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编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课本实验整理回归课本名师资料
2020届高考化学回归教材看书指南-必修2

必修 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1、书下注解③中,金属的原子半径指固态金属单质里2个邻近原子核间距离的一半。
P52、图1-3 钾在空气中燃烧图1-4 钾与水反应P63、液态钠可用作核反应堆的传热介质。
P74、P7书下注解元素的金属性判据5、P9书下注解元素的非金属性判据6、核素与同位素P10 考古14C7、关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P108、书后习题7题P11第二节元素周期表1、科学实验实验1可知镁与沸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镁可以使酚酞变红。
P15镁与水反应较慢,产生H2量校少,看不到时产生的氢氧化镁,只能通过H2的产生和酚酞指示剂的变色认定反应的发生,说服力不强。
根据水溶液中KCl NaCl有阻止Mg(OH)2薄膜在镁上形成的作用,可将水改成食盐水实验。
2、科学探究阅读中提到氢气和氯气光照会爆炸。
P163、P17书下注解关于价电子4、人造元素P18 掌握原理和简单的构造第三节化学键1、图1-10钠与氯气反应的现象、缺点。
图1-11一些氢化物的沸点,了解NH3、H2O和HF的沸点为同族氢化物中最高(NH3仅比SbN3低)P242、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P24 图1-12 水分子间的氢键3、P29书后习题10题注意氧族元素的性质变化。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1、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是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
结冰实验的操作、现象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生物体中的能量转化P34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1、资料卡片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P392、发展中的化学电源P42~433、充电电池又称二次电池,它在放电时所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充电时可以逆向进行P434、镍镉电池以Cd为负极,NiO(OH)为正极,以KOH为电解质。
P435、P44燃料电池与干电池或蓄电池的主要差别在于反应物不是储存在电池内部,而是由外设装备提供燃料和氧化剂等,这时,电池起着类似于试管、烧杯等反应器的作用。
请参看选修四P77第四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1、实验2-6在H2O2分解反应时,FeCl3比MnO2催化效果好。
回归教材实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4)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材实验目录01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选修4,P4-P5) (2)02锌粒和不同浓度稀硫酸反应速率比较(选修4,P18) (2)03不同浓度草酸与高锰酸钾反应速率比较(选修4,P20) (3)04不同温度下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比较(选修4,P21) (3)05不同温度下I-在酸性溶液中被氧化的速率比较(选修4,P21-P22) (4)06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分解实验(选修4,P22) (4)07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选修4,P23) (5)08重铬酸钾溶液中加酸或碱的平衡移动(选修4,P26-P27) (6)09Fe3+、SCN-浓度对Fe(SCN)3溶液中平衡移动的影响(选修4,P27) (6)10温度对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平衡体系的影响(选修4,P28) (7)11等浓度的盐酸、醋酸溶液酸性的比较(选修4,P40) (8)12醋酸与饱和硼酸溶液酸性比较(选修4,P42) (8)13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选修4,P50-P51) (8)14探究促进或抑制FeCl3水解的条件(选修4,P57) (9)15氢氧化镁沉淀在蒸馏水、盐酸、氯化铵溶液中的溶解(选修4,P63) (10)16氯化银、碘化银、硫化银沉淀的转化(选修4,P64) (10)17氢氧化镁、氢氧化铁沉淀的转化(选修4,P64) (11)18双液锌铜原电池(选修4,P71) (11)19电解氯化铜溶液(选修4,P79) (12)20钢铁生锈原理(选修4,P85) (12)21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选修4,P87) (13)强酸与强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 O,反应放出的热量会引起溶液温度的变化。
在一绝通过观察收集10mL H所用的时间或1分钟收集到的H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
在实验中,控制Na S O与H SO溶液浓度不变,探究温度不同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高三化学回归教材人教版化学必修2

回归课本之必修二1.金属性和非金属性P6 图1-3钾在空气中燃烧。
锂与O2生成Li2O,钠生成Na2O和Na2O2,越活泼产物越复杂。
仔细观察泥三角,三角架,坩埚。
IA(碱金属)族从上到下,金属性越来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来越强,跟水或酸反应越来越容易,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来越强。
VIIA(卤素)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越来越弱,单质的氧化性越来越弱,跟H2反应越来越难,氢化物(HX)的稳定性越来越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HXO4)的酸性越来越弱。
卤素中的F无正价。
F2能置换水H2O中的氧(2F2+2H2O=4HF+O2)。
P9 一种核素就是一种原子,氢元素有三种核素,这三种核素互称同位素。
P10最后一自然段,考古时用146C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
21H、31H用于制造氢弹。
P15-16 科学探究。
镁与冷水反应缓慢,与沸水迅速反应,铝与沸水不反应。
三周期中钠、镁、铝从左到右,金属性越来越弱,单质的还原性越来越弱,跟水或酸反应越来越难,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来越弱[NaOH>Mg(OH)2>Al(OH)3]。
硅、磷、硫、氯从左到右非金属性越来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来越强,跟H2反应越来越容易,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来越强(SiH4<PH3<H2S<HCl),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来越(H2SiO3<H3PO4<H2SO4<HClO4)P18 第三自然段。
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外,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
