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中国现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我国现行土地制度资料

我国现行土地制度资料

我国现行土地制度资料一、土地制度的历史背景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个重大政治任务,通过实行土地国有化,打破封建土地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方向。

2.计划经济时期:土地国有化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国家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和土地收益权分离的制度安排,农民以集体经营为主体,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进行农村生产活动。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土地制度,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实现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主要内容1.土地国有制度: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土地是国家所有,国家行使对土地的所有权。

这是我国土地制度中的核心制度,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不可侵犯,也不能买卖、抵押。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国家将土地承包给农民,授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由农民依法享有经营土地的权利,有权自主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并享有承包地红利。

3.农村土地承包期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效期为三十年,可以延长,确保农民有稳定的土地经营权,保障农民的承包利益。

4.农村土地流转:为了推进农村土地的集约化和经营规模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国推行了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使农村土地能够在农民之间、农户之间流转。

5.城市土地制度:城市土地是国家所有,根据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国家对城市土地实行出让、出租等方式进行利用。

城市土地使用权可以通过购买、租赁等方式获得,但仍属于国家所有。

6.城市建设用地增值收益:我国通过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土地收益共享机制,实现了城市建设用地增值收益的回归国家和公共利益,促进了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三、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特点和问题1.农村土地流转不平衡:土地流转存在着大地小农、利益不均等问题,一些农户在土地流转中面临流转额度有限和土地价值较低的困境,制约了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农村经济发展。

民法典第十一章

民法典第十一章

民法典第十一章
《民法典》第十一章是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定。

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用于农业的土地,依法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2. 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

3. 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

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

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

前款规定的承包期限届满,由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照农村土地承包的法律规定继续承包。

4. 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生效时设立。

登记机构应当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林权证等证书,并登记造册,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的问题有帮助。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我国现行土地制度资料

我国现行土地制度资料

我国现行土地制度资料一、土地管理体制:我国土地管理体制主要包括国家所有制土地和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两种形式。

1.国家所有制土地:国家所有制土地是指由国家集中统一所有和管理的土地,包括城市土地和农村宅基地。

国家所有制土地实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即土地使用权归国家所有,土地使用者只能取得土地使用权,而不是土地所有权。

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通过出让、划拨、租赁等方式进行流转。

2.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是指由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主要包括农田、林地、草地和水面等。

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即将土地承包给农民个体或家庭经营,农民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并可以自主决定土地流转、抵押等。

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是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法律,于1986年颁布实施,1998年修订。

该法规定了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流转、征收等内容,明确了土地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农村土地承包法》于2002年颁布实施,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使、保护和流转进行了规定,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于1994年颁布实施,对城市土地使用、转让和租赁等进行了规定,保护了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4.《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划拨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和划拨管理程序和条件,明确了国有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相关规定。

5.《关于农村土地确权发证工作的意见》:该意见于2024年发布,指导了农村土地确权发证的工作,保障了农民土地权益,促进了农村土地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三、土地流转和利用:我国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转租、合作经营、股份合作等方式,主要用于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等。

我国土地利用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工业建设、城市建设、生态建设等。

近年来,我国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整备、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和措施,推动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农民合作社发展、农村产权制度等,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

土地管理制度

土地管理制度

土地管理制度什么是土地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使用规定和制度体系,包括土地征收、土地出让、土地承包、土地确权等相关内容。

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现状中国是一个土地资源非常宝贵的国家,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土地征收土地征收是指政府为公共利益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对土地的归属权、使用权等进行调整、变更或收回的行为。

如今,在我国,土地征收主要是为了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改善民生等公益事业。

土地出让土地出让是指政府将国有土地使用权以招拍挂、协议出让等方式转让给企业或个人的行为。

此制度的出现,为市场主体提供了保障,使得他们可以在一定的静态投资中获得合理的回报。

目前,中国的土地出让制度已经不断完善,包括土地使用权价值的评估、招拍挂程序的规范等方面,以及对投资方的严格审核等。

土地承包土地承包是以合同方式将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分配给农村集体或农民个人使用的一种制度。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土地承包制度,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并且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农村的发展。

土地确权土地确权是指政府、农民等对农村土地的权属关系和使用情况进行登记、清理、确立等一系列的活动。

土地确权可以帮助人们在土地交易中进行资产交换,使得土地所有权得到保障,同时还具有保护耕地、防止土地流转等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土地确权制度的完善,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率不断提高。

