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

合集下载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
参会回执表
姓名
性别
职称/职务
单位
通讯地址
邮编
参会代表类型
(请打勾选择)
正式代表()学生代表()
联系方式
手机号码
办公电话
E-mail
口头报告题目
分会场代码
(从S1~S34中选择)
展版报告题目
分会场代码
(从S1~S34中选择)
住宿标准
(请打选择
标间()
野外考察路线
初步选择
(请打勾选择)
F1河南汝阳及栾川()F2河南淅川及南阳()
F3河南登封-焦作()F4河南宜阳-济源()
F5云南澄江()F6贵州盘县和兴义()
F7四川达州遂宁和重庆合川()
备注:
1)此表信息非常重要,将是制作会议代表证、代表名册、安排学术报告、住宿预订和野外考察安排的重要依据,请务必确认并认真填妥。2)请于7月15日前,填妥回执表,发到学会秘书处邮箱:psc@.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第二号通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将于2018年9月17日至19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

本次会议将选举产生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开展以“新时代的古生物学-学科交叉与技术创新”为主题的系列学术交流,评选和颁发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八届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第四届青年古生物学奖、2017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以及研究生优秀学术报告奖等。

现将有关会议情况通知如下:一、会议组织机构1. 主办:中国古生物学会2. 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河南省国土资源厅3. 承办: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河南理工大学4. 协办: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资源地层学与古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重点实验室造山带与地壳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教育部东北亚古生物演化重点实验室5. 指导委员会:吴新智殷鸿福汪品先张弥曼周志炎郑守仪戎嘉余陈旭邱占祥舒德干周忠和邱铸鼎项礼文曹瑞骥穆西南汪啸风沙金庚郝守刚朱敏6.组织委员会:主席:杨群副主席:孙革邓涛童金南姚建新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列):王元青王训练王永栋王宇飞王向东王汝建王丽霞王怿王原牛志军邓胜徽邓涛白志强冯庆来冯卓巩恩普同号文吕厚远朱怀诚任东华洪向荣刘羽刘家润郑卓郑晓廷许晓音孙革孙元林孙春林孙柏年苏新杨群吴亚生陈木宏张兆群张兴亮张志军沈树忠武涛欧阳辉罗辉季强金建华周传明孟庆金赵丽君胡东宇姜宝玉姚建新袁训来徐星高林志陶庆法姬书安黄清华黄智斌彭光照彭进童金南谢树成詹仁斌秘书长:王永栋蔡华伟张翼刘建波纪占胜何卫红孙跃武单华春徐莉齐永安闫德飞张志飞张宜尹士银吴勤张培学术秘书:蒋青二、会议时间地点和初步日程1. 时间:2018年9月17-19日(9月16日报到,9月20日结束)2.地点:河南省郑州市黄河迎宾馆3. 初步日程9月16日:全天会议报到,十一届七次理事会会议9月17日:开幕式,大会报告会,分会场研讨会;9月18日:分会场学术报告;选举产生第十二届理事会9月19日:分会场研讨,大会报告会,闭幕式9月20日:会议结束,野外考察开始三、会议主要内容:1.大会开幕式和闭幕式2.大会特邀报告会、分会场报告、分论坛和展板报告3.颁发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和青年古生物学奖4.颁发2017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5.颁发青年学生优秀学术报告奖6.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换届选举7.化石展、出版物和仪器设备展览展示8.参观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会前和会后野外地质考察。

漫谈青花瓷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漫谈青花瓷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青花瓷是釉下彩,先画后烧,创始于元,盛行于明清,是适用于观赏与日用的主流品种。

元朝政权的统治者是游牧民族,生活在蓝天白云大草原的环境下,对蓝天白云有天然的喜好,青花瓷则得以迅速发展。

一、青花瓷从元朝开始盛行的原因首先,元朝统治者他们原先生活在大草原,有尚白尚蓝的习俗,可以说我国内蒙古至西亚等大部分游牧民族都有尚白尚蓝的习俗,青花瓷具有胎体坚细洁白,釉色晶莹纯润的艺术特色,很符合游牧民族生活环境和与生俱来的喜好,这是青花瓷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当时的青花瓷不但供给于元朝统治阶层,而且还大量出口至西亚各国,大量的需求和广袤的市场得以让青花瓷流行开来。

