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波波形介绍

脑电波波形介绍
脑电波波形介绍

脑电波

人身上都有磁场,但人思考的时候,磁场会发生改变,形成一种生物电流通过磁场,而形成的东西,我就把它定位为“脑电波”,通过能量守恒,我们思考的约用力,形成的电波也就越强,于是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大量的脑力劳动会导致比体力劳动更大的饥饿感。

生物电现象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各种生物均有电活动的表现,大如鲸鱼,小到细菌,都有或强或弱的生物电。其实,英文细胞(cell)一词也有电池的含义,无数的细胞就相当于一节节微型的小电池,是生物电的源泉。

人体也同样广泛地存在着生物电现象,因为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对脑来说,脑细胞就是脑内一个个“微小的发电站”。

我们的脑无时无刻不在产生脑电波。早在1857年,英国的一位青年生理科学工作者卡通(R.Caton)在兔脑和猴脑上记录到了脑电活动,并发表了“脑灰质电现象的研究”论文,但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十五年后,贝克(A.Beck)再一次发表脑电波的论文,才掀起研究脑电现象的热潮,直至1924年德国的精神病学家贝格尔(H.Berger)才真正地记录到了人脑的脑电波,从此诞生了人的脑电图。

这是一些自发的有节律的神经电活动,其频率变动范围在每秒1-30次之间,可划分为四个波段,即δ(1-3Hz)、θ(4-7Hz)、α(8-13Hz)、β(14-30Hz)。

δ波,频率为每秒1-3次,当人在婴儿期或智力发育不成熟、成年人在极度疲劳和昏睡状态下,可出现这种波段。

θ波,频率为每秒4-7次,成年人在意愿受到挫折和抑郁时以及精神病患者这种波极为显著。但此波为少年(10-17岁)的脑电图中的主要成分。

α波,频率为每秒8-13次,平均数为10次左右,它是正常人脑电波的基本节律,如果没有外加的刺激,其频率是相当恒定的。人在清

醒、安静并闭眼时该节律最为明显,睁开眼睛或接受其它刺激时,α波即刻消失。

β波,频率为每秒14-30次,当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或亢奋时出现此波,当人从睡梦中惊醒时,原来的慢波节律可立即被该节律所替代。

在人心情愉悦或静思冥想时,一直兴奋的β波、δ波或θ波此刻弱了下来,α波相对来说得到了强化,因为这种波形最接近右脑的脑电生物节律,于是人的灵感状态就出现了。

脑电波的节律来源于丘脑,科学家曾将动物大脑皮层与丘脑的联系切断,脑电波的节律消失,而丘脑的电节律活动仍然保持着。如果用8-13Hz的电脉冲刺激丘脑,在大脑皮层可出现类似α节律的脑电波。因此,正常脑电波的维持需要大脑与丘脑都要完好无损。

另外,大家都知道“电生磁,磁生电”的道理,也就是说,电场与磁场总是相伴而生的。既然人脑有生物电或电场的变化,那么肯定有磁场的存在。果然,科学家Cohen于1968年首次测到了脑磁场。由于人脑磁场比较微弱,加上地球磁场及其它磁场的干扰,必须有良好的磁屏蔽室和高灵敏度的测定仪才能测到。1971年,国外有人在磁屏蔽室内首次记录到了脑磁图。脑磁测量是一种无损伤的探测方法,可以确定不同的生理活动或心理状态下脑内产生兴奋性部位,无疑是检测脑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脑电波或脑电图是一种比较敏感的客观指标,不仅可以用于脑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而且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临床实践的应用,与人类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

上面说了什么是脑电波,然后我跟大家谈谈电磁波的发射原理。

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电可以生成磁,磁也能带来电,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这就是电磁场,而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形成了电磁波,所以电磁波也常称为电波。 1864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波理论。他断定电磁波的存在,推导出电磁波与光具有同样的传播速度。 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之后,人们又进行了许多实验,不仅证明光是一种电磁波,而且发现了更多形式的电磁波,它们的本质完全相同,只是波长和频率有很大的差别。按照波长或频率的顺序把这些电磁波排列起来,就是电磁波谱。如果把每个波段的频率由低至高依次排列的话,它们是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及r射线

四种脑波

目录 四种基本脑波 阿尔法脑波的作用 创造力 顶级表现 α波(ALPHA/α wave)是四种基本脑波之一。 [编辑本段] 四种基本脑波 四种基本脑波是:δ波(DELTA/δ wave),θ波(THETA/θ wave),α波(ALPHA/α wave)和β波(BETA/β wave)。这四种脑波构成脑电图(EEG)。脑电图是脑内电波的显示,但脑内电波的电压很小,只有百万分之几伏特。 阿尔法脑波的振荡平均为10次/秒。在脑波中阿尔法脑波是第一个被发现的。1908年奥地利医学家汉斯·伯格博士第一个提出发现,并称之为阿尔法波(ALPHA),因为在希腊字母的排序中ALPHA排在第一个,与英文字母A相同。 近百年来,无数的科学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用于研究阿尔法脑波,因此关于阿尔法脑波的基础研究的知识和结论积累丰富。 阿尔法脑波在大脑中有时出现,有时消失,它并不总是存在。例如,在深睡情况下没有阿尔法波;如果一个人在激动状态下,或恐惧,愤怒时,大脑中也没有阿尔法脑波。 德尔塔脑波(DELTA)只在深睡时出现,塞他脑波(THETA)在浅睡时出现,阿尔法脑波在初睡或初醒时出现(即半睡半醒时),此时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并有自觉的警觉意识。倍他脑波(BETA)在清醒时出现,伴有需努力能够达到的注意力集中。德尔塔脑波振荡频率0—4赫兹/秒,塞他脑波4—7赫兹/秒,阿尔法脑波8—13赫兹/秒,倍他脑波13—40赫兹/秒。当然还有其他的脑电波的存在,但那是在特殊情况下,如意外的刺激等。以上提到的四种脑电波构成了脑电图的一般排列。 [编辑本段] 阿尔法脑波的作用 每一种脑电波都有其相对应的不同的大脑意识状态。也可以说在不同意识状态下需要不同的脑电波才能最好地完成大脑的工作。如果大脑在某个具体情况下不能出现相应的脑波,我们就有麻烦了。例如,如果在想睡眠时大脑不出现德尔塔波和塞他波,这就是失眠症(INSOMNIA)。相反情况是,在适当的时候出现适当的脑波的人,就是人们所说的天才。 一个有用的比喻,我们可以把大脑的四个脑波看作是汽车的四个档位。德尔塔是一档,塞他是二档,阿尔法是三档,倍他是四档。没有哪一个档位适合所有的行驶状态,也没有哪一个脑波状态适应所有的生活挑战。如果汽车的某个档位不能使用,或

