源是古人理想的栖息之地,为什么?
疏通文意
作为 沿着,顺着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
年间
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新鲜美好 落花。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 叙事、描写、状物,也可抒情、议论、 说明,通常的写法是寓情理于事、景、 物之中,或借叙事、写景、状物
而自然而然地抒情言理。
“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李白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王维 “仙家一出寻无踪,至今水流山重重。”刘禹锡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毛泽东
田间髫,并怡然自乐。
全,都
指老人和小孩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 自乐。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紧接着)就是一座山,山上有个 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渔人)就下了船,从洞口进去。初进 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 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 错,四通八达,(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在田野里来 来往往,耕作劳动,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老人和 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生活水平:生活富足
活动二 赏桃源,读“美”点
“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又自称“五柳先生”, 那么陶渊明为什么不塑造“菊花源”或是“柳源”?

常德桃花源 藏头诗

常德桃花源 藏头诗

常德桃花源藏头诗
桃花源是常德人的骄傲,常德这座城市的名片,今天有幸邀请到了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常德市书画院院长、副研究员李洪友,用藏头诗来解读常德桃花源。

“问得诗人几处愁桃源何处不还乡”陶渊明笔下的《饮酒》是我们最熟悉的一首诗,这首诗就是藏头诗歌。

李洪友说:“我用藏头诗歌来解读常德这个地名,可以说是‘一首藏头诗’,希望大家多读、多品。

”李洪友介绍道“桃源是一个古称,‘桃源’二字最早就出现在《山海经》中,后经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流传至今。

”李洪友用藏头诗来解读常德桃花源,也正。

关于桃花源诗句

关于桃花源诗句

关于桃花源诗句1. 有关桃花源的诗句《桃花源诗》——晋·陶渊明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馀乐,于何荣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武陵桃源送人》——唐·包融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

先时见者为谁耶?源水今流桃复花。

《桃源》——唐·李白昔日狂秦事可嗟,直驱鸡犬入桃花。

至今不出烟溪口,万古潺湲二水斜。

《桃源》——唐·李白露暗烟浓草色新,一翻流水满溪春。

可怜渔父重来访,只见桃花不见人。

《桃源行》——唐·王维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山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山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同吉中孚梦桃源》——唐·卢纶春雨夜不散,梦中山亦阴。

云中碧潭水,路暗红花林。

花水自深浅,无人知古今。

夜静春梦长,梦逐仙山客。

园林满芝术,鸡犬傍篱栅。

几处花下人,看予笑头白。

《桃源行》——宋·王安石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联画

联画

“联”中有画,画在“联”中——漫谈园林风景名胜联的欣赏刘跃文人们都喜欢游览园林风景名胜,可是一般地说都不大注意其中的对联,似乎对联不在欣赏之内。

其实不然,作为语言艺术来说,一副好的对联不仅本身就值得欣赏,而且它还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欣赏所题的风景名胜。

无论山、林、湖、石,还是亭、台、轩、榭,只要配上一副好联,就像画龙点睛一样,顿时使死的景物耀目生辉,活灵活现。

只须三言两语,一句两句,就像是画家寥寥几笔,便将客观景物的内在美给勾勒、点染出来了,使游人感到妙趣横生、意味无穷,更增添了游览的情趣和兴致。

(这是汉语言的精妙之处)因此,要更好地领略园林名胜的美,就应当把对联也作为欣赏之列。

古人有所谓“诗中有画”的说法,在这里我想借用一下,我们也可以说“联(对联)中有画”。

不错,对联本就是诗嘛!有些园林名胜的题联,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或像国画,或像油画,或像水彩画。

这是由于作者将外界能给人以美感的景物摄入镜头,用生花妙笔写出了一幅“画”。

比如一副题济南大明湖的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多像是一幅色调清新明快、优美宜人的山水画。

又比如一幅题云南黑龙潭景色的对联:两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看去却宛如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的一副浓墨酣畅的彩墨画,写出了黑龙潭的风神。

我们再看下面一副题苏州闲吟亭的对联:千朵莲花三尺水一湾明月半亭风这又恰像是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笔下的一幅色彩鲜艳、格调绮丽的风景画,给人一种明快、舒畅的感觉。

以上三副对联就是幅图画,对大明湖、黑龙潭、闲吟亭的风景,都做了比较细致、精彩地描绘,可谓尽“画工”之妙。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谈到“画工”“化工”之殊。

