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莲校本研修学分认定3
辛店中学校本研修学分认定说明

辛店中学校本研修学分认定说明根据上级有关继续教育学分管理规定,辛店中学对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进行登记核算,校对后,按要求进行了一周的公示。
公示期间,除个别教师询问核算标准外,没有教师对公示分数产生异议。
随后归入教师个人档案。
现对核算过程做个简要说明:1、“教师职业道德”项依据三学期的师德考核结果,全校教师除刘欲隆外都认定为“合格”,按折算标准都记2分。
2、“专题讲座”项考核依据为每位教师的学习笔记、学校专题会议记录笔记。
全校规定特殊教师没有笔记外,其他教师统一认定为每人60学时,折算后每人3分(0.05分/时)。
3、“考察学习校际交流”项认定依据为考察方案、学习记录。
根据我校实际,每位教师认定为10天,学校根据教导处掌握的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情况给予个别教师进行了酌情加分(0.1学分/天)。
4、“集体备课、说课”项依据为活动记录。
我们就依据我校每学期备课组活动记录,统一给每位教师认定为30小时(0.1学分/时);“公开课”项依据为有关证明和教案,我们统一认定这每位教师4节(0.2学分/节)。
“听评课”项依据为签到册、听课笔记,我们统一认定为每位老师40节(0.05学分/节);“师徒结对”项依据为相关文件和活动计划,我们给每位教师统一认定为3个学期的学分(0.25学分/学期)。
这四个项目因分值低,不方便体现差距,认定中就没有进行区别,全体教师认定一样的分数。
5、“有效教学”项依据为学期考试成绩,分为高效、有效、低效、无效(分别计学分为2、1.5、1.2、0)四个等次。
我们按30%的比例给部分教师认定为“高效”,其他都认定为“有效”,没有低效和无效。
6、“读书活动”项依据为读书笔录,根据教师读书笔记的字数,按30%比例给予部分教师认定为“优”,其余都认定为“良。
没有认定合格、不合格等次。
(计分为2、1.5、1.2、0)7、“教育科研”项是硬指标。
分“论文发表评比、编写教材专著、课题课改”三项。
我们依据08-09三个学期内的统计结果为依据进行核实认定。
中小学教职工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

中小学教职工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中小学教职工校本研修学分的认定和管理,以促进教职工专业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下为认定和管理办法的具体规定。
二、认定范围校本研修学分认定适用于中小学各级各类教职工,包括教师、管理人员等。
三、认定标准1. 校本研修学分的认定应符合以下标准:- 完成研究任务并达到研究要求;- 参与研修活动的时间和研究成果可量化;- 研修内容与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相关;- 参与活动的教职工必须是合法聘任且在岗工作。
2. 学校应建立认定标准和程序,确保认定过程公平、透明,并有有效的评估方法。
四、学分管理1. 学校应建立学分管理系统,记录和管理教职工的校本研修学分。
2.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学分绩效评价办法,将教职工的校本研修学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激励教职工参与研究和提升自身素质。
五、学分使用与转化1. 教职工通过学校认定的校本研修,获得的学分可作为职称评审、晋升、岗位聘任等的重要依据。
2. 学分可以在一定时限内进行转化和累积,未使用的学分将在规定期限后失效。
六、监督与评估1. 学校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认定和管理过程的公正性和合规性。
2. 学校可以依托内外部专家进行学分认定和管理工作的评估,提高学分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七、附则1.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具体实施细则由学校根据本办法制定。
2. 如发现学分认定和管理中的违规行为,学校将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 本办法解释权归学校所有。
以上为中小学教职工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的主要内容,供参照执行。
绥德县第四小学召开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培训会

绥德县第四小学召开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培训会
为了调动全校教师参与校本研修工作的积极性,规范管理,落实榆林市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制度,11月24日下午,绥德县第四小学召开了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培训会。
培训会上,我校教科研主任张彩霞组织教师学习了校本研修的相关文件,强调了校本研修的重要性,同时就进一步加强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完善校本教研保障机制,促进学校教育内涵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等方面讲了意见。
校长李树国在总结会议时,要求全校上下要加强领导,统筹安排,落实专人负责,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好教师做好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各项准备工作,为学时认定工作提供便利,确保校本培训学分认定工作顺利完成。
王艳宁报道
2014.11.20。
宁陕县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考核赋分表

