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压缩机冷冻油知识普及版
冷冻油与压缩机

笔者:您好。
我了解到不少用户在使用冷冻油时,被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扰,因此希望从您这儿得到一些技术性的帮助。
工程师:很荣幸。
笔者:听说冷冻油如果发生问题,是有可能引起“烧机”的,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工程师:我们所谓的“烧机”其实就是压缩机被烧毁。
引起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冷冻油的粘度不足是其中一个原因。
我们都知道,冷冻油具有一定的粘度才能让运动部件的摩擦面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从而能从压缩机带走部分热量并起到密封作用。
一般来说,冷冻油要在两种极端温度条件下工作:压缩机排气阀温度可高达150度,而膨胀阀、蒸发器的温度则会低至-40度。
这样的工作环境决定了它需要有很好的粘-温特性。
如果冷冻油粘度不够,就会导致压缩机轴承和缸体磨损加剧、噪音升高,同时制冷效果降低,并缩短压缩机的使用寿命,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引起我们平时说的“烧机”。
笔者:原来如此。
工程师:不仅仅是粘度问题,倾点也是一个可能导致“烧机”发生的指标。
像刚才说过的,压缩机的工作温度变化范围较大,因此为了保证润滑油的作用能够得到正常发挥,一般要求它在低温状态下仍能保持很好的流动性。
所以倾点一般应该低于冷冻温度10度,同时粘-温特性也要好,这样才能保证冷冻油在低温环境下能从蒸发器顺利返回压缩机。
如果冷冻油的倾点过高,就会导致回油过慢,那就很容易发生“烧机”了。
除此之外,冷冻油的闪点过低也会带来一定的危险。
因为一般冷冻油的挥发性比较大,闪点过低会使制冷循环的油量增多,增大损耗增加成本且不说了,更严重的是在压缩升温的过程中会增大发生燃烧危险的可能性,因此要求冷冻油的闪点比制冷排气温度高30度以上。
笔者:看来冷冻油真是有不少专业性的技术指标,不了解这些的话还真是无从选择。
我从一些使用者那里经常听到一个词:“腐蚀”。
请问人们平时说的“腐蚀压缩机”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又该如何避免呢?工程师:腐蚀产生的过程比较复杂,其中有很多化学反应,我就简单介绍一下吧。
空调压缩机冷冻油相关知识

空调压缩机冷冻油相关知识一、压缩机冷冻油的作用空调压缩机使用的润滑油被称为冷冻油或冷冻机油,它是一种在高、低温工况下均能正常工作的特殊润滑油。
其一般作用为:1)润滑作用。
它可以润滑压缩机运动零部件表面,减少阻力和摩擦,降低功耗,延长使用寿命。
2)冷却作用。
它能及时带走运动表面摩擦产生的热量,防止压缩机温升过高或压缩机被烧坏。
3)密封作用。
润滑油渗入各摩擦件密封面而形成油封,起到阻止制冷剂泄漏的作用。
4)降低压缩机噪声。
润滑油不断冲洗摩擦表面,带走磨屑,可减少摩擦件的磨损。
冷冻油在空调制冷系统中完全溶解于制冷剂中,并随制冷剂一起在制冷系统中循环。
二、压缩机冷冻油的使用规范1、HFC-134a(R-134a)空调系统及HFC-134a(R-134a)元件只能使用规定冷冻油。
非规定冷冻油将影响压缩机润滑效果,同时不同牌号的冷冻油混用导致冷冻油氧化,失效,而可能会导致压缩机出现故障。
2、HFC-134a(R-134a)规定冷冻油可以快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请遵守下列操作:-从车上拆卸制冷元件时,应尽快将元件盖上(密封),以减少空气中湿气的进入。
-安装制冷元件时,在连接元件前,请勿拆下(或打开)元件的盖。
请尽快连接制冷回路元件,以减少空气中湿气的进入。
-只能使用密封储存的规定润滑剂。
使用完毕后,请立即密封润滑剂容器。
如果润滑剂没有妥善封存,被湿气渗透后就不能再行使用。
3、不能使用变质浑浊的冷冻油,否则会影响压缩机的正常运转。
4、系统补充冷冻油应按规定的剂量加入,冷冻油过少影响压缩机润滑,内添加过量的冷冻油,同时会影响空调系统的制冷量。
