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合集下载

新教材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新教材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对工业时代社会变迁的总结
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进入了工业时代,创造 了著名的工业文明。
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带来了城市化、工业化、人口流动、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同时也催生了新的社会阶层和社会关系。
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 工作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书籍
工业革命与现代社会、工业时代 的经济与文化、社会变迁与现代
化等。
期刊文章
关于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经济发 展、文化影响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网络资源
关于工业时代的历史资料、图片、 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有助于更直观 地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
THANKS
感谢观看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通过探究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使学生深入理解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意义
本主题的研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和现实,培养其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 感,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也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
02
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
工厂制度
随着技术进步,工厂制度 逐渐取代传统的手工工场, 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
城市化
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 程,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 迁移,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工业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01
02
03
04
生产力提升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 产力,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结构变化
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结构,形 成了新的阶级关系,如工人阶
工业革命前的社会状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教案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教案
英国曼彻斯特举例,说明工业化促进都市化。资料:都市人口变迁,说明都市人口比重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上升。与学生一同举例,说明都市生活方式改变,都市成为工业文明的中心和象征。
2.讨论:工业化和都市化的利弊。
通过托克维尔对曼彻斯特的社会的描述,说明工业化和社会化带给当时社会的阻碍有正反两方面。让同学们小组讨论,结合之前所学知识以及现代社会,摸索工业化和都市化的好处。
老师具体讲解,结合书本中提到的八大方面来感悟工业时代人们生活上的变迁。
摸索:是不是所有人都享受到了工业文明的成果?(结合狄更斯《双城记》中的经典描述,让同学们感受到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双重性的阻碍)
展望以后的工业文明,同学们畅所欲言。
三、课堂小结。
四、习题练习。
教学随笔




教学反思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教案
授课时刻
第14周周一
5月12日
教案数序号
5
教学目标
1.了解工业化和都市化的历史进程,学会辩证和理想地看待工业革命对社会进步的奉献。
2.领会工业化和都市化的含义,明白得工业化和都市化与我们现今所享受的文明生活的关系。
3.明白现代文明生活和工业化、都市化之间的关系,明白得工业社会中人们在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进步与进展。
视频观看,同学结合书本和视频,了解都市化和工业化对当时社会带去的弊端。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工业化和都市化?结合相关知识,老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对待工业化和都市化的观念。
3.辨析:文明生活的追求。
让同学们结合之前所学知识和现代生活,讲讲工业革命之后人们的社会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老师给范畴,给线索提示,方便学生摸索)

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课程标准2-3-4 列举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描述工业革命给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2-4-8 重视女性在历史上做出的贡献,领会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的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学会辩证和理想地看待工业革命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领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含义,理解工业化和城市化与我们现今所享受的文明生活的关系。

知道现代文明生活和工业化、城市化之间的关系,理解工业社会中人们在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进步与发展。

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的拓展,学习工业化、城市化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影响。

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与我们现代文明生活的关系。

通过思考、课堂讨论和“材料阅读”,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了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基础上,学会辩证看待工业革命。

辩证看待城市化和工业化。

教学重点: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教学难点:同重点。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本课结构导入。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讨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利弊工业化和城市化有什么好处,带来了哪些弊端新课教学:1、回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脚步工业化的含义●工业化一般理解为产业化,即各个产业不断从传统经济中产生、发展和壮大的过程。

●不能简单地将发展工业,甚至重点发展某类工业(如重工业、制造业)作为工业化,而应将工业化看作是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等各个产业协调发展的过程。

工业化的表现1.工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逐渐超过农业,占据主要地位;2.工业的发展为农业提供生产工具和化肥农药,推动农业的发展;3.工厂的规模越来越大,工人日益增多;4.兴起了许多大城市,如曼彻斯特、纽约等。

城市化的含义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城市化的表现1.农业机械化使劳动力出现富余,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工厂,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上升;2.城市生活方式成为社会生活方式的主要形式;3.城市成为文明的中心和象征。

