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与问题解决——函数模型的应用
第4章 数学建模 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版)

数学建模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知识讲解1.用函数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1)观察实际情景:对实际问题中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2)发现和提出问题:析出常量、变量及其相互关系;(3)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明确其运动变化的基本特征,从而确定它的运动变化类型;(4)选择函数模型:根据分析结果,选择适当的函数类型构建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化归为数学问题;(5)求解函数模型:通过运算推理,求解函数模型;(6)检验模型:利用函数模型的解说明实际问题的变化规律,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面临实际问题,自己建立函数模型的步骤(1)收集数据;(2)画散点图(3)选择函数模型;(4)求函数模型;(5)检验;(6)用函数模型解释实际问题.3.数学建模活动的要求(l)组建合作团队;(2)开展研究活动;(3)撰写研究报告;(4)交流展示。
一、选择题 1.某厂日产手套总成本y(元)与手套日产量x(副)的函数解析式为y=5x+4000,而手套出厂价格为每副10元,则该厂为了不亏本,日产手套至少为( )A.200副B.400量C.600副D.800副 2.下面是一幅统计图,根据此图得到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1)这几年生活水平逐年得到提高;(2)生活费收入指数增长最快的一年是2008年;(3)生活价格指数上涨速度最快的一年是2009年;(4)虽然2010年生活费收入增长缓慢,但生活价格指数也略有降低,因而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改善。
A.1B.2C.3D.4 3.某商品价格前两年每年递增20%,后两年每年递减20%,则四年后的价格与原来价格相比,变化情况是()A.增加7.84%B.减少7.84%C.减少9.5%D.不增不减4.某公司招聘员工,面试人数按拟录用人数分段计算,计算公式为⎪⎩⎪⎨⎧∈≥∈<<+∈≤≤,,100,5.1,,10010,102,,101,4N x x x N x x x N x x x 其中,x 代表拟录用人数,y 代表面试人数,若面试人数为60,则该公司拟录用人数为( )A.15B.40C.25D.1305.某地固定电话市话收费规定:前三分钟0.20元(不满三分钟按三分钟计算),以后每加一分钟增加0.10元(不满一分钟按一分钟计算),那么某人打市话550秒,应支付电话费( )同步练习A.1.00元B.0.90元C.1.20元D.0.80元二、填空题 1.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火箭的最大速度v 米/秒和燃料的质量M 千克、火箭(除燃料外)的质量m 千克的函数关系式是)1ln(2000m M v +⋅=.当燃料质量是火箭质量的 倍时,火箭的最大速度可达12千米/秒.2.生产一定数量的商品的全部费用称为生产成本.某企业一个月生产某种商品x 万件时生产成本为)(20212)(2万元++=x x x C ,一万件售价是20万元,为获得更大利润,该企业一个月应生产该商品数量为 万件。
数学建模—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k为常数,k≠0);
(4)指数型函数模型:f(x)=abx+c(a,b,c为常数,a≠0,b>0,b≠1);
(5)对数型函数模型:f(x)=mlogax+n(m,n,a为常数,m≠0,a>0,a≠1);
(6)幂型函数模型:f(x)=axn+b(a,b,n为常数,a≠0);
1 (),∈1 ,
了该车相邻两次加油时的情况.
加油时间
2020年5月1日
2020年5月15日
加油量(升)
12
48
加油时的累计里程(千米)
35 000
35 600
注:“累计里程”指汽车从出厂开始累计行驶的路程.
在这段时间内,该车每100千米平均耗油量为(
A.6升 B.8升
C.10升 D.12升
)
答案 B
解析 因为第一次油箱加满,所以第二次的加油量即为该段时间内的耗油量,
3
log 4 8 + = 1,
+ = 1,
解析依题意得
即 2
解得 a=2,b=-2.则
log 4 64 + = 4,
3 + = 4.
y=2log4x-2,当 y=8 时,即 2log4x-2=8,解得 x=1 024.
关键能力 学案突破
考点1
利用函数图像刻画实际问题
【例1】 (2020北京东城一模,10)
故耗油量V=48升.而这段时间内行驶的里程数S=35 600-35 000=600千米.
