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镜头语言和画面构图

合集下载

广播电视编导视听语言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

广播电视编导视听语言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

标准镜头:
又称中焦镜头,能还原人对空间的透视感 受,空间既不延伸,也不压缩。
正常变焦: 不带有感情色彩。(情绪符合正 常人认识事物的过程)(举例《三峡好人 》
快速变焦: 比正常速度相对快的速度进行焦 距变化。(造成震惊的效果,尤其由短焦 到长焦的转化,可以猛然引起观众对某个 细节人物的注意。)
慢速变焦:比正常速度相对缓慢的速度进行 焦距变化。(用于表达较舒缓的情绪起伏 与变化)
同一色彩有不同的亮度等级,是物理上光线强度 的现象,与照明强度、大气透视、表面结构关系 等有关。
色值是画面中亮与暗的比例关系,为了方便,我 们可以把它区分为: 高光、低光、中性、极暗、暗、 低暗,以暗度为主创作的画面会呈现低调(《黄 土地》),以高亮度为主创作的画面会呈现高调 (《我的父亲母亲》)。
提问同学, 随后讲解 (出现的所有电影都有讲解)
第二节 景深与焦距
景深: 指距离摄影机最近的清晰影像,到距 离摄像机最远的距离。
焦距: 指透镜中心到焦点的距离。(简言之 就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光线能够清晰聚焦 的那一点距离。
摄影镜头的类型 根据光学镜头的可调和不可调, 分为变焦镜头和定
焦镜头。定焦镜头中, 根据镜头焦距的长短, 分为 标准镜头、长焦距镜头、短焦距镜头。 得到同样景别的画面, 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拍摄, 和 被摄主体的距离不同。同样的中景画面, 长焦镜头 离被摄物最远, 其次是标准镜头, 最近的是短焦 (广角)镜头。 焦距越长, 视角范围越小, 画面清晰的范围越小, 背 景越虚;而焦距越短, 视角范围越大, 画面背景越 实。(配合举例讲解)
由色彩传达影片内在主旨的总倾向 《黄土 地》
色彩在镜头里体现的绘画特性 《呼喊与细 语》
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象征作用 《蓝》 延伸和拓展主题 《辛德勒的名单》《贫民

电影艺术欣赏电影中的镜头构和剪辑

电影艺术欣赏电影中的镜头构和剪辑

电影艺术欣赏电影中的镜头构和剪辑电影艺术欣赏:电影中的镜头构图和剪辑电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在表达故事和情感的过程中,运用了丰富的技巧和元素。

其中,镜头构图和剪辑是电影中至关重要的手段和工具,对于影片的效果和观众的观影体验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分析电影中的镜头构图和剪辑,探索其在电影艺术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镜头构图1. 主体位置与镜头语言在电影中,摄像机对于主体的位置选择和安排是构图的基础。

主体的位置决定了观众的焦点和关注点,而镜头的语言则是通过不同的拍摄角度和镜头距离来表达情感和故事。

例如,使用正面镜头可以呈现出主角的正义和坚定,而使用侧面镜头则能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不确定。

2. 图像构造和配比影片的构图在视觉上具有美学意义。

在电影中,影片的构图通过准确抓住画面的元素和细节,以及明暗对比和画面的平衡来展现电影的美感。

同时,配比的使用也能够帮助刻画角色的心理状态和故事的发展。

例如,在紧张的情节中,使用偏大的镜头配合快速剪辑,能够增强情节的紧迫感和观众的心理共鸣。

二、剪辑技术1. 剪辑的基本原则剪辑是将拍摄好的素材进行组合和编辑,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调整和组合,创造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剪辑的基本原则包括节奏感、过渡和节制等。

良好的剪辑能够使影片的节奏紧凑,视觉疏导得当,并使观众更加投入到故事中。

2. 剪辑技巧和特效运用剪辑技巧和特效的运用对于电影的表达具有重要的影响。

其中,跳切、交叉剪辑、快速剪辑等运用可以创造出紧凑而有力的效果,在呈现行动场景和紧张氛围时具有极大的效果。

而特效的使用则能够增强剧情的表达和视觉效果。

三、镜头构图和剪辑的作用1. 刻画角色性格和心理通过适当的镜头构图和剪辑手法,能够准确地展示角色的性格和内心。

例如,快速剪辑和交叉剪辑可以表达主角内心的挣扎和矛盾,通过画面元素的运用,如道具、服装和布景等,能够更好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2. 营造氛围和表达情感镜头构图和剪辑手法对于创造电影的氛围和情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3、分析影片的镜头语言(构图、镜头运动)

