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句子构建,完成相关练习。

3.能够理解并背诵本单元的古诗词。

4.能够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生词的理解和运用。

2.难点:古诗词的理解和背诵。

三、教学准备
1.教材: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课件:相关课文课件。

3.素材:与古诗词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4.课堂布置:确保学生能够清晰的看到课件和素材。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播放古诗词视频,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学习:教授本单元的生字词,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3.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课文中生字词的造句练习。

4.拓展:分组让学生模仿古诗词写一首小作文。

第二课时
1.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巩固生字词的运用。

2.学习:讲解古诗词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背诵:学生跟读古诗词,逐句背诵。

4.表演:让学生分组表演古诗词,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
本单元通过引入古诗词的教学,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有限,需要加强练习和引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对古诗词的讲解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通用)

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通用)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提问与回答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回答 问题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 学生的质疑精神和表达能力。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 行对话或表演,加深对文本的 理解和感受。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 彼此的看法和感受,促进思想 交流和碰撞。
游戏与竞赛
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游 戏和竞赛活动,让学生在轻松 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03 教学过程实施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或 音频,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 趣。
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引导 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 ,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简要介绍本课的学习目标和任 务,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讲解重点,突破难点
针对本课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深 入浅出的讲解,辅以生动的案例 或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02
教材内容包含多篇阅读材料及相 应的写作练习,旨在通过阅读提 升学生写作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写作基础,但仍需进一步提高 。
学生对写作可能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需要通过引导和练习 加以克服。
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通过阅读,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主 旨,掌握阅读方法;通过写作练 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写作技巧 ,完成一篇结构清晰、内容充实
校本研修活动开展计划
校内教研
专家讲座
组织语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 教研活动,共同探讨《语文园地八》的教 学策略和方法。
邀请语文教育专家或优秀教师来校进行讲 座或示活动
举办校内或校际间的教学比赛,鼓励教师 积极参与,展示优秀的教学成果和创新精 神。
02
教学内容梳理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表格式全册)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表格式全册)

课后反思:本课教学是按照运用插图和老师的导语进入诗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
—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

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感受南方自然风光的美。

在学习《忆江南》这首词时,拓展了另两首,学生对这首词的了解更深入。

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分角色,在对话中巩固词义。

课后反思: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

读完全文,学生
课后反思;启发学生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收获,在相互交流对话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课后反思: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
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这样,“足不出户,也可以游遍千山万水”。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练习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练习教案

作为一名四年级语文老师,我们在教授下册第八单元时,应该注重练习的设计和实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份充实有效的练习教案。

一、整体设计本次练习教案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课前预习,课堂练习,课后反思和延伸实践。

课前预习:让学生在预习时就接触到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更好地听懂、理解、掌握本单元。

课堂练习:课堂上的练习是检验学生掌握程度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在这个环节中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记忆。

课后反思:让学生在学习之后进行自我反思,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习自我效力。

延伸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掌握更多的实用技巧和知识,帮助学生快速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二、具体操作1. 课前预习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听故事、朗读课文等形式来帮助学生进行预习。

同时,可以发放相关的预习资料或者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在家中有针对性的预习,更好地迎接课堂的挑战。

2. 课堂练习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课堂练习,如分组竞赛、小组对抗、个人练习等等。

以下是具体的实施方法:(1)分组竞赛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对每个小组出一份练习卷,让小组内的成员一起答题。

在考试结束之后,教师将小组的分数统计起来,获胜者可获得小奖励。

(2)小组对抗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答题对抗,答对一题可获得一分,答错一题将被扣一分。

由答对题目最多的小组获胜。

(3)个人练习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出一份练习卷,让学生完成,随堂进行检查和纠错。

3. 课后反思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一次个人反思,将自己的疑问整理成解决问题清单,向教师反馈学习上的问题,教师将在下次课堂上对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4. 延伸实践教师可以在课堂之外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野外拓展,实地考察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更多技能和知识.三、教学特色1. 强化学习主体地位本教案的每一环节都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将学习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
2.学习生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4.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对乡土文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重点
1.理解领会课文内容;
2.掌握生词词义、词语。

三、教学难点
1.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提高学生对乡土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四、教具准备
1.教案、生字卡、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 热身
利用诗歌朗诵、小品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放松身心,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2. 导入
通过图片、小故事等导入,引出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学习主体
1)听课文朗读,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解释生词,让学生掌握词语的意义;
3)分段教学,让学生理解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4)跟读、朗读,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拓展延伸
通过阅读相关乡土文学作品或地方民间传说,拓展学生对当地文化的了解。

5.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课外阅读相关乡土文学作品,写读书笔记。

六、总结反馈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反馈有关课堂教学的问题和建议,为下节课
的教学做准备。

