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ppt
合集下载
第21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70-80%
——1947年《中共中央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
探究:如何看待当时中国的土地占有情况?
解放的支撑:民心
土地改革
政策:将抗战“时翻期身的不减忘租恩减,息好改汉为去实当行兵耕”者有其田的土地 政策,“颁保布田《保中家国,土保地卫法胜大利纲果》”
内容:1、没收地主—土—地《,解废放除军封为建什剥么削能的赢土》地制度 2、实行耕者有其田,平均分配土地
国民党军重队点:进攻内陕战北爆、发时山东孟解良放崮战区役后
1946年6月 1947年5月
内战的变化:解放 (二)战略反攻(1947年6月—1948年7月)
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
东……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
陕 北
山 东
这样的兵力部署两头力量强,中间力量弱。 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像一把尖刀,插入敌 人胸膛。
反思
结合所学过的知识,归纳1927到1949年国共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 并根据这四个阶段的影响,谈谈对我们今天两党关系发展的启示。
1924-1927
第一次合作
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以 及帝国主义的反动统治
1927-193国7 共两“党合更则分须两裂以利民,族分利则给益两日为伤本国侵己。家华内任”以战,可,乘之机
国民党铁链下的壮丁
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派大批官员到收复区接 受敌伪物资,大搞五子登科(房子、金子、票 子、车子、女子),有的将收复区的民有企业、 民有房屋没收,占为私有……在天津,被侵占 或转移的民房就达2300所。“想中央、盼中央, 中央来了更遭殃!”
——陆仰渊主编《民国社会经济史》
“自抗战胜利以来,本党在社会上的信誉一落 千丈……老实说,古今中外,任何革命党都没 有像我们今天这样的没有精神,没有纪律,更 没有是非标准。这样的党,早就应该被消灭、 被淘汰了。”
——1947年《中共中央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
探究:如何看待当时中国的土地占有情况?
解放的支撑:民心
土地改革
政策:将抗战“时翻期身的不减忘租恩减,息好改汉为去实当行兵耕”者有其田的土地 政策,“颁保布田《保中家国,土保地卫法胜大利纲果》”
内容:1、没收地主—土—地《,解废放除军封为建什剥么削能的赢土》地制度 2、实行耕者有其田,平均分配土地
国民党军重队点:进攻内陕战北爆、发时山东孟解良放崮战区役后
1946年6月 1947年5月
内战的变化:解放 (二)战略反攻(1947年6月—1948年7月)
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
东……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
陕 北
山 东
这样的兵力部署两头力量强,中间力量弱。 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像一把尖刀,插入敌 人胸膛。
反思
结合所学过的知识,归纳1927到1949年国共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 并根据这四个阶段的影响,谈谈对我们今天两党关系发展的启示。
1924-1927
第一次合作
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以 及帝国主义的反动统治
1927-193国7 共两“党合更则分须两裂以利民,族分利则给益两日为伤本国侵己。家华内任”以战,可,乘之机
国民党铁链下的壮丁
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派大批官员到收复区接 受敌伪物资,大搞五子登科(房子、金子、票 子、车子、女子),有的将收复区的民有企业、 民有房屋没收,占为私有……在天津,被侵占 或转移的民房就达2300所。“想中央、盼中央, 中央来了更遭殃!”
——陆仰渊主编《民国社会经济史》
“自抗战胜利以来,本党在社会上的信誉一落 千丈……老实说,古今中外,任何革命党都没 有像我们今天这样的没有精神,没有纪律,更 没有是非标准。这样的党,早就应该被消灭、 被淘汰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共25张PPT)

3、意义:
翻身农民送子参军
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
材料一:
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批斗地主
材料二:冀南、冀东、渤海地区,经过土地改革运动,贫雇农均获得了大量土地
财使产农。村至的194土9年地6占月有,状解放况区发约生有了1亿根农本民性分变得化3.。75亿亩土地。
材料三:在“参军保田”的口号下,大批青壮年农民潮水般涌入人民军队。各地 农民不仅将粮食、被服等送上前线,而且组成运输队、担架队、破路队等随军组
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 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冀东人民拥护《中国土地法大纲》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解放区群众在丈量土地
农民分到牲畜
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的工作和斗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 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傅作义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
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平津战役的胜利,使 华北全境基本解部 队
地点
歼敌 人数
辽沈战 1948、9 林彪 罗荣 东北人民
役
—11 桓
解放军
锦州 长春 沈阳
47万
140天歼灭和改编154万 淮海战
中共中央认为战略决战的时机成熟,于是决定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 大战役。
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瓮中捉鳖
关门打狗
猛虎掏心
时间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5.追歼国民党军残余力量,1950年6月,全国解放战 争的大规模作战行动结束。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1、正确的战略战术是迅速取胜的关键 2、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是迅速取胜 的条件 3、解放区和国统区人民的大力支援是 迅速取胜的保障 4、国民政府的专制腐败,发动内战不 得人心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2.1947、6,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 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将战争引向 国统区,在外线大量歼敌。