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通常制造的农药,所含有的氟、氯、硫、磷等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靠近,在一定的区域内。
P20 第11题。
明确第七周期113-117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即为主族序数。
2.化学键①含离子键的化合物肯定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也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OH。
②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可以形成共价键(AlCl3),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可以形成离子键(NH4Cl等铵盐)。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高中教材重要有机化学实验整理(人教版)

高中重要有机化学实验整理(人教版)一、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氯代)(必修2、P61)(性质)1、装置:图一图二2、反应:3、实验现象:图一:①试管内混合气体颜色变浅;②试管壁上出现油状液体,试管内有少量白雾;③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饱和食盐水中有晶体析出【会生成HCl,增加了饱和..食盐水中Cl-】4、备注:①在室温暗处不反应;②在室温有光(不能用日光直射,以免引起爆炸)作用下反应,也可以在高于250℃发生反应;③有机产物状态:一氯甲烷(气体)、二氯甲烷(液体)、三氯甲烷(液体,又名氯仿)、四氯甲烷(液体,又名四氯化碳)。
以上几种液态氯化产物均是重要的溶剂,工业上可通过蒸馏使混合物分离。
5、图二设问:(1)B装置有三种功能:①控制气流速度、②均匀混合气体、③干燥混合气体;(2)D装置的作用是吸收过量的Cl2;(3)E装置的作用是 C D (填编号)A.收集气体B.吸收氯气C.防止倒吸D.吸收氯化氢(4)E装置除生成盐酸外,还含有有机物,从E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为分液;(5)该装置还存在两处缺陷:一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其尾气主要成分为 ab (填编号)a.CH4b.CH3Cl c.CH2Cl2d.CHCl3e.CCl4 ,二是 A、B两装置间应接一个除去从A中挥发出的HCl气体装置。
二、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 乙醇的消去反应(选修5、P51)(制备、性质、检验)1、原料:乙醇、浓硫酸(体积比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反应物升温太慢,副反应较多,从而影响了乙烯的产率。
使用过量的浓硫酸可提高乙醇的利用率,增加乙烯的产量。
)(20mL乙醇与浓硫酸1:3的混合液的配制方法:在烧杯中加入5mL95%的乙醇,然后,滴加15mL浓硫酸,边加边搅拌,冷却备用。
注意,不能反过来滴加,否则因混合放热易引起液体飞溅伤人。
)2、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 + H2O(副反应:2CH3CH2OH CH3CH2OCH2CH3 + H2O、C2H5OH + 6H2SO4(浓)6SO2↑+ 2CO2↑+ 9H2O)3、装置:图一图二此装置还可以制备哪些气体?Cl2、HCl、SO2等4、预先向烧瓶中加几片碎瓷片,是何目的?防止暴沸5、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脱水剂6、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和作用如何?反应混合液液面下,用于测混合液的温度(控制温度)。
人教版2020年秋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知识点整理与归纳(共47页)-2020人教版高中化学

人教版2020年秋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知识点整理与归纳(共47页):2020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综合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方法适用范围主要仪器注意点实例固+液蒸发易溶固体与液体分开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①不断搅拌;②最后用余热加热;③液体不超过容积2/3NaCl(H2O)固+固结晶溶解度差别大的溶质分开 NaCl(NaNO3)升华能升华固体与不升华物分开酒精灯 I2(NaCl)固+液过滤易溶物与难溶物分开漏斗、烧杯①一角、二低、三碰;②沉淀要洗涤;③定量实验要“无损”NaCl (CaCO3)液+液萃取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把溶质分离出来分液漏斗①先查漏;②对萃取剂的要求;③使漏斗内外大气相通;④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从溴水中提取Br2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液体分液漏斗乙酸乙酯与饱和Na2CO3溶液蒸馏分离沸点不同混合溶液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牛角管①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处;②冷凝水从下口通入;③加碎瓷片乙醇和水、I2和CCl4渗析分离胶体与混在其中的分子、离子半透膜更换蒸馏水淀粉与NaCl 盐析加入某些盐,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烧杯用固体盐或浓溶液蛋白质溶液、硬脂酸钠和甘油气+气洗气易溶气与难溶气分开洗气瓶长进短出 CO2(HCl)液化沸点不同气分开 U形管常用冰水 NO2(N2O4)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
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2020年7月整理)高中化学回归课本中的实验.doc

回归课本中的实验必修1第一章一、常用的物质分离、提纯的物理方法(1)如图1,方法、装置的名称:过滤。
适用范围: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进行分离。
注意事项: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靠烧杯内壁。
②若滤液浑浊,需更换滤纸,重新过滤。
(2)结晶是晶体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而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态溶质,采用冷却饱和溶液的方法。
如图2,方法、装置的名称:蒸发结晶。
适用范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物质注意事项:①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局部过热而飞溅;②当接近蒸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而不能直接蒸干。
问题思考 1.可否利用KCl 和NaNO 3两种物质来制备KNO 3和NaCl ?若可行其简要的操作步骤是什么?答案 可行,其简要操作步骤为: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可得NaCl ,然后对所得滤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可得KNO 3。
(3)如图3,方法、装置的名称:分液。
适用范围:①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②分液:两种液体互不相溶且易分层。
