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5全国二卷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5全国二卷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5年高考真题及答案——语文(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海南、广西)新课标II)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主考正好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

卸载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

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I真题及答案—完整修正版

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I真题及答案—完整修正版

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I真题及答案—完整修正版语文(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海南、广西)新课标II)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主考正好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

卸载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

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河南省2015届八市重点高中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河南省2015届八市重点高中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河南省2015届八市重点高中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机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2014.12整理制作:青峰弦月语文工作室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筷子漫谈①概览大千世界,综观天下苍生,其进餐工具大体可分为三类。

欧美人惯用刀、叉、匙,一餐而三器并用,考究而繁琐;非洲、中东、印尼及印度次大陆居民,至今仍以手抓食,古朴而粗犷;而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则使用筷子,简易而便捷。

对自己祖先所发明并沿用至今的筷子,国人情有独钟。

②中华大地是筷子的故乡,先人用筷子进餐,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从外观上看,筷子由两根同等粗细长短的小棒组成,十分简陋,但经国人巧手掌控,则夹、挑、拨、拌、扒、戳等无所不能。

锋之所指,美味尽收;取舍自如,纵横桌上。

堪称使用方便,价廉物美。

③可以想像,远古时期洪荒满目,文明未启。

人们采摘渔猎,以生食过活。

我们的祖先肯定也经历过用手抓、捧而食的阶段。

但懂得用火后,开始享用熟食,吃热烫的食物时,再直接用手取之,则不美也。

于是自然就会想到用木棍儿夹之,以为佐助。

天长日久,人们便练就了用木棍儿取食的本领,这就是人们使用筷子的由来。

④制作筷子的材料,最主流者为木材和竹子。

当年处于荒野的环境中,人类生活在森林、草丛、洞穴里,最方便的材料莫过于树木、竹枝。

于是先民就随手采摘细竹和树枝来捞取熟食。

正因如此,细棍儿、修竹等,经过先民烤物时的拨弄,急取烫食时的捞夹,蒸煮谷黍时的搅拌等,筷子的雏形已呼之欲出。

从当今筷子的形体考察,仍带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

诚“大朴胜华”之典型也。

⑤筷子古名曰“箸”。

《韩非子·喻老》中,有”昔者纣为象著而箕子怖”之语。

由此可见,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商纣时期。

⑥著之易名为筷,亦有成说。

明陆容于其所撰《菽园杂记》卷一中有云:民间讳俗,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

河南省南阳市部分示范高中(八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扫描版含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部分示范高中(八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扫描版含答案

资料概述与简介 2015春期河南省部分示范性高中二年级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必然与曲调格式不相合”有误,原文是“但以齐言的诗入曲必然有不相合的”,“必然有不相合的”意味着有不相合的,也有相合的,并非一定不相合。

?2.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主要内容的能力。

此项表述遗漏了必不可少的信息,应是“在苏轼、辛弃疾那种‘豪放派’出现以前”,词“很少触及严肃、沉重、宏大的主题”。

?3.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温庭筠《更漏子》的下阕所表现的离情,在诗中是不可能出现的”有误。