3.1948、9~1949、1进行战略决战(三大战 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 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战略决战
名称 辽沈 战役 指挥员 林彪 罗荣桓
1948、9~1949、1
主题五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人民解放战争是关系中国前途和 1945年8月~1949年9月 命运的决战,也是中国新民主主 义革命迅速走向胜利的阶段。 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和美帝国主义支 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主要任务: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 中国
重庆谈判时的蒋介石和毛泽东
解放南京
大战前夜的较量——重庆谈判
4.美国为遏制苏联,企图把中国变为其 殖民地,积极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
大战前夜的较量——重庆谈判
国民党 目的 为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欺 骗人民,将战争罪责嫁祸于共产党。 (假和平,真内战)
共产党 目的 结果
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避免内 战;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签订《双十协定》,规定:国共长 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 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立 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大战前夜的较量——重庆谈判
意义 重庆谈判是争取和平民主斗争的重 大胜利,通过重庆谈判揭露了美、 蒋的内战阴谋和反动本质,教育了 人民,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 响,极大地孤立了国民党反动派。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转战陕北: 转战陕北 1947 年3月,国民党军队25万兵力, 向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延安 发动突然袭击, 诱敌深入 中共中央决定采取 的方针,主动撤 离 延安 ,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继续留 在 陕北 ,指挥全国各战场的作战。西北野战部队 在彭德怀指挥下,经过五个月连续作战,粉碎了 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 的重点进攻。 刘伯承 、 邓小平 率 千里跃进大别山: 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7 年6月, 领 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开始 了千里跃进大别山 的壮举,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 国性 战略进攻 的序幕。
平津战役:东北野战军和 华北 野战军联合发 平津战役 先打两头 起 平津战役 ,解放军按“ 、 后取中间 ”的顺序,先后攻克张家口、天津 率部接 等地,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 北平和平 解放。 和平改编,1949 年1月31日, 受 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 1949 年4月21日, 毛泽东 、 朱德 向 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从西 起 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 500多千米的战线上 分三路强渡长江,23日,解放军占领 南京 , 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国民党残 余势力退往 台湾 。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 重庆谈判 1945 年8 蒋介石 假和平真内战 的阴谋, 月, 、 前往重庆谈判,10月10 毛泽东 偕 周恩来王若飞 会谈纪要 》,即著名的 日,双方签署《 《双十协定 》。 6 20 1946 年6月,国民党军队20多万 全面内战由此 人,向 中原解放区 发起大规模进攻, 爆发,人民解放军采取 “ 、 集中优势兵力 各个歼灭敌人 ”的作战原则,集 运动战 。 中兵力打
பைடு நூலகம்
平津战役 。 淮海战役 、 三大役: 三大役:辽沈战役 、 辽沈战役:(关门打狗 ,决战东北)1948 年9 辽沈战役 罗荣桓指挥东北野战军百万大军,发 月,林彪 、 起辽沈战役。歼灭敌军47万多人,人民解放军对 数量上 的优势。 国民党第一次取得了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 1948 年11 刘伯承 、 陈毅 、 邓小平 、 粟裕 、 谭震林 月, 等统一 指挥 中原 野战军和 华东 野战军,在以 徐州 为中 心的广大地区,发起 辽沈 战役。胜利后 长江 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为解放 使 军渡江作战 奠定了基础。
第6课 解放战争的胜利

三、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 (1)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 (2)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1949年4月23日) (3)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原因和意义 胜利原因: 从国民党方面:政治上腐败、陷入孤立境地,失 去民心;经济崩溃;战略指挥失误,士气低落;美 援断绝,蒋桂分裂等等。 从中共方面: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一支 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和正确的战略战术;组成最广 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有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
辽沈战役示意图
1948年9月---11月 歼敌47万余人 东北解放军
廖耀湘
范汉杰
黄百韬
淮海战役示意图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歼敌55万余人 中原解放军 华东解放军
黄维
杜聿明
BACK
在淮海战役中,每日支前的民工达543万人。 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意义:人心背向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 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基本胜利;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开始了向社会主义 过渡的新时期。 探索与争鸣 有人说,国民党军队的失败的主要原因 是蒋介石在军事指挥上的失误,你是否同意 这样的说法?联系史实,说说你的观点。