5、在加注制冷剂时,应先加冷冻油,然后再加注制冷剂。
三、奇瑞汽车空调压缩机应加注的冷冻油牌号及维修时加注量压缩机牌号适用车型制冷剂冷冻油型号系统加注量7v16压缩机风云、旗云、东方之子、瑞虎R-134aPAG105 150mlA TC-086压缩机新旗云R-134aPAG56 120mlV5压缩机东方之子、瑞虎R-134aUCONL488 150mlSP10压缩机QQR-134aPAG105 150mlJS96压缩机QQR-134aRS20 150ml在更换空调零部件时需补充冷冻油,具体补充量如下(参考值):1、更换蒸发器芯总成冷冻油补充量为整个系统加注量的20%;2、更换冷凝器总成、干燥瓶、管路补充量为整个系统加注量的10%;3、重新充注制冷剂冷冻油补充量为整个系统的10%,如补充少量制冷剂可以不需要补充冷冻油;4、更换压缩机:新压缩机一般都含有整个系统所需的冷冻油的量,因考虑系统其它部件已有残存的冷冻油,更换新压缩机应将压缩机冷冻油适当排出一些。
冰箱压缩机冷冻机油含水量标准

冰箱压缩机冷冻机油含水量标准冰箱压缩机冷冻机油含水量标准一、引言冰箱压缩机冷冻机油含水量标准是制冷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在冰箱制冷系统中,压缩机冷冻机油是非常关键的部件,而机油中的含水量直接关系到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表现。
深入了解冷冻机油含水量标准对于保障冰箱制冷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二、冷冻机油的作用及含水量标准1. 冷冻机油的作用冷冻机油在冰箱压缩机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能有效润滑压缩机运转的各个部件,减少机械磨损,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冷冻机油还能有效密封压缩机内的活塞和活塞杆,防止泄露,并起到密封作用。
冷冻机油还能有效地带走压缩机内部的热量,确保压缩机的正常运行。
选择合适的冷冻机油,以及监测其含水量,是非常重要的。
2. 含水量标准冷冻机油的含水量标准是对机油中所含水分的要求,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一般来说,制冷行业对冷冻机油的含水量都有严格的标准。
一些厂家规定,冷冻机油的含水量不得高于0.1%,否则将影响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
含水量过高会导致冷冻机油的润滑性能降低,加剧机械磨损,甚至引发压缩机过热、故障等严重问题。
三、冰箱压缩机冷冻机油含水量检测方法1. 直接法直接法是指将冷冻机油样品加热,使其中的水分蒸发出来,然后通过称量其净重差来计算含水量。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操作相对较为繁琐,而且需要燃料器和准确的天平。
2. 挥发法挥发法是将冷冻机油样品置于恒温下,用干燥氮气吹干,然后通过比较前后质量差异来确定含水量。
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单,但需要比较准确的天平和恒温恒湿箱。
3. 滴定法滴定法是将冷冻机油样品溶解于适当的试剂中,然后用乙醇或丙酮等试剂反应水分,通过滴定来测定含水量。
滴定法需要较为复杂的试剂和设备,但可以获得比较准确的含水量数据。
四、冷冻机油含水量的影响及对策1. 含水量过高的影响当冷冻机油的含水量超过标准时,将对制冷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含水量过高会降低机油的润滑性能,导致压缩机各个部件的磨损加剧,缩短使用寿命。
压缩机冷冻油选型

压缩机维护之冷冻油压缩机作为暖通制冷行业的核心和造价最昂贵的部件,它的性能和维护一直是我们这个行业人事和用户最为关注的问题。
笔者一直从事压缩机的研发工作,就压缩机在使用、维护当中有关冷冻油的使用问题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希望对广大同行有帮助。
一、压缩机和冷冻油的匹配1、就压缩机使用的制冷剂对冷冻油的要求来配型。
