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通大桥施工期水上交通组织方案(C1)

合集下载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引桥及专用航道桥施工方案word文档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引桥及专用航道桥施工方案word文档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引桥及专用航道桥施工第三节引桥与专用航道桥施工1. 概述苏通大桥引桥全长5140m,其中北引桥长3190m,起点桩号为:K15+766,终点桩号为K18+956,其桥型布置为14×30m+11×50m+11×50m+(70m+5×100m)+5×100m+6×100m。

南引桥长2518m, 起点桩号为:K21+044,终点桩号为K23+562,其桥型布置为3×100m+150m+268m+150m+11×50m+11×50m+11×50m。

见下图:14×30m 11×50m 11×50m 70m+5×100m 5×100m 6×100m北引桥桥型布置图专用通航道桥3×100m 150m+268m+150m 11×50m 11×50m 11×50m南引桥桥型布置图苏通大桥推荐采用“方案一”,该方案桥梁总长7796m,其中:引桥上构为30m、50m、10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专用航道桥为150m+268m+15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型式。

1.1 引桥与专用航道桥基础陆域采用常规钻孔灌注桩工艺施工;浅水区采用搭设钢栈桥、钢平台施工钻孔桩,工艺同陆域施工;深水区采用打桩船施打PHC管桩。

专用航道桥采用钢沉井基础。

钢沉井首节由500 t起重船整体吊装入水,利用定位船、导向船精确定位。

钢沉井分节接高、取土下沉。

沉井下沉至设计高程后进行混凝土封底,铺设底模板后,浇注承台。

1.2 引桥与专用航道桥下构陆域采用挖掘机开挖基槽、立模现浇承台;浅水区由履带吊机吊放无底钢套箱、取土下沉、封底后施工承台;深水区由起重船吊放有底钢套箱施工承台。

墩柱采用搭设脚手架翻模现浇工艺进行施工,施工用材及模板由塔式吊机提升。

大桥施工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大桥施工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桥梁施工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长江江苏段大桥(以下简称大桥)施工期的水上交通秩序,保障施工期桥区水域水工工程、水工作业和过往船舶航行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和水下施工作业航行安全管理条例》、《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等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长江大桥江苏段施工期间的桥梁施工、施工以及在桥区水域内航行、停泊、作业等与水上交通安全有关的活动。

第三条江苏省海事局负责大桥施工期间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

桥梁所在海事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桥梁施工期间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

第四条大桥施工期桥区水域范围(以下简称桥区水域)为桥轴线上、下游各一定范围内的两岸联线间水域。

具体范围由海事管理机构根据航行条件和建设需要确定。

第五条桥址、桥区水域范围、桥区水域船舶航路的确定与变更、通航尺度、施工作业事项、船舶防风要求和其他与航行安全有关的信息,由海事管理机构以航行通(警)告等方式发布。

第六条桥梁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大桥建设、施工单位和施工船舶应当遵守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法承担施工期的安全生产责任。

第二章施工安全管理第七条桥梁施工单位应当依法加强施工作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并应遵守下列规定:(一)制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二)及时向海事局提供桥梁施工设计、水文测图等技术资料;(三)申请或配合施工单位办理水下施工作业审批手续,及时通报施工进展情况;(四)负责涉水码头防撞设施同步施工;(五)负责设置、调整、在桥梁区域水域维护与航行安全相关的标志;(六)准备值班拖船,以满足桥梁区域水域施工现场的紧急需要,确保紧急状态下的应急处置;(七)组织协调桥区水域施工单位按应急预案定期演练,组织施工区内突发事件的施救抢险;(八)督促施工单位配备必要设施、制定应急预案,落实安全措施;第八条桥梁施工单位对桥梁施工期间的运营安全负具体责任,并应遵守下列规定:(一)制定安全应急预案,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二)按规定取得《水上水下施工作业许可证》,并在批准的水域内作业;(三)施工作业影响船舶航行时,及时向有关单位和船舶报告施工信息;(四)妥善遮挡夜间妨碍航行安全的照明灯具,有效处理焊接、切割等作业产生的影响船舶安全的火花;(五)及时清除施工区水域遗留的障碍物;(六)负责施工船舶的管理,督促他们依法办理签证等相关手续;(七)负责水下施工中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八)配备警戒船,负责施工区域的安全警戒;(九)定期组织施工作业应急演练。

