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则(1)

合集下载

寓言四则(优秀3篇)

寓言四则(优秀3篇)

寓言四则(优秀3篇)寓言四则篇一教材简说“拔苗助长”、“守株待兔”都是古人做的蠢事,但这样的事今天仍然存在。

违反规律,急于求成,这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不是普遍存在着吗?不努力做事,心存侥幸,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也普遍存在着吗?因此本文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不妨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感悟。

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流程一课时一、导入:小朋友,大家以前都听过很多成语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再看两个有趣的成语故事。

二、识字写字1.识字指导。

(1)带词识字。

在默读时画出生字和生字所带的词语,反复读几遍,然后可多组几个新的词语巩固对字音与字义的认识。

要提醒学生注意,本课要认的生字中,“喘、守、撞、桩、锄”都是翘舌音,“窜、此”是平舌音。

(2)动作模拟识字。

如,“喘”,作“喘气”状。

(3)结合生活经验识字。

如,“撞”,下课了猛跑就容易“撞伤”人。

(4)熟字加偏旁识字。

如,“桩、窜、锄”。

但要注意“窜()”跟“串()”、“锄()”跟“助()”读音的区别。

2.写字指导。

(1)写正确“丢”字是上下结构的字,中间的竖不能与下边的撇折合写成一笔。

“焦”上的“隹()”字是四横,不能少写一横。

“算”字中间是“目”,不是“日”,可以这样提醒学生,计算要用眼睛。

“费”字上面的“弗”要先写“弓”字,再写撇、竖。

“望”字上面的“ ”是“亡”字的变形写法,竖折改为竖提,右边没有点。

(2)写美观“守”字的宝盖应大一点,下面“寸”字的横不宜超出宝盖的两边。

而“丢、算”二字下面的横却要写长,以突出主笔。

“费”字上边的“弗”应尽量写扁,给下边的“贝”字留下空当。

第二课时一、导入二、朗读感悟1.要继续练习默读课文,在默读中感知课文内容,并感悟一些词句的意思。

两则寓言的教学都可以先让学生默读,然后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课文大意,以检查默读的效果。

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原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原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原文
(一)蝉与桃树
一只蝉在一棵桃树上找到了一个舒适的窝,在每天受宠的状态下,它
对桃树以及周围的环境非常满意,于是决定一辈子都待在这里。

半个月后,可怜的蝉开始感到有点窝火,曾经的美好梦想已经开始变
得虚幻,它知道只有自己靠自己才能拥有一个空间,探索另一方天地。

于是它振翅而飞,不再回头。

(二)智慧老人与狐狸
曾经有位智慧老人,拥有一座山庄,夜间他会站在山头欣赏繁星点点,尤其是最闪亮的繁星,老人仿佛能听到它们沾沾自喜的歌声,他也开
心得像孩子一般。

这时,一只狐狸蹦了出来,问老人,“你为什么会如此开心?”老人抬
头看了狐狸一眼,微笑着对它说:“繁星之所以闪亮,全在于它们并不
在乎别人尊重它们多少,只要无论任何情况下,它们都能照耀另一边
的天空。


(三)老虎与狗
有一只老虎被困在一座深渊中,它无力地嚎叫天下,只希望有一个能
够解救它的人。

这时,一只小狗突然出现在渊边,它站在老虎面前,对它说:“别担心,你一定会有人来救你的,也许不是马上,但是别忘了,只要相信,你
最终会获得释放。

”老虎听了狗的话,眼中的绝望瞬间消失,它抬起头,
深吸一口气,决定坚持到有人来救它为止,最终被救了出去。

(四)蚂蚁与长颈鹿
有一群蚂蚁,他们正在寻找一种可以让他们看到远方景色的办法,他
们把长颈鹿当成他们的朋友,希望它可以把它们捆在自己的脖子上,
以便看清远处风景。

长颈鹿不仅答应了他们的要求,还很乐意帮助,它把蚂蚁们捆着脖子,慢慢地在旷野上行走,每次都可以让蚂蚁们看到不同的景色和景象,
蚂蚁们开心得就像站在山顶上一样,尽情欣赏风景。

