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国风动画
古文观止值得背诵的50篇

古文观止值得背诵的50篇摘要:一、古文观止简介二、值得背诵的50 篇古文名篇三、名篇介绍与评价四、背诵名篇的意义和价值正文:一、古文观止简介《古文观止》是一部清代选编的古代散文集,由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选编,吴兴祚审定并作序。
本书所选文章上起先秦,下迄明末,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篇文学的精华,是清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当时为读书人的启蒙读物。
二、值得背诵的50 篇古文名篇1.曹刿论战2.烛之武退秦师3.兰亭集序4.归去来辞5.桃花源记6.范雎说秦王7.唐雎说信陵君8.唐雎不辱使命9.卜居北山移文10.谏太宗十思疏11.为徐敬业讨武激12.滕王阁序13.陈情表14.春夜宴桃李园序15.吊古战场文16.陋室铭17.阿房宫赋18.师说19.洛神赋20.闲情赋21.劝学篇22.逍遥游23.齐物论24.三都赋25.过秦论26.六国论27.苏秦以连横说秦28.冯媛客孟尝君29.宋玉对楚王问30.触龙说赵太后31.项羽本纪赞32.孔子世家赞33.五柳先生传34.春夜宴桃李园序35.报任少卿书36.梅花三弄37.岳阳楼记38.醉翁亭记39.史记·陈涉世家40.史记·滑稽列传41.论语·雍也42.论语·述而43.孟子·公孙丑下44.孟子·离娄上45.尚书·洪范46.尚书·禹贡47.诗经·国风·周南·关雎48.诗经·国风·周南·葛覃49.诗经·国风·周南·卷耳50.诗经·国风·周南·桃夭三、名篇介绍与评价以上50 篇古文名篇皆为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文笔优美,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其中,既有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如《庄子·逍遥游》、《荀子·劝学篇》等;又有史传文学的璀璨瑰宝,如《史记·陈涉世家》、《史记·滑稽列传》等;还有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名篇,如韩愈的《谏太宗十思疏》、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
诗经(氓)

重点、难点具体分析
第一部分(1~2章节): 回忆追述恋爱生活。(恋爱) 初次相逢 定情相送 约期相别
①诵读1~2章节,品味语言后概括两人的性 情。
简析:男:伪善 、狡猾、急躁、任句“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 丝,来即我谋” 属于赋、比、兴中哪一种手 法?有什么作用? 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这个男 子一脸憨笑,耍着小小的花招,假装拿布换 丝,向女主人公求婚,一方面男子有点嬉皮 笑脸不太严肃,另一方面,这男子求婚心切, 不惜乔装冒险。这一句既表现了男子的狡黠、 急切,又为下文两人的婚姻悲剧埋下伏笔并 构成对比。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比:
桑 其叶沃若
• 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 提示
兴:先言他物以引 起所咏之辞 比:比喻
第三章
兴:
兴、比
“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唉,斑鸠呀,不要贪吃桑葚!
以兴起,引出观点。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比:
喻体
斑鸠 桑葚
本体
女子 爱情
用“鸠”“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要迷恋爱情。
导致婚姻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文中是怎 样表述的?(用原句回答)
明确:“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耽
不若 信教 人眼 间底 有无 白离 辛头 恨 弃 疾。 ,
为衣 伊带 消渐 得宽 人终 憔不 悴悔 柳 永。 ,
怅深 望知 江身 头在 江情 水长 李声 在 商 隐。 ,
如何看待《氓》中的爱情悲剧
一、社会因素:男权社会里,女性 在经济、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 生活天地狭小。 二、自身性格:不负责任、始乱终弃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契:合;阔:分; 与子成说:古时媒人讲 的是说和,这里是与你 达成婚姻的言语。
《陋室铭》说课稿13篇

《陋室铭》说课稿13篇《陋室铭》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陋室铭》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的第二篇文言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构思巧妙,韵味深长而脍炙人口,作者自述其志,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是一篇精读课文。
因短小,一课时学习完毕。
2、教学目标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培养文言语感,能对照注释和工具书粗知文意,让学生自主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言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目标定为:(见教案)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一的学习,已初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经过以往的阅读训练,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三、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课我主要采用诵读法、情境导入法、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说学法新课标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阅读浅近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因此,学习__的方法主要是自主阅读法、合作探究法,学生的活动形式主要是小组合作学习,在赏析课文内容时,采用合作探究阅读法,这样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2、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3、诵读从三个层面朗读感知文本:从三个层面朗读感知文本:生自由读,扫除文字障碍,师范读,从字音、节奏、语气方面做示范。
生齐读。
4、学生翻译。
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采用两人小组讨论翻译的形式,一人读一人译,互相帮忙指正,师适时指导,归纳总结。
小组代表疏解文意。
5、研读课文,分析品味。
采用四人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深入文本。
2024年度陋室铭(全国一等奖)

