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短篇小说研究在中国(1979-1989)

海明威短篇小说研究在中国(1979-1989)
海明威短篇小说研究在中国(1979-1989)

海明威短篇小说研究在中国(1979-1989)

作者:侯营;胡足凤

作者机构: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广西,南宁,530001;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广西,南宁,530001

来源:文教资料

ISSN:1004-8359

年:2007

卷:000

期:030

页码:24-25,40

页数:3

中图分类:I1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海明威;短篇小说研究

摘要:中国学者对海明威短篇小说研究的时间早,起点高,但是在三十年代中期之后就中断了,直到八十年代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再一次为中国学者所注目.在1979-1989 十年间,中国学者对海明威短篇小说的研究可分为两类:一是对海明威单篇的短篇小说的解读、赏析;二是对海明威短篇小说总体特点、艺术风格和思想内容的分析.

年轻人必读的29本英文短篇小说,分分钟刷新你三观

年轻人必读的29本英文短篇小说,分分钟刷新你三观 本周,著名网站Buzzfeed 罗列了一份年轻人必读的29 篇短篇小说书单,这份书单的作者覆盖了英语世界,尤其是美国文学界最富盛名的小说家。《外滩画报》精选出10 篇已经翻译成中文的小说作重点推荐。 编辑:谭浩制图:唐卓人部分图片来自Buzzfeed 2013年,瑞典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以写作短篇小说见长的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这在某种程度上褒扬了中短篇小说为世界文学做出的重要贡献。阿根廷女作家萨曼塔·施维伯林甚至说:“门罗能够得到诺贝尔文学奖,让我们这些写作短篇的都松了一口气。”虽然很多人不一定赞同顾彬关于“长篇小说已经没落”的论调,但是短篇小说作为一种更为有力凝练的文学形式,确实更加符合如今这个时代的节奏。本周,著名网站Buzzfeed 罗列了一份年轻人必读的29 篇短篇小说书单,这份书单的作者覆盖了英语世界,尤其是美国文学界最富盛名的小说家。《外滩画报》精选出10 篇已经翻译成中文的小说作重点推荐: 1. 弗兰纳里·奥康纳:《流离失所的人》 《流离失所的人》选自小说集《好人难寻》在弗兰纳里·奥康纳的小说里,尽管大部分时间故事里的人物都被堕

落、自私、愚昧、自负、欺骗或冷漠所掌控,但是,总有那么一个时刻(往往在接近小说结尾处),奥康纳会安排上帝的恩惠(或曰天惠)降临到他们身上。在这圣灵显现的一瞬间,这些人物突然受到某种精神上的启迪,进而达到某种“顿悟”,他们也许会接受这一天惠,也许会拒绝它,但不管怎样,这一灵光闪现的“天惠时刻”会使他们的内心发生改变。——比目鱼,书评人 2. 朱诺?迪亚斯:《沉溺》 选自小说集《沉溺》《沉溺》里面的九个小短篇和一个准中篇都是以朱诺?迪亚斯自己和他的家庭的真实经历为蓝本书写出来的半自传作品,它所处理的是一个移民家族心灵史上最特殊的时段:移民前在多米尼加共和国的等待期和移民初期在美国的无望岁月。朱诺?迪亚斯在写这些“少作”的时候,还没有获得他后来的作品中罗伯特?波拉尼奥式的喷薄的语言强度,但这种语流清浅、句法简朴的写法与作者的青春期原型所附体的叙述者尤尼尔非常合拍:如此“低限度”的风格,恰好能够为那些在生理、心理与地理的转换交接处所蛰伏的晦暗不明的能量提供随机释放的可能性。——胡续东,作家 3. 米兰达·裘丽:《楼梯上的男人》

