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成龙新材料有限公司聚羧酸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年产5万吨水泥外加剂、15万吨混凝土外加剂项目环评报告公示

XX海螺台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水泥外加剂、15万吨混凝土外加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修改清单序号审查意见修改情况所在章节及位置1完善“三线一单”分析;完善地下水评价范围。
按要求修改完善完善“三线一单”分析(完善见概述PIII);完善地下水评价范围(完善见P19、P138、附图5)。
2核实无组织排放废气种类及源强;完善项目生产线、废气收集及配套处理设施分布;补充完善项目配料、聚合及复配有机废气处理措施的方案比选按要求修改完善核实无组织排放废气种类及源强(核实见P13~P14、P39、P59、P66、P128);完善项目生产线、废气收集及配套处理设施分布(完善见P26、P39);补充完善项目配料、聚合及复配有机废气处理措施的方案比选(P174、P176)3进一步核实周边村屯饮用水情况;补充项目水文地质条件论述;核实本项目区域地下水与附近居民饮用井水的关联性。
按要求修改完善进一步核实周边村屯饮用水情况(核实见P22);补充项目水文地质条件论述(补充见P140);核实本项目区域地下水与附近居民饮用井水的关联性(核实见P16)。
4补充监测点布点及数据引用的合理性分析;补充项目场地地下水的水位标高、径流方向、富水程度、开发利用强度等水文地质特征。
按要求修改完善补充监测点布点及数据引用的合理性分析(补充见P88、P91、P95~P96);补充项目场地地下水的水位标高、径流方向、富水程度、开发利用强度等水文地质特征(P140~141)。
5完善气象参数选取说明及依据,复核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
补充项目恶臭对周边居民点影响分析按要求修改完善完善气象参数选取说明及依据(完善见P118~P119),复核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复核见P128~131)。
补充项目恶臭对周边居民点影响分析(补充见P135~P136)6完善项目运营对周边农耕地的影响分析。
按要求修改完善完善项目运营对周边农耕地的影响分析(完善见P166、P168、P230)7补充废气非正常排放和事故排放对九塘、自珍等附近村屯的环境影响预测和环境风险分析,提出对策措施。
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分析

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各类工程建设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提升工程的建设质量,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混凝土外加剂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
混凝土外加剂是新型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提升混凝土性能的基本保证,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要具有较强的稳固性和耐久性,外加剂的使用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然而,在混凝土的配置中,如何合理使用混凝土外加剂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就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展开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性能;影响引言在目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是最为关键的施工环节之一,因此,需全面关注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各项环节,多措并举,以全面提高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的运作效果,全面推动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品质。
1混凝土结构概述水泥、水、砂石(粗细骨料)等按照一定配合比混合,便制作出混凝土,其自身具有很多优势特征,可以做成不同形状的结构件,这是其在现代建筑施工领域中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的主要原因。
混凝土结构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耐久性优良,这决定了其在常规环境上不发生或者很少发生腐蚀情况;二是耐火性,混凝土建筑结构具有较强的耐火性能;三是可塑性,在建筑建设阶段,可以结合功能要求将混凝土制造出差异化的样态,更好地为工程施工服务。
2外加剂的品种分类及基本组成外加剂是指在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掺量一般不大于胶凝材料总量的5%。
但由于外加剂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显著,因此,根据原材料状况合理确定外加剂配方对混凝土施工极为重要。
外加剂按主要功能分为4类,分别为:(1)改善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外加剂;(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
外加剂主要有减水母液、缓释母液、缓凝剂、引气剂、消泡剂、调整胶凝材料助剂、调整骨料助剂等材料组成,具体如下。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年产3万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生产线技改项目环评报告

包括项目基本情况、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内容、环境影响及其评价分析、环境影响防治与应急准备措施、审批意见等。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年产3万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生产线技术改造
建设单位:XX省XX市XX县XX企业
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XX县XX企业,总投资约为1.7亿元,动土开
工日期为20XX年1月15日,计划建成投产日期为20XX年12月31日。
本项目建设内容为年产3万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生产线技术改造,主要
业务活动仅为建设过程中技术改造,未涉及新建厂房及设备添置等活动,
厂房及设备等无拆除变动。
