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茶道、花道、书道

合集下载

日本三道

日本三道

壹发展
奈良、平安时代
1
镰仓、室町、安土、 桃山时代
2
江户时代
3
现代时期
4
日本接受、输 入中国的茶文 化,开始了本 国茶文化的发 展。
镰仓时代(かまく 江户时代(えどじ
らじだい)荣西, だい)日本吸收、
第一部茶书——
消化中国文化后形
《吃茶养生记》问 成了具有本民族特
世,上层武家社会 色的日本抹茶道、
的新趣味、新娱乐 煎茶道。
“斗茶”开始流行。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以来,中日间的茶 文化交流频繁,另 一方面,更主要的 是日本茶文化向中 国的回传。
茶室
挂轴字画
茶室很小的入口叫做 躙口,客人必须要跪着 才能进入,这是一个颇 具仪式意味的环节。 武士要卸除刀剑,即使 是帝王也要匍匐进入, 代表茶室的内部空间 是和平而又平等的。 进入茶室后,将躙口闭 合这便成为一个“密 室”,人便在这个与尘 世隔绝的环境中达到 一种主客泯灭、物我 两忘的至高境界。
学术界对日本茶道精神的解释主要使用三个概念: (一)和敬清寂 (二)一期一会 (三)独坐观念
日本茶道思想是茶与禅的融会贯通。 茶中有禅理,禅理又在品茶中深刻体 会到。
四规 七则
沏茶要沏出最好的茶
四规:“和、敬、清炭最、调好寂整状”到态刚好使水沸腾的
七则
茶室要保持冬暖夏凉的最 佳温度
茶花要像在野外一样保持 自然生长
日本花道(かどう)
最早来源于中国隋朝时代的佛堂供花,传到日本后,其天时,地理,国情,使之发展到如今的规模, 先后产生了各种流派,并成为女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各流派其特色和规模虽各有千秋,但基本点都 是相通的,那就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这种思想,贯穿于花道的仁义、礼仪、言行以及插

【创意版】茶道用语的日语怎么说

【创意版】茶道用语的日语怎么说

茶道用语的日语怎么说•日本茶道源自中国。

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根底上开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

?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用语的日语,一起来看看。

茶道用语的日语茶道:ちゃどう茶道ちゃどう一型表演茶道:茶道を表现する书道书道しょどう花道生花いけばな茶道茶は日本人にとってもっとも親しみ深い飲み物ですが、客を招き伝統的な礼法にそってを茶をもてなすこと、またその作法を茶道といいます。

別名「茶の湯」とも呼ばれ、16世紀、千利休は簡素をよしとする「わびさび」や、一生に一度の貴重な出会いを意味する「一期一会」の精神を取り入れ、茶道を大成しました。

茶の湯の席では日常的に飲む煎茶ではなく、抹茶を使うのが特徴です。

对日本人来说,茶是最让他们觉得有亲切感的饮料。

按照传统礼法用茶来招待客人,还有在那时候茶的泡法,统称为茶道。

又名为“茶水〞。

16世纪,千利休吸收了崇尚简朴的“朴实寂静〞精神、以及含有珍惜一生中只有一次相逢时机之意的“一期一会〞精神,正式成立了茶道。

其特征是:在茶水席上,不是用日常饮用的煎茶,而是用抹茶。

書道「書道」とは、毛筆と墨で文字を書く芸術です。

文字と同じ時期に中国から伝わりましたが、日本には表意文字である「漢字」と、漢字から発生した表音文字の「仮名」がありますので、中国の「書道」とは異なった文字芸術が生まれています。

柔らかな筆で書かれた文字は、単に見た目が美しいだけでなく、書き手の心情や精神を味わうこともできます。

書道は「習字」として学校の授業に取り上げられています。

また、子供たちは習字教室に通って、書道の心得を学んでいます。

书法是用毛笔和墨书写文字的艺术。

它与文字一起同时从中国传入日本,但是日语里有表意文字的汉字和表音文字的“假名〞,所以形成了不同于中国书法的文字艺术。

用柔软的毛笔写出来的文字不光是形状优美,而且可以从中领会到书写者的心情和精神。

岛国文化

岛国文化

岛国文化——大国文化的传承与演化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岛国——日本,是我们曾今的“小弟”以及今天的强大对手。

