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染料染棉PPT
合集下载
染整工艺原理课件活性染料染色

可以提高染色效果。
3
温度控制
活性染料染色需要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
时间控制
4
控制温度可以提高染色效果。
染色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染色深浅和染色 均匀度。
常见问题解决
染色效果不良
• 染料质量不合格 • 染色条件不当 • 纺织品质量问题
卫生问题
• 染缸清洗不彻底 • 处理废水不当 • 化学品存储问题
成本控制问题
• 选用合适的染料和助剂 • 优化染色工艺 • 减少浪费和损耗
染色效果评估
牢度指标 色差 手感
评判染色是否符合要求 评价染色效果的好坏 决定纺织品舒适度及质感
结论和总结
活性染料染色是染整工艺中的重要环节,掌握其特性和染色过程可以提高纺织品的染色效果。
1 工艺控制
2 常见问题解决
3 染色效果评估
浴比、pH、温度和时间的 控制对染色效果有显著影 响。
染色效果不良、卫生问题、 成本控制是染整工艺中需 要解决的问题。
牢度指标、色差和手感可 以评价染色效果。
染色过程
准备工作
测量配方、准备染液、预处 理纺织品。
染色操作
将纺织品放入染缸,逐渐加 热,控制pH和时间,洗涤意浴比、 pH、温度、时间等因素的控 制,以提高染色效果。
染色工艺控制
1
浴比控制
控制浴比可以提高色彩均匀度和色差的
pH控制
2
稳定性。
不同的染料有不同的最佳pH值,控制pH
3
染整的重点
染色和整理是染整工艺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对染料特性、染色条件、机械原理等 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活性染料的特性
分子结构
活性染料分子中含有反应基团, 可以与纤维分子共价键合,使染 色牢度更高。
第五章活性染料直接印花ppt课件

(三)氟氯嘧啶型活性染料
色泽鲜艳度好,水溶性好,可用温水化料 直接性低,浮色少,易洗涤 反应性高,固色率高,染料—纤维键的稳定性好
(四)双活性基的活性染料
异双活性基的活性染料(如M、BPS型)
含有双活性基团,固色时间短,固色率高 与纤维生成的共价键耐酸、耐碱稳定性好 印浓色时,浮色不易洗去,应加强后处理
色浆中主要用剂的作用
三氯醋酸钠: 缓冲剂,使pH在6左右,稳定色浆
– 温度达80℃以上时开始分解,并随温度的升高分解 加快,呈现出碱性,使染料与纤维素产生反应 – CCl3COONa+H2O→NaHCO3+CHCl3↑ – 2NaHCO3→Na2CO3+H2O+CO2↑ – 应在临用前加入固色盐FD,pH≈6,适于KN型,具 有腐蚀性
适用于反应性高的活性染料,特别是KN型
印花方法
印花工艺流程
常温汽蒸法 印花→烘干→汽蒸→平洗 一 相 法 常压高温汽蒸法 印花→烘干→汽蒸→平洗
焙烘法
印花→烘干→焙烘→平洗
轧碱短蒸法
二 相
轧碱法
法
轧碱冷堆法
印花→烘干→轧碱→短蒸→平洗 印花→烘干→轧碱→平洗 印花→烘干→轧碱→冷堆→平洗
固色条件
100~105℃ 2~10min
1000g
(一)黏胶纤维、富强纤维织物的直接印花
轧尿素-纯碱法 - 促使纤维在汽蒸过程中吸湿、膨化,使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从 而提高给色量 - 可缩短蒸化时间,克服因蒸化时间长而产生的严重起皱现象 工艺流程: 浸轧尿素-烧碱液→烘干→印花→烘干→汽蒸(102~105℃, 7min)→水洗、皂洗→烘干
M型 x
50~150 5~10 15~40
— y
300~500
活性染料染棉PPT