四种基本脑波及实际运用

四种基本脑波 四种基本脑波是: 3波(DELTA / S wave ) 8波(THETA / 9 wave ) 01波(ALPHA / a wave ) 3波(BETA / B wave ) 这四种脑波构成脑电图(EEG)。脑电图是脑内电波的显示,但脑内电波的 电压很小,只有百万分之几伏特。 a /阿尔法脑波(ALPHA )在大脑中有时出现,有时消失,它并不总是存在。 例如,在深睡情况下没有a波;如果一个人在激动状态下,或恐惧,愤怒时,大脑中也没有a脑波。a脑波在初睡或初醒时出现(即半睡半醒时),此时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并有自觉的警觉意识。 S /德尔塔脑波(DELTA)只在深睡时出现。 9 /西塔脑波THETA )在浅睡时出现。 B /贝塔脑波BETA)在清醒时出现,伴有需努力能够达到的注意力集中。 每一种脑电波都有其相对应的不同的大脑意识状态。也可以说在不同意识状态下需要不同的脑电波才能最好地完成大脑的工作。如果大脑在某个具体情况下不能出现相应的脑波,我们就有麻烦了。例如,如果在想睡眠时大脑不出现德尔塔波和西塔波,这就是失眠症(INSOMNIA )。相反情况是,在适当的时候出现

适当的脑波的人,就是人们所说的天才。 一个有用的比喻,我们可以把大脑的四个脑波看作是汽车的四个档位。德尔 塔是一档,西塔是二档,阿尔法是三档,贝塔是四档。没有哪一个档位适合所有的行驶状态,也没有哪一个脑波状态适应所有的生活挑战。如果汽车的某个档位不能使用,或我们忘记了去使用,这台车就有问题了。例如我们起步用一档,然后直接挂到四档(省掉了二档和三档),汽车的油耗就会大幅增加,修车费也会不菲。大脑也是一样。但我们不幸看到的是,太多人使用大脑时省掉了二档和三档(塞他脑波和阿尔法脑波),如此驾驶大脑的结果是大脑工作效率低下和医疗费的上升。 口波(8 — 13赫兹)是四种基本脑波之一。我们通常所指的潜意识状态,即 指人的脑波处于a波时的状态。a波是连接意识和潜意识的桥梁,是有效进入潜意识的唯一途径,能够促进灵感的产生,加速信息收集,增强记忆力,是促进学习与思考的最佳脑波。当大脑充满a波时,人的意识活动明显受到抑制,无法进行逻辑思维和推理活动。此时,大脑凭直觉、灵感、想象等接收和传递信息。 a脑波的振荡平均为10次/秒。在脑波中a脑波是第一个被发现的。1908 年奥地利医学家汉斯 ?伯格博士第一个提出发现称之为阿尔法波(ALPHA ), 因为在希腊字母的排序中ALPHA排在第一个,与英文字母A相同。 近百年来,无数的科学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用于研究a脑波,因此关于a 脑波的基础研究的知识和结论积累丰富。

阿尔法脑波音乐

一、什么是阿尔法脑波 阿尔法脑波是四种基本脑波之一。这四种脑波是:德尔塔脑波(DELTA),塞他脑波(THETA),阿尔法脑波(ALPHA)和倍他脑波(BETA)。这四种脑波构成脑电图(EEG)。振荡平均为10次/秒。在脑波中阿尔法脑波是第一个被发现的。1908年奥地利医学家汉斯·伯格博士第一个提出发现,并称之为阿尔法波(ALPHA),因为在希腊字母的排序中ALPHA排在第一个,与英文字母A相同。 德尔塔脑波(DELTA)只在深睡时出…… 塞他脑波(THETA)在浅睡时出现。 阿尔法脑波在初睡或初醒时出现(即半睡半醒时),此时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并有自觉的警觉意识。例如,在深睡情况下没有阿尔法波;如果一个人在激动状态下,或恐惧,愤怒时,大脑中也没有阿尔法脑波。 倍他脑波(BETA)在清醒时出现,伴有需努力能够达到的注意力集中。 近百年来,无数的科学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用于研究阿尔法脑波,因此关于阿尔法脑波的基础研究的知识和结论积累丰富。 二、阿尔法脑波有什么作用? 每一种脑电波都有其相对应的不同的大脑意识状态。也可以说在不同意识状态下需要不同的脑电波才能最好地完成大脑的工作。如果大脑在某个具体情况下不能出现相应的脑波,我们就有麻烦了。例如,如果在想睡眠时大脑不出现德尔塔波和塞他波,这就是失眠症(INSOMNIA)。相反情况是,在适当的时候出现适当的脑波的人,就是人们所说的天才。 一个有用的比喻,我们可以把大脑的四个脑波看作是汽车的四个档位。德尔塔是一档,塞他是二档,阿尔法是三档,倍他是四档。没有哪一个档位适合所有的行驶状态,也没有哪一个脑波状态适应所有的生活挑战。如果汽车的某个档位不能使用,或我们忘记了去使用,这台车就有问题了。例如我们起步用一档,然后直接挂到四档(省掉了二档和三档),汽车的油耗就会大幅增加,修车费也会不菲。大脑也是一样。但我们不幸看到的是,太多人使用大脑时省掉了二档和三档(塞他脑波和阿尔法脑波),如此驾驶大脑的结果是大脑工作效率低下和医疗费的上升。这是如何发生的呢? 我们举例来描述现代人的生活。一个人在早晨还在深睡时(德尔他脑波状态)突然被闹钟叫醒,时间来不及了,马上行动(倍他脑波状态),紧张,焦虑和匆忙的一天开始了!!!喝一杯咖啡使自己保持清醒(倍他脑波状态),咖啡因可以抑制塞他脑波和阿尔法脑波,并提高倍他脑波。一整天在紧张,压力或焦虑下工作(大脑中倍他,倍他,还是倍他脑波)一直到晚上精疲力竭时,一头扎到床上开始大睡(直接进入德尔塔脑波状态)。一天当中连放松和感到困倦的时间都没有(没有时间进入阿尔法脑波和塞他脑波状态)。现代生活中太多的人这样驾驶

人的脑电波知识

μ节律在alpha节律中,8-10Hz,一般用于脑机接口 SMR节律感觉运动节律,13-15Hz。 α指数(α波占全部脑波百分比,安静、闭目时为75%)可以作为情绪表现的指标,情绪稳定而思维广博的人,α指数较高,情绪不稳定而狭隘偏激的人α指数则甚低。α波易受外界刺激干扰,在睁眼时,α波会减弱或消失,