苏通大桥桩基施工方案汇报

苏通大桥桩基施工方案汇报

高性能泥浆
◆ 通过二、三期试桩优化配比,配置不分散
低固相高粘度PHP泥浆
相对密度 粘度(Pa.s) 失水率(ml/30min) ≤1.08 22~25 ≤17
泥皮厚(㎜/30min)
胶体率(%) 含砂率(%) 酸碱度(PH) 中港第二航务工程局
≤1.5
≥99 ≤0.5 8~10
钢筋笼加工
◆配备2台200kN 龙门吊
◆汛 期:6-9月
◆平水期:5、10月
◆枯水期:11-4月
中港第二航务工程局
主4#墩结构图
◆ 桩基:131根D2.8/2.5m,长117m变径钻孔灌注桩
-28.0 粉细砂 Q4 -59.8 粉细砂 Q3
中港第二航务工程局
主4#墩工程特点
◆ 风大浪高,航运繁忙。 ◆ 墩位区水深30m,最大流速>3.0m/s,钻孔
◆ 采用定位船定位,开体驳上冲灌抛投
中港第二航务工程局
起始平台结构
◆采用Φ2540×20mm钢管桩支撑,钢管桩长55m ◆桩间设置两层平联
中港第二航务工程局
起始平台沉桩
◆ 定位船导向定位钢管桩 ◆ 300t全回旋转起重船配合2台并联APE400型振动锤下沉
振动下沉 APE400型振动锤
中港第二航务工程局
起始平台及下游平台结构计算 整个施工平台形成后的整体稳定性计算
中港第二航务工程局
1 X
Z Y
起始平台计算
轴 向 应 力 (Pa)
MX
MN
ANSYS 6.1 SEP 27 2003 12:50:04 NODAL SOLUTION STEP=1 SUB =1 TIME=1 SX (AVG) RSYS=0 PowerGraphics EFACET=1 AVRES=Mat DMX =.069538 SMN =-.105E+09 SMX =.106E+09 -.105E+09 -.816E+08 -.582E+08 -.347E+08 -.113E+08 .122E+08 .357E+08 .591E+08 .826E+08 .106E+09

苏通大桥施工期水上交通组织方案(C1)全套资料

苏通大桥施工期水上交通组织方案(C1)全套资料

苏通大桥施工期水上交通组织方案(C1)全套资料(全套标准方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施工期水上交通组织方案1。

概述1.1航道及河道情况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位于长江下游的澄通河段徐六泾水道上,桥位区河道属弯曲和分汊混合型河段,平面形态呈“S”形弯曲,水面宽窄相间,西段天生港附近宽约6。

0km,往下展宽,在军山附近宽约10.0k m,到东方红农场拐角处宽达14。

0 km,再往下突然缩窄,至徐六泾附近宽约 6.0 km;桥位区河段江中沙洲发育,槽深滩宽,江心沙洲主要有通州沙、狼山沙和新通海沙、白茆沙等,其中新通海沙正位于桥位线上,属心滩地貌,通州沙东水道与新通海沙南水道中有水深达50.0 m的深槽区,构成长江主汊,属深槽侵蚀及堆积地貌,其他水道则为支汊,属河道冲蚀及冲积地貌.桥位断面主槽呈“V”字形,略偏南岸,—10 m等深线以下水域宽约1800m,—20m等深线以下水域宽约1100m,最深点高程约-31.3m,南、北主塔墩位置的河床高程分别为-15。

3m和-23.3m;夹槽在主槽南侧,主槽与夹槽中心距约1700m,夹槽呈盆形,宽约400m,河床高程约—10。

0m.新通海沙北侧支汊发育迅速,已基本贯通,可通行小型船舶.1.2航运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桥位河段是目前长江上最繁忙的河段,是水运运输的黄金水道,可以顺利通行2。

0万吨级以上的海轮,乘潮可以通行3.0万吨级海轮。

桥位处水域宽阔,江面宽约6km,港口、码头众多,航运繁忙,目前,每天约有2200多艘船只通过南通,其中万吨级以上船只30艘,千吨级至万吨级(含大型船队)380艘(对).桥址处南北两岸可利用岸线约1000m,可供修建构件出运、材料转运等临时码头。

北岸(C1标段)在桥位线上游200 .0m已建有一座交通码头,拟在桥位线上游的水山码头附近建设施工所需的施工码头(出运码头和砂石料码头一座,前沿长度120。

0m;出碴码头一座,前沿长度46.0m)。

苏通大桥C1标边主墩墩身施工方案

苏通大桥C1标边主墩墩身施工方案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主桥基础工程C1标边主墩墩身施工方案中港集团第二航务工程局2004年01月05日苏通大桥C1标边主墩墩身施工方案1. 概述1.1工程概况苏通大桥C1标边主墩包括远塔辅助墩1#、2#墩、近塔辅助墩3#墩。