二、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内容
经过对本项目的实施前景的综合评价和现场区域环境检查,对本项目
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如下:
1)对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环境施工控制进行评价;
2)对本项目建成后运营状态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研究;
3)研究可能产生的工业废水、污水排放量;
4)对本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扩散及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5)研究附加的环境影响及可能的风险分析;。
《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编制组2020 年10 月目录1. 工作简况 (1)1.1 任务来源 (1)1.2 工作过程 (1)1.3 中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发展现状 (4)2. 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5)2.1 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 (5)2.2 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6)2.2.1 范围 (6)2.2.1.1 标准框架 (6)2.2.1.2 适用范围 (6)2.2.3 规范性引用文件 (6)2.2.4 术语和定义 (8)2.2.5 总则 (8)2.2.6 评价要求 (10)2.2.7 评价方法及程序 (37)2.2.8 判定 (39)2.2.9 评价报告 (39)2.2.10 附录 (39)3. 验证情况分析 (40)4. 标准中涉及专利情况 (41)5. 产业化情况、推广应用论证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果等 (41)6.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 (41)6.1 国际相关研究情况 (42)6.2 国内相关研究情况 (42)7. 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 (43)8. 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43)9. 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43)10. 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43)11. 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44)12. 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44)《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编制说明1.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2019年9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2019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19〕195号),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材总院”)为主承担了该计划中行业标准《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计划号:2019-0669T-JC)的制订工作,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技术归口。
本标准的编制时间为2020年1月~12月。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优势和缺陷

3 结论
聚羧酸减水剂具有优异的减水效果,这一点是 其他现有减水剂所不具备的。 目前,聚羧酸减水剂 在复配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主要还是我们对 聚羧酸减水剂组分的基本结构认识不够,相关的理 论知识不足以及在丁程应用中经验总结的不够导致 的 ,但这些都不会影响聚羧酸减水剂广阔的应用前 景。
[ 6 ] 向 建 南 ,徐 广 宇 ,张 伟 强 ,等 .羧 酸 类 共 聚 物 A E 减水剂的合成与 分散性能 研 究 ⑴ .湖 南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1999. 26 (4): 30-33.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Polycarboxylic Acid Superplasticizer
1 减水剂的发展历程
性能优良的混凝土仰赖于各类外加剂的发展, 特 别 是 高 性 能 减 水 剂 的 发 展 。到 目 前 为 止 ,减水剂 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减水剂包括 木 质 素 磺 酸 盐 系 和 腐 殖 酸 盐 ,第 二 阶 段 具 有 代 表 性 的高效减水剂是萘系和三聚氰胺系减水剂。2 1 世纪 又 出 现 了 第 三 代 聚 竣 酸 系 高 性 能 减 水 剂 ,该类减水 剂 通 过 与 其 他 减 水 剂 复 配 使 用 ,可 以 获 得 高 性 能 混 凝 土 。相 对 于 前 两 代 减 水 剂 ,高性能聚羧酸系减水 剂 显 现 出 卓 越 的 性 能 ,在 建 筑 工 程 领 域 应 用 极 为 广 泛 ,进人了黄金发展期,它也同时代表了目前混凝 土外加剂领域的发展方向。
混凝土外加剂不同检测方法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混凝土外加剂不同检测方法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发表时间:2017-11-01T14:17:19.97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4期作者:廉璟琨[导读] 本文从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简史、外加剂的作用、混凝土外加剂简述、混凝土外加剂应用中的问题。
哈尔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摘要: 混凝土外加剂是门新的牵扯面比较宽泛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一个分支。
目前外加剂已是混凝土中除砂、水泥、水、石之外的不可或缺的第五组分。
可人们对掺外加剂混凝土的性能及外加剂应用技术方面在意识上还有所缺乏,伴着外加剂应用技术水平的不停提高,其将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技术。