审美价值
《陋室铭》所展现的清雅脱俗的审美意境和高尚品德的追求具有深远的审美价值。它告诉我们美不在于物质的丰 富而在于精神的充实;追求美不在于外在的华丽而在于内在的修养。这种审美追求对于现代社会中人们追求物质 享受而忽视精神追求的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024/3/24
13
03
思想内涵与人文精神
2024/3/24
它提醒人们关注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注重品德修养和人格塑造,追求真善美的 人生境界。
2024/3/24
29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2024/3/24 Nhomakorabea30
语言简练
文章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等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陋室”的 环境;“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等则通过人物活动展现了主人的高雅气质和博学多才。
12
意象描绘与审美价值
意象描绘
《陋室铭》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陋室”的清雅和主人高尚的品德。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等意象描绘了“陋室”环境的清幽雅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等意象则展现了主人的高雅气质和博 学多才。这些意象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文章独特的审美意境。
16
批判现实,抒发愤懑之情
2024/3/24
讽刺权贵
文章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比,暗示当权者贪 图享乐、不顾百姓死活的行径,对权贵进行了深刻的讽刺 。
抒发怀才不遇之情
作者通过对陋室的赞美,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被埋没的 感慨,同时展示了自己高尚的品德和远大的志向。
批判社会风气
文章通过对陋室周围环境的描写和对现实社会的对比,揭 示了当时社会风气的败坏和人们道德水平的下降,表达了 作者对社会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3篇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3篇《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3篇《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熟读成诵。
2、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3、感受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操。
一、创设情境,走近陋室(课前视频欣赏:古琴曲《陋室铭》)刚才大家欣赏的是古琴曲《陋室铭》。
伴随着这悠扬的旋律,让我们步入时光隧道,跟随唐朝诗人、文学家刘禹锡的脚步,踏上拜访陋室的旅程,共同感受经典作品的永恒魅力。
(板书题目、作者)简介文体:看课题《陋室铭》,大家已经预习过,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铭文,这种文体有哪些特点?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是古代散文的一种。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辞精炼,句式工整,读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如墓志铭(称述功德)、座右铭(警戒自己)……二、朗读感知,初识陋室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我们学习古文应该反复朗读,以至成诵。
古人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反复诵读来感知文章内容,感受文章的意蕴。
(1)、听读:首先请大家听现代朗诵名家张家生的课文朗诵。
请同学们听准字音、节奏停顿、注意语调,并在书上作好标记。
(播放视频)(屏显:听读课文的要求)1、听准字音2、把握节奏3、注意语调、语速(2)检查听读效果:明确字音出示朗读节奏(3)、自由读:听完了示范朗诵,请大家自由地放声朗诵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停顿,大家在读之前,请注意老师给大家的朗读提示。
(课件展示朗读提示)(指名读字音后,自由放声读后,自我展示)(4)配乐个别读:哪个同学愿意起来朗读一下课文?大家评价一下xx的朗读:读的好不好?好在哪?(字音正确、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停顿准确自然,重音把握准确、语速把握好——对,文言文的诵读,语速要慢,才能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语调呢?最后一句话是一个反问句,反问句要表达一种更肯定的语气,是不是这点处理得不太好啊。
专题08 陋室铭(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08 陋室铭(2022·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可以调素.琴素:不加装饰的B.无案牍之劳形.形:形体、躯体C.百里奚举于市.市:集市D.衡.于虑衡:平衡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A.有仙则.名思而不学则.殆B.何陋之.有箕畚运于渤海之.尾C.舜发于.畎亩之中所恶有甚于.死者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A.(通过这些)来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曾增加他的才干。
B.因此,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增加他的才干。
C.因此,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曾增加他的才干。
D.(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晨撼,使(他的)性格坚忍,增加他的才干。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两文均明确表达中心。
甲文明确提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乙文结尾点明中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B.两文均涉及人生处境。
甲文写作者虽然身居陋室,但是不甘贫贱;乙文谈到了将担大任者须经受艰难处境的磨炼。
C.两文均有举例。
甲文举“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乙文用六个历史人物的事例证明人才造就于艰苦环境。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上学期间,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
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翻译: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才是名山。
水不在于有多么的深,有了龙才会有灵气。
这个屋子虽然很简陋,但是因为住在这里的人,我的品德好所以就不会感觉到简陋。
碧绿的苔痕已经长到了台上,看着青色匆匆也是很惬意的事情。
在这里与人谈笑的多事博学的人,交往的人也没有知识浅薄的。
可以去弹不加任何装饰的素琴,也可以阅读经文。
没有什么奏乐杂乱的声音来搅乱我的耳朵,也没有什么官府的公文让我感觉到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赏析:这首<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可以说运用了多种技巧,像是对比、白描、用典、借代等等,之通篇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律感是非常强的。
而既然为<陋室铭>,其中的铭是指刻在金石上的一种文体,一般是用来歌颂自己活着是警戒自己的。
因此,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看出作者虽然是对自己居住的简陋所描写,但其实是对于自己的品质所赞誉,更多的是表现出陋室主人安贫乐道的一种情趣。
文中上半段其实也是为下半段的歌颂所进行铺垫,一方面是对于势利小人的鞭挞,一方面表现出自己的气节。
因此,这一篇更像是对于现实不屈的一种宣言。
海棠苏轼〔宋代〕原文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袅袅的东风吹拂暖意融融,春色更浓。
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书法比赛专用古诗汇总

书法比赛专用古诗汇总01.《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02.《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03.《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04.《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