各墩墩身外部尺寸均为8.5m×5.0m。

1#墩墩身高56.778m,2#墩墩身高58.517m,3#墩墩身高59.952m,均系薄壁空心柔性墩结构,混凝土标号为C40。

C1标边主墩墩身施工均采用全自动液压爬模施工。

共拟投入两套爬模,即1.2气象条件桥址位于长江下游,临近长江入海口,地处中纬度地带,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

主要灾害天气有暴雨、旱涝、连续阴雨、雷暴、台风、龙卷风、飙线、寒潮、霜冻、大雪和雾,因各墩间依次按顺序施工,总体施工时间较长,因此各种自然气象因素均有可能对墩身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而其中尤其以风及雾的自然因素影响最大。

桥位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5.40C,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2.20C,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2.70C,最高月平均气温为30.10C,最低月平均气温为-0.20C.桥位地区年平均下雨日为120天左右,最多150天;年平均下雾日和雷暴日均为30天左右,最多可达60天。

因受热带风暴和台风影响,从5月下旬至11月下旬桥区位置均有可能遭受台风袭击,年均出现台风2.3~2.7次,7月上旬至9月中旬为台风多发期,8月份是台风影响最多的月份,约占40%。

对1#、2#墩身施工具有一定的影响。

受季风气候影响,桥位地区盛行西北风,下半年以东南风为主,全年以偏东风出现频率最高。

桥位处江面不同重现期基本风速见表1.2.1。

桥位处江面不同重现期基本风速(m/s)表1.2.1重现期10年30年50年100年120年150年200年机制—Ⅱ型32.0 35.5 37.1 39.1 39.7 40.4 41.32.1 总体施工工艺及流程2.1.1总体施工工艺主1#、2#、3#墩身施工主要采用液压自爬模,按每4m高分节段进行施工。

苏通大桥主跨钢箱梁水上吊装工艺及通航管理

苏通大桥主跨钢箱梁水上吊装工艺及通航管理

苏通大桥主跨钢箱梁水上吊装工艺及通航管理阚有俊【摘要】介绍苏通大桥主跨钢箱梁吊装与通航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通过精确计算每块箱梁吊装时所占水域情况,来评价施工对通航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通航安全管制措施,实现大桥建设与船舶通航同步进行,将施工对通航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期刊名称】《船海工程》【年(卷),期】2007(036)006【总页数】4页(P74-77)【关键词】苏通大桥;钢箱梁吊装;通航安全【作者】阚有俊【作者单位】江苏省苏通大桥建设指挥部,江苏,南通,226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76.1苏通大桥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和苏州(常熟)市之间,是交通部规划的“沈阳至海口”国家重点公路跨越长江的重要通道,也是江苏省公路主骨架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通大桥跨江大桥总长8 146 m,由北引桥、主桥、辅桥和南引桥组成,其中主桥全长2 088 m,主跨为1 088 m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大跨径斜拉桥。

苏通大桥主跨钢箱梁采用全焊扁平流线形结构,由索塔区梁段、标准梁段和中跨合龙段组成,所有钢箱梁均采用工厂化预制,运梁船浮运至现场,分别采用大型浮吊和桥面吊机进行吊装就位,计划作业时间从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底,历时1年。

由于施工时,浮吊和运梁船需占用通航水域,对长江过往船舶的安全航行带来较大影响,特别是标准梁段吊装作业,随着工程的推进,运梁船将分别占用推荐航路和主航路,需要海事部门采取单向通航、封航等交通管制措施。

1 苏通大桥航运状况桥位处,船舶平均流量在2 500艘/d以上(高峰流量可达 5 000余艘/d);上水船舶大多利用潮汐集中上行,高峰流明显,据统计,上水船舶白天一般在当日高潮前1.5 h左右开始,持续时间1.5~2.0 h,高峰流占全天上水船舶总数的65%左右;夜晚船舶高峰流较白天要小,持续时间大约1 h。

