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柳散文的创作成就简答题

合集下载

古代文学3习题库

古代文学3习题库

古代文学3习题库中国古代文学3 习题库大历诗风一、简答题1.大历诗歌的特征“大历十才子”的诗内容比较单一,多是借自然山水表现个人内心的感受,山水诗中的荒败景色、凄凉意境,则是时代的投影和他们心境的外化,呈现出“气骨顿衰”的趋势,多追求冷寂闲谈,低回感伤的情调。

2.韦应物的诗歌风貌韦应物的山水田园诗较多,也最能代表他的艺术风格。

韦应物以冲和淡泊、宁静幽远的意境,锤炼精工的语言,首创大历诗风。

3.李益边塞诗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容二、名词解释1.大历十才子大历十才子:中唐大历时期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等十位诗人的合称,首见于姚合《极玄集》李端小传。

钱起、卢纶成就最高。

诗歌内容以酬赠送别、感伤身世、隐逸思归为主。

风格特征是“省净清约”。

韩孟诗派与刘柳等诗人一、简答题1.韩孟诗派的诗歌主张韩孟诗派的理论主张和美学追求:“不平则鸣”与“笔补造化”;崇尚雄奇怪异之美2.李贺诗歌的艺术特征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和艺术手法,又对汉魏六朝乐府、萧梁艳体诗、鲍照、李白诗多所汲取,搜奇猎艳,惨淡经营,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创造出虚幻荒诞、幽峭冷艳的艺术境界。

(1)在意境上:擅用虚幻奇怪的想象,改造神话传说,将仙境、现实、冥界糅合交织在一起,以心造的幻境,表现现实的思想感情。

(2)构思上:以主观的想象思维为建构线索,其想象时空交错,物象频换,境界屡移。

章句之间,忽起忽接,若断若续,起伏跌宕,变幻莫测。

(3)修辞上:他苦心为诗,力求石破天惊的艺术效果。

大量运用通感手法比喻、借代,务求新奇。

(4)遣词造语上:力求奇峭,多用鬼、泣、死、血、梦、冷、啼、病等词语,并著以冷艳的色彩。

3.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的诗歌风貌刘禹锡的诗大多简洁明快,风情俊爽,贯穿着一股豪迈刚劲之气,被白居易称之为“诗豪”。

柳宗元诗大多写于贬官永州、柳州时期,内容多抒发其个人离乡去国的悲愤抑郁,他将悲愤抑郁愤懑寄意于山水,创造出峻洁、澄澈的境界。

韩柳名词解释

韩柳名词解释

韩柳名词解释
摘要:
1.韩柳背景介绍
2.韩柳概念定义
3.韩柳的特点
4.韩柳的影响和价值
正文:
【韩柳背景介绍】
韩柳,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种散文风格,得名于唐代文学家韩愈和柳宗元。

他们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和教化作用,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风格。

【韩柳概念定义】
韩柳,指的是韩愈和柳宗元的散文作品。

他们的作品有共同的特点,如语言简练,逻辑严密,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表现了唐代散文的高峰。

【韩柳的特点】
韩柳散文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简练:他们的作品语言精炼,用词准确,句式简练,富有力度。

2.逻辑严密:他们的文章结构严谨,论证充分,逻辑性强。

3.思想深刻: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能够结合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4.内容丰富:他们的作品内容丰富,涉及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5.形式多样:他们的作品形式多样,有议论文、记叙文、抒情文等。

【韩柳的影响和价值】
韩柳的散文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们的文学主张和作品风格对唐代以后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论韩愈散文的艺术成就

论韩愈散文的艺术成就

论韩愈散文的艺术成就
韩愈(768-824),西晋末唐初文学家、政治家、哲学家。

他的文学创作
具有独特的风格,别于唐风。

他的散文不同于以往,把哲理和诗情进行有机结合,结构和表达都有明显的思维逻辑,言语丰美、结构严谨、思想深远成为审美偏爱的对象。

韩愈的散文具有很高的美学成就,比如他非常善于运用传统形式进行艺术
创造,如比喻、讽刺、借诗仿句等。

在传统形式的框架内,韩愈注入丰富的知识内容,使得文章内涵十分丰富,表达的内容凝练,文思的深邃却给人留下浓重的感知体验。

此外,韩愈还具有很强的诗意,他受古代诗歌影响很大,把诗性带到论述中,也借用自身实验诗歌的用语,使文章更加表达生动有致。

韩愈的散文在结构上极具匠心,神奇而又精彩。

他大胆采用了异体诗、双
句文等形式,直抒胸臆、形而上、抒情高雅、富有节奏感,配以文字的层次化、音乐性体现,非常突出精神实质,在意象表达上也极具策略、文辞的锋芒无法掩藏。