所以这段时间内,该车每100千米平均耗油量为
48
×100=8升,故选B.
600
3.(2020北京平谷二模,9)溶液酸碱度是通过pH计算的,pH的计算公式为
函数模型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1、数学模型就是把 实际问题 用数学语言抽象概括,再从数学角度来反映或近似地反映实际问题,得出关于实际问题的数学描述.2、数学建模就是把实际问题加以 抽象概括 建立相应的 数学模型 的过程,是数学地解决问题的关键.3、实际应用问题建立函数关系式后一般都要考察 定义域 . 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1)审题:弄清题目意,分清条件和结论,理顺数量关系;(2)建模:将题目条件的文字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用数学知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3)解模:求解数学模型,得到数学结论;(4)结论:将用数学方法得到的结论还原为实际问题的意义,并根据题意下结论. 典例解析:例1、有一块半径为R 的半圆形钢板,计划剪裁成等腰梯形ABCD 的形状,它的下底AB 是⊙O 的直径,上底CD 的端点在圆周上,写出这个梯形周长y 和腰长x 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它的定义域.分析:关键是用半径R 与腰长x 表示上底,由对称性:2CD AB AE =-,故只要求出AE .例2、某单位设计的两种密封玻璃窗如图所示:图1是单层玻璃,厚度为8 mm ;图2是双层中空玻璃,厚度均为4 mm ,中间留有厚度为x 的空气隔层.根据热传导知识,对于厚度为d 的均匀介质,两侧的温度差为T ∆,单位时间内,在单位面积上通过的热量T Q k d ∆=⋅,其中k 为热传导系数.假定单位时间内,在单位面积上通过每一层玻璃及空气隔层的热量相等.(注:玻璃的热传导系数为3410 J mm/C -⨯⋅,空气的热传导系数为42.510 J mm/C -⨯⋅.) (1)设室内,室外温度均分别为1T ,2T ,内层玻璃外侧温度为1T ',外层玻璃内侧温度为2T ',且1122T T T T ''>>>.试分别求出单层玻璃和双层中空玻璃单位时间内,在单位面积上通过的热量(结果用1T ,2T 及x 表示);(2)为使双层中空玻璃单位时间内,在单位面积上通过的热量只有单层玻璃的4%,应如何设计x 的大小?图1图2例3、将一张长8cm ,宽6cm 的长方形的纸片沿着一条直线折叠,折痕(线段)将纸片分成两部分,面积分别为S 1cm 2,S 2cm 2,其中S 1≤S 2.记折痕长为l cm . (1)若l =4,求S 1的最大值;(2)若S 1∶S 2=1∶2,求l 的取值范围.解析:如图所示,不妨设纸片为长方形ABCD ,AB =8cm ,AD =6cm ,其中点A 在面积为S 1的部分内.折痕有下列三种情形:①折痕的端点M ,N 分别在边AB ,AD 上; ②折痕的端点M ,N 分别在边AB ,CD 上; ③折痕的端点M ,N 分别在边AD ,BC 上.ABCD (情形③)MNABCD (情形②)MNABCD (情形①)MN例4、如图,游客从某旅游景区的景点处下山至处有两种路径。
高中数学同步教学 用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的强度水平L1表示,它们满足以下关系: L1=10·lg(单位为分
0
-12
2
贝,L1≥0,其中I0=1×10 W/m ).回答以下问题:
(1)树叶沙沙声的强度是1×10-12 W/m2,耳语的强度是1×10-10
W/m2,恬静的无线电广播的强度是1×10-8 W/m2,试分别求出它们的
示的曲线.当Leabharlann ∈(0,14]时,曲线是二次函数图像的一部分,当t∈[14,40]
时,曲线是函数f(t)=loga(t-5)+83(a>0且a≠1)图像的一部分.根据专家
研究,当注意力指数P大于等于80时听课效果最佳.
(1)试求P=f(t)的函数关系式.
(2)老师在什么时段内安排核心内容能使得学生听课效果最佳?