从空间批评的角度解读海明威短篇小说《杀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84786096.html, 从空间批评的角度解读海明威短篇小说《杀手》 作者:钱奂 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06期 摘要: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杀手》(The killers 1927)延续了海明威的写作的冰山风格,以人物对话的形式组织全文,通过人物要素与场景要素位置的确定,延展了小说在叙事之外的具体空间到抽象空间的置换,体现了强烈的异质空间的特质。本文试图从空间批评的角度,通过小说展现的空间意象来探索小说中的人物在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个体的心理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发掘小说中渗透的空间异质意识所体现的美国社会生存活动紧张的“关系集合”,以及海明威对于个体身份焦虑的人文思考。 关键词:《杀手》;异质空间;关系集合;暴力 欧内斯特·海明威,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迷惘的一代” 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其作品表现出了对人生、世界、社会的迷茫和彷徨。《杀手》被誉为美国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也是现代美国短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作为最早被引入中国翻译的海明威短篇小说,许多文艺理论批评家都试图从小说的主题分析,冰山语言特点,以及硬汉小说等方面来阐释对海明威作品的理解。但对海明威作品中所透露出来的空间格局分析的人却较少,本文试图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从小说中展现的空间意象的角度入手,借助福柯的异质空间理论结合文本分析,对海明威的小说《杀手》中表现的异托邦情境进行深层次的解读,从而关照作品中所透露的对美国社会生存活动的关系集合与对个体身份焦虑的人文思考。 一、故事中的空间意象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杀手》作为一篇几乎由对话组建起来的小说,就整体上看,既缺少对小说故事背景的常规介绍,又能发现作者刻意地在小说中抹去相当多的信息,以一种极简的语句,让读者建构起对小说故事的基本想象。海明威似乎确信,“亨利快餐厅”这五个字已经完全完成了作者为读者交代背景的义务,而之后的情节只需要利用场景中存在的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之间互动的真实表现,从而让读者对原本故事中的情境进行黏补与粘合,读者自能够勾画出一部小说所要表达的真实内容。就小说的结构上来说,故事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进入亨利快餐厅的两名杀手,控制了餐厅的所有工作人员后,等待着拳击手安德烈森的到来,意欲枪杀他;第二部分讲述了在两名杀手离开了快餐厅后,尼克·亚当斯来到安德烈森的所在的公寓,传信告知安德烈森有人想要杀他的消息,并建议安德烈森逃跑;第三部分讲述了尼克回到亨利快餐厅,因无法平复他内心之中盘旋着的恐慌之后的惊魂未定,他准备离开芝加哥。而在文中,尼克·亚当斯既介入于故事之中,同时又被海明威赋予了第三视角,小说从亚当斯为向安德烈森告知杀手的消息到其所在的住所为衔接,实现小说空间上的转换,并串联起整个故