在所有船舶中,海轮约占13%;黄砂船约占71%;危险品船约占4%;其他船(含集装箱船、散货船等)约占12%。

苏通大桥墩身施工方案

苏通大桥墩身施工方案

苏通大桥墩身施工方案苏通大桥是中国江苏省张家港市和上海市昆山市之间跨越苏州河口的一座公路桥梁,是中国目前跨度最大、技术难度最高、设计最新颖的大桥之一、大桥采用了预制标准墩身的施工方案,以下将详细介绍。

首先,预制标准墩身施工方案是由苏通大桥设计团队根据桥梁的结构要求而制定的。

该方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预制墩身的制作、预制墩身的运输和安装,以及现浇连接部分的施工。

预制标准墩身施工方案的第一步是预制墩身的制作。

预制墩身是在专门的建筑工厂进行制作的,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

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的基础上制作模板,然后在模板内铺设钢筋骨架,最后进行浇筑混凝土。

为了确保预制墩身的质量,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和浇筑工艺。

预制墩身制作完成后,第二步是进行运输和安装。

由于预制墩身体积庞大、重量较大,因此需要采用大型吊装设备进行运输和安装。

首先,将预制墩身用大型吊车装载到专门的运输车辆上,并在运输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保证安全。

当运输到施工现场时,需要使用吊车将预制墩身安装到事先建好的基础上,并调整其位置和方向,最后进行固定。

最后一步是现浇连接部分的施工。

在预制墩身安装完毕后,需要进行现浇连接部分的施工。

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制作连接部分的模板,并进行钢筋骨架的铺设。

然后,依据混凝土浇筑工艺,将混凝土浇筑至连接部分,并进行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需要进行表面修整和养护,以确保连接部分与预制墩身的结合紧密,并且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

以上就是苏通大桥预制标准墩身施工方案的基本内容。

通过采用预制标准墩身的施工方案,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工和材料的浪费,同时确保施工质量。

这也为苏通大桥的快速建设和安全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苏通大桥施工方案

苏通大桥施工方案

苏通大桥方案目录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地理位置及主要功能 (1)1.2 前期工作概况 (1)2. 主要技术标准 (3)3. 建设条件 (6)3.1 地形地貌 (6)3.2 气象 (7)3.3 河势及河床稳定 (8)3.4 水文 (9)3.5 工程地质 (12)3.6 地震 (15)4. 主航道桥桥型及结构方案 (19)4.1 总体设计 (19)4.2 结构设计 (19)4.3 施工方案 (26)5.专用航道桥桥型及结构方案 (31)5.1 总体设计 (31)5.2 结构设计 (32)6. 引桥桥型及结构方案 (36)6.1 总体设计 (36)6.2 结构设计 (36)6.3 施工方案 (39)7. 接线工程 (40)7.1 接线工程主要技术标准 (40)7.2 接线工程设计路段划分 (40)7.3 接线工程路线走向 (40)7.4接线工程概况 (40)8.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42)8.1 管理养护机构 (42)8.2 交通安全设施 (42)8.3 监控系统 (42)8.4 通信系统 (42)8.6 收费系统 (43)8.7 限载系统 (43)8.8 供电照明及综合电力监控 (43)8.9 房屋建筑 (44)8.10 景观工程 (44)8.11 跨江大桥附属工程 (44)9. 建设安排与实施方案 (45)9.1 总体施工方案 (45)附图地理位置.................................................................................................................... 图-1路线平纵面缩图........................................................................................................ 图-2全桥标准横断面........................................................................................................ 图-3主航道桥总体布置.................................................................................................... 图-4专用航道桥总体布置................................................................................................ 图-5全桥施工进度安排.................................................................................................... 图-61. 项目概况1.1 项目地理位置及主要功能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简称“苏通大桥”)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口南通河段,连接苏州、南通两市,北岸接线始于江苏省公路主骨架“横三”线——宁(南京)通(南通)启(启东)高速公路,与实施中的连(连云港)盐(盐城)通(南通)高速公路相接;南岸接线终于江苏省公路主骨架“连三”线——沿江高速公路太仓至江阴段,与实施中的苏(苏州)嘉(嘉兴)杭(杭州)高速公路相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期水上交通组织方案
1.概述
1.1 航道及河道情况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位于长江下游的澄通河段徐六泾水道上,桥位区河道属弯曲和分汊混合型河段,平面形态呈“ S”形弯曲,水面宽窄相间,西段天生港附近宽约6.0 km, 往下展宽,在军山附近宽约1 0 . 0 k m ,到东方红农场拐角处宽达14.0 km,再往下突然缩窄,至徐六泾附近宽约6.0 km;桥位区河段江中沙洲发育,槽深滩宽,江心沙洲主要有通州沙、狼山沙和新通海沙、白茆沙等,其中新通海沙正位于桥位线上,属心
滩地貌,通州沙东水道与新通海沙南水道中有水深达50.0 m的深槽区,构成长江主汊,属
深槽侵蚀及堆积地貌,其他水道则为支汊,属河道冲蚀及冲积地貌。

