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形容词、动词、数词共21页

合集下载

高中词类活用整理

高中词类活用整理

词类活用孔雀东南飞(一)名词作状语1.孔雀东南..飞(东南,朝东南、向东南)2.鸡鸣..入机织(鸡鸣,在鸡鸣时)3.昼夜..勤作息(昼夜,从早到晚)4.理.实如兄言(理,按道理)5.明日..来迎汝(明日,在明天)6.手巾..掩口啼(手巾,用手巾)7.卿当日.胜贵(日,一天天地)8.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朝,在早上;晚,在晚上)(二)名词作动词1.五里..一徘徊(五里,飞五里)2.头上玳瑁光.(光,发光)3.仕.宦于台阁(仕,任官)(三)动词作名词1.留待作遗施..(遗施之物,赠送的东西、纪念品)(四)形容词作动词1.千万不复全.(全,保全)(五)使动用法1.及时相遣归.(归,使……回去)2.足以荣.汝身(荣,使……荣耀)3.以此下.心意(下,使……委屈)(六)意动用法1.戒.之慎勿忘(戒,以……为警戒)《赤壁赋》(1) 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2) 名词用作动词。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下江陵(攻占)/ 顺流而东(向东进军)(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侣,以……为友)(4) 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5)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整理)/ 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 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兰亭集序》【词类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贤,贤德之人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

况修短..随化寿命长寿命短死生亦大.矣大事2、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把……看作相等3、名词作动词①映.带.左右环绕②一觞.一咏喝酒4、数词作动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等同,把……看作一样。

5、动词的使动用法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使……奔驰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6、动词活用为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耳目阿房宫赋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用作动词1、辇来于秦 (乘坐辇车)2、朝歌夜弦 (奏乐)3、鼎铛玉石 (把鼎当做;把玉当做)4、金块珠砾 (把金当做;把珠当做)5、楚人一炬 (火把)6、族秦者秦也 (灭族,杀死一族的人)(二)名词用作状语1、骊山北构而西折 (向北;向西)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向北,向西)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绸带一样)3、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4、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着辇车)(三)数词用作动词六王毕,四海一(统一)(四)动词作名词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出现虹)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出现龙)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唱歌,弹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化为焦土)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指金玉珠宝之物)(五)名词意动用法。

词类活用课件(完整)

词类活用课件(完整)

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
指主语使宾语产生该名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例如,“先 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中的“王”,意为“使 ……称王”。
意动用法
指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该名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特征。例 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 上》)中的“小”,意为“认为……小”。
“认为……美”。
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例子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中的“生”和“死”,意
为“让百姓活着有好的生活,死了也没有遗憾”。
定义:形容词为了宾语怎么样。表示主语为宾 语而产生某种性质或状态。
“死国可乎”中的“死”,意为“为国而死”。
05
数词和量词的活用
数词作动词
表示计算、测量的动作
如“数一数”、“量一量”中的“数”和“量”。
名词作副词
01 02 03 04
概念:在句子中,名词用作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表 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方式、程度等。
例子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中,“兄”原为名词,此 处用作副词,表示“像对待兄长一样”。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中,“箕畚”原为名词,此处 用作副词,表示“用箕畚装”。
01
概念:在句子中,名词用作形容词,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 、特征或状态。
02
例子
03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中,“利”和“强”原为名 词,此处用作形容词,分别表示“锋利的”和“强健的”。
04
"将军身披坚执锐"(《陈涉世家》)中,“坚”和“锐”原为名词, 此处用作形容词,分别表示“坚固的”和“锐利的”。

词类活用知识点大全

词类活用知识点大全

词类活用知识点大全
1. 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抽象概念等的词语。

2. 动词:表示动作、状态、变化等的词语。

3. 形容词:用来描述名词性词语的性质、特征、状态等的词语。

4. 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等的词语,表示程度、时间、地点、方式等。

5. 介词:用来表示名词或代词与其他词语之间的关系,如时间、地点、方向、手段等。

6. 连词:用来连接词语、短语、从句等的词语,如并列连词、递进连词、转折连词等。

7. 代词:用来代替名词或其他代词的词语,如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不定代词等。