即便是在黑暗的环境中,睁眼也会如此。当人处于“怎么”“什么”“为什么”的惊疑状态时,由于网状结构上行激活作用的增强而导致去同步化,所以α活动也会受到抑制;若外界刺激持续存在,它又可以逐渐恢复。α波的峰与两侧的谷大体上可连成为等腰三角形,若峰顶向左或右移位,破坏了等腰形态,则提示中枢处于疲劳状态。α活动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某些心理品质,如α节律优势者,易与人合作。 β波不受睁、闭眼的影响。在睁眼视物、情绪紧张、焦虑不安、惊疑恐惧或服用安定等药物时,β波活动急剧增多。β活动也与人的某些心理品质有关。β节律优势的人常表现为:精神紧张、情绪不稳、感情强烈、易于冲动、固执己见、不受约束、善于独立的执行任务;长于抽象思维,喜欢依靠“推理”解决问题,还表现出持久力差,易于疲劳的特点。 频率的个体差异很小,波幅的个体差异较大。 正常脑波与年龄大小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小,快波越少,而慢波越多,且伴有基线不稳;年龄越大,则快波越多,而慢波越少。但是,在50岁以后,慢波又继续回升,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基本频率慢波化。脑波更受到意识活动、情绪表现以及思维能力等精神因素的影响。 (1)年龄和个体差异 脑电图作为客观反映大脑机能状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年龄的关系非常密切。如在小儿,脑电图可以观察到随年龄增加的脑波发展变化。年龄阶段不同,脑波可显示明显的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小儿时期脑兴奋抑制机制发育水平的年龄差异,因而对内、外界各种因素影响的反应较成人显著,容易出现明显的脑波异常,而且异常的范围也较广泛,但相应的消失也较成人快。在小儿时期异常脑波的出现也与年龄有关。年龄不同,异常波型也不相同,在癫痫时尤其如此。到成年时,脑波逐渐稳定,中年后随着脑机能的逐渐减退,脑波又产生相应的变化。到老年期由于有脑缺血性损害或有脑萎缩存在,大多数也会出现有意义的脑波异常。关于脑波的个体差异多在1岁后出现,并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至成人时脑波差异已相当显著。许多研究结果认为脑电图与遗传及心理特征有一定关系,但出生后各种环境因素对大脑和心理性格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2)意识状态 脑电图能够反映意识觉醒水平的变化,成人若在觉醒状态出现困倦时,脑电图就由α波占优势图形出现振幅降低,并很快转入涟波状态。入睡后脑波变化将进一步明显并与睡眠深度大致平行。在病理状态下,脑电图波形的异常又与病因及程度有关,除大多数表现为广泛性或弥漫性波外,还可见到一些其他的异常波型。临床上常根据这些异常波型来推断意识障碍的病因、程度,还可确定病位。 (3)外界刺激与精神活动 脑波节律一般易受精神活动的影响,如当被试者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或做心算时,α节律即被抑制,转为低幅β波,而且精神活动越强烈,α波抑制效应就越明显,外界刺激也可引起同样的变化。这就是为什么在做脑电图时周围环境要安静,受检者要放松、不要思考问题的缘故。 (4)体内生理条件的改变 临床上诸如缺血缺氧、高血糖、低血糖、体温变化、月经周期的变化、妊娠期、基础代谢等都直接影响脑组织的生化代谢,所以脑波也相应地出现变化。如脑组织酸中毒时,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将引起脑波振幅降低和出现快波化。 (5)药物影响 在临床上大多数药物对脑机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尤其是那些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可引起明显的脑波变化。具体变化与个体差异、药物种类、服药方法、药量等都有很大关系。如口服给药,刚开始和增加药量时会出现脑波变化,有些在停药后的短期内脑波改变仍可持续存在,甚至会出现一种反跳现象而见到脑波增强,这就是临床上治疗癫痫不能突然换药或停药的原因。 影响脑电图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脑电图的主要因素有年龄、个体差异、意识状态、外界刺激、精神活动、药物影响和脑部疾病等。其中年龄和个体差异与脑生物学特点及遗传心理因素有关。外界刺激与精神活动引起的脑波改变属于脑机能活动的一些生理性变化。药物影响和脑部疾病所产生的脑波变化往往是病理性的,但也可以是一过性和可逆性的。

脑电波与睡眠分类

脑电波与睡眠分类 人类对睡眠本质的认识,睡眠科学的飞跃发展,得益于脑电波记录技术的开发和应用。1913年HenviPieron曾发表有关睡眠问题的专著,指出睡眠是一种周期性需要的状态,当睡眠时脑并未完全休息,而以另一种方式在活动,决定睡眠—醒觉周期的是体内的一种主动过程。1935年Loomis及其同事根据脑电图发现,睡眠包含几个不同的阶段,各有其自身的脑电活动特征。1935年Aserinsky及Kleitman发现睡眠过程中周期性地出现眼球快速运动,开睡眠结构研究的先河。 人脑是体内最复杂的器官,成百亿个神经细胞相互间以复杂的神经纤维相连结。 这种连结有二种方式——电突触和化学突触。极少部分信息是通过电脉冲直接跨越相连处进行传递,这叫电突触。绝大多数信息是靠化学物质来进行传递,在平时一个神经细胞的纤维于末梢处合成并贮存着神经递质,当需要时神经细胞就产生电脉冲,顺纤维而下到达末梢神经递质释放,跨越一间隙,神经递质作用于相连接的神经细胞膜上。细胞膜上有特殊接受部位,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很复杂的电变化或化学变化,这种突触叫做化学突触。 上百亿个神经细胞之间,通过极为复杂的纤维联系,借助电突触或几十种化学突触来进行信息传递。 数目庞大的神经细胞间这些电变化,通过综合可以反映在脑的电变化上,这就是脑电波形成的基础。在头皮上粘贴片状电极,通过电信号放大系统,最终可以记录脑活动形成的微弱电流。这种电流很小,只有1伏特的百万分之一,通常用微伏来表示。 记录脑电波的仪器叫作脑电图机,将记录到的脑电变化用图纸描记下来就是脑电图,英文叫做electroencephalogram,其缩写为EEG。 清醒状态下的脑电波是一种低幅快波,每秒钟13次以上,又称β波。 清醒时闭上眼,什么事也不想,这时的脑电波与睁眼时相比稍高稍慢,每秒8~12次,这种脑电波叫。波。当脑电波中。波逐渐消失,出现一些不规则

