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液是人体的仙丹,也就是唾液

合集下载

人体内最神奇的灵丹,居然是它!

人体内最神奇的灵丹,居然是它!

人体内最神奇的灵丹,居然是它!咱们人体内最神奇的丹药居然是唾液!不信?请待我一一道来。

其实唾液的养生保健功能,自古就备受重视。

从古人初创文字来看,舌字加个三点水为'活”,意思是唾液是人体的生命之水,能够维持生命活力。

历代医家和养生家都特别强调它的重要性,并给它起了“玉液”'琼浆”“甘露”“花池神水”等诸多美称。

中医认为唾液是人之精气所化,能润心,津液干说明真气耗损多。

唾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另外还有含钠、钾、钙、硫等离子的盐类以及淀粉酶和溶菌酶、黏蛋白等。

因此,不要小看了不起眼的唾液,它对于防治许多疾病是十分管用的。

1、唾液治疗皮肤病在日常生活中擦破了皮肤,人们总爱在伤口处涂抹I点唾液来疗伤。

动物受伤后,也喜欢用舌头舔舐伤口,这些经验都在告诉我们唾液有止痛止血的作用。

更为神奇的是,德国有家专科皮肤病医院,用乳牛舔舐患者的皮肤,来治疗神经性皮炎和头皮癣等皮肤疾病,疗效很好。

唾液这些奇特的力量最终在一位美国科学家那里获得了解释,这位科学家发现,唾液中含有两种特别珍贵的蛋白质,一种能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从而使新生的细胞代替已经衰老和死亡的细胞,因此能够加速皮肤上组织的愈合,另外一种可以将断裂的神经焊接起来,使受伤的皮肤早日恢复感觉和运动功能。

2、唾液可以治疗胃病胃酸过多、肚子胀疼、消化不良、胃痛、胃溃疡、胃痉挛.......各种胃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

为了治好病,很多人天天吃胃药,但是收效甚微。

其实,根本不必大费周折地寻药治病,人体自身就常备了治疗胃病的良药——唾液。

唾液能够软化食物,杀灭口腔中的细菌。

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够帮助消化,保护胃黏膜免受胃酸损害。

唾液中的蛋白质还有愈合伤口、止痛、杀菌的作用。

唾液所具备的这些特点,都是它能够治疗胃溃疡的原因。

如果觉得嘴里的唾液不够多,咽多了感觉口腔发干,可以用这个办法取得更多唾液:用舌顶住上颚,刺激唾液分泌,并搅拌口腔,攒够一口就咽下去。

当然不要忘记补水,毕竟水是唾液的主要来源。

道家之咽津养生法,用自己的口水助健康(好文)

道家之咽津养生法,用自己的口水助健康(好文)

道家之咽津养生法,用自己的口水助健康(好文)中医认为,唾为肾之液,属“阴津”,存得一分阴津,则得一分生命。

舌心中为“聚泉穴”,唾液在吞咽过程中,刺激该穴,可以清散风热、祛邪开窍。

古代养生家们认为,把口中的唾液吞咽下去,可使人长寿健康。

古人称唾液为“醴液”“华池”“玉泉”“琼浆”等。

《黄帝内经》记载,在静心呼吸的情况下“吞津”,每日数十次,可祛病,还可养肾。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张志聪《素问集注》:“五脏受水谷之津,淖注于外窍而化为五液。

方法在这里:咽津养生法很简单。

早上起床后洗漱干净,排空大小便。

面朝空气流通之处,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对应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掌重叠贴放在肚脐处。

