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词、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合集下载

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

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

逃兵
动词 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 使(宾语)怎样”,包括不及物动词 使动和及物动词使动两种。 一般来说,凡是不及物动词带宾 语的,多属使动用法。
动词使动用法
1、项伯杀人,臣活之。 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风浪不能鸣也。 3、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翻译 “使(宾) ……”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跟从
名词或代词 名词或代词
活用为 名词
活用
(形容词) (形容词)
主语+……+ ……+……+宾语
古代汉语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例句)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规律:形容 聪明的人 作主语 词处在主语、 愚蠢的人
宾语的位置, 将军身披坚执锐 有时前面有 坚硬的铠甲 “其”、 作宾语 锐利的兵器 “之”等字 或数词,形 以小易大 小的东西 容词活用作 作宾语 大的东西 名词。
2、侣鱼虾而友麋鹿
3、稍稍宾客其父
四、名词活用为使动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 怎么样
让相如住在… (秦国)舍 让
主语使宾语具 有了某种行为
相如广成传舍
具体动作 是宾语发 出的
名词活用为使动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使……为王 臣:使……为臣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 ! 名词活用歌 !
名词连用多活用,代前副后谓语通。 不能带宾强带宾,多是意动或使动。 谓前不愿作主语,时间方位状语共。 区分活用看仔细,切记放在句子中。
看看考题

11年5月南平质检卷 遭受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清泰、怀德二乡久罹寇
D

B.夏雨暴涨,城且没

[转载]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转载]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转载]成语中的词类活⽤现象原⽂地址:成语中的词类活⽤现象作者:蔡蔡在古代汉语中,常常会有⼀些词因为某些语⾔交流上的⽅便,改变它原来的语法功能,这就是词类活⽤现象,这种现象在我们阅读古代⽂选的时候经常会出现。

⽽在现代汉语中,这种⽤法已经没有了,只有在某些成语中还有着这种⽤法。

下⾯就对成语中词类活⽤现象分类进⾏分析和论述。

⼀、名词活⽤为⼀般动词这种现象在古代汉语中⽐较常见,应⽤于成语中主要有五种情况:1、两个名词连⽤,如果它们之间既不是并列关系、同位关系和偏正关系,也不表⽰判断,则其中⼀个名词活⽤为动词。

⽐如说“敬贤礼⼠”中的“礼”和“⼠”都是名词,若都翻译成名词,则意思不通,所以此处的“礼”作动词使⽤,是“礼遇”的意思。

此类成语还有:报仇雪恨、披发⽂⾝、披发缨冠、汗颜⽆地、祸国殃民、⾯墙⽽⽴、⼼猿意马、如⽇中天其中,当两个相同的名词连⽤时,其中必有⼀个⽤作动词,⽐如说“春风风⼈”和“春⾬⾬⼈”中的“风”和“⾬”后⾯接有名词“⼈”,在此作为动词,译为“吹拂”和“下⾬”。

2、名词前有“能”、“可”等能愿动词,名词活⽤为动词。

⽐如说“不可名状”中的“名”,本是名词,但前⾯⼜能愿动词“可”字,故在此作动词,意为“说出”,此类成语还有:能⽂能武、⼈皆可夫、不可救药3、名词前有副词时,名词活⽤为动词。

⽐如说“不期⽽遇”中的“期”,本是名词“⽇期”的意思,在此因前⾯有⼀副词“不”,所以在此作为动词,译为“约定⽇期”。

此类成语还有:不谋⽽合、不速之客、不⽑之地、未⾬绸缪、横⾏不法、不名⼀钱、莫名其妙、不翼⽽飞、⾔必信⾏必果、密云不⾬4、名词⽤“⽽”连接,那么“⽽”字前⾯的或者后⾯的名词活⽤为动词。

⽐如说“画地⽽趋”中的“趋”字,“⽽”字之前是⼀个动宾词组,所以名词“趋”作动词,译为“疾⾛”。

此类成语还有:不胫⽽⾛5﹑名词的前⾯有“所”字,名词活⽤为动词。

⽐如说“⽆所事事”中的“事”字,⽤在“所”之后,⽤作动词,译为“做事”。

词类活用及其规律

词类活用及其规律

词类活用及其规律教师181页学生第125页在高考文言文备考过程中,许多同学对词类活用掌握得不熟练,严重影响了得分。

究其原因,主要是不知何谓词类活用,更不用说词类活用的规律了。

所谓词类活用,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甲类词临时用作了乙类词。

这里强调一个临时性”,不带有“永久性”。

要想赢得备考的实效性和快捷性,笔者以为,同学们必须掌握词类活用的规律和特点,这是备考的关键。

本文就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词类活用的一些规律和特点作些解说,希望有助于广大考生备考。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既不是使动,也不是意动,而是活用为一般动词。