注意事项:萃取剂选择的原则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大;②萃取剂与原溶剂不相溶;③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
(4)如图4,方法、装置的名称:蒸馏。
适用范围: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注意事项:①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②蒸馏烧瓶内要加沸石;③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为“逆流”(下进上出)。
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误差分析:根据c=n/V =m/MV 来判断,看m 、V 是变大还是变小,然后确定c 的变化。
[练习]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下列操作对所配得的溶液的浓度无影响的是 (填序号);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是 (填序号);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的是 (填序号)。
高三化学回归教材实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2)别人资料参考使用(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2 教材实验目录01钾的化学性质(必修2,P6) (2)0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必修2,P9) (2)03金属与水、酸的反应(必修2,P15-P16) (3)04钠与氯气反应(必修2,P21) (3)05 放热反应(必修2,P33-P34) (4)06 吸热反应(必修2,P34) (4)07 酸碱中和反应的能量变化(必修2,P34) (5)08 锌铜原电池(必修2,P40-P41) (5)09 原电池的设计(必修2,P41) (5)10 水果电池(必修2,P42) (6)11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必修2,P48) (6)12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必修2,P48) (7)13甲烷的取代反应(必修2,P61) (7)14石蜡油的分解实验(必修2,P67) (8)15乙烯的化学性质(必修2,P68) (9)16苯的性质实验(必修2,P69) (9)17*溴苯的制取(必修2,P70) (9)18*硝基苯的制取(必修2,P70) (10)19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必修2,P73) (11)20乙醇的催化氧化(必修2,P74) (11)21 乙酸的酸性(必修2,P75) (12)22乙酸的酯化反应(必修2,P75) (12)23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必修2,P79) (13)24 蔗糖的水解反应(必修2,P79-P80) (13)25 铝热反应(必修2,P89) (14)26 证明海带中存在碘元素(必修2,P91) (14)27*煤的干馏(必修2,P95) (15)28*石油的蒸馏(必修2,P96) (15)2NaBr+Cl=2NaCl+Br,2KI+Cl=2KCl+I,2KI+Br=2KBr+I熔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迅速倒扣在钠的上方。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剧烈燃烧,火焰为黄色,产生大量白烟。
实验结论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在一起。
实验说明当钠熔成小球后,立即撤去酒精灯并倒扣集气瓶。
2020年高考化学三轮复习资料《回归高中化学教材实验》(人教版选修4)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 4 教材实验目录01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选修4,P4-P5) (2)02锌粒和不同浓度稀硫酸反应速率比较(选修4,P18) (2)03不同浓度草酸与高锰酸钾反应速率比较(选修4,P20) (3)04不同温度下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比较(选修4,P21) (3)05不同温度下I-在酸性溶液中被氧化的速率比较(选修4,P21-P22) (4)06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分解实验(选修4,P22) (4)07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选修4,P23) (5)08重铬酸钾溶液中加酸或碱的平衡移动(选修4,P26-P27) (6)09Fe3+、SCN-浓度对Fe(SCN)3溶液中平衡移动的影响(选修4,P27) (6)10温度对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平衡体系的影响(选修4,P28) (7)11等浓度的盐酸、醋酸溶液酸性的比较(选修4,P40) (8)12醋酸与饱和硼酸溶液酸性比较(选修4,P42) (8)13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选修4,P50-P51) (8)14探究促进或抑制FeCl3水解的条件(选修4,P57) (9)15氢氧化镁沉淀在蒸馏水、盐酸、氯化铵溶液中的溶解(选修4,P63) (10)16氯化银、碘化银、硫化银沉淀的转化(选修4,P64) (10)17氢氧化镁、氢氧化铁沉淀的转化(选修4,P64) (11)18双液锌铜原电池(选修4,P71) (11)19电解氯化铜溶液(选修4,P79) (12)20钢铁生锈原理(选修4,P85) (12)21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选修4,P87) (13)强酸与强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 O,反应放出的热量会引起溶液温度的变化。
在一绝通过观察收集10mL H所用的时间或1 分钟收集到的H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
在实验中,控制Na S O与H SO溶液浓度不变,探究温度不同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课本实验整理13周高三()班姓名:________________1:必修胶体的配制:P26 Fe(OH)胶体的配制:将烧杯中的____________加热至沸腾,向____________3中逐滴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饱和溶液。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_______,停止加热。
例1.P47在实验3-2中,切下一小块金属钠,放入______中,加热。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P48科学探究中,加热铝箔后,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实验3-3:金属钠与水反应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该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4.在P50的科学探究中,铁与水蒸气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_________ 还原剂:_________ 转移的电子是:__________例5.在P51实验3-4中,通过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该实验中,用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得等量的H,消耗的铝的质量比为:______,消耗的HCl 与2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转移的电子比为:______。