3、分析影片的镜头语言(构图、镜头运动)

构图的方式:一、几何中心式构图几何中心不等于视觉中心,主体处于几何中心,尤其当主体呈对称结构时,画面左右相当,缺乏变化因素,因此大部分时候会造成过于稳定、沉闷的感觉。

有时将主体置于几何中心时,为了使画面更具动感,可以安排陪体和背景。

二、黄金分割式构图因为人有两只眼,在看到一幅画面时,目光首先聚焦的点在中心两侧,因此将主体置于黄金分割线(或黄金分割线的简化版九宫格构图和三分法构图)上,能够迅速吸引观众目光。

三、框式构图框架可以利用布景中的物体,如镜子、门框、桥洞等刻意为之,也可以巧妙选用天然景观形成,还可以利用过肩镜头中的两个肩膀形成夹角。

框架能迅速收窄注意力撒向的范围,并且由线条组成,能增添画面造型的美感。

四、对称式构图同类物体对称布局形成对称式构图。

五、均衡式构图(色彩与构图).色彩的心理感受(大小和轻重):面积相同时,明度高显得面积大,明度低显得面积小,因为明度高的色彩更向外膨胀。

明度高的色彩显得轻,明度低的显得重。

根据不同类别/数量的物体的色彩心理感受均衡布局形成均衡式构图。

对称式构图和均衡式构图都能造成“势均力敌”的感觉,均衡式构图能在主体和陪体间产生对比、隐喻和象征的含义。

六、不均衡构图也可以形成画面内的对比、隐喻和象征,比如左右/上下一边强大,一边弱小等。

七、对角线构图根据视线关系形成对角线构图。

产生对应关系,形成照应。

八、倾斜式构图能使画面产生独特的美感或不稳定感,并且能够在一定画幅中容纳下更多的内容。

"前景的作用:1、丰富画面内容,增强层次感,交错的线条产生美感。

虚化的前景能使画面整体感觉更加柔和,特别用在主体是柔美的女性及抒情性场景中;2、前景经过主体或主体从后面经过前景,都能产生节奏感。

角度的意义:1、平拍符合人平时的视觉体验,因此更为客观、中立;2、俯拍使人物在环境中显得渺小、卑微;3、仰拍使人物高大,形成崇高、威严感。

景别的含义:"特写:1、特写可以拉近观众与人物之间的距离;2、更富有视觉冲击力;3、捕捉演员的面部表情神态、身体特征以及细微动作等。

构图景别镜头语言

构图景别镜头语言

第二次课内容画面的内容大自然中存在:人、景、物、光、色人景物——自然属性,戏剧方式(人为制造)表现手段:光,色,画面(镜头构成)第一部分构图一、构图是什么?指画面的结构、布局,即画面中各形象元素的组合结构。

构图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是全体摄制组人员共同创作的,是电影画面的最终结果。

是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创作的最终结果。

观众最先和最多注意的是画面的形式、构图,然后才是画面内容。

★★★截取几段影片做说明,选什么片子?《雁南飞》长镜头;《阳光灿烂的日子》;《大河恋》;电影画面比例:1:1.375普通式,播放《雁南飞》★★★数学上有一种比例叫做“黄金分割”,即1:0.618,对于长方形长与宽的比,采用这种比例,视觉效果好,令人感到特别舒服。

早期电影的画面就是按黄金分割比例确定的尺寸,画幅的宽和高之比是4:3(约1:0.6)。

后来把它的高宽比确定为1:1.375,近乎正方形,分格线为一个齿孔距。

1:1.85遮幅式,播放《阳光灿烂的日子》★★★遮幅式宽银幕影片是一种过渡产品,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电影经常采用。