26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26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回望: 讨论: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脚步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利弊
辨析: 文明生活的追求
工业化、城市 化的含义、发 展历程、主要 的历史成就
工业化和城 市化有什么 好处,带来 了哪些弊端
改变了社 会生产、 对文明生 活的影响
工业革 命后
打谷机.割草机.收割机等机械设备。
化肥取代了以粪肥为代表的普通农家 肥料。
25.00% 22.10% 20.00% 15.00%
23.50%
18.50% 17.50%
10.00%
5.00%
0.00%
农业
工业
商业运输业
工业超过了农业,占据经济主导地位。
历史小知识
第一产业:农业
三大产业 第二产业:工业 第三产业:其他行业
注意:
手工业归属于农业,因为它是 手工劳动,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城市化的含义: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 例不断上升,城市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城市成为工业 文明的中心和象征。人们把这种变化过程称为城市化 。
城市化的表现:
1.农业机械化使劳动力出现富余,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工 厂,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上升;
2.城市生活方式成为社会生活方式的主要形式;
欧 美 的 义 务 教 育 人们在讨论问题
城市化和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
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的发展。
看报
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抛弃华而不实的
上层社会服装,流行简朴实用的服装。
女 装
西装
上述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变化,是否表明广大人民 群众的状况等到根本改善,社会地位有了极大提高。 为什么?
工业革命使贫富分化加剧,富人的文明生活状况越来 越好,而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根本不可能享受到与他 们一样的文明生活。可以说,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 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社会地位也没有得到极大效果。 其中的原因与国家政权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有很大关系。

综合探究: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综合探究: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业革命后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学会辩证,理性地看待工业革命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2.领会工业化,城市化的含义,理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3.理解工业社会中人们在衣食住行、教育、科技、妇女地位、社会审美、等各个方面的进步与发展。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与我们现代文明生活的关系。

通过思考、课堂讨论和“材料阅读”,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全面了解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的基础上,学会客观和理性看待工业化和城市化。

树立全面的观点和可持续观念和文明的生活观。

二、教学重难点环节二:讨论工业化城市化利弊知识目标:客观和理性看待工业化和城市化,树立全面的观点和可持续观念和文明的生活观。

活动2:以杭州为例,讨论其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给我们所带来的利弊,并思考如何正确看待工业化和城市化。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组长负责归纳记录)积极的参与活动,动脑、动口、动手,小组合作,完成教师任务通过本活动,一方面展示学生课堂收集的成果;另一方面,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

知道工业化和城市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环节三:辨析文明生活的追求教学目标:理解工业社会中人们在衣食住行、教育、科技、妇女地位、社会审美、等各个方面的进步与发展。

活动3:提供文字材料,要求学生在自学课本的基础上,判断材料信息的真假,并提供理由。

动脑、动手完成任务带着任务去自学,提升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并能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也能把某个观点放入特定的历史阶段中看问题,从而提升和拓展思维能力。

课堂小结提出倡议:时代赋予我们文明,我们用文明装点城市!请从身边做起……学生课后将文明化为行动通过本环节,让学生自己谈收获,了解教学重点、难点的达成度。

通过本活动贵在践行:讲工业时代的文明落实到行动中,让城市更加文明。

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社会变迁PPT课件

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社会变迁PPT课件
详细描述
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第三次工业 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各行业的发 展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
总结词
全球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详细描述
第三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化和产业结构 的调整,使得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和挑战。
03 工业时代对社会变迁的影 响
经济影响
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社会变 迁ppt课件
目 录
• 引言 • 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 • 工业时代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 感悟工业时代的思考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工业时代社会变迁
本课件的主题聚焦于工业时代的 社会变迁,探讨工业化对人类社
会的影响和变革。
跨学科视角
从历史、经济、社会学等多学科角 度,全面解析工业时代的兴起、发 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
06
环境保括污染控制、生态保护、气候变化应对等方面,是 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未来工业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数字化和智能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工业生产 将更加数字化和智能化,实现人 机协同和自动化生产。
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工业 生产将更加注重绿色和可持续发 展,实现低碳、循环、节能、减 排。
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城市环境的问题, 如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
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 条件。
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城市社会问题, 如贫困、犯罪等。
社会阶级与教育变革
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阶级结构,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和 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教育变革也带来了教育公平的问题,一些弱势群体仍然 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徐梦婷 黄芳《从欧洲女性肤色审 美历时研究看经济发展》
在《性格》一书中,拉布吕耶尔把这些人比作“在乡下随 处可见的、被太阳晒伤的黢黑的牲畜。”
——安娜·德·玛尔纳克(法) 《南溪译.梦露的 雀斑:你不知道的西方美容史》
1841年, 在《神经质女性的卫生保健》中, 奥贝尔 (Auber)写到:“……面色苍白,像垂死者一样萎靡不堪, 肤色铅白,脸颊凹陷……”
划我将用智慧培育理想,不辜负祖国的期盼。 我将用勤奋实现梦想,去担当祖国的栋梁。 把握每一天,让科技创新在未来张开翅膀。 充实每一天,让雄心和智慧在岁月里闪光。 长风破浪,直济沧海;为国争光,舍我其谁?
——— 王洪斌《18 世纪英国服饰消费与社会变迁 》
单位:万匹
17世纪中叶之前, 英国人主要穿本国生 产的呢绒制品。此后, 英国扩大了亚麻布的 进口,普通大众才有机 会穿亚麻布,数据如左 图所示。
英国传统的服饰颜色有特殊的象征含义,从蓝色到土褐色就 如同从蓝天到褐土一样 ,代表社会地位等级的高低变化。一般 的大众不能穿紫色、深红色和蓝色的服饰 。到了18世纪80 年代,即使是平民的服饰也有3/4的外衣是由棉布 、 亚麻布 制作,一般是印花的,白色和紫色的比较多。 ——— 王洪斌《18 世纪英国服饰消费与社会变迁 》
资料二:20世纪四五十年代,伦敦城市环境问题 十分突出。大气污染严重,号称“雾都”。伦敦太晤 士河水生生物绝迹,发黑发臭,被称为“死河”。 经 过处理后,据称现在是欧洲最干净的城市河流。伦敦 下水道由砖砌成,大部分追溯到1840年代,2004年8月 3日,由于下水道难以承受突降的暴雨,60万吨未经处 理的污水流入了泰晤士河,导致泰晤士河中几万条鱼 的死亡。
1851年,伦敦水晶宫博览会上, 洗衣机第一次展出

