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化学实验课指南

合集下载

13化学制工程(本科)班:有机化学实验

13化学制工程(本科)班:有机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实验学时 48学时学分: 2 适用专业化学制药工程(本科)一、有机化学实验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理论课的实践课程, 是化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 要求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学会正确进行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分离、提纯的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良好的工作习惯。

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学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的理解,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一)基本操作(掌握)塞子的钻孔和玻璃加工, 常用仪器的安装, 沸点及熔点的测定, 回馏蒸馏及分馏, 水蒸气蒸馏。

固体的重结晶、过滤、各物质的干燥、分液漏斗的使用等。

(二)性质实验(认识)性质实验是与讲授的内容相结合, 使学生得到直观的感性认识。

性质实验与中学教育直接有关, 因此必须保证。

(三)制备实验(会操作)制备实验是巩固学生基本操作的重要环节, 同时也培养学生正确进行有机合成的能力。

合成实验的选择, 应符合基本操作训练的要求, 也要兼顾化合物和反应类型。

三、实验内容四、课内实践教学要求五、课时分配、教学方式和手段主要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以练为主, 讲解为辅。

关键技能部分, 老师先演示, 再让学生做。

老师不断巡回观察学生的操作, 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有机化学实验是后继课程药物合成、药物分析等的基础课程, 有机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常用的操作等的掌握程度, 直接影响到后继课程的学习。

七、主要参考书有机化学实验(第3版)曾昭琼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有机化学实验(第2版)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

制定: 汤德祥教研室: 化学教育执笔人: 汤德祥审定: 化学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有机化学实验计划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15化学制药工程本科班)*本班学生人数 40人, 分成a, b两组, 每组20人。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主讲教师:李艳春开设专业: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总学时数:48学时(本科)实验地点:化工楼302有机化学实验项目《有机化学实验》实验目录实验一有机化学实验基本知识介绍和常用仪器的使用保养 3学时实验二 1-溴丁烷的制备 6学时实验三阿司匹林的制备 4学时实验四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6学时实验五苯甲酸的制备 8学时实验六苯乙酮的制备 8学时实验七固体酒精的制备 3学时实验八官能团化合物的性质鉴定 4学时实验九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的制备 6学时实验一有机化学实验基本知识介绍和常用仪器的使用保养一、教学目的1.学习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常识及一些常见事故的预防;2. 熟悉有机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使用和维护。

3.培养能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初步会查阅文献的能力。

二、有机化学实验室的一般知识1.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为了保证有机化学实验正常进行,培养良好的实验方法,并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

(1)切实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2)进入实验室时,应熟悉实验室灭火器材,急救药箱的放置地点和使用方法。

(3)实验时应遵守纪律,保持安静。

(4)遵从教师的指导,按照实验教材所规定的步骤、仪器及试剂的规格和用量进行实验。

(5)应经常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6)爱护公共仪器和工具,应在指定地点使用,保持整洁。

(7)实验完毕离开实验室时,应把水、电和煤气开关关闭。

2.有机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由于有机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多数是有毒、可燃有腐蚀性或有爆炸性的,所用的仪器设备大部分是玻璃制品,故在实验室工作,若粗心大意,就易发生事故。

必须认识到化学实验室是潜在危险场所,必须经常重视安全问题,提高警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措施,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下面介绍实验室的安全守则和实验室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1)实验室安全守则。

(2)实验室事故的预防。

①火灾的预防。

②爆炸的预防。

③中毒的预防。

④触电的预防。

化学指南手册

化学指南手册

化学指南手册
本手册旨在提供一份简洁明了的化学指南,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以下是本手册涵盖的主要内容:
1. 基本概念
- 原子和分子
- 元素周期表
- 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 阴离子和阳离子
- 电离和离子化
- 摩尔质量和摩尔比
2. 化学反应
- 反应速率和平衡
- 酸碱中和
- 氧化还原反应
- 电解和非电解质
3. 化学物质的分类
-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 有机物与无机物
-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 酸、碱和盐的分类
4. 常见化学实验
- 实验室安全
- 常用实验器材和试剂
- 常见实验步骤和技巧
-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5. 化学应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化学反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环境保护与化学科技
请注意,本手册仅提供了化学领域的基本知识,并不能取代专
业教材和实际实验操作。

使用本手册时应始终注意安全,并根据具
体情况进一步研究和研究相关内容。

以上是《化学指南手册》的简要概述,希望本手册能为读者提
供一份有用的参考资料。

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制药工程专业物理化学实验课程

制药工程专业物理化学实验课程

制药工程专业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制药工程专业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制药工程专业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是针对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课程之一,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实验技术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物理化学实验内容及其意义。