《寓言四则》 (1) 2

《寓言四则》 (1) 2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并翻译句子:
下雨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毁坏
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 修补 下来。 盗贼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 一定有盗贼进来。”
看图复述故事
其邻人之父亦云。

也这样说
认为…… 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 聪明 晚上 果然 丢失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 而疑邻人之父。
经过 带领
回来
疑问语气词, 吗、呢

过了几个月,他那匹马(竟然)带领 着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 能为祸乎?” 代词,指塞翁,
译成“他”
人们都去祝贺他,他却说:“这难 道不是祸害吗?”
有很多
喜欢 摔下来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 其髀。 大腿 家里有的是好马,他儿子喜欢骑着玩, (有一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
在这则寓意中概括出一个成语?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十分之九,意 思是绝大部分。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 沙场。
此人
因为
瘸腿
缘故
保全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 征去打仗),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谈谈你从文中所获得的启示。
①祸福可以转化,不要把祸福看死了;学会 在祸中看到福,从祸中考虑到怎样求得转化, 不要消极悲观。或者在福中看到祸,加以戒 备,是一种有益于人生事业的思想方法。 害、得失,并不都是可以预料的,思虑办求 周全些,处处力求慎重些,多一点应付不测 之变的准备,少一点不着边际的幻想; 这 样一旦面临祸患,可以处变不惊,可以减少 后悔。
3、要有勇气直面自己的价值。 4、不被人重视的人不一定没有价值。 5、多听取别人的意见才会更好地了解自己。

《寓言四则》

《寓言四则》

《寓言四则》一、寓言故事一:《老鼠与蚱蜢》从前,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住着一只聪明的老鼠和一只勤奋的蚱蜢。

老鼠一直忙着收集食物储备,他知道冬天即将来临。

而蚱蜢却整天只顾着欢乐,从不为未来做打算。

冬天来临后,森林里寒气袭人,食物变得稀缺。

老鼠打开储藏室,发现他的食物早已存够。

他心情愉悦,过上了舒适的生活。

而蚱蜢则开始为食物四处奔波。

他找遍了整个森林,却找不到一点食物。

他冻得瑟瑟发抖,肚子也饿得咕咕叫。

蚱蜢终于想起了老鼠,他前去求助。

老鼠开心地对蚱蜢说:“你之前为什么不像我一样勤奋地储备食物呢?现在已经太晚了。

”蚱蜢懊悔地点点头,他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从此以后,蚱蜢也学习了老鼠的勤劳和储蓄习惯。