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A、知识导航1.掌握工业革命后农业、工业的变化情况及其产生的影响。

2.通过探究,知道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利与弊,能够辩证的看待工业化与城市化。

3.知道工业化对人类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

4.通过探究,认识工业革命不仅带动了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困扰。

B、知识解读一、回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脚步1、工业化变化表现(1)工业成为主要生产部门工业革命前英国的生产情况:工业革命前,农业是英国的主要生产部门。

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大大小小的村庄里,以种地为生。

工业革命开始后,工农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发生了变化,工业逐渐超过农业,占据主要地位,农业所占的比重则不断下降。

(2)工业革命带动农业变革工业的发展为农业提供了打谷机、割草机、收割机等许多机械设备,以及各种化学肥料。

农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3)工人的数量超过农民伴随工业化进程,工厂的规模越来越大,工人越来越多。

很多农民不再种地,到工厂去当工人,工人的数量逐渐超过了农民。

2.城市化(l)原因: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中的工厂。

(2)含义:城帝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城市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城市成为工业文明的中心和象征。

人们把这种变化过程称为城市化。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利弊。

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利:。

推动整个社会前进,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2.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弊:利弊表现(1)工业化的弊病资本家无视工人的权益,驱使工人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生产安全得不到保障,事故频发;为了谋取高额利润,工厂无视消费者的健康,用劣质的原料加工食品等等。

(2)城市化的弊病最初的城市发展没有规划,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城市病”:空气严重污染;卫生条件恶劣,垃圾、粪便、污水不能及时处理;住房拥挤;疾病蔓延,城市人口的死亡率比农村还高;交通堵塞等。