全身放松,用腹式呼吸法呼吸。

准备工作做足了,然后就可开始用舌搅动口齿,舌要伸出齿外,但须在唇内。

舌先绕齿上下搅动,再左右搅动,各36次。

搅动时,用力要柔和,待津液满口后鼓腮含漱36次,然后分三小口咽下。

稍待片刻后,用双掌揉脐,顺、逆时针各3圈。

咽津养生法男女老少皆宜,是一种最廉价的养生法。

上述动作每天可坚持1~2次,每次重复三遍。

清晨、午休、夜晚睡前都可做这套动作,长久坚持下去,可以“润五脏、悦肌肤”。

唾液从口腔壁生成后,经舌根、咽喉、肺转入肝脏,进入肾经,贮于丹田,之后再化津还丹,于是形成精气。

这个过程可和脾健胃,润泽五脏肌肤,养肾补元,还可补益脑髓。

人体自有大药,唾液就是我们体内的“自助药房”,廉价、简单、有效,只要你早一天“咽津”,就会早一天健康。

资料供学习参考。

生津

生津

津,唾液。

生津是口腔中分泌出唾液。

在中国常规的养生中,唾液是无上宝贵,有「延寿浆」之美誉。

就以现在医学知识,唾液中含有多种有助益身体成份,尤其在促进消化,增强养份吸收功能,有着很大的作用。

口中生津一方面可以解渴舒顺,另方面可以滋润自已的生命。

健康者和生命力旺盛的人,口腔唾液都很充足。

时时有感口干舌燥,喉头紧锁,身体必定是出了问题有了毛病。

品饮茶汤后生津,不但能舒顺喉韵,滋润口腔、营养生命,更能提供品茗的精神艺境。

普洱茶是大叶茶种,茶叶内涵成份特浓,生津功能特强,普洱茶是以生津为主要特色之一。

人类生命活在这大环境中,全赖外界的养份能源,只有当我们咽下唾液津汁时,才能从自已生命机体,所营造出的养份而回馈于自身。

同时只有健康机体和活着的生命,才可能有自然生津的能力。

也间接提供品茗者,在茶道参化生命艺境的力量和契机。

唾液养生

唾液养生

唾液养生中医学认为:“五脏化五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

”意思是唾液为脾肾所化,肾为人体先天之本,脾为人体后天之本,脾胃富集了五脏之精,气血之华,故唾液中含有很多有益于人体健康长寿的物质,对养生保健有着特殊的作用。

《黄帝内经》是说"脾为涎,肾为唾。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唾液来自于脾和肾这两个人体的先后天之本,所以唾液是人体一种重要的物质,是人体津液中重要的部分。

唾液的充足反映了人体精气的充盈与否,保持唾液的充足和流动对养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唾液,中医上也称"津液"、"甘露"、"金津玉液"、"玉泉"、"天河水"等,唾液是十分宝贵的液体营养物质,作用能湿润和稀释溶解食物,帮助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还能杀灭进入口腔内的很多细菌。

还有人认为,唾液养生属于气功的一种,其中蕴含很多深奥的养生原理。

不管怎样,古代养生家多种多样的实践都证明了唾液养生确实有很好的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美容等效果。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这样的记载人舌下有四窍,两窍通心气,两窍通肾液。

心气流入舌下为“神水”,肾液流入舌下为“灵液”,道家谓之“金浆”、“玉醴”。

溢为醴泉,聚为华池,散为津液,降为甘露,所以灌溉脏腑,润泽肢体。

故修养家咽津纳气,谓之“清水灌灵根”。

人能终日不唾,则精气常留,颜色不槁,若久唾,则损精气,成肺病,皮肤枯涸。

故曰“远唾不如近唾,近唾不如不唾。

” 现代医学也表明,唾液中包含了血浆中的各种成分,和十多种酶和近十种维生 1素、多种矿物质以及有机酸和激素。

唾液中还有一种唾液腺激素,能刺激人体的造血机能,延缓身体各个组织器官的衰老,预防老年性疾病,有利于人的健康长寿。

唾液中还有一种过氧化物酶,可以抑制致癌物质的毒性。

唾液还具有消炎、解毒、助消化及润肌减肥等多项功能。

中医津液的概念

中医津液的概念

中医津液的概念
中医津液是中医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人体内存于津液的物质。

津液是人体液体的总称,包括体内的水分、体液和各种液态的物质,如血液、唾液、泪液、汗液、尿液等。

在中医理论中,津液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它与气血共同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基础。

津液的生成、运行和消耗与人体的脏腑组织、经络系统、气血运行等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津液的生成和分布受到多种调节因素的影响,包括脏腑功能、经络通畅、气血充足等。

津液的失调或亏虚会导致身体出现不同的症状和疾病,如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尿少便干等。

中医治疗疾病时,常以调节津液为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中草药、针灸、艾灸等方法来调节津液的生成、分布和消耗,以达到平衡和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自有大药:让人长生不老的金津玉液!