二、寓言故事二:《兔子与乌龟》在一片有青草和花朵的草原上,住着一只快乐的兔子和一只腿脚慢悠悠的乌龟。

一天,兔子自负地挑战乌龟,说自己跑得很快,绝对能在赛跑中战胜乌龟。

乌龟微笑地接受了挑战,于是比赛开始了。

兔子跑得飞快,远远地甩开了乌龟。

他自以为胜券在握,便在半路上停下来休息。

而乌龟则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一点也不着急。

当兔子醒来继续赛跑时,他发现乌龟已经悄然地爬到了终点。

兔子非常惊讶,他认识到自己的自负使自己犯了错误。

他向乌龟道歉,并从此以后,他学会了谦虚和耐心。

三、寓言故事三:《蚂蚁与蝗虫》在一个遥远的国度,有一群勤劳的蚂蚁和一群懒散的蝗虫。

蚂蚁们一直努力地工作,积极储备食物,为了过冬做准备。

而蝗虫则整天只知道玩乐,从不考虑未来。

寒冷的冬天来临后,风雪肆虐,大地冰封。

蚂蚁们安心地生活在自己温暖的地下巢穴里,吃着他们储藏的食物。

而蝗虫却被寒冷和饥饿折磨着。

他们想起了蚂蚁,希望得到帮助。

于是,他们前往蚂蚁的家,请求分一些食物。

蚂蚁们想了一想,他们拒绝了蝗虫的请求,并告诉蝗虫:“你们为什么不像我们一样,早早地储备食物呢?现在已经太晚了。

”蝗虫们深感后悔,他们明白了自己的懒散和鲁莽。

从此以后,蝗虫们也开始学习蚂蚁们的勤劳和责任心。

初一寓言四则课堂笔记

初一寓言四则课堂笔记

初一寓言四则课堂笔记寓言是一种通过短小的故事来传达道德教育或人生哲理的文学形式。

它常常采用动物或植物等人物形象来代表不同的人性特征或行为方式。

初一寓言四则课堂是一堂课程,通过学习四则寓言,让学生了解寓言的特点和用途,并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人生启示。

以下是我的课堂笔记。

第一则寓言:《乌鸦和狐狸》这则寓言讲述了一只乌鸦和一只狐狸的故事。

乌鸦在树上找到一块奶酪,狐狸想要得到奶酪,于是开始奉承乌鸦,并称赞它的美丽和歌喉。

乌鸦骄傲起来,张开嘴巴高唱,结果奶酪从嘴里掉下来,被狐狸夺走。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不要被虚伪的奉承和赞美蒙蔽了双眼,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因为别人的夸奖而骄傲自满。

第二则寓言:《城市鼠和乡下鼠》这则寓言讲述了两只鼠,一只住在城市,一只住在乡下。

城市鼠生活在奢华的环境中,吃着美食,但时常受到危险的威胁;乡下鼠虽然生活简朴,但却能享受到安宁和自由。

城市鼠邀请乡下鼠到城市做客,乡下鼠却觉得城市的生活太过危险和压抑。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追求奢华和享受的生活并不一定带来真正的幸福,简朴而自由的生活也是一种幸福。

第三则寓言:《螃蟹和鹤》这则寓言讲述了一只螃蟹和一只鹤的故事。

螃蟹嘲笑鹤的长腿,鹤则嘲笑螃蟹的走路方式。

后来,鹤邀请螃蟹到湖中共进晚餐,螃蟹在湖中无法行走,而鹤却能游得很轻松。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不要嘲笑别人的短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互相尊重和包容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四则寓言:《狼和小羊》这则寓言讲述了一只狼和一只小羊的故事。

狼找到一只小羊,想要吃掉它。

狼先找借口责怪小羊,小羊辩解说自己不可能做到狼所指控的事情。

最后,狼不顾理由,将小羊吃掉。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有些人不顾事实和道理,只是找借口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

我们要明辨是非,保护自己的权益,不被欺骗和伤害。

通过学习这四则寓言,我们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有益的人生启示。

寓言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通过简短的故事来传递深刻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引导我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四个寓言故事

四个寓言故事

四个寓言故事四个寓言故事篇1:渴望自由戴晋生是个很有才学的人,平日里与朋友们一起或作诗写字,或品评国事,总表现出不凡的思想与见地,很受朋友们尊重。

魏王听说了戴晋生的非凡才干,很渴望见到戴晋生,于是吩咐下属将戴晋生请来。

戴晋生来到魏王宫中,魏王一看,此人虽衣着寒酸却相貌不凡,在魏王面前站着,神态自若,毫无谦卑之态。

魏王笑着请戴晋生坐,和他亲切交谈。

谈话间,魏王觉得戴晋生果然满腹经纶,是经国济世之才,于是产生了要留戴晋生在宫中做官的想法。

魏王说:“请先生留在宫中,我封你为上大夫,怎么样?”戴晋生一听,笑了笑说:“实在对不起,我对做官不感兴趣。

”魏王说:“你出来做官,身为上大夫,出入有气派,家人生活富裕,不比你现在的境况好得多吗?”戴晋生依然笑笑,摆摆手,起身告辞了魏王。

回家后,朋友们知道了这件事,很不理解:戴晋生为什么放着这好的事不干。

他的妻子也埋怨他不该拒绝魏王。

面对朋友们和家人的劝说,戴晋生还是一笑了之。

过了几天,戴晋生去见魏王,依然穿着那身破旧的衣服。

魏王见他那副模样,对他说:“前几天,我那样诚恳地请你留下,赐你上大夫的优裕地位和俸禄你都不肯留下来,今天怎么又来拜访我呢?”戴晋生笑了笑,不无遗憾地说:“看起来,真是不值得和您往来呀,原本我还打算把您作为朋友交往的,可是您对我太不了解。