至明朝有大部分伊斯兰教群体,也很喜好青花瓷,直到清朝,清朝统治者也是游牧民族,承袭了元朝的喜好,青花瓷又进入盛行时期,从乾隆仿制大量元明时期的青花瓷就可以看出清朝统治者对青花瓷的喜好。

时至今日,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文化艺术相互交融,相互吸收发展。

青花瓷在保留我国传统基础上,不断吸收外来艺术的优秀部分,艺术市场上的青花瓷作品异常丰富,可谓欣欣向荣,一片好景。

二、景德镇成为青花瓷创烧地的原因及传承景德镇之所以能成为元朝当时的制瓷中心,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青花瓷在这片土地繁荣发展。

景德镇地处南方,在元蒙统一全国时较少受到战火的牵连,算是一片安详之地。

自古景德镇素有“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美名,为景德镇青花瓷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元朝之所以将大量陶瓷匠人聚集景德镇,是因为瓷器能为其创收大量外汇。

当时元朝统治者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攻城略地,但唯有匠人不杀,其中就有陶瓷匠人,这也为陶瓷艺术的延续保留了人才。

景德镇在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有利因素的结合下,从而使青花瓷在这片土地上迅速发展,一跃成为我国的制瓷中心,并一直延续至今窑火旺盛。

釉下青花瓷在经过元明清和近代的不断发展,为我们保留了许多优秀的传统釉下彩瓷文化,纹饰题材相当丰富。

1、瑞兽。

龙纹是封建皇权统治之下不可或缺的装饰纹样,不仅代表着皇权的至高无上,也有吉祥、守护的寓漫谈青花瓷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王慧丽摘要:Talking about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Blue and White PorcelainWang HuiliAbstract: During the Yuan Dynasty, Jingdezhen thrived due to the creation of underglaz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and gradually formed a porcelain producing area centered on Jingdezhen. More than 600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the underglaz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has matured. How to take the next step requires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generations of artists.Keywords: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Inheritanc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收稿日期:2021-07-07五爪龙纹的主要地位,在永乐年间,出现了海水龙纹,五爪龙纹也开始慢慢转变为四爪或者三爪的龙纹。

标志层

标志层

标志层标志层: 指一层或一组具有明显特征可作为地层对比标志的岩层。

标志层应当具有所含化石和岩性特征明显、层位稳定、分布范围广、易于鉴别的特点。

国际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煤山剖面简介煤山剖面位于浙江省长兴县煤山镇至新槐乡公路北侧的山坡上。

山坡上暴露有一系列沿山坡东西向展布的采石场,延伸达2km ,每个采石场上均可观察到出露良好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

在早年的研究中,这些采石场上所揭露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剖面,分别被划分为A 、B 、C 、D 、E 和Z 6个子剖面(附图1)。

其中D 剖面被选为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附图2)。

图1 浙江省长兴县煤山剖面全图图2 煤山D 剖面全图 煤山D 剖面也是国际地质年代表中二叠系最上部一个阶--长兴阶的命名剖面。

在该剖面上,相当于长兴阶的地层是长兴组,包括下部葆青段和上部煤山段,共被划分为23层个岩性层,即第2~24层。

其下伏为龙潭组,上覆25层起即为殷坑组。

该剖面上二叠系-三叠系精细的地层学研究成果表明,岩石地层与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的界线有一定的距离(附图3)。

以牙形石Hindeodus parvus (附图4)标定的年代地层界线位于27b 层与27c 层之间,即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点位于27c 层之底。

通过对该剖面上界线附近多层粘土层的同位素地球化学测年分析结果,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的年龄值被确定为251.0百万年。

图3 煤山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处地层图4 采自煤山D 剖面27d 层中的牙形石Hindeodus parvus牙形石是二叠系-三叠系之交的标志性化石,煤山剖面原长兴阶上部的Clarkina changxingensis-C. deflecta带被进一步划分为C.changxingensis带, C. postwangi带和C. changxingensis yini带。

在三叠系下部地层中,继Hindeodus parvus带之后,其上又发现了Isarcicella isarcica带,Neospathodus kummeli带,N. cristagalli带和N. waageni带。