人体自有大药:让人长生不老的金津玉液!

人体自有大药:让人长生不老的金津玉液!用《道德经》解读人生,用《博伽梵歌》解读灵魂,今生不可错过两部经典!一、自古养生重唾液聚津而咽之的咽唾养生术,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极为丰富的内容。

李中梓在《医院必读》中说,祖先造字以千口水为'活'字,可见古人对口水作用的重视。

中医认为人的健康与寿命取决于五脏六腑的虚实和经脉气血的盛衰。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唾液能滋养五脏六腑,养生学家把唾液称之为'金津玉液',还给予'琼浆'、'金浆'、'金津'、'玉液'、'玉泉'、'华池之水'等美称,唾液是人体津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之一,咽下后可化生津血,滋养五脏六腑。

李时珍《本草纲目》上云:唾液能'灌溉脏腑,润泽肢体,祛病延年'。

他在《本草纲目》中说:'人若能每天不吐唾液,则精气常留,颜容形槁,眼明耳灵。

相反,经常吐唾液,则损精神,颜枯形槁。

李时珍认为唾液有促进消化吸收,灌溉五脏六腑,滋阴降火,生津补肾,润泽肌肤毛发,滑利关节孔窍等重要作用,李时珍说'唾精,乃人之精气所化。

清雍正年间,有位著名医生程国彭,在其所著《医学心悟》首卷《治阴虚无上妙方》中把津液称作:'华池之水,人身之金液也',在论述它的作用时写道:'敷布五脏,洒陈六腑,然后注之于肾而为精'。

并指出其方法为:'常以知舐上腭,合华池之水,充满口中,乃正体郐气,以意目力送至丹田。

'此即练功中所说的'练津化精'之法,程国彭紧接此文后边的《人参果》中把'金液'比作'人参果',并指出:'凡病危而复安者,不论有参无参,皆其肯服'参果'者也。

凡病愈而复发者,不论有参无参,皆其不服'参果'者也。

唾液是人体的天然养生圣品

唾液是人体的天然养生圣品

唾液是人体的天然养生圣品摘要】唾液,中医也称“津液”、“甘露”、“金津玉液”等,是十分宝贵的液体营养物质,能湿润和稀释溶解食物,帮助胃消化吸收,还能杀灭进入口腔内的很多细菌。

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关键词】唾液津液生物酶【中图分类号】R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380-01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现在人们的生活的理念发生了转移,不再重视吃的好、吃的丰富,而是把目光转向了养生保健。

特别是老年人口不断增多,我国也逐渐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的健康,也正是人们以及社会最关注的重要话题。

随之而来的各种保健品层出不穷、相继上市,效果究竟如何笔者无法考证。

因此要寻求一种绿色养生保健疗法,既不增加人们的经济负担无须花一分一文,又能起到养生保健、强身健体的作用。

现从中医角度介绍一种最好的“保健品”,那就是人体内固有的“天然养生圣品—唾液”。

《黄帝内经》中说:“脾为涎,肾为唾”。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唾液来自脾和肾这两个人体的先后天之本,这足以体现唾液的重要性。

唾液的充足反映了人体精气的充盈,中医养生学对唾液尤为重视,认为唾液充盈者体质会强健,并能根据唾液的情况来判断健康和疾病的状况。

1 从生化角度分析唾液是以血浆为原料生成的。

其中一些成分既是皮肤细胞最好的营养物质,又不会引起皮肤过敏;唾液中含有多种生物酶,如溶菌酶、淀粉酶等,呈弱碱性,可以清除面部皮肤分泌的油质,杀灭面部的一些细菌,避免面部长疖生斑,平复皱纹。