1
=1,所以1 =10·lg 1=0,则树叶沙沙声的强度水平为 0 分贝;耳语的
0
强度是 I2=1×10-10 W/m2,则 2 =102,所以2 =10·lg 102=20,即耳语声
0
的强度水平为 20 分贝;恬静的无线电广播强度是 I3=1×10-8 W/m2,
3
则 =104,所以3 =10·lg 104=40,即恬静的无线电广播的强度水平为
强度水平;
(2)在某一新建的安静小区规定:小区内公共场所的声音的强度水
平必须保持在50分贝以下,试求该小区内公共场所的声音强度I的
范围.
分析:(1)正确理解声音的强度I与强度水平L1的区别,将I代入公式,
求出L1;
(2)利用L1的范围确定I的范围.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使用函数建模和解决问题

使用函数建模和解决问题在现代科学和工程领域中,函数建模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通过将现实世界的问题转化为数学函数的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和预测事物的行为。
本文将介绍函数建模的基本概念,并通过一些实例来说明其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函数建模是将一个问题转化为数学函数的过程。
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数学模型来描述事物的变化规律。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物理学中的运动问题、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生物学中的生长模式等等。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函数建模来解决。
首先,让我们以物理学中的运动问题为例来说明函数建模的过程。
假设有一个物体在直线上运动,我们想要知道它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函数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
假设物体的初始位置为x0,初始速度为v0,加速度为a,时间为t。
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函数:x(t) = x0 + v0t + 0.5at^2通过这个函数,我们可以根据物体的初始条件和时间来计算物体在任意时刻的位置。
这个函数就是通过函数建模得到的数学模型,它可以帮助我们预测物体的位置。
除了物理学中的运动问题,函数建模在经济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函数建模来描述供求关系。
假设某个商品的需求量D和价格P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
我们可以将这个关系表示为一个函数:D(P) = a - bP其中,a和b是常数。
通过这个函数,我们可以根据商品的价格来预测需求量。
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会下降;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会上升。
这个函数可以帮助企业决策者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以最大化利润。
除了物理学和经济学,函数建模在生物学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函数建模来描述生物的生长模式。
假设一个细胞的数量N随时间t的变化满足以下的函数关系:N(t) = N0 * e^(kt)其中,N0是初始细胞数量,k是一个常数,e是自然对数的底。
通过这个函数,我们可以预测细胞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教案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函数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学会构建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函数模型概述2. 常见函数模型及其应用3. 函数模型的构建方法4. 函数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分析5. 函数模型的评估与优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函数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函数模型的构建方法。
2. 教学难点:函数模型的评估与优化。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构建函数模型解决问题。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不同函数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优化函数模型。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实际问题案例及解决方案3. 计算机软件(如MATLAB、Excel等)4. 练习题教案内容示例:第一课时:函数模型概述1. 导入:介绍函数模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线性规划、最优化问题等。
2. 讲解:讲解函数模型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函数模型。
4. 练习:让学生练习构建简单的函数模型。
第二课时:常见函数模型及其应用1. 导入:介绍常见函数模型,如线性函数、二次函数等。
2. 讲解:讲解常见函数模型的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常见函数模型解决问题。
4. 练习:让学生运用常见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后续课时依次讲解函数模型的构建方法、函数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函数模型的评估与优化等内容。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函数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建模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讲解:介绍函数模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识别和构建函数模型。
高中数学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高中数学: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在数学的世界里,函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而在高中数学中,函数模型及其应用成为了学生们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
一、函数模型的理解函数,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但实际上,函数却是极其普遍的存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函数无处不在。
比如,身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这就是一个函数关系。
在这个例子中,年龄是自变量,身高是因变量。
再比如,购买商品时,价格随着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这里数量是自变量,价格是因变量。
函数模型,就是用来描述这种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工具。
它将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转化为数学公式,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这些关系。
二、函数模型的应用函数模型的应用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比如,在商业领域,公司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来决定生产量。
这就需要使用函数模型来预测市场的趋势,从而做出最佳的决策。
在物理学中,牛顿的第二定律就是一个函数模型,它描述了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而在生物学中,细胞分裂的模型也是一个函数,它描述了细胞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三、高中数学中的函数模型在高中数学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函数模型,如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等。
这些函数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比如,线性函数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速度和时间的问题,二次函数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几何图形的问题,而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则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增长和衰减的问题。
四、总结函数模型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因此,学生们应该积极学习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努力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高中数学函数的概念课件课件标题:高中数学函数的概念课件一、引言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概念,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函数的概念是理解函数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函数性质和应用的前提。
本课件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掌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1部分 第3章 核心素养之建模思想——函数模型的应用

【方法提炼】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和函数的
思想解答. 第(1)问可以根据图象直线经过点的信息获得 k,b,方法如下: 由“点(0,30)” ⇒ b=30
由“点(7,100)” ⇒ k=10 可以根据双曲线经过的点信息获得 a,方法如下: 由“点(7,100)” ⇒ a=700 注意函数图象是循环出现的. 第(2)问根据(1)中的函数解析式可以解答本题;分类讨论,分段函数的分析也是本题 的关键.