今天的我们无法忽视他的存在,所以,我们必须去了解他。

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孕育着独特的文化。

他的传统文化以及其间所包含的精神逐步形成了今天的日本。

要了解他就必须首先了解他的传统文化。

日本文化丰富多彩,而每种文化都蕴涵有“道”。

著名的三道:茶道、花道、书道,以及神道、剑道、柔道、空手道、合气道、武士道等等名字里直接含“道”的,还有樱花、和服、清酒、相扑等也同样含着各自不尽相同的道。

而这些“道”往往与我国的传统之道有相通之处。

花道日本花道世界闻名,它的艺术之美为多数人所赞叹,而它最早的起源却是中国佛教的供花。

奈良时代佛教传到日本,佛前供花的习惯也随之传到日本。

其间有这么个故事:圣德太子在飞鸟时代(自公元六世纪末至七世纪初)担任推古天皇的摄政,指导政治及文化。

太子派小野妹子到中国(隋)建立邦交.努力传入大陆文化,而尽力于佛教的兴隆。

作为遣隋使节的小野妹子,在潜心研究佛学之时.兼学佛教插花。

回到日本后,他自称专务,住在六角堂·池坊,积极传播,很快把中国当时的佛前供花发展起来,并逐渐演变成供人们欣赏的插花艺术,直到十五世纪末才出现花道的专门艺术家,花道艺术开始形成。

所以说,花道之道比有和我国文化相通之处。

日本花道门派众多,号称有三千流之多。

而形式主要有立花、生花、盛花、投入花和自由花等,以立花和生花最富有日本花道的特色。

立花是日本花道最早的插花形式。

“立花”的字面意思为“站立的花”,这种细腻的艺术形式往往需要高超的技术技巧,并在高高的铜花瓶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代表着“天”或是“真理”的主干通常先是非对称的伸向左或右方,然后弯曲着回到中心对称轴上;具有各自的象征意义和装饰功能的其他大量的枝干则从中心(整个花束的虚拟球心)伸出。

作为一个整体,立花作品的整体造型即为整个宇宙的缩影。

立花的重要特征 - 非对称性、象征性和空间深度。

日本三道

日本三道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便是“三笔”:空海、嵯峨天皇、桔逸势。三人之中,
空海对后世的影响最为突出,在日本被称为 “书圣”。空海作为入唐学问僧,
他的书法既有王羲之之风,又具备颜真卿之新意。在当时尽管有少数日本学
者在书法创作上有革新之举,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日本书法都只是对
于中国晋唐书法的模仿,缺少独立创新的成分。
插花艺术
插花并不讲究花材的数量和花的华丽。在 古代和现代的一些茶室里,只插上一枝白梅 或一轮向日葵等简单的花草就能营造一种幽 雅、返朴归真的氛围。另外插花的优劣还取 决于插花的形态和不同的花材所呈现出的不 同的精神。如蔷薇花象征美丽与纯洁,百合 花代表圣洁与纯真。梅花象征高洁与坚毅, 兰花高雅,被誉为“花中君子”,牡丹雍容 华贵,杜鹃花婀娜多姿,桃花妩媚芬芳、荷 花出污泥而不染,象征高尚品德。而热爱大 自然的日本人最爱的还是樱花,因为这是大 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壹发展
奈良、平安时代
1
镰仓、室町、安土、 桃山时代
2
江户时代
3
现代时期
4
日本接受、输 入中国的茶文 化,开始了本 国茶文化的发 展。
镰仓时代(かまく 江户时代(えどじ
らじだい)荣西, だい)日本吸收、
第一部茶书——
消化中国文化后形
《吃茶养生记》问 成了具有本民族特
世,上层武家社会 色的日本抹茶道、
年)和“长谷寺铜板铭”(686年)
经考证都是在吸收初唐楷书风格的基
础上而创作而成的作品。
随着佛教传入日本,经卷大量输入,
2
由于佛教文化的庄严性,对文字书写 的美观性也提出了要求,这演变成为
日本书法的发端。
3
飞鸟时期,圣德太子派遣留学生和学 问僧入隋,中日交流开始频繁,而这 一时期的书法主要是受到中国魏晋南 北朝时期书风的影响。圣德太子书写 的《法华义疏》(625年)就明显受 到北魏写经体(草隶风格)的影响。