需要改进的地方目前,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实践中也经常出现各种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土地闲置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土地供应不足的现象日益加剧,但是,有些土地却被闲置,不能有效利用。

这主要是由于许多企业在取得土地使用权之后,根本没用上。

为了避免产生浪费,在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的同时,也需要加强所在城市土地的统筹规划和管理。

小农户土地权益保护尽管我国已经实行了土地承包制度,但是由于部分农民的土地承包过小,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

中国土地管理制度

中国土地管理制度
在一定条件下,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可以 将土地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VS
土地抵押登记制度
为了保障抵押双方的权益,我国实行土地 抵押登记制度,对抵押行为进行规范和管 理。
03
土地规划与计划管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定义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根据 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环 境目标,对土地资源进行合 理配置和空间布局的规划。
04
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管理
土地利用管理
土地利用规划
中国实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通过规划对土 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现土地资源优化利用。
土地用途管制
通过严格控制土地用途变更,保护耕地、林地等 重要生态用地,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土地征收与补偿
在符合国家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政府可以征收土 地,但需给予合理补偿,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土地资源管理目标
土地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或地区的经济 和社会发展,同时维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安全。
土地资源管理的手段与技术
土地资源管理手段
国家或地区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政策措施、规划计划等,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 用、整治、保护等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技术
土地资源管理技术包括土地调查、评价、规划、保护、利用、整治等方面的技术 ,以及土地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中国土地管理制度
2023-11-03
目 录
• 土地资源管理概述 • 土地资源权属管理 • 土地规划与计划管理 • 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管理 • 土地市场与资产管理 • 土地监察与法律责任 •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总结
01
土地资源管理概述
土地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19.08.26•【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二号•【施行日期】2020.01.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根据1988年12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修订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9年8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第三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四章耕地保护第五章建设用地第六章监督检查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但是,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

第三条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全面规划,严格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制止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

土地国家管理制度是什么

土地国家管理制度是什么

土地国家管理制度是什么我国土地国家管理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有土地制度的初步规范和管理措施,例如亩产制、井田制等。

在秦汉和唐宋时期,土地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如实行均田制、设置田畴制度等。

到了清代,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土地规模逐渐扩大,土地管理制度逐渐健全。

然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一直在演变发展中,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土地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完善。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国家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完善。

土地管理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首先是土地改革阶段,包括土地国有化、土地分配和流转制度的建立。

其次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包括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地流转制度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也成为了焦点。

目前,我国土地国家管理制度不断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和生态保护,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解决农村土地承包期满和流转问题,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农地用途管制制度建设等。

我国土地国家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资源的确权和登记,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土地流转管理制度,土地利用管理制度,土地征收和补偿制度,土地农垦制度,城市土地管理制度,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制度等。

首先是土地资源的确权和登记。

确权是指对土地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进行明确确认。

登记是指将确权的土地资源登记到国家土地登记系统中,确保土地权属清晰、不可争议。

我国土地资源确权和登记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第二是城市土地确权登记。

通过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可以明确土地的使用权和流转权,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推动农地合理流转。

通过城市土地确权登记,可以有效保护城市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维护城市土地市场秩序,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同时,确权登记工作还可以为土地征收、补偿和保障农民权益提供法律依据。

其次是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土地的管理制度

土地的管理制度

土地的管理制度土地征收是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之一。

征收土地需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且必须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在土地征收过程中,政府必须依法给予补偿,并确保农民的生计不受影响。

土地征收的目的是为了国家的公共利益,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等。

土地征收需要经过合法程序,确保被征收的农民得到合理的补偿,这是土地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土地管理制度的另一方面。

国家依法对土地使用权进行出让,确保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土地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有效推动经济发展。

土地使用权出让需要依法进行,确保出让过程公开透明,并在出让协议中明确土地使用方案,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土地流转是土地管理制度的又一重要环节。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依据自愿、互利的原则,实行同一村或不同村的农户之间、农户与农机合作组织之间或农机合作组织与其他农户之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土地流转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土地保护是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土地保护是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防止土地资源的恶化和污染。

土地保护需要综合利用立法、行政、经济和科技手段,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保护包括保护耕地、防治土地沙漠化、防治土壤侵蚀等方面的工作,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和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旨在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有效利用。