您见过那沼泽荒地中的野鸡吗?它没有人用现成的食物喂养,全靠自己辛勤觅食,总要走好几步才能啄到一口食,常常是用整天的劳动才能吃饱肚子。

可是,它的羽毛却长得十分丰满,光泽闪亮,能和天上的日月相辉映;它奋翅飞翔,引吭长鸣,那叫声弥漫在整个荒野和山陵。

您说,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野鸡能按自己的意志自由自在地生活,它不停地活动,无拘无束地来往在广阔的天地之中。

现在如果把它捉回家,喂养在粮仓里,使它不费力气就能吃得饱饱的。

它必然会失去原来的朝气与活力,羽毛会失去原有的光润,精神衰退,垂头丧气,叫声也不雄壮了。

您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是不是喂给它的食物不好呢?当然不是。

寓言四则读读写写

寓言四则读读写写

寓言四则读读写写
以下是寓言四则的读读写写内容:
1. 《狐假虎威》: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唬其他野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表象所蒙蔽,要看清事物的本质。

2. 《亡羊补牢》:一个人在失去了一些羊之后,才意识到需要修补羊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3. 《揠苗助长》:一个人为了让禾苗长得更快,就把它们往上拔,结果禾苗都枯萎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适得其反。

4. 《守株待兔》:一个农夫在树桩旁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就天天守在那里等待更多的兔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心存侥幸心理,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

这些寓言故事虽然简短,但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通过阅读和书写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生的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寓言四则注音版原文

寓言四则注音版原文

寓言四则注音版原文摘要: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2.蚊子和狮子3.智子疑邻4.塞翁失马正文: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希腊神话中的信使神,一日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雕像者说:“两个银元。

”赫耳墨斯不解,为何自己的雕像价格反而低于赫拉。

雕像者解释道:“因为赫拉是女神,而你是个男同性恋者,人们更喜欢女性。

”赫耳墨斯听后,默默离开了店。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有时候人们尊敬的并非真实价值,而是表面的光鲜。

二、蚊子和狮子一只蚊子叮咬了一只狮子,狮子觉得疼痛,便去抓蚊子。

可是蚊子轻盈敏捷,始终躲过狮子的攻击。

最后,狮子累了,放弃了追逐。

蚊子得意的说:“看,我战胜了狮子。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不要以小博大,有时候胜利并非真实实力,而是借助敌人的弱点。

三、智子疑邻有一个智者,怀疑自己的邻居偷了他的斧头。

于是,他观察邻居的行为,却发现邻居并无偷窃之举。

最后,智者发现自己错了,因为他的斧头其实就在家里。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疑心生暗鬼,不要因为怀疑而影响人际关系。

四、塞翁失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个寓言讲述了一个老人失去马匹的故事。

虽然起初他为此感到忧虑,但后来马匹回来了,还带来了另一匹良驹。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其因果,有时候看似不幸的事情,其实暗藏幸运。

通过这四则寓言,我们可以学到许多人生哲理。

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要学会从中汲取智慧,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

理解“饶头、智、亦云、亡、吊、何遽、居、将、十九”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韩非子》《淮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能力目标1.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

2.从不同角度灵活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巧妙、合理的想像,通过续编或自编进行想像思维训练。

德育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诵读;教给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

•教学方法1.诵读法。

通过跟录音仿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法感知寓言故事情节,理解关键语词的表达效果。

2.自读与点拨相结合。

所选四则寓言故事精短,构思新巧,且很富趣味,通过艺术地设计提问,把学生引入故事情境,激活学生的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寓言的内容和感受人生哲理。