8. 数词:表示数量的词语,如基数词、序数词、分数词等。

9. 感叹词:用来表示情感、感叹、祝福等的词语,如哎呀、好啊、祝
福等。

10. 叹词:用来表示惊讶、疑问、不满等情感的词语,如啊、哦、嗯等。

11. 疑问词:用来引导疑问句的词语,如谁、什么、哪里等。

12. 拟声词:用来模拟声音、动作、情感等的词语,如咕噜、哗啦、哈哈等。

13. 成语:由四个汉字以上组成,具有固定意义的词语,如井底之蛙、一马当先等。

14. 词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组成的固定搭配,如红红火火、一举两得等。

15. 俚语:在特定社会群体中流行的、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如装逼、吃瓜群众等。

[转载]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转载]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转载]成语中的词类活⽤现象原⽂地址:成语中的词类活⽤现象作者:蔡蔡在古代汉语中,常常会有⼀些词因为某些语⾔交流上的⽅便,改变它原来的语法功能,这就是词类活⽤现象,这种现象在我们阅读古代⽂选的时候经常会出现。

⽽在现代汉语中,这种⽤法已经没有了,只有在某些成语中还有着这种⽤法。

下⾯就对成语中词类活⽤现象分类进⾏分析和论述。

⼀、名词活⽤为⼀般动词这种现象在古代汉语中⽐较常见,应⽤于成语中主要有五种情况:1、两个名词连⽤,如果它们之间既不是并列关系、同位关系和偏正关系,也不表⽰判断,则其中⼀个名词活⽤为动词。

⽐如说“敬贤礼⼠”中的“礼”和“⼠”都是名词,若都翻译成名词,则意思不通,所以此处的“礼”作动词使⽤,是“礼遇”的意思。

此类成语还有:报仇雪恨、披发⽂⾝、披发缨冠、汗颜⽆地、祸国殃民、⾯墙⽽⽴、⼼猿意马、如⽇中天其中,当两个相同的名词连⽤时,其中必有⼀个⽤作动词,⽐如说“春风风⼈”和“春⾬⾬⼈”中的“风”和“⾬”后⾯接有名词“⼈”,在此作为动词,译为“吹拂”和“下⾬”。

2、名词前有“能”、“可”等能愿动词,名词活⽤为动词。

⽐如说“不可名状”中的“名”,本是名词,但前⾯⼜能愿动词“可”字,故在此作动词,意为“说出”,此类成语还有:能⽂能武、⼈皆可夫、不可救药3、名词前有副词时,名词活⽤为动词。

⽐如说“不期⽽遇”中的“期”,本是名词“⽇期”的意思,在此因前⾯有⼀副词“不”,所以在此作为动词,译为“约定⽇期”。

此类成语还有:不谋⽽合、不速之客、不⽑之地、未⾬绸缪、横⾏不法、不名⼀钱、莫名其妙、不翼⽽飞、⾔必信⾏必果、密云不⾬4、名词⽤“⽽”连接,那么“⽽”字前⾯的或者后⾯的名词活⽤为动词。

⽐如说“画地⽽趋”中的“趋”字,“⽽”字之前是⼀个动宾词组,所以名词“趋”作动词,译为“疾⾛”。

此类成语还有:不胫⽽⾛5﹑名词的前⾯有“所”字,名词活⽤为动词。

⽐如说“⽆所事事”中的“事”字,⽤在“所”之后,⽤作动词,译为“做事”。

词类活用大全ppt课件

词类活用大全ppt课件

04
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用作名词
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物。例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利”“强”均形容词用作名词,分 别译为“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表示具有某种性质的事物。例如
“将军身披坚执锐。”(《陈涉世家》)“坚”“锐”均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译 为“坚固的铠甲”“锐利的武器”。
词类活用的分类
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衣锦还乡”中的“衣”,原意为衣服,活用为动词,意为“穿 着”。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原意为绿色,活用为动词,意为 “使……变绿”。
动词活用为名词
如“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中的“无益之事”,原意为没 有益处的事情,活用为名词,意为“没有意义的事情”。
词类活用大全ppt 课件
目录
• 词类活用概述 • 名词的活用 • 动词的活用 • 形容词的活用 • 数词和量词的活用 • 代词和副词的活用 • 词类活用的辨识与运用
01
词类活用概述
定义与作用
定义
词类活用是指在句子中,根据表达 的需要,临时改变某个词的词性, 使其具有新的语法功能和意义。
作用
增强语言的表达力,使句子更加生 动、形象、具体。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变 绿”。
表示使宾语发生某种变化。例如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 急、逼迫”。形容词 Nhomakorabea意动用法
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例如
如“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说》),“师”表示以……为师。