包括R134a在内的环保型制冷剂匹配的是酯类合成冷冻油;而R22等非环保型制冷剂匹配的是矿物冷冻油。
2、就压缩机的使用工况对冷冻油的要求来配型。
空调压缩机匹配的是在40℃时运动粘度范围在30-50的冷冻油;冷冻、冷藏压缩机匹配的是在40℃时运动粘度范围在20-40的冷冻油;高温的螺杆压缩机匹配的是在40℃时运动粘度范围在100以上的冷冻油;冰箱压缩机匹配的是在40℃时运动粘度范围在20-40的冷冻油;3、各种类型压缩机的冷冻油配型表(请见附表一)及各世界著名品牌压缩机与冷冻油的配型表(请见附表二)*以上数据由宁波中祺制冷工业有限公司提供二、压缩机使用冷冻油的技巧1、冷冻油的使用量。
冷冻油的量要控制在整体制冷系统安装完毕,试开机运行后,从压缩机的视液镜上看到的冷冻油回油的位置应该在视液镜的中线。
回油过高会引起冷媒被过于稀释,导致制冷的效率过低;回油过低会引起冷冻油的润滑、排热、密封、绝缘等性能的下降。
所以当安装的机组的管路较长时,应适当的补充配型的冷冻油。
2、冷冻油的更换。
压缩机应该保持在清洁、有序的工作条件中。
为了保证最佳运转、安全性和压缩机使用寿命,要进行维护工作并定期的检查其中包括冷冻油的更换。
冷冻油的更换包括清洁过滤器,在新压缩机连续运行100~200小时后,进行第一次更换,以后一年要更换一次。
当然,换下的冷冻油我们要按照国家的要求处理废油,否则会引起不安全和污染。
3、酯类合成冷冻油的使用。
在使用环保型制冷剂时,应该为压缩机选用酯类合成冷冻油,只有这类油才能保证与制冷剂的良好的互混性。
但需要非常注意的是,酯类合成冷冻油具有很强的吸湿性。
冷冻油知识

"冷冻油" 英文对照refrigeration oil;"冷冻油" 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1、小型全封闭压缩机中用的润滑油习惯称为冷冻油.近几年我国小型全封闭压缩机生产规模有了较大发展完全依靠进口冷冻油的局面必然要改变.炼油系统为冷冻油国产化作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并且已有产品大量供应Uniqema(冰熊)冷冻油有利凯玛(Uniqema)是世界领先的合成冷冻润滑油供应商(2007年9月被Lubrizol——CPI的母公司所收购),Uniqema合成冷冻机油Emkarate RL系列产品,是适用于R134a、R404a、R407c、R410a、R502、R507a、R508a、R508B等HFC型不破坏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的合成醇脂类冷冻油(POE),可供选择的粘度指数范围由ISOVG5至VG220。
有利凯玛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和提高产品质量,使之成为拥有最广泛压缩机厂商认证的冷冻机油品牌,全球已有超过五亿台压缩机成功充装“EMKARATE”牌冷冻机油。
被世界制冷行业公认为制冷压缩机润滑油之最佳选择,已获得世界各主要制冷压缩机生产厂家认证。
ICI冷冻油:英国ICI 有利凯玛Uniqema Emkarate RL 系列合成冷冻机润滑油有利凯玛Uniqema 是ICI 集团重要有成员之一,成立于1999 年,由ICI 表面活性剂、ICI 润滑剂、Solaveil 、Uniqema 国际和Mona 工业5 个公司并购组建的一家工业专用化学品集团公司,1999 年销售额超过10 亿美元。
公司主要业务范围包括表面活性剂,油脂化学品,应用于压缩机、汽车、工业领域合成润滑油,以及其它特种化学品。
公司总部设在荷兰高达,亚太地区的总部设在马来西亚吉隆坡。
有利凯玛在全球设立有十六家生产基地,业务范围涉及全国九十多个国家,现有员工三千多名,产值每年超过十亿美元。
有利凯玛是世界领先的合成冷冻润滑油供应商,ICI Uniqema 合成冷冻机油Emkarate RL 系列产品,是适用于R134a 、R404A 、R407C 、R410A 、R507 、R23 、R508A 、R508B 等HFC 型不破坏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的合成醇脂类冷冻油(POE ),可供选择的粘度指数范围由ISO VG5 至VG 220 。
你的制冷压缩机冷冻油使用是否正确?赶紧对照这份更换周期、指标与方法!