例6.在P55实验3-5中,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实验现象说明:该反应___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生成。
思考: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某种具有漂白性物质,经探究确定,该漂白性物质为HO,请写出生成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例7.P56科学探究。
在该探究实验中,共有____种方法能够鉴别NaCO 和NaHCO(固体)。
332其中第一种方法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种方法利用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种方法利用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种方法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种方法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其他的方法鉴别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8.P57 实验3-6,焰色反应实验,该实验需要用到的仪器或用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9.P58 实验3-7中,制备Al(OH),用________和________(药品) 3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10.P58,实验3-8,为了说明Al(OH)是两性氢氧化物,在所得的Al(OH)分别加入盐酸和33NaOH,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1.P60,在实验3-9中,FeSO 和NaOH溶液混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应反应方程:思考:如果想生成的Fe(OH)较长时间不被氧化,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或怎样改进实验?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例12.P61,实验3-10 及科学探究。
3+: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mlFeClFe溶液,若:3①滴加几滴KSCN溶液,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②滴加少量苯酚溶液,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滴加少量淀粉KI溶液,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以上三种方法中,能作为其特征反应(即其他物质没有这种现象)的是:_________,3+的_______,如果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等粒子,该方法不能用。
第三种方法,利用了Fe2+: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5mlFeClFe溶液,若往该溶液中滴加:2①几滴KSCN溶液,现象:_________,再滴加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②NaOH溶液,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几滴KMnO溶液,现象: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④几滴K[Fe(CN)]溶液,现象: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如果FeCl溶液中含有FeCl溶液,在上面四种方法实验中,现象不相同的是:________(编号),322-2+ Fe(编号)种方法不能用于鉴别离子,第FeI溶液或SO____溶液中含有如果FeCl322P76实验4-1: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加酚酞,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用胶头滴管逐滴加稀盐酸,边加边振荡,发现溶液红色逐渐变浅,并有________________(现象),请叙述有关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写出对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77实验4-2:滤纸条浸水和硅酸钠饱和溶液后放酒精灯上燃烧。
问题1:硅酸钠水溶液具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1)工业上,硅是在电炉中用炭粉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的。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生产所得到的硅不纯,称为“粗硅”。
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元件中使用的硅是及其纯净,几乎没有任何缺陷的单晶硅。
①工业上,硅的提纯方法是在高温下让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易挥发的四氯化硅,将其蒸馏后在高温下用氢气还原,从而得到较纯的硅。
请写出上述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中,将细砂粉(SiO)与镁粉混合加热,也可制得粗硅。
这种粗硅往往含有过量得镁,2氧化镁和硅化镁(MgSi),这些杂质可用盐酸除去(提示:MgSi与盐酸反应的产物之一是SiH).422请写出此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请画出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装置图(包括发生、除杂、干燥、收集、尾气处理等),标明各装置内的试剂以及写出反应方程式P83实验4-3:氢气在氯气中燃烧问题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对应方程式。
P84实验4-4:氯水的漂白作用(氯水含有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1:在新制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是哪种物质?_________________问题2:设计实验证明氯水的漂白作用是由Cl体现还是HClO体现,并画出实验装置图。
2问题2:在新制氯水中,滴加两滴石蕊试液,现象是什么,体现了哪些性质?P85实验4-6:氯离子的检验实验(稀盐酸、氯化钠、碳酸钠、自来水、蒸馏水)问题1: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氯碱工业:电解氯化钠溶液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_____,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_____,在溶液中生成_____。
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90实验4-7:问题1:将盖有胶塞、盛有二氧化硫气体的试管倒放在水中,在水面下打开胶塞,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简述用pH试纸检测试管中的溶液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pH试纸变红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