《古生物学名词》(第二版):献给中国古生物学会80华诞的一份厚礼

《古生物学名词》(第二版):献给中国古生物学会80华诞的一份厚礼

门不断 焕发 青 春 的基 础 学 科 。 中 国古 生 物 学走
过 了 8 艰苦 、 荣 和辉煌 的道路 , O年 光 一代 代 古 生物 学专家 为 国家 和 民族作 出了重 要 贡献 , 赢 得 了崇 也
高的荣誉。在这些贡献和荣誉 当中 , 也包含着许多 古生物学专家为规范古生物学名词、 促进古生物学
学科建 设作 出 的努 力 。实 践 证 明 , 套 完 整 、 范 一 规 的古生 物 学 名 词 ( 语 ) 术 既是 学科 发 展 的需 要 , 也
是 学科 成熟 的重要 标 志 。因此 , 定 和公 布 古 生物 审
பைடு நூலகம்
员会组织专家进行 了广泛 的讨论。委员会依据全 国科技名词委《 科学技术名词审定 的原则及方法》
顾 问和权威 专家 及 院校 、 研机 构 等进 行 审 阅。经 科
内外资料和教科书 , 争取做到严谨和规范。 第三 , 编写工作得到了学科组和相关单位 的高 度重视和协调 , 保证 了编写稿件能够代表广大古生
物 学 同行 的共 同意见 , 多条 目和专 业词 条 在学 科 许 组 范围 内都 组织 了多次 有效 的讨论 和交 流 。 比如 , 中国科 学院南 京地 质 古 生物 研 究所 、 古脊 椎 动物 与 古人类研 究所 以及 中 国地质 大 学 、 京 大学 等单 位 北
编写单位 和学科组 也分别 召开 了多次 编写 和 审定工
学 名词 是 国家赋 予 的一 项重 要 的基 础 工 作 , 对促 进 学科 的发展 、 学 、 研 、 产和 学 术交 流 具 有重 要 教 科 生
意义。
全 国科 学技 术 名词 审定 委员 会 ( 以下 简 称全 国
作会 议 , 时交流 了编写和 审定 工作 的进 展 , 对编 及 并

中国古哺乳动物学的奠基人和自然博物馆事业的推进者——周明镇先生

中国古哺乳动物学的奠基人和自然博物馆事业的推进者——周明镇先生

50化 石2023年 第3期化石新知经典回放高 源今年,北京自然博物馆升级为国家自然博物馆。

回顾几十年的辉煌历史,一代代科学家和博物人的奉献历历在目。

这里介绍一位曾经的老馆长周明镇先生,恰逢是先生诞辰105周年及出任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40周年,笔者以此小文表达对先生的崇敬和纪念。

学术巨匠,远见卓识周明镇先生除研究古脊椎动物学、生物地层学和第四纪地质学外,还涉猎系统生物学、历史动物地理学、古气候学等领域,是博学多才的全面专家,但其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古哺乳动物学,尤其是古近纪哺乳动物的研究。

周先生曾自述,“1949年夏,我在美国宾州理海大学攻读地质学博士学位时,曾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选了一门哥伦比亚大学动物系开设的‘古脊椎动物学’课程……至夏季结束时,我知道了我今后毕生所要从事的具体事业。

”自此,先生矢志不渝地在古脊椎动物学领域耕耘,尤其是古哺乳动物学领域,为中国的古哺乳动物学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重大贡献。

在他的主持领导下,中国古哺乳动物学研究体系得以建立起来。

周先生极具开创精神。

1952年,周明镇开始主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简称古脊椎所)的前身]的古哺乳动物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古脊椎所研究员邱占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周明镇)没有沿着洋人的路走……他把眼光放在了全国,特别是那些和人类起源直接间接有关的地区和地层,以及几乎尚是空白的青年时代的周明镇(《化石》编辑部供图)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51化 石2023年 第3期中生代和古近纪的哺乳动物化石上。

”周明镇先生多次组织大规模野外考察和发掘活动,包括作为中方队长领导中苏古生物考察队对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新疆等地进行考察,以及主持前后长达10年的华南红层的大规模考察等,发现了大量化石,为研究所积累了大批标本财富,并打开了中国古哺乳动物化石研究的新局面,使我国古近纪哺乳动物研究工作从无到有,并迅速在国际上取得了重要地位。

古生物化石保护与博物馆功能拓展_王丽

古生物化石保护与博物馆功能拓展_王丽

Abstract V olume,The 11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laeont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PSC) andThe 27th Annual Conference of PSC, Dongyang, November, 2013物馆展览和室内科普活动与馆外野外考察和参观活动结合起来,力求成为国内科普游的品牌活动。

