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 上海中医药】散剂的制备
散剂制备的工艺流程

散剂制备的工艺流程
散剂制备工艺流程是指将原药粉末按照一定的配方和工艺进行混合、制粒、包衣、填充和包装等一系列操作的过程。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散剂制备工艺流程:
1. 将原药粉末按照配方比例准备好,并进行初步筛分,去除颗粒过大的杂质。
2. 将筛分后的原药粉末按照配方比例精确称量,并进行再次混合,确保各种原药充分混合均匀。
3. 将混合好的原药粉末进行湿混,可以采用旋转混合机或者高剪切混合机进行搅拌,使药粉充分与溶剂接触,形成均匀的药浆。
4. 药浆经过湿混后,需要进行烘干,通常采用流化床干燥机或者烘箱进行烘干,将药浆中的溶剂蒸发掉,使药粉完全干燥。
5. 干燥后的药粉需要进行制粒,将药粉倒入制粒机中,通过滚轮或者挤压方式使其成为一定大小的颗粒。
6. 制粒后的颗粒可能会有不均匀的问题,需要进行筛分和再混合,将颗粒中过大或过小的颗粒筛掉,并与其他颗粒进行再次混合。
7. 进行包衣处理,将颗粒放入包衣机中,在旋转的机器内壁上喷洒包衣剂,使颗粒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包膜。
8. 包衣后的颗粒需要进行填充,将颗粒倒入填充机中,根据所需剂量进行包装,在包装过程中可根据需要添加填充剂或流变剂。
9. 包装完成后,对散剂进行密封,通常采用铝箔袋或者塑料瓶进行包装,以保持药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以上就是一种常见的散剂制备工艺流程。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根据不同药物的特性和使用要求,可能会有一些微调和改进。
同时,在制备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中药药剂学-散剂

4眼用散剂
要求极细腻,药典规定过9号筛(200目),成品无菌 (环氧乙烷,60Co):细菌<10个/g,霉菌、酵母菌不得检出。
2021/10/10
16
谢谢!
2021/10/10
17
2021熔/10物/10 的粘度有直接关系。
13
举例
2021/10/10
14
3含液体组分(挥发油,酊剂,中药浸膏等)的散剂:
a如含液体组分较少:固体吸收液体 b如含液体组分较多:可加吸收剂吸收。 c如液体组分含水,且对热稳定:浓缩,蒸去部分水,再加 固体组分或吸收剂。
举例:
2021/10/10
15
第一节 概述末状制剂。
2.特点: 优点:“ 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 易分散,吸收快;对溃疡面有保护作用; 微粉化的中西散剂外用增加难溶成分溶解度 (云南白药,西瓜霜,胃复散) 缺点:比表面积大,臭味、刺激性、腐蚀性、吸湿性大,挥 发性以及化学活性大大增强,使用不便,难于贮藏等。 味烈、刺激性及不稳定的药物不适合。
2021/10/10
5
第二节 散剂的制备方法
一、一般散剂的制备方法
工艺流程: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
2021/10/10
6
一、一般散剂的制备方法
(一)粉碎、过筛 (二)混合 1.混合原理: 切变混合 研磨混合 对流混合 扩散混合 2.混合器械: 槽形混合机、和面机 混合筒(圆形,立方形,双圆锥形,V字形), 速度应合适,其中V形者效率最高。 双螺旋锥形混合筒:自转+公转 3.混合的基本原则: 打底套色,等量递增,密度相差大的,颜色相差大的
E点20物对21的/应10组/的10成温。度是低共熔温度,E点对应的组成(B的摩尔分数40%)是低共熔混1合1
中药药剂学-散剂

