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作业安全卫生规程GB13746-92

合集下载

铅作业的防护知识

铅作业的防护知识

铅作业的防护知识铅作业是指在含有铅元素或铅化合物的工作环境中从事作业的工人。

由于铅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在进行铅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一系列的防护措施,以降低铅对工人的危害。

以下是关于铅作业防护的知识,详细介绍如下:一、了解铅的危害:1.铅的危害:铅是一种有毒金属,进入人体后可以累积在骨骼、血液和内脏器官中,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生殖系统、肾脏和消化系统等均具有一定的危害作用。

2.铅的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呼吸道为主要途径。

二、铅作业的个人防护:1.佩戴防护装备:进行铅作业时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等,以阻挡铅粉尘和颗粒物的接触。

2.注意个人卫生:作业结束后要及时清洁身体,洗手和洗澡,以减少铅在皮肤上的残留。

3.饮食注意:禁止在铅作业区域吃饭、喝水,作业工人应定期进行体检,注意食物营养,适量补充富含铁、钙等元素的食物。

三、铅作业的环境防护:1.通风换气:铅作业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可以采用机械通风、自然通风或局部排风等方式,将室内污浊空气及时排出,保持空气的清新。

2.封闭操作:在可能产生铅粉尘和颗粒物飞散的工作过程中,应采取封闭操作,减少铅尘的产生和扩散。

3.工作区域隔离:铅作业区域应与非作业区域进行隔离,避免铅粉尘和颗粒物扩散到其他区域,同时在作业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工人注意。

4.清洁措施:加强作业区域的定期清洁工作,定期清除铅粉尘和残留物,使用吸尘器或湿拖方式进行清洁。

四、应急处理和监测:1.事故应急处理:如发生铅泄漏、铅粉尘扩散等事故,必须立即停止作业,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急处理,及时清除铅物质,并进行通风换气,确保安全。

2.监测措施:定期对铅作业区域的空气、工作面的铅含量进行监测,确保铅元素没有超过国家标准,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处理。

五、职业健康检查:1.员工职业健康检查:铅作业工人应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对各项生理指标、血液指标、神经系统等进行详细检测,以及时发现铅对健康的危害。

铅作业安全环保规程

铅作业安全环保规程

铅作业安全环保规程为保护环境,注重劳动安全卫生,根据国家有关铅作业标准和本公司实际需要,订立本规程。

一、工艺设备1.制粉车间与其他车间隔离,该车间设置在厂区的下风向位置。

2.合膏、涂片、灌粉车间地面应便于清洗或回收。

3.熔铅锅必须设置局部密闭式排风装置和净化装置,铅熔液表面应加覆盖层。

4.铸球(条)机、分片机、灌粉工作台、自动焊机和手工焊台、装置工作台等必须设置局部排风装置和净化装置。

5. 球磨机必须整体密闭,必须经过两级以上收尘净化装置,尾气应符合GBJ4的要求。

6. 铅粉的收集和输送设备必须密闭,其进出料口必须设置局部排风装置和净化装置。

7. 合膏工序应采用湿法,湿法以外的方法必须设置局部排风装置和净化装置。

8. 化成酸槽必须设置局部排风装置和净化装置。

9. 极板化成应采用无焊接化成法。

10. 熔铅锅必须设置自动控温或超温报警装置,铅熔液温度不得超过450℃。

11. 装填过铅粉和铅膏的极板的吊装搬运设备必须设置铅粉收集槽。

12. 所有原料和半成品的存放必须有确定的地点和收集铅粉尘的容器。

13.熔铅锅旁应设置存放浮渣的容器。

1)通风净化1 排风罩1.1 排风罩的选用:球磨机采用整体密闭式排风罩;熔铅锅、合膏机、灌粉机采用局部密闭式排风罩;铸球机、铸版机、涂片机、化成槽采用上吸式排风罩;焊接工作台宜采用侧吸式排风罩;分片机和装配线宜采用下吸式排风罩;1.2 设计及设置1.2.1 在产生铅烟尘污染的车间,排风系统的通风效果必须保证经排风后其车间内空气中铅烟、铅尘及硫酸的浓度符合TJ 36的要求。