脑电图基础知识总结和入门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一:原理 脑电图的基本原理 (一)基本概念 将大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所产生与临近部位的5—100微伏电位差用电极加以引导接入放大和记录装置,放大100-200万倍,以脑细胞电活动的电位为纵轴,时间为横轴,记录或显示的电位一时间关系曲线,就是脑电图。不管是哪一类型的脑电图仪,至少包括有输入、放大、调节、记录/显示、电源等五大部分. 脑电图的基本特征有周期、频率、振幅(波幅)、波形和位相。周期:一个波从它离开基线到返回基线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或称为1周波,其计算单位为毫秒(1秒以内为短程;1-3秒为中程;3-10秒为长程)。频率:每秒出现的周波数,分为4个频率带(δ频率带:3.5/s以下;θ频率带:4~7.5/s;α频率带:8~13/s;β频率带:13/s 以上)。以周/秒(c/s)表示。振幅:一个波由波顶到波基底线的垂直距离,其计算单位为微伏(25微伏以下为低波幅;25-75微伏为中波幅;75-100微伏为高波幅;100微伏以上为极高波幅)。波形:即波的形状(安静、闭目和清醒状态下的波形:正弦波或类正弦波、半弧状波、锯齿波、后头部孤立性慢波、复合波与多形波;睡眠状态时的脑波:驼峰波:又称顶尖波。在浅睡期出现;睡眠纺锤波:又称σ节律,12-14Hz 的波。在中睡期出现)。位相:一个波由基线向上、下偏转便产生位相,向上为负相,向下为正相(正常人中除额部与顶枕之间位相常相反外,在同侧半球其他部位前后(或左右)两个导联之间出现位相倒置是应属于异常)。 脑电图的频率,从0.5~30Hz是为目前普遍使用于临床的频率范围(脑电图仪常用的有16导、24导、32导;滤除高于30Hz或60Hz以上的高频信号,因一般的脑电图有用信号在30Hz以下;滤除低频信号,降低低频干扰(呼吸、动作等)的影响,通过选择时间常数来限定和滤除低频信号。常用0.1秒和0.3秒)。脑电的振幅,从几微伏到几百微伏。脑电图波形的相位,也称波的极性,以波形基线为标准,朝上的波称为负相波,朝下的波称为正相波。两个波顶之间的时间差称相位差,相位差一般用时间ms表示。 一般概念: 1)背景活动:在脑电图描记中,除了阵发或局限的显著变动部分外,其表

人的四种脑电波脑电波类型

人的四种脑电波脑电波类型 人的四种脑电波 脑电波类型频率人的精神状态 β波 ,4-,,波幅为5~25μV,在额、颞、中央区β活动最为明显;其指数 赫兹约为25%。 SMR 感觉运动节律 , 属于我们清醒时的有意识状态下的生物脑电波 , 智力的来源 , 逻辑思考、计算、推理时推理時需要的波。 , 注意力集中在外在的感官世界上 , 努力地想解決問題 , 当β波过高时会压力很大、心里不适、紧张、忧虑、不 自在 α波 8 - 13赫波幅为10~100μV,是成年人安静闭目状态下的正常波形,在兹顶、枕区α活动最为明显,数量最多,而且波幅也最高。 , 意识清醒,身体放松 , 想像力的来源 , 创意灵感及直觉反映敏锐 , 作白日梦的脑电波。(学生) , 能产生过目不忘的效果 α波是(意识与潜意识层面)之间的桥梁,被科学界称为学习最佳状 态波 θ波 ,,7赫θ波振幅约为100,150微伏。在清醒的正常成人,一般也记 兹录不出θ波,成人在困倦时常可记录出θ波。θ波的出现是中

枢神经系统抑制状态的一种表现。如在清醒成人的脑电图中出 现θ波表示不正常。一般在顶区与颞区引出的θ波较明显。是 学龄前儿童的基本波形,成年人瞌睡状态也会出现。 , 属于(潜意识层面)的波, 外界的信息呈现高度的受暗示 性状态 , 触发深层记忆,强化长期记忆 , 存有记忆、知觉和情绪 , 影响着态度、期望、信念、行为 , 创造力与灵感的来源 , 深睡做梦、深度冥想時 , 心灵知觉、个人见识较强、个性强 , 在科学界称θ波为通往记忆与学习的闸门δ波 1,3赫兹δ波振幅为20,200微伏。在清醒的正常成人,一般是记录不 出δ波的。成人只有在深睡的情况下才可记录出δ波。一般在 颞区与枕区引出的δ波比较明显。表示大脑处于无梦深睡状 态,是婴儿大脑的基本波形,在生理性慢波睡眠状态和病理性 昏迷状态也会见到。 属于(无意识层面)的波。 , , 是恢复体力的睡眠時所需要的。 , 直觉与第六感的来源。 , 与心灵层面及超自然现象有关 科学界称δ波为最佳睡眠波 α指数(α波占全部脑波百分比,安静、闭目时为75%)可以作为情绪表现的指标,情绪稳定而思维广博的人,α指数较高,情绪不稳定而狭隘偏激的人α指数

阿尔法脑波音乐介绍[创意]

阿尔法脑波音乐介绍[创意] 阿尔法脑波音乐介绍 什么是阿尔法脑波音乐, 阿尔法脑波音乐有别于普通的古典音乐,阿尔法脑波音乐不是用作艺术欣赏的,而是用来开发大脑、激发潜能、协调身心的。从脑科学来讲,不是所有的古典音乐都能激发美好的阿尔法脑波,甚至在同一首曲子中,也不是所有的乐章都能使人身心放松、精力充沛,所以就存在选择的问题。只有节拍在60—70,频率在8—14HZ范围内的音乐才是真正的阿尔法脑波音乐。 《阿尔法脑波音乐全集》与普通脑波音乐(潜能音乐)的最大区别是:它是通过声波频率的共振使大脑脑波产生8-14赫兹的脑波振动,促使右脑开始工作,是专业的阿尔法脑波音乐,具有强大的开发右脑潜能的功能,非常适合于胎教、早教、学习。而其他潜能音乐仅是古典音乐,音乐的频率都达不到8-14赫兹,接近于阿尔法脑波音乐,不是真正的阿尔法脑波音乐,使用效果差异甚大。 阿尔法脑波音乐的效能 1.提升创造力------通过特定音频来激发相应的阿尔法脑波 2.开发集中力、注意力、记忆力------透过脑波音乐稳定情绪、专心投入,在入学考试、资格考、比赛活动中获得好成绩。 3.实现自我,改善性格------透过脑波音乐的诱导,使自己的个性魅力得以展现,成为具有个性魅力的人,在职场中实现自我的机会就会比较多,性格也就较为开朗。 4.促使事业、社交活动的成功------脑波音乐更容易让你发掘自己的内在潜能,唤起自信心,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并获得事业的成功。