遮幅式影片的高宽比为1:1.66,分格线为两个齿距,分格线加宽了一倍,画面高度变小。

在宽银幕上播放遮幅电影,比普通银幕4:3降低高度,宽度增加。

就可以将镜头画面放大一些,观众看到更大的银幕画面。

也是一种省钱增强观看效果的方法。

1:2.35宽银幕,播放《大河恋》★★★上世纪50年代兴起。

人类总是在追求新奇的东西,新技术,新视觉---看惯了普通银幕,电影人又发明了宽银幕电影,这是采用横向压缩画面的变形镜头来拍摄和放映的宽银幕影片。

宽银幕电影把放映画面放大了,使观众扩大了视野,增加现场真实感,增强艺术表现力,尤其适合表现大自然景色、群众场面和战争镜头。

后来绝大多数电影采用宽银幕格式拍摄和播放。

★★★(找出三部不同规格影片,每段一分钟,用QQ影音连接,并播放说明电影播放格式)二、构图涵盖六大要素:光线、色彩、景别、角度、运动、环境(空间)关系。

镜头语言的概念

镜头语言的概念

镜头语言的概念
镜头语言是指电影、电视剧等视觉媒体中使用的各种视觉元素和技巧,通过镜头的选择、摄影、剪辑和其他视觉手法来传达故事、情感和主题。

它是一种通过影像来讲述故事的方式,可以通过不同的镜头设置、摄影角度、运动和剪辑来创造不同的效果和情绪。

镜头语言的元素包括:
1. 镜头大小:根据拍摄的主体远近,选择广角镜头、中景镜头或长焦镜头等来呈现画面。

2. 镜头角度:选择不同的拍摄角度,如低角度、高角度或俯视角度,可以改变观众对场景和角色的感知。

3. 镜头移动:通过移动相机来增加动感或跟随角色的移动,如推镜、拉镜、抖镜等。

4. 剪辑:通过不同的剪辑方式和节奏,将不同的镜头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创造出连贯的场景和故事节奏。

5. 色彩和光影:通过调整色调、对比度、明暗等来营造特定的氛围和情绪。

6. 图像构图:通过选择合适的画面构图,如对称、重复、斜线等,来引导观众的目光和表达意图。

镜头语言是导演和摄影师的创作工具,可以帮助他们传达故事的情感、表达主题,并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和情绪。

不同的镜头语言可以创造出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观影体验。

导演如何运用镜头语言创造出独特的电影风格

导演如何运用镜头语言创造出独特的电影风格

导演如何运用镜头语言创造出独特的电影风格电影是一种视觉艺术形式,而镜头语言是导演表达自己独特电影风格的重要手段。

导演通过镜头的运用,可以创造出独特的画面美感、情绪和叙事方式,从而为观众带来独特的电影体验。

本文将就导演如何运用镜头语言来创造出独特的电影风格进行探讨。

一、视角选择与构图导演通常会通过选择不同的视角来突出电影中的某一特定元素,传达特定的情绪或意图。

例如,低角度可以凸显人物的威严与力量,高角度则可以使人物在画面中显得渺小与无助。

还有近距离镜头可以使观众更加情绪上地与人物亲近,远距离镜头则可以呈现出更加宏大的场面。

构图是指导演在镜头中如何摆放人物、物品和元素。

导演可以通过巧妙的构图来突出故事情节的重要元素,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例如,使用对称构图可以表达平衡、和谐的感觉,而倾斜构图则可以表现出紧张和压迫的氛围。

二、运动和镜头的运用导演常常通过镜头的运动来表达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情感变化。

快速的镜头移动可以增加紧张感和动感,缓慢的镜头移动则可以营造出悠闲和沉稳的氛围。

导演还可以运用特殊的镜头技巧,如跟踪镜头、螺旋镜头等,来增加电影的观赏性和视觉冲击力。

三、光影的运用光影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导演创造独特电影风格的重要手法之一。

导演可以通过不同的光线角度、强度和颜色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叙事的氛围以及情节的发展。

