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词的功能与活用

合集下载

[转载]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转载]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转载]成语中的词类活⽤现象原⽂地址:成语中的词类活⽤现象作者:蔡蔡在古代汉语中,常常会有⼀些词因为某些语⾔交流上的⽅便,改变它原来的语法功能,这就是词类活⽤现象,这种现象在我们阅读古代⽂选的时候经常会出现。

⽽在现代汉语中,这种⽤法已经没有了,只有在某些成语中还有着这种⽤法。

下⾯就对成语中词类活⽤现象分类进⾏分析和论述。

⼀、名词活⽤为⼀般动词这种现象在古代汉语中⽐较常见,应⽤于成语中主要有五种情况:1、两个名词连⽤,如果它们之间既不是并列关系、同位关系和偏正关系,也不表⽰判断,则其中⼀个名词活⽤为动词。

⽐如说“敬贤礼⼠”中的“礼”和“⼠”都是名词,若都翻译成名词,则意思不通,所以此处的“礼”作动词使⽤,是“礼遇”的意思。

此类成语还有:报仇雪恨、披发⽂⾝、披发缨冠、汗颜⽆地、祸国殃民、⾯墙⽽⽴、⼼猿意马、如⽇中天其中,当两个相同的名词连⽤时,其中必有⼀个⽤作动词,⽐如说“春风风⼈”和“春⾬⾬⼈”中的“风”和“⾬”后⾯接有名词“⼈”,在此作为动词,译为“吹拂”和“下⾬”。

2、名词前有“能”、“可”等能愿动词,名词活⽤为动词。

⽐如说“不可名状”中的“名”,本是名词,但前⾯⼜能愿动词“可”字,故在此作动词,意为“说出”,此类成语还有:能⽂能武、⼈皆可夫、不可救药3、名词前有副词时,名词活⽤为动词。

⽐如说“不期⽽遇”中的“期”,本是名词“⽇期”的意思,在此因前⾯有⼀副词“不”,所以在此作为动词,译为“约定⽇期”。

此类成语还有:不谋⽽合、不速之客、不⽑之地、未⾬绸缪、横⾏不法、不名⼀钱、莫名其妙、不翼⽽飞、⾔必信⾏必果、密云不⾬4、名词⽤“⽽”连接,那么“⽽”字前⾯的或者后⾯的名词活⽤为动词。

⽐如说“画地⽽趋”中的“趋”字,“⽽”字之前是⼀个动宾词组,所以名词“趋”作动词,译为“疾⾛”。

此类成语还有:不胫⽽⾛5﹑名词的前⾯有“所”字,名词活⽤为动词。

⽐如说“⽆所事事”中的“事”字,⽤在“所”之后,⽤作动词,译为“做事”。

词类的活用二

词类的活用二


谢谢!
⑥藉令秦皇长世,易代以后,扶苏嗣之,虽 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何有后世 繁文饰礼之政乎?(章太炎《秦政记》)
例① 数词“一”活用为一般动词。其他诸例 中的“百”、“二三”“一”、“四”、 “六”是使动用法。“人百其身”,是“说 一身百死犹为之”;“二三其德”是说其人 心反复无常;“四三皇”“六五帝”是说使 三皇变成四个,使五帝变。
① 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史 记·留侯世家》)
② 宰予昼寝。(《论语·公冶长》)
③ 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
④夜缒而出。(左传·僖公三十年)
但是,时间名词中的“日”“月”“岁”等 充当状语时,具有特殊的意义,已经不是单 纯的时
间修饰。
(1)表示动作行为的频数或经常性。 ①王生日饮酒,不视太守。(《汉书·龚遂
六 动词作状语
动词用作状语的情况颇为罕见,一般只限于 不及物动词,例如:
(1)用作状语的动词直接放在谓语动词前,
例如:
①广……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 者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②争割地而赂秦。(贾谊《过秦论》)
(2)动词用作转语后,用“而”或“以”和 谓语动词连接,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例如:
①触槐而死。(《左传·宣公二年》)
②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 (《战国 策·赵策》)
③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 上》)
④有牵牛而过堂下者。(《孟子·梁惠王上》) ⑤挟太山以超北海。(《孟子·梁惠王上》)
⑥故君父至尊亲,送其终也,有时而既。 (《杨恽·报孙会宗书》)
⑤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 《过秦论》)
⑥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汉 书·李广苏建传》)