根据文意可知,倒数第三段结尾的“在诗中是不可能出现的”,是指诗难以像词那样“能够将情感呈现得更为细微”,而不是说诗不能表现“离情”。

二、古代诗文阅读 4.D? (赡:充足)? 5.C? 6.B? ?(他没有为儒臣开脱,也没说金因不重用儒臣灭亡。

) 7.(1)而地方官吏又横征暴敛,搜刮一空,那么就少有不受冻挨饿的百姓。

(2)战乱后贫弱小民大多依附于豪强的庇护,有的靠做工换取衣食,时日长久,他们就被掩藏沦为家奴,德辉把他们都释放,恢复平民的身份。

8. “共”字更好。

“共星河”的“共”字,反衬出除“星河”以外,其他别无可“共”,从而使人由今夕的独处而想到已往的欢聚。

一个“共”字,烘托出诗人极其寂寞的感受,透露出诗人深切的忆昔之情。

而“在”字则无此意,表达效果较平淡,不及“共”字。

? 9.该诗抒发了诗人思念诸弟、勤政爱民的思想情感。

①融情于景:首联两句借秋夕、银河之景,流露出思弟之苦;颔联中以“空斋”对“高梧”,更托出诗人思念诸弟的殷切心情。

②直抒胸臆:颈联和尾联直接抒情——朝廷刚刚对“我”委以重任,“我”怕从政不力,不能为解除人民的灾难和忧患尽职;况且本来自己的身体就不太好,更不应该为一己之念而从政事中分心;毕竟分别时间不算太久,还是不要过于在意这短期的分别,否则会使颜鬓苍老,岁月蹉跎 10.(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答C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DE不给分。

2015高考全国2卷语文(含参考答案解析)

2015高考全国2卷语文(含参考答案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蕙爭项;1. 木试卷分笫[卷(阅读题)和第H卷(表达逆》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r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作答时,将答案写祀答题卡上°写往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站束肩.将本试卷和答题卡-讲交冋•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闻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周代.尽管关干倉品安仝爭件的记典不趴但我也还是看刘,由于食品去■仝关系童大,烷厝君对此非常晝观4■作电了特别规冏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蛻来塘的軌圾农产為为主*所以对农产品杓版熟度十分关注.携G礼记汹记我”周代对食品史易的规逼有:“五等不时.是实未熟,不鬻于市* "这足我国历史上敢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汉唐时期,您品交易詹动非常頻緊,交葛品計十分丰富.为社纯有垂有嘗食黑浪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棚应的规定.汶朝《二年律令》规良:嚇食膻札脯肉崩亲、伤,病人缶亟尽執燼其余.……当瞪刪$ 及吏主者,皆坐歸肉胜,与盗同鯨" 即囱类因腐蟀等因素可能导躱申毒者’屋聲快笑驰否则将处罚雪事人爪和关官応唐朝催詹肄b规;C:宀稠肉有毒,曾蛭病人.冇余汩速焚之,违常枝九十*蒞故与人食并出卖,舒人病者,茂一年;以故敦牝盏’蛟.胛人自食致死若.从过光条人诧.,从«唐律》申可與看到,在鳶代,知肺肉有#环連焚而构成的刑爭佗罪4%隔种牯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哺向有毒Et,食器啲所有老总券立刻焚JL所剌冇再仗瓠仪罐后崽,酉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秦.则祝情节及后旻如以科殆.塞代,钛食申场空前緊荣.畫尢老衣《糸京妒华录》中,追述了北丘都戚开井將的城审凤幷且以此量笔聲商到炊仓业的骂盛,书中英炎到一百梦家龙编以及相关行仑. 商品市场的頰荣*不可避免地帝袁一兹问題.—姿商贩 F 愉市于人.敝悪之勃,饰为新奇;假伪之才氛饰为其突.如绢常之用胶棚、米麦之蜡澧池h询僉之進以水*药村之易以他址r疽妁不珪介孑韭車秉用鸡窸沙.超军咬气.卖盐秦以灰之类仗忸车取別润亠为了新强对食品扌討氐莎次充好等現痣殆蛊曙和昔理・宋代規定从北者必麵加入行会「而行会显豹对商器质堂贸廿.饰卑谓卷行着,凰官府科索嘉得此缶不以其嵋小丸.但合克厠渚,皆置为荷,虽匱卜亦有职.”(氐祁城配胜:n商人们依缰营姿型组成行僉,商铺,手工业和#他服务n行业的湘关人灵関轨加八杆会俎炽,井按甘业畳记在鞠,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沧押会甘生产经窘的商器嚴量进斤把昊.浙•罢的酋硕作为担像人’贯责评屯松价和监藉不眉行为.除了曲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魅承了疇唐律泠的规定,对有奉有害佥岳的铀售者子以严熱上述覇札对倉為必通的尖全管理及有关涣律舉据.可以翳我们很多忌耒,也可仪筠现今我囚食品质童談安全监管複式妁仔逼构建提決新的爲路剌酪律遶釋.(摘编自张炜达舟古代您品安全监管述略肿J.下列关丁原文第一、二两段内零的表迄不正A. 闹代统涓者严禁未成熟旳渠实和答物进入流適市场’或防止此类初级収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才面的问题,H. I二年律令〉与《唐律P秫规罡,凡握现闵肺肉宥毒丽致人生病的情况#酋品所有講衣当立刻焚毀剩余的肉食•c. cr年律卷〉中的规定注剰y主便官员资任的迴充.而t居律卜则更加强调对伪書生命的犯聲行为的追霓°D-电唐律I规定,明料脯肉有蹋而不立刻焚毀,井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我出會・而敷人隹病考*要判处徒刑一年亠2. 下列遥解和分析,不符合庫丈意思的一项是A. 宋就政府注意到食制摻假、U1次充好等各神頂量的题*进一步脚强了直品安全的监普和管理工作*氐總着城市民问匸商哑的第柴发虜+宋代统治者出F肘从业肴曲管的需密设立了暫会这一政府机构。