案例二、以“奥妙的地球与奇特的生命”绘画与征文大赛为龙头,将绘画培训、绘画展览和绘画图册编制等结合起来,以点带面,形成系列活动。

案例三、围绕每年开展的化石鉴赏活动,辅以科普展板,科普讲座和特定化石展览,不仅为化石爱好者提供免费鉴定服务,而且更好地宣传了化石保护法和化石资源的重要性。

在这些科普活动中,博物馆联手新闻媒体,给予全程报道,产生了很大的社会轰动效应。

通过这些科普活动,博物馆与一批中小学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支持和参与。

总之,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针对活动主题,配套活动项目,寻求媒体和学校合作,使科普活动的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同时,进一步促使了博物馆敞开大门,让科普活动走向社会,真正践行博物馆为社会服务的宗旨。

关键词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科普活动案例分析[248]古生物化石保护与博物馆功能拓展王丽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沈阳110034,wangli7789@一、化石的损毁与保护化石的损毁和破坏以及古生物化石有研究价值信息的丢失和博物馆藏品的损毁原因一样,通常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力的破坏;二是人为造成。

这里讨论的主要是人为因素对化石和化石产地的破坏。

伴随着古生物化石带给中国丰硕的科研成果和重大的国际影响,私挖盗采和伪造走私现象也随之出现,并屡禁不止,愈演愈烈。

在一些化石产地,盗挖化石的情况非常普遍,古生物化石资源被破坏的情况触目惊心。

应当如何有效地保护古生物化石资源,成为世人更为关注的问题。

关于古生物化石的保护问题首先为专家学者所忧心,向各方面发出呼吁:一方面呼吁研究学者不私下购买化石,“没有买卖就没有盗挖”;另一方面呼吁政府实施有效管理。

中国古生物学大事记

中国古生物学大事记

中国古生物学大事记1.引言1.1 概述中国古生物学大事记概述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古生物学资源和研究潜力的国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古生物学事业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发现和进展,为我们理解地球生命演化历程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记载。

古生物学是研究古代生物及其演化历史的学科,通过对古生物化石的分析研究,可以了解到远古时期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以及地球的演化过程。

在中国,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和文化价值。

中国的古生物学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一些对古生物的系统研究和发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随着国家科技力量的不断增强和对古生物学研究的重视,中国的古生物学事业迅速崛起。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古生物学家们努力开展野外考察和实验研究,发现了大量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古生物化石。

这些化石包括恐龙、古人类、古兽类等多个类别,它们为我们深入探索生命演化的奥秘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其中,中国被誉为“恐龙王国”,拥有众多独特的恐龙化石,对恐龙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中国的古生物学研究方法和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古生物学家们可以运用数字化模拟、三维重建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化石进行分析和研究,提高了研究的精度和效率。

中国的古生物学事业对于推动全球古生物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古生物学家们积极与国际同行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他们的研究为国际古生物学领域的进展和演化理论的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中国的古生物学研究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机制,同时也需要更加重视古生物学的保护与研究交流,促进该学科的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的古生物学大事记展现了中国在该领域的重要地位和贡献,为我们了解地球生命演化历程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和知识基础。

同时,中国的古生物学研究也为科学研究方法与技术的进展提供了启示,对推动全球古生物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第二号通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将于2018年9月17日至19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

本次会议将选举产生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开展以“新时代的古生物学-学科交叉与技术创新”为主题的系列学术交流,评选和颁发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八届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第四届青年古生物学奖、2017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以及研究生优秀学术报告奖等。