5.安定情绪,提高生活适应能力------脑波音乐将帮助你解除由情绪压力而来的各种紧张、不安,提升精神,并开发的潜在能力。 有时也被用来帮助减肥、戒烟或缓解失眠症等。 6.激发灵感和创造力( 阿尔法脑波音乐对于不同的人群的作用: 孕妇——安胎顺产、宝宝智商高、情商好; 婴幼儿——不哭闹、睡得香、懂事早; 学生——学习轻松不疲劳、学习专注、记忆力好; 失眠人群——全身放松,入睡快,睡眠质量高; 公司、学校、医院用——提高工作、学习效率,稳定病人情绪。 ------------------------------------------------------ 1、什么是阿尔法脑波,阿尔法脑波是四种基本脑波之一。这四种脑波是:德尔塔脑波(DELTA),塞他脑波(THETA),阿尔法脑波(ALPHA)和倍他脑波(BETA)。这四种脑波构成脑电图(EEG)。脑电图是脑内电波的显示,但脑内电波的电压很小,只有百万分之几伏特。阿尔法脑波的振荡平均为10次/秒。在脑波中阿尔法脑波是第一个被发现的。1908年奥地利医学家汉斯?伯格博士第一个提出发现,并称之为阿尔法波(ALPHA),因为在希腊字母的排序中ALPHA排在第一个,与英文字母A相同。 近百年来,无数的科学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用于研究阿尔法脑波,因此关于阿尔法脑波的基础研究的知识和结论积累丰富。 阿尔法脑波在大脑中有时出现,有时消失,它并不总是存在。例如,在深睡情况下没有阿尔法波;如果一个人在激动状态下,或恐惧,愤 怒时,大脑中也没有阿尔法脑波。

脑电波分类

脑电波分类 脑电图的频率变化范围大约在1~30次每秒之间,通常按频率其分为4中类型波, 即δ波,—频率为0.5~3次/秒,波幅为20~200微伏,正常成人只有在深睡时才可记 录到这种波;θ波—频率为4~7次/秒,波幅约为100~150微伏,成人在困倦时常可记 录到此波;θ和δ波统称慢波,清醒的正常人身上一般记录不到δ波和θ波;α波—频 率为每秒8~13次,波幅为20~100微伏,α波是正常成人脑电波的基本节律,在清醒 并闭眼时出现;β波—频率为每秒14~30次,波幅为5~20微伏,安静闭目时只在额 区出现,睁眼或进行思考时出现的范围较广,β波的出现一般表示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正常儿童的脑电图与成人不同,新生儿以低幅慢波为主,随着年龄增大,脑电波频 率逐渐增加 ①α波:频率8~13Hz,波幅10~100μV。大脑各区均有,但以枕部最明显。α节 律是成人和较大儿童清醒闭目时主要的正常脑电活动,小儿的α波及节律随年龄增长而 逐渐明显。 ②β波:频率14~30Hz,波幅约5~30/μV以额、颞和中央区较明显。在精神活动, 情绪兴奋时增多。约有6%的正常人即使在精神安定和闭目时所记录的脑电图仍以β节 律为主,称之为β型脑电图。 ③θ波:频率4~7Hz,波幅20~40μV。 ④δ波:频率0.5~3Hz,波幅10~20μV。常在额部出现。 θ波和δ波统称慢波,常见于正常婴儿至儿童期,以及成人的睡眠期。慢活动增多 或出现局灶性慢波有一定的定位诊断价值 EEG是癫痫诊断和治疗中最重要的一项检查工具,尽管高分辨率的解剖和功能影像学在不断的发展,但在癫痫的诊治中EEG始终是其他检测方法所不可替代的。 EEG 在癫痫诊断中的作用概括有以下几点:确定发作性事件是否为癫痫发作;确定癫痫发作类型;确定可能的癫痫综合征;有助于发现癫痫的诱发因素。EEG在癫痫治疗中的作用主要有:评估单次无诱因的癫痫发作后再次发作的风险性;评估何种类型的抗癫痫药可能最有效;评估有无外科手术适应症,确定发作起源部位;寻找认知功能受损的原因;判断临床行为变化是否为非惊厥性持续状态;评估抗癫痫药撤药后复发的风险性等。

冥想与脑波

冥想与脑波 名词介绍: γ=伽马射线X射线HX = 硬X射线 SX = 软X射线 紫外线: EUV = 极端紫外线 NUV = 近紫外线红外线: NIR = 近红外线 MIR =中红外线 FIR = 远红外线微波: THF = 至高频(THF)300~3000吉赫(GHz),丝米波1~0.1mm或亚毫米波 10~1丝米dmm

EHF = 极高频(EHF)30~300吉赫(GHz)毫米波10~1mm SHF = 超高频(SHF)3~30吉赫(GHz)厘米波10~1cm UHF = 特高频300~3000兆赫(MHz)分米波100~10cm 无线电波: VHF = 甚高频(VHF)30~300兆赫(MHz)米波10~1m HF = 高频(HF)3~30兆赫(MHz)短波 100~10m MF = 中频(MF)300~3000千赫(KHz)中波1000~100m LF = 低频(LF)30~300千赫(KHz)长波 10~1km VLF = 甚低频(VLF)3~30千赫(KHz)甚长波(超长波)100~10km

ULF = 特低频 ELF = 极低频电磁波(又称电磁辐射)是由同相振荡且互 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移动,其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与磁场构成的平面,有效的传递能量和动量。电磁辐射可以按照频率分类,从低频率到高频率,包括有无线电波(3KHz—3000GHz)、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等。人眼可接收到的电磁辐射,波长大约在380至780纳米之间,称为可见光。只要是本身温度大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可以发射电磁辐射,而世界上并不存在温度等于或低于绝对零度的物体。波长与频率的乘积就是每秒钟传播的距离,即波速。令波长为λ,频率为f,速度为V,得:λ=V/f波长入的单位是米(m),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ec),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ertz,Hz)。光是人眼可以看 见的一系列电磁波,也称可见光谱。在科学上的定义,光是指所有的电磁波谱。光是由光子为基本粒子组成,具有粒子性与波动性,称为波粒二象性。光可以在真空、空气、水等透明的物质中传播。对于可见光的范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一般人的眼睛所能接受的光的波长在380~760nm之间。人们看到的光来自于宇宙中的发光物质(例如恒星)或借助于产生光的设备,包括白炽灯泡、荧光灯管、激光器、萤火虫

四种基本脑波

一。四种基本脑波 四种基本脑波是:δ波(DELTA/δ wave),θ波(THETA/θ wave),α波(ALPHA/α wave)和β波(BETA/β wave)。这四种脑波构成脑电图(EEG)。脑电图是脑内电波的显示,但脑内电波的电压很小,只有百万分之几伏特。 θ 波:持续时间为1/8—1/4秒的一种脑电波成分。把频率为4—8赫芝的脑电波节律称为θ节律(θrhyt-hm)。它与δ波一样,在正常人睡眠时出现,若觉醒时出现与α波同样程度的振幅,则属于不正常现象。但青年女性有时在觉醒时可看到低振幅的θ波。儿童在觉醒期间,特别是在不快、沮丧状态或从睡眠中觉醒过来时等情况下也可看到θ波。 δ波是脑电波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持续时间长于1/4秒。频率在4Hz以下的脑电波节律称δ节律(δ rhythm)。成人的δ波只在睡眠时出现,如果非睡眠时出现,则属异常。但在幼儿非睡眠时也可出现。 α脑波的振荡平均为10次/秒。在脑波中α脑波是第一个被发现的。1908年奥地利医学家汉斯·伯格博士第一个提出发现,并称之为α波(ALPHA),因为在希腊字母的排序中ALPHA排在第一个,与英文字母A相同。 近百年来,无数的科学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用于研究α脑波,因此关于α脑波的基础研究的知识和结论积累丰富。 α脑波在大脑中有时出现,有时消失,它并不总是存在。例如,