1.2.2 排风罩的形状及结构尺寸应适于铅烟尘的排出,保证能有效地以最小风量排出铅烟尘。

1.2.3 密闭罩应根据生产操作要求留有必要的检修门、操作孔和观察孔,但开孔必须不影响其密封性能。

1.2.4 已被污染的吸气气流不能通过人的呼吸区。

1.2.5 必须使用不易燃烧的材料制造通风罩。

2)通风管道2.1 通风管道设计必须符合GBJ 19中的规定。

(安全生产)标准清单-我国主要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目录

(安全生产)标准清单-我国主要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目录

我国主要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目录一、基础标准(1)GB3805-83 安全电压(2)GB2893-82 安全色(3)GB2894-96 安全标志(4)GB16179-96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5)GB13690-92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6)GB1.8-89 标准化工作导则职业安全卫生标志安全编写规定(7)GB13392-92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8)GB2681-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9)GB2682-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10)GB4776-84 电气安全名词术语(11)GB762-80 电气设备额定电流(12)GB1980-80 电气设备额定频率(13)GB6995.1-86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一部分:一般规定(14)GB6995.2-86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二部分:标准颜色(15)GB6995.3-86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三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16)GB6995.4-86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四部分:电气装备电线电缆绝缘线芯识别标志(17)GB6995.5-86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五部分:电力电缆绝缘线芯识别标志(18)GB156-80 额定电压(19)GB/T12903-90 个人防护用品术语(20)GB7231-87 工业管理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21)GB13547-92 工作空间人体尺寸(22)GB1251.1-89 工作场所的险情信号险情听觉信号(23)GB12299-90 机械加工设备危险与有害因素分类(24)GB/T15463-95 静电安全术语(25)GB7947-87 绝缘导体和裸导体的颜色标志(26)GB4884-85 绝缘导线的标记(27)GB14161-93 矿山安全标志(28)GB/T15295-94 矿山安全术语(29)GB4968-85 灭火分类(30)ZB C80001-84 灭火报警设备图形符号(31)GB7144-86 气瓶颜色标记(32)GB13861-92 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代码(33)GB190-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34)GB/T15236-94 职业安全卫生术语(35)GB13495-92 消防安全标志(36)GB/T14107-93 消防基本术语(37)GB4327-84 消防设施图形符号二、产品标准(1)GB4014-83 安全皮鞋(2)GB6095-85 安全带(3)GB5725-85 安全网安全网力学性能试验方法(4)GB6527.1-86 安全色卡(5)GB2811-89 安全帽(6)GB12241-90 安全阀一般要求(7)GB14052-93 安装在设备上的同位素仪表的辐射安全性能要求(8)GB13034-91 带电作业用绝缘滑车(9)GB13035-91 带电作业用绝缘绳索(10)GB2702-90 爆炸品保险箱(11)GB6220-86 长管面具(12)GB11799-89 船用防爆离心通风机(13)GB11800-89 船用防爆轴流通风机(14)GB11946-89 船用钢化安全玻璃(15)GB/T14087-93 船用空气瓶安全阀(16)GB6568.1-86 带电作业用屏蔽服(17)GB8218-87 低压测电器(18)GB12015-89 低压绝缘胶鞋(19)GB4452.1-84 地上消火栓(20)GB4452.2-84 地下消火栓(21)GB4065-83 二氟一氯一溴甲烷灭火剂(22)GB4396-84 二氧化碳灭火剂(23)GB1444-87 防爆灯具专用螺口式灯座(24)GB5890-86 防冲击眼护具(25)GB12014-89 防静电工作服(26)12012-89 防酸工作服(27)GB5100-85 钢质焊接气瓶(28)GB5099-85 钢质无缝气瓶(29)GB4053.3-93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30)GB4053.4-93 固定式工业钢平台(31)GB2890-82 过滤式防毒面具(32)GB6223-86 过滤式防微粒口罩(33)GB3609.1-83 焊接护目镜和面罩(34)GB5893.1-86 护耳器-耳塞(35)GB5893.2-86 护耳器-耳罩(36)GB4395-84 化学泡沫灭火器用灭火剂(37)GB12011-89 绝缘皮鞋(38)GB7054-86 胶面防砸安全靴(39)GB12016-89 绝缘鞋(靴)绝缘性能试验方法(40)13463-92 抗溶性泡沫灭火剂(41)GB12018-89 耐酸碱皮鞋(42)GB12019-89 耐酸碱胶靴(43)GB12020-89 耐缩碱塑料模压靴(44)GB6051-85 三氟一溴化钾烷灭火剂(1301灭火剂)(45)GB4397-84 手提式1211灭火器(46)GB4398-84 手提式清水灭火器(47)GB4399-84 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48)GB4400-84 手提式化学泡沫灭火器(49)GB4401-84 手提式灭火器酸碱灭火器(50)GB4402-84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51)GB15368-94 手提式机械泡沫灭火器(52)GB4402-98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53)GB4397-98 手提式1211灭火器(54)GB15090-94 消防软管卷盘(55)GB4453-84 消防栓连接器(56)GB3446-82 消防水泵接合器(57)GB5842-86 液化石油气钢瓶(58)GB/T13661-92 一般防护服(59)GB8965-98 阻燃防护服(60)GB8965-88 阻燃防护服(61)GB2621-81 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62)GB/T16906-97 自吸过滤式防微粒口罩(63)GB4066-83 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剂(64)LD5-91 防杂背甲(65)LD30-92 劳动防护雨衣(66)LD32-92 高温防护鞋(67)LD34.1-34.5-92 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耐酸(碱)手套、焊工手套、橡胶耐油手套、防X线手套(68)LD7-91 开放一体型防尘呼吸器(69)LD46-93 防寒安全帽(70)LD47-93 竹编安全帽(71)LD50-94 保护足趾安全鞋(靴)(72)LD61-94 劳保羽绒服(73)LD63-94 高压绝缘胶鞋(靴)三、方法标准(1)GB58-83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2)GB3836.1-83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3)GB2812-81 安全帽试验方法(4)GB6096-85 安全带试验方法(5)GB12242-90 安全阀性能试验方法(6)GB6722-86 爆破安全规程(7)GB11342-89 厂矿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8)GB6245-86 车用消防泵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9)GB/T16178-96 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10)GB8783-88 尘肺病理诊断标准(11)GB14784-93 带式输送机安全规范(12)GB4452.3-84 地上地下消火栓通用技术(13)GB7248-87 电光源的安全要求(14)GB7158-87 