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则》1
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原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原文
(一)蝉与桃树
一只蝉在一棵桃树上找到了一个舒适的窝,在每天受宠的状态下,它
对桃树以及周围的环境非常满意,于是决定一辈子都待在这里。
半个月后,可怜的蝉开始感到有点窝火,曾经的美好梦想已经开始变
得虚幻,它知道只有自己靠自己才能拥有一个空间,探索另一方天地。
于是它振翅而飞,不再回头。
(二)智慧老人与狐狸
曾经有位智慧老人,拥有一座山庄,夜间他会站在山头欣赏繁星点点,尤其是最闪亮的繁星,老人仿佛能听到它们沾沾自喜的歌声,他也开
心得像孩子一般。
这时,一只狐狸蹦了出来,问老人,“你为什么会如此开心?”老人抬
头看了狐狸一眼,微笑着对它说:“繁星之所以闪亮,全在于它们并不
在乎别人尊重它们多少,只要无论任何情况下,它们都能照耀另一边
的天空。
”
(三)老虎与狗
有一只老虎被困在一座深渊中,它无力地嚎叫天下,只希望有一个能
够解救它的人。
这时,一只小狗突然出现在渊边,它站在老虎面前,对它说:“别担心,你一定会有人来救你的,也许不是马上,但是别忘了,只要相信,你
最终会获得释放。
”老虎听了狗的话,眼中的绝望瞬间消失,它抬起头,
深吸一口气,决定坚持到有人来救它为止,最终被救了出去。
(四)蚂蚁与长颈鹿
有一群蚂蚁,他们正在寻找一种可以让他们看到远方景色的办法,他
们把长颈鹿当成他们的朋友,希望它可以把它们捆在自己的脖子上,
以便看清远处风景。
长颈鹿不仅答应了他们的要求,还很乐意帮助,它把蚂蚁们捆着脖子,慢慢地在旷野上行走,每次都可以让蚂蚁们看到不同的景色和景象,
蚂蚁们开心得就像站在山顶上一样,尽情欣赏风景。
《寓言四则》

《寓言四则》一、寓言故事一:《老鼠与蚱蜢》从前,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住着一只聪明的老鼠和一只勤奋的蚱蜢。
老鼠一直忙着收集食物储备,他知道冬天即将来临。
而蚱蜢却整天只顾着欢乐,从不为未来做打算。
冬天来临后,森林里寒气袭人,食物变得稀缺。
老鼠打开储藏室,发现他的食物早已存够。
他心情愉悦,过上了舒适的生活。
而蚱蜢则开始为食物四处奔波。
他找遍了整个森林,却找不到一点食物。
他冻得瑟瑟发抖,肚子也饿得咕咕叫。
蚱蜢终于想起了老鼠,他前去求助。
老鼠开心地对蚱蜢说:“你之前为什么不像我一样勤奋地储备食物呢?现在已经太晚了。
”蚱蜢懊悔地点点头,他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从此以后,蚱蜢也学习了老鼠的勤劳和储蓄习惯。
二、寓言故事二:《兔子与乌龟》在一片有青草和花朵的草原上,住着一只快乐的兔子和一只腿脚慢悠悠的乌龟。
一天,兔子自负地挑战乌龟,说自己跑得很快,绝对能在赛跑中战胜乌龟。
乌龟微笑地接受了挑战,于是比赛开始了。
兔子跑得飞快,远远地甩开了乌龟。
他自以为胜券在握,便在半路上停下来休息。
而乌龟则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一点也不着急。
当兔子醒来继续赛跑时,他发现乌龟已经悄然地爬到了终点。
兔子非常惊讶,他认识到自己的自负使自己犯了错误。
他向乌龟道歉,并从此以后,他学会了谦虚和耐心。
三、寓言故事三:《蚂蚁与蝗虫》在一个遥远的国度,有一群勤劳的蚂蚁和一群懒散的蝗虫。
蚂蚁们一直努力地工作,积极储备食物,为了过冬做准备。
而蝗虫则整天只知道玩乐,从不考虑未来。
寒冷的冬天来临后,风雪肆虐,大地冰封。
蚂蚁们安心地生活在自己温暖的地下巢穴里,吃着他们储藏的食物。
而蝗虫却被寒冷和饥饿折磨着。
他们想起了蚂蚁,希望得到帮助。
于是,他们前往蚂蚁的家,请求分一些食物。
蚂蚁们想了一想,他们拒绝了蝗虫的请求,并告诉蝗虫:“你们为什么不像我们一样,早早地储备食物呢?现在已经太晚了。
”蝗虫们深感后悔,他们明白了自己的懒散和鲁莽。
从此以后,蝗虫们也开始学习蚂蚁们的勤劳和责任心。
七年级-统编版(2024新版)-语文-上册-[教学课件]-24-寓言四则(第1课时)
![七年级-统编版(2024新版)-语文-上册-[教学课件]-24-寓言四则(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43f1909c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d.png)
问题探究
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任选一则寓言,说说其中的道
理。
问题探究
2.既然寓言故事是虚构的,那么我们也可以做一些合理的
假设。请根据后面的假设进行分析:假设的故事情节会怎样发 展?还能体现出原故事的寓意吗?如果不能,那么会产生什么新 的寓意?
《蚊子和狮子》通过写蚊子击败狮子,却命丧蜘蛛网的故 事,讽刺了那些取得一点儿成绩就得意忘形、忽视自己短处 的人,点明了即使取得大的胜利也不能骄傲,也要始终谨慎 行事,否则可能会在小处失败的道理。
赫:古希腊神话中的天后,宙斯的妻子,奥林匹斯十 二主神之一。