你的制冷压缩机冷冻油使用是否正确?赶紧对照这份更换周期、指标与方法!作为冷水机组的“血液”,冷冻油主要起润滑、密封、冷却、清洁和降噪等作用,冷冻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高温作用,会受热分解产生积碳,导致压缩机零部件磨损。
油分解物会与制冷剂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制冷效果降低,同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会对压缩机造成强烈腐蚀。
所以冷冻油在使用一定时间变质达到一定程度后,必须更换。
一般来讲,行业推荐的开启式机组油换油周期为2000-3000h,半封闭式机组的换油周期约为6000h。
对于冷水机组厂商而言,压缩机冷冻油的更换周期与其生产制程的工艺控制有关。
如果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及系统管路的洁净度控制比较好,那么相对而言进入压缩机的污染物就比较少,更换周期可以相对加长。
建议:冷水机组第一次开机后,累计运行2500小时(或3个月)后建议更换一次润滑油并清洗油过滤器。
因系统组装的残渣在正式运转后都会累积至压缩机中。
以后按照每8000小时(或2年)更换一次,或者按照上表中方法更换。
冷冻油换油指标一般判断冷冻油是否能继续使用的指标有:外观、粘度、酸值、水分、倾点、闪点、耐压强度、铜片腐蚀、机械杂质和不溶物等。
01 外观冷冻油质量变化与否,应通过一定的化学和物理分析得出。
平时在使用过程中,也可以从油品的外观颜色直观地判断出油品的好坏情况。
优质冷冻油应是无色透明的,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变成淡黄色,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油品的颜色会逐渐变深,透明度变差。
若冷冻油变成橘红色或红褐色,则应更换。
02 粘度冷冻油的运动粘度值是反映油品润滑性能的主要指标,也是世界许多国家制定冷冻油牌号的依据。
粘度太大不仅无法保证油品的低温性能,不利于传热,而且会降低机器的功率;粘度太小则在磨擦部位不能形成应有的油膜,致使设备磨损增加,甚至产生“拉缸”、“粘结”等故障。
03 酸值酸值是冷冻油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对应的试验方法为GB/T4945或GB/T7304。
冷冻油中酸值的大小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油的精制深度和氧化的程度。
冷冻油和制冷剂

正因为现行的制冷剂对环境的巨大的破坏作用,促使着人们积极的寻求能够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新型替代制冷剂。因此理想的替代制冷剂除应有较低的ODP值和GWP值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经济性、优良的热物性等优点,争取做到既环保又节能。
新型的替代制冷剂主要包括人工合成型和天然型两大类,有单一工质和混合工质两个方面,混合工质又可分为共沸混和物、近共沸混和物和非共沸混和物三种。
使用HFC制冷剂的新型制冷设备可藉由合成冷冻油得到有效的保护并发挥效能,即便是使用R22或其它制冷剂的设备,若适当的搭配使用冷冻油也能达到较好的操作及经济效益。使用合成油后,制冷设备因得到了润滑油的有效保护,保障了有效的使用寿命。
在正确的操作应用下合成油的更换周期约为8000小时甚至更长(矿物油为4000小时),有效减少换油的次数、停机的时间及运行费用;制作精良的合成油不 存在析腊现象,能在高低温的工况下与制冷剂高度亲和或分离,提高蒸发器与冷凝器的热交换效果,能效大大提高,节能3%-10%;酯类油还具有良好的生物降 解性、低毒性,其 CEC生物降解试验结果大多在50-100%间、OECD 301B的测试多数也高于60%(取决于黏度、结构以及添加剂的搭配),由于酯类油的合理选用及操作会有效降低废旧油的处理成本,环境保护组织极力推荐使 用酯类油。
结论:2010年大部分空调生产厂家开始批量生产HFC-134a、HFC-410A冷媒的家用空调机和商用空调机。
对于一个环保制冷剂(HFC)空调机的开发工作,必须结合系统、压缩机、冷媒和冷冻油等制造商共同密切合作配合才能完成。早期开发HCFC和CFC冷媒的 冷冻空调产品过程中,组件、材质和冷冻油等机构对于任何制造商的选用,并无差别而且都能顺利搭配使用,可以开发展出性能优异的产品。但是HFC产品的开发 上,不同的制造商在选择系统组件、材质、冷冻油和系统的搭配上,有很大的不同和选择。制造商在开发使用HFC冷媒的空调机的过程中,面临了许多的问题,例 如新冷媒和冷冻油之间的兼容性和润滑度;空调组件的污垢和水份问题;冷冻循环中冷冻油的流动及回油;油脂清洗或移除后管路的清洁情况检验问题;以及系统管 路的改善等问题。新冷冻油的选用,最重要的考虑就是信赖性(reliability)和稳定性(stability)。