如果你的眼角已有细纹出现,不必花钱买昂贵的眼霜之类,每天坚持用自己的唾液涂抹眼角,两个月左右,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用生物化学方法分析,唾液中还含有腮腺激素可以进入血液被人体吸收,延缓衰老,防止机体老化。

2 从生理角度分析唾液也是人体津液的一种,津液是体内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和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唾液、关节液等,习惯上也包括代谢产物中的尿、汗、泪等。

唾液的神奇养生保健功效

唾液的神奇养生保健功效

唾液的神奇养生保健功效
俗称为口水。

古代称为“金津玉液”,顾名思义,唾液是人体内十分珍贵的一种体液。

防治疾病唾液中含有免疫球蛋白、多种酶和多种维生素,对牙齿和骨骼的发育、钙磷代谢及蛋白质的合成都有一定影响,能增强免疫功能,预防疾病,同时也是人体必需的代谢活性剂;唾液中的碱性物质和黏液蛋白能中和部分胃酸,并使之发生沉淀附着于胃黏膜上形成保护膜,从而增强胃黏膜的抗酸能力,对胃溃疡的治疗有着积极作用;疔疮、蚊虫叮咬等瘙痒时可用唾液,尤其是清晨第一口唾液外擦于局部,有明显的止痒消肿效果,誉之为“人体自产的良药”。

帮助消化唾液中99%是水,有机物主要是唾液淀粉酶、黏多糖、黏蛋白及溶菌酶等,无机物有钠、钾、钙、氯离子等。

唾液淀粉酶与食物混合后能溶解食物中的可溶性成分,可对食物进行初步分解,有利于食物在胃内的消化吸收;唾液与食物接触后作用于味蕾细胞而引起味觉,使人既品尝美味,又刺激食欲。

正常人每天分泌1000~1500毫升唾液,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

抗衰防老研究发现,唾液中有一种激素,具有强化肌肉血管、增强血管壁弹性和结缔组织活力的作用;唾液所含的溶菌酶对强烈致癌物黄曲霉素、苯并芘、亚硝胺等有很好的解毒作用。

因而,唾液具有防治早衰及癌症的功效。

解毒疗疮在口腔无破损的情况下,用口吸吮毒蛇咬伤的伤口,唾液可使蛇毒失去活力,减轻中毒症状;当有害物质进入口腔时,唾液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津液是人体的仙丹,也就是唾液人的身上有一味「起死回生」的灵药,那就是津液。

津液,在中医上被称为金津玉液。

《素问·经脉别论》中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意思是说,津液经过胃、脾、肺,散布到全身的所有血管当中。

津液,是上天恩赐的天然抗癌因子
唾液里面含有天然的抗癌因子,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

如果你身上有一些会助长癌细胞生长的条件,唾液就可以对癌细胞造成威胁甚至杀灭。

所以,中医自古以来很重视唾液养生法,就是这个原因。

俗谚有云:「口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

」唾液既然有如此神效,又无须他求,那么,只要人们每天依法炮制,持之以恒,自可永保健康美丽,何乐而不为呢?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人已经用唾液养生法养生了,而中国历代的大医家、出家人,都是用唾液养生法养生,据相关介绍,历史上还有活 170 岁的中国人,就是用唾液养生法养生。

津液能让人起死回生?来看看这位老中医的故事
有一位老中医,现在已经九十多岁了,仍然身康体健。

这位老中医 57 岁的时候,死神盯上了他。

他被确诊为高血压、冠心病、快速性心房纤颤、眼底二期动脉硬化。

老先生
的病情非常严重,躺在床上一动也不能动,每次只要稍动一下,心脏就会剧烈跳动,好像快要蹦出来一样。

家人找了很多国内当时的知名专家前来会诊,这些专家在了解了他的病情后,都得出了个安慰性的结论:听天由命吧!
老先生说:「虽然病得那么重,我仍然对生命充满了渴望,仍然不相信自己会就这样死去。