(1) 工艺流程: 织物 → 上染→固色→后处理(水洗,皂
洗,水洗,烘干)
注:1.皂洗的目的是为了去除浮色染料,否 则牢度不佳。 2.固色一般用:纯碱。
(2)工艺配方:
(促染) (固色)
活性染料: x% 元明粉: 10-50g/L 纯碱: 5-25g/L
(3) 工艺条件 织物:2.00g , 浴比:1:40
2.余色原理
橙色与蓝色互为余色 绿色与红色互为余色 紫色与黄色互为余色
注:光线刚好相反。
3.用余色原理来调色
① 实验室操作,需要一块蓝紫色的棉织物颜色调 暗一点,需加入什么颜色?
加少量黄色染料。 ② 大生产中染缸里的织物颜色偏红,则如何调色? 加少量的蓝色和黄色染料。
(“宁少勿多”原则,加1%起)
T上染=60 ℃ t =20-30min T固色=60 ℃ t =30-40min
二、工艺计算
1、染小样计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例题:活性染料浸染棉织物配方如下:
活性红B-3BF
0.7%
活性兰 B-2GLN 0.8%
元明粉
20g/L 试计算配方中各组分的
纯碱
10g/L 实际用量(织物2.00g,
浴比1:40)
解:活性红B-3BF的用量为: 2×0.7%=0.014 g
谢谢光临
从以上两个方面分析:用小样配方来放大样需要进行 修改。
一般要乘以95%-98%
[难点分析]
1.三原色拼色情况 红色+ 蓝色 → 紫色 红色+ 黄色 → 橙色 蓝色+ 黄色 → 绿色 红色:黄色:蓝色= 1:1:1 → 灰色(或黑色) 红色:黄色:蓝色= 2:1:1 → 红灰(咖啡) 红色:黄色:蓝色= 1:2:1 → 黄灰(棕色) 红色:黄色:蓝色= 1:1:2 → 蓝灰(橄榄)
洗,水洗,烘干)
注:1.皂洗的目的是为了去除浮色染料,否 则牢度不佳。 2.固色一般用:纯碱。
(2)工艺配方:
(促染) (固色)
活性染料: x% 元明粉: 10-50g/L 纯碱: 5-25g/L
(3) 工艺条件 织物:2.00g , 浴比:1:40
2.余色原理
橙色与蓝色互为余色 绿色与红色互为余色 紫色与黄色互为余色
注:光线刚好相反。
3.用余色原理来调色
① 实验室操作,需要一块蓝紫色的棉织物颜色调 暗一点,需加入什么颜色?
加少量黄色染料。 ② 大生产中染缸里的织物颜色偏红,则如何调色? 加少量的蓝色和黄色染料。
(“宁少勿多”原则,加1%起)
T上染=60 ℃ t =20-30min T固色=60 ℃ t =30-40min
二、工艺计算
1、染小样计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例题:活性染料浸染棉织物配方如下:
活性红B-3BF
0.7%
活性兰 B-2GLN 0.8%
元明粉
20g/L 试计算配方中各组分的
纯碱
10g/L 实际用量(织物2.00g,
浴比1:40)
解:活性红B-3BF的用量为: 2×0.7%=0.014 g
谢谢光临
从以上两个方面分析:用小样配方来放大样需要进行 修改。
一般要乘以95%-98%
[难点分析]
1.三原色拼色情况 红色+ 蓝色 → 紫色 红色+ 黄色 → 橙色 蓝色+ 黄色 → 绿色 红色:黄色:蓝色= 1:1:1 → 灰色(或黑色) 红色:黄色:蓝色= 2:1:1 → 红灰(咖啡) 红色:黄色:蓝色= 1:2:1 → 黄灰(棕色) 红色:黄色:蓝色= 1:1:2 → 蓝灰(橄榄)
第五章活性染料课件.ppt