其规律如下:1.如果名词后紧挨着“之”、“我”等代词,则该名词必活用为动词。

如:①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就是)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来命名它的②父曰:“履我!”(《史记·留侯世家》)老人说:“把鞋给我穿上!”句①中的名词“名”后紧挨着代词“之”,则“名”活用为动词“命名、给……命名”。

句②中的名词“履”后紧挨着代词“我”,该名词活用为动词“给……穿鞋”。

2.如果两个名词连用,在构成主谓、动宾和动补的情况下,其中一个名词必活用为动词。

如:①乃丹书曰:“陈胜王。

”(《史记·陈涉世家》)(于是)用丹砂在丝绸上写"陈胜王"三个字(意为"陈胜要称王")②交广市鲑guī珍。

(《孔雀东南飞》)从交州、广州(现在广东、广西一带)采办的山珍海味。

③沛公军霸上。

(《史记·项羽本纪》)句①中“陈胜王”为主谓关系,“王”活用为动词“称王”。

句②中“市蛙珍”为动宾关系,“市”活用为“购买”。

句③中“军霸上”为动补关系,“军”活用为“驻扎”。

3.如果同一个名词叠用,其中一个名词必活用为动词。

如:①请以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

(《勾践灭吴》)请求允许勾践的女儿作吴王的女奴,(越国)大夫的女儿做(吴国)大夫的女奴,(越国)士的女儿做(吴国)士的女奴②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

词类活用现象

词类活用现象

词类活用现象在文言文学习中,经常可以遇到词类活用,那到底什么是词类活用呢?怎样才能词类活用呢?就高三复习而言,归纳总结极其重要.名词的活用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其活用的语境主要有:①名词+名词,非并列修饰关系,且无谓语,一般前一个名词做动词。

例:晋军函陵。

(驻军)《烛之武退秦师》②名词+代词,这时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

例: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口技》③副词(能愿动词)+名词,这时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云青青兮欲雨。

(下雨)《梦游天姥吟留别》④名词用“而”、“则”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相连接,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衣冠而见之。

(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冯谖客孟尝君》⑤古代汉语不仅普通名词能活用为动词,方位名词也常常活用作动词。

例: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攻下;向东进军)(《前赤壁赋》) 2.名词活用为使动词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使死人复生,使白骨长肉)《中山狼传》例:元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

(使……下)《李济雪夜入蔡州》3.名词活用为意动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把……当做宾客)《伤仲永》例: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

(把……当做仇人)《大铁锥传》 4.名词活用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一般只有时间名词才能直接用作状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的很少见。

而在古代汉语中,不但时间名词可以作状语,普通名词作状语的现象也极为常见,很值得我们注意。

普通名词用作状语普通名词直接用于动词前作状语,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具有比较浓厚的修辞色彩。

常见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例: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

词语活用的例子

词语活用的例子

词语活用的例子【篇一:词语活用的例子】文言实词词类活用活用为一般动词(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1.两个名词连用,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便是动宾或主谓,其中一个必然活用为动词。

a. 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b. 籍吏民,封府库。

c.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d. 冬雷震震夏雨雪。

2.名词后紧跟代词,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a.驴不胜怒,蹄之。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c.名余曰正则兮。

3.名词放在副词后,便活用为动词。

a.日将暮,取儿槁葬。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c.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

4.名词放在“能”“可”“足”“欲”等呢过愿动词后,便活用为动词。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云青青兮欲雨。

c.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

d.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5.名词带介宾结构做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6.名词用“而”同动词或动宾词组连接时,活用为动词。

a.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

7.名词在“所”“者”结构中便活用为动词。

a.置人所罾鱼腹中。

a.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1.形容词用在“所”字之后,便活用为动词。

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认为宝贵、认为低贱、认为卑下、认为高贵)2.形容词在能愿动词后,活用为动词。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走到尽头)3.形容词在“之”“我”能代词前,活用为动词。

稍出近之。

(靠近)4.形容词后带介宾结构做补语,它活用为动词。

令尹子兰 ?? 率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诋毁)数词活用做一般动词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名词做状语一、普通名词作状语1.表比喻a.嫂蛇行匍匐。

b.狐鸣呼曰。

c. 赢粮而景从。

d. 天下云集响应。

e.常以身翼蔽沛公。

f.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表对人的态度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人人皆得以隶使之。

3.表动作行为的处所a.夫以秦王之威,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廷:在朝廷上b.童子隅坐而执烛 . 隅:在墙角4.表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方式a.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古今异义和偏义复词

古今异义和偏义复词

文言实词一、古今异义1. 词义的扩大。

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古义:中原地区。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2.词义的缩小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3.词义转移:颜色不少变颜色古义:容颜、脸色。