电烙铁的安全要求(15)GB4046-83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16)GB7588-87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17)GB4793-84 电子测量仪器安全要求(18)GB6587.7-86 电子测量仪器基本安全试验(19)GB7667-87 电子显微镜X射线泄漏剂量规定(20)GB12142-89 二节轻金属拉伸梯安全标准(21)GB8197-87 防护屏安全要求(22)GB12623-90 防护鞋通用技术条件(23)GB4385-84 防静电胶底鞋、导电胶底鞋安全技术条件(24)GB4386-84 防静电胶底鞋、导电胶底鞋电阻值测量方法(25)GB4385-95 防静电鞋、导电鞋技术要求(26)GB12013-89 防酸工作服性能试验方法(27)GB12158-90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28)GB5956-91 房间空调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29)GB11806-89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30)GB11921-89 复印机械安全保护(31)GB11924-89 辐射安全培训规定(32)GB10252-88 辐射加工用钴-60辐射装置的辐射防护规定(33)GB13532-92 干粉灭火剂通用技术条件(34)GB13075-91 钢质焊接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35)GB13004-91 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36)GB3608-83 高处作业分级(37)GB4200-84 高温作业分级(38)GB934-89 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39)GB935-89 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40)GB13028-91 隔变压器和安全隔离变压器技术要求(41)GBJ41-79 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42)GB11291-89 工业机器人安全规范(43)GB9079-88 工业炉窑烟尘测试方法(44)GB12349-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45)GB4387-94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定(46)GB6222-86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47)GB3723-83 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48)GB6389-86 工业企业铁路道口安全标准(49)GBJ52-83 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50)GBJ65-83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接地设计规范(51)GB6389-97 工业企业铁路道口安全标准(52)GB10892-89 固定的空气压缩机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53)GB4053.2-93 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54)GB4053.1-93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55)GB10892-89 固定的空气压缩机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56)GB13548-92 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装置安全评价通则(57)GB/T4200-97 高温作业分级(58)GB9448-88 焊接与切割安全(59)GB7033-86 护指键式和护罩式木工平刨床安全技术要求(60)GB7945-87 弧焊设备焊接电缆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的安全要求(61)GB17429-98 火灾显示盘通用技术条件(62)GB7258-87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63)GB10827-89 机动工业车辆安全规范(64)GB12265-90 机械防护安全距离(65)GB12266-90 机械加工设备一般安全要求(66)GB8196-87 机械设备的防护罩安全要求(67)GB14285-9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68)GB13329-91 建筑卷扬机安全规程(69)GB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0)GB12523-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71)GB5144-85 建筑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72)GB6441-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73)GB6442-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74)GB6721-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75)GB4717-94 灭火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76)GB12978-91 灭火报警设备检验规则(77)ZBC81001-84 灭火探测器产品型号编制方法(78)GB11984-89 氯气安全规程(79)GB14544-93 氯乙烯安全技术规程(80)GB6067-85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81)GB12602-90 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安全技术规范(82)GB15052-94 起重机械危险部位与标志(83)GB67-84 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84)GB13746-92 铅作业安全卫生规程(85)GB4962-85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范(86)GB8958-88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87)GB11375-89 热喷涂操作安全(88)GB11638-89 溶解乙炔气瓶(89)GB11662-89 烧结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90)GB12801-9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91)GB5083-85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92)GB5817-86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93)GB5083-99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94)GB/T4129-95 声学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标准声源的性能要求与校准(95)GB10055-88 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96)GB5908-86 石油储罐阻火器性能和实验方法(97)GBJ74-84 石油库设计规范(98)GB12641-90 视听、视频和电视设备及系统维护与操作的安全要求(99)GB/T15499-95 