活性基团的分类
4.多活性基
即在一个染料大分子中含有两个相同的活性基团或两个不同的活性基团
双侧型
N
N
R
NH D NH
R
NN
NN
Cl
Cl
活性基团的分类
单侧型
N
D NH
Cl
NN
由于大多数呈非线状结构,染料分子 的共平面性较差,直接性低,主要适
N NH
R 用于印花,如Procion SP、国产的
N N KP型。这种染料固色率很高,水解染
第六章 活性染料
节 引言
早在一个多世纪之前,人们就希望制得能与纤维形成共价键结合的染料 活性染料自1956年问世以来,其发展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目前世界上
节 引言
活性染料之所以能迅速发展,是因为具有如下特点:
染料可与纤维反应以共价键结合,在一般条件下这种结合键不会离解, 具有优良的湿处理牢度和匀染性能,而且色泽鲜艳,光亮度好,使用方 国内已能大量生产,能充分满足印染行业的需要。
节 引言
纤维素用活性染料在使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染色时为了得到高的染料吸尽率,需要耗用大量食盐或硫酸钠等电解质 活性染料耐氯漂和日晒牢度一般来说不及还原染料,蒽醌结构的蓝色品
性染料的发展
20年代开始,汽巴公司开始了有关三聚氯氰染料的研究,这种染料的
该染料具有一个未被取代的氯原子,在一定条件下, 能与纤维素反应形成共价结合,可是当时未被认识。
活性基团的分类
解决反应性和稳定性矛盾
举例1:
在二氯均三嗪中用一个甲氧基来取代氯原子,由于甲氧基
是供电子基,提高了核碳原子上的电子云,从而使其反应性有
所降低。如Cibacron Pront染料:
第十章活性染料ppt课件

活性染料之所以普及那么快,是因为该染料具有如下特点: ❖ 染料与尤其是湿牢度。此外,染料染着 于纤维后,不会像某些还原染料那样产生光脆损。 ❖ 色泽鲜艳度、光亮度特别好,有的可超过还原染料。 ❖ 生产成本较低,要比还原染料、溶靛素染料便宜得多。 ❖ 色谱很齐全,一般不要其它类染料配套应用。 ❖ 国内已能大量自制,可节约外汇支出.
1959年山德士公司和嘉基公司分别正式生产了另一种活性 基团的染料,即三氯嘧啶型,前者商品名为黛棉丽 (Drimarene),后者称丽阿通(Reacton)。1971年又在这 一基础上开发出性能更好的二氟一氯嘧啶型活性染料。
1966年,汽巴公司研制出一种以a-溴代丙烯酰胺的活性 染料,它在羊毛染色上具有较好的性能,这为以后在羊毛上采 用高牢度的染料奠定了基础。
乙烯砜基的反应活泼性介于二氯均三嗪和一氯均三嗪之间, 染色温度50~70℃。但乙烯砜基团的直接性很低,因此要使染 料很好地用于吸尽染色,只好从染料母体结构上去考虑。这种 类型的染料更适合用在冷轧堆法、连续染色法及印花工艺中。
(4)复合活性基 (多活性基)
复合活性基的活性染料,即在一个染料大分子中含有两个相同 的活性基团或两个不同的活性基团。这样不仅增加了染料与纤 维羟基反应的机会,可提高固色率至80%~90%的水平,而且 由于染料分子的增大,还提高对纤维的亲合力,在高温染色条 件下有利于染料的渗透与匀染。
1980年,日本住友公司在乙烯砜型Sumifix染料基础上又 开发出乙烯砜与一氯均三嗪双活性基团的染料,不仅固色率有 所提高,而且具有优异的坚牢度。
1984年日本化药公司又在化纤混纺染色方面取得进展,研 制出一种商品名为卡雅赛隆(Kayacelon)的活性染料,是在均 三嗪环的基础上加入菸酸取代基。它可以在高温和中性条件下 和纤维素纤维起共价键反应,因而特别适合用于分散/活性染 料高温高压一浴染色法的染涤/棉混纺织物。
活性染料PPT课件