高考复习文言文的词类活用PPT (共24张PPT)

高考复习文言文的词类活用PPT (共24张PPT)

(6)用连词“而”或“以”,“且”
(8)根据语境判定独立的名词活用 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2、名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其特点是必带宾语,动词使其宾语产生 某种动作或发生某种变化 例:序八州而朝同列
3、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
其特点是必带宾语,翻译模式:(主语) +以(把)+宾语+为(或看成或当作)+ 表意动的名词 (以 + 种树 + 为 + 职业) 例:驼业种树
至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 法,需要从语意上去判断。 如果表示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某 种性质,就称之为使动用法; 如果表示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 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某种性质,就 称之为意动用法
例:会盟而谋弱秦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数词的词类活用
数词可活用为动词,也可活用 为名词,由其在句中的位置决一般动词
(1)名词后面带有代词(通常为之), 代词充当宾语 例: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2)名词前有副词或能愿动词
例:秦地可尽王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3)与所字组成短语的名词用于动词

例:置人所罾鱼腹中
(4)名词后面带补语(通常为介宾短语)
例1:六王毕,四海一。 例2:合纵缔交,相与为一。 例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32、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33、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3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3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36、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 托尔斯泰 37、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38、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39、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 华 梅 40、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 惠特曼 41、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 42、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44、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 —— 卡耐基 45、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 塞涅卡 46、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47、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语言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48、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 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 保 罗 49、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 培 根 50、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 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 弗洛伊德 5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 苏格拉底 52、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53、 最本质的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独立性。 —— 布迪曼 54、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 萨迪 55、 人世间没有比互相竭尽全心、互相尽力照料更加快乐的了。 —— 西塞罗 56、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 莎士比亚 57、 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 —— 但 丁 58、 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 伊 索 59、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 歌德 60、 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 杰弗逊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古汉语是中国古代的语言,其词类活用包括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代词和数词等。

这些词类在古代文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理解古文化和古代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古汉语词类活用进行简要的分析,帮助读者了解古代汉语的词法特点。

动词古汉语的动词包括实义动词和虚词。

实义动词通常用于表示动作或状态,如“行”、“走”、“飞”等。

虚词则用于表示情态、愿望、推测或假设等,如“能”、“要”、“将”等。

古代文学中,动词常常通过词性转换或词义扩展来达到丰富表达的目的,例如“行”可以表示“行走”,也可以表示“行为”,“行为”可以表示“表现”。

“行”和“行为”在古文中常常互相转换,表达丰富的意义。

形容词古汉语的形容词用于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

形容词可以通过词义扩展或者修饰语的方式来丰富表达,例如“美丽”可以表示“美好的”,也可以表示“漂亮的”。

“美丽”的意义在古文中可以根据上下文来灵活表达,增加了古文的含蓄和韵味。

代词古汉语的代词用于代替名词或名词短语,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等。

代词的活用主要体现在指称范围和语法功能上,例如“何人”可以表示“谁”,也可以表示“什么人”。

“何人”在古文中常常通过语境来确定具体的指称范围,增加了古文的含蓄和灵活性。

总结古汉语词类的活用主要体现在词义扩展、词性转换、语法功能和修饰语上。

通过对古汉语词类的活用进行简要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中词语的丰富含义和丰富表达方式,增加对古文化和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欣赏。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古代汉语的词法特点,提高古文阅读的能力和欣赏古文的乐趣。

词类活用类型一览

词类活用类型一览

词类活用类型一览(1)名词活用为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

——《陈涉世家》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赤壁赋》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鸿门宴》(2)名词作状语: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赤壁赋》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劝学》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过秦论》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寡人之于国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兰亭序》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齐桓晋文之事》(5)使动用法: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赤壁赋》却.匈奴七百余里。

——《过秦论》外连横而斗.诸侯。

——《过秦论》会盟而谋弱.秦。

——《过秦论》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过秦论》(6)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襟.三江而带.五湖。

——《滕王阁序》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师说》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7)数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六王毕,四海一.。

——《阿房宫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