冰箱的科普知识

冰箱的科普知识冰箱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电之一。
它的原理是利用制冷剂的循环来实现冷藏、冷冻的功能。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更多关于冰箱的科普知识。
一、制冷剂制冷剂是冰箱制冷循环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常用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和R134a等。
氟利昂因其对臭氧层的破坏而被禁止使用。
R134a是一种环保型制冷剂,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冰箱中。
二、压缩机压缩机是冰箱制冷循环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它的作用是将制冷剂压缩成高压气体。
冰箱中常用的压缩机有单缸压缩机和双缸压缩机。
双缸压缩机比单缸压缩机更加节能,但价格也更高。
三、冷凝器和蒸发器冷凝器和蒸发器是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另外两个关键部件。
冷凝器的作用是将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成低温高压的液体,而蒸发器则是将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
四、保鲜技术现代冰箱常常还配备有各种保鲜技术,如多气室设计、风冷技术、活性炭过滤等。
多气室设计可以让不同的食材放在不同的区域,避免异味交叉。
风冷技术可以让冷空气均匀流通,保持食材的新鲜度。
活性炭过滤可以有效地去除异味,让冰箱内的空气更加清新。
五、能源效率冰箱的能源效率是我们购买冰箱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能源效率标签可以告诉我们这个冰箱的能源消耗情况,帮助我们选择更加节能的产品。
同时,我们在使用冰箱时也应该注意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如定期除霜、保持冷藏室和冷冻室的适当温度等。
冰箱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电之一。
了解冰箱的工作原理和科技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和维护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冻油基础知识一、冷冻机油的组成和种类冷冻机油一般是以深度精制矿物油或合成油做基础油,加入一定量的抗氧剂、抗磨剂、极压剂、抗泡剂等调制而成。
常用的制冷剂及用油种类对应选择,如下表所示油分为:石腊基矿物油和环烷基矿物油)其中S8P,HC-10为石腊基,GRD10A,HC-7 ,WF-7A,WF-10A为环烷基。
烷基苯:SH-4、SH-5、GRC5A, GRC7A酯类油:RL 5Hplus二、主要冰箱压缩机厂用冷冻机油理化指标1.美国太阳石油公司(P9GS-AJ、1GS)2.嘉实多(HC-10、HC-7P)3.福斯(WF-7A、WF-10A)4、湖北杰生5.福润联(SH-4、SH-5)6.有利凯玛(RL 5Hplus)7.日本能源(S8P)倾点,℃<-60 GB/T3535絮凝点,℃<-60 GB/T12577闪点,℃172 GB/T3536微量水分,ppm 27 SH/T0207F极压负荷,lbf 900 SH/T0187绝缘强度,KV 50 GB/T507酸值,mgKOH/g 0.02 GB/T4945铜片腐蚀(100,3h),级 1 GB/T5096 三、冷冻机油理化检测方法、标准及仪器⑴色度:反映石油产品颜色深浅的物性指标。
物理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油品的精制深度和内在的质量。
测定标准:GB/T6540-86,与ASTM D1500等效。
检测仪器:石油产品色度计⑵粘度:粘度是阻碍液体流动的自身阻力,是液体的内摩擦力。
物理意义:它是润滑油流动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
粘度的表示方法有多种,粘度的大小可用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氏粘度、雷氏粘度、赛氏粘度等来表示。
我国主要采用的是运动粘度和恩氏粘度。
运动粘度的检测依据:GB/T265-88,相当于ASTM D445-96/IP 71/75.检测仪器:毛细管粘度计,运动粘度检测仪⑶粘度指数:评价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程度即粘温性能好坏的指标。