20
-20
学年
学校 自评 审核 学分 学分
课堂 教学 师范 积极承担并参与各级各类示范课、公 观摩 开课、观摩课、评优课、调讲课等活 10 课 动。 听课 每学年听评课40节以上,记录完整, 评课 详实,评价意见具体、中肯。 专题 积极参加专家指导的校本研修活动, 讲座 承担校本研修专题讲座。 交流 每年至少参加校本研修专题大型交流 研修 研讨 研讨活动3次。 能力 10 课题 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且是课题研究主 研究 要成员并作出阶段课题成果贡献。 论文 每年撰写一篇与本学科相关的优质论 撰写 文并获县级以上奖。 坚持开展教师“三笔字”、“课件制 基本 作”、“计算机操作”、多媒体辅助 功 教学等达标活动。 每学期提交高质量的“五个一”资 业务 料,即:一篇优秀教学设计、一份说 专业 提高 课稿、一篇教学反思、一篇教育叙事 发展 、一件自制优秀课件。 10 个人 认真参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 研修 有学习笔记。 学历 学历提高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提高 获奖 课 材料 发表 或交 课题 研究 获奖 示范课、公开课、优质课、调讲课、 教学能手等。 校本研修经验材料在正规报刊、杂志 发表或在科研会议上交流。 承担的课题在国、省、市、县获奖。 合 计42 Nhomakorabea2
3 3
2
2
5
高质量完成“五个一”资 料,每项记1学分。 学习笔记不少于10000字,内 容详实,针对性、实用性 强,记2学分。 小学教师达到大专学历,初 中达到本科学历,高中达到 研究生学历。达到学历标准 获省、市、县奖分别记3、2 、1学分,累计计算。 按照国、省、市、县级分别 记4、3、2、1学分。 主要参与者按照国、省、市 、县级分别记4、3、2、1学 分。
4.案例: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证书(16分)

校本研修单位(盖章):
姓名
张三
学分认定文号
桂教师范〔2016〕18号
校本研修时间
4月16日至17日、4月26日至27日
核准学时
32学时
校本研修项目名称
学校或片区学校组织的集体备课、听评课、教学诊断、专题研讨等研修活动
核准学分
肆学分校本研修内容、活动、奖层次到百色市第一小学参加36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暨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听评刘燕桃、肖妮、黄建明、林俊虹、韦林飞等老师分别执教五年级语文课《桥》。到一小参加361有效教学模式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听评邓姣琴执教《美丽的大兴安岭》、王子豪执教《葡萄沟》、刘清和执教《爬山虎的脚》、韦美玲执教《太阳》、李廷学执教《开国大典》、林英肖执教《长征》、邓佳黎执教《荷花》。
核准学分
伍学分
校本研修内容、活动、获奖层次
撰写教学设计:《桂林山水》、《花钟》、《古诗二首》;教育随笔《小学语文学习共同体建构的策略》、《小学语文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施》
县继教办(盖章):
校本研修单位(盖章):
县继教办(盖章):
校本研修单位(盖章):
姓名
张三
学分认定文号
桂教师范〔2016〕18号
校本研修时间
2019年3月
核准学时
1篇
校本研修项目名称
在市级及以上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刊号:CN或ISSN)发表的论文;在市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论文评比中获奖的论文
核准学分
肆学分
校本研修内容、活动、获奖层次
姓名
张三
学分认定文号
桂教师范〔2016〕18号
校本研修时间
2019年3月25日至27日
核准学时
中小学教育专家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

中小学教育专家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1. 背景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培养优秀教育专家,推动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制定本《中小学教育专家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
2. 目的本办法旨在规范中小学教育专家校本研修学分的认定和管理,促进教育专家的专业发展和校本研修工作的开展。
3. 认定标准教育专家校本研修学分的认定标准如下:- 职称评聘:教育专家根据校本研修工作成果及表现,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学术论文:承担并完成校本研修课题相关的学术论文,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培训课程:参与校本研修组织的培训课程,经考核合格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教研成果:贡献优秀的教研成果,经评定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研究交流:参与中小学教育专家学术会议、研讨会等研究交流活动,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4. 学分认定与管理4.1 学分认定校本研修学分认定采取积分制,根据教育专家在校本研修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和表现,评定其获得的学分。
4.2 学分管理学校将建立校本研修学分档案,并将学分情况纳入个人教师档案中进行管理。
教育专家可以在个人教师档案中查阅自己的学分记录。
5. 考核与奖励5.1 考核方式学校根据教育专家的校本研修工作成果和表现,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
5.2 奖励措施对于在校本研修中表现优秀的教育专家,学校将通过表彰、奖励等方式予以鼓励和奖励。
6. 评估与改进学校将定期对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以不断提高校本研修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7. 实施与保障学校将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学分认定和管理的具体流程和责任分工,并加强对教师和教育专家的培训和指导,以确保本办法的有效实施。
xx中心校小学、幼儿园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及管理实施办法