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100)GB3787-9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101)GB3883.1-9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一部分:一般要求(102)GB3883.2-9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螺丝刀和冲击板手的专用要求(103)GB3883.3-9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电动砂轮机、抛光机和盘式砂光机的专用要求(104)GB3883.4-9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砂光机的专用要求(105)GB3883.5-9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圆锯和圆刀的专用要求(106)GB3883.6-9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电钻的专用要求(107)GB3883.7-9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电锤的专用要求(108)GB3883.8-9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电剪刀的专用要求(109)GB3883.9-9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电动攻丝机的专用要求(110)GB3883.10-9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电刨的专用要求(111)GB3883.11-9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电动往复锯(曲线锯、刀锯)的专用要求(112)GB3883.12-9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混凝土振动器(插入式振动器)的专用要求(113)GB3883.13-9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不易燃液体电喷枪的专用要求(114)GB3883.14-9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电链锯的专用要求(115)GB3883.16-9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电动钉钉机的专用要求(116)GB4351-84 手提式灭火器通用技术条件(117)GB/T5144-94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118)GB5306-85 特种专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119)GB12330-90 体力搬运重量限值(120)GB3869-97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121)GB/T15098-94 危险货物包装类别划分原则(122)GB6514-8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123)GB12367-90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124)GB/T16906-97 石油罐静电涂料电阻率测定法(125)GB6944-86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126)GB7694-87 危险货物命名原则(127)GB14371-93 危险货物运输、爆炸品分级程序(128)GB14372-93 危险货物运输、爆炸品分级试验方法和判据(129)GB12638-90 微波和超短波通信设备辐射安全要求(130)GB14050-93 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要求(131)GB12514-90 消防接口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132)GB8181-87 消防水枪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133)GB6969-86 消防吸水胶管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134)GB6245-98 消防泵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135)GB7956-98 消防车消防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136)GB16838-97 消防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方法严酷等级(137)GB12350-90 小功率电动机的安全要求(138)GB4943-90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139)GB11341-89 悬挂输送机安全规程(140)GB5091-85 压力机的安全装置技术要求(141)GB16912-97 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142)GB14193-93 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143)GB8334-87 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144)GB13348-92 液化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145)GB13869-92 用电安全导则(146)GB6246-86 有衬里消防水带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147)GB13733-92 有毒作业场所空气采样规范(148)GB12331-90 有毒作业分级(149)GB/T17218-98 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性评价(150)GB17681-99 易燃易爆罐区安全监控预警系统验收技术要求(151)GB5748-85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标准(152)TJ/T3145-91 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装卸作业规程(153)LD48-93 起重机械吊具与索具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编制说明(154)LD64-94 起重机械防碰装置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编制说明(155)LD80-95 噪声作业分级(156)LD81-95 有毒作业分级检测规程(157)LD82-95 高温作业分级检测规程(157)LD83-95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检测规程(158)LD84-95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检测规程(159)LD/T1-91 劳动卫生工程技术措施综合评价导则及其编制说明(160)LD/T75-96 劳动防护用品分类与代码(161)ZBG51004-85 防火涂料防火性能分级标准(162)SHJ26-90 常压立式储罐抗震鉴定标准(163)SHJ501-85 石油化工剧毒、易燃、可燃介质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164)HGJ19-89 钢制低温压力容器技术规定(165)HGJ43-91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166)SJ30002-92 电子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167)SH3047-96 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168)SD167-85 电力工业锅炉监察规程(169)DL408-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170)DL5027-93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171)CJJ6-85 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172)CJJ33-89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73)CJJ45-91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174)CJ13-86 危险房屋鉴定标准(175)JGJ16-83 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程(176)JGJ33-86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177)JGJ46-8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178)JGJ50-88 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179)JGJ 61-89 延时节能照明开关通用技术条件(180)JGJ65-89 液压活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181)JB1127-82 钢制焊接球形储罐技术条件(182)JB2536-80 压力容器油漆、包装、运输(183)JB3350-83 机械压力机安全技术条件(184)JB4139-85 金属切削机床及机床附件安全防护技术条件(185)JB4203-85 