总之,韩愈的散文之所以具有历久不衰的强大魅力,不仅因为它有深刻的
哲理意义,更重要的是它蕴含丰富的艺术尊崇,贴切实践而又畅快淋漓,充满着令人动心地美丽和感受。

中国文学史----韩、柳剖析

中国文学史----韩、柳剖析

3、提出“气盛言宜’’说
关于如何写好古文,韩愈提出 “气盛言宜’’说,认为写好文章, 关键是要提高作家的道德修养和艺 术修养,认为只有加强作家的儒学 修养,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才能 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更好地发挥文 章的社会功能。 P304
4、提出为文宜“自树立,不因
循”,贵在创新
韩愈提出“师其意不师其辞”。文章体式 上韩愈主张写“古文”,在具体写法上坚决反 对模仿因袭,指出“惟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 能乃剽贼”。倡导复古而能变古,反对因袭而 志在创新,乃是韩愈古文理论超越前人的一大 关键。柳宗元提倡创新的力度虽不及韩愈,但 也一再反对“渔猎前作,戕贼文史”(《与友 人论为文书》),这正说明他与韩愈的主张是 一致的。 P304
苍白,较少感染力;至韩、柳而面目为之
一变,于浑厚坚实中寓有一气贯注的精神
气脉和情感力量,展现出异常鲜明的个性
特征。
P309
韩、柳散文创作作品简介(了解即可)
韩愈的论说文从内容上可分为两类 ,一类重在宣扬道统和儒家思想,如《原 道》、《原性》、《原人》等,被给予较 高的评价,被认为是“大有功名教之文” ;另一类也或多或少存在着明道倾向,但 重在反映现实,揭露矛盾,作不平之鸣, 而且不少篇章还有一种反流俗、反传统的 力量,并在行文中夹杂着强烈的感情倾向 ,因而值得重视。
柳宗元也力主搏采众长而自铸伟词,
在写作时 “抑之欲其奥,扬之欲其明, 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节,激而发之欲 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对遣词造句 和文势的营造给予了极高的重视,并对 一些常用助字的性质和作用予以辨析, 严格语言文辞的使用标准,避免歧义。
P308
从技巧来看韩愈善于用变化多端的构 思方法组织文章,善于通过比喻、排比、 细节描写来丰富文章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试析柳宗元的散文成就

试析柳宗元的散文成就

试析柳宗元的散文成就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和散文家,其文学成就广泛,涵盖了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

其中,他的散文成就尤其突出,被誉为“唐代散文之冠”。

在柳宗元的散文中,既有博大精深的哲学思辨,也有细腻入微的文学描写,其作品不仅具有思辨性、审美性和艺术性,也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性风格。

首先,柳宗元的散文具有深邃的哲学思辨。

柳宗元是一位思辨性强、立场坚定的哲学家,他的散文中充满了对人生、伦理、政治等问题的探讨和思考。

例如《天说》一文,柳宗元深入探讨了天道的本质和作用,认为天道是自然规律的体现,而人类应该遵循天道而不是逆其自然规律。

他还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个人修身和家庭和谐是治理国家和平衡天下的基础。

这些思想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思想风貌,也对后世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柳宗元的散文描写细腻入微,色彩鲜明。

在散文创作中,柳宗元善于用细节描写来丰富作品的情感和氛围。

例如《江雪》一文,他用精湛的笔墨描写了江雪的神韵和气息,令人感受到江雪的清冽和幽静,让读者体会到壮美和历史厚重感。

此外,柳宗元的散文中还经常运用夸张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他用“激昂所不能压,抑郁所不能穷”的形容词来描写自己的心情,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豪迈。