日本传统文化

日本传统文化

茶道的发展史
• 一奈良、平安时代:幻灯片 2 • 日本人饮茶于奈良时代,然而这一时期的茶文化中可提及嵯峨天皇因酷爱喝 茶,以弘仁年间(公元810-824)为中心而展开的,这一段时间构成了日本古 代茶文化的黄金时代,学术界称之为“弘仁茶风”。镰仓时代: 镰仓时代(公元1192—1333年)初期,处于历史转折点的划时代人物荣西撰写 了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身记》。荣西两度入宋,第二次入宋,在宋 四年零四个月,1191年回国 ,荣西之后,日本茶文化的普及分为两大系统, 一是禅宗系流,一是律宗系流。日本文永四年(公元1267年),筑前崇福寺 开山者南浦绍明禅师,自宋归国,获赠径山寺茶道具“台子”(茶具架)一 式并茶典七部。镰仓时代末期,上层武家社会的新趣味、新娱乐“斗茶”开 始流行,通过品茶区分茶的产地的斗茶会后来成为室町茶的主流。 室町时代(公元1333—1573,受宋元点茶道的影响,模仿宋朝的“斗茶”,出 现具有游艺性的斗茶热潮。特别是在室町时代前期,豪华的“斗茶”成为日 本茶文化的主流。 安土、桃山时代: 室町幕府解体,武士集团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日本进入战国时代,群 雄中最强一派为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系统。群雄争战,社会动乱 ,却带来了市民文化的发达,融艺术、娱乐、饮食为一体的茶道便受到空前 的瞩目 。
花道
插花的艺术形式
• 立花(たちばな):是书院壁龛的装饰花,它起源于佛 教的供花。是从草木升高的姿势而采取竖立的形态。 • 生花:在日本的江户时代(1600~1868年),整个日本 国泰民安,经济稳步发展。曾经仅仅限于佛教弟子、贵 族和王室成员中流传的日本花道艺术,逐渐地在日本武 士、富裕的商人和包括妇女在内的其他人中得到了广泛 的传播。 投入花:一般有三种形式,即吊在壁龛上、挂在柱子上 和放在壁龛下面。 盛花:盛花是将花材用一个针状的架子(剑山)排列在 一个浅盆中,粗壮的枝干要呈对角线斜着剪下,使枝干 的末端纵向分裂,这样便可很容易地插入到针状支撑物 中。

日本の文化

日本の文化

竞猜环节(クイズ)Quiz
6.日本的第一高山是——,日本
有名的金阁寺是在——。日语的 ___意思 意思. 「湯(ゆ)」是___意思.
竞猜环节(クイズ)Quiz
6.日本的第一高山是富士山,日 日本的第一高山是富士山
本有名的金阁寺是在京都 本有名的金阁寺是在京都。日语 热水意思 意思. 的「湯(ゆ)」是热水意思.
祈 祷 者 除 了 上 了 年 龄 的 者 , 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 不 少 情 侣 祈 祷 老
祈 祷 者 摇 动 几 下 , 撞 得 麻 绳 上 的 风 铃 发 出 声 。 响
几 下 , 合 十 祈 祷 。 有 的 拜 殿 前 还 挂 有 很 粗 的 绳 , 麻
殿 前 , 往 带 木 条 格 的 善 款 箱 里 扔 点 钱 , 把 手 拍 零
日本の風物 ー神社(じんじゃ)
是 , 的 神 社 ,
自 7 7 7 7
联 系 , 神 社 十 分 普 遍
神 道 教 与 日 本 人 民 生 活 密 切
建 筑 中 最 古 老 的 类 型
各 神 灵 的 屋 , 是 日 本 教 社
神 社 是 崇 奉 与 祭 祀 神 道 教 中