锻压机械及附件安全防护技术条件(186)JB4700-92 压力容器法兰分类与技术条件(187)JBJ18-88 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试行)(188)JCJ09-95 平板玻璃工厂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189)JT3130-88 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190)JT/T3144-91 汽车运输企业行车安全管理标准(191)JT/T3145-91 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装卸作业规程(192)TJ8-74 放射防护规定(193)TJ28-78 城市煤气设计规范(194)TJ34-79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195)TJ37-79 工业建筑地面设计规范(196)LD2-91 防振手套一般技术条件(197)LD3-91 防振鞋一般技术要求(198)GB15760-95 金属切削机床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199)GB6077-85 剪切机械安全规程四、卫生标准(1)TJ36-7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2)GB8773-88 车间空气中丙烯酸甲酯卫生标准(3)GB8774-88 车间空气中锑及其化合物卫生标准(4)GB8775-88 车间空气中氯丙烯卫生标准(5)GB8776-88 车间空气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卫生标准(6)GB8777-88 车间空气中六氟化硫卫生标准(7)GB8778-88 车间空气中磷胺卫生标准(8)GB8779-88 车间空气中氢化锂卫生标准(9)GB8780-88 车间空气中二甲基乙烯胺卫生标准(10)GB10328-89 车间空气中石墨粉尘卫生标准(11)GB10329-89 车间空气中皮毛粉尘卫生标准(12)GB10330-89 车间空气中炭黑粉尘卫生标准(13)GB10331-89 车间空气中珍珠岩粉尘卫生标准(14)GB10332-89 车间空气中云母粉尘卫生标准(15)GB10333-89 车间空气中活性炭粉尘卫生标准(16)GB10439-89 车间空气中萤石混合性粉尘卫生标准(17)GB11516-89 车间空气中三氯化磷卫生标准(18)GB11517-89 车间空气中乙二胺卫生标准(19)GB11518-89 车间空气中液化石油气卫生标准(20)GB11519-89 车间空气中间苯二酚卫生标准(21)GB11520-89 车间空气中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卫生标准(22)GB11521-89 车间空气中蛭石粉尘卫生标准(23)GB11522-89 车间空气中二氧化钛粉尘卫生标准(24)GB11524-89 车间空气中氯乙醇卫生标准(25)GB11525-89 车间空气中丙烯酰胺卫生标准(26)GB11526-89 车间空气中百菌清卫生标准(27)GB11527-89 车间空气中碳化硅粉尘卫生标准(28)GB11528-89 车间空气中砂轮磨尘卫生标准(29)GB11529-89 车间空气中钴及其氧化物卫生标准(30)GB11530-89 车间空气中三甲苯磷酸酯卫生标准(31)GB11531-89 车间空气中铜尘(烟)卫生标准(32)GB11532-89 车间空气中除余油(50-22 C)卫生标准(33)GB11719-89 车间空气中溶剂汽油卫生标准(34)GB11720-89 车间空气中敌百虫卫生标准(35)GB11721-89 车间空气中环氧乙烷卫生标准(36)GB11722-89 车间空气中钒及其化合物卫生标准(37)GB11723-89 车间空气中1,2-二氯乙烷卫生标准(38)GB11724-89 车间空气中含50-80%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卫生标准(39)GB11725-89 车间空气中含8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卫生标准(40)GB11726-89 车间空气中铝、氧化铝、铝合金粉尘卫生标准(41)GB16250-96 车间空气中考的松卫生标准(42)GB16249-96 车间空气中甲酚卫生标准(43)GB16247-96 车间空气中氯化锌(烟)卫生标准(44)GB16246-96 车间空气中硫酸二甲酯卫生标准(45)GB16245-96 车间空气中草酸卫生标准(46)GB16244-96 车间空气中麻尘(亚麻,黄麻和苎麻)卫生标准(47)GB16243-96 车间空气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卫生标准(48)GB016242-96 车间空气中对硝基苯胺卫生标准(49)GB16241-96 车间空气中石棉纤维卫生标准(50)GB16237-96 车间空气中谷物粉尘卫生标准(51)GB16236-96 车间空气中三甲基三硝基氨(黑索金)卫生标准(52)GB16235-96 车间空气中呋喃卫生标准(53)GB16234-96 车间空气中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卫生标准(54)GB16233-96 车间空气中乙酸卫生标准(55)GB16232-96 车间空气中石膏粉尘卫生标准(56)GB16231-96 车间空气中四氢呋喃卫生标准(57)GB16230-96 车间空气中异丙醇卫生标准(58)GB16229-96 车间空气中钨卫生标准(59)GB16228-96 车间空气中氟化物卫生标准(60)GB16227-96 车间空气中汞卫生标准(61)GB16226-96 车间空气中石灰石粉尘卫生标准(62)GB16224-96 车间空气中白云石粉尘卫生标准(63)GB16223-96 车间空气中偏二甲基肼卫生标准(64)GB16222-96 车间空气中一甲基肼卫生标准(65)GB16221-96 车间空气中肼卫生标准(66)GB16220-96 车间空气中白僵菌孢子卫生标准(67)GB16219-96 车间空气中三氯甲烷卫生标准(68)GB16218-96 车间空气中二氯甲烷卫生标准(69)GB16217-96 车间空气中硒卫生标准(70)GB16216-96 车间空气中二氧化锡卫生标准(71)GB16215-96 车间空气中邻苯二甲酸酐卫生标准(72)GB16214-96 车间空气中乙胺卫生标准(73)GB16213-96 车间空气中丙烯酸卫生标准(74)GB16212-96 车间空气中硝化甘油卫生标准(75)GB16184-96 车间空气中硫酰氟卫生标准(76)GB16186-96 车间空气中溴氰菊酯卫生标准(77)GB16188-96 车间空气中氧化乐果卫生标准(78)GB16189-96 车间空气中异稻瘟净卫生标准(79)GB16191-96 车间空气中三氟甲基次氟酸酯卫生标准(80)GB16190-96 车间空气中乙二醇卫生标准(81)GB16202-96 车间空气中氯丁二烯卫生标准(82)GB16204-96 车间空气中四氟乙烯卫生标准(83)GB16205-96 车间空气中杀螟松卫生标准(84)GB16206-96 车间空气中硅藻土粉尘卫生标准(85)GB16207-96 车间空气中大理石粉尘卫生标准(86)GB16208-96 车间空气中聚乙烯卫生标准(87)GB16209-96 车间空气中聚丙烯卫生标准(88)GB16210-96 车间空气中溴及其无机化合物卫生标准(89)GB16211-96 车间空气中久效磷卫生标准(90)GB17052-97 车间空气中岩棉粉尘卫生标准(91)GB17053-97 车间空气中碳酸钠卫生标准(92)GB17054-97 车间空气中焦炉逸散物卫生标准(93)GB17055-97 车间空气中砷及其无机化合物卫生标准(94)GB12348-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95)GB16357-96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96)GBJ4-7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97)GB16364-96 后装 源近距离治疗放射卫生符合标准(98)GB/T17221-98 环境镉污染健康危害区判定标准(99)GB/T17096-97 室内空气中氮氢化合物卫生标准(100)GB/T17094-97 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卫生标准(101)GB/T17095-97 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102)GB/T17093-97 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103)GB10437-89 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104)GB10435-89 作业场所激光辐射卫生标准(105)GB10434-89 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106)GB10436-89 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107)GB16203-89 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