本文从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简史、外加剂的作用、混凝土外加剂简述、混凝土外加剂应用中的问题、正确应用外加剂这几方面介绍了题目,本文旨在与同行探讨学习,共同进步。
关键词: 混凝土外加剂;抗压强度比;检测依据;减水率;检测方法引言: 外加剂的使用到目前为止已有100年的历史。
近代外加剂的使用是30年代在美国首先开始的。
如今,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最普遍的国家有:澳大利亚、日本、美国、挪威。
这些国家80%以上的混凝土当中都应用外加剂,并且澳大利亚、日本已经达到100%。
再次是瑞典、丹麦、德国等国使用外加剂的混凝土也达到50%以上。
混凝土外加剂是混凝土施工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整个施工项目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1 试验设备及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用在提高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改善工艺性能,强化生产过程。
同时提高和改善硬化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提高构件或建筑物的耐久性和质量。
另外,还能够加快工程进度,节省水泥,降低成本。
混凝土是建筑中最常用的施工材料,且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由于混凝土外加剂是混凝土当中的核心组成部分,针对混凝土外加剂进行检测并客观科学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
试验准备阶段需要明确试验目的,并按照要求准备好试验设备及原材料。
下文将试验当中用到的主要设备和原材料型号和材料性能要求进行详细阐述。
聚羧酸高效外加剂的技术性能指标

聚羧酸高效外加剂的技术性能指标一、技术性能PC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匀质性指标检测项目PC(标准型)PC(缓凝型)颜色外观棕红色液体(或淡黄色)棕红色液体(或淡黄色)密度(g/ml) 1.22±0.02 1.22±0.02固含量(%)40±240±2水泥净浆流动度(基准水泥)(㎜)≥240(W/C=0.29)≥240(W/C=0.29)P H 6.5~8.0 6.5~8.0氯离子含量(%)≤0.02≤0.02碱含量(Na2O+0.658K2O)(%)≤0.2≤0.2PC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混凝土性能指标检测项目PC(标准型)PC(缓凝型)减水率(%)25~3525~35泌水率比(%)≤20≤20坍落度增加值(㎜)>100>100坍落度保留值(1h(㎜)≥160≥160含气量(%) 2.0~5.0 2.0~5.0凝结时间差(min)初凝-90~+90+150终凝-90~+90+150抗压强度比(%)1d≥180无要求3d≥165≥155 7d≥155≥145 28d≥135≥130耐久性28d收缩率比(%)≤100≤100 200次快冻相对动弹模量(%)≥60≥60抗氯离子渗透性(C)≤1000≤1000碳化深度比(%)≤100≤100二、使用说明1、PC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重量的0.1%~1.5%,常用掺量为0.8%~2.5%。
使用前应进行混凝土试配试验,以求最佳掺量。
2、PC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不可与萘系高效减水剂混合使用,使用PC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时必须将使用过萘系高效减水剂的搅拌机和搅拌车冲洗干净否则可能会失去减水效果。
3、使用PC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时,可以直接以原液形式掺加,也可以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使用,并扣除PC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自身所带入的水量。
4、由于掺用PC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混凝土的减水率较大,因此坍落度对用水量的敏感性较高,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用水量。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年产3万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生产线技改项目环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该项目是对年产3万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旨在提高生产线的效率和产能,并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项目改造内容主要包括设备的更新和升级,废水处理系统的完善等。
二、环境影响评价结果:1.大气环境影响:项目的技术改造将使用更加先进的生产设备,进一步降低排放物的浓度和含量,有效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评估结果显示,在改造后的生产线运行期间,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将得到有效的控制,并符合相关的国家环境标准。
2.水环境影响:改造后的生产线将引入先进的废水处理设备,采取多级处理工艺,包括沉淀、过滤和生物处理等工艺,以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和处理水质的稳定性。
经过环境影响评价,该项目的废水排放将符合国家环境标准,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将得到控制。
3.噪声环境影响:改造后的生产线将采取措施,如安装噪声屏障、降噪设备等,以减少噪声的传播和扩散。
根据评估结果,项目的噪声排放将不会对周边居民产生显著的影响。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项目改造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将得到妥善处理,符合国家相关的环保要求。
同时,项目方也将加强废弃物分类收集和处置的管理,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三、社会影响管理措施: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项目对社会的影响,项目方将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包括:1.加强与周边居民的沟通和宣传,明确项目改造的目的和意义,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意见建议;2.做好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确保员工和周边居民的人身安全;3.加强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和处理工作,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4.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监测和评估。