神 社
终 身 福 。 幸
日本の文化 日本の にほんのぶんか
日本の文化
日本の風物(ふうぶつ) 日本の風物(ふうぶつ)
花 道 (か ど う ) 茶 道 (ち ゃ ど う ) 書 道 (し ょ う ) ど 歌 舞 伎 か( ぶ き ) 俳 句 (は く ) い 和 服 (わ ふ く ) 寿 司 (す し ) 神 社 (じ ん じ ゃ ) 花 火 大 会 (は な び た い か い ) 剣 道 (け ん う ) ど 合 気 道 (あ い き う ) ど 相 撲 (す う ) も

家元制度——精选推荐

家元制度——精选推荐

家元制度
在⽇本传统的古典艺能⽅⾯,继承并传授其流派正统技艺的最⾼权威(有时也指其家族)被称为“家元(iemoto)”。

在⽇本的花道、茶道、书道、能乐、邦乐、⽇本舞以及武术、武道中,都有“家元”的存在。

据说“家元”⼀词最初出现在18世纪,但其起源则可追溯到平安时代的雅乐之家。

以“家元”为中⼼统领其流派的制度被称作“家元制度”,它以“家元”为最⾼权威,旗下拥有众多弟⼦,因⽽它是⼀种等级制度。

同时,它也是世袭制,如果“家元”故去,则由其男性后代(或其养⼦)来承袭。

江户时代的“町⼈⽂化”以平民⽂化为特征,在这⼀时期,武⼠中习武盛⾏,开始出现了“家元制度”的雏形。

之后,随着茶道、花道等的兴盛,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家元制度。


“家元制度”所含括的内容很多,如:要求保持其流派的规范性、正统性以及同⼀性;以“家元”为统领,在流派范围内,采⽤上意下达的⽅式;由“家元”掌控资⾦并进⾏再分配;由“家元”颁发各种证书,弟⼦们必须通过其认可才能袭⽤艺名等等。

现在在⽇本,茶道、花道、⽇本舞、能、狂⾔等诸多领域⾥依然采⽤“家元制度”。

日本の传统文化

日本の传统文化

瑞小肥御三有玉安大小遠上織南東藪利 穂笠後家斎楽川楽和堀州田部坊藪内休 流原古流流流遠庵遠遠流宗流流内流流 (家流(((州流州州(箇((流(( み茶(おさう流(流流え流おな(やり ず道ひいんら(あ((ん(りんあぶき ほ古ごえさくたんやこしうべぼづのゅ り流こりいりまらまぼゅえりうまうう ゅ(りゅりゅがくとりうだゅりやちり うおゅうゅうわあええりそうゅぶりゅ )がう)う)えんんんゅう)うのゅう さ) ) んりししうこ )うう) しゅゅゅ)り わ ち) ゅううう ゅ ら り う)りり う け ゅ り ゅゅ ) さ う ゅ うう ど ) う )) う ) こ り ゅ う )
――

誇れ日し る、本た 。歌にも 舞おの 伎けで にるあ 並代る ん表と で的考 国なえ 際伝ら 的統れ に芸て 高能い いとる 知し。 名て現 度遇在 をさは っ伝 た来 様の 々舞 な、 芸日 能本 や古 行来 事の の田 影楽 響、 を延 受年 けな てど 成と 立い 確 な 事 は わ か っ て い な い 。 現 在 の 能 は 中 国 そ の 起 源 は 議 論 の 分 か れ る と こ ろ で あ り 正 を 能 楽 と 呼 称 す る こ と が 一 般 的 と な っ た 。 た こ と に よ り 他 の 多 く の 芸 能 は 絶 え 、 猿 楽 楽 の 能 の 略 称 と な り 、 明 治 維 新 後 禄 を 失 っ が 、 猿 楽 が 盛 ん に な る と と も に ほ と ん ど 猿 っ て 、 猿 楽 以 外 に も こ れ が 用 い ら れ て い た で 能 あ と る は 。 元 々 能 芸 ・ 芸 能 の 意 を も つ 語 で あ 時 代 以 前 に は 猿 楽 の 能 と 呼 ば れ て い た も の 遺 産 で あ る 「 能 楽 」 の 一 分 野 で あ り 、 江 戸 重 要 無 形 文 化 財 で あ り 、 ユ ネ ス コ 無 形 文 化 完 成 を 見 た 、 日 本 の 舞 台 芸 術 の 一 種 で あ り 、 能 は 、 鎌 倉 時 代 後 期 か ら 室 町 時 代 初 期 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的茶道、花道、书道
日本民间普遍有茶道、花道、书道的传统生活习俗,举世闻名。