赫耳墨斯:古希腊神话中宙斯与迈亚的儿子,奥林匹斯 十二主神之一,是宙斯的传旨者和信使。
文本研读
宙斯是众神之首,赫拉是宙斯的妻子,是天后。赫耳墨斯先 问这两个至高无上天神的雕像的价钱,有与他们一比高下之意, 表现了赫耳墨斯爱慕虚荣、自命不凡、妄自尊大的性格。
寓言四则(第1课时)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 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会 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 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
这个故事讽刺那些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 不成熟的人。
(选自《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
强大的狮子?
因为蚊子充分认识到了狮子只能“用爪子抓,牙齿咬”“鼻 子周围没有毛”等短处,善于发挥自己小巧、灵活、会飞等长 处。这是典型的“以我之所长,攻敌之所短”。
文本研读
5.战胜狮子的蚊子为什么被小小的蜘蛛消灭了?这个结局
寓言四则注音版原文

寓言四则注音版原文摘要: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2.蚊子和狮子3.智子疑邻4.塞翁失马正文: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希腊神话中的信使神,一日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雕像者说:“两个银元。
”赫耳墨斯不解,为何自己的雕像价格反而低于赫拉。
雕像者解释道:“因为赫拉是女神,而你是个男同性恋者,人们更喜欢女性。
”赫耳墨斯听后,默默离开了店。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有时候人们尊敬的并非真实价值,而是表面的光鲜。
二、蚊子和狮子一只蚊子叮咬了一只狮子,狮子觉得疼痛,便去抓蚊子。
可是蚊子轻盈敏捷,始终躲过狮子的攻击。
最后,狮子累了,放弃了追逐。
蚊子得意的说:“看,我战胜了狮子。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不要以小博大,有时候胜利并非真实实力,而是借助敌人的弱点。
三、智子疑邻有一个智者,怀疑自己的邻居偷了他的斧头。
于是,他观察邻居的行为,却发现邻居并无偷窃之举。
最后,智者发现自己错了,因为他的斧头其实就在家里。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疑心生暗鬼,不要因为怀疑而影响人际关系。
四、塞翁失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个寓言讲述了一个老人失去马匹的故事。
虽然起初他为此感到忧虑,但后来马匹回来了,还带来了另一匹良驹。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其因果,有时候看似不幸的事情,其实暗藏幸运。
通过这四则寓言,我们可以学到许多人生哲理。
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要学会从中汲取智慧,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
2024版《寓言四则》完整

《寓言四则》完整•寓言背景与作者简介•寓言一:《乌鸦喝水》•寓言二:《龟兔赛跑》•寓言三:《农夫与蛇》目•寓言四:《狼和小羊》•总结:寓言的普遍意义与现实价值录寓言起源及发展历程寓言的起源寓言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起源于古代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人们通过想象和夸张手法,将生活中的经验和智慧融入故事中,形成富有教育意义的寓言。
寓言的发展历程寓言在古代希腊、罗马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成为当时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世纪时期,寓言被纳入宗教宣传中,成为传播教义的重要手段。
文艺复兴时期,寓言重新受到重视,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体裁之一。
作者生平及代表作品作者生平伊索(Aesop),古希腊著名寓言家,生卒年不详,传说为公元前6世纪人。
他善于讲述寓言故事,作品大多以动物为主角,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揭示人类社会的种种弊端和矛盾。
代表作品《伊索寓言》是伊索创作的一部寓言集,包含了数百则寓言故事,如《狼和小羊》、《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等。