从尼克系列小说看海明威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

第7卷 第4期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 o.l 7N o 4 2008年7月 Journa l o f Luohe V ocationa lT echno l ogy Co ll ege Ju.l 2008 收稿日期:2008-01-16 作者简介:赵爽爽(1982-),女,河南南阳人,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从尼克系列小说看海明威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 赵爽爽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海明威以极大的热情在数十篇短篇小说中横绘了尼克 亚当斯从少年到成年的人生道路,形成了尼克形象系列短篇小说。尼克是海明威的自传性形象,通过尼克,海明威表达了他对时代和社会的审视与思考。因此,只有仔细研究尼克形象系列短篇小说,读懂尼克的性格特征,才能更好地了解作家海明威本人以及他的作品中所蕴藏的深刻含义。 关键词:海明威;尼克 亚当斯;短篇小说 中图分类号:I 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864(2008)04-0054-02 欧内斯特 海明威(E rnest H e m i ngw ay ,1899 1961)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大师之一。他的富有传奇色彩、 充满冒险的经历和他独特、凝练的写作风格,尤其是其短篇小说的艺术魅力,为他带来了全世界的广泛赞誉,深深地影响了美国现代主义时期的文坛。他以简洁的文笔和独特的风格,揭示了普通人的遭遇、苦难和觉醒,反映了他们在困难、危险和死亡压力下的硬汉子风度,激励青年一代知难而 进,奋发向上,获得了各国读者的好评。[1]海明威的短篇小说 比长篇更具有代表性。海明威以他先后出版的69篇短篇小说,充分确立了其作为短篇小说大师的地位。正是他的短篇小说将其革命性的 冰山文体 推到极致,从而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现代小说的另一种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小说家。 海明威始终未能在长篇小说领域里博得声望,而是往往以其训练有素、基础扎实的短篇小说来赢得声誉。 [2](P485)从海明威的整个创作看,关于尼克的故事断断续续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写了二十多个短篇。而当我们真正结识了尼克之后,我们又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尼克 亚当斯故事 尽管不如海明威蜚声文坛的那些名著那样精致,但他的确对他们中那些所谓硬汉式人物的性格的形成,产生了至关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迫使我们从尼克入手,去试图剖解被人们称为 自传性极强 的海明威的文学创作的内在关合。 一、关于人的成长的主题 海明威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几乎所有作品的主人公都 带着海明威本人的烙印。海明威幼年心灵受到创伤,年轻时又屡遭挫折,晚年除了疾病缠身更有偏执狂等精神疾病,最后开枪自杀。他在打猎、滑雪、战争、斗牛、酗酒、捕鱼、爱情、拳击中成长着,并学习人生。学习的过程就是面对人生的伤痛、残缺、虚无和死亡的过程,海明威灵魂深处一直有着焦虑和烦躁、迷惘和绝望,并且一直在这种绝望中挣扎着。海明 威成功地以尼克的经历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写出了对青少年成长的关注和对二十世纪初社会问题的思考。在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年轻的尼克不停地追求生活的真谛,走过坎坷的成长历程,获得对人生的感悟。 海明威通过 印第安人营地 介绍了尼克的家庭情况和生长环境。少年尼克跟随做医生的父亲去给一个印地安女人接生 动手术剖腹产。尼克父亲用随身带的一把大折叠刀做手术,并且没有上麻醉药。那女人的丈夫生病躺在上铺,他老婆在下铺痛苦地狂叫了两天,婴儿虽然生出来了,但那丈夫因为受不了刺激用一把剃刀自杀了。这个故事的寓意在于揭示生与死的痛苦。这一生一死、一难一易的强烈对照给尼克带来心灵的震撼,在小说的结尾,尼克和他的父亲讨论死亡 尤其是自杀: 爸爸,他为什么自杀? 我不知道。我猜想他是受不了。 爸爸,是不是有许多人自杀? 没有多少,尼克。 爸爸,死,难不难? 不难,我想死是很容易的吧。 [3](P478)这是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极富预见性。在这里初次露面的医生和儿子,这两个人物影射人都是命中注定要死的,暗示了尼克在人生道路上将会不断地同暴力和死亡打交道。生与死同时摆在了尼克面前,这既是尼克认识世界的开始,也是尼克成长的起点。 二、海明威式硬汉的成功塑造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中,海明威式的硬汉随处可见。如尼 克系列中的斗牛士、拳击手、钓鱼者、猎人和士兵,他们以惊 人的毅力和旺盛的精力,在与充满敌意的世界对抗中,表现出共同的性格特征:坚强刚毅,勇敢正直,无畏地面对痛苦和