SO 3N a
2. BR
O NH
S O 3N a
N
NH
Cl
N
N
Cl
O
NH2
SO 3N a
3. GR
N H 4O H
40~ 50℃ p H 5 ~ 5 .8
O NH
S O 3N a
N
NH
NH2
.
N
N
Cl
活性艳蓝X- 活性艳蓝K-
38
2. 中间体先与活性基缩合,再合成染料
大多数偶氮类活性染料,特别是氨基萘酚磺酸为偶合组分的活 性染料,常采用这种方法。
• 适于涤/棉混纺织物一浴法染色。可与分散 染料拼混,用于T/C混纺织物的印花和染色。
.
15
2. β-羟乙基磺酰胺硫酸酯基活性基 结构通式:
O D S NH CH2
O
CH2
OSO3Na
特点:反应性比KN型低,稳定性提高。
.
16
3. N-羟甲基活性基 D-NHCH2OH
在酸性条件下与纤维素纤维的-OH反应。
• 兼有两种活性基的特性,如克服均三嗪型染 料的“染料-纤维”键耐酸性差的缺点,同 时克服乙烯砜型染料耐碱性差的缺点。“染 料-纤维”共价键的耐酸、耐碱稳定性较好。
.
26
(3)两个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均三嗪基
如汽巴公司:Cibacron LS型染料
N
N
D NH
NH B NH
D
NN
NN
F
F
.
27
(4)1个一氯均三嗪基+ 2个乙烯砜基
• 染料母体大部分与酸性染料相似,少数与 酸性含媒染料相似。
• 染料母体结构包括偶氮类、蒽醌类、酞菁 类等。
纺织品染色PPT课件

.
1
第四章 要 点
• 染色基本理论。 • 染料类型和染色纤维之间的上染关系。 • 各种染色方法与染色条件的比较。
.
2
第一节 染色基本概念
纺织品染色: 使纺织品获得一定牢度的颜色的加工过程。 染色(颜色产生)是利用染料与纤维发生物理、化学或物化
结合,或在纤维上生成颜料,从而使纺织品具有一定牢度 的颜色。 一定牢度颜色:与纤维、染料两者性能相关。 一、染料 染料——与纤维有亲和力的有色的有机化合物,染色过程中 溶于水或溶剂,能成分子状态入纤维内部。 颜料——不溶于水,不能借助溶液染色工艺深入纤维内部, 但可在纺丝液中加入,加在固化前液态物质中固化着色, 靠粘着剂粘在织物表面,涂色。
4)后处理 水洗、皂煮。除纤维表面沾浮色,稳定内部颗粒
结构。 皂煮作用:可改变染料在纤维内的聚集状态,无
定形→晶形;分子顺式 →反式
.
29
还原染料染色方法: 1、隐色体染色法
浸染
全浴法:染液中还原,
干缸法:浓缩还原(预还原),还原 速率慢的染料
(卷染)
甲法:碱多,盐无,55℃,易聚扩散慢者
乙法:碱中,盐有,45℃,
水洗
皂煮
洗、烘
净洗剂 温度 时间 浴比
0.5~1g/L 90~95℃ 10min. 1:30
.
23
第四节 还原染料
还原染料:不溶于水,须在碱性溶液中用强还原剂
(保险粉)还原溶解,上染,氧化显色、同时又 回复不溶态而固着的染料。 主要结构:蒽醌型、(硫)靛型结构。 优点:耐洗、耐晒牢度高,色艳。 缺点:价高,某些有光脆受损现象. 形式:粗粉、细粉、纳米级粉、浆状,含量各异。 染色:染棉,部分品种可染涤。
染色牢度很重要,是衡量染色质量指标。
染整工艺原理第4章 活性染料染色ppt课件

活性染料染色
匹染-气流喷射染色机
Piece Dyeing - Pneumatic Jet Dyeing Machine
整理版课件
8
染整工艺与原理
活性染料染色
梭织匹染-缓流染色机 Woven Piece Dyeing - Softflow Dyeing Machine
整理版课件
9
染整工艺与原理
活性染料染色
活性染料染色
Alkali Controlled Processes 控碱工艺
Temperature
Controlled Processes 控
温工艺
Moving Goods 动 货 物 Stationary Fabric织物静止
Winch, Jet, Overflow Yarn, Hank, Beam
high 高
Levafix EN 丽华实 EN [一氟均三嗪基]
high 高
high 高 medium 中 medium 中 very low 很 低 medium 中
high 高
Remazol 雷马素(VS) [乙烯砜基]
low 低 medium 中 very low 很 very high 很
低
high 高
very low 很低 low 低
very low 很低
very high 很高
medium 中
medium 中
Sumifix Supra (MCT/VS) 均三嗪/乙烯砜基]
[一氯 medium 中 medium 中 high 高
low 低
medium
中
medium 中
medium 中
Procion HE 普 施 安 HE (2xM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