河南省2015年高考语文卷及答案

河南省2015年高考语文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河南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

政府贷借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

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

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

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向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或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2015年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I卷)语文卷(含标准答题卡)

2015年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I卷)语文卷(含标准答题卡)

第1页 共16页 第2页 共16页2015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1卷】语文试题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高考在更公平的基础上重新起航高 路公平对中国而言的重要性,看看高考改革就知道了。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昨天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关于高考改革的几项措施个个都很有分量, 但个个都跟公平相关。

明年将有25个省份在高考中使用由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制作的试卷,这是为了公平;今年将取消全部鼓励性加分项目,只保留扶持性的加分项目,这同样是为了公平;至于取消自主招生方面的推荐学校限制等,这更是为了公平。

如何才能更公平的问题就像一座大山,横亘在理想和现实之间。

人人都希望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各行各业对专业素养的要求不同、侧重点不同,当然不能要求经历的考试都相同。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是加分政策还是各省独自命题,或者是高校的自主招生都有其存在价值。

这些政策推行之初也绝对不是拍着脑门决定的草率之举,也都是在一轮轮的质疑声中一步步推进的。

这些政策在历史上都有过自己的功绩,可无一例外的都遭遇到了水土不服的现实困境。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们都没有能很好地解决公平的问题,让权力和金钱钻了空子。

高考在人生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果大过人生成为一种决定性的力量,就是一场灾难了。

改革向现实妥协并不意味着要放弃理想,一轮深层次的改革可能仅仅只是开始。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回归,而是一次在更公平基础上的重新起航。

一个方面是社会对公平的呼声很高,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开始更从容地应对效率的问题了。

以前说一考定终身,现在持这种观点的人大为减少,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让个人有了更多更自由的选择,确实没有必要把棋子都押在进名校进热门专业上。

甚至是不是一定要读普通高校也成了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从人生的选择看,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固然让人羡慕,但换个角度,其实读高职、走匠工的道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是每个人都得成为科学家医生老师的,社会有足够多的职业能容纳下有着各种各样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人生梦想的人。

2015全国二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2)

2015全国二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2)

2015年高‎考真题及答案‎——语文(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海南、广西)新课标II)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主考正好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

卸载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答案一、(9分,每小题3分)1.B。

(制作筷子的材料,最主流者为木材和竹子,春秋时期便已有牙箸、玉箸,秦汉时期有铜箸、铁箸,盛唐时有漆箸、金箸、银箸、象牙箸等,发展至今,制材可谓是五花八门。

)2.D。

(筷子古名曰“箸”,“箸”易名为“筷”有成说,与民间讳俗有关。

民间讳言“住”,故更之为“快”,又因筷子多以竹制成,就在“快”字头上添“竹”字头,“筷”字乃成;近代汉语中,单音节名词有向双音节名词发展的趋势,于是“筷子”应运而生。