一、物理化学实验内容1. 溶解度测定实验:通过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探究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了解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此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溶液的基本性质和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2. 酸碱中和实验:通过溶液的酸碱滴定反应,测定溶液中酸碱的浓度,掌握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机理。

此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酸碱反应的基本原理,掌握酸碱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技巧。

3. 水的相变实验:通过调节水的温度和压力条件,观察水的相变过程,探究水从固态到液态和从液态到气态的相变规律。

此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水的相变过程和相变规律,并深入理解水的特性和应用。

4. 粘度测定实验:通过控制温度、测量液体流动时间和距离,计算液体的粘度,研究粘度与温度、浓度等因素的关系。

此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液体的流动特性和粘度的测量方法,探究液体的粘度与其他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5. 气体扩散实验:通过观察气体扩散的速度和距离关系,测定气体的扩散系数,研究气体扩散现象和扩散速度与气体性质的关系。

此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气体分子运动和扩散现象的基本原理,并探究气体扩散速率与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关系。

二、物理化学实验的意义1. 培养实验技能:物理化学实验课程通过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和实验技术。

2. 增进科学认识:物理化学实验课程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物理化学现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化学原理和实验现象的关系,提高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化学反应的认识。

3.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物理化学实验课程通过探究实验现象和结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化工实践教学大纲(3篇)

化工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前言化工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本大纲旨在明确化工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考核方式,为教师提供教学指导,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南。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化工理论基础,掌握化工工艺流程、设备操作和安全生产知识。

2.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化工实验设备,完成实验任务。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使学生了解化工行业的发展动态,为将来从事化工行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内容1. 化工基础实验(1)化学分析实验:包括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光谱分析等。

(2)物理化学实验:包括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等。

(3)有机化学实验:包括有机合成、有机结构鉴定等。

2. 化工工艺实验(1)化工原料及产品分析实验:包括原料的检验、产品的质量检测等。

(2)化工过程实验:包括蒸馏、吸收、萃取、结晶等。

(3)化工设备操作实验:包括塔、反应器、储罐等设备的操作。

3. 化工安全与环保实验(1)化工事故案例分析实验:使学生了解化工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2)化工污染治理实验:包括废气、废水、固废的处理。

(3)化工环保法规及标准实验:使学生了解国家环保法规及标准。

4. 综合性实验(1)化工生产过程综合实验:模拟化工生产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化工新产品开发实验:鼓励学生创新,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化工新产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化工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演示法: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使学生直观了解实验过程。

3. 实验指导法: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 反思总结法: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提高实验效果。

五、考核方式1.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考核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化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课程标准

化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课程标准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标准一、课程属性1、课程的性质《分析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实验课。

它与无机、有机、物化实验并驾齐驱,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为适应21世纪社会对化学教育及相关专业人才的所需,本课程力图使学生在接受严格的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训练的基础上,在动手能力、实验技能、严谨的科学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探索和开拓意识、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踏实有序而又讲求效率的工作作风等诸方面都能得到一定的培养和锻炼。

为了注重教学效果,应力争尽可能多安排一些“设计实验”或开放实验,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定位《分析化学实验》在第三学期与《分析化学》理论课同时开设且单独设课,与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在化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是一门承前启后的专业基础实验课,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优秀应用化学人才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导课程为《无机化学实验》,一般与《有机化学实验》同时开设,后续课程有《物理化学实验》及《仪器分析实验》等。

只有通过《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才能转变学生定性思维并向定量过渡,逐渐形成以量的观点看待问题的良好习惯,才能在后续课程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3、课程任务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加深对《分析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正确熟练地掌握化学分析的基本操作,较系统地学习化学分析实验的基本知识,学习并掌握典型的化学分析方法;树立“量”的概念,运用误差理论和《分析化学》理论知识,找出实验中影响分析结果的关键环节,在实验中做到心中有数、统筹安排,学会正确合理地选择实验条件和实验仪器,正确处理实验数据,以保证实验结果可靠;通过自拟方案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创新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强学生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掌握基础分析化学技术,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投身并从事化学事业的兴趣。

高中化学实验指导书

高中化学实验指导书

高中化学实验指导书引言: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以高中化学实验指导书为主题,分别从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步骤、实验原理、数据处理等方面展开回答写作。

一、实验设备准备高中化学实验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设备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实验前,首先要确保所需的实验设备和药品都已经准备齐全。

例如,酸碱滴定实验中常用的玻璃容器、滴定管、酸碱试剂等应提前检查。

同时,还应确保实验设备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例如检查烧杯是否有裂缝,试管是否干净等。