3.探究拓展法。

通过探究、比较性题目的设计,如将故事情节作改变、删节,看表达效果的变化等,拓展想像空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师生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品味重点词语,理解赫耳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和寓意;指导学生自读《蚊子和狮子》,理解精巧构思和拟人手法。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选讲《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导入,如青蛙的肚皮、驴与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贪婪的狗、愚蠢的乌鸦等)同学们,这个饶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出处大家知道吗?生回答,教师明确:《伊索寓言》)那么,谁还能讲出这部古希腊寓言汇编中的故事呢?生讲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两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

请同学们从阅读提示中圈点出有关寓言和《伊索寓言》的知识要点。

二、资料助读投影显示:1.寓言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

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17 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丹说过:“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

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

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2.伊索和《伊索寓言》相传伊索是公元前 6 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

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

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三、师生共同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1.学生自由诵读,思考:恰如寓言诗人拉封丹对寓言的形象概括,读寓言,要从身体” 读出“灵魂”,也即从所述故事读出道理。

那么这则寓言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色?教师明确:第一段讲述故事,第二段点明寓意。

2.研习寓言的故事部分,感知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

学生集体诵读,思考:(1)寓言中赫耳墨斯的形象生动、鲜活。

刻画人物的方法是对话描写为主,墨斯与雕试比较赫耳像者三问三答中句式、语气的起伏变化。

(2)对雕像者的形象指惜墨如金,轻轻一句“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答语,却见其情节波澜,就其表达效果试作分析。

(3)梳理、归结故事的情节脉络。

用简练的话语填充:全篇故事分两层,其起因和开端 是 ,发展和结局是 ______________ 。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1)故事主要是通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三问三答的对话来叙述的。

问句中同中有变,值多少钱”四个字用反复,而主语在第一次发问时省略,第二次点写明,第三次则用代词。

雕像 者的回答略有区别,第一次用确数,第二次比较而言,只说概数,第三次不用数词,贬低得 一分不值。

(2雕像者的答语,如烘云托月,造成文意的陡转,给人以巨大反差,讽喻之意暗寓其 中,是反衬手法的巧妙运用。

(3)赫耳墨斯到雕像店里去了解自身价值。

叙述赫耳墨斯与雕像者的对话。

3. 品味关键词语,理解赫耳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

(1) 听读录音,圈点勾画出寓言的关键词语,一 笑”两 想”三 问” (2) 组织讨论:① 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② 赫耳墨斯笑着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中 笑”说明了什么?③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 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① 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赫耳墨斯所关心的不是怎样造福人类,而是自己的身 价和荣誉, 神。

② 一个 值一个银元,③ 这段着意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动。

他心想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他竟然认为自己的身价 能超过父亲一一作为最高神的宙斯,赫拉更不在话下,是多么狂妄。

他自以为身为神使,又是 商人的庇护神,而雕像者一定是势利的,阿谀奉承的,他这样猜度别人,足见其心灵的卑劣。

(3) 表情朗读,说说寓言中的赫耳墨斯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在句中填入切合寓言内容的修饰语:寓言中刻画的赫耳墨斯是一个 _____________ 的形象。

学生填充,教师示例:如盲目自高自大、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等。

(4) 小组成员分角色朗读。

然后推举代表在班上表演,学生评议。

(5) 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 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 以神喻 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请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对寓意的理解。

(6) 鼓励学生将故事情节作适当的改变,看看寓意会有什么不同。

如将还要贵一点” 以下的情节改为: 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悄离去。

或者赫耳墨斯来到店里,如果首先 问自己的雕像的价钱,结果会怎样呢? ”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进行讨论,进一步领会作者安排情节的意图。

想知道”是掩饰之辞,实际上是 想得到”暗示他是一个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 笑”字,描写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显得真切。

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才 他骄矜的 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

(7)集体诵读。

读出语气、语调。

四、指导学生自读《蚊子和狮子》1.自由诵读,理解寓言大意。

教师提示:这则寓言的结构安排和前一则相同,也是分叙讲述故事,结叙点明寓意。

2.集体诵读,梳理寓言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师明确:本文构思精巧,短短篇幅中,情节大起大落,写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