xx中心校小学、幼儿园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及管理实施办法xx中心校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规范xx 辖区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工作,根据县(区)教育局制定的《xx县(区)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精神,结合xx辖区校本研修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小学、幼儿园校教师校本研修实行学分管理,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为核心,以学分管理积极推动xx 辖区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信息化和制度化。
第二条学分认定对象为xx辖区公民办小学、幼儿园、幼儿园学校教师。
第三条小学、幼儿园教师在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的集中培训、远程培训之外,必须参加所在学校组织实施的、经县(区)教育局审核认定的校本研修。
第四条向阳辖区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工作由向阳中心校牵头,各校教研室配合,xx教研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实施。
第五条各校要以“全员参与、分层研修”为基本思路,根据教师队伍发展共性和个性需求,确定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灵活选用研修形式,提升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效果。
第六条各校依据此办法,制订本校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细则。
第二章学分的构成第七条教师五年一个周期内须完成累积不少于50学分的研修任务。
每位教师每年校本研修不少于10学分。
第八条校本研修学分主要由研修活动学分和研修成果学分构成,其中每年每位教师研修活动不少于6学分,研修成果不少于4学分。
研修活动包括校内、校际间(如各工作室、镇域研修互助体、城乡学校共同体)以及县(区)级层面组织开展的各种研修活动(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科研和校本资源开发等),其学分由个人申报,附相关证明材料。
研修成果包括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校本教材、课题成果等,其学分由个人申报,学校确认。
最后,由学校统一汇总公示后,上报审核认定。
第九条学分量化标准(一)教师参与学校内部、校际之间或县(区)级研修活动,每个学时分别计0.1、0.15学分。
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办法

论文获奖
国家级 省级
24学时/篇(在CN级刊物上发表以获奖资料为准) 20学时/篇(在CN级刊物上发表以获奖资料为准)
市级
12学时/篇(在CN级刊物上发表以获奖资料为准)
比赛获奖
一等
二等 三等
校级
1学时/ 篇(次)
0.8学时/篇 (次)
0.5学时/篇 (次)
县级
2学时/篇 (次) 1.5学时/ 篇 (次) 1学时/篇 (次)
12学时/年、8学时/年、4学时/年
校内课题
承担校内课题研究者计5学时
专业成长汇报课 听评课
做课教师3学时/每学期 0.5学时/节
教研组活动
主题发言人每一个交流主题计1学时,教师参与计0.5学时/次。
培训笔记 校本培训活动
培训笔记0.2学时/页;撰写学习体会、心得体会、教学案例、 教育叙 事等0.5学时/篇;教学反思等0.2学时/篇。
教师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办法
类别 专 业 引 领
课 题 研 究
参 与 校 本 研 修
研 修 成 果
内容 参加培训、研修活动
认定学时
学时数与主办单位认定(未明确学时数的培训以每45分钟为1学时折 算)
参加学术会议
12学时/国家级 8学时/省级 4学时/市级
2学时/县级
参加学历进修 国家级课题
72学时(以当年取得学历证书为准)
24学时/年、20学时/年、16学 时/年
主课题组人员 (按职责大小,前3名)
20学时/年、16学时/年、12学 时/年
子课题组人员 (按职责大小,前3名)
20学时/年、16学时/年、12学时/年
子课题组人员 (按职责大小,前3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修人员:丁晓莲
工作单位:子洲县实验小学
联系方式:
校本研修报告单填写须知
《XX市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报告单》为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材料封面,申请人要结合自身研修实际,逐项完善认定相关材料。
1.本报告单为教师一学年内校本研修活动的完整记录,由教师个人填写后报学校初审,作为教师个人校本研修学分认定的依据。
2.研修主题要认真选定,选题要小、实、新、活,尽量与本专业学科对口。
报告中所有项目都要围绕研修主题展开,研究要严谨,内容要详实。
3.申请材料用word输入,所填文字均为小四号仿宋体,用
A4纸双面打印)。
4.严禁网络下载或拼凑,违者后果自负。
研修教师信息
XX 丁晓莲性别女年龄37 学历本科
继教
工作单位子洲县实验小学
61230897
编号
联系729488340qq.
教育格言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个人工作简历
一、个人工作情况
丁晓莲,女,大学本科学历,二级教师。
2000年8月至2001年7月在子洲县驼耳巷中学任教,担任初一英语教学工作。
2001年8月至2005年7月在子洲县苗家坪镇中心小学任教,担任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任年级组组长。
2005年8月至今任职于子洲县实验小学,任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并承担班主任工作。
对语文教学、班级管理、年级管理等工作认真负责,业绩突出,曾多次被评为XX市优秀教师,德育先进工作者,教研积极分子。
还多次被评为学校“模X教师”“先进德育工作者”“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