只有充分准备,才能保证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二、实验步骤实验步骤的详细描述是一本好的化学实验指导书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写实验步骤时,需要注意清晰的语言描述和逻辑性的连接。

首先,要准确列出实验所需的步骤,例如称取试剂、稀释溶液、混合反应物等。

其次,每个步骤应有清晰的顺序,避免遗漏或重复。

最后,实验步骤要尽量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操作。

三、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化学实验指导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的形成机制。

在写实验原理时,应简洁明了地阐述每个实验现象的解释原理和背后的化学反应公式等。

同时,还应提供实验原理的相关背景知识,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实验的全面认识。

四、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数据记录是化学实验指导书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实验中的规律和问题,并加深对实验结果的理解。

在实验数据记录部分,应鼓励学生详细记录实验条件、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和测量数据等。

同时,还应提供一些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分析实验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与讨论部分是化学实验指导书中的重要内容,它能够帮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在实验结果与讨论部分,应先给出实验结果的详细描述,包括观察到的现象和所得数据等。

然后,应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解释实验现象的原因和可能的影响因素等。

工程化学实验报告答案

工程化学实验报告答案

工程化学实验报告答案工程化学实验报告答案引言:工程化学实验是化学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课程,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化学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本文将以某次工程化学实验的报告答案为主题,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以及结果分析。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定某种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分析反应机理。

实验原理:该实验基于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根据阿累尼乌斯方程可知,反应速率与温度呈指数关系。

通过改变反应体系的温度,我们可以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反应机理。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仪器,包括反应釜、温度计、计时器等。

2. 将反应釜中的反应物A和B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催化剂C。

3. 将反应釜置于恒温水浴中,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

4. 开始计时,记录反应开始后的时间t1,并定期记录反应体系的温度。

5. 当反应达到一定程度时,停止计时,记录反应结束后的时间t2,并停止加热。

6.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反应速率常数k,并绘制温度与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曲线。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k的数值。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常数k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的升高会提高反应物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反应碰撞的频率和能量,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2. 根据阿累尼乌斯方程,我们可以计算出反应的活化能。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我们可以得到反应的活化能Ea的数值,并进一步分析反应的机理。

3. 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反应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实际工程中的反应过程提供参考依据。

在工程化学领域,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来调节反应速率,从而实现工业生产的需求。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某种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并研究了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反应速率有显著影响,温度的升高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化学实验课指南实验教材:《大学化学实验》马全红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对学生的要求:1. 对预习的要求为了避免实验中“照方抓药”的不良现象,使实验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实验前必须进行预习:①认真阅读实验教材、参考教材、资料中的有关内容。

②明确本实验的目的和内容提要。

③掌握本实验的预备知识和实验关键。

④了解本实验的内容、步骤、操作和注意事项。

⑤写好简明扼要的预习报告后,方能进行实验。

若发现预习不够充分,应停止实验,要求熟悉实验内容后再进行实验。

2. 对实验的要求①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如实记录,不得抄袭他人数据。

实验中测量的原始数据必须记录在专用的的实验记录本上,不得将数据记录在纸片或其他地方,不得伪造和涂改原始数据。

②认真阅读“实验室规则”和“实验室学生须知”,要遵守实验室制度,养成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实验中保持肃静,遵守规则,注意安全,整洁节约。

③实验过程中应勤于思考,仔细分析,力争自己解决问题,遇到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时,可请教师指点。

④设计新实验和做规定以外的实验时,应先经指导教师允许。

⑤实验完毕后,将公用仪器放回原有的位置,擦净桌面,填好实验记录卡,并交给指导老师。

值日生负责打扫卫生,装去离子水,清理水池废物,倒垃圾,关好水、电、门、窗。

⑥实验不得迟到、缺课,迟到10分钟取消此次实验资格。

因病或重大事情不能上实验课的,必须事先请假,与指导教师联系时间补做所缺的实验。

3. 对实验报告的要求实验结束后,应严格地根据实验记录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讨论,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及时交给指导教师审阅。

书写报告应字迹端正,简单扼要,整洁清洁。

实验报告写得潦草者,应重写;实验报告中数据是抄袭他人的或是伪造的,实验成绩记为“0”分。

实验报告应包括七部分内容: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步骤(采用流程方框图简单明了地表示)。

四、实验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采用表格形式表示,在表格的左下端注明计算公式和其他采用的数据)。

五、实验结果的讨论(对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与合理性进行评价,并解释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六、问题讨论(针对本实验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收获,也可对实验方法和实验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对训练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何帮助)。