数词的用法总结

数词的用法总结

数词的用法总结
数词在英语中主要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两大类。

基数词用于表示数量的多少,如one,two,three等;而序数词则用于表示顺序,如first,second,third等。

数词在句中的用法相当于名词和形容词,可以作为主语、宾语、表语、定语、同位语等。

在使用数词时,有一些特殊的规则需要注意。

例如,当基数词hundred, thousand,million,billion等前面有具体的数字时,这些数词后面通常不加of;但如果泛指时,即使面有of,也必须使用单数形式。

此外,当分数表示法中分子大于1时,分母应使用复数形式。

在法律写作中,数字的使用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以确保其科学性、准确性和严谨性。

对于序数词的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当序数词单独出现在句子中时,前面通常需要加上定冠词the;但如果序数词前有物主代词、名词所有格或其他修饰语,则不加冠词。

此外,序数词本身也可以用作名词,其后无其他名词时,可以直接使用。

词类活用——形容词、动词、数词

词类活用——形容词、动词、数词
例如:(1)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指南录〉后序》)
[译文:庐陵人文天祥亲自为他的诗集写了序言。]
(2)诸侯之客进兵法,公子皆名之。(《史记· 魏 公子列传》)
[译文:诸侯各国的宾客进献兵法著作,魏公子 都为他们命名。] (3)、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 跪履之。 (《史记· 留侯世家》) [译文:老人家说:“给我穿鞋!”张良为 他取来了鞋子后,便跪在地上给他穿上。]
谓语和宾语之 间有了目的关 系 为了
等死,(我们)死 国可乎?
为了国家而死
为动 用法
为动用法,简言之,即主 语为宾语而动。结构方式: [动+宾]=[为] +宾+动。
一般译为:“给(替、为)……怎么样”。
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译:替……作传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 译:为……哭泣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译:为……屈尊
10、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 ——三者的区别
*使动:在客观上使宾语产生变化或造成某种结果。
(大木)匠人斫zhuó而小之。 [客观上使大木变小了] 主观意念的感觉,只是主观上觉得(认为) *意动: 宾语怎样了。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天下变小了”只是主观感受]
*为动:为宾语而行动。
华佗脉之。
[有替宾语怎样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译:认为……奇特
5、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动词跑到了主语和宾语 的位置上。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 制。 例句: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产的东西/ 收入的财物 ②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的金玉珍宝/经营的金玉珍宝 ③追亡逐北 败逃的人。追击
走到尽头
④ 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之前。 如:妻之美我者,私 我也
偏爱
⑤形容词后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 如: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 襄王 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第三节动词、形容词和数词的活用

第三节动词、形容词和数词的活用

第三节动词、形容词和数词的活用一、动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使动用法和作状语。

1 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发出用作使动的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和行为,具有“使宾语干什么”的意思。

(1)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可以用作使动的动词,主要是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作使动时,可以带宾语。

例如:《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

”《左传·僖公三十年》:“焉用亡郑以陪邻?”《孙子兵法·谋攻》:“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论语·为政》:“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輗ní,辕端横木,缚轭以驾牛者;軏yuè,辕端上曲,钩横木以驾马车。

)《论语·先进》:“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先进》:“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杀人,臣活之。

”《史记·陈涉世家》:“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忿恚,恼怒。

激,愤激;怒,恼怒。

)《史记·信陵君列传》:“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人名)。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子何故乃肯逃我?”《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故天下皆以扁鹊能生死人。

”上述例句中加点的不及物动词,全都用作使动。

“惊姜氏”即“使姜氏受惊”,“亡郑”即“使郑亡”,“激怒其众”即“使其众愤激恼怒”,“走芒卯”即“使芒卯逃跑”,“生死人”即“使死人复生”,等等。

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后面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但从特定的上下文关系,可以补足宾语。