桥位断面主槽呈“V” 字形,略偏南岸,-10 m 等深线以下水域宽约1800m,-20m 等深线以下水域宽约1100m,最深点高程约-31.3m,南、北主塔墩位置的河床高程分别为-
15.3m和-23.3m;夹槽在主槽南侧,主槽与夹槽中心距约1700m,夹槽呈盆形,宽约400m,河床高程约-10.0m。

新通海沙北侧支汊发育迅速,已基本贯通,可通行小型船舶。

1.2 航运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桥位河段是目前长江上最繁忙的河段,是水运运输的黄金水道,可以顺利通行2.0万吨级以上的海轮,乘潮可以通行3.0万吨级海轮。

桥位处水域宽阔,江面宽约6km,港口、码头众多,航运繁忙,目前,每天约有2200多艘船只通过南通,其中万吨级以上船只30艘,千吨级至万吨级(含大型船队)380 艘(对)。

桥址处南北两岸可利用岸线约1000m,可供修建构件出运、材料转运等临时码头。

北岸(C1标段)在桥位线上游200 .0m已建有一座交通码头,拟在桥位线上游的水山码头附近建设施工所需的施工码头(出运码头和砂石料码头一座,前沿长度120.0 m;出碴码头一座,前沿长度46.0m)。

配置各类船舶40余艘,经常移动和航行的船舶有近20艘, 主桥基础均
为水上施工,施工时间为两年左右,全桥施工时间长达五年,需在施工水域昼夜24小时作业或通行于江心与两岸施工码头之间。

为保证大桥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施工船舶和航行船舶的安全,建立安全、有效的
航行秩序,必须制定严密的水上交通组织方案,以确保施工安全
2.水上交通方案
2.1施工水域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C1 标段工程内容为北主塔墩辅助墩和过渡墩共四个墩的水上基础施工,考虑施工作业平台的宽度,施工船舶必要的停靠位置和调头,初步拟定南北向宽650 m,顺流方向长3000 m的区域。

即主塔墩中心线以南95.0 m至过渡墩以北55.0 m,桥位中心线上、下游各1500 m的水上范围作为主桥基础施工期间的施工水域。

施工水域布置见附图。

2.2施工期间航道安排
根据C1 标段北主塔墩位置和近、远期航行船舶的情况调查及河道河床的具体情况,初步拟定两个航行船舶航道。

主航道设于南、北两个主塔墩之间,航道宽度》900 m, 航行水深》15 m ,该航道为单孔双航道,主要用于大型万吨级船舶的航行;辅助航道设于过渡墩以北至新通海沙江心洲之间,航道宽度》1000 m,航行水深》6 m,该航道为单孔单航道, 主要用于中小型船舶的航行及与施工船舶之间航行交会;新通海沙江心洲与北江堤之间作为交通船舶及小型砂石料船的航行通道。

2.3施工期间航行标识的布设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基础施工时间长,占用水域面积大,施工船舶多而且船舶流动或移动性强,为保证在施工期间各航行船舶和施工船舶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船舶碰撞等海事事故, 必须做好航行航道的标识及维护, 以确保航行船舶, 施工船舶及建(构)筑物的安全。

航行标识根据航道管理部门的要求设置,根据不同的用途、位置和设置方式,分作
1 )施工水域禁行标识
2)航道分行标识
3)避让标识
4)正在作业标识
5)减速通过标识
6)固定标识
7)浮式标识
3.水上交通组织及管理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基础工程在施工建设期间,根据不同的施工任务,施工季节和所需的施工船舶的不同,可以分作几个不同的阶段,便于更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主要可
划分为:
1)水上试桩工程阶段
2)水上钻孔平台施工阶段
3)水上钻孔灌注桩施工阶段
4)水上钢套箱拼装及下沉阶段
5)封底及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施工阶段
6)水上临时工程拆除阶段
针对以上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水上交通组织及管理。