第二节 散剂的制备方法
一、一般散剂的制备方法
工艺流程: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
一、一般散剂的制备方法
(一)粉碎、过筛 (二)混合 1.混合原理: 切变混合 研磨混合 对流混合 扩散混合 2.混合器械: 槽形混合机、和面机 混合筒(圆形,立方形,双圆锥形,V字形), 速度应合适,其中V形者效率最高。 双螺旋锥形混合筒:自转+公转 3.混合的基本原则: 打底套色,等量递增,密度相差大的,颜色相差大的
二、特殊散剂的制备
1.含毒性药物散剂:
剂量小,治疗指数窄,一般加稀释剂制备成倍散(或 稀释散)。 稀释剂常用淀粉、乳糖、糊精等,也可以用本方中的 药物。 稀释剂用量:药物0.01g~0.1g――10倍散 药物在0.01g以下――100倍散,1000倍散
采用等量递增法,还要加着色剂(食用色素)。
2.含低共溶组分的散剂:
解决方案:将除对乙酰氨基酚以外的其它原料辅料全
举例
3含液体组分(挥发油,酊剂,中药浸膏等)的散剂:
a如含液体组分较少:固体吸收液体 b如含液体组分较多:可加吸收剂吸收。 c如液体组分含水,且对热稳定:浓缩,蒸去部分水,再加 固体组分或吸收剂。
举例:
4眼用散剂
要求极细腻,药典规定过9号筛(200目),成品无菌 (环氧乙烷,60Co):细菌<10个/g,霉菌、酵母菌不得检出。
谢谢!
第五章 散剂
第一节 概述
1.含义:散剂是一种或数种药物经粉碎、 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
2.特点: 优点:“ 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 易分散,吸收快;对溃疡面有保护作用; 微粉化的中西散剂外用增加难溶成分溶解度 (云南白药,西瓜霜,胃复散) 缺点:比表面积大,臭味、刺激性、腐蚀性、吸湿性大,挥 发性以及化学活性大大增强,使用不便,难于贮藏等。 味烈、刺激性及不稳定的药物不适合。
散剂制备的一般工艺流程

散剂制备的一般工艺流程
《散剂制备的一般工艺流程》
散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制剂形式,通常用于口服给药。
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原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药物原料和辅料,包括活性药物成分、填充剂、分散剂、粘合剂、润湿剂等。
这些原料需要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准备好,以便后续的混合和制剂过程。
2. 混合:将准备好的原料进行混合,通常采用干混或湿混的方法。
干混是将所有原料一起混合,然后通过过筛的方法获得均匀的混合物;湿混是将活性药物成分与辅料按比例混合,并加入一定量的溶剂进行混合,然后通过蒸干的方法得到混合物。
3. 制粒和成型:混合好的原料需要进行制粒和成型。
制粒是将混合物通过制粒机制成颗粒状,以便后续的压制和包衣处理;成型是将制粒后的颗粒物通过压片机或胶囊填充机进行成型,形成最终的散剂产品。
4. 包衣处理:针对一些特殊的药物原料,可能需要进行包衣处理。
包衣处理可以改善药物的稳定性、溶解度和口感,通常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进行处理。
5. 包装:将制备好的散剂产品进行包装,通常采用铝塑包装或泡罩包装,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包括原料的准备、混合、制粒和成型、包衣处理以及包装等步骤。
在每一个步骤中都需要严格控制生产工艺参数,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散剂—散剂的制备技术(药物制剂技术)