例如,使用柔和的光线可以营造出浪漫和温馨的氛围,而强烈的对比光则可以增加戏剧性和紧张感。

四、剪辑的运用剪辑是将不同的画面和场景进行组合和连接,通过不同的剪辑手法来呈现出电影的叙事方式和节奏感。

导演可以运用快速剪辑来表达紧张和激烈的场面,使用缓慢剪辑来表达宁静和舒缓的氛围。

剪辑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过渡方式来使场景之间更加衔接自然,增强观众的沉浸感。

五、音乐与声音的运用音乐和声音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导演创造独特电影风格的重要手法之一。

导演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音乐来营造出不同的情绪和氛围,并与画面进行有机的结合。

电影摄影艺术理论

电影摄影艺术理论

电影摄影艺术理论1. 引言电影摄影艺术作为电影制作的重要环节,其审美价值与表现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影的品质。

本文将探讨电影摄影艺术的基本理论,以期为电影创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2. 摄影的本质摄影是一种视觉表达手段,通过捕捉光线和影像来表现创作者的审美观念和情感。

电影摄影艺术则在此基础上,通过镜头语言和画面构图,讲述故事、传达主题。

3. 镜头语言镜头语言是电影摄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镜头的运用、切换和组合。

镜头语言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表达:- 视角:不同的拍摄视角(如平视、仰视、俯视)可以展现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 景别:通过调整镜头与被摄物的距离,形成不同的景别(如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表现人物关系和情感状态。

- 运动:镜头的运动(如推、拉、摇、移、跟)可以增强画面的动态感和节奏感。

4. 画面构图画面构图是指在拍摄过程中,通过合理安排画面中的元素,形成具有美感和表现力的视觉形象。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构图原则:- 三分法:将画面分为九宫格,重要元素放置在交叉点或线上,以提高画面的吸引力。

- 对比与冲突:通过对比大小、颜色、形状等,展现画面中的冲突与对比,增强表现力。

- 对称与平衡:利用对称或近似对称的构图,营造稳定、和谐的氛围。

5. 光线运用光线是电影摄影艺术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可以塑造形象、表现情感、渲染氛围。

以下是一些光线运用的技巧:- 光线的方向:根据光源的方向,可分为顺光、逆光、侧光等,不同光线方向可以塑造不同的影像效果。

- 光线的强度与色彩:通过调整光线强度和色彩,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 光影效果:利用光与影的对比和交融,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

6. 色彩运用色彩是电影摄影艺术中富有表现力的元素之一,可以传达情感、营造氛围、表现人物性格。

以下是一些色彩运用的技巧:- 色彩冷暖:通过调整色彩的冷暖,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 色彩饱和度:调整色彩的饱和度,可以增强画面的鲜艳程度或渲染氛围。

镜头语言:电影镜头画面的构图

镜头语言:电影镜头画面的构图

镜头语言:电影镜头画面的构图2、电影镜头画面的构图电影镜头画面构图是指被摄对象在画面中所占有的位置和空间所形成的画面分割形式;以及光影、色彩等在画面结构中的组合关系,构成视觉影像。

电影镜头画面构图的基本目的是为了产生纵深感。

即在二维平面的银幕上,创造出使观众深信不疑的三维的空间感。

电影镜头画面构图的首要任务是突出主体形象,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准确地引导到影片创作者希望观众注意的地方。

电影镜头画面构图的特点整体连贯的节奏性——内容完整的一个电影镜头画面通常总是由两个以上乃至几十个电影画面完成的。

一个镜头画面所交代的部分内容,往往从上一画面延续而来,或向下一画面发展,因此不是要求一个电影画面的构图完整,而要求一系列镜头画面组接后,构图结构具有整体性。

构图画幅的固定性——标准银幕比例1:1.37;遮幅银幕比例1:1.66/1:1.85;宽银幕比例1:2.35。

电影镜头画面构图形式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用来形容在处理画面时,要容纳观者除去观者参与的一种构图技巧和策略。

开放式构图中,有些人局部的身体可能会被画面的边缘切掉,或部分被前景的实物遮掉。

封闭式构图中,人物位置被精心的安排,以达到最佳的清晰度和画面平衡。

开放式构图个人以很强的记录感,封闭式构图更偏重于戏剧化效果。

对于电影创作者而言,开放式构图和封闭式构图最有趣的层面,是他们如何被用来提供观众不同程度的参与度,和画面中人物之间的亲密性的方法,电影创作者如何使用这种关系,引出了美学距离的心理学问题。