茶道日本茶道是一种通过品茶艺术接待客人的礼仪活动。

它是从中国传去的,中国唐宋时期饮茶盛行,这时日本派许多留学生到中国求学,其中较有名的是最澄、空海、荣西等僧人,他们把中国种茶、制茶、烹茶技术带回日本,使日本饮茶习惯推广到民间,后来形成“茶道”。

茶道有“四规”和“七则”,“四规”即“和、敬、清、寂”,“和”即平安和协的气氛;“敬”是尊敬长者、友人;“清”是环境清静;“寂”是达到幽闲境界。

“七则”包括:茶的浓淡、水的质地、水温的高低、火候的大小、炉式和方法、煮茶的燃料和茶室的布置、插花等。

日本的茶道有各种流派,其中最大流派是“三千家”,此外,薮内派、有乐派、宗和派、三齐派、远州派、久田派也很有名。

茶道一般在茶室进行,宾客入座后,主人按一定规程用竹制小匙将茶放入碗中,用沸水冲沏后依次递给宾客品茗,宾客接茶也有一定格式。

在日本,茶道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质和进行社交的手段。

花道日本人爱花,一般家庭的客厅都置有一瓶精心设计的鲜花,给人以清新别致的美感,这就是日本特有的传统艺术———花道,亦称插花。

花道起源于中国佛教的供花,宋元时代从中国传入日本,到东山时代(15世纪)发展成花道,并成为日本妇女品德、技艺修养的一项内容。

日本人在瓶中插花很有讲究,花道早先的插花方式,目的在于使人们注意欣赏瓶、强调瓶的美;后来茶室中也插花,要求避免以美炫人,须力求渗入自然深处,表示出纯洁和简朴,可以说,花道是
属于美育范畴的。

日本插花艺术曾受中国花草园艺和阴阳学的影响,并创造出2000个———3000个流派,各流派人数不一,人数最多的“池坊派”,约有100万人;“小原流”,“草月会”等则分别拥有50万—60万人。

目前,日本学过插花的人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最引人注目的是“菊卫”的“新兴插花派”,他们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从而为日本的插花艺术开拓了新的领域。

书道在日本,书法艺术被称为书道。

书法艺术自古盛行中国,后来普及到朝鲜、越南和日本。

奈良时代,日本全面吸收中国唐朝文化,书道也不例外,在大学寮里设有书法博士,教学生学中国书法。

公元754年,中国僧人鉴真东渡,带去“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书法真迹,使“二王”书法在日本流传,并产生空海,嵯峨天皇,桔逸势等著名书法家。

17世纪中叶,中国黄檗宗名僧隐元等赴日,带去了中国造诣很深的书法,使日本书道得到了极大转折,出现北岛雪山、细井广泽等隐元流派书法家。

到了清末,从中国来日本的清朝公使馆官员杨守敬,带来13000件拓本碑帖,给日本书法带来划时代变化,被尊为日本书道的现代化之父。

如今,日本书道极为普及,有3000万人学书道,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从小学到大学都开设书法课,有4所大学本科四年学制。

日本书道繁花似锦、流派繁多,书道组织远超过中国,最大组织是全国书道联盟,其次是关西的日本书艺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