由题意,得 100=a7,解得 a=700. 此时,y 关于 x 的函数关系式为 y=70x0.
10x+30(0≤x≤7),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为 y=70x0(7<x≤730).
(2)怡萱同学想喝高于 50 ℃的水,请问她最多需要等待多长时间? 解:将 y=50 代入 y=10x+30,得 x=2; 将 y=50 代入 y=70x0,得 x=14. ∵14-2=12,730-12=334. ∴怡萱同学想喝高于 50 ℃的水,她最多需要等待334 min.
(1)求 1 只 A 型节能灯和 1 只 B 型节能灯的售价各是多少元; 解:设 1 只 A 型节能灯的售价是 x 元,1 只 B 型节能灯的售价是 y 元. 根据题意,得32xx+ +53yy= =5301, ,解得xy==75., 答:1 只 A 型节能灯的售价是 5 元,1 只 B 型节能灯的售价是 7 元.
化规律,给出理由,并求出其解析式;
解:设 y=kx+b(k,b 为常数,k≠0). 由题意,得34kk++bb==64,.5.解得kb==-101.5.5. , ∴y=-1.5x+10.5. 当 x=2.5 时,y=6.75≠7.2. ∴一次函数不能表示其变化规律. 设 y=mx (m 为常数,m≠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求这天的温度y与时间x(0≤x≤24)的函数关系式; (2)求恒温系统设定的恒定温度; (3)若大棚内的温度低于10℃时,蔬菜会受到伤 害.问这天内,恒温系统最多可以关闭多少小时,才能 使蔬菜避免受到伤害?
解:(1)设线段AB解析式为y=k1x+b(k≠0) ∵线段AB过点(0,10),(2,14) 代入得 b=10 2k1+b=14 解得 k1=2 ∴AB解析式为:y=2x+10(0≤x<5) ∵B在线段AB上当x=5时,y=20 ∴B坐标为(5,20) ∴线段BC的解析式为:y=20(5≤x<10) 设双曲线CD解析式为:y= k (k2≠0) x ∵C(10,20) ∴k2=200 200 ∴双曲线CD解析式为:y= x (10≤x≤24)
例1、随着龙虾节的火热举办,某龙虾养殖大户借助市 场优势,一次性收购了10000Kg小龙虾,计划养殖一段 时间后再出售.已知每天养殖龙虾的成本相同,放养10天 的总成本为166000,放养30天的总成本为178000元.设 这批小龙虾放养t天后的质量为akg,销售单价为 y元/kg,根据往年的行情预测,a与t的函数关系为
方法提炼: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应用,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首先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表达 式,然后利用两直线的交点转换为一元一次方程,从而 得出经过20min在返回途中追上爸爸,这时他们距离家 还有480m,突出体现了函数与方程转化的思想。
例3、某蔬菜生产基地的气温较低时,用装有恒温系统 的大棚栽培一种新品种蔬菜.如图是试验阶段的某天恒 温系统从开启到关闭后,大棚内的温度y (℃)与时间x (h)之间的函数关系,其中线段AB、BC表示恒温系统 开启阶段,双曲线的一部分CD表示恒温系统关闭阶 段.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中考专题复习资料
—
【专题解读】
数学思想是数学学科发生和发展的根本.数学的基本思想包 括:抽象的思想,推理的思想,建模的思想等等,是课程目标--“四基”的一个重要方面.模型思想是《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 . 新增的核心概念,是近年中考数学考查的要点和热点题型,主要 考查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其意图是引领学生 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明确数学是解决现实生活和生产 实践问题的有效工具,并能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
解:(1)依题意得
10m n 166000 30m n 178000
解得
m 600 n 160000
答:每天的养殖成本为600元,收购成本为160000元.