焦点透视和景深镜头——焦点透视:利用影像焦点的虚实表现空间深度的一种方法。

光学镜头成像越靠近焦点越清晰、越远离焦点越模糊的特性,使处在不同距离上的景物影像清晰或模糊,以显示影像所表现的景物在客观环境中所处的空间位置,借以在平面上造成空间深度的幻觉。

焦点透视与景深有关,如焦点放在近景上,处在中、远距离上的景物影像逐渐模糊;焦点放在中景上,处在近、远距离上的景物影像模糊;焦点放在远景上,处在中、近距离上的景物影像逐渐模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景别:
1.划分:主体被画框截取部位,主体所占画面面积比例大小2.种类
3决定景别的主要条件:
a.场景空间
b.距离
c. 物镜的焦距
d.影片风格,导演风格
4影响景别改变的因素:
a镜头切换《饮食男女》吃饭
b.人物运动《罪证》医生出场
c.摄影机
d.变焦距的运用《生7,4》战友之死
e.变焦点的运用《阿飞正传》张国荣,曼玉床戏
5.景别的作用:
a.体现影片的叙事风格
b.表现戏剧情节,内容重点,强化演员表演的重点
c.对场景、画面中的环境空间及构图有机地取舍
d.集中、规范观众的视觉注意力
e.决定影响画面视觉变化的节奏与变化的效果
f.展现场景空间、交待人物关系,体现场面调度关系。

《战地浪漫曲》1984年
二.摄影构图:
1.影视摄影特点:
a.画面的运动特性。

《快跑罗拉》奔跑
b.画面的整体效果性。

《生于七月四日》越战剪成后看,整体把握。

c.画面的时空限制性——画面简洁、明确构图形式——实质
d.画面的多视点、多角度《快跑罗拉》嗲电话
现在时嗲电话——彩色
过去时——黑白
将来时——闪前定格
罗拉心理——动画,人像闪格
e.画面、画幅比例固定性(反例《JFK》)
1:1.375 横向调度
1:1.66 (欧洲)
1:1.85 (美国)
1:2.35 (宽银幕)
1:1.33 (电视)
(9:16)1:1.778 (高清淅度电视)
14寸彩监:
f.画面处理的现场性:
(现场完成)——不同于绘画(可修改,重画)
要求、导演、摄影、拍前,有明细的设计。

2.幅面划分:
a.几何中心:呆板、死沉、单调
稳重、庄严、神圣《大红灯笼》吃饭
b.视觉中心(趣味):(人的生理惯、视觉习惯)
c.边角:前景、背景、处理位置
3.人物处理:
a.居中处理:庄重感、宗教感
呆板—紧张《杀手里昂》女孩家被杀
b.靠边处理:(宽银幕多用)《杀手》厕所,女孩见警察
c.斜向处理:《新龙门客栈》—强化人物动态效果。

4.背景处理:
a.背景作用:
(1)可以用丰富画面的视觉形象,来揭示画面主体及内容。

《大红灯笼》片头
《钢琴课》第一次海滩
(2)可以使画面在主体之后再形成造型效果,增加画面的空间深度和空间关系《霸王别姬》排练(3)表现表达特定的环境,用以创造气氛。