口服补液盐散I
【分析】 制备时,先分别粉碎、过筛,再按处方量称量,确 保各组分用量的准确;本品分开包装是因氯化钠、 葡萄糖易吸湿,若混合包装,易造成溶解后碱性增 大;必须加入规定量的凉开水(不得为沸水),溶 解成溶液后服用;心力衰竭、高钾血症、急慢性肾 衰竭少尿患者禁用;本品易吸潮,应密封保存于干 燥处。
散剂的制备技术
制备工艺流程
粉碎
过筛
混合 分剂量
质量 检查
包装
药物
辅料
分剂量方法
目测法、重量法、容量法
包装
防吸湿
【分析】 处方中的朱砂为红色,颜色较深,注意其细度和混 合的均匀性。
口服补液盐散I
【处方】氯化钠 氯化钾 碳酸氢钠 葡萄糖
1750g 750g 1250g 11000g
口服补液盐散I
【制法】 1.取葡萄糖、氯化钠分别粉碎成细粉,过六号筛, 取筛下部分,称取处方量,混合均匀,分装于大袋 中;2.将氯化钾、碳酸氢钠分别粉碎成细粉,过六 号筛,取筛下部分,称取处方量,混合均匀,分装 于小袋中;3.将大、小袋同装一包,共制1000包。
冰硼散
【处方】冰片 硼砂 朱砂 玄明粉
50g 500g 60g 500g
冰硼散
【制法】 1.取朱砂以水飞法粉碎成极细粉(过200目筛),干 燥后备用; 2.将硼砂研成细粉(过100目筛); 3.冰片研成细粉,与玄明粉、硼砂配研混匀; 4.将朱砂与上述混合粉末按等量递加法研磨混匀, 过七
《药剂学》散剂的制备实验

《药剂学》散剂的制备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2.掌握含小剂量药物及共熔性成分等特殊类型散剂的制备方法。
3.掌握散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4.掌握如下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并能正确使用药典所用药筛;掌握固体药物的粉碎方法、混合方法(等量递加混合法)、过筛方法、散剂的均匀度检查方法、散剂的分剂量法、散剂的包装方法(纸包装法)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散剂的概念:散剂(powders)是指药物或与适宜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剂型,共内服或外用。
配制环境要求:精制、干燥、粉碎、包装等生产操作环境D级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
散剂的质量评定①均匀度取散剂适量在光滑纸上,平铺约5cm2,将其表面压平,在亮处观察,应呈现均匀的色泽,无花纹、色斑。
②其他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 制剂通则.散剂.项下进行检查,结果应符合规定。
三、实验药品与器材药品:硫酸阿托品、胭脂红乳糖(1%)、乳糖、薄荷脑、樟脑、麝香草酚、薄荷油、水杨酸、硼酸、升华硫、氧化锌、淀粉、滑石粉。
器材:上皿天平、玻璃乳钵、瓷乳钵、包药纸。
四、实验内容(一)含小剂量药物散剂的制备1. 1:100硫酸阿托品散【处方】硫酸阿托品 1.0g胭脂红乳糖(1%) 0.5g乳糖加至 100.0g【制法】先研磨乳糖使乳钵内壁饱和后倾出,将硫酸阿托品与胭脂红乳糖至乳钵中研合均匀,再按等量递加的混合原则逐渐按加入所需量的乳糖,充分研和,待全部色泽均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红色的极细粉末。
【作用与用途】硫酸阿托品为胆碱受体阻断药,可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散大瞳孔。
主要用于胃肠、肾、胆绞痛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以硫酸阿托品计算,每次0.5mg,每天3次。
极量:每次1mg,每天3mg。
【贮藏】置玻璃瓶中,密闭,于干燥处保存。
【注释】(1)本品为100倍硫酸阿托品散(即1%硫酸阿托品散),若需配发硫酸阿托品0.5mg/包,需称取本品0.05g ,因称量太小,误差大,所以应取本品稀释成1000倍散后再分装。
中药药剂学散剂的制备

中药药剂学散剂的制备
中药药剂学散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 药材的选用:选择符合标准的中药材,并按照药典的规定进行鉴定。
2. 药材的研磨:将药材研磨成粉末,通常采用研磨机或者研钵进行研磨。
3. 药材的调配:根据处方要求,按照一定比例将不同的药材混合在一起,并进行充分均匀的搅拌。
4. 辅料的添加:根据处方需要,添加适量的辅料,如粉末糊剂、乳糖、淀粉等,以增加散剂的粘附性、可分散性和稳定性。
5. 散剂的湿法制备:将调配好的药物混合物与一定量的溶剂(如水或醇溶液)充分混合,制成糊状物。
6. 散剂的干燥:将湿法制备的药物糊剂均匀地摊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待其完全干燥后,用筛网将其筛分成细粉末。
7. 散剂的包装:将制成的细粉末装入密封的容器中,通常使用瓶装或袋装方式进行包装。
8. 散剂的质量控制:对制备好的散剂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外观检查、溶解度检验、含量测定、微生物检验等。
值得注意的是,中药药剂学散剂制备的步骤可以根据药材的特点和处方的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中药药剂散剂的制备