七、板书设计
•词语:XXXXX
•句子:XXXXX
•主题:XXXXX
以上就是本节课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共2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共2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会读、会写一些熟词生义的词语。

2.能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对文字理解的能力。

3.能初步理解作文题目的要求,写出简短的作文。

4.能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熟词生义的词语。

•难点:初步理解作文题目要求。

三、教学准备•课文《文字的魔术》•教学课件•黑板、粉笔•学生课本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引入1.通过师生互动,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课课文《文字的魔术》。

二、学习课文1.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老师解释生词生义的词语,学生跟读。

3.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三、课文理解与作文1.师生共同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描写文字的魔术,引导学生思考并写下自己的想法。

2.老师提出作文题目,学生展开写作。

四、课文导学1.结合课文内容,导学熟词生义的词语用法。

2.学生互相练习,加深记忆。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1.复习上节课课文内容和熟词生义的词语。

二、学习新知识1.老师讲解新的故事篇章,引入新的生字词语。

2.学生学习新词汇,体会课文意境。

三、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个别朗读课文,纠正发音或朗读不准确的地方。

2.老师详细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

四、课后讨论1.对比两个故事篇章的特点,导出每篇故事要传达的主旨。

2.学生自由发言,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文《文字的魔术》的相关练习。

2.完成课后习题。

3.按照所学知识,完成一篇短文。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课文的理解和熟词生义的掌握上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巩固才能更深入理解。

在未来的教学中,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解能力。

蒙山县二小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9文成公主进藏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蒙山县二小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9文成公主进藏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像一根柱子。(缩句)
3.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改为双重否定句)
4.女娲把五彩石装到一个大盆里。(改为“被”字句)
七、用线把下列相对应的图片和词语连起来。
③ 学习司马光的例子
出示投影: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根据时间上的不同,让学生体会:一生勤奋)
教师要抓住“一遍又一遍”“滚瓜烂熟"“稍微”“警枕”等词,让学生体会司马光的勤奋。
突然,前面出现了一个黑胡子妖怪,说话象乌鸦叫:“谁到我这儿来了,来干什么?”
“我叫汪嘉,我来我幸福鸟!”
黑胡子妖怪听了哈哈大笑:“鸡蛋大的孩子,想来找幸福鸟?我叫你在乱石滩上走三十三里路,你就没命了!"说完,吹一吹胡子,前面平平坦坦的道路,一下子变成了乱石滩,每块石头都尖尖的象刀子。
汪嘉什么也不怕,就朝乱石滩走去.刚走了一里路,鞋子让尖石头划破了,又走了一里路,脚板让尖石头刺破了.走呀,走呀,他实在走不动了,就趴在乱石滩上,一步一步地向前爬,手心划破了,膝盖磨破了,这才走完了三十三里乱石滩.可是汪嘉又碰上了黄胡子妖怪。
3、略知说理文的篇章结构,摆事实,讲道理。
重点难点:
懂得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懂得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勤能补拙的道理.
教学课时:1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16)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16)

⼈教版四年级语⽂下册导学案(1-16)⼈教版四年级下册导学案1、《古诗词三⾸》学习⽬标:1、认识2个⽣字,会写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三⾸古诗词。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度边想象画⾯等⽅法,感知诗词⼤意,⽤⾃⼰话说说诗句意思。

重难点:重点:品位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

难点: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的情感。

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授法学法:质疑探究法、体验法教学准备:⽣字卡⽚、教学挂图、⼩⿊板。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独⾃⼀⼈坐在敬亭⼭上,以⼭为伴,抒发了孤独寂寞之情。

(A. 李⽩B、.杜甫)2、夜,经过洞庭湖,看见优美的洞庭湖夜⾊,即赋诗⼀⾸。

(A、夏刘禹锡B、秋刘禹锡)预习检查:1、选择正确的读⾳风景旧曾谙(yīn ān )潭⾯⽆风镜未磨(m?m?)众鸟⾼飞尽(jìn jìng )⽩银盘⾥⼀青螺(l?u lu?)2、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累()()廷()()⾳()()覃()()3、恰当解释我会选厌:①憎恶②满⾜③因过多⽽不喜欢⑴、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

()⑵、这个游戏我们早玩厌了。

()⑶、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不该厌弃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同学。

()合作学习:1、(鸟飞⾛了,云飘远了。

)诗⼈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敬亭⼭似乎也⼀动不动地看着诗⼈。

2、填写修辞⽅法我来试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

()②遥望洞庭⼭⽔翠,⽩银盘⾥⼀青螺。

()③⽩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④能不忆江南?()迁移训练: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曾:谙:2、“”⼀句是对江南风景总的赞美。