)3.C。

(“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不是因为筷子只应该“大朴胜华”,而是箕子见微知著,从殷纣王使用象牙筷子吃饭一事推想到纣王可能由此骄奢淫逸,一发而不可收,终至亡国身死的结局。

因而箕子感到很可怕。

)4、答案:C解析:趣,催促。

5、C6、B解析:是前任县令中有三个因此受到牵连,其中一个还因为受牵累死去,江皋慨然承担所拖欠的赋税,让前县令离去,让牵累死去的县令的妻儿回了家。

7、(1)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

(“辈、迫、走、藉”各1分,大意1分。

)(2)(江皋)呵斥他们停下来,审问得到实情,立刻捆绑起来送到大帅那里斩首示众,从此驻军纪律严明.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

(“斥止、验问、徇、由是、肃然”各1分) 【参考译文】江公讳皋,字在湄,号磊斋,世代居住在桐城的龙眠山下。

性格机敏聪慧,二十岁那年在乡里被举荐,不久,成为进士,任瑞昌县令。

瑞昌隶属于九江,依山带湖,百姓疲乏且盗贼猖獗,拖欠赋税很久了。

江公到的时候,以前在九江任职的县令因犯此罪被抓的总共有三批,其中前任因为所欠赋税累积太多要被处死,他的妻小不能回家,江公毅然决定上报府邸,补上所拖欠的赋税,全部免除了他的罪责,令其妻小回家。

县郭合并河流,河岸崩塌堵塞旧道,江公捐赠俸禄并提倡集资建筑堤坝完成此项工程,百姓称其为“江公堤”。

当时闵.楚情况危急,瑞昌与楚相临,怀有歹意的人趁此抢劫行窃,官吏提议发兵剿灭他们,江公说:“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

”于是命令乡堡长通知告诉人们利害关系,让强壮的勇士监督巡查,抓住他们的首领并且杀死,于是盗贼便平息了。

不久,升迁到巩昌做太守。

当时大军进入蜀地,途中经过巩昌,军队征敛繁多,百姓疲乏困顿,士卒更加骄横强悍,有时四处抢夺,没有敢呵斥他们的。

江公在郊外巡行视察时,看见数匹马突然从车旁奔驰而过,(江皋)呵斥他们停下来,审问得到实情,立刻捆绑起来送到大帅那里斩首示众,从此驻军纪律严明.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

过了四年,转去治理柳州。

柳州处于僻远的南方,民俗粗犷剽悍。

当时刚刚收复粤西,士兵仍然留驻并镇守柳州,他们常常抢夺妇女,这些女子常常哭泣想回家。

江公上报府邸,营中将帅登记掠去的妇女并向各郡散发消息,愿意回家的衡量家的远近给予钱财遣送回去,一共有几百人。

第二年,柳州大帅死了,军饷不能维持,士兵举起铠甲在军门口大声喧哗,江公出去,约定期限满月之后发饷,士兵相信江公,渐渐散开了。

于是向台省催促发饷,军饷按期到达,军中停止作乱。

粤西的山险峻,柳州尤其如此,万石分立,斧头也不能刻成如此,很多巨大的树。

当时皇上正要修太和殿,让使者采集树木就要到柳州了,柳州人非常害怕,不久,使者到了,江公就问柳州百姓哪里盛产巨大的树,命令向导前面带路,江公骑马带着使者一起去看树。

行走几里路,到了悬崖下,山上的石头峻峭.重叠,树木幽深可怕地挺立着,下面就是悬崖的谷底,马不能够前行。

江公解下马鞍,在原地稍事休息,邀请使者步行登山,使者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江公说:“皇上的命令,树木如果可以从这里运出,,守臣我应该首先用我的生命完成这件使命。