例如:《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成语中的数词活用

成语中的数词活用

成语中的数词活用
在汉语成语中,数词经常被活用,以达到形象生动、增强表现力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成语中数词活用的例子:
1. 一马当先:“一”表示第一、首先的意思。

2. 一无所有:“一”表示完全没有的意思。

3. 三顾茅庐:“三”表示多次、反复的意思。

4. 四面楚歌:“四”表示周围、四周的意思。

5. 五颜六色:“五”和“六”表示多种、多样的意思。

6. 七上八下:“七”和“八”表示不稳定、不安定的意思。

7. 九牛一毛:“九”表示很多、极多的意思。

8. 十全十美:“十”表示完全、圆满的意思。

这些成语中的数词活用,不仅丰富了成语的意义,也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数词的活用

数词的活用

数词的活用
在文言文中,数词一般独立出现(不与量词联合运用),可以作动词、形容词、名词等。

(一)数词活用作动词
数词作谓语的时候,这个数词就活用作动词。

例1.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
分析: “四海”是主语,“一”是谓语,活用作动词,意思是“统一”。

例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分析:“贰”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怀有二心”,也即“背离”。

例3.二三其德(《诗经》)
分析:“二三”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不专一”、“不忠诚”。

(二)数词用作形容词
数词作定语的时候,一般来说,这个数词就活用作形容词。

例4.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分析:“一”活用作形容词,意思是“全”、“满”。

(三)数词用作名词
数词作主语或宾语的时候,一般来说,这个数词就活用作名词。

例5.其一犬坐于前(《狼》)
分析:“一”活用作名词,意思是“一只狼”。

成语中的词性活用

成语中的词性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形容词 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和数词的活用四种。

一、名词的活用
成语中名词活用的现象比较多,可 分为两大类: 一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一是名词作状语。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一个名词,在某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如果它出现在动词应当出现的位置上,在意 义上又不能用这个词本身所固有的意义把句 子解释通,而应当换成一个与这个名词直接 有关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的意义来解时,就 可以说这个名词活用成动词了。共分三种情 况:①名词的使动用法;②名词的意动用法; ③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鱼肉百姓 草菅人命


幕天席地
3、吾从而师之 4、孔子师郯子

3. 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所谓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就是 指名词活用为动词后没有使动用法和 意动用法的现象。
(1)副词+名词 (2)名词+名词 (3)几种特例
⑴副词+名词
副词在句子中一般只作动词或形 容词的修饰语,名词放在副词(主要 是“不”)的后面,便具有了动词的 性质,活用为动词。
精兵简政 发扬光大 含糊其辞 高视阔步 光宗耀祖 涸泽而渔 独善其身 正本清源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后面
的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成语》中例子有四: 不耻下问 是古非今 不远千里 文人相轻


3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这主要有两种情况:
1、时间பைடு நூலகம்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时间名词都
可以作状语,但意义有所不同。古汉语 中,时间名词放在动词前,用来表示动 作行为频繁不间断的意思。时间名词作 状语,主要有三种用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词的功能与活用
数词的功能与活用:
1.数词的分类:简单数词和复合数词,基数、序数、概数,分数和倍数
2.数词一般要同量词结合在一起来修饰名词、动词。

只有在成语或沿用文言说法时,才可与名词组合。

例如:千山鸟飞绝千言万语三心二意
3.数词一般不重叠。

记数时,数词可做主语和宾语。

数词也可做谓语。

例如:我十九,他十一。

4.数字的表述方式(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归定----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13批准、发布1996-06-01实施。

5.数词的活用
a.“一”表示“全、满、任一、每一”:一心一意一身土一手墨一个人如果自高自大,那就不会有进步。

b.“三和九”表示“多、极多、少”等意思。

如:三思而行三言两语九牛一毛三弯九转
c.“十二、二十四、三十六、七十二”表示“多”。

如: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