七、回答思考题。

4. 评分标准本课程实验成绩的评定包括下列内容:实验操作训练;实验结果的正确度与精密度;实验原理和实验基本知识的理解;实验报告的书写与实验结果的讨论;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情况。

实验成绩的考核既要注意课程要求的全面性,又要注意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核。

具体评分标准为:1.实验预习报告:要求每位学生写出实验原理、注意事项,查找有关试剂的物理常数,列出实验步骤。

2.实验操作:要求每位学生实验过程中操作规范,其中包括仪器的选择,药品、试剂的称量与量取,操作的熟练程度,实验记录情况等方面;安装实验装置,其中包括实验装置安装是否正确。

3.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是否明确、是否正确,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数据纪录、处理、主要数据和问题讨论等。

4.出勤、纪律、卫生。

成绩评分标准:卫生纪律10%、实验预习报告10%、实验操作30%、实验结果30%、实验原始记录10%、实验报告10%。

实验地点:工程化学实验在化学化工大楼123、128、230。

第一部分工程化学实验安排表1-1 工程化学实验安排及内容(总学时为16学时,0.5学分,第5周开始)一、实验26 Solution Preparation and “the Iodine Clock”本次实验课是学生第一次进入实验室,教师应介绍、说明、检查下列事宜:1. 指定衣服、书包存放地方。

2. 介绍有关规定:《实验室规则》,《实验室学生须知》,《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东南大学实验室设备器材损坏丢失赔偿处理办法》摘要。

3. 指定班长负责安排值日生,一般为4名学生。

值日生的职责是:打扫卫生,装去离子水,清理水池废物,倒垃圾,水电开关和窗户是否关好,最后经老师检查方可离去。

4. 强调实验预习的重要性,检查学生的预习报告和专用实验原始数据记录本。

5. 提出实验要求(预习、报告的书写格式、有效数字、上交报告的时间)。

6. 强调实验不得迟到、缺课,迟到10分钟取消此次实验资格。

因病或重大事情不能上实验课的,必须事先请假,与指导教师联系时间补做所缺的实验。

7. 强调实验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一般情况下不允许重做,如需重做,必须得到指导教师的同意。

实验目的1.学会实验室溶液配制的一般方法;2.了解BR振荡反应原理,观察实验现象。

3.了解电子天平的基本构造及使用规则,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4.学会正确的称量方法,训练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试样。

实验操作示范1. 0.01g电子天平的使用:调节天平水平→开机→调零→称量。

实验内容请认真阅读实验教材P175-P177的内容以及相关资料。

1. 0.01g电子天平的使用。

2. 溶液的配制。

(1)溶液的配置方法①固体溶于溶液②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③带结晶水的固体④物质的量与质量百分比浓度的换算⑤液体的稀释。

(2)溶液的配置①50ml0.15M马来酸(0.78g)+0.02MMnSO4(0.17g)②50ml0.2MKIO3(2.14g)以0.08MH2SO4做溶剂[微热搅拌溶解]③50ml3.6MH2O2(18ml+H20=50ml,H2O2质量分数为30%,密度为1.1g/ml)④50mlH2SO40.08M(2.0ml2M的硫酸)⑤3%(W/v)淀粉指示剂(实验老师配好,放在公共台上)3.振荡反应①烧杯中(1)+(2)+(3)各10ml+2~3d淀粉溶液搅拌,观察现象记录并记录振荡周期。

②白瓷蒸发皿(1)+(2)+(3)个5ml+2~3d淀粉溶液,不搅拌,观察记录现象,并记录振荡周期。

③平底比色管先取(3)5ml+2~3d淀粉溶液+(2)5ml振荡观测后沿壁管缓慢倒入(1)5ml观察现象④烧杯(1)(2)(3)各8ml各加2ml水+2~3d淀粉搅拌,记录振荡周期。

实验注意事项1. 提醒学生在使用电子天平前先对天平进行检查,看水平、零点是否正常。

2. 提醒学生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

二、实验25:珠光洗发香波的制备(2人一组)1.实验目的:(1)了解珠光洗发香波的配置方法及工艺(2)了解配方成分及作用原理2.配方成分及作用原理:(1)表面活性剂和一些添加剂。

(2)表面活性剂由主表面活性剂和辅助表面活性剂,主表面活性剂主要起提供泡沫和去污力,要求泡沫丰富,易扩散、易清洗,去垢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辅剂要求具有增强泡沫稳定性,增进去污能力,洗后头发易梳理、易定型、光亮、快干,并有抗静电等功能。