铅锌矿业接触噪音作业人员岗位职业卫生作规程

铅锌矿业接触噪音作业人员岗位职业卫生作规程

铅锌矿业接触噪音作业人员岗位职业卫生作规程
除以上工种,还有部分作业人员接触噪音,这类人员没有特定的作业岗位,但在工作过程中也可能接触到噪音,如安全员。

这类作业人员应遵守以下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 必须进行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和学习。

培训内容如下:
1.1职业健康法律、法规。

1.2 熟知本岗位职业危害因素防护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

熟知劳动保护用品使用方法。

1.3 掌握岗位职业危害因素的规定限值。

作业场所的噪声,不应超过85dB(A)。

大于85dB(A)时,需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大于或等于90dB(A)时,还应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声的措施。

1.4 掌握发生职业健康危害事故时应急自救、互救基本知识。

1.4.1 发生噪声危害症状者,迅速撤离至安静的地方休息。

1.4.2 造成耳朵听力下降、身体不适等情况到医院接受治疗。

2. 进入现场作业前必须佩戴完好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静音耳塞、隔音耳罩等。

3. 进入作业场所首先检查设备静音设备或隔音装置是否完好(包括设备减振装置是否完好)。

如不完好,立即采取整改措施,依然不能解决噪音超过规定时,停止作业并向相关部门如实反映。

4. 下班后,检查职业健康防护用品是否完好。

如不完好立即更换,否则不得进行下班作业。

铅作业的防护知识范本

铅作业的防护知识范本

铅作业的防护知识范本防护知识范本:铅作业的防护是一项重要的安全措施,旨在保护从事铅作业的工人免受铅中毒的危害。

以下是关于铅作业的防护知识的详细介绍,其中包括了预防措施、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铅中毒的症状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预防措施1. 预防铅污染:在进行铅作业之前,应采取措施减少铅的污染。

可以使用密闭式设备和操作台、吸收铅尘的粘合剂等来进行预防。

2. 开展室内通风:铅作业过程中产生的铅尘可能会对工人造成危害,因此应确保室内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流通。

3. 控制作业时间和频率:尽量减少铅作业的时间和频率,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铅中。

4. 清洁和消毒工作区: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区,确保铅尘不会积累和残留。

5. 教育和培训:对从事铅作业的工人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对铅中毒的风险和防护措施的介绍,以及急救知识的培训。