2、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辽沈战役 : 为什么战略决战首先在东北战场展开? 当时东北战场形势对我最为有利,在兵力上已占优 势,拥有广大巩固的后方;东北敌军孤立分散,所占地 区十分狭小,敌军战略意图或撤或守,还举棋不定。 1948年9~11月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解放军发动 辽沈战役,歼敌47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 (2)淮海战役 : 1948年11~1949年1月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发 动,采取集中兵力形成局部优势、对敌各个击破方针, 歼敌55万余人,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解放战争的胜利

关门打狗
战略要塞 东北的门户
返回
围而不打 隔而不围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也被称作 “瓮中捉鳖”
返回
第一阶段:歼敌黄伯韬兵团
第三阶段:歼敌杜聿明集团
肢解敌人 围点打援
第二阶段:歼敌黄维兵团
返回
学习目标: 1.掌握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及渡江战 役的时间、参战部队、重大事件和意义。 2.分析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重点: 掌握三大战役及渡江战役的概况及意义。 难点: 1、区分三大战役的作战特点及作用。 2、分析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1949年4月23日 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
分析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民心向背 决策正误 军队士气 人民是否支持
共产党
国民党
得民心
失民心
英明决策
指挥失误
Hale Waihona Puke 高昂低落大力支持
不支持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解放军英勇善战; 3、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4、国民党统治腐朽。
三
战役 名称
时 间 1948.9至 辽沈 11.2 战役 (52天)
大
指 挥
战
役
概
战果
况
意 义
参战部队 东北野战军
林彪 罗荣桓
歼敌 47万
解放东北全境 奠定了解放长 江以南各省的 基础 基本解放 华北全境
刘伯承 1948.11至 邓小平 淮海 中原野战军 歼敌 1949.1 陈毅 粟裕 华东野战军 55.5万 战役 (65天) 谭震林 平津 战役 1948.11至 1949.1 (64天) 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 东北野战军 华北野战军 改编 歼敌 52万
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温故知新
1、全面内战什么时候爆发?其标志是什么?
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2、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开始于什么事件后?
1947年夏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
战略大决战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的胜利
二十二中 胡泽席
学习目标
1.知道《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土地改革总路 线.
2.知道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本史实. 3.分析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胜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
1949年4月
辽沈
平津
淮海
湖口
江阴
百万雄师过大江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毛
泽
东
手
书
解放军攻占总统府
七 律
南京
江江阴阴
湖口口
合作竞学
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内由弱变强,打败 国民党呢?
国民党方面: 国民党指挥失当,军队无心应战,腐朽统治 造成了人民群众的怨恨。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名称 解放军 国民党
东北 70万 55万
华北 20万 55万
华东 42万 60万
中原 20万 75万
西北 7万 30万
活动一:昨日重现
在那炮火连 天的岁月,假如 你是一位人民解 放军的高级参谋, 你会把战略决战 的首战放在哪里?
为什么?
东北
名称 东北 解放军 70万 国民党 55万
战果 华北全境基本解 放
平津战役
傅作义和平改编
歼灭和改编敌52万余人
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有 什么好处?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图为北平人民欢迎解放军进城)
1、全面内战什么时候爆发?其标志是什么?
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2、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开始于什么事件后?
1947年夏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
战略大决战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的胜利
二十二中 胡泽席
学习目标
1.知道《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土地改革总路 线.
2.知道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本史实. 3.分析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胜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
1949年4月
辽沈
平津
淮海
湖口
江阴
百万雄师过大江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毛
泽
东
手
书
解放军攻占总统府
七 律
南京
江江阴阴
湖口口
合作竞学
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内由弱变强,打败 国民党呢?
国民党方面: 国民党指挥失当,军队无心应战,腐朽统治 造成了人民群众的怨恨。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名称 解放军 国民党
东北 70万 55万
华北 20万 55万
华东 42万 60万
中原 20万 75万
西北 7万 30万
活动一:昨日重现
在那炮火连 天的岁月,假如 你是一位人民解 放军的高级参谋, 你会把战略决战 的首战放在哪里?
为什么?