在深睡情况下没有阿尔法波;如果一个人在激动状态下,或恐惧,愤怒时,大脑中也没有α脑波。 δ波(DELTA)只在深睡时出现,θ波(THETA)在浅睡时出现,α脑波在初睡或初醒时出现(即半睡半醒时),此时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并有自觉的警觉意识。β脑波(BETA)在清醒时出现,伴有需努力能够达到的注意力集中。δ脑波振荡频率0—4赫兹/秒,θ脑波4—7赫兹 /秒,α脑波8—13赫兹/秒,β脑波13—40赫兹/秒。当然还有其他的脑电波的存在,但那是在特殊情况下,如意外的刺激等。以上提到的四种脑电波构成了脑电图的一般排列。 二。α脑波的作用 每一种脑电波都有其相对应的不同的大脑意识状态。也可以说在不同意识状态下需要不同的脑电波才能最好地完成大脑的工作。如果大脑在某个具体情况下不能出现相应的脑波,我们就有麻烦了。例如,如果在想睡眠时大脑不出现δ波和θ波,这就是失眠症(INSOMNIA)。相反情况是,在适当的时候出现适当的脑波的人,就是人们所说的天才。 一个有用的比喻,我们可以把大脑的四个脑波看作是汽车的四个档位。δ是一档,θ是二档,α是三档,β是四档。没有哪一个档位适合所有的行驶状态,也没有哪一个脑波状态适应所有的生活挑战。如果汽车的某个档位不能使用,或我们忘记了去使用,这台车就有问题了。例如我们起步用一档,然后直接挂到四档(省掉了二档和三档),汽车的油耗就会大幅增加,修车费也会不菲。大脑也是一样。

催眠与脑波

催眠与脑波 我们对大脑生物电活动的研究结果显示:人有四种不同类型的脑波,即β、α、θ、δ,而每一种脑波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性。人的脑波处于β时,这时大脑处于清醒时的正常运作状态,有意识的进行思考,人注意力集中在外在世界的关注上;进如a波时,人会像是处于一种心不在焉的状态,幻想,出现视觉冥想、幻想,像是做白日梦,身体感到松弛。这个时候人会打开心窗、处于一种愿意坦然接受外界信息的心理状态;而θ波状态跟我们说的潜意识比较接近,潜意识中储存有极丰富的记忆、感觉和情绪等。在这种状态下人比较能够掌控自己的态度、信念和行为;δ波就是人进入深睡状态时脑细胞活动出现的波段。 在进入催眠状态以前,人的脑电图为有规则的、低幅高频的波与频率、波幅均正常的β波。当进入浅度催眠状态时,脑电图上出现了α波的均等状态,低振幅的α波增高,高增幅的则略为降低或不变,大波度会逐渐变平。随着催眠程度的加深,人的脑波出现了以α波纺锤相为特点的脑电活动,处于这种脑波状态的人经过有效暗示是无法睁开眼睛和进行随意行动的。随着催眠程度的继续加深,人的脑电活动愈来愈低,随着脑波的α波的减弱,在催眠的最深阶段,出现了频率为4~7赫兹的θ波。从催眠状态逐渐唤醒之后,脑波又开始出现了在被催眠前一样的β波。 总之,催眠的生理学基础是大脑皮质的机能状态的变化和脑细胞活动明显相关的,通过脑电图活动的变化可以客观衡量人的脑波是处于什么波段。不可否认的是:当人进入催眠状态,即人的脑波处于α波和θ波范围时,大脑皮层中抑制的强度和广度反映在电振动频率和波幅的一定变化,证明了催眠状态中言语暗示的作用在大脑皮层上引起了复杂的电生理的和生物化学的变化。同样,每个人在清醒、冥想、潜意识、深睡状态下的脑波状态是不一样的。催眠,就是通过特定的方法,改变脑波状态,让人从清醒状态即β波状态,进入α波和潜意识即θ波状态。但是不能让被催眠者进入δ波的睡眠,因为进入睡眠状态之后催眠保健咨询师就无法给个案进行咨询。 催眠保健咨询最好在α波和θ波之间,这时通过专业的技术方法,可以达到治疗心身疾病、纠正不良习惯,完成其他催眠咨询的目标。

人体脑α波

人体脑α波 α波 α波是四种基本脑波之一。我们通常所指的潜意识状态,即指人的脑波处于α波时的状态。α波是连接意识和潜意识的桥梁,是有效进入潜意识的唯一途径,能够促进灵感的产生,加速信息收集,增强记忆力,是促进学习与思考的最佳脑波。当大脑充满α波时,人的意识活动明显受到抑制,无法进行逻辑思维和推理活动。此时,大脑凭直觉、灵感、想象等接收和传递信息。 四种基本脑波 α波(ALPHA/αwave)是四种基本脑波之一。 四种基本脑波是: δ波(DELTA / δwave) θ波(THETA / θwave) α波(ALPHA / αwave) β波(BETA / βwave) 这四种脑波构成脑电图(EEG)。脑电图是脑内电波的显示,但脑内电波的电压很小,只有百万分之几伏特。

α脑波的振荡平均为10次/秒。在脑波中α脑波是第一个被发现的。1908年奥地利医学家汉斯·伯格博士第一个提出发现,并称之为阿尔法波(ALPHA),因为在希腊字母的排序中ALPHA排在第一个,与英文字母A相同。 近百年来,无数的科学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用于研究α脑波,因此关于α脑波的基础研究的知识和结论积累丰富。 α脑波在大脑中有时出现,有时消失,它并不总是存在。例如,在深睡情况下没有α波;如果一个人在激动状态下,或恐惧,愤怒时,大脑中也没有α脑波。 德尔塔脑波(DELTA)只在深睡时出现,西塔脑波(THETA)在浅睡时出现,α脑波在初睡或初醒时出现(即半睡半醒时),此时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并有自觉的警觉意识。贝塔脑波(BETA)在清醒时出现,伴有需努力能够达到的注意力集中。 德尔塔(δ)脑波振荡频率0—4赫兹;西塔(θ)脑波4—7赫兹;阿尔法(α)脑波8—13赫兹;贝塔(β)脑波13—40赫兹。当然还有其他的脑电波的存在,但那是在特殊情况下,如意外的刺激等。以上提到的四种脑电波构成了脑电图的一般排列。 2阿尔法脑波的作用 每一种脑电波都有其相对应的不同的大脑意识状态。也可以