第二部分: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1. 穿戴防护服:选择合适的防护服,包括长袖上衣、长裤、靴子等,以避免铅尘直接接触皮肤。

2. 使用防护手套:选择适合的防护手套,以避免铅尘直接接触皮肤。

手套应具有防护铅的性能。

3. 戴防护面具或呼吸器:在铅作业过程中,应戴合适的防护面具或呼吸器,以防止吸入铅尘。

4. 戴防护眼镜或面罩:在铅作业过程中,应戴上防护眼镜或面罩,以保护眼睛不受铅尘的侵害。

5. 注意个人卫生:铅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洗手、更换工作服和防护装备,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第三部分:铅中毒的症状和应急处理1. 铅中毒的症状:铅中毒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疲劳、肌肉酸痛、失眠等。

严重的铅中毒还可能导致神经系统、肾脏和血液系统的损伤。

2. 应急处理:一旦发现有铅中毒的症状,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舒适。

同时,应立即寻求医疗救助,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以上是关于铅作业的防护知识的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更为全面和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铅污染环境标准

铅污染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中国(TJ36-7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03mg/m3 [铅烟];0.05mg/m3 [铅尘]中国(TJ36-79)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0.0007mg/m3(日均值)中国(GB3092-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季平均:1.50ug/m3铅污染年平均:1.00ug/m3中国(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铅及其化合物) ①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0.90(表1);0.70(表2)②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二级0.005~0.39;三级0.007~0.60(表1)二级0.004~0.33;三级0.006~0.51(表2)③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0.0060mg/m3(表2);0.0075mg/m3(表1)中国(GB5749-85)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0.05mg/L中国(GHZB1-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mg/L) Ⅰ类 0.01;Ⅱ类0.05 ;Ⅲ类0.05;Ⅳ类0.05;Ⅴ类 0.1中国(GB/T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mg/L) Ⅰ类0.005;Ⅱ类0.01;Ⅲ类0.05;Ⅳ类 0.1;Ⅴ类>0.1中国(GB3097-1997) 海水水质标准(mg/L) Ⅰ类0.001;Ⅱ类0.005 ;Ⅲ类0.010;Ⅳ类0.050中国(GB5048-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0.1mg/L(水作、旱作、蔬菜) 中国(GB11607-89) 渔业水质标准 0.05mg/L中国(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1.0mg/L中国(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mg/kg) 一级35;二级250~350;三级500中国(GB5058.3-1996) 固体废弃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值 3mg/L中国(GWKB3-2000)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焚烧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1.6mg/m3(测定均值)中国(GB8172-87) 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 100mg/kg。

铅零件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铅零件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铅零件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铅零件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在制造和加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危害。

为了确保工人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制定了以下铅零件工安全操作规程,以指导工人进行安全操作。

一、一般规定1. 工人必须具备相关的岗位培训证书,了解铅零件的危害性及相关的防护措施。

2. 所有工人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噪耳塞、防护手套等。

3. 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4. 禁止在生产车间吃东西,吸烟或者咀嚼口香糖。

5. 生产车间内必须保持整洁,防止杂物堆放,确保安全通道畅通。

二、操作规程1. 在接触铅零件前,工人必须先进行洗手,防止铅粉残留在皮肤上。

2. 采用合适的工具进行作业,避免直接手工接触铅零件。

3. 在铅零件加工时,必须佩戴防静电衣物,以防止静电引发爆炸。

4. 其他操作规程,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

三、危险防范1. 铅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的铅尘,工人应佩戴防护口罩,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2. 铅零件可能会产生有害的废水和废气,必须配备有效的排污系统,确保废物得到安全处置。

3. 定期检查工作场所的通风设施,确保通风良好,减少有害气体的积聚。

四、急救处置1. 发现工人发生中毒或者意外事故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配备急救设备。

2. 工人在接触铅零件后感觉不适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就医。

五、监督检查1. 进行定期的工作场所检查,确保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2. 对违反规程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六、员工培训1. 新员工必须参加铅零件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并通过考试。

2. 工作经验较长的员工也要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通过以上的铅零件工安全操作规程,可以保障工人的职业健康与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

同时,还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培训,提高每一位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铅作业的卫生防护

铅作业的卫生防护

铅作业的卫生防护--仅仅是参考,对员工进行训导一、概述铅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因其具有众多的用途,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目前全世界铅产量约为4.1百万吨,60%用于蓄电池制造,30%用于油漆,其余用于生产合金。

日常生活中接触铅的机会也很多,如用铅壶或含铅的锡壶烫酒饮酒等。

1.常识性问题•人体内含铅是必然性•人体可通过多种途径吸收铅• 病从口入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讲究卫生、减少疾病• 科学预防、人人有责2.谨防病从口入铅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但在工作中如能积极加以防护,其危害是可以避免的,况且现有疗效明显的驱铅药物,使用得当可安全消除。