《巴顿将军》片头
(4)构成与主体在位置上,距离上的相互关系。

《阿飞正传》刘嘉玲
(5)在空间层次、色彩、影调等方面,丰富构图表现性。

《七月四日生》越战太阳
(6)衬托主体:以静衬动,以动衬静。

《重庆森林》梁朝伟失恋
(7)背景关系也可以为场面调节器度提拱视觉的基础。

b.背景处理要注意的问题:
(1)画面构图要突出主体,背景不要喧宾夺主。

(2)背景的应用要符合机位与人物调度关系,借位置不能太多。

借位置:1实景纸箱
2 13陵砖头
3有情人酒吧罗刚近景
(3)背景的影调、色彩、虚实、动静要与主体有对比关系。

(4)人物背景在叙事要求下,虚实要适度,不可太虚或太实。

(5)在全片或一场戏中背影处理要有视觉倾向,使之风格化。

(6)背景关系要尽量简洁。

(视镜头时间长短)。

5.前景处理:
a.前景的作用:
(1)构成关系。

可以交待人物与场景的关系,交待人物与人物的关系,构成具体空间环境位置。

《霸王别姬》文革(火前景)
(2)增加画面的视觉空间深度。

(带关系)《重庆森林》钢网金城武
(3)均衡和美化画面构图《重庆森林》音乐前景错动王非
(4)增加动感《番木瓜香》窗户
(5)暗示人物调度,暗示机位的空间调度。

《战地浪漫曲》
b.前景处量中要注意的问题:
(1)人物前景、景物前景,最好要虚不宜实。

(2)除光源做前景外(如台灯),同一环境照度下的人物、景物,前景都要比后景暗一点,以突出后景主体。

《杀手》楼顶
(3)前景一定要有形。

(最好不用局部前景,无形前景)
(4)前景占画幅面积不宜过大,不要使之成为注意中心,视觉障碍。

(5)前景应用时,物别注意人物前景的视觉关系要符合全景。

实际空间关系。

——为了视觉连贯。

6.景次
景次,以主体为标准,前景,主体人物,后景。

景次多——空间感强。

强化景次方式:
a.利用大景深《公民凯思》雪人
b.场景设计
c.人物纵深调度《漂亮女人》饭店
d.
e.镜子运用《霸王别姬》化妆
f.画外空间《大红灯笼》床《罪证》母知死
g.长运动镜头《沙漠的天空》沙葆
7.摄影角度
a.角度决定三种关系
(1)距离关系(透视)
(2)方向关系(背景)
(3)高度关系(核心问题)
b.角度的基本功能
(1)强化原有场景空间的透视关系,
《阳光灿烂日子》胡同回忆(仰)
《生于7月4日》片头(儿童回忆)
(2)体现人物关系,斜事关系。

《生于七月四日》、游行、《生于七月四日》男女关系:舞会、车站、大学《生于七月四日》片尾、英雄(仰)
(3)表达人物形象《杀手里昂》警察:楼道、厨所。

《新龙门客栈》公公
(4)主观及视觉形式处理《大红灯笼》片尾(俯)封闭、禁锢
(5)决定影片视觉形式风格。

《新龙门客栈》
《阿甘正传》中国夸张。

c.角度处理
(1)平角度——按近正常视觉缺乏空间透视效果。

拍目的:1追求平稳2形成风格3代表主观视线
《秋菊》拾钱
(2)仰角度:
1增加高大感、力量感、气势(表示赞扬、强调《勇敢的心》片尾
2兰天净化背景《阳光日子》书包。

(3)俯角度:
1人物有客观、压抑、低沉的效果《甜密蜜》雨夜港上;
2体现环境宽广、规模《勇敢的心》航拍
d.决定角度的因素
(1)风格:
平角度为主——纪实风格;
各角度变化为主《天生杀人狂》片头
(2)场景:1棚内,不适用仰拍2车内
(3)人物:主体形象(形象、透视、肖像处理);
形体依据(位置关系);
强化动作(人物调度)
e.角度的转换形式:
(1)切换转换——效果明确、视觉刺激强
(2)运动转换——人物运动
摄影机运动—可看转换过程、转换时间较长。

8.镜头越轴问题:
a.镜头的基本构成。

b.镜头的越轴:
1.轴线:运动轴线(行动方向);
视线(人物之间交流的位置关系)
2.越轴的核心:变位置、变背景、变软线、变光线
3.越轴处理的8种基本形式:
(1)空镜头越轴,《杀手里昂》两人对话(小猪)(2)人物中性视线越轴(跨轴)
(3)人物反应(暗示)镜头越轴:
人物反应(最好有画外声音);
第三者,群众反应。

《大兵瑞思》真瑞思
(4)人物位置换位置、换位越轴(假越轴)。

(5)机位运动越轴。

《战地浪漫曲》
(6)硬越轴(也叫轴线反打)
(7)利用枢轴镜头越轴——参照物:门;窗
(8)利用人物动作越轴《杀手里昂》椅子坐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