脑电波分类

. 脑电波分类 脑电图的频率变化范围大约在1~30次每秒之间,通常按频率其分为4中类型波,即δ波,—频率为0.5~3次/秒,波幅为20~200微伏,正常成人只有在深睡时才可记录到这种波;θ波—频率为4~7次/秒,波幅约为100~150微伏,成人在困倦时常可记录到此波;θ和δ波统称慢波,清醒的正常人身上一般记录不到δ波和θ波;α波—频率为每秒8~13次,波幅为20~100微伏,α波是正常成人脑电波的基本节律,在清醒并闭眼时出现;β波—频率为每秒14~30次,波幅为5~20微伏,安静闭目时只在额区出现,睁眼或进行思考时出现的范围较广,β波的出现一般表示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正常儿童的脑电图与成人不同,新生儿以低幅慢波为主,随着年龄增大,脑电波频率逐渐增加 ①α波:频率8~13Hz,波幅10~100μV。大脑各区均有,但以枕部最明显。α节律是成人和较大儿童清醒闭目时主要的正常脑电活动,小儿的α波及节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明显。 ②β波:频率14~30Hz,波幅约5~30/μV以额、颞和中央区较明显。在精神活动,情绪兴奋时增多。约有6%的正常人即使在精神安定和闭目时所记录的脑电图仍以β节律为主,称之为β型脑电图。 ③θ波:频率4~7Hz,波幅20~40μV。 ④δ波:频率0.5~3Hz,波幅10~20μV。常在额部出现。 θ波和δ波统称慢波,常见于正常婴儿至儿童期,以及成人的睡眠期。慢活动增多或出现局灶性慢波有一定的定位诊断价值 EEG是癫痫诊断和治疗中最重要的一项检查工具,尽管高分辨率的解剖和功能影像学在不断的发展,但在癫痫的诊治中EEG始终是其他检测方法所不可替代的。 EEG 在癫痫诊断中的作用概括有以下几点:确定发作性事件是否为癫痫发作;确定癫痫发作类型;确定可能的癫痫综合征;有助于发现癫痫的诱发因素。EEG在癫痫治疗中的作用主要有:评估单次无诱因的癫痫发作后再次发作的风险性;评估何种类型的抗癫痫药可能最有效;评估有无外科手术适应症,确定发作起源部位;寻找认知功能受损的原因;判断临床行为变化是否为非惊厥性持续状态;评估抗癫痫药撤药后复发的风险性等。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四种基本脑波

四种基本脑波 一。四种基本脑波 四种基本脑波是:δ波(DELTA/δwave),θ波(THETA/θwave),α波(ALPHA/α wave)和β波(BETA/β wave)。这四种脑波构成脑电图(EEG)。脑电图是脑内电波的显示,但脑内电波的电压很小,只有百万分之几伏特。 θ波:持续时间为1/8—1/4秒的一种脑电波成分。把频率为4—8赫芝的脑电波节律称为θ节律(θrhyt-hm)。它与δ波一样,在正常人睡眠时出现,若觉醒时出现与α波同样程度的振幅,则属于不正常现象。但青年女性有时在觉醒时可看到低振幅的θ波。儿童在觉醒期间,特别是在不快、沮丧状态或从睡眠中觉醒过来时等情况下也可看到θ波。 δ波是脑电波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持续时间长于1/4秒。频率在4Hz以下的脑电波节律称δ节律(δ rhythm)。成人的δ波只在睡眠时出现,如果非睡眠时出现,则属异常。但在幼儿非睡眠时也可出现。 α脑波的振荡平均为10次/秒。在脑波中α脑波是第一个被发现的。1908年奥地利医学家汉斯·伯格博士第一个提出发现,并称之为α波(ALPHA),因为在希腊字母的排序中ALPHA排在第一个,与英文字母A相同。 近百年来,无数的科学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用于研究α脑波,因此关于α脑波的基础研究的知识和结论积累丰富。

α脑波在大脑中有时出现,有时消失,它并不总是存在。例如,在深睡情况下没有阿尔法波;如果一个人在激动状态下,或恐惧,愤怒时,大脑中也没有α脑波。 δ波(DELTA)只在深睡时出现,θ波(THETA)在浅睡时出现,α脑波在初睡或初醒时出现(即半睡半醒时),此时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并有自觉的警觉意识。β脑波(BETA)在清醒时出现,伴有需努力能够达到的注意力集中。δ脑波振荡频率0—4赫兹/秒,θ脑波4—7赫兹 /秒,α脑波8—13赫兹/秒,β脑波13—40赫兹/秒。当然还有其他的脑电波的存在,但那是在特殊情况下,如意外的刺激等。以上提到的四种脑电波构成了脑电图的一般排列。 二。α脑波的作用 每一种脑电波都有其相对应的不同的大脑意识状态。也可以说在不同意识状态下需要不同的脑电波才能最好地完成大脑的工作。如果大脑在某个具体情况下不能出现相应的脑波,我们就有麻烦了。例如,如果在想睡眠时大脑不出现δ波和θ波,这就是失眠症(INSOMNIA)。相反情况是,在适当的时候出现适当的脑波的人,就是人们所说的天才。 一个有用的比喻,我们可以把大脑的四个脑波看作是汽车的四个档位。δ是一档,θ是二档,α是三档,β是四档。没有哪一个档位适合所有的行驶状态,也没有哪一个脑波状态适应所有的生活挑战。如果汽车的某个档位不能使用,或我们忘记了去使用,这台车就有问题了。例如我们起步用一档,然后直接挂到四档(省掉了二档和三档),

《精神肌肉》4种脑电波与利用

《精神肌肉》4种脑电波与利用 你每天睡觉时,你会自然地重复循环这些脑电波。你睡觉时无一例外会历经贝塔到阿尔法、到西塔、再到德尔塔。那时,你就进入深度睡眠了。 贝塔是你正常清醒时的脑电波。当你主动参与活动时,你的意识正在运作,而你就处在贝塔脑电波模式中。贝塔的活动频率是15-40赫兹/秒。 低于贝塔的是阿尔法脑电波,其频率是9-15赫兹/秒。(它之所以被命名为阿尔法,是因为它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脑电波。)当你处于专注状态时,或是处于轻度恍惚状态时,你的阿尔法脑电波占主导地位。在你睡着之前尚处于飘忽状态时,或者当你正看电视时,或是沉浸在一本书中时,你就进入到这种阿尔法脑电波的状态中。 有时候,当你正在开车时,你也会进入这种状态。比如,当你正在沿着直路行驶时,你没有真正地警觉起来,也忘记了打方向盘,就是因为你正处在这种恍惚状态中。接下来是西塔脑电波,它的活动频率是5-8赫兹/秒。这是一种深度恍惚状态。在西塔脑电波中,你可以连接到潜意识,甚至更甚。在催眠或冥想中,你要试着把脑电波降低到阿尔法的水平,或者降低到西塔。大多数人通过一点点练习,就可以很容易地达到阿尔法。要达到西塔需要更多练习,但迟早能达到。