四、公众意见征求:请社会各界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进行监督和指导,并对建设单位和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特此公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总论1.1项目背景大连成龙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公司投资成立的子公司,项目主要生产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包括聚羧酸和NF (萘系)高效减水剂等。
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是国内外最新的第三代高浓度高效减水剂,与常用减水剂相比,具有减水率高、掺量低、坍落度损失少和无毒无污染等优点,是配制水泥用量低、和易性好、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好的高性能混凝土的最佳材料。
聚羧酸产品目前在日本、法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生产和应用比较广泛,在国内只有西卡、巴斯夫和花王等国外大的化学建材公司刚刚建厂生产,应用还是主要依赖进口。
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凭借自身的科研优势,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完全掌握了聚羧酸的合成技术,合成后的产品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具有收率高成本低的优点,且有效的避免了生产污染问题。
项目建成后聚羧酸产品可替代进口,覆盖整个高端减水剂市场,可应用于哈大客运专线、大连红沿河核电站、沈阳和大连地铁等重大工程项目。
NF (萘系)是目前市场主要应用的减水剂,高效减水剂中的80% 是传统的萘系高效减水剂,其生产工艺及产品应用技术已经成熟,但近两年来受其原料和运输的影响,供应到大连的NF (萘系)较为紧张、价格高,质量不稳定,提高了复配外加剂企业的生产和应用成本。
合成NF (萘系)减水剂后,可满足大连地区混凝土外加剂的普通市场要求,降低相关企业的生产成本。
1.2评价目的略。
1.3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评价技术规范、参考资料、委托文件1.4环境功能区划与评价标准1.4.1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根据大连市政府发布的《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的通知》大政办发[2005]42号文件,项目所在地区为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本评价按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进行控制。
(2)声环境该项目位于大连松木岛化工产业基地,环境噪声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3类标准。
1.4.2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该项目工艺废气排放标准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二级标准;食堂油烟废气执行国家《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B18483-2001)中的中型规模排放标准。
(2)污水大连化工产业基地内规划建设一座污水处理厂,位于化工基地西南侧,本项目西北侧,处理规模为10万m3/d,拟采用A2/0工艺对园区污水进行处理,2007年4月开始筹建,2008年12月建成投入运行,同时配套建设污水管网。
企业污水处理至《松木岛化工园区工业污水进网标准》后,进入化工基地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回用或排放。
(3)噪声该项目位于瓦房店市松木岛大连化工产业基地,属工业区,对项目厂界噪声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皿类标准进行控制。
(4)固体废弃物企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执行《辽宁省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DB21-777-94)。
危险废物控制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1.5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依据建设项目工程特点和所在地环境特征,本项目评价等级划分为三级。
1.6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根据项目建设性质、排污特征及区域环境功能状况确定本次评价重点内容为:(1)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对建设项目区域大气、噪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价。
(2)工程污染分析从生产工艺流程入手,重点分析项目投产后主要污染物产生的环节、种类、数量和排放方式,核算各类污染物排放总量。
(3)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合项目周围环境概况,根据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建成投产后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综合分析项目建设对区域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4)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针对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提出切实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工艺废气、废水、各类固体废弃物等,分析论证建设单位拟采取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关建议,提出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