这些作品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不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
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伊索所处的时代是古希腊奴隶制社会时期,社会矛盾尖锐,贫富差距巨大。
奴隶们遭受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而统治者则沉湎于奢侈享乐之中。
这种社会现实为伊索创作寓言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社会环境古希腊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思辨精神的社会,人们热爱自由和民主,注重个人才能的发挥和品德的培养。
同时,古希腊也是一个多神教的社会,人们信仰各种神灵并祈求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这种文化背景使得伊索的寓言作品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广泛的传播基础。
故事情节概述乌鸦口渴难耐,发现一只水瓶01故事开篇描述了一只乌鸦口渴难耐,在飞行中发现了一只装有水的瓶子。
瓶口小,水位低,乌鸦无法直接饮用02然而,瓶子里的水并不多,瓶口又很小,乌鸦无法直接将嘴伸进瓶子里喝到水。
乌鸦用石子使水位升高,成功喝到水03聪明的乌鸦想到了一个办法,它四处寻找小石子,一颗颗地放入瓶子中。
小学语文《寓言四则》课件.(1)

小学语文《寓言四则》课件.一、教学内容1. 《守株待兔》:讲述了一个农夫偶然得到一只撞树而死的兔子后,便放弃耕作,整天守株待兔,结果一无所获的故事。
2. 《刻舟求剑》:讲述一个人在船上不小心将剑掉入水中,他在船舷上刻下一个记号,希望船靠岸后能找到剑的故事。
3. 《井底之蛙》:讲述一只井底之蛙对外界世界的认知非常有限,无法理解大海的广阔。
4. 《滥竽充数》:讲述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乐队里充数,被人揭穿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寓言的定义和特点,学会从寓言故事中提炼出道理。
2. 掌握《寓言四则》中的生字、词语和成语,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故事背后的道理,学会运用寓言中的成语。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语和成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寓言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四则寓言故事,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道理。
3. 例题讲解:讲解寓言故事中的成语,让学生学会运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题。
5. 互动环节:学生分角色扮演寓言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六、板书设计1. 《寓言四则》2. 内容:《守株待兔》:放弃努力,一味等待,一无所获。
《刻舟求剑》:不懂事物变化,墨守成规,无法达到目的。
《井底之蛙》:视野狭窄,不能理解更广阔的世界。
《滥竽充数》:无真才实学,混日子,最终被揭穿。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四则寓言故事。
运用寓言故事中的成语,造句。
答案:(1)略(2)示例:他的表现就像《滥竽充数》里的南郭先生,没有真才实学,只能混日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寓言四则原文

寓言四则原文及翻译1、亡羊补牢从前有一个牧民,养了几十只羊,白天放牧,晚上赶进一个用柴草和木桩等物围起来的羊圈内。
一天早晨,这个牧民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有狼从窟窿里钻了进来,把一只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去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好心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羊。
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羊圈,又叼走了一只羊。