绝大多数人都无法进入醒着状态的德尔塔脑电波中,尽管有人曾经做到过。德尔塔更多是用于睡眠,其活动频率是2-4赫兹/秒。 为什么要利用不同频率的脑电波? 在催眠中,我们把脑电波降低到较慢的周期中。这将顾及到整个大脑的一致性,并允许你直接与潜意识交流,从而安装新的信念、新的幻想、甚至更多。(附注:一般来说,它也有利于减压和你的健康。) 当你能进入这些更深层次的脑电波中时,相比于在贝塔脑电波中做精神训练,更深层次的脑电波会使多数精神训练的其他方面更加有效。我们使用催眠让你达到更深层次的脑电波中,是因为催眠比其他任何方法都快。这就是这种练习比简单的肯定法或是想象更明显有效的地方——而肯定法或是 想象,是多数人推荐做的事情。有很多方法可以进入这些更深层次的脑电波水平中。很多人使用一些节拍音轨或声音,通过给每只耳朵提供不同的节拍来同步大脑的频率。共振音乐就是这样一种针对该练习的工具。也有视觉的方法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虽然要达到特殊的目的,它们是有用的援助。但如果你依靠它们的用途,它们会变成依赖。所以,如果你无法接触到它们,而你训练的唯一方法就是使用它们,那么你就无法达到同样的催眠效果了。 (未完待续)

关于α、β、δ、θ、κ型脑电波的意义(含对比表格)

关于α、β、δ、θ、κ型脑电波的意义 发布:2007-7-20 13:20 作者:bity_deng α波、清醒,安静,闭眼及正常血糖范围情况下出现 β波、在睁眼和大脑皮层处在紧张活动状态时出现(即正常人白天工作时会出现的脑电波) κ波、进入慢波睡眠时出现 δ波、成人入睡后,或成年人困倦时出现 θ波、少年或成年人困倦时出现 正常睡眠分为两个时相: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两者可以相互转化。由一个慢波睡眠和一个快波睡眠组成睡眠周期,每个睡眠周期历时约90分钟。人们每晚的睡眠通常经历4~6个睡眠周期。 慢波睡眠 慢波睡眠由浅至深又可分为四期(S1~S4期)。第一、二期称浅睡期,第三、四期称深睡期。深睡期对恢复您的精神和体力具有重要价值。 在整个慢波睡眠中,以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可引起心率减慢,血压降低,胃肠活动增加,全身肌肉松弛,但没有张力和活力。 快波睡眠 在快波睡眠期,以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可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增高,呼吸快而不规则。典型睡眠节律按以下程序进行:觉醒→S1→S2→S3→S4→S3→S2→第一次快波睡眠→S2→S3→S4→S3→S2→第二次快波睡眠…… 1、右脑是感性脑: 人脑和动物脑有本质的区别,人类的脑不仅是肢体运动和身体各系统生理活动的控制中枢,更是思维和语言的器官,正是后者使人类脱离了动物界。人脑纵裂分成左、右两个半球,两半球经胼胝体,即连接两半球的横向神经纤维相连,每一半球都有其自己独立的意识思想链和自己的记忆。 美国罗杰斯佩里教授通过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并因此荣获1981年度的诺贝尔医学生理奖。按照这一理论,大脑左右半球具有两个相对独立的意识活动区,左脑是理性脑,又称为言语脑,司掌言语、文字、符号、分析、计算、推理、判断、构成、立体认识、推论的思考等,是我们读书、计算、作文时的动作重心,并且直接指挥身体右部的运动机能,如右眼、右耳、右手、右脚等动作,也就是说,左脑遵从自己一贯的原则,通过语言进行有序的条理化思维,即逻辑思维。 与此不同,右脑是感性脑,又称映像脑,司掌音乐、绘画、图形、色彩、映像、感情、非语言的观念、空间认识、立体认识、想象、创造、非理论的感性等,并且直接指挥身体的左部运动机能,如左眼、左耳、左手、左脚等动作,右脑倾向于以感觉形象直接思维,好奇心旺盛并且极富创造力,负责可视的、综合的、几何的、绘画的思考行为,观赏绘画、欣赏音乐、凭直觉观察事物、纵览全局这都是右脑的功能。计算机所取代的人脑的功能全部都是左脑的功能,右脑的独特功能和无限的创造力它一点无法取代,因此右脑能力的强弱成为IT时代竞争制胜的关键。 2.α波究竟是怎么回事

脑电信号特征提取及分类

第 1 章绪论 1.1引言 大脑又称端脑,是脊椎动物脑的高级的主要部分,由左右两半球组成及连接两个半球的中间部分,即第三脑室前端的终板组成。它是控制运动、产生感觉及实现高级脑功能的高级神经中枢[1]。大脑是人的身体中高级神经活动中枢,控制着人体这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对人脑神经机制及高级功能进行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已经成为当代脑科学发展的热点方向之一。 人的思维、语言、感知和运动能力都是通过大脑对人体器官和相应肌肉群的有效控制来实现的[2]。人的大脑由大约1011个互相连接的单元体组成,其中每个单元体有大约104个连接,这些单元体称做神经元。在生物学中,神经元是由三个部分组成:树突、轴突和细胞体。神经元的树突和其他神经元的轴突相连,连接部分称为突触。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就是通过这些突触进行的。生物电信号的本质是离子跨膜流动而不是电子的流动。每有一个足够大的刺激去极化神经元细胞时,可以记录到一个持续1-2ERP的沿轴突波形传导的峰形电位-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上升到顶端后开始下降,产生一些小的超极化波动后恢复到静息电位(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人的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为-70mV(就是膜内比膜外电位低70mV)。这个变化过程的电位是局部电位。局部电位是神经系统分析整合信息的基础。细胞膜的电特性决定着神经元的电活动[3]。当神经元受到外界刺激时,神经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被降低从而提高了膜的兴奋性,当兴奋性超过特定阈值时就会产生神经冲动或兴奋,神经冲动或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由上述可知,膜电位是神经组织实现正常功能的基本条件,是兴奋产生的本质。膜电位使神经元能够接收刺激信号并将这一刺激信号沿神经束传递下去。在神经元内部,树突的外形就像树根一样发散,由很多细小的神经纤维丝组成,可以接收电信号,然后传递给细胞体。如果说树突是树根的话,那么细胞体就是树桩,对树突传递进来的信号进行处理,如果信号超过特定的阈值,细胞体就把信号继续传递给轴突。轴突的形状像树干,是一根细长的纤维体,它把细胞体传递过来的信号通过突触发送给相邻神经元的树突。突触的连接强度和神经元的排列方式都影响着神经组织的输出结果。而正是这种错综复杂的神经组织结构和复杂的信息处理机制,才使得人脑拥有高度的智慧。我们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着脑电波,对脑来说,脑细胞就像是脑内一个个“微小的发电站”。早在1857年,英国的青年生理科学工作者卡通(R.Caton)就在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