”于是穿着上衣拿着木杖,让两个小吏扶着他首先登上,使者勉强跟随,走了一半没有路了,也没有立足的地方,江公仰望树木回头对使者说:“怎么样?”使者惊讶,赶紧呼喊返回,说:“真是不能勉强取得。

”江公说:“树木确实在,烦劳使者向皇上言说树木不能取得的情况。

”使者于是返还,向皇上请求免除这项命令,柳州百姓非常高兴,感恩戴德。

江公享年八十一岁。

康熙乙未年离世。

江公性情清廉明正,所以任官所在地颇有声望和政绩。

为人对朋友真诚,性子淡然,通晓明白实事,深谙为官之道,始终清正廉洁,贤达之士都赞叹并且仰慕他。

8、诗眼应该是:"何处砧声唤客愁"中的"愁"。

此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2分)第一句,描写了梦醒时的时间、地点与四周的环境,写出了诗人在荒凉的旅馆住宿时心中的凄苦,为后来的景物描写个人的感情抒发作铺垫. (3分)9、①最后这两句在艺术上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以深夜中的寂静与莲叶的响动声相衬,以寒冷清寂的水面与未休息的欧鸟的骚扰相衬,充分刻画出当时冷寂凄凉的气氛。

(3分)②衬托手法,用未眠鸥来衬托作者辗转反侧、长夜难明的愁苦,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寓情于鸟,含蓄而深沉地表达了作者的悲苦之情。

(3分)(三)名言名句默写10.(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11.(1) DC(【解析】D给3分,C给2分,E给1分。

答AB不给分。

A项阿宠的躁动和嘶鸣不是因为失明的恐惧,而是预感到了塌方的危险。

B项说一匹马对未来很失望,希望尽早结束自己的生命,言过其实。

E项“表现动物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所处的弱势地位,批判了人类践踏生命的行为”表述不准确,主要是批判人性的自私和冷酷,故给1分)(2)①善良有爱心。

悉心喂养阿宠;像哄孩子一样安慰阿宠;誓死守护阿宠的的生命。

②敏感细心。

观察阿宠的表情和动作就知道它上火了;最先明白是阿宠把大家救出困境;被困之后,又是第一个发现巷道里有空气;③沉着冷静、临危不乱。

被困后没有惊慌,吩咐矿工们找风源,存体力,关手机。

(每点2分,概括和分析各1分,可任举一例分析)(3)①动作、神态描写。

“手握尖刀”“面目狰狞,满眼贪光”表现了那个人的凶残和贪婪。

②对比、衬托。

那个人和阿宠形成对比,凸显了阿宠的善良和无私。

③细节描写(或比喻)。

“血像个小喷泉,汩汩地流淌,热气正温温地袅袅地向上盘旋。

”借对血液流淌的细节描写,突出阿宠的善良无私,加强了对读者的视觉冲击,给读者留下了更加鲜明的印象。

(每点2分)(4)答案一:阿宠有春天。

(2分)①阿别给了它春天般的关爱:阿别心疼它;喂草料时给它多兑苞谷;像哄孩子一样地跟它说话;在别人饥饿想要杀掉它时,决定拼死保护它。

(2分)②阿宠也把春天般的温暖带给别人:它虽然命运悲惨,却任劳任怨地在井下拉车,并在危难时救人性命,最后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挽救饥饿垂死的人们。

(2分)③阿宠不仅得到了爱,也为别人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爱,生活中的我们享受别人关爱的同时,也要关爱别人,给别人带来温暖和帮助。