此外,不断上升的犯罪率也是城市里的一个大问题。

三、辨析:文明生活的追求1.原因:工业化在改变社会生产的同时,对人类的生活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们追求的文明生活应是物质生活丰富,生活环 境优美,人人平等,相互尊重。
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负面效应能否 避免?尝试提出一些消除这些弊端的方略。
能避免。 方略: 提高技术水平;
工人联合起来与资本家进行斗争;
加强国家干预,用法律手段保障工人权益;
注重环保与发展经济相协调;
合理规划城市等。
工业化迅猛地发展着,工业成为社会生产中最重 要的产业部门。
英国的农业、工业、商业运输业占其国民总收入比例的变化
40.00% 34.50% 32.50%
35.00% 30.00%
1801年 1841年
25.00% 22.10% 20.00% 15.00%
23.50% 18.50% 17.50%
10.00% 5.00% 0.00%
想一想,上述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变化,是否表明 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得到根本改善,社会地位有 了极大提高。如果不是,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
工业革命使贫富分化加剧,富人的文明生活状况越来越好,而 绝大多数劳动人民根本不可能享受到与他们一样的文明生活,可 以说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根本没有得到改变,政治地位也没 有得到提高。
这是因为国家政权掌握在少数资产阶级手中,广大 劳动人民的政治、经济地位都十分低下,根本不可 能有条件去享受工业文明。
狄更斯的话富有哲理地告诉我们工业革命的双重影响,它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其发展速度超过以前几个世纪生 产力发展的总和,人类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摆在我们面前的 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产生活用品。对许多人来说,工业文 明提供了许多机会,使他们充满希望。但是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 的社会两极分化,对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来说,他们做牛做马, 辛勤劳动,却所得甚微,甚至一无所有,对他们来说这个春天是 “令人绝望的”。可以说,工业革命是把双刃剑。
综合探究七
知识结构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回望: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脚步 讨论: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利弊 辨析: 文明生活的追求
工业化、城市化 的含义、发展历 程、主要的历史 成就
工业化和城 市化有什么 好处,带来 了哪些弊端
改变了社会 生产、对文 明生活的影 响
思考:工业革命对传统农业产生怎样的冲击? 1、工业化的表现:
2、城市化的表现:
①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中的工厂。 ②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上升,城市生活方 式发生重大变化。 ③城市成为工业文明的中心和象征。
英国曼彻斯特 美国纽约 为什么农民会大量涌入城市,使城市人口越来越多? 工业革命推动了农业机械化,使农村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大降低。
资料3: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
1800年
纽约 6.4
1850年
69.1
1880年
191.2
1900年
343.7
伦敦 东京 悉尼
95.9 80 0.8
268.1
2
476.7 105 22.5
658.1 160 48.2
提示:上表中所列出的这些城市人口都经历了一个大幅度增长 的过程,城市人口从1800年到1900年增长了数倍至数十倍。由 此可见,城市化成为这些城市发展的动力之一。
空气污染
喧闹拥挤
阅读P84三则材料回答: ①分别列举:工业化和城市化有什么好处?又带来什么 弊端?
利:
弊:
1.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提高, 1.人口过于集中,居住条件恶化。
物质产品日益丰富。
2.污染严重,交通拥挤。
2.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3.失业人口增加。 3.人类文明得到发展。…… 4.犯罪率高。……
这几个城市人口的增长趋势有什么共性?它说明了城市化进 程中的什么现象?
共性:19世纪中后期,城市人口增长加快。 现象: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发展。
工业化的巨轮推动整个社会前进,城市化带来了 文明,但在此过程中,也分别出现了许多问题。
1、工业化带来的问题:
2、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拥挤的城市
交通拥堵
生活垃圾
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社会生活深刻的影 响。尤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人类文明 快速前进,人们开始过上了现代意义上的 文明生活。但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问题,需要引 起我们的重视,需要我们去解决,从而建 设更美好的家园。
②人们应该怎样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 我发展的意识,美化我们的城市, 改善我们的生活。
19世纪末,率先进入工业社会的国家,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已经与农业社会有了根本的不同,奠定了现代生活的基础。
○工业化和城市化改变我们什么?
①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②人们开始追求合理的饮食结构 ③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人的平均寿命延长 ④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⑤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⑥国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得到提高 ⑦大众传媒的普及
农业
工业
商业运输业
英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的变化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696年 1831年 30% 75% 农业 人口
历史小知识
第一产业:农业
三大产业
第二产业:工业 第三产业:商业、服务业和其 他行业
注意:
手工业归属于农业,因为它是 手工劳动,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①工农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发生了变化,工业逐渐超过农业, 占据主要地位,农业所占的比重则不断下降。 ②工业的发展为农业提供了许多机械设备,以及各种化学肥料, 农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③工厂的规模越来越大,许多农民不再种地,到工厂去当工 人,工人的数量逐渐超过了农民。
资料:英国棉织品的产量,从1785年的4000万码增加到了1850 年的20亿码,增长了49倍;煤的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增 加到了1861年的5700万吨,增长了8倍多;生铁从1740年的 1700多吨增加到了1850年的25万吨,增长了1300多倍。法国 1820年只有39台蒸汽机,1848年增加到了5212台;生铁产量 1818年只有11万吨,1848年增加到了47万吨;煤产量1815年 只有88万吨,1848年增加了400多万吨。 以上史料传递给我们怎样的一个历史信息呢?
⑧简朴实用的服装日益流行
⑨休闲娱乐活动的大众化
观察我们身边的生活,收集有关资料, 看看有哪些生活内容是19世纪伴随着工业化 进程出现的,并把它们列举出来。
在生活用品方面: 巧克力、果酱、茶叶的大众化;洗 衣机、电风扇的使用等。
在生活方式方面: 坐火车、轮船、飞机外出旅游等。 在生活趣味方面: 阅读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参加 越来越多的休闲娱乐活动等。 在生活习惯方面: 追求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讲究 生活质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