最后,柳宗元的散文有独特的时代特色和个性风格。

唐代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柳宗元的散文既传承了唐代文化的精髓,又具有独特的时代特色和个性风格。

柳宗元以自己的生命经历为素材,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境遇,也表现了唐代文人家庭情感的温馨和深刻。

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唐代文化的特点,也体现了柳宗元独特的个性和创作魅力。

总之,柳宗元的散文成就广泛、卓越,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唐代文化的特点和哲学思辨,也具有深刻的个性风格和艺术价值。

他的散文不仅对于唐代文化和思想的传承和创新有着重要意义,也对后世文化思考和艺术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隋唐五代文学之九:古文运动和韩柳散文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隋唐五代文学之九:古文运动和韩柳散文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隋唐五代文学之九:古文运动和韩柳散文中国隋唐五代文学之九:古文运动和韩柳散文唐朝以前,没有" 古文" 这个概念。

古文的提出始于韩愈,他称自己所写的那种继承两汉文体的散文称为古文,与六朝以来流行已久的骈文相对立。

古文用的是俗下文字,其特征是散行单句,不拘格式,不讲究排偶、辞藻、音律和典故。

唐中叶,由于韩愈的大力提倡,古文发生了广泛的影响,组成了一个新的文人集团,渐成一种社会风尚。

后来又得到柳宗元的支持,古文的业绩更著,影响更大,并逐渐压倒骈文,占据文坛的主要地位,这就是文学史上的古文运动,这个运动主要是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的改革运动,对文学尤其是散文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中国散文在先秦就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两汉散文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同时又受辞赋的影响,开始骈化;到了魏晋骈文初步形成,这是一种讲究声律、对偶和整齐句子的有格律的诗化散文,本来是对文学体裁的一种丰富,但到了南北朝时期,注意形式美的骈文因投合贵族阶层的趣味而向形式主义方面畸形发展。

到了唐代,反对骈俪的复古运动开始高涨,初唐至中唐不少有识之士进行了创作古文的尝试和理论探讨,为韩柳古文运动奠定了基础。

韩愈和柳宗元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借助儒学复古运动的旗帜,开始倡导古文运动。

韩愈提出,要用" 道" 来充实" 文" 的内容,以纠正齐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古文不但便于表达思想,而且它本来就是" 载道" 的。

这在当时很具感召力,从而促进了古文运动的蓬勃发展。

古文运动的基本精神有两方面,一是文道合一。

道是目的,文是手段;道是内容,文是形式。

韩愈说:" 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

" 柳宗元亦说:" 文者以明道。

" 虽然在" 道" 的具体含义上韩、柳并不完全一致,但文应该为道服务,文章更贴切地传达思想,则是他们共同的追求。

韩柳文研究法

韩柳文研究法

韩柳文研究法韩柳文研究法是一种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方法,主要针对唐代文学家韩愈和柳宗元的作品。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韩柳文研究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了解韩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要研究韩柳文,首先要了解韩愈和柳宗元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省运城市)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

他是韩愈的好友,也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重要人物。

二、研究韩柳的文学观念和创作特点韩柳文研究法要求研究者深入剖析韩愈和柳宗元的文学观念和创作特点。

韩愈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学的道德教化功能,提倡复古,反对骈文。

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善于运用寓言、讽喻等手法,形式多样,语言简练。

柳宗元则主张“文以明道”,强调文学的真实性和自然性,反对雕琢。

他的散文以记叙见长,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三、分析韩柳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韩柳文研究法要求研究者深入分析韩愈和柳宗元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韩愈的作品主要反映了他对政治、道德、教育等方面的思考,如《师说》、《原道》等篇。

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如《进学解》、《送李愿归盘谷序》等篇。

柳宗元的作品主要反映了他对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的感悟,如《江雪》、《溪居》等篇。

他的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如《捕蛇者说》、《渔翁》等篇。

四、比较韩柳与其他文学家的异同韩柳文研究法要求研究者将韩愈和柳宗元的作品与其他文学家的作品进行比较,以揭示他们的共性和个性。

例如,可以将韩柳与唐代其他文学家如杜甫、白居易等人的作品进行比较,以了解他们在题材、风格、思想等方面的异同。

同时,也可以将韩柳与后世文学家如苏轼、辛弃疾等人的作品进行比较,以了解他们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韩柳比较