土地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实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在未来,需要不断完善土地管理制度,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中国现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国土资源相对集中统一管理阶段
•国
•土 •规划、管理
•资 •源
•保护、合理利用
•部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海洋资源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中国现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土地管理事权的演进
• 1986年前,城乡土地管理工作内容少,事 权单一,主要由当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需要而引发
• 管理权限与管理机构设置模式及级别 有关,关系到管理的权威性及有效性。 因此,土地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土地管 理机构设置模式。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中国现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土地管理机构设置模式
• 单独设置机构:国家直属中央政府,地方 直属地方政府。
• 隶属于某一个部或地方的厅(局)中:如 民国时期地政机构隶属民政部或财政部, 解放后有隶属于农业部的形式。
有,队为基础” • 78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 82年,国务院颁布《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
例》、《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加强农 村建房及征用土地的管理。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中国现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城市土地管理方面
•买 •卖 •出 •租
•否定其
•限 •商品性 •禁
•制
•止
•土 •地 •行政 •国 •划拨 •有 •三无 •化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中国现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第二节 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 的建立与运行
一 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的建立
二 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的运行成果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中国现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一 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的建立
•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组建国土资源部 1 机构设置上形成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 2 事权和职能划分上确立了双重领导体制 3 耕地保护问题作为依法行政的重点 4 赋予了国土资源规划的责权 5 进一步加强了执法监察 6 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依法行政
第十一章中国现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主要成果
• 确立土地基本国策,形成了耕地保护机制。 • 建立了土地市场,实现了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历
史性突破。 • 变革单一的土地管理方式,加强了土地资产管理,
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 • 基本建立起土地管理法律体系,土地管理基础业
务全面加强,土地管理逐步法制化、制度化。 • 建立起一支专业队伍。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中国现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 1998年3月10日,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 全体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 案的决定。 根据这个决定,由地质矿产部、 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测绘 局共同组建国土资源部。 保留国家海洋局 和国家测绘局作为国土资源部的部管国家 局。
• 按照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新组建的国土 资源部的主要职能是:土地资源 、矿产资 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规划、管理、 保护与合理利用。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中国现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 新建立的国土资源部将依照《中华人民共 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 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 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等 法律及法规,依法行政。
第十一章中国现行土地 国家管理制度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8
第十一章中国现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第一节 中国土地管理体制的演进 一 土地管理体制的概述 二 土地管理机构设置的演进 三 土地管理事权的演进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中国现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 土地管理体制,简单地说就是关于土 地管理机构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的 制度。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中国现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多头分散管理阶段
•地政局(内务部) •1952
•1954
•土地利用总局 •(农业部)
•1956
•建筑 •工程部
•农垦部
•城市 •服务部
•内务部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中国现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城乡土地统一管理阶段
1986年国务院第100次常务会议对 如何加统一管理体制 (2)成立直属国务院的国家土地管理局
• 1986年后,城乡土地管理工作事权不断拓 展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中国现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1986年前,城乡土地管理工作内 容少,事权单一
• 在农村土地管理方面
• 在城市土地管理方面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中国现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农村土地管理方面
• 解放初期,土地改革 • 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62年改为“三级所
经过12年努力,到1998年,全国形成了中央、 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县(市)、乡 (镇)五级土地管理体系。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中国现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全国土地管理机构网络示意图
•国家土地管理局(A)
•省级土地管理部门(B1) •省级土地管理部门(B2) •``````` •省级土地管理部门(Bn) •地(市)级土地管理部门(C1)•地(市)级土地管理部门(C2)•``````•`地•(`市``)`级```土地管理部门(Cn) •县级土地管理部门(D1) •县级土地管理部门(D2) •```````•县级土地管理部门(Dn) •乡(镇)土地管理所(E1) •乡(镇)土地管理所(E2) •```````•乡(镇)土地管理所(En)
86年以来城乡土地管理事权的不断拓展
(1)86年,发布通知,决定成立国家土地 管理局加强城乡土地统一管理;88年,修 宪、改法确立两原则,一制度,运用多种 手段进行综合管理,取得重大进展。
(2)98年,组建国土资源部,修订了《土 地管理法》,对若干重大问题修改和完善, 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中国现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1)城市土地管理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清、 政出多门
(2)以行政管理手段代替经济、法律、科 技管理手段
(3)在城市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地籍档案, 土地权属不清,事实上土地国有制在相当 程度上被部门、单位所有制所代替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中国现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 不单独设置机构:土地管理职能分属若干 个职能部门,如森林土地由林业部门管理 等。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中国现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土地管理机构设置的演进
• 统一管理阶段(1949-1952年 ) • 多头分散管理阶段(1952-1986年) • 城乡土地统一管理阶段(1986-1998年) • 国土资源相对集中统一管理阶段(98年至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