现将有关会议情况通知如下:一、会议组织机构1. 主办:中国古生物学会2. 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河南省国土资源厅3. 承办: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河南理工大学4. 协办: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资源地层学与古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重点实验室造山带与地壳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教育部东北亚古生物演化重点实验室5. 指导委员会:吴新智殷鸿福汪品先张弥曼周志炎郑守仪戎嘉余陈旭邱占祥舒德干周忠和邱铸鼎项礼文曹瑞骥穆西南汪啸风沙金庚郝守刚朱敏6.组织委员会:主席:杨群副主席:孙革邓涛童金南姚建新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列):王元青王训练王永栋王宇飞王向东王汝建王丽霞王怿王原牛志军邓胜徽邓涛白志强冯庆来冯卓巩恩普同号文吕厚远朱怀诚任东华洪向荣刘羽刘家润郑卓郑晓廷许晓音孙革孙元林孙春林孙柏年苏新杨群吴亚生陈木宏张兆群张兴亮张志军沈树忠武涛欧阳辉罗辉季强金建华周传明孟庆金赵丽君胡东宇姜宝玉姚建新袁训来徐星高林志陶庆法姬书安黄清华黄智斌彭光照彭进童金南谢树成詹仁斌秘书长:王永栋蔡华伟张翼刘建波纪占胜何卫红孙跃武单华春徐莉齐永安闫德飞张志飞张宜尹士银吴勤张培学术秘书:蒋青二、会议时间地点和初步日程1. 时间:2018年9月17-19日(9月16日报到,9月20日结束)2.地点:河南省郑州市黄河迎宾馆3. 初步日程9月16日:全天会议报到,十一届七次理事会会议9月17日:开幕式,大会报告会,分会场研讨会;9月18日:分会场学术报告;选举产生第十二届理事会9月19日:分会场研讨,大会报告会,闭幕式9月20日:会议结束,野外考察开始三、会议主要内容:1.大会开幕式和闭幕式2.大会特邀报告会、分会场报告、分论坛和展板报告3.颁发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和青年古生物学奖4.颁发2017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5.颁发青年学生优秀学术报告奖6.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换届选举7.化石展、出版物和仪器设备展览展示8.参观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会前和会后野外地质考察。

四、研讨会分会场及召集人本次会议研讨和交流的内容涉及古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所有领域和分支,主要包括:古无脊椎动物学、微体古生物学、古植物和孢粉学、古脊椎动物学、古人类学、生物地层学、地球生物学、古生态学、古地理学以及古气候学、地史时期生物多样性、分子古生物学、重大生物地质事件与环境变化、古生物数据库、古生物学教学与人才培养、博物馆与科普教育、古生物文旅、出版与新媒体、古生物化石保护等。

大会设立若干专题分会场或分论坛并确定分会召集人。

分会场和召集人名单如下:S1: 早期生命演化召集人: 袁训来、华洪、周传明、刘鹏举S2: 寒武纪特异化石库及埋藏学召集人: 朱茂炎、张兴亮、彭进、张志飞S2a: 寒武纪生物与环境演化召集人:李国祥、韩建、丛培云S3: 早古生代生物宏演化及其背景机制召集人: 詹仁斌、刘建波S4: 晚古生代生物与环境演化召集人: 王向东、冯庆来、金小赤、王军S5: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态系统演变召集人: 童金南、沈树忠、陈中强、张华S6: 早中生代海生脊椎动物及演化召集人: 孙元林、胡世学、李淳、刘俊(合肥)S7: 三叠-侏罗系之交生物多样性演变及环境召集人: 王永栋、邓胜徽、彭光照、张海春S8: 热河与燕辽生物群研究召集人: 任东、姬书安、胡东宇、黄迪颖S9: 白垩纪生物群与环境-气候事件召集人: 汪筱林、吕君昌、全成、席党鹏S10: 新生代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变化召集人: 王元青、孙柏年、同号文、金建华S11: 综合地层学和后层型召集人: 朱怀诚、姚建新、张元动、黄智斌S12: 旋回地层与高分辨率地层召集人: 吴怀春、黄春菊S13: 古生物大数据与定量地层学古地理学召集人: 樊隽轩、蔡华伟、薛进庄、史宇坤S14:微生物沉积与生物礁召集人: 吴亚生、巩恩普、王永标S15: 古植物演化与古环境召集人: 王怿、王宇飞、孙跃武、苏涛S16: 孢粉学及古环境和人类活动召集人: 吕厚远、郑卓、王伟铭、许清海S17: 微体古生物学及应用召集人: 王汝建、丁旋、武涛、唐鹏S18: 古生态、古地理与古气候召集人: 樊隽轩、吴亚生、王玥S19: 遗迹化石研究的新进展与新机遇召集人: 齐永安、张建平、龚一鸣、邢立达S20: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的起源与演化召集人: 邓涛、欧阳辉、张兆群、吴秀杰S21: 地球生物学研究进展召集人: 谢树成、曹长群、王风平、王春江S22: 分子古生物学召集人: 李春香、郝家胜、梁飞S23: 青藏高原地层古生物研究进展召集人: 罗辉、周浙昆、纪占胜、李国彪S24: 洋板块地层及应用召集人:张克信、牛志军、邢光福S25:古海洋与油气资源召集人:李保华、向荣、祝幼华、刘传联S26: 古生物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召集人:殷宗军、刘煜、卢静S27: 古生物学教学与人才培养召集人:孙柏年、白志强、华洪、张宜S28: 古生物博物馆与科普教育召集人:孙革、王原、冯伟民、李杰明S29: 化石保护研究论坛召集人:王丽霞、李飞、徐莉、谭庆伟S30: 社会公益组织与古生物化石保护召集人:陶庆法、万晓樵、张立军S31: 古生物化石与地质公园创新发展召集人:张建平、金小赤S32: 古生物文旅、出版与网络新媒体召集人:单华春、郭建巍、高哲峰、徐洪河S33:古生物化石收藏与科学传播召集人:陆建华、周易杉、李海君、萧语富S34: 青年古生物学者社会责任论坛召集人:冯卓、滕芳芳、刘建妮、田宁、李金华五、学术报告形式和要求:1. 大会特邀报告:时间35分钟;2. 分会主题报告:时间25分钟,包括20分钟报告和5分钟提问讨论;3. 一般口头报告:时间20分钟,包括15分钟报告和5分钟提问讨论;4. 展板报告:展板尺寸为90cm x 120 cm。