物理意义:粘度指数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小,油的粘温性能好。
反之亦然。
检测依据:石油产品的粘度指数可通过计算得到。
计算方法在我国的GB/T 1995、GB/T2541或美国的ASTM D2270、德国的DIN 51564、ISO2902、日本的JIS K2284等标准中有详细的说明。
通常粘度指数均用查表法得到。
⑷安全性指标:反映油品的安全性指标有闪点、燃点和自燃点闪点: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汽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物理意义:闪点是表示石油产品蒸发倾向和安全性的指标。
油品蒸汽压愈高,馏分组成愈轻,则油品的闪点愈低,油品愈易燃;反之,馏分组成愈重。
通常,开口杯法用于测定重质润滑油或深色石油产品的闪点,闭口杯法用于测定蒸发性较大的燃料或轻质润滑油(一般闪点在150℃以下)的闪点。
检测标准:GB/T267-88(布氏开杯闪点);GB/T3536-2000(克氏开杯闪点)。
检测仪器:开口闪点测定仪(布氏开杯法);开口闪点测定仪(克氏闪点法)燃点:在规定条件下,当火焰靠近油品表面的油气和空气混合物时即会着火并持续燃烧至规定时间(5S)所需的最低温度,以℃表示检测标准:GB/T3536(克氏开杯测闪点),该标准与ASTM D92等效。
检测仪器:闪点、燃点测定仪⑸低温性能:表征油品低温使用性能的指标主要有:倾点、凝点、絮凝点、浊点、U型管流动性等指标。
倾点:在规定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流动的最低温度,单位以℃表示。
物理意义:倾点是反映油品低温流动性的好坏的参数之一,倾点越低,油品的低温流动性越好。
检测标准:GB/T3535-83,该标准与ISO 3016-1974等效。
检测仪器:倾点、凝点检测器检测方法:在规定的条件下将油品冷却到预定温度,将试管倾斜45o,经1min后液面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即是油品的凝点。
凝点:试样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停止流动时的最高温度。
单位以℃表示。
纯净物质的凝点是一个恒定值,含有杂质的物质其凝点降低。
物理意义:对于石油产品,凝点主要是与馏分的轻重,特别是与其化学组成有关,一般来说,馏分轻,则凝点低;馏分越重,则凝点越高。
但是,在重质油品中,含蜡量的高低实际上对凝点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
含蜡越多,凝点越高。
检测标准:按GB/T510-83进行。
检测仪器:倾点、凝点检测器絮凝点:絮凝点是冷冻机油和制冷剂的均匀混合物产生絮状物的温度。
物理意义:表征冷冻机油与制冷剂低温相溶性的重要指标。
如果油品的絮凝点值过高,则可能造成毛细管和膨胀阀堵塞,使制冷剂的循环中断。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保证油品具有较低的絮凝点。
检测标准:按GB/T12577进行。
检测仪器:冷冻油絮凝点测定仪浊点: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清澈、洁净的液体石油产品,由于出现蜡结晶而呈雾状或浑浊时的温度,以℃表示。
物理意义:表征冷冻油低温性能的指标之一,油品的石蜡含量高,则浊点高。
浊点过高,析出的石蜡可能会造成毛细管和膨胀阀的堵塞,使制冷剂的循环中断。
因此实际生产中,应保证油品有较低的浊点。
检测标准:GB/T6986-86,该标准与ISO 3015-1974等效。
检测仪器:浊点测定仪U型管流动性:衡量冷冻机油低温条件下(压力恒定)流动性的具体指标物理意义:U型管流动性是衡量冷冻机油低温条件下(压力恒定)流动性的具体指标之一。
U型管流动性实测值越低,表示油品的低温回油性能越好。
检测标准:按GB/T12578测定。
该标准参照DIN 51568-74标准。
检测仪器:流动性测定仪(U形管法)⑹抗泡性:润滑油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受到振荡、搅动等作用,使空气进入润滑油中,以致形成气泡,因此要求评定油品生成泡沫的倾向及泡沫的稳定性。
物理意义:用来评定油品生成泡沫的倾向及泡沫的稳定性,是润滑油的一项重要使用性能指标。
检测标准: GB/T12579-90,该检测法是参照采用ASTM D892标准。
检测仪器:泡沫特性测定仪。
⑺密度: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
物理意义:密度,粘度,折射率和硫含量是石油烃的特征参数。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定可以区分烃油的结构类型。