」回到家后,我躺在床上,不停地反思。

我想起了初学中医时父亲教导我的一句话:「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这句话不好理解,打比方说,人感冒时多由外寒所致,但内因在于你自己不注意保暖,所以才引起了变化,使外寒(外因)侵袭人体引发了感冒。

我认定了,患病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身。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我又想起了中医所讲的「气」。

气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生命延续的保障。

「气为血帅」,「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只要能增加人体的「气循环」,就能推动「血循环」,从而增加血流,延缓疾病。

我暗自庆幸,即使我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还可以做「气息调理」。

于是,我躺在床上,开始慢慢地调理气息。

首先瞇起眼睛,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然后让自己的呼吸变得细、匀、长。

每天按时练习,慢慢地我感觉自己每次呼吸后全身的血管好像都被调动了,身上竟然微微出汗。

其次,为了让
自己的脑子始终保持清醒,我在调理气息之余还默默背诵自己所学的中医典籍。

舌抵上腭、吞咽津液
后来,我又发现了一个小诀窍:除了鼻子可以呼吸、大脑可以记忆外,我的嘴也不用闲著。

当我用舌头抵住上腭牙龈时,口腔内的舌下腺、颌下腺、腮腺会分泌出很多津液。

从现代医学讲,津液有助于改善胃肠消化功能,杀灭口腔细菌。

传统医学认为这是「生津」,有唾液为「金津玉液」之说。

就这样,我每天坚持「运动」。

有一天,我调理过气息后,试着想坐起来。

让我和家人意想不到的是,我竟然成功了,房颤没以前那么厉害,也没有出现以前稍一动心脏就想跳出来的感觉。

此后,我逐渐能下床了,能外出散步了,我也增加了其他的锻炼。

数年后的一天,我在一本西方医学翻译过来的杂志中发现了一项有趣的研究:人体大小血管总长约 10 万公里,可以绕地球两周半,但人体静止时所使用的血管仅占人体的2%~10% 。

我看后莞尔一笑,看来自己是把全身的血管都调动起来了。

现在,我已经 90 岁了,除了高血压(已经控制得很好)和轻度的胆囊炎外,什么病都没有。

药王孙思邈推崇至极
其实,老先生提到的「舌抵上腭、吞咽口水」的养生方
法一直为古代养生家所厚爱。

他们称口水为「金津玉液」,还给了它很多美誉,如「甘露」「神水」「长生酒」等等。

药王孙思邈更是对这种方法推崇至极。

我在看《千金方》时就发现,活了 101 岁高龄的孙思邈在《千金方》一书中用了很大篇幅来记述这种养生方法。

《素问·经脉别论》中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意思是说,津液经过胃、脾、肺,散布到全身的所有血管当中。

试想一下,在人体的五脏六腑中,有谁比不起眼儿的津液更厉害呢?
仙人皇甫隆送一个「活」字,曹操得养生秘诀
另外,我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三国时代,有一位被人称做「神仙」的人,名叫皇甫隆。

他虽然一百多岁,但仍然精力充沛,耳聪目明。

曹操有一天请教他,说:「你悄悄地把你的长生之法写成文章,密封后,秘密地给我单独送过来。


我当时看到这里时印象极为深刻,因为曹操的这句话虽然仅有短短的几个字,却连续多次用「悄悄地、密封后、秘密地」这样的词语,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曹操对长寿长生的渴望。

没想到,皇甫隆用了一秒钟就写好了,密封后交给曹操。

曹操打开一看,绢上仅仅写着一个「活」字。

绝顶聪明的他
一看就明白了,原来长寿的秘密就是「千口水」呀!
我们的身体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有机整体,外邪并不会轻而易举地侵入,我们也不会无缘无故地生病。

即使生病,我们也先应该从自身找原因。

我认为,我们自己就是身体最好的医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