(3)添加剂则主要起着美观,清香、调节pH、防腐、去屑止痒、增稠等作用。

(4)原料AES和6501为主表面活性剂,CAB为辅剂;单脂-珠光剂;M-500-调理剂;EDTA—螯合剂起增容除钙镁的作用;柠檬酸—pH调节剂;CY-1—防腐剂;氯化钠—增稠剂;实验操作示范1. 0.01g电子天平的使用:调节天平水平→开机→调零→称量。

2. 恒温水浴的使用:向工作室水箱注入适量的洁净自来水(温水能缩短加热时间和节约用电)。

打开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接通。

选择恒温温度,将温度"设置—测量"选择开关拨向"设置"处,调节温控旋钮,数字显示所需的设定温度,加热指示灯亮表示电热管之电源接通加热,当温度表上之温度到达所需使用之温度时,稍待数分钟后,进入自动恒温控制状态。

将温度"设置—测量"选择开关拨向"测量"处,数字显示工作水箱的实际温度。

红色指示灯亮,表示加热器工作。

工作完毕,切断电源。

注意:1.若水浴锅较长时间不使用,请将工作室水箱中的水排除,用软布擦干净并晾干。

2.请不要在水浴锅无水的状态下使用加热器.3.实验内容:P165-168思考题:1、洗发香波配制的原则有哪些?答:对洗发香波进行配方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具有适当的洗净力和柔和的脱脂作用。

②能形成丰富而持久的泡沫。

③具有良好的梳理性。

④洗后的头发具有光泽、潮湿感和柔顺性。

⑤洗发香波对头发、头皮和眼睑要有高度的安全性。

⑥易洗涤、耐硬水,在常温下洗发效果应最好。

⑦用洗发香波洗发,不应给烫发和染发操作带来不利影响。

在配方设计时,除应遵循以上原则外,还应注意选择表面活性剂,并考虑其配伍性良好。

主要原料要求:①能增进去污力和促进泡沫稳定性,改善头发梳理性的辅助表面活性剂,其中包括阴离子、非离子、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③赋予香波特殊效果的各种添加剂,如去头屑药物、固色剂、稀释剂、鳌合剂、增溶剂、营养剂、防腐剂、染料和香精等。

2.洗发香波配制的主要原料有哪些?为什么必须控制洗发香波的pH值?答:洗发香波的主要原料有表面活性剂和一些添加剂组成。

表面活性剂分主要表面活性剂和辅助表面活性剂两类。

主剂要求泡沫丰富,易扩散、易洗涤,去垢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辅剂要求具有增强稳定泡沫作用,洗后头发易梳理、易定型、光亮、快干,并有抗静电等功能,予主剂具有良好的配伍性。

常用的主表面活性剂有:阴离子型的烷基醚硫酸盐,非离子型的烷基醇基酰胺(如椰子油酸二乙醇酰胺等)。

常用的辅助表面活性剂有:阴离子型的油酰氨基酸钠(雷米邦)、非离子型的聚氧乙烯山梨酸醇酐单脂(吐温)、两性离子型的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等。

香波的添加剂主要有:增稠剂烷基醇酰胺、聚乙二醇硬脂酸酯、羧甲基纤维素钠、氯化纳等。

遮光剂或珠光剂硬脂酸乙二醇酯、十八醇、十六醇、硅酸铝镁等。

香精多为水果香型、花香型和草香型。

鳌合剂最常用的是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

常用的去头屑止痒剂有硫、硫化硒、砒碇硫铜锌等。

滋润剂和营养剂有液体石蜡、甘油、羊毛脂衍生物、硅酮等。

还有胱氨酸、蛋白酸、水解蛋白和维生素等。

洗发香波必须具有适中的pH值,才能对头发和头皮不造成损伤,要既能起到洗涤清洁作用,又不能使头皮过分脱脂,而且性能温和,对眼睛、头发、头皮无刺激。

弱酸性洗发水更容易被头发所接受,使洗后的头发蓬松、爽洁、光亮、柔软,不产生头皮屑,不引起头痒,易于清洗、梳理。

3.珠光的产生与哪些因素有关?答:珠光的产生是由于结晶的形成,结晶的形成和强化与制备方法有关,温度的控制、搅拌的速度和冷却的快慢影响结晶的形成,例如加单脂时,温度控制在70~75℃,且慢速搅拌,缓慢冷却,否则无珠光产生。

另外,香料和其他添加剂的选择不当,也会影响珠光的效果。

三、实验3反应速率和活化能的测定实验目的1. 了解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 测定过二硫酸铵与碘化钾反应的反应速率;掌握平均速率与瞬时速率的概念;3. 学会计算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的活化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