与“”⼀句相呼应。

表达出作者对江南景⾊的与之情。

拓展探究:宋代诗⼈苏轼曾写过⼀⾸赞美杭州西湖风景的诗,请写出苏轼的这⾸诗。

2、《桂林⼭⽔》学习⽬标:1、认识8个⽣字,会写11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全⽂。

3、感受桂林⼭⽔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好河⼭、热爱⼤⾃然的感情。

课前预习:1、读准字⾳,通读课⽂。

2、学习⽣字11个,积累四字词语10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以“火”导入 .
导语:同学们,对于火,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你能说出火的用处吗?读题目,说说你想了解关于普罗米修斯的哪些事?
在发明电之前,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无一处能离开火。可以说,火启迪了人类的智慧,火赋予了人类腾飞的翅膀。火的使用是人类历史上一项划时代的伟大发明,有了火的帮助,人类就开始有了技术发明,向进步和文明迈出了第一步。火,是光明的使者;火,是文明的象征。在中国有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在古希腊,有普罗米修斯背着天神宙斯,把火从天上偷走带给人间的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读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板书课题)
3、联系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重点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前准备
课件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1、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羸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们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4、学习复述课文。
共同制定目标,明确目标
目标导学
出示自学要求
二、自读自悟,完成自学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认读生字新词。
学生交流资料
展示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明确学习目标
目标导学
出示自学要求
二、根据阅读提示自读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提出自己的疑问。
学生自学,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边读边思考:火是怎样来到人间的?火为人类带了了什么?为普罗米修斯带来了什么?
3、提出自己的疑问或感兴趣的问题,准备与大家交流讨论。
学生自学
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师生引导释疑
4、初步汇报交流
5、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和生词。
6、交流思考的问题。交流时,先说一说,再读文中相应的句子和段落。试着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结:对,在漫漫的长夜,火给人带来光明;在寒冷的冬日,火给人送去温暖。有了火,人类才领略了熟食的美味,脱离了茹毛饮血的时代;有了火,人们才能烧制陶器,冶炼金属,制作更精细的工具和武器。普罗米修斯为人间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啊!
当普罗米修斯看到人间的变化时,他会怎样想呢?
指导朗读: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此时浑身疼痛得他,又会怎么想呢?
b.交流受到的启示。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适时点拨:蔡桓公怎样才不会死呢?本来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是学生体会到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固执己见的道理。
c.如果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说什么?也用一两句话写下来。题目可用《跨越时空的对话》。
指导学生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要结合揣摩他们的心理来读。扁鹊的话要诚恳耐心。
扁鹊第二次来看蔡桓公之前是怎么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他心里会怎么想?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他心里会想什么?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蔡桓公会怎么想,怎么说?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品读文中经典词句
学生当堂检测
四、认读生字,抄写字词。
比较字形:肠、烫、汤。
指导书写:睬、蔡。
学生完成练习
当堂检测,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课题
30、文成公主进藏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学生当堂检测
三、书写生字生词
学生练习
当堂检测
课题
31、普罗米修斯
课时安排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4、学习复述课文。
重点难点
感悟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从有关语段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情,学习复述故事。
b.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小结: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掌握( )本领,就要( ),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c.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并说说有什么体会。
小结:看来,对学习来说,好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课题
29、寓言两则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六个生字,会写十三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人增减
导入新课
一、复习导入:听写生字词语
明确目标
目标导学
展示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4、学习复述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
一、交流疑问或感兴趣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为人类盗火?
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能忍受那样的折磨?
学生自读自悟,体现学习的自主性
师生引导释疑
二、 结合学生的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思考:
1、自从有了火,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课文第二自然段的省略号加以补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联系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根据目标自主学习
目标导学
出示自学要求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练习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联系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重点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联系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
目标导学
出示自学要求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品读文中经典词句
学生当堂检测
五、识字、写字、写词。
1、识字:妻、虱。
2、写字:重点指导“冒”“妻”“刺”。
学生完成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课题
29、寓言两则
课时安排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六个生字,会写十三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b.公主怎能背得动乃巴山呢?
引导:为什么人们要这样说呢?在他们心目中,文成公主是怎样的人?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美妙的小故事,你能找到吗?引导学生找到“建桥、撒羊毛、、跟鸟说话、树木变化”等地方,感受民间故事的丰富想象力。
四、练习简要讲述这个故事。
1、导语激趣:这个故事充满了神奇色彩,很受人们的欢迎。请你把故事简单讲给父母听,你想怎么讲?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简要讲述故事,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一、导入课题,交流资料。
关于文成公主,你都知道些什么?
师述:文成公主知书达理,不畏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藏族人民热爱美丽的文成公主,把她当成神一样崇拜,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读的,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3、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所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学生自读自悟
小组互查互教
三、交流讨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指名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交流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