东北
名称 东北 解放军 70万 国民党 55万
战果 华北全境基本解 放
平津战役
傅作义和平改编
歼灭和改编敌52万余人
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有 什么好处?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图为北平人民欢迎解放军进城)
中国近代史第五单元_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时间:1948年9月——1949年1月
辽沈战役 1948年9—11月 解放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北平和平解放,华北全境解放
经 过
三大战役的意义: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B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毛泽东写了一首诗: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请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或当 时的形势,谈谈你的读后感。
共歼敌154万余人,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 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 基础。
三大战役概况
战役 指挥者 参战部队 作战方针 名称 辽沈 林、罗 战役 东北 解放军 结果 歼敌47万 解放东北全境
关门打狗
歼敌55.5万 刘邓、 中原、华 淮海 中间突破 陈粟、 基本解放长江以北 东解放军 分割歼灭 战役 谭 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平津 林、罗、 东北、华 先打两头 北解放军 后取中间 战役 聂 歼敌52万 华北全境解放
共产党
重庆谈判
过程:中共毛泽东、周恩来等飞抵重庆谈判
结果:国共签署《双十协定》
协 定 内 容
国民党接受共产党提出的: 和平建国基本方针 召开政协会议的建议; 拒绝承认解放区和人民军队 的合法地位;
意义Hale Waihona Puke 表明了诚意,扩大了影响,迫蒋被动。
内战爆发
全 面 进 攻 过 程
1946年6月,国民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 攻,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原因:为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彪
罗荣桓
辽沈战役指挥者林彪(中)、罗荣 桓(右)等在作战前线辽 长春 吉北 Nhomakorabea林
林彪 罗荣桓
热河
锦州
辽沈战役 (1948.9.12--
河 1948.11.2)
塔山
北
安
沈阳
黑山
东
营口
辽宁
关门打狗,决战黑土地,辽沈战役历时 52天,歼敌47万余人,使敌军从长期数量 上的优势,迅速跌为弱势。
2、淮海战役
探究问题:
阅读材料,想一想,党中央为什么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
材料一 北平解放前夕,解放军请著名古建筑学家 梁思成在北平军事地图上标注出重要文物的位置, 这张《北平重点文物图》,在西柏坡,挂到了毛泽 东指挥平津战役的指挥所墙壁上。随后,毛泽东命 令部队在进行攻击练习时,一定要对目标计算精确!
材料二 美联社有一个评论:“北平协议在保留面 子方面是一个杰作,北平可能就是南京及其他城市 的试验品。”
谢谢
名师导航:
(1)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2)可保障北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都文物免遭战争 破坏。 (3)对傅作义部队的和平改编为其他战场的国民党将领倒戈 率部转向人民的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例,进一步瓦解敌人。 (4)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家所推崇的上策。
张家口 新保安
北平
分割包围 先打两头
平津战役
(1948.11.29--1949.1.31)
天津 塘沽
张家口
分割包围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平津战役
(1948.11.29--1949.1.31)
北平和平解放
北平
天津
三大战役慨况表
战役 名称
时间
指挥者
参战部队
作战 方针
歼敌 人数
结果
辽沈 1948 年 9 林彪,罗荣 东北
月 ─ 11 桓
野战军
中原逐鹿 六十万对八十万 1948年11月4日,华野司令部在曲阜发布《淮
海战役攻击命令》,我军采取了“中间突破、分段 歼敌”的作战方案,在徐州古战场展开了一场空前 惨烈的决战。
农民小车队为前线送粮食 淮海战役中陈毅说:“我们的胜利是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陈毅司令员说: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时间 地点 参战部队 指挥员 意义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山东
粟裕 邓小平 刘伯承 陈毅 谭震林
徐州
碾庄
陈官庄
河南 双堆集
安 徽
江 苏
淮海战役(1948.11.7 -- 1949.1.10)
月
关门 47万 解放东北全境 打狗
淮海
1948 年 刘伯承,邓 中原、华
11 月 ─ 小平
东野战军
49年1月 陈毅,粟裕
谭震林
中间 突破 分割 歼灭
55万
基本解放长江以 北的华东和中原 地区
平津
1948 年 林彪,罗荣 东北、华
10 月 ─ 桓
北野战军
1949 年 1 聂荣臻
月
先打 两头 后取 中间
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8月
军队人数 1946、6—1948、8
机
动 兵
士气
力
后 方
共
上
产 党
130万 升 280万
国
民
430万 下 365万
党
降
多
高昂
巩
固
危
少
低落
机 四
伏
农民踊跃参军
1、辽沈战役
时间 地点 参战部队 指挥员 结果
1948年9月至1948年11月 东北
东北解放军 林彪、罗荣桓 解放长春、沈阳和东北全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学习目标
1.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等基本史实,把握解放 战争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 2.认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 权的垮台。 3.认识三大战役的历史作用,体会中国人民解放军 不畏艰辛、勇于斗争的精神。
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_中__国__土__地__法__大__纲__》。
陈毅司令员为什么这样说?请结合课文,以具体史实说明。
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是与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全力 支持分不开的。
3、平津战役
时间 地点 参战部队 概况
结果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华北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北平国民党军队在傅作义率领下,接受 和平改编。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 攻克张家口、天津等地,争取傅作义 接受和平改编,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胜 渡江战役
国民党统治结束
利
【1】战略大决战的三大战役不包括( C )
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D.平津战役
【2】采用和平方式解放的大城市是( C )
A.天津 B.沈阳 C.北平 D.徐州
【3】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 D )
A.北平解放 B.沈阳解放 C.上海解放 D.南京解放
52万
华北全境解放
渡
安
江
战
役
示
意
图
湖口 江
江
苏
南京 江阴
上海
徽
浙
江
西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探究问题:
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1.国民政府腐败反动失尽民心 2.中共党的正确领导赢得民心
解
放 辽沈战役“关门打狗”
战 争
淮海战役“中间突破”
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的 平津战役“先打两头,后取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