方法提炼: 本题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综 合应用,整个问题的设置联系生活实际,符合现实情境, 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解答的 关键是提炼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恰当建立方程模型;而 第二问中,根据已知的图象,可以分析出y是t的一次函 数,可以用待定系数法建立函数模型.但是,因为图象 呈折线型,应该根据放养时间t的不同,进行分类讨论, 分别求出此时的一次函数表达式.第三问通过分析可知, 利润是时间的函数,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当 20 t 50 时建立二次函数模型,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确定何 时取得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从而确定最大利润.
【专题解读】
关于数学建模与问题解决的中考试题,是把在实际中出现的 相关问题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数学是 解决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问题的有效工具.
【专题解读】
数学建模与问题解决的中考试题是山西省中考的必考题.一 类是建立代数模型(方程,函数,不等式)解决问题,这类试题 通常会设计一个现实情境,其中隐含若干个数学模型,需要学生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建立方程模型、不等式模型或函 数模型来求解.另一类是建立几何模型(主要是“相似三角形模型” 与“直角三角形模型”)解决问题.它们或以三角形为背景,或以 四边形为背景,通常还会与图形变换、平面直角坐标系等知识结 合起来,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最终要根据题目中的内容抽象成数 学问题中相似三角形模型与直角三角形的模型,根据其性质使问 题得到解决.
方法提炼: 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解决这类问题首 x 先应用待定系数法分段求函数解析式,特别是反比例函 表达式的确定,增减倒置,观察图象可得恒温系统设定 的恒定温度,代入临界值y=10即可,解答时应注意临界 点的应用.
【专题潜能挑战】 详见滚动迁移课本
谢 谢 大 家 !
2
∴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 y=
2 x + 10(0 ≤ x 5) 20(5≤ x 10) 200 (10 ≤ x ≤24) x
(2)由(1)恒温系统设定恒温为20°C
(3)把y=10代入y= 200 中,解得,x=20 x ∴20-10=10 答:恒温系统最多关闭10小时,蔬菜才能避免受到伤 害.
例2.小明从家骑自行车出发,沿一条直路到相距 2400m的邮局办事,小明出发的同时,他的爸爸以 96m/min速度从邮局同一条道路步行回家,小明在邮局 停留2min后沿原路以原速返回,设他们出发后经过t min时,小明与家之间的距离为s1m,小明爸爸与家之 间的距离为s2m,图中折线OABD、线段EF分别表示s1、 s2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
0 t 20 10000 y与t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a 100t 8000 20 t 50
(1)设每天的养殖成本为m元,收购成本为n元,求m 与n的值; (2)求y与t的函数关系式; (3)如果将这批小龙虾放养t天后一次性出售所得利润 为W元.问该龙虾养殖大户将这批小龙虾放养多少天后一 次性出售所得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总成本=放养总费用+收购成本;利润=销售总额-总成 本)
(1)求s2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 (2)小明从家出发,经过多长时间在返回途中追上爸 爸?这时他们距离家还有多远?
解:(1) s2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s2=-96t+2400
(2)由题可知小明的速度为240m/min,可得点D(22,0)、 点B(12,2400) , 设BD的表达式为y=kx+b,代入可得k=-240 b=5280, BD的表达式为y=-240x+5280. 联立 y=-240x+5280与y=-96x+2400. 可得 -240x+5280=-96x+2400 解得 x=20 y=480 答:小明从家出发,经过20min在返回途中追上爸爸, 这时他们距离家还有480m.
【专题解读】
在近几年的山西中考中,关于数学建模与问题解决的中考试 题,占比都很大,通常结合方程、函数、不等式和几何图形,考 查学生数学建模、几何直观、推理能力、运算能力、阅读素养和 应用意识.预计在2019年的中考题中,此类题目仍会涉及.在解 决此类问题时,要根据题目中的数据抽象成数学模型问题,根据 所学数学知识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