这位牧民很后悔没有认直接受邻居的劝告,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于是,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又从整体进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实实的。
从此,这个牧民的羊就再也没有被野狼叼走过了。
牧民的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遭到挫折,这是常见的现象。
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
2、塞翁失马从前,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翁”。
塞翁生性达观,为人处世的方法与众不同。
有一天,塞翁家的马不知什么原因,在放牧时竟迷了路,回不来了。
邻居们得知这一消息以后,纷纷表示惋惜。
可是塞翁却不以为意,他反而释怀地劝慰大伙儿:“丢了马,当然是件坏事,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迷途的老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并且还带回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
于是,邻居们又一齐来向塞翁贺喜,并夸他在丢马时有远见。
然而,这时的塞翁却忧心忡忡地说:“唉,谁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给我带来灾祸呢?”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使他的儿子喜不自禁,于是就天天骑马兜风,乐此不疲。
终于有一天,儿子因得意而忘形,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伤了一条腿,造成了终生残疾。
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而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又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中原,边塞形势骤然吃紧,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八九都在战场上送了命。
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是个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们父子得以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
【寓言故事】寓言4则

【寓言故事】寓言4则寓言一:老鼠和狐狸从前有一只老鼠,它生活在一个美丽的田园中。
它每天都过着安逸愉悦的生活,一直都过着快乐的日子。
直到有一天,一只狐狸来到了这个田园。
狐狸开始在田园里转悠,它看到了老鼠,便跑过去,想要抓住老鼠。
老鼠惊慌失措地逃窜,躲进了一个洞里。
狐狸虽然找了好一会儿,也没有找到老鼠。
于是,它开始用各种方法,诱骗老鼠出来。
它说:“老鼠啊,你不必害怕,我并不会伤害你。
我只是想跟你聊聊天,交个朋友。
”老鼠听了这些话,想了想觉得也不错,就出来了。
狐狸立刻抓住了这个机会,一把抓住了老鼠。
老鼠悲叹地说:“我真是太愚蠢了,竟然相信了你的谎话。
”寓意:有些人表面上对你很好,但实际上却是别有用心。
我们要警惕这些人,不轻易相信别人的话,更要擅于分辨是非,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寓言二:狼与牧羊人从前有一位牧羊人,每天都带着他的羊群在山坡上放牧。
有一天,他发现有只狼在偷袭他的羊。
他怒火中烧,立刻拿起石头,朝着狼砸去。
狼被砸得灰头土脸,痛苦地逃走了。
过了不久,狼又出现了。
牧羊人怒不可遏,又朝着狼砸去。
这一次,狼被砸得更加狼狈。
可是,狼还是没受到什么伤害,依然逃走了。
几天后,狼再次出现。
这一次,牧羊人不再拿石头,而是拿起了一把剑。
他对狼说:“你再敢偷袭我的羊,我就要杀了你!”狼看到牧羊人手中的剑,吓得连忙逃走,再也没有出现。
寓意:有些时候,我们用软弱的手段来应对问题,反而会招致更大的灾难。
只有拿出更加有力的手段,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从前,有一只乌鸦在树上啄食果实。
突然,一只狐狸出现了,它正在等待时机,想把乌鸦吃掉。
可是,乌鸦很机智,它迅速飞向了另一颗树。
狐狸见状,也飞到了另一棵树上,继续等待时机。
乌鸦觉得狐狸没那么容易就能得逞,于是,它开始向狐狸讲述它多么高超的技巧。
可是,乌鸦高兴地说话时,它嘴里的食物掉了下来。
狐狸眼尖,立刻捡了起来。
乌鸦见到了这一幕,感到深深的懊悔。
寓意:有些时候,我们留心自己的失误,才能避免别人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