韩柳比较

韩柳比较韩文如潮,柳文如江。

韩文跌宕起伏,柳文思绪流动不绝韩雄大而柳精悍768824773793805819123412 31 23 17韩愈、柳宗元同是唐代杰出的散文家,而且他们交往密切,友谊笃厚,所以,人们常常"韩柳"并称,对他们的思想和文学进行比较。

本世纪有相当长的时间,人们一直围绕着韩柳孰优孰劣的问题进行争论,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能够着眼于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思想特点、艺术风格较为客观地比较其异同。

一、韩柳之交游和友谊韩愈和柳宗元是两个交往密切、友情笃厚的好朋友,本应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却把他们处处对立起来,涉及他们之间的交游和友谊的专著和文章不太多。

本世纪上半叶涉及韩柳交谊的著作主要有钱基博的《韩愈志》,他在该书第四部分"韩友四子传"中初步缕述了韩柳之间的相互交往、称赏和砥砺的情况。

五六十年代,吴文治在其《柳宗元评传》第十二章"和韩愈的交往和论战"中也探讨了韩柳之间的交往和友谊。

他认为,"柳宗元三十一岁为监察御史里行时,曾经和韩愈同过事。

在这前后,他们也常有交往。

然而,由于他们彼此之间在某些政治见解上存在着分歧,因此使得他们的友谊,就也有着一定的距离。

"八十年代以后,除了陈克明的《韩愈述评》第五章在谈"韩愈师友关系"是论及韩柳友谊和交往的情形,还有一些论文专门探讨了这一问题,如路剑的《韩、柳友谊初探》、陈克明的《略论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的友谊与分歧》、方介的《韩柳交谊与相互影响》、张清华、尚振明的《韩愈与柳宗元》等。

其中路剑文探讨了韩柳之间的友谊,更多地强调了韩柳之间的一致之处,说二人身上都是"唯物唯心并存",并批评了一些研究者在二人之间评比抑扬是片面地"迁就己说"。

陈克明文也认为,韩柳之间并无利害的矛盾冲突,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虽有分歧,但并未影响二人之间的友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愈柳宗元的出现,使得散文创作别开生面,气象一变。

韩柳散文在多方面取得了艺术成就。

首先,他们的艺术成就体现在文体创新上。

韩柳都十分注重文体创新,这种创新是对旧文体的创新也是对新文体的创新。

韩愈的散文各体兼备,有论说、记叙、墓志、杂文、赠序等,主要成就在议论文和传记文等应用文体上。

柳宗元一生创作丰富,议论文、传记、寓言、游记都有佳作,主要成就就在于寓言和山水游记上。

韩柳先后创作了800余篇散文,形式上可谓是应有尽有,在祭文体,书序等方面都有所突破。

如韩愈《祭十二郎文》和柳宗元的《愚溪诗序》。

其次,韩柳散文的艺术成就体现在内容上。

韩柳散文的内容都十分丰富,思想深刻,尖锐的指露时弊,批判世俗,抒发愤怒,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倾向性。

他们的散文体现出文以为道的特点。

韩愈的散文体现出不平则鸣的特点,如《佛骨表》充满了强烈的感情力量,冒着被杀的危险,直斥佛骨为污秽之物,柳宗元的散文则抒发被贬之后的失意之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对官场腐败的鄙视,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绪。

如《江雪》
再次,韩柳散文的艺术成就体现在散文结构上。

韩柳散文结构严密紧凑,深得文章之法。

形式自由,突破传统,创作了一种简洁精辟,清晰流畅,富于美感的新型散文。

最后从语言上看,韩柳散文发扬散文奇句单行的传统,同时继承了骈文句式匀称、音乐铿锵有力的特点,但是韩柳的语言追求简易通俗,口语化,表现出动人的真情。

总之,韩柳的散文体现出了勇于创新精神,并且将浓郁的感情倾注到散文之中,把散文提高到了一个真正的文学境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