“画工”写其真实,就像绘画中的工笔画,“化工”求其神似,就像绘画的写意画。

“画工”者,犹“技“也,而“化工”者,已进乎“道“矣。

王国维肯定了后者,认为“神似”才能写出别一种境界。

这是就诗词而言,如就描绘园林景物的题联来说,“画工”与“化工”钧可各尽其妙的,这是与对联的实用性和雅俗共赏相关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桃花源十副妙联欣赏
陶令一篇文,引千年争论未休,从来天下纷繁,世外洞津真有否?桃花千树火,照一水云霞不绝,得此山间清静,心头块垒早无焉!这是联友儒夫子题写的一副对联。

上联意即:虽《桃花源记》引出千古梦幻,然而纷繁的人间,哪有世外桃源;下联表明:桃花云霞相映,山间曲径通幽,若能生活在如此仙境,定会气定神闲,忘却忧愁。

此联在笔法上步步推进,其内容似涟漪层层展开,加之易位重字用得贴切自然,细细读之,韵味无穷。

不过,笔者以为,若能将下联第二分句照一水云霞不绝中的照字改为燃字,则不仅平仄相对,而且事理更合、诗意更浓。

寻津几度,寻芳几度,应知景去林空,试问老先生,何来柳下一壶梦?洒汗多年,洒爱多年,始得花香果熟,欲看新手笔,正在人间四月天。

这是联友大大卷子题写的一副对联。

此联从寻梦开始,到圆梦搁笔,文笔流畅,语出不凡。

纵观全联,上、下比一问一答,意超言外;前两分句复字的运用,使得联语节奏更加明快;寻、知、问、来和洒、得、看、在这一连串动词,则将寻觅世外桃源和找到人间仙境的过程勾勒得活灵活现;结句欲看新手笔,正在人间四月天,更是把桃红柳绿,莺歌燕舞,赏春踏青,其乐融融的美好时光定格在读者面前,从而让世人为
之萌生无限的遐思。

桃花源,杏花村,千秋浪漫,陶醉几多骚客梦?隐士酒,雅士墨,万古风流,潜伏不少动人情!这是联友曲水流觞题写的一副对联。

此联以陶渊明及其《桃花源记》为题,充分地表现了历代文人雅士的美好向往和孜孜追求。

联语前两分句关联相当紧密:桃花源,一处浪漫传奇的梦幻仙境,杏花村,一个蕴藏深厚酒文化的古老乡村,隐士酒,一杯辞官挂印的隐士苦酒,雅士墨,一部追求浪漫主义的千古名篇,这四者均与陶渊明密切相关。

撰联者通过如此铺垫,旨在让人们随着自己的思绪,去感受历代文人的浪漫追求,体味多彩的动人情怀。

值得一提的是,此联还以竖嵌的形式嵌入了陶潜的大名(陶渊明又名陶潜)。

不过潜伏一词颇觉生硬,如果能以潜藏替之则似乎更好。

桃花流水,福地洞天,人间愁苦抛云外;夏雨春烟,朝霞夕照,陌上诗情入画中。

这是联友柳墨题写的一副对联。

此联联中有画,画中有诗,联风沉稳,如同清联。

溪烟溢翠,柳浪穿莺,圣手难描画境;古道热肠,麻衣芒履,仙翁可事农桑?这是联友秋水无垠题写的一副对联。

上联从桃花源景色落笔,以圣手难描极言其美;下联从描述仙翁入手,借古道热肠,麻衣芒履,可事农桑抒发感慨。

联语借古喻今,虽稍有伤感,却不乏气势高亢,从而较好地表达了撰联者对人间仙境桃花源的独到见解。

桃源幻象传千载,引多少遐思,历无数找寻,叹终归海市难逢渔父;渔父假时到而今,看人民富裕,感国家昌盛,当疑入仙乡又见桃源。

这是联友梅语题写的一副对联。

桃源难逢渔父,渔父又见桃源,巧妙、恰当的易位重字,是此联引人注目的一大特色。

此联情真意切,上比引、历、叹和下比看、感、当这几个领字相当准确。

不过,联语对仗欠工:千载对而今其词性不对,无数对国家显然不妥,因为无数是偏正词组,国家是并列词组。

桃花洞口,沅水溪头,家在竹林青瓦处;鸡犬声中,牛羊影里,人归烟雨断桥边。

这是联友湘潭一客题写的一副对联。

此联以自对的形式,只是简单地罗列六处桃花源场景,就把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清新画面呈现在世人面前,其创作风格与元曲名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似曾相仿。

联语中口、头、处、中、里、边这六个方位词则用得准确、贴
切,近乎不可替代。

全联不加任何修饰,如同随手拈来,就像一朵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奇葩,如此纯得有味,真得出奇,可见撰联者功夫之深。

曾闻村妇花相映,时见枝繁叶茂,色艳香浓,满园窈窕生娇,更觉崔诗情不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