故事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先写蚊子所获得的胜利及其原因,后写蚊子所遭遇的悲剧及其原因。

3.畅读课文,圈点品析文中的两“吹”一“叹息”。

理解蚊子的性格特点及其故事的寓意。

问题讨论:(1)这则寓言以动物喻人,语言精练,具有强烈的想像色彩,清新、形象,那么文中是怎样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2)寓言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社会现象,讽喻了什么?下列成语中:骄兵必败,自量力,大意失荆州,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哪一则能概括本文的寓意呢?(3)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过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4)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5)蚊子如果不先发表“挑战宣言”就去进攻狮子,结果仍然是战胜了狮子,这对故事情节会有怎样的影响?学生回答,教师明确:(1)本文的拟人,能抓住蚊子和狮子的自然特征,拟得逼真神似,生动有趣。

把蚊子的叫声说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以状其战胜狮子得意忘形之态,十分新鲜、妥帖。

(2)描写蚊子和狮子“战斗”的过程,蚊子被蜘蛛网粘住的情景,完全符合自然物的特点,用来概括社会现象,真是两相妙合。

讽刺了那些能够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

“骄兵必败”能概括故事的寓意。

(3)蚊子的醒悟是通过“叹息”表现出来的。

“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句中的“最强大”与“小小”、“较量过”与“消灭了”形成强烈反差,两相比照,尖锐地讽刺了胜利后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识。

(4)蚊子的“挑战宣言”貌似狂言。

实际上包含了智慧,它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抑制了狮子的优势。

它的胆量、信心,是建立在敌我双方力量进行冷静分析的基础上的。

启示人们,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所短。

强者有短处,弱者也有长处。

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5)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结合情节的跌宕起伏和寓意的托出。

4.跟录音仿读,体会拟人的妙用和情节的起落。

五、课堂练习展开想像、续编情节。

1.赫耳墨斯听说自己的雕像当饶头只作“白送”之用后,他的心情、神态会怎样?会说些什么掩饰这难堪、尴尬呢?2.想像一个蚊子不被吃掉的奇迹情节,给寓言安排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局。

教师提供示例(一):蚊子正等待着那可怕的时刻来临时,松树上滴下的一滴松脂,正好落在蜘蛛背上,蜘蛛被松脂包住,网也被拉破,蚊子因此而得救。

六、课堂小结这两则寓言的主人公不同,有神,也有动物;赫耳墨斯有“权力”,蚊子有打败狮子的骄人胜利花环。

它们的共同弱点是——不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特别是在权力、荣誉面前不能够正确对待自己。

这两则寓言,以其深刻的寓意,在警示着我们。

七、布置作业自编寓言。

题目(1)嘴和眼的对话;(2)树和斧子。

要求:任选一题完成。

运用夸张和拟人手法。

想像合理;300 字左右即可。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对于《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两则古代寓言,提供关键字词提示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意。

自读《智子疑邻》,掌握不能因人废言的寓意;研读《塞翁失马》理解寓言中福与祸的相互转化。

[教学步骤]一、检查作业先小组内交流,然后推举想像新颖、合情合理的佳作在班上讲述,大家欣赏、评议。

二、指导自读《智子疑邻》1.资料助读投影: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

他出身贵族,屡次上书向韩王进谏,改革政治,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均未被采纳。

后来,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秦国任客卿。

不久便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言所陷,下狱后被逼自杀,死时47 岁。

他著有《韩非子》一书,共20 卷,55 篇。

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富有说服力。

其中许多寓言故事一直流传于世,《智子疑邻》就是其中的一篇。

2.放多媒课件,学生欣赏画面,感知寓言。

3.自由诵读,教师提示下列字词:(1智子疑邻:智,聪明,这里意思是以……为聪明”赞赏儿子聪明,怀疑隔壁老人(偷盗)。

(2)不筑:修补。

(3 暮而果大亡其财:暮,晚上。

果,果然。

亡,丢失。

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

4.请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口头把故事译成通畅的现代汉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