检测标准:GB/T 2540-88检测,与ASTM D1298、D941、D1481和DIN 51757等效.测试仪器:液体比重计,比重瓶,比重器或数字式密度计。
⑻相溶性:反映冷冻机油与制冷剂溶解性的指标。
物理意义:相溶性是反映冷冻机油与制冷剂相溶性指标。
如果油品与制冷剂的相溶性差,制冷剂与冷冻机油分离成两相,冷冻机油因密度较小而浮在制冷剂之上,从而造成上下粘度不同,启动压缩机时,因底部制冷层的粘度很小,将造成滑动部件损坏或影响传热效率等问题,因此油与制冷剂一定要有较好的相溶性,即油与制冷剂两相分离的温度应尽可能低,以保证制冷压缩机的正常运转。
主要通过与冷媒的两层分离温度和絮凝点来表征。
检测标准:两层分离温度按SH/T0699 标准检测。
⑼机械杂质:是指存在于润滑油中不溶于汽油、乙醇和苯等溶剂的沉淀物或胶状悬浮物。
这些杂质大部分是砂石和铁屑,以及由添加剂带来的一些难溶于溶剂的有机金属盐。
物理意义:机械杂质和水分都是反映油品的洁净程度的质量指标,通常润滑油基础油的机械杂质都控制在0.005%以下(机械杂质在0.005%以下被认为是无)。
检测标准:按GB/T511-88标准检测。
检测仪器:机械杂质测定器。
⑽残炭:指油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受热蒸发、裂解和燃烧后形成的焦黑色残留物,以质量百分数表示。
物理意义:残炭是表明润滑油中胶状物质和不稳定化合物含量的间接指标,也是矿物润滑油基础油的精制深浅程度的标志,油品中含硫、氧和氮化合物较多时,残炭就高。
一般经深度精制的油品残炭小。
检测标准:GB/T268-83检测仪器:残炭测定仪(康氏法)⑾水分:存在于石油产品中的水含量。
润滑油中的水分一般呈三种状态:游离水、乳化水和溶解水。
冷冻机油对水分的要求十分严格,尤其是用氟里昂作制冷剂的全封闭冷冻机油和半封闭制冷压缩机油,其水含量一般不得超过35×10-6。
当冷冻机油的含水量超过50×10-6时需进行脱水处理,含水量超过100×10-6就要做报废处理。
检测仪器:卡尔费休仪检验依据:按GB/T260-88法测定。
微量水分按SH/T0207标准进行,该标准与ASTM D1533等效。
⑿苯胺点: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和等体积的苯胺完全混溶时的最低温度。
物理意义:油品中各种烃类的苯胺点是不同的,所以苯胺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油品的结构。
各种烃类的苯胺点高低顺序是:芳香烃<环烷烃<烷烃。
通常,油品中芳香烃含量越低,苯胺点就越高。
某些轻质油品,预先切割成几个窄馏分,并测得用硫酸处理前后的苯胺点,还可计算出各单独馏分中的芳香烃含量。
检测依据:GB/T262检测仪器:苯胺点测定器⒀酸值(总酸值):中和1g油品中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以mgKOH/g油表示。
检测标准:可参照GB/T264-83、GB/T4945-85(颜色指示剂法)、SH/T0163-92或GB/T7304-87(电位滴定法)等标准进行。
⒁化学稳定性:指润滑油在加热和在金属的催化作用下抵抗氧化变质的能力。
主要通过抗氧化安定性和热稳定性来表征。
抗氧化安定性:指抵抗由于空气(或氧气)的作用而引起其性质发生永久性改变的能力。
检测标准: SH/T0104、DIN 51593(菲利普试验法)检测仪器:稳定性试验仪(菲利普试验法)化学稳定性:指石油产品抵抗热影响,而保持其性质不发生永久变化的能力。
物理意义:冷冻机油的热稳定性与冷冻机油的类型和结构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石蜡基和烷基苯冷冻机油的热稳定性高,环烷基冷冻机油的热稳定性较差。
检验标准:SH/T0698,该标准参照JIS K2211(密封试管法)检验仪器:密封试管法⒂润滑性:反映机械运转过程中接触面的磨损程度的指标,润滑性能包括油性、抗磨损性和极压性3个方面。
检测标准: SH/T0187与ASTM D3233等效。
检测仪器:法莱克斯试验机⒃抗腐蚀性:抗腐蚀性是在规定条件下,油品与相接触的金属表面产生腐蚀倾向的试验。
油品的抗腐蚀性能主要通过铜片试验来确定。
铜片腐蚀试验的检测标准:GB/T5096-85,该标准是参照采用ASTMD130-1983而制定的。
另外,还可采用SH/T0195-92润滑油腐蚀试验方法,该标准参照采用ΓOCT2917-45而制定的。
腐蚀等级分为1、2、3、4级,每一级又作a、b、c、….分级。
检测仪器:铜片腐蚀测定仪(GB/T5096-85)⒄击穿电压:击穿电压是评价油品耐受极限电应力的能力。
物理意义:击穿电压是评价油品耐受极限电应力的能力,是冷冻机油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击穿电压值越高,表明油品的电绝缘性能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