需要在会议制定区域提前自行张贴。

为了吸引和鼓励更多青年学者和学生参会,活跃学术气氛,本次学术年会将设立研究生优秀学术报告奖和优秀展版奖。

六、会议论文摘要会前将编辑印刷论文摘要集,刊登参会者提交的论文摘要(含口头报告和展版论文)。

截至日期为2018年7月15日。

论文摘要的具体格式要求为:每篇摘要篇幅在A4纸两页以内,一般不含图表和参考文献。

摘要的内容包括: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邮政编码、通讯作者E-mail、稿件正文以及4-5个关键词。

论文摘要请以WORD(doc.)文档格式撰写,提交摘要的邮件地址:psc@七、会议注册费:1.普通会员:注册费人民币1500元2.学生会员:注册费人民币1200元八、会议住宿费:按照财政部“关于党政机关会议定点场所管理信息系统投入使用的通知”【财办行(2017〕72号】及“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赴地方差旅住宿费标准”精神,本次会议入住宾馆的住宿费按照不同楼型标准分为两类,即480元/间/天和380元/间/天(均可单住或合住)。

九、会后地质考察路线会后将组织河南、云南、贵州和四川重庆等地区的野外地质考察路线,主要包括:F1. 河南汝阳及栾川白垩纪恐龙动物群及地层剖面(共4天)F2. 河南淅川古生代及南阳西峡白垩纪地层与生物群(共4天)F3. 河南登封-焦作古生代地层与生物群(共2天)F4. 河南宜阳-济源中生代地层、沉积与遗迹化石(共2天)F5. 云南澄江寒武纪生物群(共4天)F6. 贵州盘县和兴义三叠纪生物群(共4天)F7. 四川达州遂宁和重庆合川三叠-侏罗系及生物群(共4天)。

注:这是暂定的考察路线。

线路的详细介绍、领队、日程以及费用估算等,将在7月15日发布。

十、会议地点交通信息黄河迎宾馆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迎宾路1号,河南省的政治接待中心和会务中心。

宾馆位于郑州市区以北,北临黄河,南接连霍高速公路,东接107国道,交通便利。

距郑州东站24.5公里,距离郑州新郑国际机场50公里(如下页图)。

9月16日报到日,会议组委会将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和郑州东站设接机接站服务。

十一、重要日期论文摘要提交截至日期:2018年7月15日第三号会议通知发布时间: 2018年8月15日会议详情和最新安排, 将在中国古生物学会网站 公布。

十二、联系方式中国古生物学会秘书处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 邮编:210008电话:025-8328 2138; 传真:025-8335 7026E-mail: psc@ ;学会网址:会议地点交通位置示意图中国古生物学会秘书处2018年6月10日扫一扫关注学会微信附件:参会回执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参会回执表备注:1)此表信息非常重要, 将是制作会议代表证、代表名册、安排学术报告、住宿预订和野外考察安排的重要依据, 请务必确认并认真填妥。

2)请于7月15日前,填妥回执表,发到学会秘书处邮箱:ps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