3.1水上试桩工程阶段
苏通大桥水上试桩计划于2003年6月〜2003年9月之间进行,在主塔墩桥位线的上、下游各160 m处搭设一个钻孔平台施工两根 2.5 m的钻孔灌注桩(共四根)试桩,需用的船舶较多也较大,拟定投入的船机设备主要有打桩船(航工桩7#),400 t全旋转起重船,150 m3/h搅拌船,泥浆船,运碴船,施工驳船及交通船或交通快艇。

试桩平台狭小,无法停靠工程船舶,所有的施工船舶均须抛锚系缆定位,需要占用规划的部分主航道,但施工期占用水域面积较小,两侧均可通行大型船舶,在钻孔平台沉桩期间,限制通过的船舶航行速度,减少船舶航行产生的航行波,减少对施工船舶和水上作业的干扰,同时为保证钻孔平台施工安全,在试桩钻孔平台上、下游各设一个浮式防撞船,确保墩位干施工安全,后期试桩平台作为主墩施工平台的防撞装置。

3.2水上钻孔平台施工阶段
此阶段计划于2003年9月〜2004年11月进行施工,施工顺序从主塔墩一>近塔辅助墩一>远塔辅助墩一>施工过渡墩。

本阶段施工是搭设水上钻孔平台,占用水域面积较大,投入的主要船机设备有打桩船两艘,运桩船和安装上部平台梁的65 t全回旋转起重船及工作船。

打桩定位精度要求较高。

打桩船的定位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占用部分主航道抛锚定位施工船舶移动范围较大。

为确保沉桩精度,所有通行船舶均须限速通过。

3.3水上钻孔灌注桩施工阶段
此阶段为苏通大桥基础施工的主要阶段,计划于2002年12月开始钻孔,至2004 年10月结束,施工时间近一年。

此阶段施工时,钻孔平台已形成,施工水域已基本定型,施工船舶可直接系靠在钻孔平台上,船舶航行对钻孔作业影响不大,但在整个施工
过程中,前期钢护筒下沉和施工期钢筋笼接长下放时,均需400 t大型起重船作业,船
舶起重吊装定位精度要求高,钢护筒下沉定位作业及钢筋笼分节吊装边接时,所有通过
的航行船舶均需限速通过作业区。

此阶段规划的施工水域为基本的水域,大型船舶通过主航道双向通行,在桥位区附近尽量减少交会,辅助航道仅作上行船舶通行,减少施工船舶与航行船舶的交会机会,便于横向航行的施工船舶与上行船舶的避让。

3.4水上钢套箱拼装与下放施工阶段
此阶段计划于2003年12月开始,于2004年元月完成。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分块整体吊安钢套箱和分片接高、下放钢套箱。

投入的船舶主要为2200 t大型起重船(中港总公司“振华”号)和运输船队。

大型起重船整体下放首节钢吊箱作业时,须横江方向系泊,作业时间较短,但在施工时尽量安排在规划的施工水域内,不占用航道。

3.5封底及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施工阶段
此阶段计划于2005年元月至四月进行,每次施工浇注的混凝土数量均较大,最大一次的混凝土浇注量达6220用,连续不间断地浇注,浇注作业时间达40小时左右。

本阶段投入施工船舶集中,数量较大,移动性强,占有水域较大。

拟投入的主要船机设备有起重船,搅拌船及相配套的水泥船,砂石料供应船,供水船,交通船等。

该阶段夜
间工作时施工船舶移动频繁,作业人员极多,要求航行船舶在通过桥位时,加强了望和避让,防止交通海损事故的发生。

4.水上交通管理
苏通大桥基础工程施工期间,所用施工船舶数量多,加之航道弯曲复杂、江滩多、风大浪高、水流流速大、流态复杂多变,对施工船舶和航行船舶之间的影响因素多,必须加强施工期的水上交通管理,才能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大桥建设期间的水上海事事故。

针对苏通大桥的施工建设特点,结合桥位区航道情况,建议设立大桥施工航道管理监督站,在南、北两岸各设一个固定分站,在两个主塔墩和近塔辅助墩之间各设立一个流动站,配备交通监督船和监督快艇,在港监部门指挥下,通过甚高频或高频无线通讯系统对通过的航行船舶进行指挥、监督、协调和管理,必要时可对海事船舶进行抢险和施救。

所有的施工船舶(包括交通船和交通快艇)配置高频或甚高频无线通讯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避让雷达等安全设施,在每个墩位的上、下游设置醒目的标志和无线通讯系统,提醒过往的航行船舶注意安全并减速通过桥位区。

g

M :耀
KHiw.iyn

«T
/
r <

ff
互進
亡::3K
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