中药药剂散剂的制备散剂是一种中药药剂的形式,通常由多种药材细粉混合制成。
制备散剂的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操作要求,以确保药剂的质量和有效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药药剂散剂的制备过程,包括准备药材、粉碎药材、混合药材、筛选药粉、添加辅料、制成剂量单位、包装散剂和检验散剂等方面。
准备药材制备散剂的第一步是准备药材。
根据处方要求,将所需的药材逐一称量,并分别进行处理。
对于一些质地坚硬的药材,需要先进行浸泡,直至药材变软;对于一些植物类药材,需要去除杂质和脉络。
处理好药材后,将其放入烘箱或晒场干燥。
粉碎药材将干燥的药材逐一粉碎成细末。
根据药材的性质和所需的细度,选择合适的粉碎设备和方法。
对于一些质地松软的药材,可以使用捣药器或粉碎机直接粉碎;对于一些质地坚硬的药材,可以先破碎成小块,再粉碎成细末。
在粉碎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药粉发热和产生刺激性气味。
混合药材将各种药材粉末混合在一起,以便于后续的操作。
混合时需要注意将不同药材粉末充分混匀,避免出现结块和色泽不均的情况。
为了更好地混合药材粉末,可以采用一些混合设备,如搅拌机、混合机等。
筛选药粉筛选药粉是将混合后的药材粉末进行细度筛选,以确保药剂的细度和均匀度。
筛选时可以使用不同孔径的筛子,根据制备散剂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筛子。
对于一些细度不均的药材粉末,可以通过多次筛选和调整筛子的孔径来达到要求的细度。
添加辅料在制备散剂过程中,需要添加一些辅料以增强药效和方便使用。
常见的辅料包括稀释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等。
根据药剂的处方和制备要求,选择合适的辅料和添加量,并将其与药材粉末混合均匀。
制成剂量单位将散剂制成所需的剂量单位,以便于使用和携带。
常见的剂量单位有胶囊、冲剂、片剂等。
根据制备要求和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剂量单位,并使用相应的设备和工艺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重量的剂量单位。
例如,将散剂填充到胶囊中,或制成一定重量的冲剂等。
包装散剂包装散剂是为了方便使用和保存药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
散剂的制备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一般散剂、含共熔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2. 熟悉等量递增的混合方法。
3. 了解散剂的常规质量检查。
二、实验内容
(一)散剂的制备
1.益元散
[处方] 滑石粉10g 甘草2g 朱砂0.5
[制法] 先用少量滑石粉饱和研钵,再加入朱砂,以等量递增法与滑石粉研匀,倒出。
取甘草置研钵中,再以等量递增法加入上述混合物,研匀,即得。
2.痱子粉
[处方] 麝香草酚0.3g 薄荷脑0.3g 薄荷油0.3ml 樟脑0.3g 水杨酸0.7g 升华硫2g 硼酸4.3g 氧化锌3g 淀粉5g 滑石粉加至50g
[制法] 先将水杨酸、硼酸、氧化锌、升华硫及淀粉混合研匀,倒出。
再取麝香草酚、薄荷脑、樟脑研磨形成低共熔物,加入薄荷油混匀,将前细粉加入研钵吸收共熔物,最后按等量递增法加入滑石粉研匀至50g,即得。
三、思考题
(1)等量递增法的原则是什么?
(2)何谓共熔?处方中常见的共熔组分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