(5)风险评价对工艺、贮运系统进行风险识别,确定危险源,预测环境风险事故影响范围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
(6)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对照清洁生产标准对本项目清洁生产水平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实现清洁生产的相关建议,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
(7)公众调查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网上公示的形式,对项目建设区域公众对本项目的接受程度进行调查。
(8)评价结论综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区域环境现状调查情况并结合项目环境风险分析结论,从环保角度对该项目建设选址的合理性及项目的可行性做出结论。
2建设项目概况2.1项目名称及性质项目名称:大连成龙新材料有限公司聚羧酸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单位:大连成龙新材料有限公司2.2项目选址建设项目位于瓦房店市的炮台镇松木岛大连化工产业基地内。
2.3建设内容及规模大连成龙新材料有限公司总占地面积24856 m2,一期占地面积为12428 m2,建筑面积为14902 m2,一期面积6100 m2,分为综合楼、主厂房、复配车间、原料仓库、干混车间;二期预留地占地面积为12428 m2。
2.4 产品方案、产业政策及生产规模项目主要原料为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液碱、工业萘、甲醛和硫酸等,项目主要生产聚羧酸高效减水剂15000 t/a NF (萘系)高效减水剂20000 t/a和复配减水剂5000 t/a等。
项目产品及工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第40号文件,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
2.5公用工程(1)给水、排水项目规划用水来自化工基地自来水管网,部分通过美国海德能公司的ESPA1-4040型反渗透膜制得脱盐纯化水。
自来水主要用于产品(除聚羧酸盐减水剂)生产配料、循环冷凝水及职工生活用水,脱盐纯化水用于聚羧酸盐减水剂的生产。
本着清污分流、控制污染、保护水资源的原则,将排水系统划分为生产、生活污水系统和厂区雨水及净下水系统。
(2)供热、供气工程该项目生产用蒸汽和供暖由松木岛化工产业基地统一供给。
化工基地内拟建热电站,实行热电联产,配备两台220t/h、9.8MW的高压蒸汽锅炉,实现发电80兆瓦、供蒸汽302.7t/h,供热设施及管网的建设将于化工产业基地正式投入运营前完成,以满足化工产业基地内各企业(包括本项目)的生产要求。
(3)供电工程本项目用电负荷为300 kW。
2.6生产班制及定员该项目运营后劳动定员为36人,工人33人,管理人员3人。
年工作日数为300天,间歇生产,忙时采用四班三运转工作制,年生产时间为7200小时。
管理人员每天八小时工作制,年工作日数为251天。
3工程污染分析3.1生产工艺流程3.1.1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工艺流程(一)生产基本化学原理及化学反应式甲基聚乙二醇(M = 1000)和甲基丙烯酸在助剂的作用下酯化得到大分子单体,然后与甲基烯丙基磺酸钠、甲基丙烯酸单体在引发剂的作中和反应组成。
A、酯化反应用下聚和,再用碱中和得到梳形聚羧酸钠盐合成过程由酯化、聚合及CH2= C —C —OH+CH3 CH—O [CH2CH2O-|-n H 酯化OIICH 尸C_C—OCH3-• CH2CH2O4-CH3 + H2OB、聚合反应Oa CH2=*—C—OHCH3 b CH2= C_CH厂SO3Na+CH3--- CHC H3 32=C a.CSC=OOHCH3CH2SO 3NaO丄c CH2=『—C—OfcH z CHCH3CHI 1CH7C-2O 斗n CH3」cC=OI -CH2C H23.1.2 NF 萘系咼效减水剂工艺流程(一)生产基本化学原理及化学反应式工业萘经浓硫酸磺化生成 怜萘磺酸,然后与甲醛缩合生成 怜萘磺 酸甲醛缩合物,再用碱中和得到 怜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
怜萘磺酸甲 醛缩合物钠盐的合成过程由磺化、水解、缩合及中和反应组成。
A 、磺化反应OCH 2 C C OH+ b C 、中和反应2C CH2 SO 3Na+ c CH2O CH 2CH 2O n CH 3CH 3CH 3abCH 3I.n °l = c严CH2—。
CHCHNaOHCH 3丨]CH^C •—cC=OC=OONaSO s Nan2-2ic —c —o ——CH 3CH?=CCH 2ISO 3NaCH 3C=O I OHc 珂叶CCH 2B、水解反应水解反应的目的是去除磺化反应过程中生成的a萘磺酸。
C、缩合反应D、中和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二)工艺流程说明A、熔萘工序将白色粉状工业萘加入熔萘反应釜中,加热熔化,时间约2h。
B、磺化反应萘的磺化反应属于亲电取代可逆反应,磺化时萘环上的氢原子被磺酸基取代而得到萘磺酸。
当料温达135C后开始加酸,硫酸用量以硫酸与萘的摩尔比为1.35〜1.40较为适宜,过量的硫酸对磺化反应已没有明显的影响,而且会增加中和反应过程中碱液的用量。
反应过程中通过控制加酸速度,使料温平稳上升,温度升至160翌C时进行保温反应2〜3h,即可得到80〜90%的怜萘磺酸,10〜20%的a萘磺酸。
C、水解反应磺化反应结束后,反应混合物中含a萘磺酸,如不将它除去,将影响缩合反应。
水解反应的目的就是将反应生成的a萘磺酸水解成怜萘磺酸,a萘磺酸反应活性较大,在110~ 120C下加水反应0.5h即可去除。
D、缩合反应影响产品性能的关键因素是缩合物的聚合度,聚合度在一定范围内主要受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利于反应的开始及维持较快速度,缩合前总酸度应控制在34 %左右,酸度太低对缩合反应不利。
缩合反应过程中会生成水,理论上,移走水会促进反应的进行,但体系粘度增长过快,不利于链反应,因此物料开始变稠时即加入一定量的水会使粘度降低,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在料温降至85C时开始加入甲醛,为了达到聚合物的核体数为7〜12,对应分子量为1680〜2890的要求,甲酸用量以甲醛和萘的摩尔比为0.90左右为宜。
控制反应升温速度每分钟不超过1C, 1.5h内加完甲醛,终点温度不超过115 C。
然后在110去C范围内反应3h,通过测定搅拌电机的电流来间接测定物料粘度,达到规定值后加入适量热水搅拌。
反应过程中,要控制好加料速度和反应温度,防止聚合反应失控造成聚合过度。
E、中和反应在缩合反应后的产物加水稀释,冷却至60〜70C,加入30 %NaOH 溶液进行中和,将产品PH值调整到中性或偏碱性的范围内(PH=7〜9) 即可。
3.2大气污染物本装置生产加热采用蒸汽,因此产生的废气主要为工艺废气。
污染物有组织排放量分别为:甲基丙烯酸0.11 t/a,甲醛0.25 t/a,萘0.035 t/a,粉尘0.024 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