(2分)答案二:阿宠没有春天。

(2分)①它命运悲惨:出生不久就到井下工作,工作环境差,导致眼瞎。

(2分)②不被珍惜关爱:它救了大家,大家反而抱怨它带错路;危险发生后,人们要杀它以保命。

(2分)③它的生命中没有多少温暖和希望,所以它没有春天。

它的春天淹没在人类的贪婪和私欲里,阿宠的故事警醒我们,在生活中,要尊重和善待生命。

(2分)12、(1)A1分,B2分,C3分,D、E0分。

(A.陶渊明出仕还有解决家境窘迫的现实原因。

D.“多次使用细节描写”错。

E.生活是“时有艰难”,不是一直拮据;“所以”强加因果;也无悲苦意。

)(2)①祖上曾经的辉煌激励着陶渊明少有大志。

②良好的家教使陶渊明学习努力。

③野逸散仙般的外祖父对他最终归隐产生了影响。

(每条2分,答出三条给满分)(3)①政治上不得志,最终对仕途彻底绝望。

对不被重用,无法施展兼济天下的抱负的不满;对龌龊的官场的厌弃,面对屈辱时多年郁结和文人傲骨的爆发,使陶渊明最终决定归隐田园。

②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在田园生活中体会到了真正的快乐,明白这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

③晋时文人洒脱飘逸的世风对他的影响。

野逸散仙般的外祖父及佛道隐士也对他产生了影响。

(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

)(4)桃花源是一个心灵的大美所在,想要体验桃花源的境界需要人放下名利。

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人生选择的认可和对桃花源的喜爱。

(观点2分。

)①陶渊明在与官场决裂,抛弃功名利禄之后,才真正走进了自己的心灵,才真正有了酣畅淋漓的自由,享受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一条结合原文阐述“抛却利禄功名后才能进去”,强调其条件关系;有对传主人生选择的认可。

言之成理、成文即可,2分。

)②陶渊明所构建的桃花源,风景如诗如画,人们天性真纯,社会自由和平,是让人向往的美的所在。

它成了中国历代失意文人心灵的寄所和田园隐逸的文化符号。

(这一条意在解释“桃花源”是一个“弥满花香”的所在,言之成理、成文即可,2分。

)生活中,我们也不应该过于执着名利,也应该尝试在山水田园中体味人生的大美。

(这一条结合自己、现实谈个人见解。

言之成理、成文即可,2分。

)(补充:若学生答出其他理解,只要言之成理、成文即可适当给分。

)13.D(解析:“茫然无存”是指原来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付之东流”强调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像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化为乌有”形容一下子丧失或全部落空。

)14答案:D ( A项“围绕‘中国梦’为主题”句式杂糅,将“围绕”改为“以”;B项将“给予”改为“得到”;C项“粥具有很好的食欲”搭配不当。

)15.C16、标题:家有读书郎(2分)寓意:教育成本越来越高,以致家长不堪重负。

(3分)17. (6分)①炎帝族最早活动的地方在姜水(或:姜水生息了古老的姜炎族)②姜水在哪里③宝鸡是第一代炎帝的始生地(或:宝鸡是是姜炎文化的发祥地)【评分标准】每句2分,共6分。

18、写作提示:电脑系统有漏洞,需要不断修复,人的心灵也一样。

在每个人的生命旅程中,成见、猜疑、懦弱、浮躁、嫉妒、仇恨等都是心灵的漏洞,需要经常“扫描”和“修复”,这样才能使心灵变得越来越美好,使人生变得越来越美丽。

心灵有漏洞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有漏洞却不去修补。

可围绕“修复心灵的漏洞”构思成文。

以下思路供参考:(1)不为“漏洞”所累,保持心灵纯净和健康。

人们越来越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却忽视了对自我心灵环境的保护。

每个人的心灵原本都是鲜活纯净的,由于存在不同“漏洞”,而常常受到攻击,导致心灵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心灵的纯净与健康关系一个人生命的品质,而保持心灵的纯净与健康需要对心灵“扫描”,从而进行修复和保护。

(2)构筑心灵防线,识别和抵制诱惑。

事实告诉我们,心灵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生活五彩缤纷,各种诱惑无处不在。

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保持清醒的头脑,常念“慎独”之经,常存“慎独”之心,严格自律,牢筑长堤,慧眼识别,自觉抵制,才能修复心灵“漏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