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两性视角

文论广角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两性视角 □王瑞芳 厄内斯特?海明威一生创作了数量众多、题材各异的短篇小说,这些小说都有一个共同的奇特现象,即男女主人公们总是处于不平衡状态。女性不是处于弱势,受着男性意识的支配;就是位于强势,控制并支配着男性。海明威对他笔下的女主人公们的看法也在时常变化着。他时而透过女性视角写作,满怀同情心地去关注女性的不幸;时而又透过男性视角写作,对威胁到男性意识的女性流露出敌意和排斥。 《在密执安北部》是海明威最早的短篇小说,记述了涉世未深的少女被经验老道的男人诱奸的经过。年轻姑娘莉芝非常喜欢铁匠吉姆,但吉姆似乎从不在意她。一天晚上,吉姆把心慌意乱的莉芝带到码头,强行占有了她。得手后,吉姆便对莉芝漠不关心,趴在她身上睡着了。在这个近乎强奸的事件中,作者关注更多的是无力抵抗的女性猎物,而不是那位强取巧夺的粗暴男性。女性视角贯穿在整个故事中,海明威完全沉浸到了莉芝那种半推半就、惊惶失措的意识之中,将她惶恐紧张、凄凉苦涩的心理活动表现得清新感人。 这种对女性的关注与同情继续表现在一年后问世的小说《雨里的猫》中。一位在意大利海滨胜地度假的美国太太从旅馆的房间冲到外面去寻找一只躲雨的猫,却没能找到。美国太太闷闷不乐地回到旅馆,向丈夫抱怨说她厌倦了自己像男孩子似的短发,她想有一头长头发,点上蜡烛用银器吃饭,添几件新衣服。丈夫对妻子的抱怨不以为然,他不理解妻子发泄的真正原因。长期以来,美国太太的生活里没有一样东西能够满足她的女性需求,能够使她具有足够的女人味。她真正渴望的是温馨的家庭生活,实实在在的女性满足。小说透过一种女性视角,恰如其分地展示了女人的抑郁苦闷和男人的冷漠麻木。 《白象似的群山》被视作是《雨里的猫》的姊妹篇,再次表现出作者对被男人漠视的女主人公的同情。整篇小说几乎全是一个名叫吉格的女人和她的不知名男友之间的对话,他们在西班牙一个闷热偏僻的小站上等火车,远处是起伏连绵的白色山峦。他们一边喝着啤酒,一边说着话。男人劝说吉格接受堕胎,对他来说,孩子就像白象一样,是毫无用处的累赘,使他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四处旅行。吉格却厌倦了这种飘泊不定的生活,渴望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对她而言,孩子是改变目前生活状态的机会。然而,她的这种毫不过分的需求却丝毫不为她的男友理解,他固执地坚持让女友堕胎,丝毫不顾及她的内心感受,充分暴露了男性的自私丑陋。 这三部小说都从女性视角出发,通过大量对话和细节描述含蓄地表达了一个男性作者对处于劣势的女主人公的深切同情,和对冷漠无情的同性的尖锐批评。海明威显得尊重女性,同情弱者,使自己完全融入到笔下女主人公的意识之中,将她们的期待和无奈、苦涩和郁闷的心理刻画得细腻真诚,同时以一种批评的眼光看待男性对待女性的漠不关心和麻木不仁,不露声色地斥责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男性的自私冷漠。 然而,海明威对女性的深切关注并不能自始至终地贯穿于他的作品之中,更多的时候,他是将同情给予了笔下的男主人公,站在男人的立场上去看待与女人的关系。这种观点反映在海明威以尼克?亚当斯为主人公的三篇系列小说中。 在《了却一段情》中,尼克和女友玛乔丽划船到湖边钓鱼,他们在岸边燃起篝火,看着天色渐渐变黑。尼克突然说什么都没劲儿了,爱情也没劲儿了。玛乔丽没做任何抗议,划船消失在夜色中。小说结尾部分,尼克的朋友比尔突然出现,问玛乔丽走的时候吵架了没。比尔的问话表明这次无情的分手是事先计划好的。《三天大风》是这篇故事的续篇,尼克和比尔两个好友在山顶小屋里一边狂饮威士忌,一边不着边际地聊天。和玛乔丽分手后的尼克满怀沮丧,比尔安慰他说分手很聪明,男人一结婚就完蛋。尼克突然又感觉好了,好像三天大风把他的所有不快都刮得无影无踪。《越野滑雪》继续了男人之间的友谊和默契,尼克和朋友乔治在瑞士愉快地滑雪,他们一致认为生活的乐趣就是带着雪橇一路游荡,玩遍瑞 197

受伤的爱情+受伤的人生——从成长角度分析海明威短篇小说《在密执安北部》

婚纱摄影中消费者最要在意的是费用问题,希望大家一定要注意。 1化妆怎么收费?假睫毛多少钱?安瓶多少钱一瓶?你们会给我用几瓶?如果我不使用的话,是否可以? 2使用项链耳环收费么? 3使用假花收费么?使用真花怎么收费?是否为干净的?我可以使用几套? 4我相中其他款式的服装是否收费?多少钱? 5入册的照片是否为整幅?底片数据是否收费?给到手的是否为修整过的数据?购买套系外版权收费多少?是否洗出照片?多少寸?或者是购买多少张版权可以再入册?再入册每张照片多大?再做册子是否加钱?多少? 6.出外景的话车费谁出,去景点的门票费、拍摄费谁出,全天拍摄的话午餐费谁出,标准时多少。 7.拍摄不满意,重拍是否要收取额外费用等等。。。 https://www.360docs.net/doc/284786096.html,/frame.asp

受伤的爱情 受伤的人生——从成长角度分析海明威短篇小说 《在密执安北部》 作者:王青青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文学院 刊名: 飞天 英文刊名:FEITIAN 年,卷(期):2010,(4)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6条) 1.海明威致麦克斯威尔·帕金新 2000 2.阿瑟·华尔多恩海明威的生平 1985 3.菲利普·扬世界和一个美国神话 1985 4.海明威老人与海 1991 5.李璞民心理学与艺术 1996 6.董衡巽海明威谈创作 1985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284786096.html,/Periodical_ft201004023.aspx 授权使用:吕先竟(wfxhdx),授权号:10e35937-3d75-4742-8bfa-9e6800de2c23 下载时间:2011年1月11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