二、代谢动力学1.铅有三个渠道进入人体:• ***消化道:80%•***呼吸道:15%• ***皮肤:5%2.吸收生产环境中的铅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个人生活习惯不良,可导致铅从消化道进入人体,无机铅化学物不能通过完整的皮肤吸收。

进入呼吸道的铅约30~50%被吸收;进入消化道的铅约7~10%被吸收,但在空腹时可达45%。

食物中缺钙、缺铁、缺磷时均可增加铅的吸收。

3.排泄:铅主要随尿排出,也可经汗腺、乳汁、唾液和月经排出。

三、预防措施1.公司方面:改革工艺流程,降低生产环境铅烟(尘)浓度,是预防职业危害的主要措施。

2.员工方面:要勤剪指甲、不留长发并勤洗头。

3、做好个人卫生防护与个人卫生,是防止铅中毒的重要环节。

员工要重视劳动卫生,重视个人防护。

接触铅的员工应戴防尘口罩、手套,穿工作服。

不在车间内吸烟和进食。

坚持车间内湿式清扫制度。

• 吸烟有害健康(如确实要吸烟,也必须将手洗凈,口腔内用水漱洗干凈。

)• 洗手:工作中喝水前一定要洗手并漱口;上卫生间前后都要洗手;用餐前更要洗手并漱口。

•增强体质• 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要有良好的职业健康心理建立定期监测与健康体检制度通过定期监测,尽量发现问题,改善生产环境条件,把有毒有害因素的浓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下。

同时对作业员工定期开展职业性体格检查,及时消除不健康因素,预防职业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铅作业安全卫生规程GB13746-92
铅作业安全卫生规程GB13746-92
一、前言
铅是一种重金属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如防护材料、核
反应堆和化学实验室中的部件等。

但在加工和制造铅产品的过程中,可能产生铅中毒的危险,极大地威胁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因此,制
定倡导铅作业安全卫生规程GB13746-92以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非
常必要。

二、危害防范
1. 铅的危害
铅在机体内能被吸收并积聚,长期及高水平的铅暴露对人体健
康的危害有:
- 神经系统受损:可能引起头痛、嗜睡、浑身无力等神经功能
障碍症状;
- 消化系统受损:可能引起腹痛、恶心、呕吐、便秘和腹泻等
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消化道出血;
- 血液系统受损:可能引起低血红蛋白、红白血球比值下降、
高白蛋白血症等不良反应;
- 肾脏系统受损:可能引起肾小球肾炎、肾小管病变和肾功能
减退;
- 精神情绪受损:可能引起易激动、情绪不稳、消极等精神方
面的问题。

2. 预防措施
为了避免铅中毒的危害,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铅作业环境应该保持清洁和湿润,防止铅粉飞扬。

(2) 提供个人防护用具,如手套、面罩和防护服等,以防止铅粉和蒸气的吸入和接触。

(3) 坚持勤洗手,特别是在铅作业完毕后,洗手前应使用肥皂和温水坚决清洁双手。

(4) 食用前应清洁食品,特别是葡萄、柑桔等果实,因为它们可能吸附铅粉。

(5) 为保护铅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应定期进行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粉的监测和员工的生物测定。

三、人员管理
1. 培训
需要在职工加入工作前,通过培训和教育,将职工健康和安全方面的知识提供给他们,并提醒他们如何防范铅在工作中可能带来的危害和症状。

2. 急救措施
应确保在工作场所能够提供各种急救设施和资源,并进行持续的职业病知识宣传和技术学习训练。

工作场所应有知识丰富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可以实时指导铅作业的过程,并负责提供必要的急救程序。

3. 健康检查
对于铅作业的工人,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评估其职业中毒症状和程度,发现症状早期并及时采取措施。

对检查应严格保密和记录检查信息。

四、设备维护和管理
1.设备的选择与维护
首先是设备的选择,在加工铅的过程中,应选择防止铅分散和
吸入的设备。

其次,在铅作业环境中,正常的维护和清洁细节都是
非常重要的,这包括管道、设备、地面、储物柜等的清洁、维护和
检查等。

2.废物处理
铅废物的处置应当按照国家的环保要求进行。

废料的处置应通
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确保废料的还原已有益于环境保护。

五、总结
铅作业安全卫生规程GB13746-92是一个防害于未然的规范文件,各工厂必须遵循和执行相关规定,坚持预防和排除铅中毒的危害,
不断提高员工认识与技能,确保职工生产过程及时预防和安全控制
工艺参数,全面提升企业的安全和生产管理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