今义:色彩。

4.词义弱化: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举古义:攻克。

今义:抬起。

5.词义强化: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今天表示品德低下。

6.感情色彩变化牺牲玉帛,弗敢专也牺牲:这里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中性词,现在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褒义词。

7.名称说法的演变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谢:古义指告戒、告诉,现已不用,用于指感谢。

二、偏义复词:1、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异同:偏义复词,不同。

2、昼夜勤作息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3、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

三、词类活用一、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使江南岸变绿)3、名词的使动用法:尔欲吴王.我乎?(你想让我做吴王吗?)4、数词的使动用法: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做霸主是凭德行,但贵国(晋)使自己的德行没有定准,那怎么长期掌握诸侯呢?]二、意动用法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2、名词的意动用法孟尝君客我。

(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1、面.山而居。

[(愚公)面朝山而居]2、左右欲兵.之。

(武王的近侍要杀他俩)四、形容词、代词、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1、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稍出近之。

(渐渐地走出树林靠近它)2、代词活用为一般动词:见公卿不为礼,无贵贱,皆汝.之。

[(伯丑)见了公卿都不施礼,无论地位高低,都对他以“你”相称]3、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六王毕,四海一.。

(六国灭亡了,天下统一了)五、名词作状语: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

高考语文学案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高考语文学案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知识梳理】文言实词一词多义1.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2.词义的引申方式(连锁式和辐射式)文言文词类活用一、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3、名词的使动用法4、数词的使动用法二、意动用法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2、名词的意动用法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四、形容词、代词、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1、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2、代词活用为一般动词3、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3、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五、名词作状语1、普通名词作状语2、时间名词“日”“月”“岁”作状语3、方位名词作状语【教学重难点】1.能灵活运用一词多义现象翻译课外文言文2. 准确分析词类活用现象【特色讲解】一、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A.焉用亡郑以陪邻?B.项伯杀人,臣活之。

C.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吴广故意屡次说要逃跑,使将尉恼怒)【简析】以上例句中的“亡”“活”“忿恚”都是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之”“尉”,成为使动用法。

“亡郑”即“使郑国灭亡”;“活之”即“使之活”,这里可译为“救了他”;“忿恚尉”即“使尉忿恚(发怒)”。

②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例如:A.谨食之,时而献焉。

(小心地喂养它,到时候把它献上去)B.晋侯饮赵盾酒。

(晋侯让赵盾饮酒)【简析】A句中的“食”,吃,及物动词,但这里不是捕蛇者吃蛇,而是捕蛇者“使蛇吃”(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

“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ì。

B句中的“饮”,及物动词,但这里说的不是晋侯饮赵盾的酒,而是晋侯给赵盾喝酒,让赵盾喝酒。

“饮”用作使动意义时读yìn。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A.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现在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B.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各国诸侯(因此)畏惧(秦国),会合结盟想办法削弱秦国(的势力)]C.春风又绿江南岸。

文言文词类活用[高中语文]

文言文词类活用[高中语文]

出、入:产品、收入
⑤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把他们土地上生产出来的东西都拿出来, 捕:搜捕活动
家里的收入也尽数拿去(交租税,仍不够) 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
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金玉珍珠
得:收获、心得
⑦司马子反渴而求饮
③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 为也
规律一: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 动词。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器:名词活用动词,器重。徐庶见到刘备后,刘备十分器重 徐庶。
驴不胜怒,蹄之。
蹄:用脚踢它。
规律二: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 词。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且这个 名词与代词构成的是动宾关系!
⑻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帝王:称帝称王) (《过秦论》) ⑾吾师道也 (师:学习)(《师说》)
3、贫甚,质女婢于人 (年重庆卷 )
名作动,典当、抵押或 把……抵押给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找出下列句中哪些词语是属于词类活用并翻译
1、左右欲刃相如 2、一狼洞其中 3、非能水也 4、二月草已芽 5、置人所罾鱼腹中 6、去今之墓而葬焉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规如律何识别
1 ﹑左右欲刃相如
1 名+宾语
·· 2 ﹑ 一狼洞其中
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苏轼《石钟山记》: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 害之郡
东、北:在东边、在北边
⑤而相如廷叱之
廷:在朝廷
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 之下
夜:在夜晚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舟:用船
日:每天
记笔记:名词放在动词之前不做主语就做状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望能帮助到您
代词、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本文是关于代词、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感谢您的阅读!
代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代词活用为动词,同形容词。

活用后的词汇意义,仍不失其称代作用。

例如:
见公卿不为礼,无贵贱,皆汝之。

[(伯丑)见了公卿都不施礼,无论地位高低,都对他以“你”相称]
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数词活用动词的条件,也与形容词相同。

例如:
A.六王毕,四海一。

(六国灭亡了,天下统一了)
B.不迁怒,不贰过。

(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